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七年级历史教案4篇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关于七年级历史教案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七年级历史教案1
历史教案模板范文
【篇1:历史教学设计模板 (精选范文)】
一.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重难点
二. 内容分析 分析本课主要内容以及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
例:高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课
一条主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
三个内容: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
三. 学情分析 学法指导
特点:xx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
不足:历史知识的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对策:加强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培养……
四. 设计理念
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节。
后如何办。 五. 教学过程 包括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活动时间的分配,为什么设计具体的一环六. 教学反思 本课的目标达成度,本课感到成功的地方,本课感到遗憾的地方,今
【篇2:初中历史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江夏区初中历史学科课时集体备课教案
江夏区初中历史学科课时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思路:
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第四单元“步入近代”中很重要的一课,在世界近代 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
1、 本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方面分别确定为:知识 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包括革命前夕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革命的经过;《权利法案》的颁布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等基本史实。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探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克伦威尔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2、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从原因上来看,应该从当时英国社会现象和社会矛盾的分析,概括出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苏格兰人民起义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也就是直接原因。
3、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教学中,教师应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的讲解,帮助学生认识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历经多次的反复,最终才取得革命的成功。
4、教学方法采用区教研室历史导-预-议-讲-练五步教学法。首先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相关知识点的复习,从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的影响导入本课的学习。 通过预习让学生对本课所讲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教师讲解应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预习情况有重点的讲解,体现有针对性,不能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面面俱到。师生共同探究是历史导-预-议-讲-练五步教学法中的重点,也是课堂教学的精彩环节,教师应巧设问题,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概括总结历史结论的能力。
5、练习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一个检查,练习的设计应抓住重点,不能面面俱到,求多求全。教师要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精心选编,力求事半功倍。
【篇3:中学历史教案格式】
中学历史教案格式
格式要求是:
(一)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目标:
2.思想教育目标:
3.能力培养目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2.难点:
(三)教学时数: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五)教学过程 :
[复习提问]
[导入 新课]
[讲授新课]
[巩固小结]
(六)板书设计
(七)作业
新老师试讲,关键不在与教案格式,而在于有没有新的教育教学思想,能否领会新教材的精髓,能否考虑到学生的情况等。给你1篇文章参考。
“走进新课程,我们怎样教?”这是从事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教师们应不断实践、探索和反思的。根据调研听课,发现目前在对待教案设计上,教师们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态度和做法。一是精心设计,推陈出新——他们大多是欢迎新课改、有着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和充满活力、善于接受新理念新事物、敢于实验的青年教师。另一种是沿袭旧路,老方法教新课程——主要是因为对课改的认识尚不深刻,认为课改不外乎是教材的改变,用旧观念对待新课改,用老教案备新课,因此教案基本是过去教案的翻版,甚至还有不备详案、只写提纲等现象。还有一些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缺少实践,尽管有努力的愿望,但面对新课程、新教材不知如何设计体现新课改理念的教案。
针对上述情况,更有必要强调认真备课的重要性。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课改实践的主要场地。要把课改的“理想变为现实,必须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我们强调教学要做到“六认真”,首先是认真备课。认真备课具体反映在精心设计教案。在实施高中历史新课程中,怎样设计体现新课改理念、以新的呈现方式撰写,特提出一些基本思路和从事新课程教学的老师们共同探讨。
一、依据课标确定课堂教学目标,融“三维”目标为一体
如果把课程改革比作航程,.那么课程目标就是引领课改的航标灯。如果不认准目标,课改就会迷失方向。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反映了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
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明确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目标。而课程目标是要通过具体的教学目标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科课程目标的要求是一致的,也就是上述所说的“三维”目标。
因此,教师在设计新课程每一课教案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首先要考虑确定这节课的具体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和标准,是教学的总要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化,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是评价、检验课堂教学能否达成目标的依据之一。确定课堂教学目标要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对教师备课的首要工作来说,就是心中时刻要有课标意识,自觉严格执行课标,不断钻研、理解课标,在教学中细化课标。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教师要在认真学习、领会课标三个维度的基础上,制定出“三维”目标在每一课的具体运用。在具体课的设计时。可以分别制定和呈现,但在具体实施教学时,要注意这“三维目标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要把“三维”目标统筹考虑。在不同内容的课中,三个维度的所占比重也是有所区别的。有的课注重史实教学,有的课思想教育功能较强。只有把“三维”目标融合为一体,才能将“三维”目标真正落实到每一堂历史课的教学中。
二、钻研课程内容,细化课标于课堂教学之中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采用“模块一专题”的形式,力图构建起一个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结构;在课程内容上,精选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体现出时代性和基础性,反映了历史学科与社会进步、学术成果和学生经验的密切联系。根据课标编写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打破了原来的通史形式,分为三个必修模块、六个选修模块,共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由于从过去的通史转变为专题,每个模块自成体系,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所学的历史不成系统、支离破碎,不利于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这就要求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同时,要钻研课程内容,在教学中要揭示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要注意不同模块、不同专题之间的有机联系,有的内容还要和其他课程结合。
学习模块从体系、结构和内容上以新的形式呈现,对教学和教案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历史必修(i)为例,它是以中国和世界历史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典型史实为主要内容的模块,专题的编排先中国后世界、先古代后近现代。这种编排并不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自然时序,事物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完整性也不是很清楚的,这就给备课和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再加上课标的表述是宏观的、高度概括的,这就尤其需要在备课和设计教学目标时对课标进行细化。
以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i)第八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l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例,课标表述为: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看起来一课课标就有两条要求,然而在教学中仅就这两条是无法将这一理论性较强的课讲清楚的。有教师在设计具体教学目标时,将上述两条细化为下列“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理解并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发生的原因、过程,理解巴黎公社的性质,分析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和历史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分组完成《共产党宣言》节选资料的探究学习,让学生初步感知掌握第一手历史资料对历史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性,领悟“感知-积累-理解历史和现实”的过程与方法。
2.通过编制巴黎公社革命措施的结构表格和对其失败原因、经验教训的分析与归纳,感知分析、综合、归纳和概括历史信息的魅力,学习多角度地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资产阶级等势力对共产主义的敌视与马、恩对资本主义发展冷静而客观的分析的对比,让学生体会理性的智慧和力量,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
2.以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反复和曲折作铺垫、以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为线索、以“千年第一思想家”的调查结论为点睛,让学生体会社会主义运动在曲折中发展的历史特点与规律。
尽管这样的细化还值得进一步推敲,但可以看出教师在学习、研究课标之后进行了再创造,将“三维”目标融为一体,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有助于落实“三维”目标。
由此可见,不论教科书如何编写,内容如何变化,在确定具体课堂教学目标时,都应该也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当然,也不是简单地、肤浅地理解课标要求,更不能照搬照用教学参考书的现成设计。而是要根据教师对课标的理解、对教材的钻研、对学生学情的了解,因校因生因课细化课标,使之更具体化,更易操作,同时也是保证课标得到全面的落实。
三、转变教学方式,双向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要求在此次课改要逐步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可以说就是要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有所转变。教学的过程是教与学相结合的过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历史教
学应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是学生改进学习方式的前提,是为变革学生学习方式服务的。
在传统的“满堂灌”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展开的。教师始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常常感到学习是乏味的,课堂气氛是沉闷的。在新一轮课改中,能否在教学方式上来一场“颠覆性的变化”,师生在课堂的角色能否来一个转换,是摆在从事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的老师们面前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因为课程是要通过学校的课堂教学来实施的,课堂教学最终是由教师来实施。所以,需要教师在更新课程观念的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转变教学方式。
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教师要由单纯的历史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要由历史的“权威转变为历史教学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还要由管制式的教学管理者转变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在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中,不仅教师的角色要变,学生的角色也要改变,要由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自主的学习者。角色变了,学习方式也要随之改变,要学会各种形式的主动学习方式。能否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落实高中新课程理念和目标,实现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
因此在设计教案时不能再像以往的那样,只有以教师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过程,而是要双向设计。既有教师的活动,同时有学生的活动,师生互动、师生互补,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充满和谐的氛围。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积极思考、自由交流、主动探究、大胆质疑,学得轻松,学有所获,学有长进。课堂不仅仅是教师的讲台,更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凡是学生能说的、学生能做的,能自己学会的,都可让学生完成。即使有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不能完成的,教师也贵在及时点拨,给以思路,不再包办代替。
这种双向设计教学活动的教案,在义务教育7-9年级的历史新课程中已经得到一定的推广。可以说,义务教育的历史新课程为高中实施新课程做了准备,值得高中教师学习、借鉴。诚然,高、初中教学是有很大区别的。在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案设计中,还要更注重活动目标的设计和目标达成的检验。缺少检验反馈是无法把课堂中师生的互动落到实处,因此在设计教案时需同时考虑。还应该提倡对教案设计的同行评价和教师教后的自我总结反思,这样有助于推动校本教研的开展,让历史教师在课改中自身素质得到更好的发展,与新课程同成长,共进步。
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对广大高中教师来说是一次宝贵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可以这样说,在先进的课程理念引领下,设计出体现课改理念、具有新的呈现方式的教案,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确保实施新课程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知易行难,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继续努力和探索、改进。
七年级历史教案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说课稿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来自《历史》课本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的内容,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同时又是一个新时代开始的标志,它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章。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历程中具有综合扩展和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这一课学好了,为以后的中国现代史部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彻底完成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恢复国民经济。这一学习主题主要阐述了新中国建国后头三年的历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战争和土地改革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以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初步建立为标志,中国实现了20世纪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变。从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看,中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从中国历史进程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饱受外来侵略和奴役的局面,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前提,是中国现代历史的开端。中华民族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2、教学目标
1课程标准: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2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及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过程,知道开国大典的主要史实,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权性质,认识新中国成立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伟大意义;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主要史实,认识西藏的和平解放对保持国家主权的完整和促进西藏社会的进步的重大意义。
3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图片、影视作品等方式,真实生动地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过程,领略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宏大风采;通过学生自己编写和讲述新中国成立的故事,锻炼学生组织材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结合新中国的成立,分小组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兴趣。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新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奋斗的结果;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难点:1如何理解“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的含义。
2如何认识西藏的和平解放。
因为这两个问题要求学生具有渊博的课外知识和较高的思维能力,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把它定为难点。
4、教学方法:导学、探究、讨论法
二、教学设计
本教材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本节课讲述“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虽然学生知道讲述的新中国的成立,但是对于“站起来”这一说法会存在疑问,为什么用“站起来”一词?理解的也并不深刻。因此在本课中,我主要采用教师引导、点拔和学生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上,采用生动形象、直观的课件来辅助教学。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俗话说的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我们要使用一些新的方法把学生引入到课堂,使枯燥的知识变得充满活力。
导入语:拿破仑说过:“中国是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狮子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法国,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说到,中国是一只和平的、可爱文明的狮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这只沉睡百年的狮子已经醒来。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上课伊始就兴趣盎然,激情高涨,并使学生在时事政治内顺利的引领下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2、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目的:为建立新中国做准备
2、背景:
①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
②政治上:国统区反蒋爱国民主运动空前高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在望。
③ 组织上:中国共产党本着建立新民主主义联合政府的一贯主张,积极筹备召开由各民主党派、各阶层代表人士参加的新政治协商会议,为建立新中国进行重要的准备工作。
3、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地点:1949年9月 北京
4、政协会议内容:
A、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B、确定国名、首都(北京)、纪年法(公元纪年)、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国旗(五星红旗)
C、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决议,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1949年9月30日下午6时,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代表,来到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典礼。周恩来代表主席团致词,全体代表脱帽静默致哀,毛泽东主席宣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D、选举中央人民主席、副主席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主席,刘少奇、朱德,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二)开国大典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召开
时间:1949年10月1日。
地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召开第一次会议。
内容:决定接受《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2、开国大典
时间: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
地点:首都天安门广场
(经过:下午3时,在首都北京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北京30万人民,身穿节日盛装,兴高彩烈地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毛泽东主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这时候,礼炮齐鸣,万众欢腾,广场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经久不息。接着,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人民以无限的喜悦,欢庆新中国诞生!)
(三)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是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2、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内外压迫者对中国的统治和国家战乱频仍、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3、从此,中华民族将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纪元。标志着现代史的开始。
(四)西藏和平解放
1、追歼国民党残余
2、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 时间:1950年10月
3、西藏和平解放 时间:1951年5月
1950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代表团,来到北京,以求得和平解放西藏。毛泽东主席亲自接见代表团成员,并宴请了阿沛·阿旺晋美等人。双方于1951年5月达成正式协议。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
至此,除台湾和少数海上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获得解放。大陆获得了空前的统一,全国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
(五)板书设计
政协会议:召开时间、内容
一、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时间、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二、西藏和平解放:背景、时间、意义。
(六)课外延展
1、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的有那些人?这说明了什么?
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民族和海外华侨的代表出席了大会。
说明会议代表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能够代表和反映全国人民的意愿,这是全国人民空前盛会。
2、开国大典上为什么要一用54门礼炮齐鸣28响?
54门礼炮代表当时统计的我国有54个民族(注:那时候数据统计不完善,就只统计出54个民族,几年后重新统计改为56个民族)!28响则是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努力建立了新中国!
六、总结
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大致了解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基本情况,初步掌握了建国的条件、经过,对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意义也应该有了充分的认识。新中国的建立结束了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的屈辱,使中华民族重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为以后人民的幸福奠定了基础。
百年屈辱一朝挥,人民翻身换新颜。
和平统一是国策,两岸同胞不分谁。
七年级历史教案3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1课 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鸦片输入的危害;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英国强占香港岛;关天培、陈化成等英勇抗英;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 指导学生解答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增强学生的概括与归纳能力。
2 通过学习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以及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的能力。
二、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感知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林则徐为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以及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的经过和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积累有关鸦片战争的基本历史,从而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 结合时代背景学习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逐步学会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方法;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指导学生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链,逐步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和方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是一种罪恶的掠夺手段,表明资本主义侵略的贪婪性和侵略性。
2 学习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认识林则徐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3 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和爱国主义的崇高精神;清政府的动摇不定、妥协求和,暴露了清朝统治者的腐朽本质。
4 吸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难点
一、 重点
林则徐虎门销烟和中英《南京条约》
二、 难点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鸦片战争的影响
教学过程
介绍本册书主要讲述中国近代屈辱史及起止时间
一、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首先指导学生阅读本目,并思考英国明知鸦片有害,为什么还要向中国输入鸦片?鸦片输入中国有什么危害?
世纪前期,英国侵略中国的根本目的:①扩大国外市场;②推销工业品;③掠夺原料
2.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鸦片不断输入,白银大量外流,威胁到清朝的财政,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由于吸食鸦片的人越来越多,人民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管官吏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
3.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25日
意义:①这是中国禁烟运动的重大胜利;②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③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思考、讨论和交流: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①人民群众的支持;②皇帝的支持;③林则徐的正确领导,等等方面。
小结、过渡: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他们就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
(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指导学生阅读本目,了解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间,过程以及涌现的抗战英雄,并思考如果没有林则徐,是不是会没有后来的这场鸦片战争?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资产阶级的既定国策,发动战争只是时间的早晚问题,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1. 起止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1841年,英军强占香港岛
2.战争中涌现的爱国官民:关天培,陈化成以及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思考、讨论和交流:鸦片战争中,中国被只有几十艘兵船、几千士兵的英国侵略军打败,你认为原因有哪些?
提示:中国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力落后。鸦片战争前的清政府实行的还是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封闭落后的自然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清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统治者愚昧无知,和战不定,决策多变;将帅不善指挥,战法呆板,加之武器落后,以冷兵器为主,战守乏策等原因,以致战败。
总而言之,“落后就要挨打”是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腐朽的封建王朝不是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对手。
(三)中英《南京条约》
1.时间:1842年8月
2.内容:概括为四个方面---割地,赔款,开埠和协定关税,并讨论《南京条约》损害了中国哪些主权?
3.附件时间及内容:1843年,签订《南京条约》附件,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并永久居住等特权。
4.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引导学生将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进行对比,得出结论: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指出战前战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思考、讨论和交流:鸦片战争以后,除了主要矛盾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社会矛盾?
讲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涵义:“半封建”指原有的封建经济已被破坏,有了一定成分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半殖民地”指当时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压迫和控制的国家。
二、课堂小结
回顾鸦片战争的过程,点明本课的重点,要求学生掌握。
三、课堂检测
第2课 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和发动国;火烧圆明园;《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俄国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①通过《俄国割占中国领土示意图》变成简表,培养学生制作历史简表与寓史于图的基本技能。
②要求学生比较两次鸦片战争中国丧失的主权和领土,以及外国侵略势力到达的地区,初步形成一定对历史知识的归纳和比较能力。
③通过听、看、议,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史实,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大量图片和数字刺激学生的直观感受,思考并回答问题,积累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的历史知识,加深对外国侵略者的暴行和清政府的腐朽本质及清朝不可逆转的衰败趋势的理解。
②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逐渐学会应用观察法、比较法和制作表格的方法,并逐步感知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和我们的命运息息相关。
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火烧圆明园不仅是侵略者的暴行,也是中华民族的国耻,并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并进一步认识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定决心和光荣传统。
重点难点
一、 重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侵华罪行
二、 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第一课,讨论回答问题:
1.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定,给中国带来什么后果?(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列强是否满足已经得到的利益?(不满足)
小结、过渡:《南京条约》使侵略者攫取了许多利益、中国遭受到了沉重的灾难,列强并没有满足贪婪的欲望,想要通过修订条约来扩大权益。遭到清政府拒绝后,他们便找借口发动战争,想要迫使清政府就范。由于这场战争是上一次战争的继续,所以它被叫做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教师介绍圆明园建筑的宏伟和精美,组织学生看、说、议。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发动国及目的
2.火烧圆明园的影响
3.《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订
思考:1. 作为法国人的雨果对本国军队的暴行进行深刻揭露和愤怒声讨,这是为什么?
可从热爱和平,珍惜人类文明成果来答。
2. 试比较学习《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与之前的《南京条约》
(二)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介绍俄国是资本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英法美先后完成工业革命,渴望市场,而俄国本国封建色彩浓厚,追求的领土的扩张。此时中国正是内忧外患,所以,俄国趁火打劫。
学生阅读8—9页的本目课文和表格、地图,看看沙俄是怎样一步步蚕食中国的领土。主要通过学生看图来说,锻炼口头表达能力,谴责沙俄野蛮割土占地。
1.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俄国的侵略野心,趁火打劫;清政府的腐败
2.手段:军事威胁、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
讨论:1.与鸦片战争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丧失的主权和领土,以及外国侵略势力到达的地区,有什么变化?
提示:引导学生回顾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找出中国丧失了哪些主权和领土以及外国侵略势力主要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再与《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及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进行民族自救。
学生阅读第9---10页本目课文和“插图”以及“说明文字”
1.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1851---1864年、洪秀全、天京)
背景:太平天国反帝反封建;中外反对势力联合绞杀;太平军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
英雄事迹:青浦战役:1860年,大败华尓的洋枪队
慈溪战役:1862年,大败洋枪队,击毙华尓。
历史意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坚强意志,打击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气焰。
巩固小结
1、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是何时?主凶是哪国?帮凶是哪国?
2、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割占国领土最多的是哪个国家?共割占多少领土?
第3课 收复新疆和甲午风云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外国势力侵略新疆;左宗棠收复和开发新疆;清设立新疆行省;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黄海之战与邓世昌英勇抗敌;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中日《马关条约》;中日民族危机的加剧。
①通过评价左宗棠,培养学生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②通过对收复新疆和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多角度综合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①感知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血战黄海的史实,积累对近代民族英雄的认识,理解中国近代爱国主义以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为重要内涵,学会从优秀历史人物身上学习优秀品质以完善人格的方法。
②感知新疆危机、甲午战争、瓜分狂潮等史实,积累对19世纪晚期时代特征的认识,理解当时民族危机的加剧,学会从宏观高度把握时代特征的方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新疆危机、甲午战争和瓜分狂潮是19世纪晚期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加剧了中华民族的危机。由此进一步认识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国近代贫弱的外部根源。
②制度落后、国力衰弱和投降路线是中国近代对外战争失败的内部根源。由此进一步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和提高综合国力的信念。
③认识近代日本是一个富有侵略性的国家,并且十分野蛮残忍,增强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警惕性。
④通过左宗棠收复和开发新疆、清朝设立新疆行省的史实,认识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⑤学习左宗棠、邓世昌等近代民族英雄坚决反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一、重点
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大战、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二、难点
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及《马关条约》的危害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上节内容并导入新课
新疆历来是中国的领土,组织学生回忆历代政府是怎样管理和开发新疆的。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左宗棠收复新疆
1. 阿古柏侵占新疆的罪行和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事迹:
1878年,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1881年,收回伊犁;1884年,设立行省。
2.收复新疆胜利的原因:①收复战争的正义性;②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③左宗棠反侵略态度坚决,而且很有谋略。
3.收复新疆的意义:平定了阿古伯侵略割据势力,粉碎了英俄分裂中国新疆的阴谋,维护了国家统一。
(二)黄海大战
1.甲午中日战争起止时间:1894年至1895年。
2.黄海大战与邓世昌殉国
年辽东半岛和威海卫的沦陷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
思考,讨论并交流:
1.日本为什幺要挑起中日战争?
提示:日本对外扩张的国策;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扩展海外市场;朝鲜农民起义提供时机;清政府腐败落后;日本武士道军国主义传统等等。
2.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提示:国力贫弱;制度落后;投降路线。教训:提高综合国力,坚决反对外来侵略等。
(三)中日《马关条约》
1.时间、内容,双方代表人物。
内容可从割地、赔款、开埠和设厂等四个方面来概括记忆。
2.影响: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3.了解“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思考:1.与《南京条约》相比,《马关条约》进一步给中国造成了哪些危害?
2.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指导学生制表填表)
项目
内容
分析
影响
《南京条约》
割香港岛,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等五口通商,协定关税
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加重中国的贫弱列强向中国倾销工业品,瓦解了中国的封建经济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
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赔白银2亿两,增辟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领土和主权更遭践踏,中国贫弱更加严重,列强扩大商品倾销,还直接进入中国生产领域
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巩固练习:
1、《马关条约》于何时签订的?双方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2、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兴起;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廊坊之战;大沽之战;天津保卫战;中外反动势力镇压义和团;义和团运动的功绩和教训;八国联军的暴行;《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1 通过对“扶清灭洋”、义和团失败等的分析,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2 通过观察《义和团运动形势》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3 通过对畅想天地栏目中材料题的解答,培养学生对历史材料的阅读理解、提炼信息和正确评价的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
①感知八国联军侵华暴行、义和团对八国联军的抗争、《辛丑条约》等史实,深化对中国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时代特征的认识,理解当时民族危机的全面加深与中国人民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②通过梳理八国联军、义和团、清政府之间的活动,学会整理历史发展线索的方法。
4 通过分析《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八国联军侵华是中国近代重大的国耻,由此进一步认识帝国主义侵略者凶恶而贪婪的本质,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国近代贫弱的重要根源之一,从而增强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警惕性,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不忘国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②义和团运动是中国人民又一次伟大的抗争,义和团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爱国精神值得弘扬。
③抗击八国联军的失败,说明在综合国力落后的形势下,落后阶级领导的采用落后观念与斗争方法的反侵略斗争是无法抵挡有强大的物质力量和先进技术武装起来的侵略者的;进一步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增强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决心,培养面向世界、与时俱进、学习先进、勇于革新的思想意识。
重点难点
一、重点
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二、难点
《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对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上节内容并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为什么说甲午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马关条约》
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赔白银2亿两,增辟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领土和主权更遭践踏,中国贫弱更加严重,列强扩大商品倾销,还直接进入中国生产领域
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组织学生阅读“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这一目,了解义和团运动并思考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一)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1.背景:19世纪末,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民族危机空间严重;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2.八国联军侵华的时间、成员国;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列强要进一步征服和控制中国
直接原因和借口是: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难点解释:怎样看待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
提示:“扶清”不能简单理解为扶助当时已腐朽不堪的清政府,应有扶中国,保中国的内容。“灭洋”具有盲目的排外性。
(二)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1.了解三场战役:廊坊之战、大沽之战和天津保卫战,并用笔描出八国联军的进攻路线
2.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3.八国联军的暴行
概括来说:破坏、屠杀和抢掠
讨论、思考并交流:
1. 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
外部原因和客观原因是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 有人认为,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只是由于武装不良之故”。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提示:同意的理由: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义和团战斗精神强等。
不同意的理由:中国国势落后;封建制度腐朽;清朝不是真的支持义和团。义和团本身也有缺点:落后的农民阶级没有科学的革命纲领,既缺乏对清政府应有的警惕,又盲目排外;组织涣散,无统一指挥;观念方法落后,迷信符图、咒语和拳术。
3.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暴行后,你有何感受?
(三)辛丑条约
掌握签订的时间、内容和影响
1、分别指出《辛丑条约》关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方面各有什么规定?(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条约具体内容来感知“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概念,而不是死记硬背其条款)
2、议一议:《辛丑条约》签订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有道理吗?(有)为什么?(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掠夺更加疯狂,清政府几乎成为列强向中国人民征收“战争赔款”的代理机构;帝国主义列强武装控制了清朝都城北京,清政府必须为帝国主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他们完全成了列强的忠实走狗。)
3、谈一谈:《辛丑条约》中的“使馆界”同今天的使馆区有什么不同?(“使馆界”形同“国中之国”,界内外国人犹如“太上皇”,中国政府无全无权过问其事务;“使馆区”虽然仍是外国使节居住的专门地区,但它完全处于中国政府的管辖之下。)
4、《辛丑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危害?(它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巩固小结
1、 要求学生正确指出《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所造成的影响。(通过反复讲练,让学生理解 “开始沦为……大大加深……完全陷入……”这些词语所反映的近代中国社会变化脉络)
2、北京两次被外国军队侵占的情况有哪些不同?
联军名称
侵略国
占领年代
清朝帝、后
英法联军
英、法
1860年
咸丰、慈禧
八国联军
英、法、俄、美等
1900年
光绪、慈禧
练习题:
1、 简述《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2、 结合《辛丑条约》的内容,谈谈它的危害。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
第5课 洋务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洋务派及其代表人物;洋务运动的目的;近代工业的创办;新式海陆军的建立;新式学堂的建立;洋务运动的地位和作用
1 通过理解洋务派、近代企业、新式海陆军的内涵,培养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
2 通过分析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会遇到哪些困难及思考当时中国除向西方学习外还有没有别的强国之路的问题,培养切入历史情境进行合理想象的能力。
3 通过对洋务运动中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对比,培养比较思维能力。
4 通过评价洋务运动和李鸿章,培养辩证思维能力与创新思维品质。
二、过程与方法
①感知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创办、新式海陆军建立、介绍西学与兴办新式学堂等史实,积累对洋务运动的认识,理解杨武运动为民族自强做了努力并启动了中国近代化。
②学会从生产力标准和从人类文明演进高度运用历史标准去评价历史事物和历史人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在中国由封建王朝发展模式向工业化发展模式的社会转型中,洋务运动做了最初的努力,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由此培养顺应历史潮流、积极追求进步的精神。
②学习洋务派敢于改革的勇气、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度,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
③洋务运动的失败在于改革未触动封建体制,由此认识到实行体制创新和建立近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一、 重点
洋务运动的概况
二、 难点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分析;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上节内容并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危害?(北京再次被外国军队占领,战争和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介绍19世纪60年代初的历史背景。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烧了圆明园后,清政府一些官员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的统治,形成了所谓“洋务派”。他们所从事的与老外打交道的过程被称作洋务运动。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洋务派的出现
教师让学生看教材这一目的内容,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1. 了解洋务派,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洋务派?
洋务派是制利用西方先进科技来维护清朝统治的官僚集团。
2.洋务派出现的原因:①内外危机对清政府的刺激(太平天国和两次鸦片战争)。②部分官员认识到外国军事技术的先进。
3.洋务运动的目的:通过引进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对内镇压革命,对外抵御侵略以巩固清朝的统治。
4.代表人物:中央:奕䜣;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和左宗棠等。
拓展: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异同:同属封建地主阶级,在巩固清朝的统治上,这一点是一致的,但在对东西方文化认识和治国主张上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二)近代工业的创办
时间: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领导机构:总理衙门
学生看教材内容,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1.洋务派首先试图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达到其维护清朝统治的目的。这些企业创办有何特点?
2.想一想洋务派在创办近代企业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世纪70年代洋务派以什么为目的创办了哪些民用企业?这些企业的创办又有何特点,并与军事工业的特点相比较?
想一想:洋务运动兴办的近代工厂同传统手工业相比,有什么不同?
过渡:洋务运动还有哪些其他内容?
教师介绍新式海陆军和京师同文馆。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表格:
时间
内容
代表
60年代
以“自强”为目标---创办军事企业
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福州船政局
70年代
以“求富”为目标---创办民用企业
李鸿章—轮船招商所、开平煤矿;张之洞—汉阳铁厂
19世纪70年代
创办新式海陆军
后期
为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办新式教育
兴办新式教育,选送留学生和进修生出国
(三)洋务运动的作用
指导学生看书。
问题探究:洋务运动有没有使中国富起来?为什么?
首先学生谈论回答,然后教师进一步阐述。
首先,指出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破产。最根本的原因是不触动封建制度,立新不除旧。其次,充分肯定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
教学小结: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虽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给近代中国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东西,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使古老的中国开始顺应世界潮流,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第6课 戊戌变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公车上书、维新派政治团体的形成以及戊戌变法的内容等历史基础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课文、利用图片和历史文献等资料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并从中找出戊戌变法的意义及其失败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一次改良运动,是进步的,爱国的。从而激发其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重点难点
一、重点
公车上书及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影响
二、难点
戊戌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上节内容并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从洋务派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具有什么样性质?(是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从封建统治者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是失败了。但是它却在客观上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它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刺激并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失败了,但是中华民族还有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不甘落后挨打,继续展开挽救民族危机的活动,并一度形成波及全国的大规模运动。(要求学生阅读32—34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 公车上书
教师让学生看教材这一目的内容,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展示康有为、梁启超的图片。
1.康、梁二人听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后有何反应?维新变法拉开序幕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教师强调:公车上书标志着变法维新运动拉开序幕。随后设问:维新变法运动开始的原因都有哪些?
1 民族危机大大加深;②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小结、过渡:中华民族具有优良的爱国传统,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紧急关头,民族的精英分子总会登高一呼,力图扭转颓势。所以,洋务运动刚刚失败,“公车上书”就接踵而至,它冲破了长期以来的沉闷局面,造就了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运动的领袖人物,拉开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
(二)百日维新
1.光绪帝下诏变法
2.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戊戌变法()
采用提问法: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增强对变法内容的理解。
1 变法中哪些措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方面的措施)
2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这里的“民”具体指哪些人?反映了哪些人的愿望?有什么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
3 文化方面的改革有什么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4 哪些内容对封建顽固势力的冲击最大?
5 哪些人会拥护和支持变法?(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地主、爱国知识分子)
6 哪些人会强烈反对?(封建保守的旧官僚、靠科举取得功名的知识分子、八旗和绿营将领)
思考,交流和讨论:在变法形式危急时,维新派吧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说明了什么问题?
维新派力量弱小,光绪帝没有实权,无群众基础,势单力薄等等。
3. 戊戌变法的意义和教训
意义: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教训: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思考:你认为戊戌变法的失败仅仅是慈溪太后发动政变造成的吗?为什么?
①从根本上说,是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软弱性。具体表现在:不想推翻清政府的统治;脱离群众,幻想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②从客观上讲,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袁世凯骗取维新派和光绪帝的信托。
第一次月考复习教案(1—6课)
基本线索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为了维护国家主权,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以及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掀起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中国逐渐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知识提要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八国联军入侵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血战,义和团抵抗八国联军等,表现了中华民族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和斗争精神。
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引进机器工业,虽未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启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为了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虽然没有成功,但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复习过程
引导学生回顾1—6课的重点知识。然后,通过做试卷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助学生查漏补缺。
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教案
月考情况:78班参加考试人数39。其中,及格12人,不及格27人。77班参加考试人数37人。其中,及格24人,不及格13人。
问题:①选择题40分,正确率不高,大多在20多分,上30分的没几个,直接导致及格率底;②学生对历史时间把握较差,连线题得分不高;③在回答材料题时,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联系材料,口语化严重,错别字多。
解决问题的方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加明确重点难点,特别是在历史时间方面,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识记时间;另外,上课多提问学生,通过他们自己组织语言来概括书上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最后,监督学生记忆历史知识,前后联系,坚持课前提问复习,并在晚自习听写掌握情况。
不及格的同学则要到小组长那里过关试卷上的问答题,对于一些不自觉的同学,老师亲自抓。
讲解试卷:(联系知识点,引导学生说出来,不懂的即查阅书本。)
第7课 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武昌起义;兴中会、中国同盟会及中华民国成立的概况和意义;辛亥革命的性质、历史功绩和教训
1.通过学习中华民国纪年法,使学生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基本技能。
2.通过学习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后的重要活动,初步培养学生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分析辛亥革命的性质和意义,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学习辛亥革命的过程,感知革命志士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付出的沉重代价,感知社会进步的艰辛历程。
2.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资料和心得,在交流中相互促进。
3.通过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学会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问题,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志士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使辛亥革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困境中仍然取得重大的成果,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精神。
2.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缔造了中华民国,为革命救国不怕牺牲、百折不挠、奋斗终身的人格魅力,让世人称颂。通过对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的学习,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与坚强的意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孙中山的重要革命活动:兴中会的建立;同盟会的建立;三民主义;中华民国的成立
二、难点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维新变法时期,社会上有哪些人赞成?哪些人反对?哪些人无所谓??(资产阶级维新派、开明的地主官僚和知识分子、不愿意当“亡国之君”的光绪帝等人赞成;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派反对;广大的缺乏文化知识的农民、手工业者等“社会底层”无所谓。)
2、造成什么后果?(由于力量对比悬殊,手中握有实权的顽固派很轻松地扼杀了这场维新变法运动。)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失败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变法运动也失败了,但是,一些从维新派转化而成的革命派继续展开挽救民族危机的活动,他们把斗争的矛头直接对准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最终结束了在中国存在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
1.学生阅读小字部分,了解孙中山是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然后请学生谈谈对课中思考题的看法,体会孙中山先生的高尚品德。
2.用列表法学习孙中山早期重要的革命活动---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概况:
名称
成立时间
地点
重要人物
革命纲领
刊物
性质
兴中会
1894年
檀香山
孙中山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同盟会
1905年
东京
孙中山、黄兴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民报》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讲解同盟会的纲领和三民主义,正确对应,稍作了解。
小结、过渡: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原来同盟会的纲领加以阐述和完善而已。这样的革命纲领适应当时的历史潮流,符合人民的要求,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已经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成了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后来,就是在三民主义的鼓舞下发生了武昌起义,并取得初步的胜利。
(二)武昌起义
1.了解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图,识记时间及人物。谈谈对革命党人推举黎元洪为都督的看法。
(三)中华民国成立
1.了解中华民国的成立,简单介绍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的换算方法:
民国xx年=公元xxxx年-1911年
公元xxxx年=民国xx年+1911年
思考: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正在国外,但他回国后,立即被选为临时大总统。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关于清帝退位,首先指导学生看教材第36页小字部分,学生才能理解为什么袁世凯要逼清帝退位,也才能理解为什么清帝退位后,袁世凯能就任临时大总统,窃取辛亥革命的成果。
(四)辛亥革命的意义
就其意义分点讲述辛亥革命的性质、历史功绩和结果,安排讨论“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以加深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
因此,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又是失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最后,教师对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
巩固练习:
1、 中国同盟会何时何地谁建立的?
2、 中华民国成立于何时?今年是民国多少年?
3、 辛亥革命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第8课 新文化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了解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历史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从而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同时,感受到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
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二、难点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的矛头对准孔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已经进行了哪些尝试?结果如何?(洋务运动“师夷长技”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鼓吹民权,革命派主张共和,都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2、辛亥革命已经推翻了清朝,为什么还说它的任务没有完成?(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中国人民仍然处于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之下。)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这些运动和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是中华民族还有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不怕失败,继续展开挽救民族危机的活动。他们在思想上同当时的反动思潮展开激烈斗争,率领一批青年掀起了生气勃勃的新文化运动。(布置学生阅读38——41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著作名称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袁世凯独裁、尊孔、破坏共和;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要建立一个真正的共和国;西方民主思想传播,尊孔暗流涌动,新旧思潮冲突。
2.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代表人物:陈独秀,蔡元培,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3.基本内容:四个提倡,四个反对(弄清“民主”“科学”及“旧道德”具体指什么)。
4.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影响
思考:1.袁世凯篡权后,复辟帝制。想一想,他尊孔复古与复辟帝制有什么联系?
2. 新文化运动的“新”是新在什么地方?
3.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锋芒指向孔孟之道?(阅读第39页小方框,用自己的话概括总结)
小结、过渡:“提倡民主、科学和新道德”属于思想革命,“提倡新文学”属于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决定了文学革命的方向,文学革命则扩大了思想革命的影响。但是,就在新文化运动兴起时,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资本主义大国互相厮杀,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毕露。人们需要寻找更好的出路,马克思主义就被引进到了中国。
(二)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
年,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李大钊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它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巩固小结
1、按照“背景→标志→代表人物→基本内容→斗争矛头→发展情况→历史意义和历史缺陷”的线索梳理本课知识。
2、思考: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你认为对吗?说说你的理由。(类似于怎样评价新文化运动?提醒学生要坚持运用“两分法”:
A.意义: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B.缺陷:运动中对于中西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了后来,也不利于发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第9课 历史人物小传
活动主题
撰写历史人物小传
活动目的
1. 撰写历史人物小传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式,能拓展历史知识,增进对历史的了解,加深对历史人物的认识。
2. 能从所写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中,受到教育或吸取教训,陶冶情操,学会怎样做人和处事。
3. 通过撰写历史人物小传的活动,能学会客观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同时能锻炼和提高写作技能,增长文学才干。
活动准备
1. 了解写作特点。历史人物小传的突出特点是“小”。要求短小精悍,一般在2000字左右。其次是必须具有传记文学的特点,突出“记”,即记述历史人物生平的主要活动。1篇历史人物小传,大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历史人物,包括生卒年代、籍贯身世等。二是叙述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这是小传的主体。三是简要评述历史人物的地位或影响。
2. 确定写作对象。历史人物小传的撰写对象应是历史上较有影响的人物。选择写作对象还应根据本人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和写作特长,以及所掌握的历史资料等情况来确定。
活动过程
1. 搜集和处理资料。可以通过图书馆、书店、互联网等多种途径,寻找写作对象的资料。要从众多资料中选择最能反映某历史人物面貌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的资料,在符合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进行文学加工,再现历史人物的生平活动。
2. 遵循原则进行写作。撰写历史人物小传,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真实性。这是撰写历史人物小传的最基本要求。历史人物的事迹不能虚构,也不能移花接木,胡编滥写。二是介绍主要事迹。历史上的人物往往有很多活动,有关他们的资料也很多,写作时不能面面俱到,只能选取其中最主要、最典型的事迹,分层次叙述,可以采用两到三个小标题。篇幅不能太长,否则就不是小传了。三要有可读性。撰写小传时,不能简单地摘抄现成的资料,如果引用资料必须提炼加工。描述要通俗易懂,形象具体。四要详略得当。一般来说,对历史人物基本情况的介绍、历史地位或影响的概括必须简略,主要的叙述要详细具体。五要有简单的评价。撰写历史人物的小传,应有画龙点睛的评说,给读者以启迪。
活动评议
1. 收集小专作品,组织评议。
2. 优选作品,宣传推介。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通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设置场景及相关问题,探讨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加深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如1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
二、难点
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上海能取代北京成为五四运动的中心的原因分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上一个单元,我们学习了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期,中国逐渐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在此期间先后兴起了哪些运动?(引导学生回答: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分别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进行了改革,但还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遭遇,真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开始第三单元的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在这个单元,我们会学习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北伐战争、国共对峙、红军长征等重大历史事件。
同学们,下面我们来看本单元主题知识里的第一个:五四爱国运动。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指导学生预习第一目的内容,并思考思考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
(一)北京学生掀起爱国运动
1.时间:1919年5月。由这个时间,引导学生回顾历史背景,即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国内背景①社会背景,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②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迅速壮大,为革命的新发展准备了条件;③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国际背景①十月革命的影响;②一战的影响。
2.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3.五四运动前期:中心在北京,运动主力是学生
4.口号:“外争国权,內除国贼”,“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取消二十一条”,“誓死争回青岛”等
5.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思考:在巴黎和会上,为什么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得到的却是类似战败国的待遇?
提示:巴黎和会是战胜的协约国大国的分赃会议,它的重要内容就是重新瓜分世界;中国国际地位地下,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北洋政府对内镇压,对外妥协,在弱肉强食的帝国主义时代,只有强权,没有公理,“弱国无外交”。
6.引导学生理清学生运动发展的线索:北京爱国学会的集会游行示威→北洋政府镇压学号生→北京专科以上学校总罢课→全国各地积极响应→英、美、日等国督促北洋政府加紧镇压学生→北洋政府大规模逮捕爱国学会→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二)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指导学生阅读本目内容,思考6月3号以后的新阶段“新”在什么地方。
1.后期:中心在上海,运动主力是工人
2.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不是偶然。分析:①1842年,开埠后外国人首先在上海建立工厂;②洋务运动中,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和轮船招商局也是在上海;③新文化运动《新青年》都创办于上海,人民思想觉悟高。上海无论在经济还是思想文化上都走在时代的最前端。
讨论探究:1.中国无产阶级是怎样产生和壮大的?
2.五四运动取的初步胜利的表现有哪些?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性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彻底”是指斗争的坚决性,“反帝”主要指英、美、法、日,“封建”指北洋政府。
2.意义
3.新旧民主主义的比较及时间段
巩固小结
1.根据下表巩固知识:
时间
中心地点
要 求
领导者
主力
结果
1919年6 月前
北京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21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等
陈独秀李大钊
学生
被镇压
1919年6月后
上海
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等
同上
工人
初步胜利
2.指导学生完成基础训练相应练习
3.提醒学生预习第11课《北伐战争》。
第11课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了解中共诞生的史实,理解中共成立的意义。
2.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原因、过程及影响的完整把握,培养学生在把握事物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理解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初步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2.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工人运动是中国早期的共产党人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懈探索和奋斗的结果,其前赴后继的奋斗精神和开拓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
二、难点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上节课内容并导入新课
提问: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有何重大意义?
学生回答后,老师强调: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同时,它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这就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历史条件。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指导学生阅读第一目的内容,并思考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哪些历史条件?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1.五四运动后,新思潮的主流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宣传进步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刊物:《新青年》、《天津学生联合会报》、《湘江评论》和《每周评论》。
3.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时间,人物及地点,起着核心和纽带作用。
师生归纳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①阶级条件: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②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条件;③组织条件: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了解会议召开的具体情况,如密探的闯入、会址转移、陈独秀没有出席的原因,以及出席的代表后来发生分化等等。
2.中共“一大”的内容,可概括为三点:①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党纲规定党的名称、党的奋斗目标、党的组织原则;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③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3.指出中共“一大”内容的局限性,并强调这些局限性在1922年的中共“二大”得到了弥补。
思考讨论:为什么陈独秀没有参加会议还被选为书记?
提示:他在新文化运动中影响很大,名望很高;他领导的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为党的成立做了大量工作。
(三)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
1.意义
2.中国共产党与以往的政党的区别
3.了解“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教师指出:由于“一大”是当年7月召开的,以后就把每年的7月1日定为党的生日。
小结(引导学生自己回顾本堂课的内容):由于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以及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成熟了。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大会通过了第一个党纲,选举了党的中央机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第12课 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924年,国共两党建立合作关系;黄埔军校的创建;叶挺独立团的战绩;北伐战争的巨大胜利;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宁汉合流;东北易帜
1.通过学习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和历史作用,充分认识到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结晶,是培养革命骨干、建立正规可靠的国民革命军的客观需要。
2.北伐战争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了解国民革命从胜利到夭折的史实,培养学生用辩证和发展变化的观点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4.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通过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5.指导学生了解本课的众多插图,培养学生的图文结合和读图析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指导、启发诱导、讨论探索等方法,传授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和国民革命夭折的原因,教师进行宏观启发和指导。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上的各类插图,增加直观感知效果,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指导学生观察、分析相关历史问题,客观、科学地评价有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2.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认识黄埔军校的历史地位、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宁汉合流的实质和东北易帜的重大意义等历史问题,主动探究上述问题的答案,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初步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统一战线关系到中国革命的成败,国民革命运动的成败就是最好的佐证。
2.通过了解叶挺独立团的光辉战绩,充分认识到共产党员在北伐战争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学习叶挺等共产党人英勇奋战、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3.张学良冲破日本阻挠,毅然宣布东北易帜,体现了张学良维护统一的爱国之心,这是符合时代要求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正义之举,有利于中国的团结和统一,应给予充分肯定,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重点和难点
一、 重点
北伐战争
二、 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没有获得成功?(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2、五四运动有什么历史作用?(五四运动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它属于中共成立的重要原因,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什么意义?(中共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孙中山为了挽救革命,同共产党合作,继续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后来终于形成国民国革命的高潮——北伐战争。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1、民党为什么要建立黄埔军校?(为了培养革命骨干,建立一支可靠的革命军)
2、解黄埔军校简况,方针及其历史意义。
教师小结、过渡:袁世凯等人利用北洋军队作为自己独裁专制的工具,继续祸国殃民。所以,要想挽救国家危亡,就必须针锋相对,动用枪杆子来解决问题。
(二)北伐的胜利进军
1、伐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伐战争的对象有哪些人?
3、伐军进攻路线上有哪些重要地名?指导学生在60页《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中找到两种箭头所经过的地名,作出标记:
4、伐战争为什么能够在不到半年内,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A.作战方针正确;B.国共两党紧密合作;C.[叶挺独立团]共产党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官兵浴血奋战;D.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积极支持和紧密配合等。)
5、民主革命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在学生根据课本回答的基础上,补充介绍党内“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领导权、一再妥协退让、甚至压制工农运动等]
A.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等人背叛革命;
B.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造成严重危害。)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京国民政府具有什么性质?(反动的性质,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2、蒋成立南京国民政府后,中国大地上同时并存着哪三个对抗的政权?(北京的北洋军阀政府、武汉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
3、学生自己阅读,用自己的话说明“宁汉合流”“东北易帜”这两个重大历史事件。
教师小结指出:后来,武汉和上海的反动势力汇合起来,对幼年时期的共产党进行疯狂镇压。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许多共产党人和革命积极分子惨遭屠杀。但是,英勇的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而是从地下爬起来,擦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重新投入战斗。北伐战争的历史昭示我们:国共两党真诚合作时,对于国家、民族和革命事业具有很大的好处;两党的合作被破坏时,对于国家、民族和革命事业都会产生负面作用。
巩固小结
指导学生当堂完成课本第63页温故知新及练习册相应练习。
第13课 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过学习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内容,使学生了解起义的背景,掌握两次起义的领导人、时间、地点、结果等。
2.握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3.解毛泽东、朱德井冈山会师,以及工农红军的建立。
4.通导学生分析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特点,让学生明白中国敌人的主要力量分布在城市,故而攻打大城市这条路走不通,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5.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归纳中国共产党早期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师课前收集有关南昌起义的小故事,穿插在讲课的过程中。
2.师可通过列举史实和理论分析的方式,解决本课教学中一些理论性较强的问题。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自主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对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中肯的评价。教师在讲述时必须做到图文结合,准确、精练地简介教材插图的内容,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
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与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推理,探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伟大意义,进一步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式》图,形成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的整体概念,进而理论上把握“星火燎原”的内涵,印证毛泽东开创的革命道路的正确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毛泽东把部队引向农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荣典范。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从走苏俄的路到走自己的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等为此作出了伟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敬之情。
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八一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二、难点
中国为什么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领导的国民革命为什么会遭到失败?(A.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等人背叛革命;B.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造成严重危害。)
2、南京国民政府具有什么性质?(反动的性质,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后来,武汉和上海的反动势力汇合起来,对幼年时期的共产党继续进行疯狂镇压。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许多共产党人和革命积极分子惨遭屠杀。但是,英勇的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而是从地下爬起来,檫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重新投入战斗。(布置学生阅读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南昌起义
1、南昌起义的概况怎样?(要求学生说出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
A. 时间:1927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就定在8月1日。
B. 地点:江西南昌。[要求学生在64页地图上标明位置]
C. 领导人:朱德、周恩来、贺龙、陈毅等
D. 结果:一度占领南昌,撤出南下途中受挫。)
2、《南昌起义》图中的演讲者是谁?(周恩来)
3、“动脑筋”:南昌起义军占领了南昌,为什么要撤出南下广东?(遭到反动军队包围,不宜与敌人硬拼,计划南下广东,争取外援,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然后北伐。)
4、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什么重大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教师小结、过渡:当时,毛泽东也接受党中央的指派,回到家乡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二)井冈山会师
1、毛泽东怎样发动秋收起义、进军井冈山?
A.工农革命军三路进攻的出发地:修水、铜鼓、安源。
B.受挫后会合的地点:文家市。
C.改编部队的地点:三湾。
D.最后落脚的地点:井冈山。
2、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提醒学生进行敌我力量对比分析时,注意观察65页“文献资料:
A. 敌强:武器装备齐全,掌握着城市的控制权,但在农村的力量却比较薄弱。
B. 我弱:在国民革命和秋收起义中连续受挫,损失很重,但能艰苦奋斗,可以适应农村的生活。)
3、观察彩色图片《井冈山会师》,说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分点提问——
A.会师时间:1928年4月
B.改编后的部队名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
C.领导人:朱德、毛泽东)
4、根据65页内容,小组议论并发言:秋收起义后,工农革命军为什么要去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启发引导,帮助学生理解答题思路。然后,层层引导:
A.双方力量对比情况:敌强我弱,敌人的力量集中在城市,在城市起义不可能全胜。
B.井冈山条件:位于湖南、江西交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附近农产品丰富,有利于部队给养的筹集;离大城市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群众基础好,便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小结、过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以后,各地的共产党人也领导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到1930年夏,全国各地建立大大小小15个革命根据地,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地图了解全国各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情况。
(三)星火燎原
1、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思考:1.中国革命是怎样从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的?
提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井冈山会师;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2.看图,思考各革命根据地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哪些共同特点,它对革命形势的发展有什么好处?
共同特征:处于两省或多省交界的边远地区。好处:远离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城市和地区,便于革命力量的发展和根据地的巩固。
巩固小结
按照纲要信号的线索梳理本课知识:
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南昌起义→
南下受挫
}井冈山会师
→星火燎原
秋收起义→
敌强我弱
第14课 红军长征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归纳出红军被迫长征的原因。
2.通过红军长征过程的学习,说出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
3.在地图上简单描绘出红军长征经过的路线和经过的重要地点,并能说出在红军长征中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小组讨论中合作学习,感悟历史。
2.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红军的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同时在体会长征艰苦的历程中感受红军战士的革命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并能够在新时代中体会运用“新长征”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更多的贡献,同时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意识和情感。
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
二、难点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遵义会议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国民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为了反抗国民党的屠杀,发动了哪些武装起义(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等。)
2、这些起义的目的有没有完全达到?(没能直接占领大城市,还遭到严重挫折。但是,起义的部队转向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革命武装和革命根据地,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势。)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红军的发展,革命根据地的壮大,使国民党惊恐万状。从1930年起,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等地发动多次反革命“围剿”,特别是第五次“围剿”对中国革命的危害极大。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指导学生阅读第一目的内容,思考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结合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了解红军初期路线。
(一)长征的开始
介绍国民党的5次“围剿”,及共产党的对策。
1、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为什么要进行战略转移?(星火燎原之势形成后,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发动“围剿”。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的正确指挥下,红军粉碎了敌人前四次“围剿”。但是,后来党内又错误地排斥了毛泽东等人的正确领导,由李德、博古等人实施错误指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不得不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被迫实施战略转移。红军长征开始,时间:1934年10月。
2、结合示意图,找出红军长征初期路线:瑞金、长汀→突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改道贵州→强渡乌江→占领遵义
思考讨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根本原因是博古等“左倾”思想领导人在军事指挥上犯有严重错误;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帝国主义对蒋介石的支持。
(二)遵义会议
1、时间:1935年1月
2、内容:军事上,批评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组织上,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3、会后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并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部的军事活动。
4、遵义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可按下列提示,分层启发:
A. 遵义会议在哪一年召开?(1935年)如何记住这一年?(从1921年党的诞生到1935年,经过了14年,从1935年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也经过了14年。)
B. 比较这前14年与后14年党的历史,有什么重要变化?(前14年里,党的主要领导换了几任,先后出现了重大的失误,经受了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和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等重大的挫折。后14年,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C. 由此可见遵义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悠关的转折点。)
(三)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1、指导学生对照70页《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标示出长征途中重要的地名及相关历史事件,归纳出路线:瑞金、长汀→突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改道贵州→强渡乌江→占领遵义瑞金、长汀→突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改道贵州→强渡乌江→占领遵义瑞金、长汀→突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改道贵州→强渡乌江→占领遵义瑞金、长汀→突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改道贵州→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走过草地→吴起镇会师→会宁会师
(教师在黑板上依据长征路线画示意图,突出瑞金、遵义、吴起镇三个地点,组织学生对照着课本标注出来。)
2、红军三大主力是指红一、二、四方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时间是1936年10月,历时两年的时间。
3、红军长征的意义。
教师启发:长征已经过去70多年了,今天我们还需要长征精神吗?你认为红军长征体现了什么精神?(学生自由发言)
用《士兵突击》的台词来讲,就是“不抛弃,不放弃,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这就是当代的长征精神。
巩固小结
指导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1、A. 红军经过哪些省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B. 请对号入座地说出黑板上这三点的地名。(瑞金、遵义、吴起镇)
2、提醒同桌学生要互相配合,一个找课文,一个找图例,共同完成任务,然后在教师主持下进行“接龙”游戏:
A. 湘江 红军在那里与敌人打过一场硬仗,损失惨重。
B. 乌江 红军强渡乌江,解放遵义。
C. 赤水河 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
D. 金沙江 红军渡过金沙江,从此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E. 大渡河 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3、“动脑筋”:红军长征途中,除敌人围追堵截外,还遇到哪些 困难和问题?(恶劣的自然环境,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原;还缺少粮食给养等。)
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及讲解
月考情况:77班36人参加考试,18人及格,18人不及格。78班40参加考试,2人及格,38人不及格。78班选择题得分普遍偏低,直接导致不及格;连线题考查历史时间,没有全对的;材料题得分不高。77班选择题得分在20-30分之间,30分以上也有很多,但是材料题得分也不高,且有抄袭的现象。
解决方案:①每堂课听写上节内容的掌握情况,问答题必过关;②将新课大纲写在黑板上,学生自主预习并找出重点;③教师讲解新课和一些思考题,学生当堂完成练习,并适当抽查本堂课的情况。
讲解试卷:学生自己查阅书本更正,老师适当讲解些题目,听写问答题。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5课 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九一八事变;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和东北三省的沦亡;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时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作用。
①通过分析讨论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和解决过程等问题,培养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②思考讨论“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奉命将东北军撤至关内;1936年,张学良对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联共抗日。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变化”,从而学会客观地认识历史人物。
二、过程与方法
感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的史实和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及其严重后果,理解抗日救亡运动兴起、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以及为什么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学会运用历史眼光分析历史事实的方法和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了解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和华北事变,认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
②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反映了中华民族具有反侵略的光荣传统,当代青少年应以先辈们为榜样,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二、难点
分析西安事变的性质及其和平解决的历史影响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一、自主学习
(一)九一八事变
1.时间:1931年9月18日
2.地点:沈阳柳条湖村
3.国民政府的政策—不抵抗政策。
4.结果:不到半年,日军占领东北三省。
(二)抗日救亡运动
1.原因:民族危机加深。
①一·二八事变
②华北事变
2.表现:①东北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②一二·九运动(及其意义);③社会各界支援抗战。
(三)西安事变
1.时间:1936年12月12日
2.地点:西安
3.人物:张学良、杨虎城
4.目的:逼蒋抗日
5.原因:直接原因—蒋介石不同意合作抗日;
根本原因—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6.性质:一次爱国性质的“兵谏”。
7.结果: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剿共,联合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8.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展示交流:学生展示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成果,师生共同点评。
3、质疑释疑:
1.九一八事变后,为什么《松花江上》这首歌能唱遍大江南北?你能唱吗?
年底,北平学生发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呼声。请谈谈对这一呼声的理解。
3.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奉命将东北军撤至关内;1936年,张学良对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联共抗日,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变化?
4.西安事变后,国民党内以宋子文为代表的亲英美派四处活动,以求事变和平解决。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四、课堂检测:
第16课 全民族的抗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南京大屠杀;血战台儿庄;相持阶段到来后国民党正面战争的抗战;百团大战的背景、经过及作用。
①引导学生分析材料,使学生初步具备阅读和理解历史信息的能力。
②通过讲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故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语言组织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①铭记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种种滔天罪行,了解国共两党为抗日所做的努力,对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学生理解日本帝国主义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②学会收集和处理历史信息以及通过阅读和分析材料得出结论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灭绝人性的暴行,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凶残本性,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永远铭记这一段历史,并树立把祖国建设强大以免遭遇外族侵略的历史责任感。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充分体现了中国军民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七七事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二、难点
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今日本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一、自主学习
(一)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1.时间:1937年7月7日
2.影响:中国军队奋起反抗,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
(二)南京大屠杀
1.时间:1937年12月
2.被杀害对象及人数
(三)血战台儿庄
(四)百团大战
填表
战役名称
时间
地点
中国军队
指挥者
意义
台儿庄战役
1938年春
台儿庄
国民党第五战区
李宗仁
P82
百团大战
1940年秋
华北
八路军
彭德怀
P84
二、展示交流:学生展示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成果,师生共同点评。
三、质疑释疑:
1.你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后,有什么感想?
2.为什么说卢沟桥事变后的抗战是全民族的抗战?
3.日本侵华暴行铁证如山,但在日本国内却出现一股否认战争罪行的逆流。这种现象将对中日关系发展产生什么影响?我们应如何对待?
四、课堂检测:
第17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中国军队的局部反攻;中共“七大”;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和苏联对日宣战;中国军队的全面反攻;日本无条件投降;台湾回归;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①知道学生归纳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历史意义,培养学生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分析能力。
②组织学生探讨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自主阅读、问题探讨,使学生了解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及内容,理解“七大”的历史意义。
②通过看文字、图片、录像资料,使学生感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有关史实,并由此展开讨论,形成“论从史出”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共七大的召开是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大会,是一次团结胜利的大会,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应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给中华民族的解放带来了光明。
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通过学习,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应认识到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国际援助,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精神。
重点和难点
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一、自主学习
(一)中国军队的局部反攻
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开始局部反攻。
2.湘西会战成为正面战场局部反攻的起点。
(二)中共“七大”的召开
1.时间、地点
2.内容
3.历史意义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
1.抗日战争前的国际国内形势:①国际上,1945年夏,美、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加强了对日军的攻势;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放了原子弹;苏联也对日宣战。②国内,中国军队发起全面反攻。
2.日本无条件投降是在1945年8月15日。
(四)台湾回归和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1.台湾回归时间
2.抗战胜利的意义
二、展示交流:学生展示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成果,师生共同点评。
三、质疑释疑:
1.你如何看待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这一历史事件? 并就科技如何为人类服务谈谈你的认识。
四、课堂检测:
第19课 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的爆发;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蘑菇战术”和粉碎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及陈赓太岳兵团和陈粟大军配合作战
①通过指导学生分析讨论“蒋介石为什么要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毛泽东应不应该去参加重庆谈判”、“为什么说《双十协定》签订后,蒋介石再要发动内战就将在政治上处于被动地位”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②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归纳中共中央转战陕北一目的要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③通过引导学生识读《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示意图》,并结合地图讲述三路大军挺进中原的经过,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并结合地图叙述历史事件的能力以及动手和创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看文字、图片,让学生感知全面内战爆发前后的基本史实,自己归纳有关知识的要点,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展开讨论。通过上述活动,让学生学会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初步掌握利用历史地图进行学习的方法,逐渐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使学生感知和平民主来之不易,认识共产党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增强学生维护和平民主的自觉性和对共产党的热爱之情。
②通过了解人民解放军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刘邓挺进中原等重大军事行动及其取得的伟大胜利,让学生深切感受当年宏伟的历史场景、毛泽东等领导人机动灵活的战术与运筹帷幄的智慧,使学生确立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与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重庆谈判和刘邓大军挺进中原
二、难点
重庆谈判的背景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一、自主学习
(一)重庆谈判
1.蒋介石假和平、真备战的阴谋。
2.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3. 《双十协定》的签订:内容及意义。
(二)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1.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标志。
2.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三)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标志着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
2.陈赓太岳兵团和陈粟大军的配合作战,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开始。
二、展示交流:学生展示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成果,师生共同点评。
三、质疑释疑:
1.你认为毛泽东应不应该去参加重庆谈判?说说你的理由。
2.为什么说《双十协定》签订后,蒋介石再要发动内战就将在政治上处于被动地位?
3.从地图上找出大别山的位置,说一说为什么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像一把利剑插入敌人的心脏。
四、课堂检测:
第20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①通过分析概括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原因与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点、联系的观点来分析看待历史问题。
②通过学习了解三大战役的进程,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编制历史图表的能力。
③通过分析归纳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及分析对比历史史实、综合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本课的学习,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念,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的基本技能。
②通过对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军队优劣势、强弱势、成败势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归纳出蒋家王朝的覆灭是历史的必然,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历史史实,归纳综合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党我军及时抓住了有利的战略决战时机发动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为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渡江战役不仅摧毁了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线,埋葬了蒋家王朝,更重要的是它维护了国家统一、领土的完整。从中培养学生一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②通过渡江战役意义的分析使学生认识: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垮台,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被推翻,一个崭新的中国即将诞生,从而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热爱之情。
③通过对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研究,认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三大战役及渡江战役
二、难点
三大战役的有关决策及作战方针的制定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1.解放战争开始于哪一年?
2.什么时候我军转入战略反攻,其标志是什么?
3.解放战争进入第二个年头,战争形势又有一些什么新进展?
一、自主学习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指导学生填表
战役名称
指挥者
参战部队
作战方针
意义
辽沈战役
林彪、罗荣桓
东北解放军
关门打狗
歼敌47万,解放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华东、中原解放区
中间突破、分割歼灭
歼敌万,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
平津战役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东北、华北解放区
先打两头、再取中间
歼敌52万,解放华北全境。
2.三大战役的意义
(三)渡江战役
1.渡江战役前夕形势。
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垮台。
二、展示交流:学生展示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成果,师生共同点评。
三、质疑释疑:
1.蒋介石1949年元旦“求和”与1945年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和谈,在目的上有什么共同点?
2.人民解放战争为什么能迅速取得胜利?
提示:人心所向;正确的作战方针,军队作战力强;国民党美援断绝;历史发展趋势等等。
四、课堂检测:
七年级历史教案4
一、总的设计思路:
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教师在继承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采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尽可能创设一些课堂思维情景,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从而加深对重点难点的理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中的一课,上接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确立;下承苏联的解体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特别是当今霸权主义仍不断威胁到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因而本课有重要地位和教育意义。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要求学生掌握 :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组织,美苏争霸的典型事件:古巴导弹事件,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
2通过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分析、综合归纳和运用能力。通过分析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特点,培养学生全面,正确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比较美国、苏联争霸的局面,加强学习的条理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战后,美苏从盟友关系变为敌对,随着北约和华约的形成,双方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对峙。美苏两国的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而且影响到世界的局势。注意对学生进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难点:美苏争霸中变化的实质
三、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而且学生们已经掌握二战的影响,学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了解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四、教学策略分析:
围绕课标的要求,教师通过材料与思考题的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在读懂读通的基础上分析史料,得出观点。并以“冷战”为主题线索,构筑教学结构,统摄教学全程。
五、教学过程设计 :
(一)导入新课:
1、展示图片,请学生回忆二战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提出假设:如果你生活在1945年,战争结束后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2、分析战后各国情况:了解美国经济、军事实力位居世界第一,而苏联则成为有能力与美国抗衡的国家,那么双方关系将怎样发展,从而导出冷战政策。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主动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新课 :
先安排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完成学习单上的内容。之后围绕本课的目标展开新课。
1、 冷战政策
1向学生提问:什么是“冷战”政策?什么叫“遏制”?为什么要“遏制共产主义”?
多媒体演示并引导学生看《世界政区图》,回忆二战后在欧洲、亚洲建立的人民民主国家。美英等帝国主义国家害怕共产主义的影响扩大,以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等一系列手段,极力遏制共产主义。
2引导学生思考:美国为什么要实行冷战政策而没有采取直接军事行动? (提示学生结合二战后的世界形势思考此题,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美国想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美国不敢发动战争。
3最先发出冷战信号的是以反共著称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指导学生看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并指出此演说揭开了战后冷战的序幕。接着,美国有步骤地抛出一个个冷战措施。冷战全面展开。美国是怎样实施冷战的?
课件展示:杜鲁门在国会演说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学生阅读史料,分析问题。让学生认识“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和实质。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美苏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也是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
课件展示:二战后欧洲城市被毁、经济凋敝、人们生活困苦的多幅图片。问:美国政府为此忧心忡忡,这是为什么?
多媒体展示:马歇尔计划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看待马歇尔计划?使学生明白马歇尔计划是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
指导学生看教材资料《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规定。问:由公约内容可以看出它是一个怎样的组织?再由学生绘制《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对苏联、东欧形成了一个月牙形的包围圈。
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标志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形成,也标志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设计意图:是通过图片、文字资料,让学生从材料中引出观点,加深对重点难点的理解。把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系统的把握教材知识。)
2、 美苏争霸
⑴美苏争霸开始:50年代赫鲁晓夫担任苏联领导人
⑵美苏争霸形成的原因:
多媒体展示材料:问学生:材料表明赫鲁晓夫什么样的战略意图?
3美苏争霸三个阶段:
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讨论三个阶段特点和状况,教师总结。
第一阶段:50-60年代,赫鲁晓夫--肯尼迪
突出事例:古巴导弹危机。教师采取图配题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图,理清古巴导弹危机的情况。图《卡斯特罗访苏》(问:古巴导弹危机是如何爆发的?)图《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示意图》(问:苏联为什么要在古巴部署导弹?)图《肯尼迪对古巴的“隔离”地图》(问:美国采取什么态度?为什么?)图《赫鲁晓夫》(问:苏联主动撤出导弹,说明了什么?)
第二阶段:60-70年代,勃涅日列夫--尼克松
突出事例:美国发动越南战争,苏联占领阿富汗。学生演示自己制作的课件:美国对越南的战争和苏联出兵占领阿富汗。
第三阶段:80年代,戈尔巴乔夫--里根
原因:苏联经济负担加重;美国成为最大的负债国;美苏开始逐渐走向缓和。
教师小结: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正式结束。
请学生填写下面的表格:
阶段
时间
特点
美苏主要领导人
典型事件
第一阶段
50年代中~60年代初
缓和与紧张并存,战略优势在美国
肯尼迪vs
赫鲁晓夫
古巴导弹危机
第二阶段
60年代后期~70年代末
苏攻美守
尼克松vs
勃列日涅夫
美发动对越南的战争
第三阶段
80年代中后期
美苏走向缓和
里根vs
戈尔巴乔夫
苏联对阿富汗的战争
(设计意图: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提高学生竞争意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学会用表格方式总结历史知识的技能。)
(三)拓展练习
1看图片解说: 霸权主义给人类和平与发展带来危害,请同学谈谈感受!
2知识拓展:
本课中,有一些地方涉及中国历史,你能说说吗?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学会知识点的迁移和运用,加强学生综合,归纳和分析运用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略)
(五)课堂巩固:
见学习单(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一方面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及时了解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哪一知识点上学生还有欠缺,以便及时弥补。)
六、设计反思:(优点之处)
1.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丰富了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对于“冷战”、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美苏争霸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同时也联系了现实,学生进行了思考,为有效掌握本课打下了基础。
2、小组讨论给学生比较大的思考和交流空间,能基本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特点和要求,并且收到了较好效果。
3.教师适时导学、导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图表信息运用比较多,围绕教学目标,使用恰当的图片文字资料,多途径刺激学生思维,同时也不会造成视觉和听觉疲劳。
4.关注到情感教育,在培养学生情态价值观方面做了一定的尝试,通过思考霸权主义给人类进步与和平带来的危害,学生充分认识到了霸权主义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谈感受,使学生的认识得到了升华,也基本掌握主要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