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优势学科或兴趣学科范例最新4篇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语文优势学科或兴趣学科范例最新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语文优势学科或兴趣学科【第一篇】
一学期又在闪念之间过去了,回顾一学期以来的工作情况,感慨良多,不知是该闭门思过还是该怪罪学生的不争气。总之一个学期以来总有许多话想说,却又不知从何说开去。若要用心去总结肯定是怨语良多;倘若要说假话,那也有许多的客套话那都是摘抄的。现就本学期本人的教学工作总结总结如下:
1、教学态度还是挺不错的,每篇课文不能说总是阅读上五六遍,但也能先要求自己至少读个两遍。但对于重点的课文总能多读几遍,每个问题也总能经过多方的思考以达到让学生思考并思有所获的地步。在课堂上常常是走到学生当中去,尤其是学生在讨论时总是走到学生当中与他们共同探讨。在课堂朗读中要求学生读的同时,自己常常是先示范读一遍,以至于有的学生说:"老师这篇文章好像就是你写的。"我自己觉得这个学期的教学态度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2、较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教学。本册书单元教学的性质很强,每单元都有一个相关的主题,比如议论文单元,小说单元,说明文单元……因此在教学中就注重让学生掌握各个知识点,并以每篇课文作为范例进行教学,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让他们展开讨论,让学生有意识思考,有兴趣思考。在教学的过程也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的能力。每堂课都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精心备好学生,知道学生喜欢课外的知识,于是每节课前就由我自己给学生讲一个课前小故事,让学生起来复述,并让同学讲讲故事讲了个怎样的道理或从故事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这样既锻炼自己的朗读水平,也让学生从小故事当中学到一点做人的道理,还可以锻炼学生听课的能力和概括的能力。课文的迁移积累也是本学期很注意做的一件事,每课都会向课外或生活延伸,作业设计也注意一些发散性思维的题目的设计。即专家所说的要"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
3、作文教学也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命题灵活,形式也多样化了。比如本学期学生参加了军训和运动会,因此本学期就有两次作文有关这方面的,因是学生亲身实践的,写作中就多了几分真实性和真切的情感,作文水准也提高了许多。周记就让学生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做些摘抄写一写读后感,有时还有意识将课堂延伸让学生写在周记上。还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也有所区别,因人而异,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比如周记我让作文水平中下的同学就摘抄,而中等以上的同学就要踏踏实实的写每周发生的重要的大小事,或在摘抄的基础上写出相对应的感受想。而作文也有区别,一些有能力的作文字数就要求xx字以上,而一些后进生则要求xx字以上则可以。一课三练一部分可以只同学做第一,二部分,一部分同学则需全部完成。
4、注意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由于本地区学生受闽南音的影响,对语文的学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待语文科目较不重视,要让学生树立信心,只有多抓学生的优点,让他们意识到有人关注他们,有人在乎他。当然这种做法收效甚微,但我还是要关注他们,毕竟他们也是班级中的一员,在学习中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我们的教育理论中有一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所以我不能放弃每一位同学。
5、积极地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这学期准备了一节的视频案例课和一节的现场教学课,历时一个半月,几乎占去了我教学的一半时间,虽然个中滋味无人知晓,但我能积极参与这种有意义的教研活动,我还是感到很开心,毕竟作为一名党员,我起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视频课的教学效果可能要差些,但毕竟我有花心血去准备,当然也为我上现场公开课作了借鉴,在这节视频课的教训上我在公开教学时,做了许多的改进,因此现场教学课才了的较圆满的结果。同时对这两节课我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为自己今后的教学沉积了一份经验。
语文优势学科或兴趣学科【第二篇】
做语文教师的可能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当你提出某个问题时,学生信心百倍,乐滋滋地举手要回答,可当你真的请他回答时,他却支支吾吾,难以表达。于是你替他换成某个准确的词,他高兴得连连点头。学生写作文时大多遇到过心中有话,笔下却无法“生花”,写出来的文章总感觉只是一件事的梗概——“文章有骨头无肉”。这些都出自同一原因——缺乏丰富的语言积累。由于语言积累的贫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加强学生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而语文的学习又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很难做到一蹴而就。俗话说,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语言积累的薄弱成了学生语文能力持续发展的“瓶颈”,由于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为基础,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便成了“空中楼阁”,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就成了空话。
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语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或格言警句。”
人所共知,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汉语言文化中独特、神奇,富有魅力的资源。它的背后蕴藏着精彩深刻的历史,凝结着先人的智慧,悄悄记载着社会的变迁。寥寥几字,三言两语,却意韵悠长,耐人咀嚼。也正因如此,成语的理解和运用是现代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薄弱环节。用好成语,不仅可以利用成语典故对学生进行教育,增加学生的文化积累,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思维、说话、写作的能力都大有脾益。
从成语的来源分析,许多成语来自于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寓言和生活经验的总结。例如:学富五车、精卫填海、买椟还珠、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等。还有一些成语来自文学经典:如来自《诗经》的“窈窕淑女”、“夙兴夜寐”、“信誓旦旦”;来自《论语》的“巧言令色”、“温故知新”;来自古诗句的浓妆淡抹、雾里看花等。为了让学生喜爱成语,亲近成语,善用成语,我校赵新建老师花费了大量心血,牺牲休息时间,为我们整理筛选了这样一本成语集。
这个小册子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成语仓库,而且对于帮助学生养成说成语、用成语的习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均有积极的促进意义。这同时也是我校校本教研的一大力作,对于彰显我校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促进广大教师在搞好学科教育教学的同时积极投身于教育科研都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也许从中我们还可以获得一些启示:生活中蕴藏着许多精彩生动的语句,也蕴藏着学问和智慧,同时还蕴藏着成功的机遇。只要我们能像赵老师那样留心生活,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有意识地去观察,去积累,有一天你也能有所收获。
一点操作建议: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我们教师不顾学生的兴趣愿望,以我们的好恶代替学生的自主选择,把语言文字积累训练变成硬性灌输的过程,这样“硬按牛头喝水”的教学肯定会事倍功半。为什么要读要背?为什么背这些而不是背那些?只笼统地说对语文学习有好处是不够的。我们要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为语言文字积累的对象所吸引,产生读、背的需要和欲望,积累才会有内驱力。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把选择的机会还给学生。“好之”“乐之”,然后才能“爱之”。爱读是多读的必要前提,多读则是爱读的必然结果。重要的不是要让孩子读多少书,重要的是让孩子喜欢上书,跟书交朋友,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1.积累形式多样化。
一味的死背,易造成学生的厌烦心理。教师要在形式上变换花样,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如背诵成语时,如赵老师所言,把成语分类:含有数字的成语,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描写花草树木的成语等等,让学生先摘抄,再背下来。背诵时可以同桌互背,可以到小组长那儿背,也可以到家长那儿背,教师的检查也多种形式,成语接龙,讲成语故事??
首先,最直接的方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大都爱听故事,表现欲强的特点,可以借着给学生讲故事的机会,讲解其中的某个成语背后的故事,向学生推荐,并引导他们自己去挖掘更多成语背后的故事。再在每天早读前的五分钟进行汇报,以赠送“营养早餐”的形式,来交流积累成语故事的情况。
其次,还可以让学生也整理自己的“成语宝库”,自己定主题,写上一串成语,或是写一个成语考考朋友和父母,看谁列出的相关成语多。这个相关,可以是意思相近,也可以是内容上的关联,或是某个字同,亦或是意义上的联想。说出一个成语,学生就要清晰的表达出为什么由此联想到了另外一个成语。这种活动对成语的积累,思维能力的培养,对语言表达的锻炼,都会非常有效。
再次,“成语接龙游戏”也是一种可以随时开展的活动,有趣,有益。
此外,举行成语故事会,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肚子里存了货——记得了许多有历史味道的故事,记住了许多历史人物,进行了自我教育,而且能够锻炼胆量,培养了学生大胆、绘声绘色地说话的能力。
再者,“成语先生游戏”对鼓励学生在观察中积累成语也会很有效。比如可以让学生留心校园生活,用成语来交流自己所看到的现象。例如,某个同学说看到一个小同学因为找橡皮弄翻了桌上的墨水,墨水又把前排同学的衣服弄黑了。这就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另一个同学可以说看到一个男孩打了另一个男孩就跑,没想到摔了一跤,那个被打的男孩跑过来扶起打他的男孩,这真是“以德报怨”呀。我想,多彩的游戏一定可以使成语积累变得乐趣多多。
还有,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运用他们所积累的语言。成语、谚语、歇后语都可以成为作文中的亮点。教师在讲评作文时,注重引导学生修改用词不准确,或语句生硬的地方,经常问一问学生,这里可用我们学过的哪个词?还可以用些什么词?对作文中出现的生动语句,引用恰当的成语,教师要添上醒目的波浪线,批注上一些表扬、鼓励性的评语,并可以在班上大声诵读。
2.贵在坚持。
我相信如果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能够注重多层面、多方位地开展成语的诵读、积累、体验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指导,多给学生一些展示的机会,日复一日地坚持,随着学生的成语越积越多,他们自然会“喷涌而出”:在考试中成语题不再是难关,都会“似曾相识”;课堂发言中,成语会让他们“唾金吐玉”,习题中,成语能使他们“妙语如珠”,作文中更是可见成语“花开遍地”、“豁然贯通”。
到那时,在说成语,用成语中,学生不但感受到了成语的独特魅力,而且能渐渐体会到成语带来的“现实好处”,语文素养就能慢慢提高,那该多好哇!
的确,我们的语文课时间紧任务重,本身要完成一本厚厚的语文书,再来课内课外的积累,无疑加重了教学任务,但只要我们方法灵活,见缝插针,当学生的语言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语文素养也就得到提高,语言文字的感悟会更灵敏,定能更轻松地理解课文,并写出优美的文章。我想:这便是学生的文化积累!我深信:学生的文化底蕴也一定会因此而变得深厚!
语文优势学科或兴趣学科【第三篇】
一、活动主题:“关注学生课堂学习常规,细化教师教学指导措施,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活动背景:
延续“关注学生课堂学习常规,细化教师教学指导措施,提高教学有效性”这一校本研修主题,上学期我组重在关注“学生课堂学习常规”的养成,本学期我们将组织教师对“有效落实学生课堂学习常规相应的教师细化指导措施”这一重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而使一学年的研修更完整、更有效。
三、预设目标
本学期校本研修共分三个阶段:学习思辨(二)——实践研讨(三)——总结提升,为此设定三个分目标:
1.通过大组集中学习《语文学科教学常规》、《小学语文教学建议30条》,小组分散重温《语文课程标准》及各小组搜集的相关学习材料”等活动多形式开展学习思辨活动,继续关注学生课堂学习常规,思考教师相应的教学指导措施。
2.借助学校开展的常规课堂检查、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研讨等活动,充分运用课堂观察表,通过跟帖、集中评课等方式扎实地开展实践研讨活动,落实教师相应的教学指导措施。
3.在案例撰写、论文交流等活动中,逐步细化教师教学指导措施,加强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有效性。
四、活动内容
一、二年级侧重关注学生“听、读”学习常规相应的教师教学指导细则;三、四年级侧重关注学生“说、写”学习常规相应的教师教学指导细则;五、六年级侧重关注学生“思、写”学习常规相应的教学指导细则。本学年,无论是课堂教学、听课评课,亦或案例撰写、论文总结,我们都应密切关注所在学段小主题相关学习常规相对应的教师教学指导细则,进行有针对性、有重点的提炼和落实,同时上牵下联,学习其他学段的学习常规相对应的教师教学指导细则,相互交流,不断总结,纵向提升,提高教学有效性。
语文优势学科或兴趣学科【第四篇】
从九月份,开始了我梦寐已久的教师生涯。我很庆幸,有这样一个机会实现我当老师的梦想,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在其他老师、同事的帮助下,在同学们的配合下,我完成了一学期的教学工作。
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经验、吸取教训,本人特就20xx年的工作进行述职: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热爱党,热爱人民,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办事认真负责;把自己的精力、能力全部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并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带头与同事研究业务,毫不保留自己的观点,实话实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水平;能够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在各方面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便更快地适应教育发展的形势。
二、教育教学工作
首先,能认真把握教材。把课标、教参与课本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切实落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并且能利用课堂时间不断地以新型热点材料为背景创设提问角度,帮助学生拓展思路,从而使学生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
第二,能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重视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和新、旧知识的联系,达到帮助学生学会求知、不断发展的目的。
第三,尊重学生。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培养,在严格管理的同时能尊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认知能力,提出与学生自身水平相当的问题,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共同提高。
三、其他方面
每学期根据学校实际认真制定学校工作计划并督促实施,撰写学校工作总结,突出反映学校师生成果;统筹安排学校的教学工作,注重通过组织业务学习、开展校本教研、进行业务竞赛、组织外出学习等途径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能认真参加市初中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学习,每次学习都能提前安排好工作,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创建博客,把平时的教学得失、听课感受、培训心得、教学困惑和生活随想等内容上传和同行交流分享,丰富业余生活,记录教育人生;个人撰写的《数据的“力量”》发表于《初中数学教学》、九年级(上)《“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发表于《初中教学设计》。
四、努力方向
在新的一年中,我将以优秀同行为榜样,加强自身政治学习、业务锤炼,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学校管理能力,为学校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此致
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