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心得体会范文5篇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关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心得体会范文5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心得体会1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带有奠基性的第一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持续发展的第二大理论成果,不仅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和逻辑上的密切联系。两者在继承发展、与时俱进的基础上,相映生辉,共同构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事业在中国的新篇章。
一根相连的关系。两者都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哲学基础:坚持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两者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两者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以新的理论形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一脉相承的关系。两者理论灵魂一脉相承。坚持实事求是,认清中国的基本国情,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历史阶段的任务和奋斗目标,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思想依据。两者理论内容一脉相承。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基本矛盾、根本任务、现代化道路等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探索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渊源。两者理论风格一脉相承。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都是开放的科学理论体系,都具有鲜明的实践性,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体相依的关系。毛泽东思想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制度和理论基础。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根本制度基础和理论基础。毛泽东思想是被中国共产党人发展了的、赋予了新内涵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沿着毛泽东思想开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道路,充分吸收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财富,又根据新的时代特点和人民群众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实现了党和国家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发展。
一帜相随的关系。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两者都高扬共产主义的旗帜,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己任。党在成立之日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党取得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开拓创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不懈奋斗。两者都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引。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科学社会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总结吸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两者都将继续为科学社会主义飞跃发展作贡献。毛泽东思想、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解决当代社会主义在建设与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领域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必将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继续飞跃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根本上的继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对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对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以及党的建设的一些重大问题的坚持和继承,是根本上的继承。
第一,坚持和继承了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事求是的产物。正是我们党恢复了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开创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正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集中表现和具体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走和平发展道路等,都渗透着毛泽东同志坚持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和平共处的重要思想。
第二,坚持和继承了毛泽东同志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所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和观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国防、外交等各个领域和方面。从理论渊源上说,这些探索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思想先导和理论生长点。比如,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毛泽东同志指出可以把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我们党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这一观点,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上,毛泽东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这一正确分析,进一步提出了用改革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上,毛泽东同志强调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了这一积极成果,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等等。
第三,坚持和继承了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思想理论。毛泽东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提出“两个务必”,坚持思想建党,努力保持党和国家的性质永不变色;强调端正学风,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紧密围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继续坚持“两个务必”,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制度和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纯洁性水平不断提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飞跃式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是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发生的又一次重大理论飞跃。
第一,关于发展时期的认识飞跃:由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跃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毛泽东思想对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作了初步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提出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科学地回答了新时期的时代特征、国际格局、开放战略、外交战略、国防战略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第二,关于发展指导思想上的认识飞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着力发展生产力。但由于主观、客观、国内、国外的诸多原因,特别是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左”的错误,“以阶级斗争为纲”,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严重挫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并实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使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发生重大转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党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思想。
第三,关于发展空间上的认识飞跃:由关门搞建设变为打开国门开放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虽然认识到要与世界上一切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开展平等互利的经济贸易交流,但由于西方大国对我国实施孤立封锁,再加上对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认识不清楚,导致我们不得不关起门来搞建设。邓小平同志在深刻总结关门搞建设的严重教训基础上,作出了实行全面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江泽民、胡锦涛同志继续深入推动中国对外开放进程,最终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极大拓展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空间。
第四,关于发展动力上的认识飞跃:由以阶级斗争为动力转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同志曾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巨大动力,但随着他晚年“左”的思想影响,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沉痛历史教训。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科学揭示了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的是“具体的体制”而非“社会主义制度”,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转折。江泽民同志提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胡锦涛同志强调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科技、开放的动力作用,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党对于社会发展动力规律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突破性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出发,从世情国情党情出发,创造性地回答了三个重大问题。
第一,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吸取超越发展阶段的严重教训,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建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制定了基本纲领,总结了基本经验,明确了基本要求。
第二,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分析了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认为随着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也要有所扩大,对党的性质和宗旨作出了新的规定和表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党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加强群众路线教育,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第三,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发展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上,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十六大以后,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了发展内涵、创新了发展理念、提高了发展质量。在“实现什么样的发展”问题上,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体现了发展的世界观;在“怎样发展”的问题上,科学发展观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做到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体现了发展的方法论,成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
三、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不忘老祖宗,把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经典著作放在重要位置。要按照习近平同志关于重视学习经典著作的要求,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地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和毛泽东的著作或文献,学习党史、国史,加强理论研究,力求学得深一些、专一些,做到“厚积薄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卷帙浩繁,要精选精学,重点学习经典作家的经典篇目。同时,还要紧密联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现实问题学习经典,加深对经典著作的理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当前,对于正在深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围绕活动主题,自觉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提高宗旨意识,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增强教育实践活动实效。
深入学习、系统把握、认真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整体上全面把握这一理论体系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与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入学习、系统把握、认真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根本的是要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决克服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在实际工作中自觉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张和要求,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发展的科学决策,转化为领导发展的卓越能力。
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要善于分析和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科学回答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领域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要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行理论研究和思想创新,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和思想保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心得体会2
1.在党的建设上,毛泽东特别强调要放在首位的是()。
A.理论建设
B.组织建设
C.思想建设
D.制度建设
【答案】C
【解析】毛泽东在党的建设上,特别强调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提出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强调党员要不断进行思想改造,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树立无产阶级思想。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是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一条重要指导思想,是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最核心的内容和最重要的特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创造性的发展。
2.2002年党的十六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案】B
【解析】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答案】C
【解析】党的思想路线的四个基本内容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这四个方面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其中,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A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B项,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途径和方法;D项,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思想路线验证的条件和目的。
4.革命统一战线中最根本的问题是()。
A.领导权问题
B.革命对象问题
C.革命动力问题
D.革命性质问题
【答案】A
【解析】统一战线是不同阶级的联合战线,必然存在矛盾和斗争。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集中表现在对统一战线领导权的争夺上。因此,领导权问题,是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坚持独立自主的实质是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特别是在与国民党的两次合作时期。
5.在社会主义改造中,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
A.加工订货
B.统购包销
C.经销代销
D.公私合营
【答案】D
【解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经过了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两个发展阶段:①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②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它又经过了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两个阶段。
6.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发展
B.创新
C.公平
D.正义
【答案】A
【解析】2004年9月19日,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党和全国工作的中心是()。
A.社会建设
B.文化建设
C.政治建设
D.经济建设
【答案】D
【解析】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首先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和全国工作的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心得体会3
1.新常态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说明为什么我们要不断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如何理解习近平所说的中国经济新常态?
3在新常态下,如何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答案要点】
1第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取得的新认识。如何以更好的质量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也是必须要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第二,在未来的发展中,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趋于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经济社会的发展就难以持续。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提高质量和效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更加突出。
第三,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
2第一,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第二,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新常态下,中国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第三,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新常态也伴随着新问题、新矛盾,一些潜在风险渐渐浮出水面。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
3第一,新常态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主攻方向是调整经济结构。
第二,新常态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第三,新常态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是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三是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四是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
第四,新常态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2.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
1为什么要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
2在资源配置中,如何处理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关系?
【答案要点】
1第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第二,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需要。经济发展就是要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第三,理论和实践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本质规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2“看不见的手”是指在资源配置中市场的作用;“看得见的手”是指在资源配置中政府的作用。
第一,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在资源配置中是市场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第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市场和政府两者作用的职能是不同的。
第三,政府和市场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既不能用市场
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3.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1如何理解“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或者:如何理解“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丰富了民主的形式、拓展了民主的渠道、加深了民主的内涵”?)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
【答案要点】
1第一,协商民主源自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政治文化,源自近代以后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进程,源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源自新中国成立后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共同实现的伟大创造,源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体制上的不断创新,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
第二,协商民主深深嵌入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过程。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既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发挥了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既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又贯彻了民主集中制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原则;既坚持了人民民主的原则,又贯彻了团结和谐的要求。
第三,所以说,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丰富了民主的形式、拓展了民主的渠道、加深了民主的内涵。
2第一,中国共产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自己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第二,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部发展历程都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所以能够取得事业的成功,靠的是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第三,如果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我们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第四,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的重大工作和重大决策必须识民情、接地气。
第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们能够实行和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4.浙江温岭民主恳谈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1浙江温岭市是如何通过民主恳谈的形式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
2民主恳谈的形式对于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哪些作用?
3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
【答案要点】
1第一,浙江温岭市将致力于民主恳谈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将民主恳谈作为温岭市各级政府公共政策制定和公共事务决策的必经程序。
第二,民主恳谈注重公众参与和对话为基本特征,既保证了参与的有效性,又做到了参与的广泛性,使社会各界、各个群体都有机会和渠道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第三,民主恳谈解决了很多重大事项和事关民生的重大问题,得到了民众的认同。
2第一,温岭民主恳谈开辟了社会公众有序政治参与的新途径。
第二,改进和完善了地方党和政府的执政方式、社会治理方式和决策方式,提高了当地政府的决策能力和决策水平。
第三,提高了当地群众对政府的信任感和认同度,营造了公开、透明、开放、民主的社会环境。
第四,增进了社会共识,增强了社会凝聚力,有力地促进了温岭市经济社会的平稳良性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第五,温岭民主恳谈是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领域的一项创造性成果,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路径,彰显了社会主义人民民主的价值和活力,为各地推广和实施基层协商民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示范模式和现实经验。
3第一,必须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确保协商民主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有章可循、有序可遵。
第二,协商就要真协商,真协商就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来决定和调整我们的决策和工作,从制度上保障协商成果落地,使我们的决策和工作更好顺乎民意、合乎实际。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点。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大量决策和工作,主要发生在基层。要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重点在基层群众中开展协商。
5.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1为什么说“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
2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如何推动法治中国建设?
【答案要点】
1第一,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
第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第三,我们要实现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做到:第一,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第二,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第三,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第四,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第五,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6.上海自贸区在法治轨道上运作;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1上海自贸区的探索是怎样体现重大改革“在法治轨道上运作”的?
2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答案要点】
1第一,科学立法是处理改革和法治关系的重要环节。第二,要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发展需要。在研究改革方案和改革措施时,要同步考虑改革涉及的立法问题,及时提出立法需求和立法建议。第三,上海自贸区的探索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的上下联动,不仅依托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务院的授权,以便调整相关法律法规中的行政审批事项,而且还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在国家与地方两个层面完善法律体系,实现了重大改革在法治保障中运作。
2第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具体讲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第二,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
7.生态文明建设与“APEC蓝”
1在APEC会议上,习近平为什么强调“APEC蓝”?
2如何让“APEC蓝”保持下去?
【答案要点】
1习近平强调“APEC蓝”,实际上强调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第一,是顺应人民需求、解决百姓面对的现实问题的需要。第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第三,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第四,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应尽的国际义务的客观要求。第五,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2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从根本上说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第一,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第二,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第三,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第四,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8.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强国
1简述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
2如何建设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答案要点】
1第一,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第二,文化及文化自信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第三,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第四,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事关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事关我国国家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第五,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能否实现。
2第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文化自觉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个必要条件;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第三,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把文化资源转变为现实文化力量;第四,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心得体会4
今天是历史的承继与发展,又是历史积淀和时代精神的融汇与光大。在党的十七大提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今天,我们需要深入地思索一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怎样从毛泽东思想发展而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又从毛泽东思想,特别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吸取了哪些有当代价值的养料?这里,仅提出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曾经成功地开辟了中国革命道路。中国革命的胜利证明,照搬别国革命的成功经验和模式不行,只有走自己的道路。这以后,中国逐步探索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同样是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的。说起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起点,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1956年。其实在此之前,这种探索就已经开始了。其成果具体地体现在1954年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里,体现在通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所确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里。
例如,在政治制度上,最重要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这不仅明确了共和国的性质,而且从根本制度上把有别于苏联苏维埃大会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起来了。
再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早在1949年制定的《共同纲领》规定:“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国外华侨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代表们所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就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据周恩来在关于共同纲领草案的报告中说:“在讨论中曾经出现过两种其他的想法:第一种以为等到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后,就再不需要人民政协这样的组织了;第二种以为由于各党派这样团结一致,推动新民主主义很快地发展,党派的存在就不会很久了。后来大家在讨论中认为这两种想法是不恰当的,因为他们不合于中国革命的发展和建设的需要。” 这样,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就和新中国一起诞生,并在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延续下来,成为长期坚持的基本制度。
还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这就把有别于苏联联邦制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根本上确立起来。
以上这些,都是同当时苏联等社会主义各国相比独具特色、富有创造性的政治制度,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成果的制度结晶。
当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主要是参照苏联的制度设计建立起来的。我们后来所说“受苏联模式的严重影响”,主要是指这方面的情况。即便如此,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起来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仍然含有某些自己的经验、自己的创造。例如,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上,工商企业除了国营的以外还有公私合营的,农业搞的是集体所有制性质的生产合作社,无论工商业还是农业,都没有搞苏联那样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在国民经济管理体制上,实行的是“大计划、小自由”,而没有像苏联那样从上到下一概统得过死。
1956年,是中国共产党引以为骄傲的一年。正是这一年,在毛泽东提出的“以苏为鉴”的思想指引下,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取得了两项重要成果。其一,就是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其二,就是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这两项成果,是紧密联系着的。前者为后者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后者则对前者作了重要的补充和发挥。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为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作了哪些思想准备呢?《论十大关系》首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方针:“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这个基本方针的指导下,又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的新方针。《论十大关系》从受苏联影响最大的经济建设破题,十大关系中有六项都是有关经济问题的。在这篇讲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方针是: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重点发展重工业,同时也要加大对轻工业和农业的投资比例;在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上,要大力发展内地工业,改变不合理的工业布局,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沿海工业的作用;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上,要下决心降低国防费用的比例,多搞经济建设;在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上,中央和省市要给工厂一定的权力,允许工厂有一定的独立性,要统筹兼顾,保证农民增产增收;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要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在中国和外国的关系上,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
《论十大关系》还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新方针。这就是:在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上,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巩固各民族团结;在党和非党的关系上,要坚持多党合作,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上,社会的镇反要少捉少杀,机关的肃反要一个不杀大部不捉;在是非关系上,要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这些思想,后来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里,又有新的阐发。在讨论《论十大关系》期间,毛泽东受到发言者的启发,还概括提出了领导科学文化建设的“双百”方针。他明确指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
这样,在中共八大召开之前,从建设指导思想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都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轮廓,为制定中共八大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
中共八大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地分析了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明确了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既集中体现了《论十大关系》的探索成果,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具体说来,中共八大路线对《论十大关系》作了哪些重要的补充和发展呢?
第一,明确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个任务是很艰巨的,我们必须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采取正确的政策,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利用一切有利的条件,来完成这个伟大的任务。”
第二,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
大会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必须把各项计划指标放在既积极而又稳妥可靠的基础上,既要充分估计到各种有利条件,反对那种看不到各种潜在力量、低估群众社会主义积极性的右倾保守的偏向;又要充分估计到各种不利的因素和可能发生的困难,反对那种缺乏实际根据、不考虑可能条件、不注意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急躁冒进的偏向。” 在刘少奇所作的政治报告里,还提出“我们应当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基本上建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工业化建设目标。
第三,着重提出执政党建设问题。
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里,深刻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新情况新变化,强调坚持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的意义,提醒全党不断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强调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提醒全党加强集体领导、反对各种形式的个人突出和个人崇拜;强调坚持党的团结和统一,提醒全党反对各种破坏团结和统一的行为。
第四,进一步阐述了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政治发展方向。
刘少奇在政治报告里提出:“我们的国家制度是高度的民主和高度的集中的结合。”“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进一步扩大民主生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 在此之前,周恩来还提出“专政要继续,民主要扩大”的思想。 为了发展党内民主,中共八大作出一项重要决定:“党中央委员会在党章草案中,决定采取一项根本的改革,就是把党的全国的、省一级的和县一级的代表大会,都改作常任制,多少类似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那样。”“我们相信,这种改革,必然可以使党内民主得到重大的发展。”
第五,对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提出了若干重要的、富有远见的设想。
在这些设想中,最值得提及的是陈云在题为《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以后的新问题》的发言中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他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情况将是这样: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这种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至于生产计划方面,全国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部分是按照计划生产的,但是同时有一部分产品是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自由生产的。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因此,我国的市场,绝不会是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而是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这种自由市场,是在国家领导之下,作为国家市场的补充,因此它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组成部分。”他认为,这种市场“绝不会是资本主义的市场,而是适合于我国情况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的市场”。
历史证明,中共八大路线是正确的。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开始的拨乱反正,就指导思想来说,实际上就是恢复党的八大正确路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正因为如此,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探索并未就此止步。又过了半年,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把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推向新的高度。这一新的突破,是从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行规律的认识开始的。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行规律取得了哪些新的认识呢?
第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和矛盾学说,深入剖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实际状况,并吸取斯大林在这个问题上的严重教训,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史上,创立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毛泽东第一个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不但普遍存在着矛盾,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而且正是这些基本矛盾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这样,毛泽东把对立统一规律这个宇宙的根本规律贯彻到底,为社会主义社会持续不断的发展,找到了动力,赢得了主动。
第二,在现实生活中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找出最具有本质特征和影响全局的矛盾,进一步创立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的学说。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两类社会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分为劳动人民之间和被剥削阶级同剥削阶级之间两种情况,前者是非对抗性的,后者除了对抗性的一面,还有非对抗性的一面。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大量存在的是人民内部矛盾,要正确区别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对人民内部矛盾,要用民主的方法、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和自我教育的方法来解决。他还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调动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
第三,根据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民族资产阶级和各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积极表现,提出了“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一般地属于人民内部的阶级斗争”的论断,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奠定了新的理论依据。把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人民内部矛盾,把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上是空前的。
第四,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指导,提出了在思想和意识形态领域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方法。毛泽东指出:在大规模的群众性的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以后,阶级斗争并没有完全结束,主要表现为意识形态方面的思想斗争,而且大量地属于人民内部的思想问题,如人民内部存在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等等。他还进一步提出了判断人们的言论和行动的是非标准,即六条政治标准,并指出,在这六条政治标准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这两条。
第五,阐明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其中包括:“有反必肃,有错必纠”的方针,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勤俭建国方针,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多党合作方针,等等。
第六,提出并论述了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在充分肯定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同时,强调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在此之前,毛泽东在1956年下半年,还提出了“我们又要重工业,又要人民”的思想。
总之,《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无论对中共八大确定的政治路线,还是对其确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具体方针,都有重要补充和重大发展,特别是从理论上使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大大地向前推进了,集中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八大后继续探索取得的积极成果。
1957年下半年以后,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逐渐进入了曲折发展的时期。
这期间,既犯了经济上急于求成、急躁冒进的错误(如“大跃进”),又犯了政治上混淆两类矛盾、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如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但是,痛定思过。在觉察、纠正和反思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积极探索并没有就此止步,而且还在发展。如果说,前一段的探索成果主要是源于总结成功经验的话,那末,后来的探索成果则是对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
1957年下半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毛泽东等从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中总结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主要有:
第一,重新端正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路线,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实事求是。
“大跃进”搞乱了人们的思想,败坏了党的作风,唯意志论的瞎指挥和浮夸风盛行。三年严重困难,使全党同志猛醒过来。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毛泽东在1960年底至1961年初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大声疾呼“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提出要使1961年成为实事求是年。这次会后,他亲自指导三个调查组,分赴浙江、湖南和广东农村。这次调查的成果,对于制定《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迅速恢复农村经济,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1961年3月召开的广州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印发了失而复得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这篇文章对于全党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调查研究,推动极大。他还提出两个一定要:“一定要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贯彻群众路线。” 在他的督促和带领下,一时间在全党形成了一股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搞调查研究的风气。
在调查研究中,毛泽东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还知之不深,因此深感进行理论创新的必要。他指出:“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如果单有《实践论》、《矛盾论》,不适应新的需要,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也是不行的。”
1963年11月,毛泽东提出:“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对真理标准问题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最经典的概括。
第二,从理论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需要划分阶段的问题,作出中国正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的重要论断。
超越阶段,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产生的理论根源。第一次郑州会议以后,逐步划清了公社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的界限,明确了现在所处的阶段仍然是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但是,社会主义社会要不要划分阶段,当前究竟处在社会主义的哪一个发展阶段,对这两个问题并没有搞清楚。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里提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初步确认中国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这是认识上的一个重要收获。
第三,提出要利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法则为社会主义服务。
长期以来,包括苏联在内,对于社会主义社会还要不要商品生产、还能不能大力发展商品生产的问题,一直搞不清楚。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更是刮起了一股取消商品生产的风。针对这个问题,1958年11月毛泽东在第一次郑州会议上明确指出:“现在要利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法则,作为有用的工具,为社会主义服务。”他提出,要分清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区别,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利用商品生产的作用的重要性,要有计划地大大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 后来他又指出: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教会我们的几千万干部和几万万人民,才有可能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否则一切都不可能。”
第四,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以农、轻、重为序,进一步发展了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1959年7月,毛泽东在庐山会议前期提出:“过去安排是重、轻、农,这个次序要反一下,现在是否提农、轻、重?”“过去是重、轻、农、商、交,现在强调把农业搞好,次序改为农、轻、重、交、商。这样提还是优先发展生产资料,并不违反马克思主义。”问题的核心,是“要把衣、食、住、用、行五个字安排好,这是六亿五千万人民安定不安定的问题”。 从以重工业为中心、农轻重并举到以农轻重为序,这是对中国工业化道路认识上的重要发展。
第五,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注意搞好综合平衡。
在“大跃进”中,由于片面追求完成不切实际的钢产量指标,严重破坏了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1959年6月毛泽东在同外国来宾的谈话中提出:“搞社会主义建设,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综合平衡。比如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钢、铁等种种东西,缺一样就不能综合平衡。” 他在1959年7月庐山会议前期指出:“大跃进的重要教训之一、主要缺点是没有搞平衡。说了两条腿走路、并举,实际上还是没有兼顾。在整个经济中,平衡是个根本问题,有了综合平衡,才能有群众路线。”还说:“有三种平衡:农业内部农、林、牧、副、渔的平衡;工业内部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平衡;工业和农业的平衡。整个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是在这些基础上的综合平衡。”
1964年5月,毛泽东在听取国家计划委员会领导小组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的设想的汇报时指出:“只能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要从我们这些人的寿命来考虑事情,要按客观规律来办事。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财政收入你们不要打得太满了,打满了危险!过去我们吃过亏,把收入打得满满的,把基本建设战线拖得长长的。”“要把基础工业适当搞上去,其他方面不能太多,要相适应。”
第六,在系统总结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领导全党制定了各行各业的工作条例,初步形成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具体政策。
毛泽东认为:“有了总路线还不够,还必须在总路线指导之下,在工、农、商、学、兵、政、党各个方面,有一整套适合情况的具体的方针、政策和办法”。 这是纠正错误、战胜困难的需要,更是深入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需要。毛泽东率先主持制定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这以后,在邓小平等同志的主持下,先后制定了《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等工作条例,形成了一个制定各行各业工作条例的高潮。
毛泽东把这次制定各方面的工作条例看作是系统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探索经济建设规律的一次尝试,他提出要求说:“在总路线指导之下,制定一整套的具体的方针、政策和办法,必须通过从群众中来的方法,通过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研究的方法,对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经验,作历史的考察,才能找出客观事物所固有的而不是人们主观臆造的规律,才能制定适合情况的各种条例。这件事很重要,请同志们注意到这点。”
第七,正式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并制定了两步走战略。
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里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任务,建成社会主义不要讲得过早了。”
按照原来的估计,把中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国家,大概需要五十年时间。在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又作出一个新的估计:“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 从五十年推迟到一百年,这不仅是时间上的调整,也是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调整,变得比较稳妥,比较切合中国的实际。
在中共八大上,曾经提出要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基本上建成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奋斗目标。到了1963年,在考虑国民经济发展第三个五年计划时,周恩来提出:“国民经济体系不仅包括工业,而且包括农业、商业、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国防各个方面。工业国的提法不完全,提建立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比只提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更完整。苏联就是光提工业化,把农业丢了。”
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周恩来在全国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代表中共中央郑重提出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和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在审阅周恩来的政府工作报告时,毛泽东加写了一段话,比较系统地概括了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行赶超战略的基本思路:“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 在这里,毛泽东把尽量采用先进技术作为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是很有眼光的。1963年12月,他在听取聂荣臻关于十年科学技术规划的汇报时,还提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
实际上,大规模现代化建设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起就已经开始了。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又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经过近十年的曲折探索和曲折反复,中国共产党人才终于比较完整地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和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这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最高成果,也是建国以来现代化建设基本经验的总结。
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相适应,毛泽东还提出:“搞经济关门是不行的,需要交换”。 他还指出:“资本主义各国,苏联,都是靠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来赶上最先进的国家,我国也要这样。”
以上,我们分了三个阶段简要回顾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着重回顾了探索取得的积极思想成果。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继续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思想动力和智慧源泉。正如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同所有伟大的思想家一样,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也具有时代的和历史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尽管提出了要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任务,体现了理论创新上的高度自觉,并且在许多方面开始具有自己的特点,但从经济体制上说未能突破传统社会主义的制约,而那些具有中国特点的制度也因为不断受到“左”的冲击,或者未能继续完善,或者未能很好坚持;其二,在1957年下半年以后,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倾向开始发展,中共八大对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被根本动摇,此后几经反复,终于在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以后,使“以阶级斗争为纲”在党的指导思想上占据了主导地位,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演变成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毛泽东也在可能的范围内尽力纠正已经觉察到的错误,包括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出现的错误,但他始终无力完成从根本上纠正自身的错误。根本实现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伟大历史转折,就历史地落在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肩上,由此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也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在总结和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
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形成的过程,可以说,恢复、坚持、发展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在邓小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过程中,在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集中地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准确地完整地理解毛泽东思想,重新回到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轨道上来,是邓小平打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掀起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的锐利武器。
“文化大革命”十年,人们思想受到极左思潮的严重束缚,出现了万马齐喑的不正常局面。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这给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其重要的历史转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精神为之一振。然而,在这关键的历史时刻,却出现了以“两个凡是”为代表的思想阻碍。“两个凡是”,既是说“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不可能根本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就不可能使党的指导思想重新回到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轨道上来。
“文化大革命”不仅搞乱了党和国家的正常工作秩序,而且搞乱了人们的思想。那时,一提起毛泽东思想,实际上是指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这些错误论点,明显地脱离了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轨道,也从根本上背离了毛泽东等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积极成果,背离了中共八大路线。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正是从重新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重新恢复中共八大正确路线,重新恢复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开始的。因此,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提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问题。 随后,邓小平等积极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使这次大讨论成为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由准确地完整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出发,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序幕。
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这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个是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应该像毛泽东同志说的那样对待这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说过‘凡是’,列宁、斯大林没有说过‘凡是’,毛泽东同志自己也没有说过‘凡是’。”
这里,邓小平着重批评的是那种不顾时间、地点、条件变化而照搬套用毛泽东的个别词句的思想僵化倾向,强调“要对毛泽东思想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要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指导我们各项工作”。
随后,邓小平在讲话中更点明了“两个凡是”的实质。他说:“毛泽东同志的错误在于违反了他自己正确的东西。‘两个凡是’的观点就是想原封不动地把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思想坚持下去。所谓按既定方针办,就是按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方针办。” “我们现在讲拨乱反正,就是拨林彪、‘四人帮’破坏之乱,批评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回到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轨道上来。”邓小平在讲话中提出的“批评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回到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轨道上来”,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紧密联系着的两个方面。不分清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毛泽东的晚年错误,就不可能恢复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这样,历史发展提出了什么是真正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的问题。
那末,什么是真正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呢?答案只有一个: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明确指出:“凡是毛泽东同志圈阅的文件都不能动,凡是毛泽东同志做过的、说过的都不能动。这是不是叫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呢?不是!这样搞下去,要损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马克思主义要发展嘛!毛泽东思想也要发展嘛!否则就会僵化嘛!所谓理论要通过实践来检验,也是这样一个问题。现在对这样的问题还要引起争论,可见思想僵化。”
正如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发表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中指出的那样:“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总之,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完成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迎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转折过程中,准确地完整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成为邓小平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事业,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的锐利思想武器,成为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先导。
二、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是邓小平继往开来,正确地总结历史经验,团结一致开创新局面的中心环节。
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建国以来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的过程中,正确地总结历史与更好地开辟未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其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解决了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根据新的实际和发展要求确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这样两个相互联系的重大历史课题” ,由此奠定了他的两大历史性贡献。 “一个是领导全党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坚持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另一个是创立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订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确立了党在经济、政治、外交、教育、科技、文化、军事、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一整套方针政策,成功地开辟了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道路。”
邓小平是怎样成功地破解总结历史与开辟未来这道难题的呢?1979年11月至1981年6月,在邓小平的亲自主持下,中共中央集中全党的意志和智慧,用了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作出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第二个历史决议”)。《决议》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作出了基本结论,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决议》还肯定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邓小平在主持起草第二个历史决议期间,从1980年3月至1981年6月多次就决议稿的起草和修改发表指导性意见。从这些意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邓小平是如何紧紧把握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这一中心环节,将总结历史与开辟未来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首先,邓小平明确了第二个历史决议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及其根本目的。他指出:“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是最核心的一条。不仅今天,而且今后,我们都要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也就是说,核心是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目的是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明确表示:“如果不写或写不好这个部分,整个决议都不如不做。” 他还指出:“不把毛泽东思想,即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应该作为我们今后工作指南的东西,写到决议里去,我们过去和今后进行的革命、建设的份量,它的历史意义,都要削弱。不写或不坚持毛泽东思想,我们要犯历史性的大错误。”
其次,要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就必须指出毛泽东的晚年错误,必须把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的晚年错误严格区分开来。
如何对待毛泽东的晚年错误,邓小平确立了一个原则,叫作“恰如其分”。什么是恰如其分呢?在同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的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要对毛主席一生的功过作客观的评价。我们将肯定毛主席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我们要实事求是地讲毛主席后期的错误。” 这一思想在第二个历史决议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第二个历史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因为毛泽东同志晚年犯了错误,就企图否认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否认毛泽东思想对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这种态度是完全错误的。对毛泽东同志的言论采取教条主义态度,以为凡是毛泽东同志说过的话都是不可移易的真理,只能照抄照搬,甚至不愿实事求是地承认毛泽东同志晚年犯了错误,并且还企图在新的实践中坚持这些错误,这种态度也是完全错误的。这两种态度都是没有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同志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而这种区别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必须珍视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切积极成果,在新的实践中运用和发展这些成果,以符合实际的新原理和新结论丰富和发展我们党的理论,保证我们的事业沿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轨道继续前进。”
重温第二个历史决议的这一大段论述,可以强烈地感觉到历史的发展的确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直至今日,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一直存在着第二个历史决议所指出的这两种错误倾向。排除“左”的和右的思想倾向的干扰,坚持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始终是党的理论创新中既坚持一脉相承、又坚持与时俱进的基本课题。邓小平在这一方面为全党作出了表率,留下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正是在正确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第二个历史决议在其第八部分“团结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中申明:“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已经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还将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发展,但是它的主要点,已经可以从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中得到基本的总结。” 在第二个历史决议提出的关于“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的十条经验中,既坚持了中共八大对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正确论断,又强调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既坚持了“正处”学说中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于生产力状况的正确论断,又强调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并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我们的任务是要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每一个阶段上创造出与之相适应和便于继续前进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的改革思想;既坚持了中共八大以来关于治党治国治军和民族国防外交的正确方针,又强调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任务之一”、“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等重要论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为把我们的国家逐步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的现代化建设目标。 总之,它既是恢复和坚持毛泽东思想的结果,又是发展毛泽东思想的产物。而后来被称作邓小平理论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雏型,已经在这其中孕育而生了。总结历史与开辟未来,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又一次找到了交汇点。邓小平在大会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正是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科学命题,由此开始了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征程。正因为如此,薄一波把这一历史过程称作“始于毛,成于邓”。
三、系统阐发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成为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石。
要写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过程,要把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特别是今后还要继续贯彻执行的内容,用比较概括的语言写出来,这是邓小平在主持起草第二个历史决议时十分明确地提出来的。 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为今后的探索和创新提供一个全党公认的思想基础,用邓小平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要恢复毛泽东思想,坚持毛泽东思想,以至还要发展毛泽东思想,在这些方面,他都提供了一个基础。要把这些思想充分地表达出来。”
自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科学概念正式提出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作过两次郑重的概括。
第一次是1945年5月中共七大上,由刘少奇代表党中央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里提出的。报告把毛泽东思想称作“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从他的宇宙观以至他的工作作风,乃是发展着与完善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乃是中国人民完整的革命建国理论”。
报告把毛泽东思想概括为九个方面,即:毛泽东关于现代世界情况及中国国情的分析;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与政策;关于解放农民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统一战线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战争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根据地的理论与政策;关于建设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理论与政策;关于建设党的理论与政策;关于文化的理论与政策等。并称:“这些理论与政策,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又完全是中国的。这是中国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
中共七大对毛泽东思想的这次阐发和概括,对于统一全党思想、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次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的主持下进行的。第二个历史决议对毛泽东思想做了如下三个方面的概括。
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定义。第二个历史决议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党许多卓越领导人对它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
在这个定义当中,除了继续强调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之外,引人注目的是其中两点新内容。第一,强调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从而对毛泽东的思想观点、言论著述作了科学的区分,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内容属于毛泽东思想的范畴,经过实践证明是错误的东西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第二,强调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不仅中共许多卓越领导人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毛泽东的科学著作同样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这告诉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就必须破除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沿着毛泽东开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道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继续探索,继续前进。这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
关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第二个历史决议指出:“主要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我们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毛泽东思想是在同这种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继续得到发展。”
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六个方面”和“三个活的灵魂”。第二个历史决议把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概括为六个方面:(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3)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4)关于政策和策略;(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6)关于党的建设。第二个历史决议还指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决议把这三个活的灵魂称之为“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成为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共同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基础,是集中反映邓小平理论同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关系的最本质的方面。
以上三个方面的概括,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界定,把毛泽东思想同偏离毛泽东思想科学轨道的错误论点严格区别开来,把毛泽东思想同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紧密结合起来,从根本上保证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方向;第二,通过总结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概括提出“毛泽东思想是在同这种错误倾向(按:指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一重要论断,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明了方向;第三,通过阐发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供了基本遵循,特别是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科学概括,更成为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以上这些,使邓小平理论从创立之时起就同毛泽东思想形成了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紧密联系。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是从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及其历史地位的系统阐发中,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开启了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其理论体系的伟大进程。
四、在邓小平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从毛泽东思想中不断地吸取了丰富的思想养料。
在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的同时,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了一个根本性问题:怎样把毛泽东等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邓小平对此回答说:“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
哪些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呢?例如,废除领导职务在事实上存在的“终身制”,是邓小平的一大贡献。而这个问题,在准备召开中共八大时,就由毛泽东提了出来。他表示:“我是准备了的,就是到适当的时候就不当主席了,请求同志们委我一个名誉主席。” 在中共八大通过的党章里专门规定:“ 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可以设立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一人。” 但这些设想后来没有实行。邓小平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明确指出:“一个国家的命运建立在一两个人的声望上面,是很不健康的,是很危险的。不出事没问题,一出事就不可收拾。”“我多年来就意识到这个问题。” 他身体力行,始终使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的设想成为现实。
又譬如,对外开放的设想。实际上,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等人就在考虑如何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对华封锁禁运,毛泽东还提出:“搞经济关门是不行的,需要交换。” 后来的发展,走了十分曲折的路。邓小平对此总结说:“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我们最大的经验就是不要脱离世界”。 由此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格局,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有力地推动了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迅速提高。
哪些是“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呢?例证之一,是关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问题。邓小平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领袖,中国革命是在他的领导下取得成功的。然而他有一个重大的缺点,就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是说他不想发展生产力,但方法不都是对头的,例如搞‘大跃进’、人民公社,就没有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办事。” “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 他还说:“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三中全会确定将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建设四个现代化为中心,受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拥护。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有‘文化大革命’作比较,‘文化大革命’变成了我们的财富。”
例证之二,是关于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某些设想和论点的问题。邓小平指出:“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从中得到的结论是:“在革命成功后,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墨守成规的观点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
吃一堑长一智。邓小平也是过来人。正因为如此,他对毛泽东探索中的成败得失有着切身体验和深刻反思。正如他多次强调的那样,“‘大跃进’,毛泽东同志头脑发热,我们不发热?”
“毛泽东同志犯的有些错误,我也有份,只是可以说,也是好心犯的错误”。
哪些是“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呢?例如,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前面已经提过,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为了说明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邓小平特意引用了毛泽东的一段振聋发聩的论述:“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是毛泽东同志在整风运动中反复讲过的。” 毛泽东是破除教条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典范。但到了他的晚年,由于指导思想上的错误,产生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某些设想和论点的教条和误解,并陷入了阶级斗争严重扩大化的迷误。邓小平既发扬了毛泽东一贯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又从根本上纠正了对毛泽东的言论采取教条主义态度的错误倾向,使党和国家继续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还譬如,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这也是毛泽东为党和国家亲手创立的组织原则。1957年,他还提出设想:“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较易于克服困难,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党和国家较为巩固,较为能够经受风险。” 然而,在这个问题上同样出现了曲折。毛泽东晚年所犯的严重错误之一,便是“使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集体领导原则和民主集中制不断受到削弱以至破坏”。 邓小平十分中肯地指出:“由于胜利,他不够谨慎了,在他晚年有些不健康的因素、不健康的思想逐渐露头,主要是一些‘左’的思想。有相当部分违背了他原来的思想,违背了他原来十分好的正确主张,包括他的工作作风。这时,他接触实际少了。他在生前没有把过去良好的作风,比如说民主集中制、群众路线,很好地贯彻下去,没有制定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制度。这不仅是毛泽东同志本人的缺点,我们这些老一辈的革命家,包括我,也是有责任的。” 正因为如此,邓小平同样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重要讲话里,在大声疾呼恢复和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同时,突出强调“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强调“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强调毛泽东当年提出的民主政治发展目标。
一个恢复和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个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从思想路线上和政治制度上保证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立起来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贯彻落实,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其理论体系的确立和不断发展。
又譬如,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获得了成功。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形成了有利于发挥农民互助合作和个体劳动两种积极性的农业生产初级社和高级社形式。实践证明,这既符合农业的生产特点和中国农业的精耕细作方式,也同中国农业劳动力的整体水平相适应,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合作组织的优越性,是一种在当时比较行之有效的社会主义农业生产管理体制。后来,毛泽东在指导思想上发生偏差,错误地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使这一探索方向被打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积极支持以“统分结合”为特征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变革,以此为突破口,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后来,他总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以来的发展历程,又提出了“两个飞跃”的设想,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
在恢复、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恢复、坚持。正是在这一相辅相成的过程中,把正在形成和发展之中的邓小平理论同毛泽东思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实事求是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处在社会主义不发达阶段到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中共八大路线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从四个现代化到确定现代化建设的小康目标和三步走发展战略,从“一纲四目”到“一国两制”,等等,我们都可以清晰地描绘出一条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发展脉络。这个发展脉络,也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展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历史过程,从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到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过程,也就是在新时期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过程。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怎样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并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
对于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建设,无论是作为第一代领导核心的毛泽东,还是作为第二代领导核心的邓小平,都极为关注。
1956年9月,毛泽东在选举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之前曾经表示:“中央委员会中应该有许多工程师,许多科学家。现在的中央委员会,我看还是一个政治中央委员会,还不是一个科学中央委员会。所以,有人怀疑我们党能领导科学工作、能领导卫生工作,也是有一部分道理的,因为你就是不晓得,你就是不懂。现在我们这个中央的确有这个缺点,没有多少科学家,没有多少专家。”1989年9月,邓小平在决定退休之前,对新一届领导班子交待说:“我希望你们给国际国内树立一个好的形象,一个安定团结的形象,而且是一个安定团结的榜样。我们是一个大国,只要我们的领导很稳定又很坚定,那末谁也拿中国没有办法。中国一定要有一个具有改革开放形象的领导集体,这点请你们特别注意。”
事实证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不负众望,勇敢地担负起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重任,勇敢地担负起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创新的历史重任。
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人才出。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不断创新,既是时代发展和人民实践的必然,也是在新时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必然。
正如中共十七大报告所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具体来说,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是怎样从毛泽东思想那里吸取智慧和养料,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呢?
首先来看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最基础、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坚持从社会物质生产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世界,认为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毛泽东则把这一基本观点运用于判断政党作用性质的标准,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毛泽东又强调:“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革命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加以改变,把经济制度加以改变,把政府、意识形态、法律、政治、文化、艺术这些上层建筑加以改变,但目的不在于建立一个新的政府、一个新的生产关系,而在于发展生产。”
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所谓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比较旧时代生产关系更能够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就是指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因而生产不断扩大,因而使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的这样一种情况。” 这使我们对于社会生产力的认识,深入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行规律的层次。
邓小平在纠正了偏离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错误以后,更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生产力标准”。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对上述论断的运用和阐发。江泽民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由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出发,提出了必须通过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的根本任务。江泽民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使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不断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地通过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我们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改革和发展,使我国形成发达的生产力。”
再来看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对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以影响和反作用。那末,自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文化是怎样产生并发生作用的呢?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答了这个问题,指出:“中国自从发生了资本主义经济以来,中国社会就逐渐改变了性质,它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了,变成了半封建社会,虽然封建经济还是占优势。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对于封建经济说来,它是新经济。同这种资本主义新经济同时发生和发展着的新政治力量,就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政治力量。而在观念形态上作为这种新的经济力量和新的政治力量之反映并为它们服务的东西,就是新文化。没有资本主义经济,没有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没有这些阶级的政治力量,所谓新的观念形态,所谓新文化,是无从发生的。”
在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秉承五四运动的优良传统,提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先进文化大军,成为推翻三座大山、创建新中国的重要力量。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庄严宣告“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同时,向全世界昭告:“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毛泽东多次提出:“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并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的指导方针。他坚信:“采取现在的方针,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会繁荣发达,党会经常保持活力,人民事业会欣欣向荣,中国会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
邓小平在纠正了排斥知识分子、严重破坏“双百”方针的错误以后,重申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正确论断,大力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并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对上述论断的运用和阐发。江泽民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由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出发,提出了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战略任务,以迎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
最后来看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无产阶级的先进政党不谋求一己的私利,而把解放全人类从而最后是无产阶级自己得到解放作为自己的使命。从这一原理出发,毛泽东培育并深刻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及作风,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呢?毛泽东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 还说:“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在执政以后千万不要脱离人民群众,郑重地提出了“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这一告诫,至今仍然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艰苦奋斗的精神源泉。
在纠正“大跃进”失误的过程中,毛泽东痛定思过,指出:“一定要每日每时关心群众利益,时刻想到自己的政策措施一定要适合当前群众的觉悟水平和当前群众的迫切要求。凡是违背这两条的,一定行不通,一定要失败。” 他还强调:“力量的来源就是人民群众。不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哪一个人也不行。要在人民群众那里学得知识,制定政策,然后再去教育人民群众。”在领导拨乱反正的过程中,邓小平在着力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同时,大力恢复群众路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他说:“我认为,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
在领导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多次表示:“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 他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总是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制订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上述论断的运用和阐发。江泽民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特征。江泽民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发展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江泽民指出:“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上,我们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如何从毛泽东思想中吸取理论创新的养料。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贯通其中的主线,这就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方法、基本观点来解决中国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上的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思想脉络。正如中共十五大报告在论述创立邓小平理论的成功经验时所归结的那样:“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
我们从中还可以看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是在螺旋式发展中的继承,是在跨越式发展中的继承。正如胡锦涛所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具有的基本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有论述,但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坚持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上升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定不移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赋予它们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实践要求。”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又是怎样从毛泽东思想中吸取智慧和养料,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呢?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这是对科学发展观作出的科学定义,指明了它的思想渊源、理论意义、指导地位。
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样,科学发展观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既是客观实践深入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不断发展的需要。
第一,从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来看。
发展,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生命线。因此,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始终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课题。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此都作了不懈的探索,科学发展观就是建立在这一探索的基础之上的最新理论成果。
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时候,那时讲发展,主要是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建设。1956年,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着眼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出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初步探索了符合我国情况的发展道路。中共八大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1957年,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状况,必须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提出并探讨了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问题。后来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我国的发展走了弯路,出现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失误。但是上述思想并没有过时,直至今日,始终是指导中国共产党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科学论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讲发展,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突出强调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突出强调一定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突出强调要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些都是邓小平对当代中国发展的奠基性贡献。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明确提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重大战略,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中共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出发,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中所讲的发展,是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是强调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强调在“五个统筹”的基础上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是强调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这些发展和变化,既是发展的阶段、发展的难题、发展的任务发生重大阶段性变化所使然,也是认识不断深入、不断发展所使然。然而,无论如何发展变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为基本问题,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根本动力,以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奋斗目标,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精神状态,这些关于发展的基本原则始终没有改变。
第二,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来看。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毛泽东培育起来的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以人为本则是这一根本宗旨在发展理念上的贯彻和体现。
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各方面的建设事业需要大量的资金,需要人民尽可能地克制自身的消费,从极其有限的物力和财力中节约出尽可能多的力量来集中发展基础工业。即便在这种条件下,毛泽东等领导人仍然十分关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问题。毛泽东指出:“我国人民现在还要像苏联那个时候一样,忍受一点牺牲,但是只要我们能够使农业、轻工业、重工业都同时高速度地向前发展,我们就可以保证在迅速发展重工业的同时,适当改善人民的生活。苏联和我们的经验都证明,农业不发展,轻工业不发展,对重工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经他提出、周恩来概括,还形成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经济建设指导方针,在一个社会生产力落后、人口众多的大国里,保证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更是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发展的基本目的,在短短20多年里实现了人民生活从初步解决温饱到总体实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在这一发展的重要时刻,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核心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以人为本”,就是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总之,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建设方针,到人民生活实现小康水平的奋斗目标,再到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清晰地勾画出从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发展的论述到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发展脉络。这条脉络本身,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奋斗历程的缩影。
第三,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来看。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之点。在毛泽东等探索的时期,尽管没有也不可能立即概括提出这些思想,但是仍然提出了若干带有思想先驱性质的重要论断。
中共八大确立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通过纠正“大跃进”的失误,毛泽东认真听取了陈云的意见,强调:“在整个经济中,平衡是个根本问题,有了综合平衡,才能有群众路线。” 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期间,他还提出:“我们要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平衡和不平衡,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平衡和不平衡,作为纲,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问题。” 他也看到了经济建设同保护自然的关系,指出:“如果对自然界没有认识,或者认识不清楚,就会碰钉子,自然界就会处罚我们,会抵抗。” 他还看到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压力,提出:“我国是一个有六亿五千万人口的大国,吃饭是第一件大事。” “我们这个国家有这么多的人,这是世界上各国都没有的。要提倡节育,要有计划地生育。”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迅速发展,对于发展中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此,邓小平早有所预见,指出:“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 科学发展观所要着重解决的,主要是发展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以后面临的突出问题,同时也对以往在发展问题上的成功经验加以总结和概括。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这既吸取了毛泽东等探索中提出的综合平衡等重要论断,也吸取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有关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地区平衡发展、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等重要发展思路。
第四,从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来看。
统筹兼顾作为一项基本方针,是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正式提出的。当时提出这一方针的立足点,是中国拥有占世界总数四分之一的人口,人口总量达到六亿五千万这一基本国情。毛泽东说:“这里所说的统筹兼顾,是指对于六亿人口的统筹兼顾。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无论粮食问题,灾荒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各种爱国力量的统一战线问题,少数民族问题,以及其他各项问题,都要从对全体人民的统筹兼顾这个观点出发,就当时当地的实际可能条件,同各方面的人协商,作出各种适当的安排。决不可以嫌人多,嫌人落后,嫌事情麻烦难办,推出门外了事。” 统筹兼顾,也包括分配问题。他说:“在分配问题上,我们必须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对于国家的税收、合作社的积累、农民的个人收入这三方面的关系,必须处理适当,经常注意调节其中的矛盾。” 当时提出统筹兼顾方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由此出发,后来又进一步提出了若干个“并举”,例如发展农业与发展工业并举、中央积极性与地方积极性并举、大型项目与中小型项目并举等等,又叫作“两条腿走路”。可见,毛泽东提出的统筹兼顾方针,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两点论”在建设和发展问题上的运用。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处于历史机遇期、发展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发展遇到的问题和矛盾的两难特征日益显著。正如中共十七大报告分析的那样:“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要解决这些两难特征突出的问题和矛盾,就必须更加自觉地在指导和推动发展中运用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就必须在新的发展阶段提高运用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的能力。
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兼顾作为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的根本方法。这就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科学发展的实现,必然会推动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都应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有之义,都应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科学发展观继往开来,将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实现老一辈革命家的夙愿——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康庄大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四、历史的启示
自中国共产党创建以来,便揭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便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这一历史进程,至今仍在继续,而且正在继续显示出它的强大生机和活力。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开辟了相互衔接的两条发展道路,其一是中国革命发展道路,其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探索中有两大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是毛泽东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们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思想的发展总是前后接续、螺旋式上升的,这种特征无非是客观实践发展前后接续、螺旋式发展在观念上的反映与提炼。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真理的基本原理,总要依托新的思想载体、新的实现方式,才能实现自身的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永葆其当代价值。失去了新的思想载体,找不到新的实现方式,再好的理论也无法同发展着的实践相结合,它的生命力也就停止了。毛泽东所说,我们需要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马克思主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既没有凭空发展,更没有静止不变。毛泽东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但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为真理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沿着这条正确道路继续发展,越走越宽广,但它的诞生并没有宣告毛泽东思想当代生命力的结束,恰好相反,它以自身的蓬勃发展证明了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并使毛泽东思想的真理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蓬勃发展中得以延续和传承。就是这样,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结成了既一脉相承有与时俱进的紧密关系。理论成果、理论体系之间存在着既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
历史不会重复,但却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这就为思想的相互吸收借鉴提供了必要和可能。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在反对“左”右倾思潮的过程中产生的,都有着共同的思想路线,这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都是在深刻把握时代特征和基本国情,努力推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都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特别是认识论基础,这主要就是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实践第一的观点和群众路线;就建设而言,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有着共同的发展目标,这就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自己的道路,为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都坚持共同的基本原则,即经济建设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努力实现共同富裕,政治建设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文化建设上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社会建设上坚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团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等等。看不到这些共同的思想基础和本质特征,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看作是同毛泽东思想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这是只从表面看问题,是方法论上的短视。看不到思想之间在发展中的吸收借鉴与交汇融合,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毛泽东思想毫不相干,甚至以为是互相矛盾,这是只会孤立地看问题,是认识论上的片面。看不到时代主题和历史方位的重大变化,已经使毛泽东思想开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出现了新的质的飞跃,进入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阶段,这是只会静止地看问题,是辩证法上的缺失。(以上三句话改作:看不到这些共同的思想基础和本质特征,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看作是同毛泽东思想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这就只看到了问题的表面。看不到思想之间在发展中的吸收借鉴与交汇融合,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毛泽东思想毫不相干,甚至以为是互相矛盾,这实际上是在孤立地看问题。看不到时代主题和历史方位的重大变化,已经使毛泽东思想开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出现了新的质的飞跃,进入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阶段,这实际上是在静止地看问题。)我们在解读当代文献之时,不仅要着眼于其中提出了哪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而且还要着眼于其中重申了哪些基本思想、基本观点、基本论断。只有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看问题,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才能很好地把握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之中凝结的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中,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建了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发展史上前后接续、继承发展、与时俱进、高度统一的恢宏理论大厦。这是一座随着实践发展而持续上升发展的开放型的理论大厦,充分表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旺盛生命力和持续发展力,堪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奇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分吸收了毛泽东思想的宝贵理论财富(包括活的灵魂和各个组成部分等),同时又根据新的时代特点和人民实践不断丰富、发展、完善,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一次又一次与时俱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将从毛泽东思想中吸取的宝贵财富与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总结提炼的新鲜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将坚持与继承、创新与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集中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和指导作用,集中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中共十七大报告说得好:“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这是真理,也是客观事实。
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就说过:“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内,阶级斗争不会完结。在无阶级存在的社会内,新与旧、正确与错误之间的斗争永远不会完结。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其所以是错误,因为这些论点,不符合大约一百万年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事实,也不符合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自然界(例如天体史,地球史,生物史,其他各种自然科学史所反映的自然界)的历史事实。” 40多年过去了,从毛泽东思想到科学发展观,恰好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让我们继续攀登思想理论的山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中,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心得体会5
[摘要]为推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改革,增强其育人效果,教育者应从贯彻史论结合、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革新考试评价机制等多方面加强研究,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6-0113-0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2008年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概论》课的基础上改编而来,它基本保持了原课程的体系结构和内容。作为“两课”中学时最长、学分最多的一门课,其重要地位十分明显。但要教好这门课,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教师不仅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开阔的理论视野,更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把握教学的规律性,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一、在教学内容上坚持以论带史,以史佐论,史论结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而革命与建设即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主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相结合的理论产物,就是回答“为什么要革命,怎样革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理论。它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经验总结。从课程体系的历史线索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自鸦片战争至今的近现代历史,欲讲清楚这门课,必须清楚掌握这段历史。而且,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对这段历史中各个时期中国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的回答。
因此,要讲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必须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对近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线索有准确的把握。教学中,要注意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程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同各种错误倾向作斗争和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活生生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在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理论原则时,只有讲清楚相关历史背景才能讲清楚相关理论。因而,史论结合对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也是这门课的一个鲜明特色。
当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不同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它主要是从理论的角度逻辑地说明我国现阶段的上层建筑。在教学中应该突出理论色彩,特别是对学生进行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总结的教育,帮助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理论成果,使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懂得近现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坚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这样才能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思想教育功能,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与其他政治理论课一样,由于其本身的抽象性,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感到被动接受的多,主动探索的少,容易让学生有“被教育”的感觉。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存在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动手能力的培养等弊端,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导致学生普遍存在逃避上课,厌倦上课,甚至抵触上课,时常出现“教师使劲讲、学生使劲睡”的课堂风景。因此,改进教学方法,丰富和完善教学手段是教学改革的难点所在。
(一)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代之以引导式、启发式教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一门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讲授中通过深刻的理论内容和严密而清晰的逻辑体系让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体系和精华内容,发挥理论的感染力。
同时,要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在教学中可采用问题引导式、事例启发式、任务探究式教学。教师围绕所讲章节,设计、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却又一知半解的问题,然后引导、启发学生通过思考、查阅资料、讨论得出问题的答案。只要多设问、巧提问,就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质疑,教师加以适当引导,就可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充分利用课堂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讨论是深化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学习氛围,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措施。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提出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又比较难回答的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讨论。例如,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问题、过渡时期总路线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路线三条总路线的比较,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参考书、查找资料后进行分组讨论,集中汇报,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得出正确的结论。讲到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理论,我们就应该结合十七大精神,针对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问题以及社会普遍关注的贪污腐败、以权谋私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和措施建设。通过把理论应用到实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培养了学生用所学的理论去思考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
多媒体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于一体,可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具体。恰到好处地用多媒体技术组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能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宽领域地揭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背景、理论精髓及其实践效果,能使枯燥、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形象,复杂艰涩的理论学习活动变得有趣、轻松而愉快。学生能在声、光、电的刺激下不知不觉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其效果胜于教师声嘶力竭的讲授。学生普遍反映:多媒体教学,特别是视频教学,直观地展示了教学内容,拉近了他们与理论的距离,使他们更亲切、更生动、更真实地感受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巨大作用。
此外,演讲、辩论、读书活动、参观历史场馆、社会调查等形式,都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识和体验的有效办法。因而,学校应该创造相应条件,解放思想,灵活教育方法,拓展教育场所,不拘泥于单纯的课堂教学,相信并尊重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将学生分成小组,各组分配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带着课堂和书本中学习的理论,或是感到困惑的问题走出教室或校园,直接到社会实践中去寻找答案,并撰写调查报告和小论文。回到教室集中讨论、汇报,也可以进行答辩。教师还可以选择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内容的某一方面为题举办演讲、辩论赛,或指定学生阅读毛泽东、邓小平等的原著,写出心得体会。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历史纪念馆、烈士陵园、社区等进行参观、祭瞻、调研等。
三、改革考试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样化考核
考核评定是“两课”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推动和鞭策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基本手段。长期以来,学生应付这门课考试的方法与别的政治理论课一样,多是“平时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理论的学习不能充分地达到坚定其信仰,影响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正确的思想内化为学生的思想信念,并转化为自觉行为。这种考试方法如不改变,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不仅十分困难,而且难以达到其效果。
既然这门课的目标不仅是掌握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共产主义的信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社会理想。因此,其考核评价内容就不能仅局限于基本知识的识记,应该注重学生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学生的日常表现。我们应该采取全方位的综合考核评价措施。考试可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等方式。平时成绩主要看学生的学习态度,包括课堂出勤、纪律、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参与讨论、课外活动等表现以及作业、论文的成绩表现等,也可以由其班主任、辅导员等管理人员给予适当的评价。期末考核可闭卷,也可开卷,或开、闭结合,除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测试外,更应注重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分析、论证能力的测评。这样,通过综合考核评定办法,就能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情况和学习效果,也有利于促进学生重视社会实践和注意理论的实际运用。
总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的教学改革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研究中的难点和热点,具体改革措施还需要人们不断实践和研究。
[参考文献]
[1]余春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刍议[J].中国成人教育,2008,(2).
[2]张岳红.《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学方法的尝试[J].中国成人教育,2004,(9).
[3]吕海鹏.《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学探微[J].中国高教研究,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