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高乡村治理能力的调研报告5篇

网友发表时间 721402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高乡村治理能力的调研报告5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高乡村治理能力的调研报告1

一、基本情况

辖区总面积约xx平方公里(xx高速公路以西城市规划区xx平方公里,xx高速公路以东xx平方公里,其中xx新区占地约275平方公里),有回、汉、满、蒙等24个民族共xx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万人。辖11个街道办事处、2乡2镇、xx个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和36个村民委员会,344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代表1434人(其中党员人数为1021人,少数民族人数为801人,女性人数为202人)。近年来,农业农村各项指标呈现稳中有进的趋势,2019年实现农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

实现农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

优势特色产业产值达到亿元,同比增长%,优势特色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

预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

二、乡村治理现状及做法

(一)乡村党组织建设方面。一是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得到强化。持续推进“三大三强”行动、“两个带头人”工程,强化基层基础保障,加大发展青年农民党员力度,加强后备力量培养,增强村“两委”致富带富能力,通过跟踪动态管理、提升能力素质,实现两个带头人“二合一”。建立建立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县级领导及部门包村工作制,明确27名县级领导和51个部门包抓XX区所有行政村,按照“六抓一促”,即“抓党建引领、抓产业兴旺、抓生态宜居、抓乡风文明、抓治理有效、抓生活富裕”和促农民增收的原则开展工作。二是抓村干部队伍建设,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新动能。形成村(社区)“两委”成员任职资格条件常态化审查机制,全面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主任“一肩挑”,对不胜任、不尽职的村党组织书记坚决调整,补齐配强村“两委”成员65名,并对所有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从严落实县级备案制度。注重在一线调研督查考察识别干部,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调研、督查、收集资料等方式,全面掌握领导干部履职担当、经受疫情防控考验等情况,作为干部评先评优、提拔重用、能上能下的重要依据,对在疫情期间大局意识不强,作用发挥不明显的进行调整撤换。三是深入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整治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入摸排确定软弱涣散村党组织5个、薄弱村党组织2个。制定软弱涣散村和薄弱村党组织整顿方案,严格落实“四个一”整顿措施,明确包抓县级领导、联村机关单位和乡镇包村干部、第一书记工作职责,力争年底前将现有的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高效整顿转化出列。四是推行农村党员包户责任制管理模式,党员教育管理取得新突破。深入推行农村党员“1+N”包户责任制及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在党员户院落门口统一挂置“共产党员户”标牌,亮明党员身份,将包户及岗位履职情况作为党员“先锋指数考评”重要指标,增强党员对党员身份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发挥党员在乡村治理上的先锋模范作用。截至目前,有2058名农村党员共包户14121户。疫情防控期间,成立“党员先锋队、志愿帮扶队、义务宣传队”,党员亮明身份,带头落实防控措施,冲锋一线开展排查、消杀、服务群众、宣传等工作。五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全面梳理排查XX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建立工作台账,明确目标任务,分门别类指导发展,加强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和使用,确保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2020年,实施XX乡XX村、XX村“多村一品”日光温室建设及掌政镇XX村、XX村、XX村、XX村日光温室建设等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

(二)乡村治理能力方面。加强乡镇政务服务能力建设。调整划转行政执法事项,将街道、乡镇受理的共66项公共服务事项全部划转至街道、乡镇审批,下沉到村居社区受理。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府职能转变为抓手,明确办理权限,推进建设乡镇民生服务大厅政务服务规范化、高效化、优质化、便民化,加强业务办理指引,明确办理材料、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让群众少跑腿、少奔波,对高龄老人、行动不便人员、残病人员可代办工作。提高乡镇民生保障能力。结合低保审批权下放和农村低保开展专项治理工作;

做好高龄老人、特困供养人员的认证、清退、津贴发放工作,严格把控救助和慰问工作的程序、认定和公示;

优化民生服务保障,打造留守儿童之家、幸福院、老年饭桌等。做好应急生产生活物资保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XX区协调上级应急管理部门向乡镇下拨棉帐篷、棉大衣、棉被等物资便于救灾时统一调度。做好XX区应急物资储备库及应急指挥中心项目申报工作,为扎实做好应对突发事件调配物资奠定坚实基础。

(三)村民自治方面。全面落实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紧紧围绕“55124”模式,全面做实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推进村级治理规范化和法制化进程。通过村民代表会议这一议事平台,使村内的大事不再由少数干部说了算,做到了还权于民。凡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问题,重大村务都必须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方能实施,促进了村务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充分体现了村民当家作主的权力,使村民真正实现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的。深入开展民主协商工作。进一步健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程、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则,把协商的价值取向和规则制度融入村规民约,为村民开展协商实践提供指导。规范协商程序,明确《行政村民主协商指导目录》和《城市社区民主协商指导目录》,规范了城乡社区协商工作流程,提出协商议题和内容、确定协商人员、组织开展协商活动、形成协商决策、协商成果的反馈和运用等,进一步增强基层协商的可操作性和规范性。坚持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坚持“两代表一委员”和法律顾问列席乡镇、村居两级重大事项管理决策制度,重大问题坚持集体研究、集体决策、集体决定后实行分工负责、落实责任,并严格执行党委的决议。继续进行村务公开工作。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全面部署,整体推进。一是按照《XX区村务公开指导目录》将公开内容划为党务、村务、财务、服务四大类53项全部公开。二是规范公开程序。村务公开按照村委会提出公开方案、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审查、村“两委”讨论确定、村委会正式公布四步基本程序进行公开。公开时间上分为长期公开、即时公开、定期公开,确保公开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使农民对村级事务享有更广泛、更全面、更充分的知情权。三是明确乡镇“一把手”和分管领导作为本乡镇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制定了考核办法,实地、明查,暗访、走访农户等方式,对各乡镇、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进行督查。

(四)平安乡村建设方面。乡村法律服务“供给员”。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积极参与办理涉法信访案件,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开通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的“绿色通道”,改变过去法律援助局限于诉讼领域的情况,大力开展调解、非诉代理等多种形式的援助活动。推行“一村一居一法律顾问”126个村、社区全覆盖,组织村居法律顾问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帮助贫困村起草、审核、修订村规民约、参与信访问题调解、协助村务管理、提供法律援助等工作充分结合,让群众在家即可享受到“公共法律服务一站式”服务。增强乡村法治文化渗透力。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梳理机构改革后各部门执行宣传的普法重点任务清单,督导各部门、各乡镇制定年度普法“四清单一办法”向社会公示,提高乡村普法精细化程度。开展“法律进乡村”“服务大局普法行”“精准扶贫法律服务面对面”“法援农民工助力民族团结”“法律进村居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教育”等活动,依法解决农村群众反映强烈的困难和问题。创建“依法治理示范村”,打造乡镇、村级法律服务便民工作室46个,建设XX乡法治文化广场、宪法主题广场、掌政XX村、大新镇大新家园法治广场,营造全体群众关心、支持和参与法治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深入开展乡村宗教治理。制定2020年法律进宗教活动场所系列宣讲计划,指导宗教活动场所在国家和民族重大节日举行升国旗、唱国歌等活动,为各宗教场所赠送和订阅宪法和法律读本、政策宣传手册、图书报刊等,XX区83处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四进”覆盖率达到100%。落实宗教教职人员任前审查及考评。联合相关部门对拟任的教职人员和管理人员是否有违法犯罪前科等进行审查,并对主要教职人员进行季度测评。加强宗教场所建设审批监管。委托第三方测绘机构利用技术手段对辖区所有宗教场所的占地面积、建筑类型及历史沿革等进行了全面测绘,进一步完善了宗教场所基础数据库,做到了情况明、底数清,有效防止违法违规建设等问题。加大对党员信教问题监督排查的力度。2018年以来XX区定期对辖区党员信教问题开展排查,每年由统战部提供朝觐人员名单,组织部对名单进行排查;

每季度由乡镇、街道上报辖区党员信教排查情况,并及时对发现的信教党员进行教育转化。

(五)乡村德治方面。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推进乡村“德治”的牵总主线,努力打造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全面实施“筑魂”工程。氛围营造点多面广,突出“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中国梦”等宣传重点,各乡镇结合村镇实际打造了12处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村巷道、文化墙,营造浓厚氛围,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加强科技科普宣传,积极组织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科普带头人送服务、送技术、送知识,在移民贫困乡村开展科技培训,派出科技专家、致富能手、科技示范户与与贫困户、养殖户、种植户结对帮扶,开展精准扶贫活动。把道德引领作为深化农村“德治”的主要内容,努力打造崇德尚俭的美丽乡村。一是深入推进乡村道德建设。各乡镇“星级文明户”评选实现全覆盖,加强“最美XX人”“道德模范”“XX好人”“感动XX人物”“文明家庭”等推荐评选工作力度,XX区各乡镇共选树各级各类道德模范46名。依托“道德讲堂”“微宣讲”“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分享会”等平台,组织道德模范、新乡贤、“文明家庭”、“道德红黄蓝榜”红榜人物代表开展道德宣讲,传播道德正能量。二是不断完善乡村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对36个行政村的村规民约全部重新修订,并经全体村民会议通过。各乡镇、村紧扣综合治理、人居环境、移风易俗、家庭美德等热点难点,制定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强的“一村一约”,并对村民、党员、家庭等执行村规民约情况实行积分制管理,设立“积分银行”“积分超市”,开展积分兑换活动。将“道德红黄蓝榜”“村规民约”与积分管理制度结合,以“积分制”奖惩为抓手,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促进村民文明生活习惯养成,探索出符合农村特点和规律的乡村治理道路。截至目前,两乡两镇共有31325户在“积分银行管理平台”登记,已兑换积分109753分。把文化育人作为深化农村“德治”的重要抓手,努力打造多彩乐活的美丽乡村。进一步加强乡村文化振兴,加大文化投入力度,“颜值”“气质”两手抓,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文明素养明显提升,乡风民风和村容村貌同步好转。加强公共文化阵地建设,投入55万元对掌政镇XX村等11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进行功能提升改造;

新建月牙湖乡滨河家园五村等4个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滨河家园四村、通南村2个农民文化大院。深入实施文化扶贫惠民工程,围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惠民“四送六进”“我们的节日”等主题,广泛开展民俗展示、文化表演、孝老爱亲、邻里互助等文化惠民主题实践活动,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文明乡风。

(六)乡村信息化建设方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目前,XX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正在逐步推进,系统投入使用后各村可在系统上办理民政、社保、卫计、开证明等业务,相关数据信息会推送到政务云,由相关业务人员完成任务清单。该平台充分做到了各类信息共享,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了群众办事效率,有利于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建设,今年4月开始建设XX区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指挥中心乡镇、街道及村(社区)三、四级平台,已建成4个乡镇、11个街道办事处三级平台,各社区(村)四级平台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目前,三级平台与中心的工作衔接率达到了100%,运行畅通,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三、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充分。部分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发挥不足,贯彻上级决策部署不够坚决彻底,思想政治建设及中心任务与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结合不紧,积极谋创新促发展的主动性不强,被动等待上级安排部署工作的多,结合工作实际,创新性开展工作的少,积极谋划工作、推动工作办法不多。村党群活动服务站利用率低,管理不够规范,作用发挥还不充分。

(二)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水平仍需加强。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日常教育缺位、管理不严、监督不力,仍存在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主动性不强,部分党员党性修养薄弱,政治意识不强,容易被拉拢、利用;

个别党员长期游离于党组织监管之外,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参加组织生活。虽然下发了不合格党员的处置管理办法,但在实际落实处置不合格党员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基层党组织斗争意识不强、老好人思想作祟、严肃教育管理党员的态度不坚决的问题,管理教育党员的实招落空,没有起到处置一个、警醒一片的作用。

(三)村干部“一大三低”、后备干部储备不足问题仍然存在。个别村出现后备力量匮乏、培养缺失、选人用人难的情况。有的后备干部综合素质不高,难以符合现行的村干部要求,后备干部培养停留在纸上,能够得到组织信赖、群众认可的后备干部较少。

(四)村民民主素质不高,主人翁意识不强。传统思想导致村民在村级、乡级社会事务中的主人意识、平等意识、自主意识缺乏,依附观念浓厚。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反应冷淡,既不愿意参与竞选,也不愿意参与监督、管理和决策,对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倡导提出的公共事务漠不关心。

(五)村规民约积分管理片面且重奖轻罚,“红黄蓝榜”晾晒台激励警示不够深入彻底。推行村规民约“积分制”管理用“加法”添动力,让争优有劲头;

用“减法”警示后进,让落后者有压力,督促其改进。经过实地走访,一是XX区各村均不同程度存在只是把当前主抓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紧密结合环境卫生整治作为重点纳入积分管理,而村规民约中道德风尚、优秀传统、纯朴民风等约定只是书面纳入了积分制管理细则,并没有实际进行积分奖罚。二是大多数村只是对积极遵守村规民约而积分高的村民制定了积分兑换奖励的办法措施,忽视了对不积极履行村规民约甚至做出违背村规民约的不文明行为导致积分为负分的村民的惩罚措施,从而影响村规民约积分管理警示作用的发挥。

(六)法治政府建设不足,法治意识不强。一是基层普法宣传工作止步于法律知识,而执法实践结合较少,群众参与热情不高,导致普法走过场,收效低。二是领导干部学法意识不够,缺乏对本部门或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主动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

(七)乡风文明建设仍需进一步提高。由于各乡镇领导班子、村“两委”重视程度不同、村民文化素养存在差异,导致各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不均衡、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依然存在。

(八)脱贫攻坚任务依然繁重。一是群众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存在“等靠要”思想,文化水平和道德素养有待提高,在产业结构调整、接受高等教育和技能培训、外出稳定务工、自主创业等方面均有畏难情绪。二是新创家园存在户口迁移问题、房屋产权证办理问题急需解决。

(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够彻底,群众参与度不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未得到根本性好转,院内乱堆乱放问题容易反弹,对“小散乱污”排查不彻底,还存在“灯下黑”现象。部分村群众发动不够、群众参与度不高,只是依靠乡村两级干部和环卫进行整治。

(十)产业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还需优化。一是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规模化经营水平低,农产品产业链单一。二是农业资源整合效果不明显,农产品加工水平偏低,精深加工程度不足。三是农业基础设施配备不齐,农业技术人才引进不够。

四、意见及建议

(一)坚持党建引领,提升组织力。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促基层治理、促乡风文明,实施农村基层党建“抓乡促村、整乡推进”示范乡村创建行动,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对农村各类组织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实施有效领导,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优化农村党组织“评星定级”考评细则,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工作纳入其中,促进村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能力提升。

(二)增强干部本领,提升履职能力。持续抓好“三大三强”行动、“两个带头人”工程,加强农村干部的培养、配备、使用。全面推行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突出政治标准,拓宽选人渠道,明确选拔标准,大力选拔培养“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大村党组织书记培训力度。建立《农村致富带头人、村级后备干部选用培养机制》,加大后备力量、职业化党务工作者的选拔储备。深入实施“头雁领航”工程,举办XX区第三届“金牌书记”评选大赛,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的激情与热情;

持续教育管理好现有“金牌书记”队伍,健全完善“一托二”先进带后进考核办法,真正发挥“金牌效应”。

(三)细化积分细则,落实奖惩并行。全面系统将村规民约约定内容全部纳入积分制管理,细化积分细则,讨论制定切实可行的奖励和惩罚措施办法,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予以实施。村规民约积分要与“红黄蓝榜”密切结合,不断更新,随时张榜,及时“晾晒”出村里随时出现的善恶美丑。

(四)提升村民素质,树立民主意识。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完善村民自治,必须培育村民的现代公民意识,即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公共意识。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干部和农民的民主素质:要利用多种形式在农民群众中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提高村民对民主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

要开展民主参与的权利意识教育,使村民树立民主参与、当家作主的权利意识和民主意识;

要通过开展自由、平等的民主观念教育,使村民强烈认识到自己利益、权利的主体性和不可侵犯性,树立较强的民主责任感。

(五)督促干部学法,创新普法方式。一是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年度述法制度,基层党政领导处在矛盾问题的最前沿,领导干部述法、学法、考法作为一项硬规定,硬执行查看运用法治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对普法骨干、工作人员理念及运行能力的培训和指导,转变普法工作认识,落实普法责任制联席会议制度,提高对普法责任部门的督察督导力度,真正让普法责任制度得到实施。二是普法改变方式,由突出对法律知识和新颁布的法律的宣传,转变为法治信仰的培育。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是一种生活习惯,生活方式,让群众信法,树立法律理念和法治思维,考虑违法后果,懂得事事处处具有法律意识,遇到问题麻烦懂得拿起法律武器进行保护,而不是动辄信访不信法。

(六)探索产业扶贫,实现脱贫致富。一是加强产业和建档户的利益联动机制。积极探索建档立卡户以土地、实物、资金、劳动力等入股企业的利益联动机制,提高产业的带动作用。同时,优先发展贫困群众能直接参与的设施农业和村头工厂,持续扩大就业面和增加移民收入。二是继续强化各乡镇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加快各项任务落实。统筹规划政策、资金、人员等要素,加快扶贫资金的使用落实,向基础设施改造、扶贫产业发展、建档立卡户就业、村头扶贫产业工作倾斜。

(七)推进环境整治,创建美丽村居。一是高效推进社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充分发动村(居)民参与,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激励机制,助力创建文明城市和农村美丽村居。二是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求突破。既要把实质上的违章、危房、断壁残垣拆出来,又要把群众思想的顽疾根除,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让广大群众树立新思想、新意识、新习惯。

(八)绘制发展蓝图,推动乡村振兴。一是科学谋划布局。各乡镇根据本乡镇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准确定位、科学谋划发展思路,制定乡镇总体规划、村庄布局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等。二是提升农产品品质及附加值。继续优化花卉、蔬菜、采摘果蔬等农业产业种类,打造农业公园、采摘园、农家小院烧烤、农事体验园等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三是全力推动全域旅游。各乡镇以XX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根据乡镇总体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农业、旅游、生态、文化、艺术等资源,全面提升全域旅游发展质量。

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高乡村治理能力的调研报告2

按照金法组办[2018]4号文件要求,结合本乡实际,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关于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短板、薄弱环节

存在的短板、薄弱环节如下:一是基层工作队伍力量不强;二是基层党员教育学习管理不够到位。三是日常工作中存在疲于应付事务性工作多。

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是虽然各村两委按照换届要求,配齐配强了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但储如村级社长、村两委小三职干部因为职务级别、薪酬标准等原因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好,几乎村级基层治理工作重任主要压在村两委主要领导肩上,全县各乡村情况基本类同,只是存在程度不同的问题。同时当前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部分基层党员流动性大,接受教育和组织生活存在一定的难度,甚至个别基层党员在基层治理中不仅不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有时恰恰起一起负面作用,对于促进基层治理造成一定的困难。当前在转职能转作风高标准要求下,乡村两级面临十分重大的工作压力。

解决的发力点:一是完善基层干部能上能下考核机制,明确目标任务到岗到人。二是强化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教育引导工作,解决思想上的问题,构建基层治理的主体队伍力量。三是进一步提升村级大小三职薪酬待遇保障,真正形成独立专攻专注于村、社基层治理工作。

2、关于基层治理的资源可整合的问题

储如综合治理网格员、生态环保、人民调解员、法律宣传员,特别是离任干部、老党员、老积极分子等力量可以整合进来,同时需要理顺各自职责、待遇包括在整个基层治理体系中所处的位置、责任等问题。

3、关于村党组织、村委会的权力、村民的权利和义务的落实情况

乡对照上村三项主体的权力、责任、义务,本乡所辖四个村级组织均按照上述要求贯彻落实,如在基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村级支部负责统筹、村委会负责具体按相关法律程序组织实施,涉及群众自建项目广大群众纷纷投入建设,包括涉及招投标项目建设,村级监督委员会及广大社员群众均具有监督作用。

另外,结合当前脱贫攻坚工作,村两委负责按照上级政策要求负责对个人提出申请的村民召开村支部分、党员会、全体村民大会审核审议,按标准民主集中评选贫困户,并在村级范围内公开公示,并上报上级一党委政府,具体工作中会同县乡两级做好政策宣传,督促扶贫项目实施,并在年度村、乡脱贫工作中组织全体村民大会按照贫困户主动申请,对照村“一低五有”、户“一超六有”指标提交全体村民大会审议表决通过,报上级党委政府逐级上报。总的来说,上述各项工作均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和程序实施。

4、关于参与村级治理,除村两委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行业组织外还有哪些组织的问题

目前尚有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社会综合治理网格员等相关组织。

5、关于如何组织、调动各类组织和群众参与村级治理的问题

乡党委、政府也一直在思考和探索该项工作,一是开展深入有效的普法工作,结合“七五”普法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同时营造人人懂法、遇事找法、维护利益靠法的法治良序。全县可考虑在法治基础条件好,群众基础较好的小建制乡、村开展调动各类组织、群众参予村级治理试点,总结经验逐步在全县各乡、村推广,以求形成全县范围的各级各类组织参与村级治理的格局。

6、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急需解决的最基础的突出问题归结起来就是解决人的问题

结合当前全县创建“孝、善、和、俭”新风创建以及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正在开展的扫黑除恶等严打专项整治。把优良传统教育和感恩意识培养和惩治不正之风结合起来,教育提升大多数、严惩不怠极少数,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健全有效的基层治理体系也将逐步成为社会正气探测步建设完善。

7、关于如何将“三治三共”融为一体,建立简约高效的基层治理体系的问题。

各级基层组织结合地区、民族、民俗具全实际,构建以法治为根、德治为辅、注重自治的一体的三治体系。在法治的根本框架下,完善村规民约自我约束,以社会道德为补充三管齐下,辐射基层全角度。

8、关于破解“两张皮”、“吊脚楼”、“灯下黑”、“大呼隆”四个实际难题的问题

建议进一步规范依法行政进程,严格行政问责问效机制的落实,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之上,特别是推进灯下黑治理,打铁尚需自身硬,法治部门不能做电筒光照别人不照自已,对于自身存在违法行为要主动亮短、主动按受法律约束,从而扭转部分群众心目中法治部门及人员特殊身份的问题,同时为解决吊脚楼的问题,各级法治部门要强化督导检查力度,逗硬惩处,决不容许有任何一级落实上级安排部署不力或效果不佳的现象,落实基层一把手的第一责任。凡对基层在推进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过程中开展专门的培训与讲座,因事而异避免一律用老办法、老经验解决基层治理各种问题。

下一步工作:一是将“孝善和俭”创建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减轻人民群众负担。

二是将扫黑除恶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利用严打契机发现问题,整治问题,始终对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三是按照程序要求,全力做好辖区内在建和拟建工程项目施工环境保障工作,对涉及强买强卖、侵害集体利益和群众利益的行为采取“零容忍”的态度,惩一震千。

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高乡村治理能力的调研报告3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重心在基层,关键是体制机制”。基层社会的治理是国家进行治理体系构建的重要之组成部分,国家的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首要的是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新冠肺炎疫情漫延全球,被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如何有效应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卓越的努力,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我县处于新冠疫情发生的“震中”,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广大党员群众闻令而动,克难向前,谱写生动的抗疫之歌。

一、疫情防控中基层社会治理实效凸显

面对突然而来的新冠疫情,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以防控为重点,以救治为前提,成功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一)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重点体现在三个方面,发挥战疫的统筹作用。建立健全疫情防控网络、风险评估机制,如***还建立了“早碰头、午研议、晚部署”的会商机制,统筹部署、安排、调度本辖区疫情防控工作;发挥战疫的指导作用。结合各镇各村实际,有针对性的指导下级基层党组织如何开展疫情防控,让下级基层党组织有方向、有目标、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发挥战疫的督导作用。成立专班,督导下级党组织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确保指挥部的各项指令贯彻落实到位。如孝昌县委派出县政协主要领导坐镇白沙,对白沙的疫情防控进行精准指导和督导,取得了很好的抗疫效果。

(二)广大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危机生命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面前,党员干部没有退却,勇战抗疫一线,表现出了党员干部为了人民生命安全不怕牺牲的党员本色,带头参加宣传发动、交通阻隔、体温测量、物资代购等,还有的隔离在本地的党员干部实行“双报到”制,如隔离在白沙的党员干部22人,主动到各党组织报道,积极参加基层抗疫,他们为疫情防控在黑夜中坚守,在风雨中前行,在危险中筛查,在疲惫中战斗,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社会群体发挥防疫协同作用。各基层党组织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本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和其他经济社会组织、新乡贤等特殊群体作用,引导他们成为抗疫先锋。充分发挥社会群体的权威作用、影响作用、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纽带作用,让社会群体带头和带领群众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很好的作用。如***五四村积极发挥新乡贤“五老”、市场主体的示范引领作用,为疫情防控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全社会主动配合形成快速阻隔作用。预防是疫情防控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各基层党组织立足更精准更有效防控,全社会积极参与、主动配合,从最初的粗放式阻隔到各村指定唯一通道的硬物理隔离,没有一个环节、一个举措不体现在快速、高效上。正是由于全社会参与,隔离阻断快速、高效,才能很好的防止疫情扩散,为战疫情成果取得了积极性作用。

(五)创新方式发挥宣传实效作用。在这次疫情防控的宣传过程中,发扬传统方式、创先新方式,取得很好效果。采取新媒体宣传。通过网站、微信、短视频宣传,特别是运用支部微信群、村级微信群,制作朗朗上口的短视频宣传取得很好实效;采取新方式宣传。通过流动音响、敲打小铜锣、“零点行动”等方式清晨和晚上宣传,宣传实效更加;发扬传统宣传方式。村村响由指导时间播放改为全天候播放,各项防疫命令张贴全覆盖,测温家家走、宣传家家到等,从群众的配合程度看,宣传效果良好。

二、从疫情防控看基层社会治理的短板

在整个防疫过程中,基层社会治理出现了很多值得肯定和推崇的做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暴露出了一些短板和问题。

(一)从党组织的战斗堡垒看,有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强。自身能力不够,平时学习不足,缺乏应急事件发生时的驾驭能力和统筹能力;做群众工作方法不多,仅局限于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缺乏细致暖心的工作技巧;模范作用发挥不够,不能以身作则,缺乏以身示范的勇气。

(二)从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看,模范作用随着抗疫时间的延长逐渐弱化。在日常检测方面,开始检测工作有序开展,随着时间的延长,体温检测不到位,出现登记多、测温少现象;在志愿服务方面,有的党员在志愿初期,热情高涨,随着时间的延长,志愿热情逐渐减弱,有的出现有偿志愿现象;

(三)从群众对疫情的配合程度看,存在着良莠不齐现象。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着极少数不配合行为,在防疫举措上不够配合。仍然存在人员聚集聊天、不带口罩、甚至聚集打麻将等现象;在隔离点的设置上不够配合。认为密接者隔离点设立在那里,就是把病毒带到了那里,存在不支持、不配合现象;在救灾物资分发上不够配合。少数群众对救灾的性质不理解,导致救灾物资难以发放到位,存在着发放救灾物资后,与疫情防控对着干现象。

(四)从各乡镇的基础设施看,抗疫条件严重不足。物资储备不足。存在口罩、防护服、消毒液、隔离点床被等严重不足现象;硬件不足。在这次疫情救治过程中,充分暴露出乡镇卫生院在医疗技术设备、发热病人留观点病房、医护车辆等方面不足的现状;医护人员及医疗技术水平欠缺。难以适应基层卫生院应急处突的技术需求和技术力量支撑,为基础卫生院分诊、救治带来新的挑战。

三、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建议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社会治理的前檐和最后一公里。为了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治理体系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保障,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治理体系的效能体现。

(一)进一步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需要建立多种体制机制共存,建立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党委领导机制。乡镇党委和村级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村党组织全面领导村民委员会及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和其他经济社会组织。必须把基础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把党的领导建成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保障。,建立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社会协同机制。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其他经济社会组织为补充,妇联、团支部、残联、新乡贤参与的社会协同机制,实现社会治理成果共建、共治、共享。建立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公众参与机制。实践表明,单纯依靠党委领导、行政执行无法有效解决处于政府治理体系末端的乡村治理问题,必须构建群众动员机制,增强社会号召力,组织调动村民的主体作用,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他们逐渐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这是村级治理运行过程中的核心机制。建立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法制保障机制。依法治国是国家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健全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保障制度,可有效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让人们在法律的保护下生活和开展工作;引导人民自觉遵守法律,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教育人民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彰显法律威严。

二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治理领导能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必须增强“四力”,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在基层治理中,村级党组织应该充分发挥政治领导作用,全面领导村民委员会及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和其他经济社会组织。组织动员群众,借鉴现代治理理念和工具,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模式。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乡村治理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不是做什么,而是如何做。

三是提升社会群体的治理协同能力。引导社会群体学习基层社会治理知识,积累社会治理经验,以真情推倒心理围墙,以坦诚架设心灵桥梁,以热心缩短心理距离,加大群众凝集力,引导他们坚持规则治理与价值引领的融合,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建立社会协同机制,发挥其在自主治理、参与服务、协同管理等方面作用,加大社会群体在品行上、思想上、经济上、志向上的帮扶力度,凝聚全民形成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的共识。

四是提升基层群众的治理参与能力。紧紧依靠群众、积极发动群众、有效组织群众历来是党的政治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直接关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和工作成效。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要紧紧相信群众、发动群众、凝聚群众、依靠群众,不断激发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有效动员所必需的价值基础和理念认同,充分发挥基层群众的主人翁作用,提什治理能力。

五是推进基层自治、法制、德治的有机统一。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中,以自治消化矛盾,以法治定纷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要将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知行合一,才能创造更好的治理环境和治理效果。要以自治激发民主活力。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践,充分体现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激发农民自治热情。要以法治推进现代治理。规范农村基层行政执法程序,将政府涉农事项纳入法治化轨道。大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法律进乡村”创建活动,培养农村“法律明白人”。要充分运用法治方式和法治手段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中出现的问题,让农民认知法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要以德治引导文明乡风。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提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弘扬孝道、尊老爱幼、扶残助残、和谐敦睦,培育良好的村风、民风,加强和改善乡村治理,弘扬崇德向善的社会新风尚。

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高乡村治理能力的调研报告4

一、基本情况

辖区总面积约xx平方公里(xx高速公路以西城市规划区xx平方公里,xx高速公路以东xx平方公里,其中xx新区占地约275平方公里),有回、汉、满、蒙等24个民族共xx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万人。辖11个街道办事处、2乡2镇、xx个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和36个村民委员会,344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代表1434人(其中党员人数为1021人,少数民族人数为801人,女性人数为202人)。近年来,农业农村各项指标呈现稳中有进的趋势,2019年实现农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农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优势特色产业产值达到亿元,同比增长%,优势特色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预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

二、乡村治理现状及做法

(一)乡村党组织建设方面。一是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得到强化。持续推进“三大三强”行动、“两个带头人”工程,强化基层基础保障,加大发展青年农民党员力度,加强后备力量培养,增强村“两委”致富带富能力,通过跟踪动态管理、提升能力素质,实现两个带头人“二合一”。建立建立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县级领导及部门包村工作制,明确27名县级领导和51个部门包抓兴庆区所有行政村,按照“六抓一促”,即“抓党建引领、抓产业兴旺、抓生态宜居、抓乡风文明、抓治理有效、抓生活富裕”和促农民增收的原则开展工作。二是抓村干部队伍建设,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新动能。形成村(社区)“两委”成员任职资格条件常态化审查机制,全面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主任“一肩挑”,对不胜任、不尽职的村党组织书记坚决调整,补齐配强村“两委”成员65名,并对所有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从严落实县级备案制度。注重在一线调研督查考察识别干部,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调研、督查、收集资料等方式,全面掌握领导干部履职担当、经受疫情防控考验等情况,作为干部评先评优、提拔重用、能上能下的重要依据,对在疫情期间大局意识不强,作用发挥不明显的进行调整撤换。三是深入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整治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入摸排确定软弱涣散村党组织5个、薄弱村党组织2个。制定软弱涣散村和薄弱村党组织整顿方案,严格落实“四个一”整顿措施,明确包抓县级领导、联村机关单位和乡镇包村干部、第一书记工作职责,力争年底前将现有的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高效整顿转化出列。四是推行农村党员包户责任制管理模式,党员教育管理取得新突破。深入推行农村党员“1+N”包户责任制及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在党员户院落门口统一挂置“共产党员户”标牌,亮明党员身份,将包户及岗位履职情况作为党员“先锋指数考评”重要指标,增强党员对党员身份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发挥党员在乡村治理上的先锋模范作用。截至目前,有2058名农村党员共包户14121户。疫情防控期间,成立“党员先锋队、志愿帮扶队、义务宣传队”,党员亮明身份,带头落实防控措施,冲锋一线开展排查、消杀、服务群众、宣传等工作。五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全面梳理排查兴庆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建立工作台账,明确目标任务,分门别类指导发展,加强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和使用,确保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2020年,实施通贵乡河滩村、司家桥村“多村一品”日光温室建设及掌政镇强家庙村、碱富桥村、五渡桥村、永南村日光温室建设等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

(二)乡村治理能力方面。加强乡镇政务服务能力建设。调整划转行政执法事项,将街道、乡镇受理的共66项公共服务事项全部划转至街道、乡镇审批,下沉到村居社区受理。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府职能转变为抓手,明确办理权限,推进建设乡镇民生服务大厅政务服务规范化、高效化、优质化、便民化,加强业务办理指引,明确办理材料、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让群众少跑腿、少奔波,对高龄老人、行动不便人员、残病人员可代办工作。提高乡镇民生保障能力。结合低保审批权下放和农村低保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做好高龄老人、特困供养人员的认证、清退、津贴发放工作,严格把控救助和慰问工作的程序、认定和公示;优化民生服务保障,打造留守儿童之家、幸福院、老年饭桌等。做好应急生产生活物资保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兴庆区协调上级应急管理部门向乡镇下拨棉帐篷、棉大衣、棉被等物资便于救灾时统一调度。做好兴庆区应急物资储备库及应急指挥中心项目申报工作,为扎实做好应对突发事件调配物资奠定坚实基础。

(三)村民自治方面。全面落实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紧紧围绕“55124”模式,全面做实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推进村级治理规范化和法制化进程。通过村民代表会议这一议事平台,使村内的大事不再由少数干部说了算,做到了还权于民。凡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问题,重大村务都必须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方能实施,促进了村务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充分体现了村民当家作主的权力,使村民真正实现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的。深入开展民主协商工作。进一步健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程、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则,把协商的价值取向和规则制度融入村规民约,为村民开展协商实践提供指导。规范协商程序,明确《行政村民主协商指导目录》和《城市社区民主协商指导目录》,规范了城乡社区协商工作流程,提出协商议题和内容、确定协商人员、组织开展协商活动、形成协商决策、协商成果的反馈和运用等,进一步增强基层协商的可操作性和规范性。坚持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坚持“两代表一委员”和法律顾问列席乡镇、村居两级重大事项管理决策制度,重大问题坚持集体研究、集体决策、集体决定后实行分工负责、落实责任,并严格执行党委的决议。继续进行村务公开工作。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全面部署,整体推进。一是按照《兴庆区村务公开指导目录》将公开内容划为党务、村务、财务、服务四大类53项全部公开。二是规范公开程序。村务公开按照村委会提出公开方案、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审查、村“两委”讨论确定、村委会正式公布四步基本程序进行公开。公开时间上分为长期公开、即时公开、定期公开,确保公开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使农民对村级事务享有更广泛、更全面、更充分的知情权。三是明确乡镇“一把手”和分管领导作为本乡镇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制定了考核办法,实地、明查,暗访、走访农户等方式,对各乡镇、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进行督查。

(四)平安乡村建设方面。乡村法律服务“供给员”。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积极参与办理涉法信访案件,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开通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的“绿色通道”,改变过去法律援助局限于诉讼领域的情况,大力开展调解、非诉代理等多种形式的援助活动。推行“一村一居一法律顾问”126个村、社区全覆盖,组织村居法律顾问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帮助贫困村起草、审核、修订村规民约、参与信访问题调解、协助村务管理、提供法律援助等工作充分结合,让群众在家即可享受到“公共法律服务一站式”服务。增强乡村法治文化渗透力。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梳理机构改革后各部门执行宣传的普法重点任务清单,督导各部门、各乡镇制定年度普法“四清单一办法”向社会公示,提高乡村普法精细化程度。开展“法律进乡村”“服务大局普法行”“精准扶贫法律服务面对面”“法援农民工助力民族团结”“法律进村居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教育”等活动,依法解决农村群众反映强烈的困难和问题。创建“依法治理示范村”,打造乡镇、村级法律服务便民工作室46个,建设通贵乡法治文化广场、宪法主题广场、掌政强家庙村、大新镇大新家园法治广场,营造全体群众关心、支持和参与法治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深入开展乡村宗教治理。制定2020年法律进宗教活动场所系列宣讲计划,指导宗教活动场所在国家和民族重大节日举行升国旗、唱国歌等活动,为各宗教场所赠送和订阅宪法和法律读本、政策宣传手册、图书报刊等,兴庆区83处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四进”覆盖率达到100%。落实宗教教职人员任前审查及考评。联合相关部门对拟任的教职人员和管理人员是否有违法犯罪前科等进行审查,并对主要教职人员进行季度测评。加强宗教场所建设审批监管。委托第三方测绘机构利用技术手段对辖区所有宗教场所的占地面积、建筑类型及历史沿革等进行了全面测绘,进一步完善了宗教场所基础数据库,做到了情况明、底数清,有效防止违法违规建设等问题。加大对党员信教问题监督排查的力度。2018年以来兴庆区定期对辖区党员信教问题开展排查,每年由统战部提供朝觐人员名单,组织部对名单进行排查;每季度由乡镇、街道上报辖区党员信教排查情况,并及时对发现的信教党员进行教育转化。

(五)乡村德治方面。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推进乡村“德治”的牵总主线,努力打造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全面实施“筑魂”工程。氛围营造点多面广,突出“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中国梦”等宣传重点,各乡镇结合村镇实际打造了12处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村巷道、文化墙,营造浓厚氛围,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加强科技科普宣传,积极组织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科普带头人送服务、送技术、送知识,在移民贫困乡村开展科技培训,派出科技专家、致富能手、科技示范户与与贫困户、养殖户、种植户结对帮扶,开展精准扶贫活动。把道德引领作为深化农村“德治”的主要内容,努力打造崇德尚俭的美丽乡村。一是深入推进乡村道德建设。各乡镇“星级文明户”评选实现全覆盖,加强“最美银川人”“道德模范”“宁夏好人”“感动宁夏人物”“文明家庭”等推荐评选工作力度,兴庆区各乡镇共选树各级各类道德模范46名。依托“道德讲堂”“微宣讲”“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分享会”等平台,组织道德模范、新乡贤、“文明家庭”、“道德红黄蓝榜”红榜人物代表开展道德宣讲,传播道德正能量。二是不断完善乡村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对36个行政村的村规民约全部重新修订,并经全体村民会议通过。各乡镇、村紧扣综合治理、人居环境、移风易俗、家庭美德等热点难点,制定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强的“一村一约”,并对村民、党员、家庭等执行村规民约情况实行积分制管理,设立“积分银行”“积分超市”,开展积分兑换活动。将“道德红黄蓝榜”“村规民约”与积分管理制度结合,以“积分制”奖惩为抓手,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促进村民文明生活习惯养成,探索出符合农村特点和规律的乡村治理道路。截至目前,两乡两镇共有31325户在“积分银行管理平台”登记,已兑换积分109753分。把文化育人作为深化农村“德治”的重要抓手,努力打造多彩乐活的美丽乡村。进一步加强乡村文化振兴,加大文化投入力度,“颜值”“气质”两手抓,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文明素养明显提升,乡风民风和村容村貌同步好转。加强公共文化阵地建设,投入55万元对掌政镇强家庙村等11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进行功能提升改造;新建月牙湖乡滨河家园五村等4个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滨河家园四村、通南村2个农民文化大院。深入实施文化扶贫惠民工程,围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惠民“四送六进”“我们的节日”等主题,广泛开展民俗展示、文化表演、孝老爱亲、邻里互助等文化惠民主题实践活动,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文明乡风。

(六)乡村信息化建设方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目前,兴庆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正在逐步推进,系统投入使用后各村可在系统上办理民政、社保、卫计、开证明等业务,相关数据信息会推送到政务云,由相关业务人员完成任务清单。该平台充分做到了各类信息共享,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了群众办事效率,有利于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建设,今年4月开始建设兴庆区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指挥中心乡镇、街道及村(社区)三、四级平台,已建成4个乡镇、11个街道办事处三级平台,各社区(村)四级平台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目前,三级平台与中心的工作衔接率达到了100%,运行畅通,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三、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充分。部分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发挥不足,贯彻上级决策部署不够坚决彻底,思想政治建设及中心任务与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结合不紧,积极谋创新促发展的主动性不强,被动等待上级安排部署工作的多,结合工作实际,创新性开展工作的少,积极谋划工作、推动工作办法不多。村党群活动服务站利用率低,管理不够规范,作用发挥还不充分。

(二)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水平仍需加强。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日常教育缺位、管理不严、监督不力,仍存在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主动性不强,部分党员党性修养薄弱,政治意识不强,容易被拉拢、利用;个别党员长期游离于党组织监管之外,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参加组织生活。虽然下发了不合格党员的处置管理办法,但在实际落实处置不合格党员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基层党组织斗争意识不强、老好人思想作祟、严肃教育管理党员的态度不坚决的问题,管理教育党员的实招落空,没有起到处置一个、警醒一片的作用。

(三)村干部“一大三低”、后备干部储备不足问题仍然存在。个别村出现后备力量匮乏、培养缺失、选人用人难的情况。有的后备干部综合素质不高,难以符合现行的村干部要求,后备干部培养停留在纸上,能够得到组织信赖、群众认可的后备干部较少。

(四)村民民主素质不高,主人翁意识不强。传统思想导致村民在村级、乡级社会事务中的主人意识、平等意识、自主意识缺乏,依附观念浓厚。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反应冷淡,既不愿意参与竞选,也不愿意参与监督、管理和决策,对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倡导提出的公共事务漠不关心。

(五)村规民约积分管理片面且重奖轻罚,“红黄蓝榜”晾晒台激励警示不够深入彻底。推行村规民约“积分制”管理用“加法”添动力,让争优有劲头;用“减法”警示后进,让落后者有压力,督促其改进。经过实地走访,一是兴庆区各村均不同程度存在只是把当前主抓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紧密结合环境卫生整治作为重点纳入积分管理,而村规民约中道德风尚、优秀传统、纯朴民风等约定只是书面纳入了积分制管理细则,并没有实际进行积分奖罚。二是大多数村只是对积极遵守村规民约而积分高的村民制定了积分兑换奖励的办法措施,忽视了对不积极履行村规民约甚至做出违背村规民约的不文明行为导致积分为负分的村民的惩罚措施,从而影响村规民约积分管理警示作用的发挥。

(六)法治政府建设不足,法治意识不强。一是基层普法宣传工作止步于法律知识,而执法实践结合较少,群众参与热情不高,导致普法走过场,收效低。二是领导干部学法意识不够,缺乏对本部门或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主动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

(七)乡风文明建设仍需进一步提高。由于各乡镇领导班子、村“两委”重视程度不同、村民文化素养存在差异,导致各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不均衡、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依然存在。

(八)脱贫攻坚任务依然繁重。一是群众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存在“等靠要”思想,文化水平和道德素养有待提高,在产业结构调整、接受高等教育和技能培训、外出稳定务工、自主创业等方面均有畏难情绪。二是新创家园存在户口迁移问题、房屋产权证办理问题急需解决。

(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够彻底,群众参与度不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未得到根本性好转,院内乱堆乱放问题容易反弹,对“小散乱污”排查不彻底,还存在“灯下黑”现象。部分村群众发动不够、群众参与度不高,只是依靠乡村两级干部和环卫进行整治。

(十)产业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还需优化。一是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规模化经营水平低,农产品产业链单一。二是农业资源整合效果不明显,农产品加工水平偏低,精深加工程度不足。三是农业基础设施配备不齐,农业技术人才引进不够。

四、意见及建议

(一)坚持党建引领,提升组织力。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促基层治理、促乡风文明,实施农村基层党建“抓乡促村、整乡推进”示范乡村创建行动,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对农村各类组织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实施有效领导,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优化农村党组织“评星定级”考评细则,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工作纳入其中,促进村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能力提升。

(二)增强干部本领,提升履职能力。持续抓好“三大三强”行动、“两个带头人”工程,加强农村干部的培养、配备、使用。全面推行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突出政治标准,拓宽选人渠道,明确选拔标准,大力选拔培养“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大村党组织书记培训力度。建立《农村致富带头人、村级后备干部选用培养机制》,加大后备力量、职业化党务工作者的选拔储备。深入实施“头雁领航”工程,举办兴庆区第三届“金牌书记”评选大赛,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的激情与热情;持续教育管理好现有“金牌书记”队伍,健全完善“一托二”先进带后进考核办法,真正发挥“金牌效应”。

(三)细化积分细则,落实奖惩并行。全面系统将村规民约约定内容全部纳入积分制管理,细化积分细则,讨论制定切实可行的奖励和惩罚措施办法,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予以实施。村规民约积分要与“红黄蓝榜”密切结合,不断更新,随时张榜,及时“晾晒”出村里随时出现的善恶美丑。

(四)提升村民素质,树立民主意识。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完善村民自治,必须培育村民的现代公民意识,即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公共意识。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干部和农民的民主素质:要利用多种形式在农民群众中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提高村民对民主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要开展民主参与的权利意识教育,使村民树立民主参与、当家作主的权利意识和民主意识;要通过开展自由、平等的民主观念教育,使村民强烈认识到自己利益、权利的主体性和不可侵犯性,树立较强的民主责任感。

(五)督促干部学法,创新普法方式。一是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年度述法制度,基层党政领导处在矛盾问题的最前沿,领导干部述法、学法、考法作为一项硬规定,硬执行查看运用法治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对普法骨干、工作人员理念及运行能力的培训和指导,转变普法工作认识,落实普法责任制联席会议制度,提高对普法责任部门的督察督导力度,真正让普法责任制度得到实施。二是普法改变方式,由突出对法律知识和新颁布的法律的宣传,转变为法治信仰的培育。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是一种生活习惯,生活方式,让群众信法,树立法律理念和法治思维,考虑违法后果,懂得事事处处具有法律意识,遇到问题麻烦懂得拿起法律武器进行保护,而不是动辄信访不信法。

(六)探索产业扶贫,实现脱贫致富。一是加强产业和建档户的利益联动机制。积极探索建档立卡户以土地、实物、资金、劳动力等入股企业的利益联动机制,提高产业的带动作用。同时,优先发展贫困群众能直接参与的设施农业和村头工厂,持续扩大就业面和增加移民收入。二是继续强化各乡镇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加快各项任务落实。统筹规划政策、资金、人员等要素,加快扶贫资金的使用落实,向基础设施改造、扶贫产业发展、建档立卡户就业、村头扶贫产业工作倾斜。

(七)推进环境整治,创建美丽村居。一是高效推进社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充分发动村(居)民参与,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激励机制,助力创建文明城市和农村美丽村居。二是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求突破。既要把实质上的违章、危房、断壁残垣拆出来,又要把群众思想的顽疾根除,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让广大群众树立新思想、新意识、新习惯。

(八)绘制发展蓝图,推动乡村振兴。一是科学谋划布局。各乡镇根据本乡镇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准确定位、科学谋划发展思路,制定乡镇总体规划、村庄布局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等。二是提升农产品品质及附加值。继续优化花卉、蔬菜、采摘果蔬等农业产业种类,打造农业公园、采摘园、农家小院烧烤、农事体验园等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三是全力推动全域旅游。各乡镇以兴庆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根据乡镇总体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农业、旅游、生态、文化、艺术等资源,全面提升全域旅游发展质量。

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高乡村治理能力的调研报告5

一、基本情况

辖区总面积约xx平方公里(xx高速公路以西城市规划区xx平方公里,xx高速公路以东xx平方公里,其中xx新区占地约XXX平方公里),有回、汉、满、蒙等XX个民族共xx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万人。辖XX个街道办事处、X乡X镇、xx个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和XX个村民委员会,XXX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代表XXXX人(其中党员人数为XXXX人,少数民族人数为XXX人,女性人数为XXX人)。近年来,农业农村各项指标呈现稳中有进的趋势,XXXX年实现农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农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优势特色产业产值达到亿元,同比增长%,优势

特色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预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

二、乡村治理现状及做法

(一)乡村党组织建设方面。一是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得到强化。持续推进“三大三强”行动、“两个带头人”工程,强化基层基础保障,加大发展青年农民党员力度,加强后备力量培养,增强村“两委”致富带富能力,通过跟踪动态管理、提升能力素质,实现两个带头人“二合一”。建立建立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县级领导及部门包村工作制,明确XX名县级领导和XX个部门包抓XX区所有行政村,按照“六抓一促”,即“抓党建引领、抓产业兴旺、抓生态宜居、抓乡风文明、抓治理有效、抓生活富裕”和促农民增收的原则开展工作。二是抓村干部队伍建设,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新动能。形成村(社区)“两委”成员任职资格条件常态化审查机制,全面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主任“一肩挑”,对不胜任、不尽职的村党组织书记坚决调整,补齐配强村“两委”成员XX名,并对所有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从严落实县级备案制度。注重在一线调研督查考察识别干部,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调研、督查、收集资料等方式,全面掌握领导干部履职担当、经受疫情

防控考验等情况,作为干部评先评优、提拔重用、能上能下的重要依据,对在疫情期间大局意识不强,作用发挥不明显的进行调整撤换。三是深入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整治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入摸排确定软弱涣散村党组织X个、薄弱村党组织X个。制定软弱涣散村和薄弱村党组织整顿方案,严格落实“四个一”整顿措施,明确包抓县级领导、联村机关单位和乡镇包村干部、第一书记工作职责,力争年底前将现有的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高效整顿转化出列。四是推行农村党员包户责任制管理模式,党员教育管理取得新突破。深入推行农村党员“X+N”包户责任制及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在党员户院落门口统一挂置“共产党员户”标牌,亮明党员身份,将包户及岗位履职情况作为党员“先锋指数考评”重要指标,增强党员对党员身份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发挥党员在乡村治理上的先锋模范作用。截至目前,有XXXX名农村党员共包户XXXXX户。疫情防控期间,成立“党员先锋队、志愿帮扶队、义务宣传队”,党员亮明身份,带头落实防控措施,冲锋一线开展排查、消杀、服务群众、宣传等工作。五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全面梳理排查XX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建立工作台账,明确目标任务,分门别类指导发展,加强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和使用,确保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XXXX年,实施通贵乡河滩村、司家桥村“多村一品”日光温室建设

及掌政镇强家庙村、碱富桥村、五渡桥村、永南村日光温室建设等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

(二)乡村治理能力方面。加强乡镇政务服务能力建设。调整划转行政执法事项,将街道、乡镇受理的共XX项公共服务事项全部划转至街道、乡镇审批,下沉到村居社区受理。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府职能转变为抓手,明确办理权限,推进建设乡镇民生服务大厅政务服务规范化、高效化、优质化、便民化,加强业务办理指引,明确办理材料、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让群众少跑腿、少奔波,对高龄老人、行动不便人员、残病人员可代办工作。提高乡镇民生保障能力。结合低保审批权下放和农村低保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做好高龄老人、特困供养人员的认证、清退、津贴发放工作,严格把控救助和慰问工作的程序、认定和公示;优化民生服务保障,打造留守儿童之家、幸福院、老年饭桌等。做好应急生产生活物资保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XX区协调上级应急管理部门向乡镇下拨棉帐篷、棉大衣、棉被等物资便于救灾时统一调度。做好XX区应急物资储备库及应急指挥中心项目申报工作,为扎实做好应对突发事件调配物资奠定坚实基础。

(三)村民自治方面。全面落实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紧紧围绕“XXXXX”模式,全面做实村民代表会议制度,

推进村级治理规范化和法制化进程。通过村民代表会议这一议事平台,使村内的大事不再由少数干部说了算,做到了还权于民。凡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问题,重大村务都必须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方能实施,促进了村务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充分体现了村民当家作主的权力,使村民真正实现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的。深入开展民主协商工作。进一步健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程、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则,把协商的价值取向和规则制度融入村规民约,为村民开展协商实践提供指导。规范协商程序,明确《行政村民主协商指导目录》和《城市社区民主协商指导目录》,规范了城乡社区协商工作流程,提出协商议题和内容、确定协商人员、组织开展协商活动、形成协商决策、协商成果的反馈和运用等,进一步增强基层协商的可操作性和规范性。坚持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坚持“两代表一委员”和法律顾问列席乡镇、村居两级重大事项管理决策制度,重大问题坚持集体研究、集体决策、集体决定后实行分工负责、落实责任,并严格执行党委的决议。继续进行村务公开工作。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全面部署,整体推进。一是按照《XX区村务公开指导目录》将公开内容划为党务、村务、财务、服务四大类XX项全部公开。二是规范公开程序。村务公开按照村委会提出公开方案、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审查、村“两委”讨论

确定、村委会正式公布四步基本程序进行公开。公开时间上分为长期公开、即时公开、定期公开,确保公开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使农民对村级事务享有更广泛、更全面、更充分的知情权。三是明确乡镇“一把手”和分管领导作为本乡镇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制定了考核办法,实地、明查,暗访、走访农户等方式,对各乡镇、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进行督查。

(四)平安乡村建设方面。乡村法律服务“供给员”。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积极参与办理涉法信访案件,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开通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的“绿色通道”,改变过去法律援助局限于诉讼领域的情况,大力开展调解、非诉代理等多种形式的援助活动。推行“一村一居一法律顾问”XXX个村、社区全覆盖,组织村居法律顾问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帮助贫困村起草、审核、修订村规民约、参与信访问题调解、协助村务管理、提供法律援助等工作充分结合,让群众在家即可享受到“公共法律服务一站式”服务。增强乡村法治文化渗透力。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梳理机构改革后各部门执行宣传的普法重点任务清单,督导各部门、各乡镇制定年度普法“四清单一办法”向社会公示,提高乡村普法精细化程度。开展“法律进乡村”“服务大局普法行”“精准扶贫法律服务面对面”“法援农民工助力民族团结”“法律进

村居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教育”等活动,依法解决农村群众反映强烈的困难和问题。创建“依法治理示范村”,打造乡镇、村级法律服务便民工作室XX个,建设通贵乡法治文化广场、宪法主题广场、掌政强家庙村、大新镇大新家园法治广场,营造全体群众关心、支持和参与法治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深入开展乡村宗教治理。制定XXXX年法律进宗教活动场所系列宣讲计划,指导宗教活动场所在国家和民族重大节日举行升国旗、唱国歌等活动,为各宗教场所赠送和订阅宪法和法律读本、政策宣传手册、图书报刊等,XX区XX处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四进”覆盖率达到XXX%。落实宗教教职人员任前审查及考评。联合相关部门对拟任的教职人员和管理人员是否有违法犯罪前科等进行审查,并对主要教职人员进行季度测评。加强宗教场所建设审批监管。委托第三方测绘机构利用技术手段对辖区所有宗教场所的占地面积、建筑类型及历史沿革等进行了全面测绘,进一步完善了宗教场所基础数据库,做到了情况明、底数清,有效防止违法违规建设等问题。加大对党员信教问题监督排查的力度。XXXX年以来XX区定期对辖区党员信教问题开展排查,每年由统战部提供朝觐人员名单,组织部对名单进行排查;每季度由乡镇、街道上报辖区党员信教排查情况,并及时对发现的信教党员进行教育转化。

(五)乡村德治方面。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推进乡村“德治”的牵总主线,努力打造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全面实施“筑魂”工程。氛围营造点多面广,突出“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中国梦”等宣传重点,各乡镇结合村镇实际打造了XX处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村巷道、文化墙,营造浓厚氛围,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加强科技科普宣传,积极组织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科普带头人送服务、送技术、送知识,在移民贫困乡村开展科技培训,派出科技专家、致富能手、科技示范户与与贫困户、养殖户、种植户结对帮扶,开展精准扶贫活动。把道德引领作为深化农村“德治”的主要内容,努力打造崇德尚俭的美丽乡村。一是深入推进乡村道德建设。各乡镇“星级文明户”评选实现全覆盖,加强“最美银川人”“道德模范”“宁夏好人”“感动宁夏人物”“文明家庭”等推荐评选工作力度,XX区各乡镇共选树各级各类道德模范XX名。依托“道德讲堂”“微宣讲”“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分享会”等平台,组织道德模范、新乡贤、“文明家庭”、“道德红黄蓝榜”红榜人物代表开展道德宣讲,传播道德正能量。二是不断完善乡村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对XX个行政村的村规民约全部重新修订,并经全体村民会议通过。各乡镇、村紧扣综合治理、人居环境、移风易俗、家庭美德等热点难点,制定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强的“一村一约”,并对村民、党员、家庭等执

行村规民约情况实行积分制管理,设立“积分银行”“积分超市”,开展积分兑换活动。将“道德红黄蓝榜”“村规民约”与积分管理制度结合,以“积分制”奖惩为抓手,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促进村民文明生活习惯养成,探索出符合农村特点和规律的乡村治理道路。截至目前,两乡两镇共有XXXXX户在“积分银行管理平台”登记,已兑换积分XXXXXX分。把文化育人作为深化农村“德治”的重要抓手,努力打造多彩乐活的美丽乡村。进一步加强乡村文化振兴,加大文化投入力度,“颜值”“气质”两手抓,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文明素养明显提升,乡风民风和村容村貌同步好转。加强公共文化阵地建设,投入XX万元对掌政镇强家庙村等XX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进行功能提升改造;新建月牙湖乡滨河家园五村等X个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滨河家园四村、通南村X个农民文化大院。深入实施文化扶贫惠民工程,围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惠民“四送六进”“我们的节日”等主题,广泛开展民俗展示、文化表演、孝老爱亲、邻里互助等文化惠民主题实践活动,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文明乡风。

(六)乡村信息化建设方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目前,XX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正在逐步推进,系统投入使用后各村可在系统上办理民政、

社保、卫计、开证明等业务,相关数据信息会推送到政务云,由相关业务人员完成任务清单。该平台充分做到了各类信息共享,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了群众办事效率,有利于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建设,今年X月开始建设XX区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指挥中心乡镇、街道及村(社区)三、四级平台,已建成X个乡镇、XX个街道办事处三级平台,各社区(村)四级平台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目前,三级平台与中心的工作衔接率达到了XXX%,运行畅通,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三、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充分。部分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发挥不足,贯彻上级决策部署不够坚决彻底,思想政治建设及中心任务与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结合不紧,积极谋创新促发展的主动性不强,被动等待上级安排部署工作的多,结合工作实际,创新性开展工作的少,积极谋划工作、推动工作办法不多。村党群活动服务站利用率低,管理不够规范,作用发挥还不充分。

(二)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水平仍需加强。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日常教育缺位、管理不严、监督不力,仍存在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主动性不强,部分党员党性修养薄

弱,政治意识不强,容易被拉拢、利用;个别党员长期游离于党组织监管之外,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参加组织生活。虽然下发了不合格党员的处置管理办法,但在实际落实处置不合格党员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基层党组织斗争意识不强、老好人思想作祟、严肃教育管理党员的态度不坚决的问题,管理教育党员的实招落空,没有起到处置一个、警醒一片的作用。

(三)村干部“一大三低”、后备干部储备不足问题仍然存在。个别村出现后备力量匮乏、培养缺失、选人用人难的情况。有的后备干部综合素质不高,难以符合现行的村干部要求,后备干部培养停留在纸上,能够得到组织信赖、群众认可的后备干部较少。

(四)村民民主素质不高,主人翁意识不强。传统思想导致村民在村级、乡级社会事务中的主人意识、平等意识、自主意识缺乏,依附观念浓厚。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反应冷淡,既不愿意参与竞选,也不愿意参与监督、管理和决策,对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倡导提出的公共事务漠不关心。

(五)村规民约积分管理片面且重奖轻罚,“红黄蓝榜”晾晒台激励警示不够深入彻底。推行村规民约“积分

制”管理用“加法”添动力,让争优有劲头;用“减法”警示后进,让落后者有压力,督促其改进。经过实地走访,一是XX区各村均不同程度存在只是把当前主抓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紧密结合环境卫生整治作为重点纳入积分管理,而村规民约中道德风尚、优秀传统、纯朴民风等约定只是书面纳入了积分制管理细则,并没有实际进行积分奖罚。二是大多数村只是对积极遵守村规民约而积分高的村民制定了积分兑换奖励的办法措施,忽视了对不积极履行村规民约甚至做出违背村规民约的不文明行为导致积分为负分的村民的惩罚措施,从而影响村规民约积分管理警示作用的发挥。

(六)法治政府建设不足,法治意识不强。一是基层普法宣传工作止步于法律知识,而执法实践结合较少,群众参与热情不高,导致普法走过场,收效低。二是领导干部学法意识不够,缺乏对本部门或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主动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

(七)乡风文明建设仍需进一步提高。由于各乡镇领导班子、村“两委”重视程度不同、村民文化素养存在差异,导致各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不均衡、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依然存在。

(八)脱贫攻坚任务依然繁重。一是群众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存在“等靠要”思想,文化水平和道德素养有待提高,在产业结构调整、接受高等教育和技能培训、外出稳定务工、自主创业等方面均有畏难情绪。二是新创家园存在户口迁移问题、房屋产权证办理问题急需解决。

(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够彻底,群众参与度不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未得到根本性好转,院内乱堆乱放问题容易反弹,对“小散乱污”排查不彻底,还存在“灯下黑”现象。部分村群众发动不够、群众参与度不高,只是依靠乡村两级干部和环卫进行整治。

(十)产业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还需优化。一是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规模化经营水平低,农产品产业链单一。二是农业资源整合效果不明显,农产品加工水平偏低,精深加工程度不足。三是农业基础设施配备不齐,农业技术人才引进不够。

四、意见及建议

(一)坚持党建引领,提升组织力。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促基层治理、促乡风文明,实施农村基层党建“抓乡促村、整乡推进”示范乡村创建行

动,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对农村各类组织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实施有效领导,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优化农村党组织“评星定级”考评细则,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工作纳入其中,促进村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能力提升。

(二)增强干部本领,提升履职能力。持续抓好“三大三强”行动、“两个带头人”工程,加强农村干部的培养、配备、使用。全面推行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突出政治标准,拓宽选人渠道,明确选拔标准,大力选拔培养“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大村党组织书记培训力度。建立《农村致富带头人、村级后备干部选用培养机制》,加大后备力量、职业化党务工作者的选拔储备。深入实施“头雁领航”工程,举办XX区第三届“金牌书记”评选大赛,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的激情与热情;持续教育管理好现有“金牌书记”队伍,健全完善“一托二”先进带后进考核办法,真正发挥“金牌效应”。

(三)细化积分细则,落实奖惩并行。全面系统将村规民约约定内容全部纳入积分制管理,细化积分细则,讨论制定切实可行的奖励和惩罚措施办法,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予以实施。村规民约积分要与“红黄

蓝榜”密切结合,不断更新,随时张榜,及时“晾晒”出村里随时出现的善恶美丑。

(四)提升村民素质,树立民主意识。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完善村民自治,必须培育村民的现代公民意识,即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公共意识。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干部和农民的民主素质:要利用多种形式在农民群众中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提高村民对民主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要开展民主参与的权利意识教育,使村民树立民主参与、当家作主的权利意识和民主意识;要通过开展自由、平等的民主观念教育,使村民强烈认识到自己利益、权利的主体性和不可侵犯性,树立较强的民主责任感。

(五)督促干部学法,创新普法方式。一是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年度述法制度,基层党政领导处在矛盾问题的最前沿,领导干部述法、学法、考法作为一项硬规定,硬执行查看运用法治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对普法骨干、工作人员理念及运行能力的培训和指导,转变普法工作认识,落实普法责任制联席会议制度,提高对普法责任部门的督察督导力度,真正让普法责任制度得到实施。二是普法改变方式,由突出对法律知识和新颁布的法律的宣传,转变为法治信仰的培育。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是一种

生活习惯,生活方式,让群众信法,树立法律理念和法治思维,考虑违法后果,懂得事事处处具有法律意识,遇到问题麻烦懂得拿起法律武器进行保护,而不是动辄信访不信法。

(六)探索产业扶贫,实现脱贫致富。一是加强产业和建档户的利益联动机制。积极探索建档立卡户以土地、实物、资金、劳动力等入股企业的利益联动机制,提高产业的带动作用。同时,优先发展贫困群众能直接参与的设施农业和村头工厂,持续扩大就业面和增加移民收入。二是继续强化各乡镇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加快各项任务落实。统筹规划政策、资金、人员等要素,加快扶贫资金的使用落实,向基础设施改造、扶贫产业发展、建档立卡户就业、村头扶贫产业工作倾斜。

(七)推进环境整治,创建美丽村居。一是高效推进社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充分发动村(居)民参与,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激励机制,助力创建文明城市和农村美丽村居。二是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求突破。既要把实质上的违章、危房、断壁残垣拆出来,又要把群众思想的顽疾根除,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让广大群众树立新思想、新意识、新习惯。

(八)绘制发展蓝图,推动乡村振兴。一是科学谋划布局。各乡镇根据本乡镇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准确定位、科学谋划发展思路,制定乡镇总体规划、村庄布局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等。二是提升农产品品质及附加值。继续优化花卉、蔬菜、采摘果蔬等农业产业种类,打造农业公园、采摘园、农家小院烧烤、农事体验园等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三是全力推动全域旅游。各乡镇以XX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根据乡镇总体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农业、旅游、生态、文化、艺术等资源,全面提升全域旅游发展质量。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72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