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留学生汉语声母习得语音偏误分析3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关于留学生汉语声母习得语音偏误分析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留学生汉语声母习得语音偏误分析1
摘要:以福建师范大学的留学生为例,针对中级汉语水平印尼留学生,特别是福建师范大学中级汉语水平的印尼留学生,着重分析研究他们汉语声调习得偏误。采用实验语音学、对比分析、偏误分析的理论及方法对他们进行单、双音节词的听辨分析和双音节词的发音分析,从而得出其汉语声调习得的偏误所在,进而分析产生这些偏误的主要原因,作出初步分析解释。
关键词:中级汉语水平印尼留学生汉语声调声调习得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5-0125-03
印尼是华人最多的国家。近年来,随着中国和印尼经贸往来的日益频繁,来我国高校学习汉语的印尼学生也越来越多。在与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印尼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不管是初级还是中高级学生,其语音总是有点不地道,具体说来就是他们对汉语声调的掌握不太到位。针对印尼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情况,利用实验语音分析软件分析,找出印尼留学生的声调偏误有哪些,并想在其偏误情况基础上从认知心理的角度分析偏误原因。
一、研究概况
1.研究内容
实验第一部分是准备听辨实验材料。在选取听辨实验材料时,选取的单、双音节词来自于汉语水平考试等级词汇大纲,从单音节词中每种声调各选取10个词语,双音节词四种声调组合每种选取4组,16种声调组合共计64组。考虑到轻声也是四声变调中的重要类别,也选取了轻声与四声的组合每种2组,4种组合共8组,一共是72组,用这些词对中级汉语水平的印尼留学生做听辨测试。实验第二部分,对这些印尼留学生被试进行录音,录音笔导出的语音文件导入语音分析软件SpeechLab,然后运用这个软件对这些印尼留学生被试的发音进行精确分析。同时以两位中国发音人作为平行对比,进行同样的语音实验,然后将中印发音人的语音材料绘制成图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根据上述的分析结果归纳出偏误原因,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加以简单的阐释。
2.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的是在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学习的印尼学生为实验被试,这些被试都是中级汉语水平。汉语言本科四班的两位同学,男女各一名,他们都已学习汉语三四年,HSK考试都是中级水平。文中所需要的听辨测试标准录音选的是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普通話一乙的教师作为标准发音,中国学生则是选用海院中国汉硕班的两位普通话一乙的同学,男女各一名,作为标准发音。通过语音实验,比较中级汉语水平印尼留学生在声调习得上的规律偏误。
3.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语音实验法、录音调查法和对比分析法。
4.研究意义
随着汉语学习人数的增多,在汉语声调教学方面发现很多留学生的声调发音都不太准确。了解留学生在声调方面的习得偏误和蕴藏在其背后的认知心理,有助于教学更合理地安排声调教学。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问题,也是可以值得深入研究的方面。
二、中级汉语水平的印尼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现状
1.中级汉语水平的印尼留学生简介
福建师范大学的印尼留学生比较多,仅从2014年9月入学的印尼留学生情况来看,共有29名印尼留学生,包括孔院奖学金学生11名,自费生3名,中国政府奖学金学生9名和中外合作办学学生6名。在这些印尼留学生中,女生居多,有23名,男生只有6名;本科生居多,有20名,硕士研究生9名;年龄层次,27名是21—25岁之间,只有2名同学是30岁左右的。总的看来,这批印尼学生的汉语水平比较高,除了2名是初级水平,剩下27名都是中高级水平。
2.语音实验情况
因为中级水平最适合本文的语音实验,所以选取了汉语言本科四班的两位同学,男女各一名,他们都已学习汉语三四年,HSK考试都是中级水平。他俩都是非华裔的印尼学生,比较具有代表性。
实验步骤方面:选择听辨材料是《汉语水平考试等级词汇大纲》(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10年2月1日),从这个大纲中选取部分单、双音节词组成调查字表进行听辨测试,然后从这个调查字表中选一部分双音节字表做发音测试,最后用南开大学开发的桌上语音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实验材料选择的具体步骤是这样的:直接借用关园园同学硕士论文中的调查字表,从表中80个单音节词语和180组双音节词中再筛选,单音节词每种声调各占20组,双音节词中四种声调的16种组合各占10组,四声与轻声的组合各占5组;在实验分析阶段,方言学专业的同学建议,为了语音分析的准确性与材料的同质性,需去掉零声母、浊声母开头音节的单、双音节词。如果一组单音节词中有一种声调不能用,则这一组都被去掉。对字表进行筛选后,剩下单音节词40组,每种声调各10组,双音节词四种声调的16种组合各占4组,四声与轻声的组合各占2组,共剩下双音节词72组。
语音实验的具体步骤是这样的:先将调查字表中40组单音节词、72组双音节词字打乱顺序随机排列,请海院的一名教师进行录音,该教师普通话水平为一乙,用录音笔记录保存好。然后,把打乱后的字表标上拼音(声调部分留空)打印两份发给两位实验对象,将调查字表录音放给他们听,请这两位印尼学生各坐一边听录音自行辨别,将听到的词语声调标在表格预留的括号处,最后收取做完的试卷;听辨测试后下发标有正确声调的双音节词字表,分别请两位同学朗读并录音,将录音保存好作为接下来的语音分析原材料。同时还有两位一乙水平的中国学生做了相同的发音测试,为中印声调对比分析提供原材料。
最重要的语音分析步骤是这样的:四个发音人(印尼男发音人、印尼女发音人、中国男发音人、中国女发音人)的语音分析方法、步骤、字表都一样。本文以其中一个为例,因为SpeechLab的界面一次只能进行8个有效的字音分析,最后进行分析的是双音节词中的四个声调字分别是:一声8个,包括春天、飞机、经、发、黑、开,二声8个,包括回答、同学、词、国、旁、苹,三声8个,包括板、表、典、法、府、果、澡、展,四声8个,包括变化、到、地、概、大(大夫的大)、大(大概的大)、变(改变的变)。接着,用格式工厂将每个发音人的双音节词发音每个声调切音成上述的8个单字音,每种声调又合并成一个语音文件。进行语音分析的这一步,为了最后的五度竖标图结果的准确性,去掉了轻声的分析。最后,每个发音人有4个语音文件,进入SpeechLab界面后,调整每一个文件的基频曲线,调整基频曲线主要做的工作是去除弯头和降尾,对不规范的断裂或粘连进行修改。点击“基频—波形”一栏,选择“据窄带谱修改基频”。蓝色的部分是需要修改的部分,根据红带的大致走向,去掉弯头和降尾。然后在第五谐波上提取数据,软件自动得出基频值。修改完后,进行基频统计及画图,最后得出4个发音人的五度竖标图。 三、中级汉语水平的印尼留学生汉语习得偏误描写
中级汉语水平的印尼留学生的单音节声调偏误集中为阴平和阳平,而且两者偏误率都达到了50%。
中级汉语水平印尼留学生双音节声调偏误情况比较明显,前字上声、前字阳平、前字阴平的偏误率较高,后字去声、后字轻声、后字阴平偏误率低。
表2中级汉语水平印尼留学生双音节声调偏误情况表
经对听辨测试试卷的批改结果进行整理,可以发现印尼留学生被试的单音节声调偏误集中为阴平和阳平,且两者偏误率都达到了50%,上声和去声则全部正确无偏误。但是,中级汉语水平印尼留学生被试的双音节词声调偏误情况比较明显,前字上声、前字阳平、前字阴平的偏误率较高,后字去声、后字轻声、后字阴平偏误率低。整体来看,中级汉语水平印尼留学生声调中阳平偏误情况较集中,不论是单音节词声调还是双音节词声调,阳平的偏误率都较高。
印尼男发音人的五度竖标图比较接近标准的五度坐标,阳平中间有曲折,没有直接升上去。上声的曲折调不明显。
印尼女发音人的五度竖标图对比标准的五度坐标,基本调值都非常准确,除了上声的曲折调最后升上去的高度不够。
中国女发音人的五度竖标图整个调值都很准确,同样是上声的曲折调稍微偏离标准竖标图。
中国男发音人的五度竖标图整个调值都偏低,这是因为录音时发音人应该发音太轻导致进入软件分析时结果偏差很大。但从竖标图的趋势来看,整体发音的调值还是很标准的。
四、中级汉语水平的印尼留学生汉语习得偏误分析
从前面的听辨结果分析可以看出:中级汉语水平印尼留学生单音节词声调问题不大,主要集中在阴平和阳平两个声调上,上升和去声都没问题。具体的偏误形式是:阴平听辨成阳平或者上声,阳平大都听辨成上声。双音节词的声调听辨测试中,前字阳平和前字上声的偏误率都超过了50%。整体看来,双音节词的阳平和上声的听辨问题比较突出,阴平也有问题,去声和轻声问题并不太明显。
从上面直观的图能清楚地看出,阴平和去声的发音基本没什么问题,主要是阳平发音不太好,印尼发音人的阳平偏误是更接近上声,有个小幅度的曲折调,而上声的曲折不太明显,上声先降下来的部分要么降调拖得太长,要么降得太低,升上去的部分也容易升不上去。
平常印尼留学生交流对话时语音语调存在“洋腔洋调”的问题,但因为整体不是特别影响交际,这些留学生常常会忽略声调问题,平常靠耳听声调偏误其实不准确科学,需要借助语音实验来科学地分析印尼留学生的声调偏误。结果显示:印尼留学生声调方面并不是每个声调都存在问题,中级水平的印尼留学生阴平、去声基本没问题。阳平和上声则是存在偏误最多的声调,这主要是阳平的调值35有一个上升趋势,留学生容易升不上去,上声是个曲折调,调值214先下降后上升很难发准确,后端升不上去或者前端下不下来的偏误情况很普遍。
五、结语
现代语音学揭示了语流中的上声和单独上声发音时的调型有出入,而且出入较大,这一点在听辨实验和发音分析时就能很明确地看出。由于阳平和上声在语流中的调值不稳定,留学生很容易混淆发音。近年来,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多维量表中,第二声和第三声聚为一类,而第一声和第四声聚为一类。”而从我们的实验中也能看出,第二声、第三声即阳平、上声有上声趋势和曲折调是留学生的发音难点,因而也是单字偏误和双音节偏误的高发区,听辨混淆偏误也多在这两个声调上。
造成这种偏误的原因,首先是印尼学生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印尼语,对上升调和曲折调的感知不明确,发这些声调时就很难具有敏感性。其次,中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汉语课已经没有大量的语音课来纠正发音偏误,有些声调偏误已经“化石化”,无法在课堂简单纠正。最后,由于本文被试是在中国学习,已是目的语环境的学习生活,但由于不影响基本日常交际,这些留学生也无法在心理层面重视自身的声调偏误问题。
印尼留学生的声调教学既重要又有难度,既有挑战性又有艰巨性。针对印尼留学生的声调教学,阳平和上声需要处理为重点,特别注意上声和阳平的区别练习,尤其要多训练听辨含第三声的常用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多从他们发音的特点入手,找到其背后的偏误心理。
虽然本次实验针对印尼留学生的声调习得情况作了浅显的分析,但偏误背后的原因是復杂的,也是不容易纠正的,特别涉及学习者的心理因素与“化石化”的偏误现象。希望本文听辨测试和语音实验的结果能让汉语教师在声调教学时更有的放矢,加强声调调型意识的培养和确立,课堂上多一些语音、纠音练习,更重视学习者在声调学习中的心理因素,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
参考文献:
[1]汤友.印尼高中生声调学习难点及其教学应对策略[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2]曹文.声调感知对比研究:关于平调的报告[J].世界汉语教学,20102:89.
[3]马燕华.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的普通话声调误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3:93.
[4]马燕华.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的第三声听辨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110.
[5]王功平.印尼华裔留学生汉语普通话双音节上上连读调偏误实验研究[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4:9.
[6]钱玉莲.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之实验研究[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95.
[7]王韫佳.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J].汉语学习,20032:61.
[8]卢植.认知与语言:认知语言学引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62.
[9]石锋.语音格局:语音学与音系学的交汇点[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401-414.
[10]李晓琪.汉语教学学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36.
[11]关园园.初、中级阶段泰国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偏误的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2.
留学生汉语声母习得语音偏误分析2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以英语学生、韩语学生、越南语学生为例,描写了外国学生在汉语声调上的语音偏误表现,简要的分析了产生偏误的原因:如母语的负迁移、汉语声调自身的特点、过度泛化以及教学因素,并认为无论对非声调母语的学习者,还是有声调母语的学习者,汉语声调都会成为学习的难点。
一、引言
世界上任何语言的语音都不可能没有声调的变化,只不过在非声调语言中,声调的不同不会影响词的意义。而在声调语言中,声调是有系统地利用不同调值来分辨音节或某一个词的语义,汉语就是极具代表性的声调语言。现代汉语普通话有四个声调,调值为55、35、214、51,由于汉语声调这种升降曲折的变化,与大多数语言语音系统中的声调或轻重音差别较大,因此,成为外国学生学习汉语语音时,受母语语音干扰最多,产生偏误最普遍的难点,以至于中国语汇中有了“洋腔洋调”这样的词语。
从汉语语音来看,外国人学习汉语在声、韵、调上都会产生偏误,本文仅就不同母语的外国学生在向目标语靠近的渐变过程中,某一静态阶段的语音状况——汉语声调做一简要分析,分析外国学生在汉语声调输出过程中的偏误现象及产生偏误的原因。
本文的观察对象主要是汉语零起点及初级汉语水平的外国学习者,平均年龄二十四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语言材料大多以对外汉语初级水平教材为主,方法是随机记录、统计、总结、分析。
二、外国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表现
1.无声调语言——以欧美英语为母语的学生为例
英语是非声调语言,英语学生对汉语的声调极为陌生,他们对汉语的每一个音节都有固定的高低升降的调子很不习惯。主要表现为:
(1)阴平55,读不到位,起点较低,但阴平调值是四声中掌握较好的一个,这个音类似英语平调。
(2)阳平35,往往起点太高,升不上去。有时尽管加大声音,把音拖长仍发不成升调,有的学生用英语的升调代替汉语的第二声,但是汉语的第二声是在一个音节上的音高变化,音高是渐升的,而英语是先平最后尾音很快上扬。他们会把阳平35,读成224、223、34或23。
(3)上声214,这是英语学生感到最困难的声调,反映出的特点是第三声无曲折,变成纯升调,失去降的部分,或低平后上升,类似第二声,表现为把第三声214读为24、34、224、334。他们常会用英语的曲折调代替汉语降升调。在连读三声中,把半三声读成全三声。
(4)去声51,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许多学生降不下去,有时会用英语降调读,但汉语的第四声是全降调,调值51。英语的降调,一般是半降调。
英语学生更大的困难在于词语一旦进入语流,英语腔调就浓厚起来。因为他们常常把声调与英语的语调相混。如把汉语陈述句中和疑问句句尾的第一、二、三声音节都发成近似英语的升调,而把句尾重读的第一、二、三声音节都发成近似英语的降调。例:初学汉语的英语学生发音。
例1:你是学生吗?
例2:我不是中国人。
例1是用英语一般疑问句的语调代替汉语声调,把“你”读成高平调,把轻声“吗”读成上扬的调子。
例2是用英语陈述句语调代替句末“人”字,把“人”读成降调。
有许多英语学生反映,记一个汉字,又要记音(声、韵),又要记声调,太麻烦了。这样他们在学习时常常会顾此失彼,有的只记音不记调,有的记音记调,到了语流中却不能正确地把握。
2.无声调语言——亚洲以韩国学生为例
由于地理位置相近和同处于汉字圈,韩语学生对声调的把握是否好一些呢?答案是否定的。韩语基本上属于阿尔泰语,没有声调,各个音节有一个习惯的读法,但并不标明重音和次重音。古代韩语有音长,1446年《训民正音》时是28个字母,现代为40个字母。是字母音位文字。
另外,根据语言学家们的统计,在韩语里,至今仍有50%以上的汉字音。又经专家求实考证认为:这些汉字音都是隋唐时代借去的。至今仍完好地保留在韩语里,所以即使相同的汉字字形,语音并不是现代汉语的语音,而是古代语音,采用反切法注音。韩语学生读汉字姓名时,经常能反映出中古时代的音韵。今天的韩国汉字虽无声调,却有长短音之分。
例1,“光”与“广”都读gwang,“光”短音,“广”长音。
例2,“饭”与“半”都读ban,“饭”短音,“半”长音。
可以说,韩国汉字音的长音是中国汉字声调在韩国语中的一种变异,没有声调,只有长短音的区分。但由于长短音大都不辨别意思,大部分人已经不去细分。这样尽管韩语中有许多汉字音,但它独特的语音系统,无声调的发音特征,仍使韩国学生在声调上产生很多偏误。主要表现为:
(1)第一声,高平调,起调不够高,声音拖长后跑调。读单字调子时效果较好,在连读时就会出现偏误。例如:天津(tiānjīn)读成天津(tiānjìn)。
(2)第二声,阴平35,会读成接近44,较平而无变化,第二声上不去,很像第四声。
(3)第三音,上声214,会读成接近35、23、334,有的是34,总之,是曲折不够,常会在读第三声时失去降的部分,第三声是韩国学生的难点。
(4)第四声,去声51,常会读成44,不能降下来。
由于韩国语言音高变化不同于汉语,韩语音节大多只有固定的一个调值,区别词义主要依靠声音的长短、高低、轻重,一般长音读得长而低。短音读的短而高。如:[ma:l]长音:话;[mal]短音:马。这样,韩语学生就去找近似汉语的音来处理汉语声调。而且起点落点不够高或不够低,调域窄。
3.以有声调的越南语为例
无声调语言,见到声调无疑是完全陌生的,那么有声调的语言是否有了好的声调发音面貌呢?并不尽然。
世界上有声调的语言有许多种,如北欧的瑞典语、非洲东部的班图语、美洲的大部分印第安语等。但各种声调语言的性质并不相同,大多数声调语言的声调只限于高、中、低的差别,像汉语这样每个音节都有固定的声调,不仅有高低之分,又有升降曲折之别,并不多见。因此,有声调语言的外国学生尽管能很快接受声调,但偏误却并不少见,下面以越南学生为例。
越南语为有声调语言,带入声韵尾,其声调含义包括抑扬性和顿挫性。调值相同的两个音节是否带入声韵尾会导致其顿挫性不同而决定其是否为两个不同的声调。据教学观察,越南学生学习汉语的进度常常比其他母语背景的学生快,但遗憾的是其语音面貌并不理想,学习多年汉语,却难以摆脱“越南腔”。
(1)从调型上看,越南语没有全降调(51),没有高平调(55),低升调(13,14)。而且调型后半部或升或降都非常短促,没有汉语的平滑均匀。
(2)从调域上来看,其相对于汉语的声调来说,越南语声调的升降幅度较小。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越南学生的母语对汉语声调偏误是:
1)阴平念为44或442,即阴平调不够高,普遍达不到55值,如“生”—44值,多受越南语平声的影响。
2)阳平念为44(445)受越南语锐声影响,但越南语锐声的发音特点是开始时持平,约近一半时开始上升,上升段的调值为35,但在问音节时,持平阶段大为缩短,甚至消失,这使得锐声在有些时候发音特点与汉语阳平十分接近。所以,他们掌握阳平比较容易。
3)上声念为213,有的降下去而不能升上来,就念为21,即上声调读的较轻短,曲折不够,如:“好”(213),上升后半部分调值到不了4度,是因为越南语没有低声调。而且受越南语问声影响,其问声曲折不如汉语上声曲折大。他们很难控制上声结尾部分,所以不能达到214,大约是213。
4)51去声,读成约31值或32值,这是越南语学生缺陷最大的声调,是其偏误最多,较难学习的声调。
所以尽管越南语有声调,在有些音理方面较易学习,但不同于汉语的声调系统,似乎对汉语声调的输出产生更加顽固的干扰。
三、产生偏误的原因浅析
以上多以静态声调发音状况为例。在动态声调中,语流音变:如轻声、儿化、变调中存在的偏误也很多。
纵观外国学生汉语声调的偏误,并不是如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非声调母语对声调语陌生而难以掌握。其实从有声调语言的泰国语、越南语为母语的学生来看,并不能因为某些有声调语言的共性所产生的正迁移,而改变他们发汉语音调的困难状况。但我们也发现许多不同,如学习汉语声调由易到难的顺序不太相同。例如,英语、韩语学生的掌握顺序是阴平——去声——阳平——上声,越南语学生是阳平——阴平——上声——去声,外国学生汉语声调输出产生偏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母语的负迁移
用母语的语言规律代替目的语语言规律,是中介语语言最直接的表现。从理论上说,偏离发生在两种语言的接触,而本质上总是利用自身语言中最接近对象语音的音位实行取代作用,这可以叫做语音或音位的接近性原则,在陌生而难度很大的字音面前,外国学习者自然会从本族语中寻找与之相近似的音位或音素进行语音模仿,结果造成偏离。如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把声调与英语句调相混。
2.汉语本身声调系统的影响
一千多年前,汉语声调被发现辨义,后来赵元任先生创建了5度制,但这五度音高如何在发音调时体现,让学习者很难把握。因为汉语声调主要表现为相对声高,相对声高既指不同的人之间音高范围彼此相对的,又指不同的'人之间相同调类的音高也是彼此相对的。这对外国人掌握汉语声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过渡泛化
由于学生掌握目的语知识的不足,把他所学的不充分的,有限的目的语知识,套用在新的语言现象上,结果产生偏误。这种偏误在心理学上叫做“过渡泛化”。如汉语三声变调是学习难点,有的学生发单字调第三声或老师领读第三声时,没问题,但只要自己一说一念,一进入语流,就会出现诸如半三声读成全三声,几个三声连读都读全三声。究其原因就是学生想当然凭直觉对三声给出了自己的规律。
4.学习因素
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时多是靠模仿,由于其有限的目的语知识不足以完全明白其音理。这样在发汉语声调时任意性很大。赵金铭先生认为,声调从物理上解释:声调的变化主要取决于音高。从生理上看:是声带的松紧变化,声带松,发音低,声带紧,发音高,声调的性质取决于音高的变化,而音高的变化取决于声带松紧。这种发音原理与分析则必须通过学习者在不断地试验、体会才能渐渐领会。这样在接近目的语正确声调的时候,就会因学习者各方面自身因素而有差异。
5.传授因素
包括教师训练方式等问题,教师的经验、学识水平的问题,教材的音理知识不足,知识点不准等知识展现的问题等等,都会使学生产生偏误。
四、余言
汉语有声调,汉藏语系其他语言也大多有声调,以这些语言为母语的人学汉语,难点在于处理声调、调值的不同,也就是相应调类的分合,不同调值的对应。母语为无声调语的人学汉语,如果建立起调类、调值的概念,掌握方法,却可能比母语为有声调的人学的更快些,因为少了母语声调的干扰。总之,在汉语语音学习中,学好声调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因为每一个声调出现的频率都要比任何一个声母或者韵母高许多。语言的准确性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声调是否准确,否则就无法区别“到了”、“倒了”、“骑车”、“汽车”,而直接影响到语言交际。了解偏误的原因,对汉语语音教学会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周小兵、朱其智.对外汉语教学习得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傅氏梅、张维佳.越南留学生的汉语声母偏误分析.世界汉语教学,2004(2)
4王建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5刘珣.对外汉语教学引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留学生汉语声母习得语音偏误分析3
【摘要】针对巴西留学生学习汉语声调过程中的常见错误进行调查、分析并找出其原因,为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中提供一些有意义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声调语音教学重音偏误分析
随着全球一体化、信息化的加强和中国综合国力的迅猛增长,世界各国正出现了一个学习汉语、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自2005年,笔者所在的大学与巴西诺茵菜市尤尼维尔大学一直有非常良好的交流合作,并取得了非常骄人的成绩。巴西留学生在中国学习一年之后汉语水平突飞猛进,但他们汉语学习特别是发音还存在很多问题。
巴西留学生的母语是葡萄牙语属印欧语系是非声调语言。尽管很多研究者对来自英、美、日、韩国家的汉语学习者进行了很有深入地的探讨并且提出了很有见地的教学建议,但目前母语为葡语的留学生汉语的声调习得情况的研究尚未见到。
一、巴西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过程中的偏误分析
偏误分析理论(ArrorAnalysis)就是对学生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所犯错误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了解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是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非常重要的理论之一。
偏误是指学习外语的人在使用非母语进行交际时,他所使用的形式与所学的外语的标准形式之间存在的差距;偏误分析就是发现外语学习者发生偏误的规律的过程。这种偏误是学习者在努力接近目的语的过程中,偏离目的语的标准而出现的错误的语言形式,这些形式是呈规律性的,它是学习者真实水平的反映。
本文采用实验、统计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作者随机从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二届巴西留学生汉语培训班的三十名留学生中抽取十名作为调查对象,笔者根据声母和韵母的拼读规则选出教材中常见的四组字分别代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声调出现的次数均为10次。
余蔼芹(1986)就曾提出在普通话的四个声调中,阴平调型最容易掌握,汉语四声学习的难度顺序是:阴平、去声和阳平、上声。但是人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对外国学生来说,是声调高低而不是调型造成了学习困难。
但是巴西留学生在声调习得过程中,与上面的研究有相同的地方,但是也具有很多自己的特点。对于巴西留学生来说,汉语四声学习的难度顺序与上述情况有些不同,是去声、阴平和阳平、上声。阳平和上声混淆,这种错误在留学生汉语发音中最为普遍,巴西留学生学生也不能例外。主要表现在:阳平的起点和终点都不够高,且低音部分偏长,高音部分又过短;上声降得不够,或者干脆未降直升,有的是低音部分过短,高音部分持续时间长,因此使得阳平和上声的发音很难分辨。
巴西留学生的阳平起点终点都不够高,特别是高音部分偏短,上升不够,这是不同于西方学生的偏误。在教学中耍多做对比,强调阳平上扬的感觉。并通过声调的组合练习,语流中的操练来巩固。上声对于他们而言更难去把握。上声问题是语音学研究和语音教学中讨论的热点。传统上把上声描写为“214”,即“降升”,曹文(2002)把上声描述为“211”,将其声调特征描述为“降平”,这种观点由于其在对外汉语教材中出现,从而对汉语语音声调教学起着较大的推进作用。笔者也倾向于认为:上声的最本质特点为“低降”,所以在上声教学中,要再三强调“低”是上声的本质特征,“降”是实现“低”的手段。在教学时,为简化起见,可先淡化升尾,只教通常所说的半三声“21”或末尾拉长的“211”,让学生对上声的“低降”特征有更准确的把握。教学实践也表明这种做法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声调是由音高决定的,音高由声带的颤动产生,声带颤动涉及多块喉部肌肉的活动。环杓后肌收缩对杓状软骨有固定作用,环杓侧肌收缩能使声带并拢,杓问肌收缩可以使杓状软骨靠近,环甲肌和甲杓肌收缩则能够控制声带紧张度,基频降低与甲杓肌、环杓侧肌和环甲肌的活动有关。汉语是声调语言,汉语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中国学生自幼学习汉语,对声调比较敏感,对音高的调节也比较到位。大多数留学生的第一语言都没有声调,所以他们学习汉语声调通常就会出现一些偏误。
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声调是教学的难点之一:首先,巴西留学生的母语是葡萄牙语属印欧语系是非声调语言,所以声调对他们而言是陌生的,有很多外国学习者在掌握了很多汉语词汇和文化之后,发音仍然是“洋腔洋调”根本的原因就是声调上面出问题了;另外,在教材中只有简单的介绍就靠老师去讲,但是声调看不见、摸不着,所以让老师很难去讲。
在语音教学研究中,声调教学也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之一。但是尽管大家都在努力,声调还是绝大多数留学生学习和掌握汉语语音的最大障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尽管人们历来重视声调教学这一环节,但是效果还是不理想。声调问题至今仍是困扰教师和学生的最大问题。声调的偏误非常为人所察觉,汉语声调的数目比声母和韵母少得多,声调在语音结构中的负担自然也就重得多。
总之,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受母语或目的语还有一些教与学意识和观念的影响,巴西留学生在习得汉语语音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偏误,这些偏误对汉语对位第二语言教学提出了很严峻的挑战。
二、教学对策的探讨
至于如何教声调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研究者们众说纷纭。
首先,在教声调的顺序上,关键提出教声调时不按阴、阳、上、去的顺序,可以改为阴、去、阳、上的顺序。但是对于巴西留学生而言,汉语四声的难易顺序的确是去声最容易学,其次是阴平、阳平,上声最难学。声调是由音高决定的,而音高又是由声带紧张度决定的,为了读准声调,就要有效控制声带紧张度。所以笔者认为教声调时可以先让学生了解汉语四声,然后在练习声调的时候可以先让他们发准去声,巴西学生去声的起点没有问题,只是终点略低一些。要告诉他们发去声时声带要迅速放松,以便达到预期的音高低点。发阴平调要抬高音调,声带保持紧张。在阴平调基本正确之后,然后再练习阳平,巴西留学生阳平的起点调高也基本正确,应告诉他们阳平是升调,发音时声带由中度紧张迅速变紧,声调上升。并升到预期目标。练习上声时,声带先放松,然后再拉紧,使音高先下降,再上升。
其次,最多的关于教声调的方法和模式上存在着很多的争议。很有学者认为采用五度声调调型图,利用五度声调调型图使学生对声调有一个视觉的感性的印象以及初步的理性理解。帮助学生体会声调音高的变化过程,了解四个声调的调性特征。也有人采取手势法即按照四声调的符号划动来做手势。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了喻江在其《声调教学新教案》中把声调教学与五线谱结合起来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简单可行,并且学生觉得不是在学习枯燥的声调而是在享受非常有创意的音乐,积极性自然就很高涨所以接受起来很快,收效非常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