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有感范例(通用4篇)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邓小平理论有感范例(通用4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邓小平理论有感【第一篇】
今年二月十九日,是邓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一年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怀着失去这位世纪伟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巨大悲痛,在党中央领导下,沿着他开辟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阔步前进。我们顺利地实现了香港回归,胜利地召开了党的十五大,在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哲人其萎,后世继之。可以告慰于邓小平同志的是:虽然您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我们坚持您的理论,继承您开创的事业的决心更加坚定不移,矢志不渝。
199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的第一年。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有许多工作要做,首先要进一步学好邓小平理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十五大作出的最重要的战略决策,这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根本保证。党中央已经决定,要在全党兴起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党的各级干部,特别是新走上领导岗位的同志,肩负着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应时刻不忘自己的使命,不忘党和人民的重托,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质,在学习邓小平理论方面作出表率。
学习邓小平理论,首先要认真地、系统地读邓小平同志的著作,还要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重要文献,读马列的一些重要著作和毛泽东同志的著作。并且要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要锲而不舍,不可浅尝辄止。
学习邓小平同志的著作,不能仅仅以了解它的某些论述和某些词句为满足,而应真正读懂读通。要在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领会它的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尤其要着重领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正是依靠和运用这个精髓,才有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列宁主义的创立和发展,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和发展。也正是依靠和运用这个精髓,一代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实现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通过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既排除各种错误倾向的干扰又吸取各种失误的教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实现新飞跃。把握了这个精髓,也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也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历史联系和它的统一科学思想体系。邓小平同志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针对中国国情,结合时代特征,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根本问题,得出了一系列新的结论,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把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阶段。邓小平同志这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这种从实际出发反映事业和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精神,是我们尤其要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的。
学习邓小平理论,一定要学以致用。要把邓小平理论同国际国内的实际,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运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实践,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理论是否联系实际,不仅是一个学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关系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早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把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矢”和“的”的关系。他强调,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马克思主义这根“矢”,就是为了射中国革命这个“的”。他指出,离开中国革命实践的需要空谈理论,不仅毫无意义,而且极其有害。邓小平同志也一再告诫我们,理论不能脱离实际。他指出,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什么是我国当前的实际?这就是我们正在建设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脱离了这个实际的理论,就不是正确的理论,是我们所不取的。因此,我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学习理论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我曾经说过,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现在我还要说,能不能把理论和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是理论上和政治上是否成熟的一个标志。
学习邓小平理论,既要坚持它的基本观点,又要通过实践使它不断丰富和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列宁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同志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同志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采取的就是这种态度。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它诞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迄今已经一个半世纪。一百多年来,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从时代的发展和本国的国情出发,以创造性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从而保持了它的巨大的影响和旺盛的生命力。理论是什么?理论就是对实践的总结。一切科学的理论,总是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自己。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这样,毛泽东思想是这样,邓小平理论也是这样。
我们党在有了毛泽东思想这一宝贵精神财富以后,现在又有了邓小平理论这一宝贵精神财富,这是值得庆幸的。所有的共产党员一定要倍加珍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伟大事业。邓小平同志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奠定了发展的基础,但是今后的路具体怎么走,要靠我们自己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开拓,总结新的经验,形成新的认识。只有这样去做,才能创造性地继承邓小平同志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才能创造性地发展邓小平理论。这是对待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态度,也是邓小平同志期望于我们的。我在十五大报告的结束语中曾强调指出:“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值此纪念邓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的时刻,我再一次希望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中央委员会成员、党中央领导集体,一定要高度自觉地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这既是我们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对邓小平同志的最好纪念。
邓小平理论有感【第二篇】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正式代表2048人,特邀代表60人,代表着全国5800多万党员。江泽民代表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作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大会审议通过了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批准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党的十五大明确回答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我国实现跨世纪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大会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大会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把这一理论作为指引党继续前进的旗帜。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大会报告指出,旗帜问题至关紧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大会强调,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大会进一步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归纳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和实践经验,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十五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大会选举产生了由委员193人、候补委员151人组成的中央委员会和由委员115人组成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9月19日,党的十五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选举中央政治局委员22人(按姓氏笔画为序):丁关根、田纪云、朱镕基、江泽民、李鹏、李长春、李岚清、李铁映、李瑞环、吴邦国、吴官正、迟浩田、张万年、罗干、胡锦涛、姜春云、贾庆林、钱其琛、黄菊、尉健行、温家宝、谢非;选举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选举胡锦涛、尉健行、丁关根、张万年、罗干、温家宝、曾庆红为中央书记处书记,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江泽民为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尉健行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邓小平理论有感【第三篇】
“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在当代中国,坚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1997年2月19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与世长辞。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改革开放以来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要不要继续坚持下去?5月29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回答了这个问题。他告诫全党同志: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在当代中国,坚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同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为大会的主题。江泽民在向这次大会所做的政治报告中再次强调"我们这次大会的灵魂,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他向全党同志发出呼吁:"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这次大会将以邓小平名字命名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列入党章,作为我们党新时期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独立自主的原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性质;改革是一场革命;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不可缺少的条件;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三步走发展战略"、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的关系;党的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一国两制"推动祖国统一大业完成等等。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它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广阔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这是这一理论鲜明的时代精神;它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江泽民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又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的伟大结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的最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为我们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崭新局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在2002年的""讲话中,江泽民又指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
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它统一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思想、意志,为继续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向前发展,为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体现中国共产党锐意改革、奋发进取的形象指明了方向。
邓小平理论有感【第四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形成的第二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毛泽东思想。而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活的灵魂。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
①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社会的性质)
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①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②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动力;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三、“三个有利于”标准
(1)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应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的是成败的主要标准。
(2)1992年南方谈话,邓小平于把生产力的标准拓展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3)党的十四大: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
四、社会主义本质、根本任务以及基本纲领
(1)社会主义本质
邓小平于1992年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重大问题作出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3)社会主义基本纲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四者有机结合起来,不可分割。
五、市场经济理论
(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它们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而是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不能把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划等号,也不能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划等号。资本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2)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是为了有效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的矛盾。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更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3)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调节的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要把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两种调节手段的长处。
六、“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和平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的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1个前提:
“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5个基本点:
①中国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②台湾和香港是想原来的资本主义制度;③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原则,包括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台湾特别行政区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④中央政府不向特别行政区派管理人员,特别行政区领导人和各界代表人士可以参与国家管理;⑤外交权属于中央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