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读后感4篇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大国崛起读后感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大国崛起读后感1
崛起有两个意思,一为地势突起,隆起,一为兴起,奋起;使事物突出,突显。
大国通常是强国,中国并不是大国崛起意义上的大国。崛起的大国,很难成为文化大国,而不是文化大国的大国自身终免不了衰败(就像转基因作物中的终止子技术,这是一种使作物绝育的技术,也许在利益的驱使下或者像传说的共济会的阴谋那样,该技术隐瞒了动物包括人类食用转基因粮食的危险性)。文化大国受到攻击也会衰败,但是相对不容易衰败和衰败缓慢,并且会逐渐复苏发展。经过60多年的和平年代,受到摧残破坏的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不为现代人熟知的情形下在多个国家开始萌芽,传播。这要归功于中国祖先创造的文言文,文言分离使得前人生活总结来的智慧可以承传千年不绝。财富会灭失,而思想不会。很多人喜欢古董,但是穿越千年的文言文却不得人心。错不在文字,错在人利心太重。从前是商人重利轻别离,今天几乎无人不重利,更有多少人轻别离甚至人命?
葡萄牙海上扩展之路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个:
一、葡萄牙三面陆地,比邻强国,自身又国土面积狭小,资源有限,除了从海上寻求出路,别无办法。陆地在这里结束,海洋从这开始。海洋比陆地更广阔。世界是水的世界,陆地只是很小一部分。世界到陆地到国家到州省,顶天立地的人,何其渺小。如果人放到银河系放到宇宙,无法想象有多渺小。努力变得更强大,但要记住自己的渺小。
二、香料除了用于制造香水,香料最重要的用于调味。欧洲人喜欢肉食正如日本人离不开鱼一样,而平淡无味的肉食一旦加上香料的佐味,变得十分可口。吃惯了盐渍肉的欧洲人再也离不开香料。它拥有金银不够购买香料,在耳目口腹之欲的驱使下葡萄牙人对《马可波罗游记》描绘遍地是黄金的东方诸国蠢蠢欲动。这是国家层面上的打家劫舍。
三、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不同,总是希望能把教传遍整个世界,恨不得所有人都只信奉基督。不管怎样,我们可以看出历史上的基督教是很富于侵略性的。它浸淫着普世主义,拥有唯我独尊的上帝观,还膨胀着吓人使命感,老是要强迫别人信它。葡萄牙是一个信奉基督的国度,自然不能免除好为人类精神导师的弊病。
历史上中国的寺庙本来是类似于今天的学校,而和尚是读书人中了进士以后经皇帝批准才可以当的。导演常编出主人公受到打击万念俱灰遁入空门,这是对佛教天大的误读并误传天下。然而个人觉得俗人学学佛经了解一下可以,想出家深入是万万不可的,人人都有佛性,但不是谁都有成佛的天赋。
当统治者只是个商人的时候,人民的生活注定是悲惨的,手握权力与民争利太容易了。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规定公务员不得经商以及为什么官商勾结从来没有间断过。
亨利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航海家,从奴隶贸易之后,多少亚非拉的最原始的主人,成了资本主义滚滚前进的车轮下,血肉横飞的基石;从此之后,多少这个世界最早的主人成了别人的奴隶,生与死爱与恨哀与乐都不再属于自己,沦落为牛马,成为没有生命的劳动工具,行尸走肉;又有多少人,活在绝望的深渊,多少民族沉陷在灭中的无望中?
1494年,教皇子午线满足了葡萄牙,也满足了西班牙。仿佛一切的利益都被考虑,除了可怜而悲哀的已发现领土和未发现领土上的人民。他们对于两国王室而言,仅仅是和牲口类似的财富,他们的意愿他们的权利,没有被人所保障,也没有人愿意去保障。
航海家在为自己的国家发现财富,获得土地的同时,对于另一些国家而言,是残酷而血腥的刽子手。这些财富不是创造的,这些土地不是开垦的,这些东西,来自于掠夺,只是一种转移:掠夺别人的,转移到自己的手中。充满暴力与凶狠。一个人,可能是一个国家的英雄,那么也很可能是另一个国家的仇雠。
曾经在中国人眼中,不劳而获是可耻的,何况掠夺?所以中国几乎没有侵略的历史。
天纵英才的国王毕竟不常有,中国历史上的明君也为数不多。遇到个平庸的,决策失误,摔一跤也许就起不来了。公司亦如是。
第二集、 小国大业(荷兰)
一刀除去鱼肠的方法,造价极低的小甲板商船,用生命创造的经商法则,荷兰人的祖先照顾好了自己的生意。伴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城市逐渐兴旺起来。
城市由谁来管,应该怎么管理?对贵族管理失望之后荷兰人从贵族手中购买了自治权,在他们看来政治权利也是一种买卖。他们满足于生活在彼此独立的城市中并竟可能多的增加财富,直到西班牙国王通过联姻取得了荷兰的统治权。
荷兰人顺从的接受了西班牙国王的管理,直到菲利普二世把手伸向他们的钱袋。因为要守住自己的钱袋,原本独立的城市不得不团结起来组成联盟,于1581年7月26日废除西班牙国王的统治权。他们拥有一个国家。又遇到了相似的问题:谁来管理和保护这个国家?荷兰人心里只有生意,只要商业利益不要政治权利。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荷兰人请来了英国女王做君主,可是保护费比西班牙国王更高,于是荷兰七省宣布成立荷兰联省共和国,历史学家称其为“赋予商人阶层充分的政治权利的国家”。
在西班牙封锁了本国所有港口断了荷兰经济生命线的时候,荷兰人再次以一种务实的态度找到了远洋航行的的战略选择。
荷兰东印度联合公司。荷兰政府入股,十年之后给股东派发红利,股票交易,金银货币以空前的速度流通循环,经济血脉变得拥堵。荷兰人解决问题的探索直接进入了现代经济的核心领域——建立银行,并立法规定:任何人不能以任何借口限制银行的交易自由。
1684年的荷兰,已经达到商业繁荣的顶点。
只有正在创造历史的人们,才有追求不朽的野心。
商人逐利并逐步为利所驱。
利不是凭空产生的,利是创造出来的。二商业贸易已经越过了互通有无,从获取应得的利变成了利润最大化。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给予公司员工的薪水却都不超过甚至远低于创造的价值应得的。
商贸的功用在于互通有无,限制沦为获取非常利润的工具,于是又了无奸不商以及商机。不想赚取暴利的生意人才是最精明最有福报的生意人。生意人是为人民服务的。
第三集、 走向现代(英国 上)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联合王国或不列颠,通称英国,是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以及一系列附属岛屿共同组成的一个西欧岛国,由英格兰、苏格兰、北爱尔兰和威尔士四个国家联合而成。2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的岛国,在近代史上却积聚了改变自己影响世界的超凡能量。国家可以很小,但是可以做的很强大。公司很大,更应该也能够做强做大,利万民以固公司的根基。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情,不论大小,让公司成长壮大,为更多的人服务。
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这只每根羽毛都竖起来的凶狠的老母鸡,结合英国实际及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探险家成功发财的消息,抓住了历史给英国的时机,发展海洋贸易。英国表面上不与西班牙发生冲突,暗地里却鼓励英国商人的海盗行为作为发展国家的方式,直到1588年菲利普二世派驻了他所向披靡的舰队。但菲利普二世没想到的是无敌舰队不是凯旋而归,而是奔逃回国,还只有一半。中国古话骄兵必败,此言不虚。对英国而言,强大的君主对国家是有益的,因为他们才是爱国主义的核心,能给予国家明确的领导。伊丽莎白一世的宽容,成就了莎士比亚的艺术高度,也是对中国文化中的“恕”的注解;她明白权利的基础是全体英国人组成的民族,没有民众的支持做后盾,王朝没有立身的可能。她承传了13世纪初国王约翰时期签署的《大宪章》,直至1603年80高龄去世。
而后的查理一世没有遵守《大宪章》,于1649年送上断头台。在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结束之后 ,詹姆士二世继承了王位实行专制。推翻王朝容易,建立新制度却很难。英国人采用和平的方式赶走了詹姆士二世,建立君主立宪制,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了社会进步。从1588年西班牙海战到1688年光荣革命,积蓄了一个世纪能量的英国开始释放自己的能量。
公司是个组织,人是公司的核心。个人积聚能量为公司服务就是公司的能量。都说企业要留住人才,但是人才如果需要留,十有八九是留不住的。公司需要的是:愿意为公司服务的人才?问题公司凭什么让人才愿意为公司服务,同时需要对人才做一个准确的正确的定义。此题待解。
第四集、 工业先声(英国 下)
瓦特蒸汽机的诞生,开辟了一条能源转换的新道路,让人类获得了改变世界的的动力,把物质世界带进了一个时代。而亚当?斯密《国富论》里那只看不见的手,为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缔造了一个新的秩序。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规则很重要。掌握了正确的规则就能够掌管一切。
公司是一个系统,如果公司是一部车,优质的发动机必不可少,但是仍然需要各种小系统小配件的协同作用才能成为一辆车。一辆优秀的车必然是各种恰当资源的优秀组合。发动机必须是优秀的,而优秀的小系统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合适的。竞争就像赛车,在拥有同等资源的条件下,只有比别人更努力的调整照顾好车上的每一个零部件才有可能获胜。只有关心爱护车上的每一个零件,那么每个零件都能更好的提供服务,车也能开的更稳更快更久远。
怎么让公司的发动机状态更良好远远优于寻找更好的发动机。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这可以说已经是全世界的共识。人很重要,每一个人都可以变得很重要。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中国有句古话:进贤为贤。能够为国效力的人称作贤能,但是能够为国家举荐贤能的人更胜一筹,进贤的人更应该得到公司的重用。公司里称得上发动机的应该是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不仅仅要选千里马,还要怀仁爱之心培养驽马以成良驹,更好的为公司服务。千里马常有,可遇不可求。
仁盖天下而后管天下,良驹驽马皆全力为天下,何难不破,何事不成。
第五集、 激情岁月(法国)
法国大革命的发生是水到渠成。中国古话讲,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富则国强,路易的战争过多消耗了法国的财力,使得民众不堪税负高涨。而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终导致法国从君主专制走向了共和。大事件都不是偶然事件,都是多种条件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生的结果。话句话说一个公司发展的大事件也是需要多方的很多种努力向着同一个目标才可以实现。众人划桨开大船,此言不虚,众人即是一个系统工程。
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同理一个懂得尊重人才的公司才可能留住并培养出真正的人才。拿破仑把法国带到了自路易十四之后的又一个顶峰,同时也把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带到了全欧洲。欧洲人在拿破仑的指引下明白,自由和平等的大革命理念意味着一切民族压迫行为都是去了合法性,进而开始反抗并结束了拿破仑11年的皇帝生涯。公司就是一个缩小版的国家,治大国如烹小鲜,道理是相通的。管理好公司,把公司带到一个新的高度,如能胸怀天下,以治国服务人民的胸襟来管理公司,公司必定欣欣向荣。公司应有公正完善的制度,能够让每一个有道德的勤奋好学的员工的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公司创造价值并实现自己的价值,与公司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杰出的人才才会公司共进退,才会全心全意为公司谋福利。为公司谋福利就是为自己谋福利。而公司的普通员工也会逐渐变得优秀。公司缺乏优秀人才,可能是公司存在某些疏漏,不能使之来并安之。
第六集、 帝国春秋(德国) 18世纪打败法国之后,李斯特大胆设想,抛开用战争解决国家问题的习惯,从经济统一走向政治统一。关税同盟没有给李斯特带来财富,但给德意志带来了经济统一,政治统一的道路也曙光初现。然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失败了。幸好在专制制度下还有一个俾斯麦。历史总在以它固有的速度在向前发展,俾斯麦铁血但不鲁莽,他领着普鲁士小心翼翼在欧洲强国的夹缝中生存。 历史从来没有什么不变的原则,没有任何国家不可以结盟,也没有任何国家不会成为本国的敌人。在他的精心经营下,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帝国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宣告诞生。普鲁士缔造了德意志帝国。德意志帝国的世界舞台上亮相就震惊世界,而这一切如毛奇将军所言;普鲁士的胜利早就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了。俾斯麦为德意志帝国创造了一个和平的坏境使得德意志能够借助科教教育的发展迅速崛起。 直到俾斯麦渐渐老去,而俾斯麦没有成为制度。俾斯麦走了,什么都变了。后继者把通过两次世界大战把德国带进了沟里,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勃兰特和德国人民诚恳的接受了自己历史上的沉重一面,没有否定发动二次世界大战,没有推卸应该对犹太人大屠杀所负的责任。勇于承担历史责任的德国回到了欧洲的怀抱,也回到了世界舞台。 1990年10月3日,德国再次统一。在和平的环境中,德国人再次创造了经济奇迹。 李斯特-务实,俾斯麦-领航,勃兰特-担当。 人性,人道,人文。
第七集、 百年维新(日本) 日本,面积37万平方公里的岛国,把150年前殖民者的舰船利炮带来的生存危机转变成了机遇,最终摆脱了西方大国的欺凌实现现代化,成为唯一一个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到达日本的美国黑船,促使日本武士推翻了幕府,并扶持14岁的明治天皇领导一个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日本,开启了明治维新的时代。 日本政府高官对欧美12个国家一年零十个月的考察,改变了日本,也改变了涩泽荣一的个人命运。几千年来一直向强者学习的日本人找到了一个新的老师-德国。岩仓使节团自称为东洋俾斯麦的大久保利通主导了日本的工业化进程,后继者伊藤博文改变了简单的拿来主义,对本国的传统和现代文明进行的融合进行实践。 日本已经是工业国了,然日本一直在寻找赶超目标的最快方式。历史上一直选择与强者为伍的日本最终选择了与西洋列强共进退,加入到武力掠夺的行列。日本的侵略给亚洲人民包括日本人民带来了惨痛的灾难,给世界留下了伤痛的历史记忆。 战后的日本在《和平宪法》的框架下,民治维新打下的基础开始发挥作用。1968年就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和苏联的的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 在今天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可以称道的意义只是在于;对内,它自己的人民带来幸福;对外,给世界带去和平和安全的福祉。 有本事,生了事;无本事,省了事。生出事来便是无本事,省了事便是有本事。路走对了,发展才有意义。
第八集、 寻道图强(俄国) 彼得一世的俄国,除了广袤的国土,各个方面均落后与西欧各国。这刺激了彼得一世远涉重洋匿名前往欧洲留学。归国后为了和欧洲直接取得联系,动用了十倍于瑞典的兵力却惨遭溃败未能夺取通往波罗的海的出海口。战败后的彼得一世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九年后取得了空前的胜利,急剧改变了俄国在欧洲的地位。 1713年,彼得一世在从瑞典夺来的涅瓦河口重新建立了新的首都-圣彼得堡。他用野蛮的方式推动了俄国文明的进程,他让俄罗斯人没有了自由,超越了臣民的忍耐极限,甚至连他的儿子都无法忍受。彼得一世把一个守旧的国家推上了改革的道路,同时却在相当程度上割断了这个民族和自己历史的联系。 直到1762年来自德意志的叶卡捷琳娜二世登上女沙皇的宝座。她融入俄罗斯的传统,认为要使一个国家的公民变得理想而完善,就要依靠每个人的第一任老师——母亲。她将欧洲法制引入俄国的改革最终失败,她没有改变俄国社会的实质。靠君主本人推动的改革不可能用来推翻自己。叶卡捷琳娜二世对内专制对外扩张,使俄国成为了地跨欧、亚、美三洲的超级大帝国,她本人以亦成为俄国历史上第二个被称为“大帝”的君主。 依靠武力扩张来维持大国地位的辉煌,只能是短暂的。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无论是贵族还是贫民出身,面对在强国之路上几度起伏的俄国,他们开始了新的思考和选择。 真正伟大的民族永远不屑于在人类当中扮演一个次要角色,甚至也不屑于扮演头等角色,而一定要扮演一个独一无二的角色。
第九集、 风云新途 (苏联) 在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掌握的政权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在短短二十年间奇迹般的变成了一个工业化强国。俄罗斯是一个崇尚英雄,需要英雄,同时也是英雄辈出的民族。列宁认为:“如果沙皇制度由于有了13万贵族,这些在自己的地区,各自行使警察权的封建领主,便能维持几个世纪,为什么我们不能依靠拥有13完忠诚的活动分子的党,坚持几十年呢?”。在列宁的领导下,十月革命胜利了,苏维埃俄国将走出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虽然只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在外部世界的封锁包围和军事压力下,1921年实施新的经济政策,变余良无偿征集为市场买卖,恢复国内自由贸易,重新建立银行系统。 而美国人哈默促成了美国汽车制造业大王亨利?福特在苏联生产嘎斯车。新的经济政策让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 继列宁之后,斯大人常说:“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落后者是要挨打的。”他通过工农业“剪刀差”以强硬的方式加快国家工业化的步伐。 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人创造了一个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全面而细致的规划。拖拉机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是工业化的标志,应为它解放的是最广大的农业生产力。1932年,苏联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然而计划经济在当时的成功,使人们不可能像今天一样去反思它的弊端。苏联巨大的工业能力在二战中压倒了德国成为致胜的利剑。苏联以2000万人牺牲的代价捍卫了正义和和平,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悲壮的一页。苏联成为战后最有力量的三个国家之一,但是苏联发展的新高度取决于俄罗斯一代领航者的视野是否足够高远。然而苏联的领袖并没有像罗曼?罗兰期待的那样,苏联丧失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机会。 1991年,苏联解体。对一个伟大的民族而言,挫折意味着新的出发。
第九集、 新国新梦 (美国?上) 星条旗国家,美利坚合众国,亦即美国,230余年的历史,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位置却维持了一个世纪。 美利坚合众国的起源,是13个英属殖民地。18世纪大英帝国扩张使财政入不敷出,在殖民地增加税收的政策引发了史称的“美国独立战争”。1776年7月4日,13个英属殖民地签署《独立宣言》,经过八年的战争最终赢得了独立。11年后的1887年,华盛顿作为主席主持了历时116天的制宪会议,并形成了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宪法的制定和实施,诞生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统一的政府,统一的市场,统一的货币,统一的税收。 而后的大量移民带来的欧洲工业化的成果,帮助美国拉开了早期工业革命的序幕。美国人口由独立时的300多万爆炸式增长到3000多万,爆炸式的移民为垦荒提供了劳动力,也促成了跨越式的科学和技术引进。然而当时的美国不仅保护了自由,还保护了奴隶制。林肯废除了农奴制,赢得了历时四年的南北战争。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林肯拯救了美国。 1862年林肯签署的《宅地法》点燃了美国人去西部创造未来的巨大热情。西进运动塑造了通过自我奋斗、实现个人梦想的美国精神。而1787年宪法对专利的保护,激发了整个社会的创造热情。爱迪生等伟大的发明家铸造了美国强大的科技实力,让美国很快在电力技术使用引发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独占鳌头。 这个新兴的工业国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在19世纪末迅速赶超了过去两个世纪一直走在前面的欧洲强国。一个新的大国正在美洲成长
十一集、 危局新政 (美国?下) 美国自1894年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后,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繁荣的背后,美国社会初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和各种罪恶。最高的工商致死率,两百万名童工最小的只有4岁,矿难,火灾。 垄断的形成是自由竞争的结果,它聚拢了大量经济资源,损害了工人利益和社会公平,也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自由发展,导致了城市贫困人口大量增加。新上任的西奥多罗斯福接纳了进步运动,开始向垄断资本开战,先后对40多家公司提起诉讼,并将反托拉斯的行动纳入到美国政府制度化的长久政策中。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美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而福特式生产方式的出现是美国人在工业领域最富革命行的创造。 然而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不仅席卷了美国,也让欧洲国家先后陷入了大萧条之中。所幸的是美国人有了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他宣誓就职后第五天,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政府干预经济的行动开始了,并深刻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罗斯福认为真正自由的人,必须有基本的生活保障,政府应该承担起保障人们免于贫困的责任。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看不见的收和看得见的时候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同样,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样给美国带来了机遇,美国获得了世界的领导地位。战后美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总量一半以上,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还向5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驻了军队。 美国独一无二的综合实力,按照有利于自己的的方式主导国际秩序,并最终成为一个超级大国。 十二集、 大道行思 忽视过去的人,在未来行程里只是一个缺乏思想准备的匆匆过客;忽视过去的国家,面对世界变局将不会有成熟的选择,甚至有迷失方向的风险。让历史照亮未来的行程。 大国之谜难解,然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在大国崛起中的作用获得众多专家的共识,而体制创新也不能忽视。大国之路无法简单复制和模仿,但向发达国家学习是后发国家走上强盛之路的开端。 历史上大国崛起以后,大国造成的麻烦总比解决的问题要多得多,而大国之间的战争,似乎成为打破和重建世界格局的必由之路。历史证明:没有永远的霸权国家,大国的兴衰交替是不可避免的法则。从大国崛起到持续强大然后转入衰退,是一出要耐着性子观看的历史长剧。 大国曾经以军事力量作为崛起的杠杆,今天综合国力则是大国崛起的基础。占有庞大的市场是综合国力的直接体现,其秘诀即科技创新能力,这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在以信息化为特征的新时代,各国的命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作为孤岛存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还闪耀着区域一体化的合作这个选项,欧盟的和平发展提供了生动的历史注脚。 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基本主题。在如今急剧变革的时代,我们不知道21世纪大国将走向何方,但可以肯定的是:建立永久和平、共同繁荣的的和谐世界,将是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 没有战争,没有压迫,没有饥饿,没有贫困。人人平等。
大国崛起读后感2
现在的世界是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不论是国与国之间,还是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激烈,甚至是残酷的竞争。一个人若想在各种比拼中脱颖而出,就要总结、吸取自己和他人的经验和教训;一个国家若想在在如今这强国林立的世界中崛起,也必然要借鉴他国崛起中的经验和教训。《大国崛起》一书介绍了 15 世纪以来 9 个世界性大国的崛起历程,反应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 9 个大国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早期的大国,即葡萄牙和西班牙,他们真可谓是勇敢的探险者、拓荒者。他们勇于向未知挺进。当其他欧洲国家的活动范围还仅限于欧洲本身时,葡萄牙、西班牙已开始了对欧洲外的土地的探索与争夺。于是,世界第一次被瓜分、地理大发现等都成了西班牙、葡萄牙的“杰作”,这两个国家也从外部掠夺来了大量财富。而最终,他们衰落了,因为他们的贪心、享乐之心等等。 荷兰、俄罗斯两国人民的坚强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荷兰在独立前的抗争着实令我叹服;俄国人在强敌临近之际的英勇无畏令我对其深表敬佩。但是,荷兰成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活例子,苏联最终也未脱出僵化的模式。 英国、法国、德国都曾拥有强大的军队,同时也有强大的综合实力。若是和平地、与时俱进地发展,他们不仅不会成为明日黄花,而且还会使世界人民少受些磨难。但他们的野心决定了他们失败的命运。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将所学来的东西快速、充分地消化利用的国家,可他们唯独没有学会与人为善,并最终葬送在自己的野心和缺乏远见上。 美国从独立到现在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其间运用了各种手段,极力地使自己获得的利益最大化。虽说美国崛起的手段没什么值得赞扬之处,但是其维护主权的坚定、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从这 9 个大国的兴衰史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崛起的过程中全部奉行扩张政策,而这扩张政策也为他们当中的大多数的衰败埋下了祸根。不论是从这些国家的经验教训来看,还是从现在的国际形势来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决不能重蹈列强们的扩张政策的覆辙。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中国是拥有悠久文明史的礼仪之邦,是当今世界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的力量。中国的崛起要不损害世界人民的利益,同时要为构建和谐世界尽我们的一份力量。在我们和平崛起的过程中,我们应学习那 9 个大国在扩张中体现出的探索未知的勇气,善于学习和借鉴的品质,也要注意跟上时代的步伐;那些大国曾有过的贪婪、野心以及取得些许胜利后的得意忘形,则是我们要严防出现在自己身上的问题。只有在努力维护和平的前提下的锐意进取、团结、独立、自主并不断创新,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我们才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的喜人的成绩。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进步,因为国家是由一个个个人组成的。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爱好和平不仅仅是对国家的要求,它们同样也是个人应做到的。我们每个人都应有一颗爱国、进取、和平、创新之心。只有我们每个人不断进行自我提高,我们祖国的实力才能逐渐加强,我国的国际地位才会不断提高。当然,我所谓之人人进取等并非是说每个人都要按同一种方式去做事,而是希望我们人人都怀着强大祖国的理想去为祖国的发展而拼搏,并在此基础上发扬自己的个性。我认为,发扬每个人的个性十分重要,因为人的个性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扬,是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重要前提。 《大国崛起》既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有所启示,也对我们个人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篇2:大国崛起读后感 《大国崛起》,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解读15世纪以来500年的时间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九个国家相继称霸世界,并日益成为超级强国的历程,从政治、经济、思想、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多个角度分析大国兴衰的成败得失,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 本书所说的“世界性大国”不是人口和面积意义上的大国,而是在历史“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之后出现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当然,也有历史学家认为,至今为止,真正的“世界性大国”只有荷兰、英国、美国。我们现在看,这些“大国”有几个共同点: 一、有对外扩张的历史,现在有些国家依旧在不遗余力地对外扩张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国家贸易到哪里,枪炮就到哪里,势力就扩张到哪里,以至于全球成为它们的原料的供应和商品销售基地,现在的美国在全球本土以外的50多个地方有驻军,成为“世界警察”。 二、曾经称霸世界、对全球进行殖民统治,包括经济殖民和文化意识领域的殖民 历史上除了欧洲本土和南极洲外,都曾经是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英语成为世界语言,就是英国这个“日不落帝国”留个世界的“遗产”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至今还还未修复当初被殖民时留下的创伤。 三、都经历过推翻封建王权或殖民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 四、在工业、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和社会改革方面有过突出表现; 第一次工业革命,机械制造业的产生;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子技术的应用,现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真正现代意义的大学等都首先发源于上述大国。它们制定推行了世界经济活动标准,荷兰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市场,英国推行了全球自由经济,美国在发现了自由经济产生问题时,采取了政府干预经济,让看不见的手和看的见的手同时起作用,挽救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五、世界性战争的的发源地 自进入热兵器时代以来世界上所有较大规模的战争中,这些世界大国要么是战争的策划者,要么是幕后操纵者,要么是直接参与者,就是现在主要的动荡地区,到处有美国士兵的身影。 不管怎么说,世界大国的产生原因是多方位的,是本国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外显,实力主要包括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文化张力等,但是在学者眼里,他们认为世界大国的实力主要表现在文化,制度方面。 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今天的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拥有众多人口和悠久历史的中国如何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中国的几代领导人反复强调:我们的发展,要吸收和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那么,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胸怀和态度来看待曾经在近现代历史上引领世界潮流的国家?中国的和平发展,可以从中借鉴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我们该如何认识中国?我们该如何看待世界? 思想的解放是先导,英国工业革命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新教在英国确立了统治地位,它解放了人们被禁锢的僵化思想。诞生了一批伟大的科学家,瓦特、牛顿是他们的杰出代表。英国可以为出身地微的牛顿举行国葬,皇室成员、亲王亲自为他抬棺。这在其它当时等级森严的欧洲国家是不可想象的,更不用说中国。当时经济的飞速发展的迫切需要新技术,为什么唯独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正是英国相对而言比较开放、自由的宗教环境,为优秀科学家的诞生提供了宽松的空间。这些标新立异的科学工作者才没有被当成异教徒烧死。如果瓦特研究万能蒸气机的实验被当狂热的宗教界成挑战上帝的举动;如果珈里略的悲剧降落在瓦特身上,英国还有工业革命吗? 改革体制是关键,一百多年前,美国的大炮打开了日本封闭的国门;这和中国的情况何其相似?日本人能迅速认识到幕府体制的僵化,改变国体为天皇掌权的君主立宪制。当中国的皇帝还在紫禁城内醉生梦死的时候,日本不但派出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天皇也亲自到欧洲发达国家考察。日本最终目的作出了脱离亚洲,与欧洲列强为伍的明智选择,为自己的崛起找到了伙伴。日本的百年维新让自己成为世界经济第三强国,日本的强国经验最值得中国借鉴。 改革体制不能一蹴而就,沙皇彼得一世、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本来是俄罗斯改革体制最有力的推动者,可当改革到一定阶段时,改革必然触犯到这些人的利益,此时他(她)们都同时不约而同成为改革的反对者。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葬送国家几十年改革的成果。如何用制度约束改革的既得利益者,防止他们成为继续革新的反对派,这是保证革新持续到成功的关键。 文化教育是保障,鲁士国王威廉三世曾说过:“正是由于穷困,所以要办教育。”在这个教育普及的国家中仅柏林洪堡大学就有29位科学家加冕过诺贝尔奖。难怪德军总参谋长毛奇早就自豪的说过:“德国的胜利早已在小学生的讲台上决定了!” 过去,在欧洲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曾经出现过“康梁变法”,但被顽固不化的“老佛爷”镇压下去了。后来,在西方“自由、平等、博爱”民主思想的感召下,孙中山终于发动革命、为中国的封建社会划上了句号,并提出了“三民主义”进步思想。1919年的“五四运动”就是一场倡导新文化的运动,陈独秀提出要请“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来救中国,俄国“十月革命”又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中国革命。可见,这些“大文化”()和先进思想是引领社会进步的火炬,也是驱动社会机器快速运转的“软件”。没有这些先进的文化,就不会有今天的新中国。 回顾500年来各世界大国发展的历程,掂量12个大国崛起的关键因素,其中的一些因素显然不约而同值得关注:重视科学和教育、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善于学习但绝不简单模仿别国的道路等等。因此,我国只有重视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善于借鉴别国经验,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努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真正实现强国之梦。 篇3:大国崛起读后感 荷兰,在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上,以捕捞鲱鱼起家从事转口贸易,他们设计了造价更为低廉的船只,依靠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业信誉,逐渐从中间商变成远洋航行的斗士,荷兰人的这些创造性地做法使得他们成为了当时的商品集散地。他们坚守信誉,开发了很多新航线,垄断了当时的欧洲的海上贸易,想比较于当时处于君主集权下的其他欧洲国家,荷兰的统治很分散,起初是被西班牙国王统治,后来又得到了英国女王的统治,但是自信的荷兰人发现这些国家的统治着贪得无厌,当时的七个省份便联合起来,建立了一个分散的共和国,一个商人和知识精英为代表的共和国。 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充当高级抢劫者的帮凶,所以虽然起步阶段不够民主,但是也能“在外分点汤,对内抢一点”,发展起来,然后可能实现民主转型,唯一的不好就是靠着别人崛起,也要看别人脸色吃饭,偶尔也得被老大抢一回(比如欧洲的中等发达国家、过去的四小龙等)。这是抢劫的分支阶段。 个强国要崛起必须先唤醒整体国民的整体愿望。总而言之,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崛起不仅仅是休生养息,更学要高层决策者的思想一定不能落后。德国与日本虽然是战败国,也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但是他们早已有了先进的社会体制,所以在战后几十年又可以迅速恢复,依旧是世界强国。
大国崛起读后感3
《大国崛起》读后感
《大国崛起》是一本气势恢宏的书。花一周时间读完,仔细品味,过程中有很多感悟与惊喜,感悟在两三年之后再次接触这几个大国的沿革变迁,确实好的书多次读每次都是不同感觉;惊喜在我好久不读历史书了,这次读这本书竟然发现我在半年之后,还是对这些历史有着较充分的兴趣,半年前读了本关于宋代的简约介绍的历史书。《大国崛起》是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解读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崛起历史的书。书中提到的9个国家的崛起历程,带给人的不仅仅是国家崛起的震撼,更多的是一国家如何在顺应发展潮流中通过经济的崛起从而实现国家崛起的思考。《大国崛起》浓缩了海洋时代上出现的各个强国发展的精华,让我再次感受的强国的不易。
葡萄牙,论面积还不如中国的许多省份,15世纪时还不到100万的人口的小国,当初仅仅是为了获取香料这个简单的愿望,却开创了真正意义上走向全球的大航海时代。他的成长,如同一艘小船经历了海上的大风大浪,日益看到耸立在海中央明亮的灯塔,最终成为了第一代世界大国。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的昌盛并不是以人口、面积来衡量的,葡萄牙所展示的就是他磅礴的勇气和不屈的傲气。他用他磅礴的勇气和不屈的傲气向全世界证明他们的力量不可小觑。德国,在这个教育普及的国家中仅柏林洪堡大学就有29位科学家加冕过诺贝尔奖。我们从中可知,国家总在不断的发展,而人类短暂的生命永远也无法比拟一个国家漫长的历史,人类渺小的功绩永远也无法比拟一个国家的莫大的荣耀。所以,培育下一代的人才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自强的精神,才有自立的可能,才能赢得其它国家人们的尊敬。中华民族,在很多地方需要学习别国。我们有韧劲,却缺乏思考、也缺乏自省;我们有力量,却缺乏动力,也缺乏勇气。恰似德国在二战后勇于反思和敢于悔过的行为,最终才得到了全世界的原谅与支持,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集中营纪念地长跪忏悔,真实地展示了这样的精神。那么只有正视历史,直面失败,历史才不会重演,成功才会到来。在务实上,我们做的比起别国也差的很远,搞浮夸,搞假政绩,搞表面繁荣等等无用的行为,根本不能从本质上,从实际上提升我国的国力。所以我们始终只能从面积和人口上说是一个大国,而从人均数据上讲却不能说是一个强国。
对于中国乃至任何一个国家强大的战略,我有个简单的体会:一是重视科学和教育。回顾五百多年来大国发展的历程,思考九个大国崛起的关键因素,其中都离不开重视科学和教育,尤其是德国。德意志民族诞生了黑格尔、康德、马克思、贝多芬、歌德等思想界和艺术界的伟人,而位于柏林的洪堡大学就有29位科学家加冕过诺贝尔奖。精心培育下一代是历届德国政府的重要任务。二战后德国迅速崛起,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创造了高度的物质财富和社会文明。德国再次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一大批杰出的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工程技术领域,这也奠定了德国现代工业的基础。今天,德国生产的汽车、电子、通讯等产品遍及全球,世界各国的青年学子都喜欢到德国留学,今天德国的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令人叹服。
二是选择适合本国特点的发展道路。在于几百年来,西方主要大国的强盛无不是在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选择了适合本国特点的发展道路,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放眼欧美大国,无论是葡萄牙、西班牙通过海洋冒险成就霸权,抑或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制度创立商业帝国,还是率先发起工业革命推动自由贸易而成就的大英"日不落"帝国,以及法、德两国的随后兴起等,这些强国的崛起都离不开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英国君主立宪制、法国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以及德国俾斯麦的改革等无不如此。而位于大西洋彼岸的美国的崛起、日本和俄罗斯的后发制人,除了自觉的赶超意识,也都曾经历了制度转型的阵痛。所以,国家的强弱、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主要看政治上是否具有进步性。
三是靠实力说话。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不单是丛林准则,亦是政权更迭和历史发展过程的不二法则。弱国无外交,我们都了解中国最屈辱的那段近代史,因为闭关锁国,因而闭塞视听,因此夜郎自大,然而,也正是他们口中的蛮夷倭寇未开化的不屑之流,用坚船利炮,轻易就敲开了自诩的所谓泱泱大国的国门,让中国丧权辱国,我想对现在中华儿女的民族自尊心都还是有影响。于国而言,实力就是综合国力,乃政治、地域、科学、技术、军事、经济、人口等的概括和整体评价,井底之蛙看到的永远是自己头上的一小片天空。同样于企业而言,实力也就是核心竞争力。说起房地产,人们总是想到万科;讲到IT,大家自然会想到微软;就连小孩吃快餐,首先想到的还是肯德基。因为它们在本行业内确实做得出色。
四是学习与创新。无论哪个大国的崛起,没有一个不曾历经过学习与创新这个积淀的过程。大国的崛起,也同时证明了学习与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永动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一直讲了几千年,从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到近代严复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再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活到老,学到老"。 1871年12月,日本派出48人的"岩仓使节团"历时两年,访问了美欧12个国家。每到一国,团员们都本着认真学习的态度,对该国的情况进行细致的研究,使节团回国之后,编辑了长达100卷、共2110页的《美欧回览实记》,以欧美之行的收获为基础,日本政府提出了"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富国强兵"三大政策,作为指导国家建设的总方针,引着日本向强国之路迈进。日本在二战后能迅速重新崛起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是他们积极向西方学习的结果。五是人才兴国。国家兴盛,需要人才。对于人才的重视,我们可以看英国的例子,当年牛顿去逝后,英国为这位出身低微的科学家举行国葬,皇室成员、亲王亲自为他抬棺。这在当时等级森严的中国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国家应加强对知识分子的重视。 21世纪,我国无论从人口还是地域面积上来说都是名副其实的大国,然而这样得天独厚的大国特质却让我们在大国崛起的道路上远远落在了包括日本以及许多欧美资本主义小国的后面。这让我们不得不在"大国"的问题上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身份,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像是一个高大魁梧却步履蹒跚的人,卖力的走着自己的一条路。然而,可曾想过,我们地域辽阔,但却地大物薄,我们资源辽阔,但是人口密集,使得人均占有量仅仅是其他国家的几十分之一,如果把那些发达小国家比作独生子女家庭,那么我们国家就是拖着十几口人过日子的大家庭,我们要用同样的一份口粮去养活十多口人,这样想来,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啊!我们承载着大国之难,带着庞大的人口一步一个脚印的在发展道路上走的虽然艰难,但是一步一个脚印。我们没有他们轻松的步履,是因为我们从未遗弃前进队伍中任何一群的落后者,从未卸下身上的责任,走在队伍最前列的人总会回过头,向后头的大部队伸出援助之手,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和谐的,全面的,我们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绝不是只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在发展的道路上,超速度的快感只能造就虚华世界的表象,只有统筹兼顾的大国风范才支撑得起大国沉重的脊梁。我们既要向世人展示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优良传统,作为世界猪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因为拥有五千年的深厚底蕴,我们可以充满自豪地历数家珍:长城、兵马俑、"四大发明"、丝绸之路等等,我们也要向世人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有了这些成就,我们才有实力来承办奥运会,建成以鸟巢、水立方等为代表的美轮美奂、巧夺天工的奥运场馆和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并决心把她组织成一次恢宏壮丽的盛会。我们看到,奥运会精彩的开幕式有中国元素,也融入了世界的色彩。读史使人明智,读史使人感悟,读史催人奋进。《大国崛起》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大国崛起》给世界各国提供了如何奋力崛起的前车之鉴。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中的大国,应高举改革开放大旗,走现代化发展之路,学习借鉴先进国家经验,创自己独特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早日实现大国崛起之梦。
大国崛起读后感4
这本书主要描述了自十五世纪以来五百多年的时间里,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原先割裂的世界开始真正意义上地连成了一个整体,彼此隔膜的世界各国开始相互认识和了解,也展开了相互的竞争。在近现代以来的世界舞台上,有九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登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这本书从政治、经济、思想、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多个角度分析大国兴衰的成败得失。几百年来,历史的尘烟逐渐消散,但为什么葡萄牙、荷兰这些无论面积、还是人口都不及中国一个省的国家能成为历史上的殖民大国,又为什么昔日的大国都仅能维持百年左右的霸权?这些不同篇章的文字和片段留给我的是深深的震撼。
回顾五百多年来各世界大国发展的历程,思考九个大国崛起的关键因素,其中都离不开重视科学和教育。尤其是位于欧洲中部的德国,历来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德意志民族诞生了黑格尔、康德、马克思、贝多芬、歌德等思想界和艺术界的伟人。精心培育下一代是历届德国政府的重要任务,人类不断延续、永不熄灭的香火,是国家精神传递的骨干。
书中让我强烈震撼的还在于几百年以来,西方主要大国的强盛无不是在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选择了适合本国特点的发展道路,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放眼欧美大国,无论是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和西班牙通过海洋冒险成就的海洋霸权,抑或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的商业帝国,还是率先发起工业革命推动自由贸易成就的大不列颠“日不落”帝国,以及法、德两国的随后兴起等。所以,没有思想的进步,是很难在政治上取得突破的;而没有政治上的进步,其他方面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制约,从而一个国家就无法走在时代的前列。与西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时期满族统治之下的中国,外族入侵,中华文明遭受了很大的残害。满清统治阶级紧紧束缚人们的思想,禁锢人们进步的、革命的思想。反观世界上先后崛起的大国,无一不在思想上取得突破。中国欲崛起,成为完完全全的大国,必须要使人们从封建残留下来的思想中解放出来。没有实事求是的解放思想,只能在表面上作一个强国。
岁月流逝,很多历史还“活着”:活在一栋古老的建筑上、一段残破的遗址间,一个偏僻的博物馆里,或者活在当地人的衣食住行中、活在源远流长的典礼仪式上、活在专家学者的考据里。有人说,科学、艺术、宗教三者解释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事情,如果还有什么是这三者解释不了的,那只有诉诸战争这最后一种语言。《大国崛起》浓缩了历史发展的精华,大国崛起也正是把科学、艺术、宗教、战争四种武器运用到淋漓尽致。修身齐家,抑或治国平天下,各取所需,多少对人总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