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公文学习 >

[500字]关于乡村治理专题心得体会范文优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45751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500字]关于乡村治理专题心得体会范文优推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乡村治理专题心得体会500字【第一篇】

近日,中央组织部召开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生活、新奋斗的新起点。要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定要抓牢乡村振兴“主心骨”,打牢乡村振兴“奠基石”,握牢乡村振兴“经济源”,大兴“敢想敢干”之风,带领乡村振兴发展。

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抓牢乡村振兴“主心骨”。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专业技术人才是基层最紧缺、最急需的人才,引进并培养一批适应地方“土壤”的“三农”队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基层专技人才如何“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需多举措并举。一要引进来。发布“招贤榜”,放宽专技人才招录的标准,加强空岗补员,依托“互联网+”,扩宽服务渠道,简化服务流程,为基层人才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二要留得住。严格服务年限,优化岗位结构,实施特设岗位管理,完善职称倾斜政策,加强基层人才培养,营造关心支持基层人才的良好氛围,确保乡村能留住人才。三则要因地制宜地引进、培养人才。以“需”为纲,查缺补漏,厘定人才范围,避免盲目从众心理,因地制宜地引进、培养人才。

优化基层干部队伍,打牢乡村振兴“奠基石”。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基层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基层干部则是“排头兵”。选用、管理、培训多角度,深度优化基层干部队伍。要严守住“德才兼备”选才标准,确保基层干部质量,坚持科学精准用人导向,及时优化调整队伍结构,善于汲取新鲜“血液”,从村优秀党员、村应往届优秀大学生、“土专家”“田秀才”、退役军人、大学生村官中“选”出核心人才。要树立起“严是爱,松是害”的管理理念,优化奖惩结合的考核标准,党员干部要经常、认真、严肃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把握好“紧跟时代,创新模式”的培训方向,聚焦市场与需求,不断提升基层干部核心竞争力,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用科学理论武装干部,提升基层干部学习培训质量。

挖掘地方特产特色,握牢乡村振兴“经济源”。“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因地制宜寻找特色亮点,抓住主要矛盾,深刻分析,着力打造乡村品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创意、农村电商等美丽经济,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由“先富”带动“后富”,积极探索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善于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尤其是红色文化,依托旅游资源,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着力讲好文化故事,打造红色故里。唯有握牢乡村振兴“经济源”才能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原动力,带动全域村民投身到乡村振兴的浪潮之中。

乡村治理专题心得体会500字【第二篇】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在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通过夯实“源头活水”、突破“思想瓶颈”、形成“良性机制”,确保“三力齐发”,才能锻造一支乡村振兴“尖兵队伍”。

夯实“源头活水”,以“支撑力”强队伍。人才兴则农业兴,人才强则农村强,引得“源头活水”,方能“固其根本”。坚持种好“梧桐树”,引进“年轻化、知识化”的“新兵”,留住“有经验、有威望”的“老将”,以人才为“支撑力”,建强振兴队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振兴动力不足、活力不够的难题。各基层党组织要严摸细选有能力、有担当、有水平的青年人才,并落实党员、村民代表推荐,党委实地考察、侧面了解等措施,从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出发,引进青年人才,做到“有备无患”。做好“引”的基础,也要把握“留”的原则,用好激励保障政策,将一批经验丰富、熟悉情况的“老将”留住,发挥“传帮带”作用,才能实现乡村振兴事业“薪火相传”。

突破“思想瓶颈”,以“创新力”鼓干劲。“凡用人之道,采之欲博,辨之欲精,使之欲适,任之欲专。”突破干部队伍选、育、管、留“思想瓶颈”,才能解决能者上、庸者下不够有力,容错纠错界限不明晰等问题,彻底打破“不犯错也不干事”的侥幸心理,以“创新力”为干部队伍鼓足干劲,真正实现“有为者有位”。要打破“唯学历”“论资历”的惯性思维,对一些看准了的、有后劲的年轻干部,创新工作举措,突破乡村振兴干部选用壁垒,大胆实施“跨村任职”计划、“能人回归”工程等,为干部成长提供激励平台。也要创造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严格落实日常评议、访谈群众、互学互促、培训指导等举措,确保形成人才梯队,真正实现干部成长和乡村振兴的“双赢”。

形成“良性机制”,以“保障力”稳人心。“砥柱江山承重任,善加惜爱待真心。”乡村振兴的大舞台离不开人才的“驻扎”,“用”好人才,实现精神鼓舞与物质奖励并重,更要“留”住人才,以更加健全的制度、更加有力的保障稳定人心,真正解决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确保人才大施所能、大展才华。要科学制定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管理办法和保障措施,并通过改善乡村硬件设施、完善办公配套、优化办公环境,提高乡村岗位“吸引力”;也要制定干部监督关怀机制,主动关心爱护,充分调到积极性、创造力,及时培养锻炼,切实实现用准、用好,常态跟踪管理,及时“敲打”,确保以“良性机制”鼓励干部大胆作为,在壮大、稳定队伍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激发干部内生动力和工作热情。

乡村治理专题心得体会500字【第三篇】

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指出,要率先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萧山区戴村镇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大力实施“映山红计划”,通过与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紧密合作,应用区块链思维和技术,瞄准当前乡村治理矛盾最为突出的几大问题,对切实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2019年3月,为保护戴村镇云石群山被疯狂盗挖的映山红,一群户外爱好者自发组成志愿者队伍,默默守护云石群山靓丽的自然馈赠。作为“保护映山红”的活动延伸,戴村镇以“映山红计划”作为乡村治理的品牌化机制加以推进,从根本上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映山红计划”的实现路径是治理与发展的“双螺旋”演进,治理是为了高质量发展,发展推动可持续治理,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乡村自治体系、信用体系和品牌体系的重塑,系统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激发主动意识,构建“去中心化”的自治体系

要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核心是要激发每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原有被动式的“管理—规制”转向主动式的“治理—服务”,切实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映山红计划以“积分”的发放机制为核心,体现不同阶段不同的贡献维度和贡献回馈,调动村民始终围绕基层党组织的指导方针“汇流前行”。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充分调动村民的主观能动性,映山红平台设置的“我要发起”板块,让村民意愿和村民领导力得以充分发挥和落实;二是充分调动村民的互相监督,村民治理行为的好坏,由全民来监督和评价,避免“寻租”“搭便车”等行为,也从制度上化解干群矛盾;三是始终坚持公开透明,将所有人参与乡村治理的行为数据化、可追溯,记录所有正向行为,既倒逼村民“读懂”规则导向,也抑制“捣乱者”非主流行为。

凝聚全民共识,构建“去中心化”的信用体系

当前,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依赖第三方和制度体系,人们对信用的需求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迫切。但显然,乡村信用体系没有健全的制度保障,村民之间、村民与政府、乡村和城市之间的信用有些失灵,亟待重塑。

映山红计划基于“以贡献论英雄”的治理共识机制,充分导入优先用工、优先售卖农产品、优先租赁民居、优先享受公共服务等激励举措,在民意互动、村民互助、团队协作等方面强化引导,鼓励村民积极“贡献”以争取“优先”权益,从而完善各“节点”之间的信用关系,将村民关注度从原来“无谓内耗”转向“团结一致争取外部资源”上。这个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每位村民共同维护的信用体系,既连接了每位村民的共同利益,同时也实现了与外部社会的信用互通。

突出过程追溯,构建“去中心化”的品牌体系

乡村振兴,需要城乡资源融合,其间用市场机制加以有效串联。城市居民需要高品质的农产品、人性化的乡村旅游;乡村百姓需要便利的城市公共服务、高效的城市公共资源。但相对于城市资源,乡村资源碎片化严重,很难形成标准体系从而支撑乡村品牌体系建设。

映山红计划导入区块链、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引进农业农村相关专业团队、设置全方位线下运行机制,让每位参与者都以“自觉行动”共同构建农业品牌体系,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一是要破解“碎片化”农村资源的低成本“规模化”问题。核心要包括闲置劳动力、闲置土地等“碎片化”资源以统一的标准或规范,低成本出产符合品牌价值需要的一致性产品。二是要让品牌产品生产过程“可量化”“可视化”。品牌体系下的所有产品均需要有完整的技术支撑和机制设计,全过程可控可追溯,确保产品品质得以直接呈现,树立品牌形象。三是要多维度推广宣传品牌。乡村的有效治理本身具有高曝光度,此外要结合乡村旅游、爆品打造、活动组织等形式,系统多维度地扩大宣传面,不断强化品牌价值和形象。

乡村治理专题心得体会500字【第四篇】

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路

近年来,江苏省溧阳市南渡镇庆丰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探索构建“党建+”振兴模式,在乡村振兴的“赶考路”上跑出“加速度”。

党建+基层治理,夯实乡村振兴之“基”。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庆丰村创新探索自治、法治、德治“三位一体”的善治模式,有效激发乡村治理活力。建立“村党总支—支部—党小组—党员”党建网格体系,组织党员开展“干好本职事、完成组织事、做好身边事、管好家庭事、参与公益事”争先行动,定好“路段长”、管好“责任田”,全身心投入村各项建设。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全村4个网格的党员代理员共为群众办事128件;调解土地确权和土地承包合同纠纷7起,9个自然村897冢坟墓按时搬迁;反馈村庄环境治理意见建议30多条,推动解决了道路、路灯、健身广场等10多件公益问题。

党建+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之“力”。要让农民挑起“金担子”,就要种好“金稻子”。庆丰村通过水稻产业实现美丽“蜕变”,走出了一条“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步伐。以岁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为引领,孕育了“南粳46”和“南粳9108”食味优质水稻品种,打造了“妈妈味稻”等品牌的庆丰大米。每亩水稻收入比往年增加1000多元,稻田认养面积达到154亩,村集体经济增收33万元。同时,大力发展稻麦加工产业和特色餐饮,从稻米、米酒、馒头、炒米糕,到特色饭团、寿司、粽子等,持续推出围绕稻米产业的新产品,让美丽乡村真正散发“乡土味道”。水稻产业成为带动庆丰村全面发展的强大助力,激活了脱贫攻坚的“一池春水”。

党建+生态保护,重塑乡村振兴之“形”。乡村振兴,先要有“形”。庆丰村将党建融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全过程,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包保责任表,明确任务分工,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考评工作制度,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护机制,雇佣2名垃圾清运人员和7名垃圾收集人员,负责庆丰村生活垃圾日常清运。通过土地综合整治、环境整治、生态修复等措施,丰产方沿线的蒋家、陆家、杨家3个自然村环境面貌“脱胎换骨”,彰显了自然淳朴的田园风光,实现了“山水田林人居”和谐共生,打造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庆丰样本。

党建+文明乡风,筑牢乡村振兴之“魂”。乡村振兴既要塑“生态宜居之形”,更要铸“乡风文明之魂”。庆丰村以“党风政风”引领“村风民风”,不但在村庄美化等“面子”上下功夫,更在提升乡风文明等“里子”上费心思。以乡村建设为主题,充分利用稻家、风雨长廊、稻田论稻等阵地,组织开展政情宣讲、政策解读、技能培训等活动30余场,促进村风民风持续改善。村内建立1个图书阅览室并对村民开放,收纳农村实用法律书籍和普法报刊,不断提高村民法治观念。积极开展最美庆丰人、美意庭院等文明创建活动,倡树乡村文明新风尚。用好村规民约,送走陋习歪风,强化村民自治管理,形成组织统筹、党员带动、党员互动的党建引领格局,筑牢乡村振兴之魂。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9 545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