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关于海底捞实习报告范文5篇

网友发表时间 709950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关于海底捞实习报告范文5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海底捞实习报告1

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重视服务的企业才会有较好的市场发展空间。

海底捞就是凭借细化服务流程、激发员工潜能、构建学习型企业等一系列措施,将服务不仅做成品牌,还做成了许多同行争相效仿的行业标准,顾客整体满意度在餐饮业独占鳌头。

我超市为了能够更好的让企业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员工的实际工作中发现不足,以顾客满意的服务为工作重点。在始终遵循“顾客就是上帝”的服务理念基础上,不断规范服务标准、提升服务品质、创新服务手段、树立像“海底捞”那样强烈的责任意识,以服务品牌化战略指导日常服务工作,将品牌化服务思想深化到每个员工日常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将受众满意度提高作为整个部门始终不移的追求目标和最终标准。

但与“海底捞”这样的明星服务企业相比,我认为我超市在某些服务细节上,处理的还不够完美。我们应该让快乐驱散焦急,让笑声带走牢骚,让满意的赞扬取代不应有的投诉。这样会更进一步的提升我们的服务质量,让顾客满意,树立企业在行业中的良好口碑和良好文化形象。

任何流程和制度只有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效果,所以充分调动每位员工的主观性,激发出每一名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潜能,才是企业成功的灵魂。海底捞的经验告诉我们,企业不仅要雇佣员工的双手和双脚,在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面前,更要雇佣员工的睿智灵心,充分激发普通员工的创造性和责任意识,激发他们的潜能。

如果把每个员工、班组和部门比作企业的细胞、血管、器官,那么管理团队就好比企业的大脑,企业要想发展好,就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团队。通过对“海底捞”的认识学习,使我深深的认识到,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兴衰存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团队是否拥有审时度势的眼光,是否具备适应变化的能力,是否拥有抓住机遇的敏锐,是否具备改革创新的胆略。所以作为宜购的一名员工,我们应该学习海底捞这种经验和团队培养,加强创新型团队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12月份中旬,我有幸参加清华大学的民营企业总裁高级研修班的《总经理的财务管理》课程培训,让我再次体验“海底捞”。

海底捞,是2004年2月四川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火锅店进京凑热闹,但是没过多久这家店的门口三伏天竟然有食客排长队!

原来,一、这里的服务很“变态”,在这里等着,有人给你搽皮鞋、修指甲、水果拼盘、饮料、上网、打扑克、象棋,而且全免费。

二、这个店与别的餐厅不一样,吃火锅眼镜容易有雾气,他们会提供绒布;头发长的女生,就给粉红色的猴精套;手机放在桌上容易脏,还会提供专门包手机的塑料套;有人为你跑腿买香烟、饮料、感冒药,让人感觉在家里一样。

管理是一门实践的艺术。仅仅4年时间,海底捞在北京开了11家分店,无一个是加盟店。海底捞的管理和企业文化都是独特的管理智慧。14年过去了,海底捞在全国的6个省市开出了30多家店,拥有员工6000多名。

那么,是什么理念使之迅速成长呢?

用心创造差异化。管理是一门实践的艺术。没有读过大学、没有受过任何正式管理教育的创始人张勇,根本不知道竞争差异化是何物时,竟然在偏僻四川简阳创造出自己的服务差异化战略,而且把这个战略成功的灌输给了每一个员工。

怎样才能使顾客体会到差异?就是要超出客人的期望,让每一位顾客在海底捞享受在其他火锅店里享受不到的服务。要做到这一点,不能仅靠标准化的服务,更要根据每个客人的喜好提供创造性的个性服务。但是,客人的需求五花八门,单是靠流程培训出来的服务员最多能达到及格水平。他意识到:不能忽略员工最有价值的部位——大脑。这个最有创造力的机器,才是最值钱的。

服务的目的就是让客人满意。可是,客人的要求不尽相同,如果碰到流程和制度没有规定的问题,就要靠一线的员工自己大脑的创造力——临时根据自己的判断力来完成,大脑什么情况下才能有创造力?心理学证明:当人用心的时候,它的创造力是最强的。于是,让海底捞的服务员都能像自己一样用心服务就变成了张勇的基本经营理念。

把员工当成家人。可是,如何让员工像自己一样用心呢?毕竟,自己是老板,员工只是做一份工作而已,张勇的答案是:让员工把公司当成家,他们就会把心放在工作上。为什么?一个家庭不可能每个人都是家长,但不妨碍大家对这个家尽可能的做出最大的贡献,因为,每个家庭成员的心都在家里。

那么,又怎样才能让员工把海底捞当家?张勇觉得这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把员工当成家里人。如果员工是你的家人,你会让他们住城里人不住的地下室吗?不会。可是很多北京餐馆的服务员都是住地下室,老板住楼上。海底捞的员工住的都是正规住宅。有空调和暖气,电视电话一应俱全,还可以免费上网。公司还雇人给宿舍打扫卫生,换洗被单。公司给员工租的标准是步行20分钟到工作地点,因为北京交通太复杂,服务员的工作时间太长。

海底捞不仅注重员工培训、还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不仅照顾员工的子女,还想到员工的父母。员工的一部分奖金,每月由公司直接寄回家乡的父母。

把员工当成家人,就像信任家人一样信任员工。充分授权,在张勇看来很有必要。他不仅对副总有200万元以下的审批权,对一线的员工还有免单,这在其他餐厅时经理才有这个权利的。当员工不仅仅是机械的执行上级的饿命令,他就是一个管理者,所以创新在海底捞不是刻意推行的,只是努力的创造让员工愿意工作的环境。结果创新却不断地涌现出来。

刘明忠董事长为大家推荐的《海底捞你学不会》一书,如一石击起千层浪,在集团上下,特别是管理者心中激荡起层层涟漪,引发思考,引发触动。是什么样的管理让一个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企业脱颖而出?是什么样的激励让一个大家都能经营的企业与众不同?是什么样的理念,让众多的管理者、从业人员拒绝平庸?读过这本书,深感特立独行的创新,确实带给人震撼与感动,或许这也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成功密码吧。

管理创新。海底捞的管理确实有许多独道之处。任何一个到海底捞的顾客都可以感受到一群态度不同的员工,他们乐观、主动,还带着强烈的自豪感,他们笑着的眼神中传达出诚恳和欢迎你来的意思,走起来很快像小跑,想让你满意的意图很强。这些每月挣钱不多的员工能有这样乐观积极的态度,让人不可思议,但细想起来,又在情理之中。正如老板张勇在管理论坛上所讲:只要把他们当人就行了。把人当人也是创新,而且是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创新。我们总在讲“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海底捞给我们上了真正的一课。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我们总在思考如何才能让员工勤奋主动工作?海底捞给了我们答案,但我想绝不仅仅是惟一的答案。充分信任、合理授权、激励机制、完善流程,对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员工都应有不同的.实施方式。但最根本的一点基于员工内心最真切的渴求,才是管理的动机所在。近两年,移山公司的发展也得益于营销创新、科技创新、机制创新等一系列管理创新。

服务创新。在海底捞,许多个化性服务已成为普遍现象。从顾客等待的免费擦皮鞋、美甲、上网服务,到顾客入座后,为顾客送上围裙、手机套等,到就餐期间,服务员不时递上热毛巾、添加茶水,对戴眼镜的顾客送上眼镜布,甚至服务员陪同小顾客一起玩耍等等。

海底捞实习报告2

1月6号下午考完高数,我们就开始准备,7号早上就踏上了寒假去北京的打工之途,目的地是四川海底捞火锅北京第十四分店海淀巴沟店。

在店里的前几天,人事专员杨姐耐心地对我们进行了几天的培训。第一天要做的就是熟悉店里的环境,包括要知道每个桌位的位置及特点:1-58号桌在4楼区,59-111号桌在5楼区,

13、7

5、111号桌是大桌,还有最容易忽略的,就是没有带“4”这个数字的桌位(后来为了让我们牢记,上菜师傅上菜时常对我说“这是24号的菜”、“这是43号的菜”等,等走了好大一段路才意识到没有这个桌位,后来渐渐有这个意识后,上菜的师傅再也骗不了我);还要注意“三个八”:即八个情侣桌、八个VIP包间和八个安全出口。此外,还要熟悉后堂的一切地方比如上菜房、油碟房、小吃房、配电房等等。总之,一天内记这么多东西,的确好难好难。没办法,我们只能在一有空的时候就得赶紧回忆这些东西。

第二天,要学习的就是各种工具的存放位置和使用方法,比如宝宝椅在哪放着,拿出来后如何打开等,比如哪里有烫伤膏,哪里有茶叶等。

后几天主要学习记忆全部的菜品及其它们的特征,除了能认出菜品,叫出它们的名子,还得知道它们的重量,是由什么做成的,煮多久能熟等。最后杨姐和李姐给我们强调的就是服务中的细节问题与礼貌用语,见到客人要主动问好,看客人东张西望或有困惑表情或动作时主动上前帮忙,戴眼镜的客人发眼镜布,长头发的客人发皮筋,给老人或宝宝免费发蒸蛋等。

培训后我被分到了传菜组,跟着唐哥做传菜工作,刚开始两只手拿一个菜盘,后来一个手拿一个,最后左右手齐上阵;包括上下走楼梯,开始是小心地走着传,然后快走,最后跑着传。第六天的时候,脚上磨起了泡,泡磨破了又起了泡,五个手指疼的无法端碗,脖子和腰晚上疼好久才能睡着„„

最后发工资的时候发了2100元,,我的领班唐哥向上反映我干的好,另外又多发了300奖金,意外的是,同来的寒假工中只有我自己有奖金。虽然一个月内瘦了八斤,而人家过了个年都胖了不少,但心里别提有多自豪了。

总之,在海底捞一个多月,学到了好多东西,明白了礼貌的重要性,你对他人礼貌,便能得到他人的尊重;要懂得吃苦耐劳,只要努力用双手创造,就能获得成功„„当然,自己还有好多欠缺的地方比如不爱说话,和应变能力差,这也许就是没被分到传菜组的原因吧;比如见到外国客人想去帮忙却帮不上忙,说明自己的英文还需提高„„

2012的寒假,海底捞让我过的很充实!

第2篇:海底捞火锅之所以成功

海底捞题目

第一题:

海底捞火锅之所以成功,员工这么死心塌地的留在公司服务,这离不开领导层的出色管理,他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管理员工,把员工“当成家里人”,而员工回报的是“用心”来服务每一位客户,这样一个“有机”的循环让海底捞成为盈利上亿的企业。

对于海底捞的高层管理者,他们的CEO张勇认为,客人是海底捞的生意基石。客人的需求五花八门,而单是用流程和制度培训出来的服务员最多能达到及格的水平。制度与流程对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作用毋庸置疑,但同时也压抑了人性,因为它们忽视了员工最有价值的部位——大脑。让雇员严格遵守制度和流程,等于只雇了他的双手,而这时候员工的流失率就十分高。因此从张勇的第一家海底捞开始,除了满足客人的各种需求以外,他作为一名高层领导者也满足下属的各种需求,除了用心的为员工解决生活、住宿和家庭等问题,为他们提供一个愉悦的工作环境,还亲力亲为和员工一起工作在第一线。CEO张勇知道,要让员工感到幸福,不仅要提供好的物质待遇,还要让人感觉公平。海底捞不仅让这些处在社会底层的员工得到了尊严,还给了他们希望。海底捞的几乎所有高管都是服务员出身,这些大孩子般的年轻人,独立管理着几百名员工,每年创造几千万营业额。海底捞奉行每人都是必升而不是选升,只要他们满足绩效考核,店长和同事的满意他们就能晋升到下一级别。张勇明白自己的员工学历参差不齐,管理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他设置了两条晋升之路,也可以让那些没有管理才能的员工,通过任劳任怨的苦干也可以得到认可,普通员工如果做到功勋员工,工资收入只比店长差一点。

作为高层领导的张勇,并没有只做高层那些常规的事情,他把权利下放到每一个人身上,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每个人都被充分授权。200万以下的开支,副总可以签字;100万以下的开支,大区经理可以审批;而30万元以下的开支,各个分店的店长就可以做主。普普通通的一线员工,拥有免单权,而且他们可以根据客人的需求,赠送水果盘或者零食爆米花。这样一个看似“冒险”的做法,却让每一位员工深深感受到自己就是公司主人公,更有激情的为海底捞效力。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中层领导者在海底捞的作用。拿店长来做举例,海底捞的店长最擅长的是激励员工,员工按时完成工作之后店长都会在开会的时候鼓励员工,肯定他们一天的贡献,这样员工的归属感就会增加。店长平时很少坐在办公室,海底捞的店长都是在服务最前线,跟其他员工一起服务客人,在服务客人期间店长会考核员工的工作,也会根据员工的表现来衡量该员工每天擅长的工作,这样做到分工最大合理化,提高工作的效率,这也会让每位员工感到自己都是独一无二的。店长除了管理店铺以外,他们也要跟员工成为好朋友,不分彼此,及时了解员工的情况,是否适应岗位等等,如果需要帮助的话就要求员工一定要跟他们说,店长的关心让每一位员工都感到企业对他们的重视,这样员工会就会更有激情的面对自己的工作,把建设店铺当成自己的责任。

而海底捞的成功,取决于员工之间的互动关系,海底捞的员工的互动关系是积极的,他们互相信任,上级相信下级,下级服从上级,而且上级与下级之间的距离十分短,基层员工可以快速向店长反映问题,提出建议,而且店长也能在日常工作中及时观察员工的表现,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分,这有利于员工的晋升。上下级之间表扬的权力放得很低,批评的权力却很高,甚至可以说很少有批评。比如在部门小会上,领班就可以奖励苹果,直接从水果房拿苹果就行了;比如店里有一个公告栏,谁都可以写一封表扬放到那里,所以表扬稿的落款五花八门,有的是店长,有的是领班,有的是某位基层员工。这样和谐的工作环境形成了内部的高效率,这样让每位员工都感受到爱,心甘情愿的留在海底捞工作。

第二题:

海底捞没有系统的规范的管理体系,基本上是老板张勇一个人说了算。公司的产业技术不规范,以比较老套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为主,缺乏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员工的个性化服务又缺乏标准,不易复制,从而限制了企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而如今在海底捞快速扩张的路上也出现了管理上的问题,一些顾客反映海底捞新店的服务无法和之前的相比等等。所以我认为海底捞应确定几套培养人的方案,这样每个员工都有统一的标准,以老带新,老员工可以辅助带几名新员工,等新员工的业务能力到达一定水平就可以分配到新的店和新岗位当中。

海底捞的人力成本比较高,因为他们对于员工的重视程度极高,其人力资源模式在道德缺失的中国一定会死,而且加速扩张就会死的更快。这样的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的,毕竟谁也不能保证放权在店面增多而无法全部顾及的情况下是否会导致一些不良后果。此外,因为海底捞人性化的管理,海底捞的员工拥有不错的待遇,同时海底捞在迅速的发展中还要对新员工进行海底捞化得培训,这都使得海底捞的人员成本大幅上升。所以我认为在培养员工的同时,可以在运营模式做改进,尽量扩张海底捞在内地的市场,提高营业额。海底捞也可以让顾客除了吃火锅以外也有其他消遣,而这里的消遣就是新的市场开发,可以增加店铺收入。

海底捞实习报告3

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以经营川味火锅为主,融会各地火锅特色于一体的大型跨省直营餐饮民营企业。公司始终秉承“服务至上、顾客至上”的理念,以创新为核心,改变传统的标准化、单一化的服务,提倡个性化的特色服务,致力于为顾客提供愉悦的用餐服务;在管理上,倡导双手改变命运的价值观,为员工创建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实施人性化和亲情化的管理模式,提升员工价值。二十年来,公司已在简阳、北京、上海、西安、郑州、天津、南京、杭州、深圳、厦门、广州、石家庄等全国21个城市拥有107家直营餐厅,并在新加坡、美国、日本、韩国拥有海外直营店,员工2万多人。现有四个大型现代化物流个大型物流配送基地分别设立在北京、上海、西安和郑州,以“采购规模化、生产机械化、仓储标准化、配送现代化”为宗旨,形成了集采购、加工、仓储、配送为一体的大型物流供应体系。位于成都的原料生产基地,其产品已通过HACCP认证、QS认证和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坚持“无公害,一次性”的选料和底料熬制原则,严把原料关、配料关。

2.实习岗位介绍

实习时间、地点

时间:2013年12月—2014年4月

地点: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一店

海底捞火锅石家庄一分店位于勒泰购物中心,占地面积约1500㎡,于2013年10月26日盛大开业,在装修风格上既采用了海底捞一贯的红色系和黑色系,同时增加了一些时尚的元素。在设备配置方面,采用的都是公司最新、最先进设备,更加方便、高效且美观。在人员编制方面,石家庄一店现在编人员220人,是所有海底捞门店中少有的以年轻人为员工主体的门店,员工的青春与活力为这家店增添了许多亮点。在店经理李和中的带领下,全店员工齐心协力,使得石家庄一店的生意蒸蒸日上,茁壮成长。

岗位描述

在领班的领导下,负责顾客就餐过程中服务员的服务工作,严格遵守标准服务程序,向顾客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3.实习过程

岗位职责

1)在前厅管理人员的带领下,作好各项服务工作,作到服从指挥,着装整齐遵守规则,礼貌服务。

2)作好开餐前的准备工作,了解近期食品酒水的供应情况。

3)按标准的服务程序,向客人提供优质服务,保持热情,服务周到。

4)了解客人的需求,并热情的在我服务范畴内准确及时的满足他们,

5)了解菜品的制作,并熟记他们的产地价格,和特点。

6)作好酒水和食品的推销,并向上级及时返回信息。

7)接受客人投诉,并及时向上级领班汇报。

8)服从上级下达的任务,而且努力去完成。

9)按餐厅规定着装,配戴工号牌;

10)负责餐厅内前厅卫生、摆台、餐具准备。

11)负责综合区域内的设施清洁、保养工作,桌子,椅了、灶具、备餐台等,如有损坏应及时报领班处理;

12)负责就餐过程中顾客的服务管理工作,收集顾客的建议意见,及时汇报给领班,以便改进提高;

13)服从安排并积极完成上级所分配的各项工作。

服务员素质标准

1)必须接受餐饮专业培训。

2)了解并掌握餐厅的服务程序和标准,具有熟练的`服务技能。

3)必须熟记菜品、酒水的内容及价格。

4)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必要时要掌握一些医疗、消防常识。

5)表达能力强,善于交际,能自尊自爱。

实习内容

海底捞的服务宗旨是“热情、细致、耐心、周到,把顾客的每一件小事都当做自己的大事来完成。”对于每天快节奏的翻台,员工能把顾客的小事情当成大事来做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譬如:顾客想吃冰激凌或是我们店没有的菜品,我们会立马申请出去买,达到顾客的满意。顾客吃药,及时的送上一杯白开水,都从细微之处体现了海底捞的服务宗旨。

我们服务员主要以服务顾客为主,所以对我们的基本要求是要把注意力放在顾客身上,十分投入的服务顾客。还要做到快速准确及业务熟练,顾客需要什么、问

关于海底捞的事情要快速的回复,自己不能回答的,可以找上级领导来作答。还要能准确提供常规特色服务。常规服务譬如:在门口等位时,为顾客提供美甲、擦皮鞋、游乐园、全店覆盖无线网络、iPad免费上网、小零食等免费项目来消磨时间。当有老人用餐时,要免费提供粥、靠垫(老年人腰不好,靠着舒服)、点菜时提供老花镜,并协助点菜、捞菜、进出店里要搀扶和帮助老人。若有小孩则免费提供蒸蛋、贝贝椅、婴儿车、宝宝床、玩具、吸管、协助捞菜、不爱吃饭的孩子用奖励的方法鼓励孩子多吃饭。对于孕妇免费提供坐垫、靠背、赠送话梅、泡菜、防辐射服、推荐对孕妇有利的菜品、禁止在孕妇身旁操作以免给她带来伤害。这些细小的事情对于我们来说不值一提,但放在顾客身上也许就添加了几许高兴,因为我们的关心暖到了他们的心坎里。这就是海底捞,总能换位思考。

这只是海底捞服务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体现在用餐时。当门迎伙伴带顾客过来后,我们要5秒钟接待顾客,迎客入座。询问顾客喝什么饮料及送上水果盘、小零食。询问锅底并点锅底,在顾客看菜单的同时增减餐具、协助点菜。然后发围裙、套衣套等细节服务。协助点菜(建议四位以下的客人点半份菜)、接单、交单。打沫子、盛汤给顾客。菜上桌后对菜并且报号(报环境、自我介绍、报菜名、报菜齐)。海底捞报号的服务是一大特色,让顾客记住了服务员,可以下次点台找服务优秀的服务员服务。餐中要帮助顾客下菜(依据先荤后素的原则)、捞菜、加汤、续饮料、勤打沫子,勤换渣碟、勤收拾桌面。看顾客快结束时提前打单、核单。买单时询问是否需要发票(客人可以在座位上买单,若为现金支付,服务员备有找零,若为刷卡支付,服务员会提供移动POSE机),将客人没有吃完的菜品免费打包。

在顾客用餐时,我们可以跟顾客交流,达成互动,加深彼此的印象。若是想抓住这位顾客做回头客,可以赠送客人一些本店的特色,比如底料、小吃、赠送菜品。这些是海底捞主打的特色,该送的必须送,只要能保证顾客满意率,赔钱也要做。这就是海底捞,是不一样的餐饮企业。海底捞,你学不会!

作为海底捞的服务员,需要遵守的规章制度很多,条条框框的束缚也是很多的。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想,这正是海底捞能够做强做大的原因吧。

海底捞有自己评价服务员等级、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的标准,一方面是评价更为客观公平,另一方面也能够约束个别无法自律的精神上比较懒散的员工。海底捞的每家门店都有一定的等级,从低到高分别为:C、B、A。每家门店在开业时都是C级门店,开业后,店经理就会制定脱C冲B以及冲A的计划,如果一家门店成为A级门店,就可以拓出一家新店。门店每上升一个等级,公司都会有奖励,所以,门店的每一位员工都会为自己门店等级的上升努力工作。

海底捞实习报告4

海底捞不是我们的竞争对手,而是我们学习服务文化的榜样。社会生产的主体是企业。如果一个企业一方面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整个社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能够提高企业员工待遇以及素质,从而改变员工的命运——那么我们要说:这个企业、这个企业的企业家、这个企业的经理人,为社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如果这个标准成立的话,我觉得海底捞为社会做出了很大贡献。

在海底捞,我看到的很多现象让我惊奇,因为这些东西是只有在书本上才能读到的关于成功企业的传奇故事。店长开例会,说总公司正在为忠诚员工修建养老公寓,几分钟之内就让每位员工都受到鼓舞,就像松下幸之助在做“250年计划”的演讲。只要到了上班时间,所有员工都不会停下来休息——安检员(职责相当于电工)在上客高峰期端盘子传菜;传菜员传出去一趟菜以后总是捎回一筐脏盘子;收市之前的上客低谷期,传菜员、服务员、保安都到洗碗间洗碗、擦盘子——这种效率只有在麦当劳有过;店长以及大堂经理、后堂经理总是出现在最繁忙的地方,干起活来比很多熟练员工还麻利。

很多时候我们都感叹:这是一个什么企业啊,他们在简直是在创造奇迹!而最让我惊奇甚至不解的是:在经过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以后,员工还能保持心情愉快,甚至面带笑容。海底捞员工之所以做得好,是因为用心在做;之所以不累,是因为对工作有激情。而之所以用心,之所以有激情,则是因为自己受到了感动。被同事的感动,被火热的工作环境感动——而最重要的是被企业所感动,被领导所感动。

一、为什么要感动员工?之所以用“感动每一位员工”来说,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因为我个人在海底捞实习的每一天都被店里的领导、同事们感动。用“感动”一词并不夸张,无数的新员工也同样每天都被感动。正是因为被感动,所以每一个人都积极主动的在工作。

第二,“感动员工”应该是对所有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一名管理人员一天感动10名顾客,还不如一天感动5名员工,因为受到感动的五名员工绝对不止感动10名顾客。只有要求管理人员感动员工,才能与要求一线服务人员“感动顾客”在逻辑上保持一致。服务质量问题并不在服务本身:服务流程可以制定得无限完美,服务标准可以要求得无限严格——但是我们能做到些什么?服务问题本质上是对服务人员的激励问题。亲情服务不是靠高标准要求出来的,也不是上级能够培训出来的,而是传递的——将别人对自己的亲情传递给顾客,将自己受到的感动传递给顾客,这才是亲情服务。要传递就要有来源,谁来给员工亲情?谁来感动员工?我们不能把感动的来源寄托在别人身上,只有我们自己努力,让我们的企业、让企业所有的管理者来感动每一名员工。其实,“为什么要感动员工”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就跟我们为什么要求员工感动顾客一样简单,问这个本身就有一点冒傻气,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不用再说太多。

二、如何感动员工?我们用什么感动员工?

海底捞的一位总部领导曾经对包头海鲜店的领导说:“一定要关心每一位员工。你可以不用他,但是不能不爱他,不能不关心他。”我当时听到以后就很受感动。并且我觉得,这句话说出了感动员工的真正方法:关爱是感动之源,只有付出我们的关爱,员工才能被感动。如何关爱呢?

我们可以看一看海底捞是怎么做的。

1.新员工入职培训

一定要把入职培训放到第一个说,因为入职培训实在太重要了,每一个新员工都在入职培训中得到很多东西。

首先,他们得到了系统内最优秀培训师的指导。海底捞每家店都不直接招聘人员,而是由片区人事部负责统一招聘,集中培训。所以可以在系统内挑选一名最优秀的培训人员做培训工作。培训师在第一天开始培训之前就告知每个人她的电话号码,并表示以后有困难可以随时给她打电话。这也是海底捞的所有管理者的共同方式,新员工到店以后店长、大堂经理、后堂经理都会给手机号码,都会让员工在困难的时候给她(他)打电话。其次,他们融入了一个小集体。这个小集体只有十几个人或者二十几个人,这就比一开始就要到店里与一两百人相处容易多了。每一期培训的新员工都会自动结成一个群体,有了这个小群体,再融入大群体就相对容易一些。在培训结束到店实习后,店里也是安排同一批新员工一起吃饭,一起开小会,也有利于这种小集体的形成。这种小集体也没有形成“派别”的危险,因为几名新员工实在不可能形成什么“实力”。但是这种小集体却能迅速消除孤独感,使新员工尽快进入工作角色,融入大集体。

再次,使新员工投入工作有个缓冲阶段。海底捞的工作时间是相当长的,工作强度也很大,新员工一来就工作可能会受不了。在培训期间,每天只上6个小时的课,内容也很简单,吃得不错,住宿环境也不差。这对很多农村来的新员工来说,就跟度假似的。在这里需要了解一些制度、业务流程,并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最后,新员工接受入职培训以后底气更足。其实培训的内容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经过了脱岗的培训,重要的是有没有培训给员工的心理暗示很不一样——海底捞的培训至少可以给新员工两种心理暗示。第一,我们经过培训,我们是“正规军”,不是临时拉起来的“雇佣军”,更不是“游兵散勇”。第二,我们在学习,海底捞让我们学习,给我们学习机会。有这两种心理暗示,以后工作肯定会更加有底气。从企业的角度来讲,集中培训相比分散培训而言,也是投入成本较小的一种方式,而且更有利于企业统一标准。集中进行入职培训的好处远不止于此,甚至可以说每一个新员工以后的工作都会受到入职培训的深刻影响。公司已经准备在20_年做这个工作,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应该会取得相当的成果。

2.新员工所受到的礼遇

新员工到店后的待遇,我只能用“礼遇”一个词来概括,而不能用其他词。因为店里从店长到每一个普通员工,都是在“接待”新员工,并且这种“接待”不能不说是“隆重”。

首先,店里所有领导都要轮流接待新员工。培训师考核新员工合格以后,分配到各店,都是首先由店长亲自接待。新员工进点以后认识的第一个人是店长。然后店长会告诉新员工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然后带着新员工吃饭,还要开一个沟通会。沟通会就是店长自我介绍,然后列举若干榜样,激励新员工好好干。店长之后,大堂经理、后堂经理,以及实习店长、实习经理(有的店有,有的店没有)会轮流接待新员工。程序都差不多,都会介绍自己,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让新员工有困难了跟他们说。然后经理会把新员工交到各自的部门领班那里,交待领班要怎样怎样。领导都这样接待新员工,其他人焉能不热情?

其次,新员工提前下班,单独吃饭。店领导的这些接待大多是在晚饭的时候进行的,新员工的晚饭是由接待经理亲自安排,然后提前下班吃的。新员工的下班时间一般是和下早班的人一致,要比正常上班早一、两个小时。接待经理会亲自通知新员工下班,并且亲自搬桌子、凳子,亲自摆碗筷,亲自给新员工打饭。新员工吃晚饭也不是和大家一起,而是单独的桌椅,就只有几个新员工在一起。培训一批人分配到店大概是8天,新员工的这种待遇大概会持续4、5天至一周。因此,接待新员工并给予优待是店长及经理们的常规工作。

再次,师父的认真指导。在海底捞,带徒弟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只有优秀员工才能带徒弟。并且,指定师父是在例会上进行,全部员工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例会上店长为新员工“征师父”的时候,响应很是热烈。每个师父都会拉着徒弟的手坐到自己身边,大家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店长也会很郑重的告诉师父们,要在业务和生活上关心徒弟,徒弟的发展就是他们的发展,徒弟没有进步就是他们的失职。经理给新员工沟通的时候也会问新员工师父对他们好不好,随时了解情况。所有这些,都让师父们不敢怠慢,不能怠慢。有的师父还在第二天晚上带着徒弟聚餐。然后,对新员工有跟踪调查。调查的对象是新员工,但内容却是针对其他人。比如店长有没有在第一时间接待,经理们有没有安排好生活,领班有没有讲解店里的情况,师父有没有认真带你。还有吃得习惯不习惯,住的舒不舒服之类。这些调查也是地区人事部做的,有时候就是培训师在做,所以也可以算是回访。新员工这几天受到的这些“礼遇”,至少可以激励他们充满激情的工作一个月。而一个月以后就习惯了,就融入这个团体了。

3.领导时刻都在每一个员工身边

海底捞的店长、经理在店里都有很高的个人威望。主要原因并不是他们的职位,而是所有员工都会有这样一种概念:如果我需要帮助,店长和经理一定是最可靠的人——不管是生活上的事情还是工作上的事情,只要我开口,他们就会帮我,甚至不用我开口,他们也能知道并做到。店长和经理们都不会呆在办公室,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第一线,哪里最忙、哪里最需要人手,他们就在哪里出现。一是指挥员工之间相互协作,二是随时帮助需要帮助的员工。员工会喊:“张姐!帮我把单子带到后厨一下。谢谢!”也会喊:“张姐!我这桌客人要点菜,帮我给那桌客人加一下豆浆。谢谢!”

一个普通员工,他需要什么样的上级?一定是一个能够随时帮助自己的上级,而不是经常坐在办公室、甚至都不在店里的上级;一定是一个能够随时鼓励自己的上级,而不是一个经常批评自己的上级;一定是一个能够用实际行动告诉自己哪儿做得不对的上级,而不是一个只用嘴说自己错了的上级;一定是一个对业务比自己还熟练的上级,而不是一个不能动手的上级。

所以,在海底捞做一名普通员工比在西贝做普通员工容易,因为普通员工主要受到激励;而在海底捞做一名管理者要比在西贝做管理者难,因为管理者不仅需要熟练掌握所有业务,更主要的是要关心员工。他们甚至需要是优秀的演说家,所到之处要能够提高员工的士气。

海底捞实习报告5

海底捞不是我们的竞争对手,而是我们学习服务文化的榜样。

社会生产的主体是企业。如果一个企业一方面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整个社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能够提高企业员工待遇以及素质,从而改变员工的命运——那么我们要说:这个企业、这个企业的企业家、这个企业的经理人,为社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如果这个标准成立的话,我觉得海底捞为社会做出了很大贡献。

在海底捞,我看到的很多现象让我惊奇,因为这些东西是只有在书本上才能读到的关于成功企业的传奇故事。店长开例会,说总公司正在为忠诚员工修建养老公寓,几分钟之内就让每位员工都受到鼓舞,就像松下幸之助在做“250年计划”的演讲。

只要到了上班时间,所有员工都不会停下来休息——安检员(职责相当于电工)在上客高峰期端盘子传菜;传菜员传出去一趟菜以后总是捎回一筐脏盘子;收市之前的上客低谷期,传菜员、服务员、保安都到洗碗间洗碗、擦盘子——这种效率只有在麦当劳有过;店长以及大堂经理、后堂经理总是出现在最繁忙的地方,干起活来比很多熟练员工还麻利。

很多时候我们都感叹:这是一个什么企业啊,他们在简直是在创造奇迹!而最让我惊奇甚至不解的是:在经过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以后,员工还能保持心情愉快,甚至面带笑容。海底捞员工之所以做得好,是因为用心在做;之所以不累,是因为对工作有激情。而之所以用心,之所以有激情,则是因为自己受到了感动。被同事的感动,被火热的工作环境感动——而最重要的是被企业所感动,被领导所感动。

一、为什么要感动员工?之所以用“感动每一位员工”来说,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因为我个人在海底捞实习的每一天都被店里的领导、同事们感动。用“感动”一词并不夸张,无数的新员工也同样每天都被感动。正是因为被感动,所以每一个人都积极主动的在工作。

第二,“感动员工”应该是对所有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一名管理人员一天感动10名顾客,还不如一天感动5名员工,因为受到感动的五名员工绝对不止感动10名顾客。只有要求管理人员感动员工,才能与要求一线服务人员“感动顾客”在逻辑上保持一致。服务质量问题并不在服务本身:服务流程可以制定得无限完美,服务标准可以要求得无限严格——但是我们能做到些什么?服务问题本质上是对服务人员的激励问题。

亲情服务不是靠高标准要求出来的,也不是上级能够培训出来的,而是传递的——将别人对自己的亲情传递给顾客,将自己受到的感动传递给顾客,这才是亲情服务。要传递就要有来源,谁来给员工亲情?谁来感动员工?我们不能把感动的来源寄托在别人身上,只有我们自己努力,让我们的企业、让企业所有的管理者来感动每一名员工。其实,“为什么要感动员工”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就跟我们为什么要求员工感动顾客一样简单,问这个本身就有一点冒傻气,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不用再说太多。

二、如何感动员工?我们用什么感动员工。

海底捞的一位总部领导曾经对包头海鲜店的领导说:“一定要关心每一位员工。你可以不用他,但是不能不爱他,不能不关心他。”我当时听到以后就很受感动。并且我觉得,这句话说出了感动员工的真正方法:关爱是感动之源,只有付出我们的关爱,员工才能被感动。如何关爱呢?

我们可以看一看海底捞是怎么做的。

1.新员工入职培训

一定要把入职培训放到第一个说,因为入职培训实在太重要了,每一个新员工都在入职培训中得到很多东西。

首先,他们得到了系统内最优秀培训师的指导。海底捞每家店都不直接招聘人员,而是由片区人事部负责统一招聘,集中培训。所以可以在系统内挑选一名最优秀的培训人员做培训工作。培训师在第一天开始培训之前就告知每个人她的电话号码,并表示以后有困难可以随时给她打电话。这也是海底捞的所有管理者的共同方式,新员工到店以后店长、大堂经理、后堂经理都会给手机号码,都会让员工在困难的时候给她(他)打电话。

其次,他们融入了一个小集体。这个小集体只有十几个人或者二十几个人,这就比一开始就要到店里与一两百人相处容易多了。每一期培训的新员工都会自动结成一个群体,有了这个小群体,再融入大群体就相对容易一些。在培训结束到店实习后,店里也是安排同一批新员工一起吃饭,一起开小会,也有利于这种小集体的形成。这种小集体也没有形成“派别”的危险,因为几名新员工实在不可能形成什么“实力”。但是这种小集体却能迅速消除孤独感,使新员工尽快进入工作角色,融入大集体。

再次,使新员工投入工作有个缓冲阶段。海底捞的工作时间是相当长的,工作强度也很大,新员工一来就工作可能会受不了。在培训期间,每天只上6个小时的课,内容也很简单,吃得不错,住宿环境也不差。这对很多农村来的新员工来说,就跟度假似的。在这里需要了解一些制度、业务流程,并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最后,新员工接受入职培训以后底气更足。

其实培训的内容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经过了脱岗的培训,重要的是有没有培训给员工的心理暗示很不一样——海底捞的培训至少可以给新员工两种心理暗示。第一,我们经过培训,我们是“正规军”,不是临时拉起来的“雇佣军”,更不是“游兵散勇”。第二,我们在学习,海底捞让我们学习,给我们学习机会。有这两种心理暗示,以后工作肯定会更加有底气。从企业的角度来讲,集中培训相比分散培训而言,也是投入成本较小的一种方式,而且更有利于企业统一标准。集中进行入职培训的好处远不止于此,甚至可以说每一个新员工以后的工作都会受到入职培训的深刻影响。公司已经准备在20xx年做这个工作,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应该会取得相当的成果。

2.新员工所受到的礼遇

新员工到店后的待遇,我只能用“礼遇”一个词来概括,而不能用其他词。因为店里从店长到每一个普通员工,都是在“接待”新员工,并且这种“接待”不能不说是“隆重”。

首先,店里所有领导都要轮流接待新员工。培训师考核新员工合格以后,分配到各店,都是首先由店长亲自接待。新员工进点以后认识的第一个人是店长。然后店长会告诉新员工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然后带着新员工吃饭,还要开一个沟通会。沟通会就是店长自我介绍,然后列举若干榜样,激励新员工好好干。店长之后,大堂经理、后堂经理,以及实习店长、实习经理(有的'店有,有的店没有)会轮流接待新员工。程序都差不多,都会介绍自己,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让新员工有困难了跟他们说。然后经理会把新员工交到各自的部门领班那里,交待领班要怎样怎样。领导都这样接待新员工,其他人焉能不热情?

其次,新员工提前下班,单独吃饭。店领导的这些接待大多是在晚饭的时候进行的,新员工的晚饭是由接待经理亲自安排,然后提前下班吃的。新员工的下班时间一般是和下早班的人一致,要比正常上班早一、两个小时。接待经理会亲自通知新员工下班,并且亲自搬桌子、凳子,亲自摆碗筷,亲自给新员工打饭。新员工吃晚饭也不是和大家一起,而是单独的桌椅,就只有几个新员工在一起。培训一批人分配到店大概是8天,新员工的这种待遇大概会持续4、5天至一周。因此,接待新员工并给予优待是店长及经理们的常规工作。

再次,师父的认真指导。在海底捞,带徒弟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只有优秀员工才能带徒弟。并且,指定师父是在例会上进行,全部员工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例会上店长为新员工“征师父”的时候,响应很是热烈。每个师父都会拉着徒弟的手坐到自己身边,大家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店长也会很郑重的告诉师父们,要在业务和生活上关心徒弟,徒弟的发展就是他们的发展,徒弟没有进步就是他们的失职。

经理给新员工沟通的时候也会问新员工师父对他们好不好,随时了解情况。所有这些,都让师父们不敢怠慢,不能怠慢。有的师父还在第二天晚上带着徒弟聚餐。然后,对新员工有跟踪调查。调查的对象是新员工,但内容却是针对其他人。比如店长有没有在第一时间接待,经理们有没有安排好生活,领班有没有讲解店里的情况,师父有没有认真带你。还有吃得习惯不习惯,住的舒不舒服之类。这些调查也是地区人事部做的,有时候就是培训师在做,所以也可以算是回访。新员工这几天受到的这些“礼遇”,至少可以激励他们充满激情的工作一个月。而一个月以后就习惯了,就融入这个团体了。

3.领导时刻都在每一个员工身边

海底捞的店长、经理在店里都有很高的个人威望。主要原因并不是他们的职位,而是所有员工都会有这样一种概念:如果我需要帮助,店长和经理一定是最可靠的人——不管是生活上的事情还是工作上的事情,只要我开口,他们就会帮我,甚至不用我开口,他们也能知道并做到。店长和经理们都不会呆在办公室,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第一线,哪里最忙、哪里最需要人手,他们就在哪里出现。一是指挥员工之间相互协作,二是随时帮助需要帮助的员工。员工会喊:“张姐!帮我把单子带到后厨一下。谢谢!”也会喊:“张姐!我这桌客人要点菜,帮我给那桌客人加一下豆浆。谢谢!”

一个普通员工,他需要什么样的上级?一定是一个能够随时帮助自己的上级,而不是经常坐在办公室、甚至都不在店里的上级;一定是一个能够随时鼓励自己的上级,而不是一个经常批评自己的上级;一定是一个能够用实际行动告诉自己哪儿做得不对的上级,而不是一个只用嘴说自己错了的上级;一定是一个对业务比自己还熟练的上级,而不是一个不能动手的上级。

所以,在海底捞做一名普通员工比在西贝做普通员工容易,因为普通员工主要受到激励;而在海底捞做一名管理者要比在西贝做管理者难,因为管理者不仅需要熟练掌握所有业务,更主要的是要关心员工。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709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