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公文学习 >

幼儿建构区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精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342569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幼儿建构区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精选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幼儿建构区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第一篇】

今天,进入建构区的幼儿有:-七位小朋友。首先,他们几个人在讨论如何建造“城市”。-说:“城市里有高高的楼房。”-说:“城市里有马路。”……我坐到他们身边也参与他们的讨论。我提出建议:“城市里应该有居住小区,马路旁边有车站,还要建个大超市。”讨论完,幼儿们就迫不及待地着手建构,不一会儿,就建出了高楼大厦。但是在建车站时,他们却发生了争执。

-要把车站改成飞机场,因为他搭了一架飞机,没有地方停了。-却坚持我刚才的设想,双方争得面红耳赤。最后,-不顾同伴的反对,推开楼房要建飞机场。-跑来报告:“-没有按照老师的方案建车站。”我马上赶过去处理纷争,让他们各造各的互不影响。

事后我觉得有几个问题值得反思:建构前幼儿讨论时,各人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这时我是否需要介入?我的介入是否干预了幼儿的活动?我提出的建议,影响了幼儿的独立思考和在活动中的自主性影响了幼儿合作行为的形成。老师在幼儿进行摆弄的过程中急于指导,要求幼儿这样做,那样做,结果让幼儿自主探索的机会悄然流失,使幼儿顺着老师的思路进行活动,使区角活动丧失了应有的价值。

《新纲要》指出教师担当的角色不应是幼儿活动方案的决策者,而是资源的丰富者及活动的启发者和支持者。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幼儿是独立的发展着的个体,只有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才能充分体验自身的存在与价值,更好地获得发展…”,强调幼儿是在与同伴及环境的交往、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的,教师必须要给幼儿以自我发展的机会。

幼儿建构区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第二篇】

建构区我们投放了大量的木制积木,重在培养孩子们的想象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积木搭建。但是每次进区角之前,我们要强调进区规则,简单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但是,孩子们的合作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基本上是自己玩自己的,我们有意识让孩子们合作,然孩子们体验合作的愉快。

教师的介入与策略:

孩子们搭建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搭建高楼,但是孩子们在搭建过程中,直接用一块木板斜搭在建筑物上形成一斜坡,我问瑞瑞:“这是什么呢?”“这是楼梯呀!这样我们就可以爬到楼顶了!”基于这种楼梯,我引导孩子们观察图片,想象一下我们生活中的楼梯是什么样的,孩子们纷纷发表见解,我根据孩子的描述进行简单指导,让孩子尝试用木板搭建成楼梯状,然后让孩子们尝试哪种楼梯上楼更轻便。

改进措施及目标:

孩子们对见过的,体验过的,喜欢的事物印象特别深刻,而且也愿意用搭积木的方式把它们表现出来,也真的很好。我想在下次的活动中:

1、让孩子们之间有更进一步的交流,孩子们的交流中也能提升幼儿的想象力;

2、如何让幼儿的思路更加打开呢?我想可以让孩子看些平时常见的图片,也许孩子们的思路会打开些。

幼儿建构区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第三篇】

观察时间:

xx

观察地点:

大九班建构区

观察对象:

徐xx、陈xx

记录人:

左xx

观察过程:

集中活动后,徐若涵和陈飞宇一对好朋友来到了他们非常喜爱的搭建区。这个区是这两个孩子比较钟爱的区域之一。今天,俩人先在搭建区里一边翻找着材料,一边聊着天,说着各自喜欢的玩具。徐若涵在装有交通工具玩具的纸箱里找到了一辆小坦克,她对飞宇说:“咱们今天也拼个大炮吧。你们男孩子老是拼这些东西,我也想试试。”飞宇想了想说:“好吧!”俩人就开始搭坦克了。渐渐的,搭建区又来了别的小朋友,一看他们俩人正忙着,就问:“你们搭什么呀?”一听说是大炮,就兴奋了起来,“我也要搭,我也要搭。”

搭建区里的几个孩子仿佛进入了工地,有时翻找着自己需要的材料,有时将搭好的又拆掉,觉得不够满意。又过了一会儿,徐若涵和飞宇的`大炮建成了,一旁小朋友的战车也搭好了。他们相互观赏比试着。“我们的大炮可厉害了,我们有三个口呢,能一下子打三个炮出去。”“我的更厉害,是万能的轮子,什么地方都能去,我的车先开出去找到敌人,你们就打炮。”大家都很棒,孩子们真开心。

观察分析与评价:

1、对材料的选择与使用情况:

从小朋友们的活动情况能够看出,他们对班级搭建区的材料比较熟悉,日常区域活动时经常参与这个区的活动。对搭建区的材料,能认真比较其形状,依据形状选取适合的搭建自己所要的部位。比如:徐若涵小朋友的“大炮”,选择了充分利用了圆柱体的奶粉筒和薯片筒,根据大小排放,使炮筒由粗到细,非常符合正常制作的特性,也是作品更具有层次性。

此外,还用了两个杏仁露的圆柱体铁罐,放在了“大炮”的最顶端,就像望远镜一样。真是巧妙的构思,一点也不像出自女孩子之手的作品。旁边的孩子也不弱,“战车”创作,将搭建的对称、架空、加盖等技能都充分地展现了出来。

2、活动时专注程度与探究能力:

这次的自主活动中,两组完成作品的孩子的专注度是非常高的,班级搭建区的材料比较杂,多为收集的纸箱、盒、筒之类的材料,他们沉浸在自己有目的的搭建中,会按自己所需要的寻找、选取材料,会用自己的观点,调整、更换材料,使自己的作品尽可能地按自己心中的所想去完成。从他们对材料及作品成长中,可以看出他们主动探究的能力也比较好。

3、教师指导情况:

本次活动中,老师基本未出现直接指导,搭建区投放的材料,给予了幼儿自主探究的机会。比如:小朋友们选择的玩具坦克就是他们口中所谓“大炮”的原型。另外,在之后的搭建活动中,教师通过展板,为小朋友们选择了一些成品的照片供参考。这些都是不教的指导。

幼儿建构区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第四篇】

观察情况记录

区域活动时间到了,小彤在区域计划表上拿着上他的区域牌来到了地面建构区,小彤今天的任务是搭建小学,小彤号召了几位小伙伴和他一起来完成今天的任务,小彤先让小伙伴们围在一起说:“今天我们要来搭建小学,小学要有教室、桌子、椅子、灯泡、围墙、操场。你们两个用彩色小积木捆成小正方形作为灯泡。你们三个去搭建教室、桌子、椅子。我们几个来搭操场和学校围墙,怎么样?”其他的孩子都点点头表示赞同,他们各负其责,完成着自己的任务。

评价与分析

本月我们整个活动都是以“我要上小学”为主题,所以小彤在建构区拿到的任务是“我心中的小学”。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小彤做事情有条不紊,具有较强的号召力,他在整个分工的过程中,运用平铺、围合、垒高、架空等搭建技巧完成本次搭建任务。大班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建造能力、掌握了一定的搭建技巧、会使用辅助材料、能进行一定的设想和规划、能通过分工、合作完成一件较为复杂的工程的实际特点。

教师介入及策略

本次活动是在参观小学的活动后进行的,所以孩子们已有了前期经验,活动中,小彤已经很明确自己的任务,并与同伴进行合理的分工,其他小朋友对他的分工也没有任何意见,整个活动小彤来领着他的小伙伴们都目的明确的在进行活动。所以,在整个活动中,教师没有介入。

改进措施及目标

1.为孩子们提供纸、笔、橡皮、尺子,让幼儿在搭建前先进行设计,孩子们可以更有目的知道自己要搭建的样式以及需要用到的搭建技巧,便于幼儿更快的决定方向。

2.丰富建构区的辅助材料,让孩子用多材料进行搭建,丰富搭建的校园。

3.将孩子的作品拍成照片,在建构区墙面设置一个作品墙,将好的作品贴在照片墙上,既可以让孩子们有成功的体验,也可为后续活动提供经验。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9 1342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