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业务拓展模式【通用4篇】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文化产业业务拓展模式【通用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文化产业业务拓展模式【第一篇】
创意文化产业是在知识经济的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被公认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从本质上讲,创意文化产业是以创意文化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为运行载体,以消费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为基础,以高科技技术手段为支撑,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产品的新兴产业。创意文化产业位于产业链的高端,对传统产业改造和城市功能的转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有引信效应,其自身发展能带动形成产业链,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景德镇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遗存,为创意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景德镇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期,研究和促进景德镇创意产业的发展,对加快实现“文化瓷都”战略、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圈建设、提升城市综合竞争能力乃至实现可持续发展,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景德镇发展创意文化产业的优势及条件评价
(一)景德镇丰富的陶瓷文化遗存
景德镇是享誉世界的“瓷都”。这座被两千年瓷魂窑火养育的古城至今仍保存着完整的古瓷业文明体系,不仅拥有世界任何产瓷地和窑口无法比拟的陶瓷文化遗存,而且还拥有丰富多彩的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据调查,在这座“因瓷而名、以瓷而兴”的老城城池衙署、老街里弄、坯房窑房、民居会馆、瓷行柴行白土行、水陆码头、高岭古矿等角落拥有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区5片,文物遗迹达1500余处,仅南河流域就有136处古代窑业堆积。不仅如此,与之相伴而形成的“买书薄”、“禁窑”、“买位置”、“宾主制”、“买扁担”、“开红禁”等行业行规,“花朝”、“变工节”、“歇手”“烧撞火窑”等节日规定,一并构成了景德镇独特、珍贵而完整的文化遗产体系。手工制瓷技艺和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也被列入国务院关于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们是生态文化和城市形态完美结合的典范,不仅具有传承城市文明的社会价值,也具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价值。
(二)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
近年来,景德镇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经济重镇、旅游都市、特色瓷都”的战略目标,在积极借鉴国内外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构建了以景德镇陶瓷学院、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研究中心、轻工业陶瓷研究所、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景德镇法蓝瓷实业有限公司、景德镇环球陶瓷集团有限公司、景德镇市雕塑瓷厂、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博览区等单位为创意文化产品生产研发、文化旅游、文化交流的龙头,日用(陈设)及建筑陶瓷新产品设计与包装、文化演艺娱乐为重点,以网络文化、会展为支撑,以时尚消费、产业咨询策划等为配套的产业体系。而且,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获得省发改委批准,陶瓷创意发展迅猛:艺术造型上的创意使法蓝瓷畅销国际市场;使用领域上的创意拓展了纳米陶瓷的广阔空间;创作形式上的创意让“哈哈泥”走进央视;文化交流上的创意让三宝国际陶艺村成为了世界陶艺家聚集的乐园;文化演艺娱乐上的创意让瓷乐表演吸引了亿万海内外观众的眼球、纪录片《陶窑》获得了第十届国际陶瓷艺术电影节电影文化遗产奖,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最佳陶瓷艺术纪录片奖。此外,据不完全统计,景德镇各类创意工作室多达近千家,2009年全市创意文化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
(三)景德镇具有有利于发展创意文化产业的宏观环境
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政府作出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试验区的战略决策,于2009年12月12日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复而上升为国家战略。景德镇作为环湖生态经济圈的重要核心城市,所辖全部县(市、区)均列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范围。同时,景德镇市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是实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根本要求。创意文化产业作为低能耗高产出的新型绿色产业,不仅具有高附加值、高创意、高流通的特点,而且市场前景十分明朗,盈利空间非常广阔。为此,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将创意产业列为全市八大支柱产业予以优先发展。
(四)景德镇发展创意文化产业的人才储备略显不足
在景德镇加快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过程中,急需高级专业人才,而作为萌芽初期的景德镇创意文化产业,其发展更是需要大量极富创意的专门人才。尽管景德镇市陶瓷科教资源丰富,不仅拥有原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景德镇市特种陶瓷研究所、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研究中心、景德镇雕塑瓷厂等科研、艺术设计机构,而且还拥有全国唯一一所陶瓷学府――景德镇陶瓷学院。但人才外流现象突出,另一方面与世界接轨的创作人才不多,大多囿于传统技法,缺乏创新和创意,使得景德镇发展创意文化产业的人才储备略显不足。
(五)缺乏市场主体建设意识,文化资源管理分散
作为国家首批公布的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景德镇拥有众多的与陶瓷生产与交易有关的古瓷窑址、古窑坊、古作坊、瓷行、柴行、会馆、栅门、码头,以及相关建筑及建筑群遗址(见表1)。而且二千余年的烧瓷历史,遗留了众多陶瓷文物。景德镇陶瓷馆、陶瓷历史博物馆收藏了自五代以来不同年代、不同艺术造型,不同创作风格的陶瓷珍品。然而,这些文化资源又由多个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分别管理,不仅存在着市场主体缺位、而且资源分配的机制缺乏有效整合和集聚,导致市场主体责任不清、市场主体效益低下、市场主体社会地位不高。
二、景德镇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
根据4C创意指数(结构性资本、人力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的要求,人们通常将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概括为三个重要方面:一是创意产业化;二是创意园区建设;三是创意环境完善。
根据创意产业发展的一般经验和景德镇的实际情况,应灵活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创意产业化,发展创意文化产业,构成并完善创意文化产业的产业链条,加强创意项目的建设与推动,通过与高新技术结合的方式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并与鄱阳湖经济圈其他县市产业实现对接甚至融合。在推进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景德镇可采取如下的推进路径:
(一)采取多种形式发展创意文化产业
1.传统产业与创意文化产业互动发展,重点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
区域内资源要素是地方创意产业的源泉,地方创意产业思维的产生和培养,需要充分利用区域内现有的资源。在制定经济发展纲领和方案时,要迎合创意产业的介入,充分考虑创意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景德镇的陶瓷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完整的陶瓷产业体系,目前正面临传统陶瓷产业的转型与寻求突破的关键时期。陶瓷是使用价值与艺术价值融为一体的,陶瓷业要取得长盛不衰的发展,不仅要有好的创意,更要持续不断地创新。创意文化产业本身需要浓厚的文化基础,景德镇千年陶瓷文化底蕴,构成了一个天然庞大的“陶瓷文化博物馆”,利用这个传统的资源,结合传统陶瓷产业,挖掘与发挥景德镇本土优势发展创意文化产业。
2.发展以旅游为坐标的创意文化产业
景德镇是宜人居的生态城市,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景德镇具备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一是通江达海;二是资源富集;三是文化深厚;四是特色突出;五是秀水青山。景德镇旅游业的发展不是缺乏资源,而是缺乏旅游创意。要发展景德镇旅游,必须引入创意旅游的理念,将创意融入旅游业中,打造与提升独特的旅游形象、设计特色旅游产品、推进旅游产业链延伸,从而丰富景德镇旅游业发展的内涵,加快旅游经济从资源拉动型向创意促进型的转变。
3.发展以设计为主线的创意产业
创意产品特别关注自身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创意产业尤为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并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创意设计是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没有优秀的设计创意,创意产业就会失去灵魂。因此,景德镇区应立足特色城区建设的实际,大力发展以研发设计、品牌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时尚设计等为重点的设计类文化创意产业,将创新、创意、创造融合于企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之中,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的演进,树立景德镇的城市新坐标,提升景德镇的城市魅力。
4.发展以计算机软件为代表的创意文化产业
景德镇应充分发挥工业园区、陶瓷创意产业基地、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优势,联合南昌、九江等地的软件工业园资源和人才,推动企业信息化与电子政务软件、电信金融证券软件、动漫游戏软件、教育教学系统软件的发展,将景德镇创意产业的发展与软件产业的发展方向结合起来,使各种创意转化成为景德镇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5.发展以咨询科技服务为先导的创意文化产业
资讯科技服务是现代经济活动赖以生存的必要工具,是经济活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景德镇要以环湖经济圈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现代商贸业为依托,促进咨询科技服务、媒体资讯、时尚消费等产业的集聚发展,并形成中心辐射优势,不仅为景德镇还要为环湖其他县市提供便捷的城市服务环境。
(二)加强创意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建设,培育创意产业集群
创意产业园区(基地)是近年来在世界各国出现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是产业集聚的载体,建设创意产业园区,建成高端创意策划人才、创意产品汇集及人才交流思想的中心,结合技术、资本、市场等要素,整合产业链,对推动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1.统一规划创意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应当把创意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用地的选址和平衡纳入到总体规划中,根据创意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特征,制定城市创意产业园区(基地)总体规划布局方案和空间发展战略,优化布局,推进产业梯度发展。根据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特性,分等级、分类型科学定位,错位发展。
2.注重创意文化产业链的打造,强化分工与协作,将产业上游的研究开发设计,中游的生产制造,下游的市场营销及衍生产品的开发汇集在产业园区,形成整个行业完整的产业链,以激发创意文化产业的竞争优势和规模效应。注重品牌建设,体现产业园区(基地)特色,形成独特的城市创意文化产业风格。在景德镇,陶瓷及周边产品的设计与制作富有特色并有相当的竞争优势,陶瓷产业正在实现有陶瓷生产向陶瓷创造的转型,将传统陶瓷与创意文化产业结合,可在现有传统产业和陶瓷创意资源的基础上,打造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基地,打造并促进陶瓷创意文化产业链的延伸,这必将迅速推进景德镇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发展以陶瓷、会展、旅游、设计四大创意产业品牌为核心的创意文化产业集群,以集约化经营和规范化发展策略,带动相关产业及其后续产业的发展,突出景德镇独特的文化魅力,形成景德镇独有的城市创意文化产业风格
(三)打造并完善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
1.政策支撑
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根植在一定的政策环境中,尤其当处于发展初期,政府政策的跟进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应通过制定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和公平有序的竞争规则,营造一个适宜创意文化产业发展和企业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引导和促进产业良性发展。政府构建政策环境,提供政策支撑,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制定创意文化产业规划;二是制定和完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条例;三是提供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平台和资源共享信息平台搭建等公共服务;四是提供投融资服务、出台投融资政策,创新投融资手段,提供投融资咨询服务等;五是进行文化体制改革。
此外,政府还应该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出台优惠政策、实施扶持机制,将发展文化产业创意纳入财政预算或设立专项发展基金,并在资金投入、立项、用地、税收、价格、信贷、融资、生产、进出口、社会捐助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对创意文化产业予以扶持。
2.法律保障
创意文化产业是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产业,文化创意之所以能成为创造财富的产业,必须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利用,其路径就是文化创意→知识产权→创造财富。保护知识产权是文化创意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首先是要制定健全的知识产权法;同时,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加大对侵权、盗版行为的打击力度,刺激创意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最后,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营造有利的法制环境。总之,要形成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网和服务环境,学会经营并善于运作知识产权,才能促进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
3.资金支撑
一是政府要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配套的金融和政策支持,尤其要加强对中小型企业的资金支持。对新成立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府可以借鉴其他先进地区发展经验,设立各类创意产业发展基金,通过合理、规范的运作,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直接的融资渠道。并对有发展前景的企业项目和影响大、牵动力强的企业给予贷款贴息、专项资金补助和提供信用担保等方式,大力扶持文化创意企业发展。二是扩大投融资渠道,鼓励支持社会资金投入到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以企业投入、政府资金、银行贷款、文化基金、证券融资、民间捐助、境外资金等相结合的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社会化。三是鼓励通过联合、兼并、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实现优势资源和资产的重组,培育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文化创意产业集团。
4.人才环境
人才尤其是既懂设计懂创意又擅长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是发展创意文化产业的基本要素之一。目前,景德镇人才外流严重,人才结构满足不了产业发展的需求,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创意人才和管理人才,已是当务之急。
景德镇需要采取各种形式,多层次、多渠道集聚和培养多层次的创意文化产业人才。一是引进创意产业领军人才。依托景德镇陶瓷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针对创意产业重要的人才类别,面向海内外制定高端人才引进战略。二是培养市场导向的创意人才。在有条件的高校,整合学校的优势资源,以市场为导向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对创意产业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同时逐步建立起教育培训和岗位实践相结合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机制。三是建立专门的创意文化研究院所。构建人才培养基地,依托相应的研究院、研究所、研究基地、研究中心的通力合作共同推进创意人才的培养。
文化产业业务拓展模式【第二篇】
10月26日,市政府副市长李长治一行深入我县调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工作。县领导宋庆林、王威参加相关活动。
李长治一行实地查看了我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岳飞纪念馆、《周易》发源地周易博物馆等景区内部规划建设、文物保护和周边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等情况,详细询问了解了景区旅游收入、游客结构、宣传教育作用发挥等情况,并针对各景区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弱项提出了改进要求。
调研中,李长治对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文化旅游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是提升城市知名度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抓手,必须高度重视、抓紧抓好。各有关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大旅游”理念,坚持“一盘棋”思想,积极整合岳飞庙、羑里城、汤河国家湿地公园等文化旅游资源,通过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合理的利益链接,将历史传承、文化交流、适度商业开发等各项功能相互融合,统筹发展,持续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品牌。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依托自身优势,深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运用市场思维和市场化运作模式,突出重点,培育优点,形成亮点,全力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不断丰富旅游产业,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要坚持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抢抓机遇,加大投入,加快完善旅游服务及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宣传推介,为文化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文化产业业务拓展模式【第三篇】
文化旅游业是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现代服务业,其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带动面广,已成为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国内外发展经验证明,文化旅游业可以有效带动多种行业、产业的发展,既是转方式、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的着力点,又能在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近些年来我县周边市县的旅游业也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相比之下,我县旅游业起步晚,进展慢,自身优势尚未得到有效发挥。
一、我县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县的文化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初见成效。近年来太谷县在旅游发展上走生态养生、乡村旅游之路,建起了乡村生态庄园,形成了多个较大规模的采摘园区,“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滑雪”的乡村旅游格局逐步形成。尤其是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取得了一定成效,农家采摘成为了省城及周边颇具吸引力的短途游项目。但是,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我县对《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缺乏强有力的组织推动,实施力度小,进展缓慢,效果不明显,文化旅游基本上仍处于自然发展状态。县内旅游资源空间分布较散,旅游的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尚未建立,旅游产品较少。游客多是周末游、散客游、一日游。客流量少、时令性强、知名度低,难以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气候。
二、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一)区位优势
太谷地处太岳山麓,晋中盆地东北部。省城太原正南30余公里处,东北与榆次畸邻,东南与榆社相连,西南与祁县交界,西北与清徐接壤。区位优势明显、农业发达,四通八达的公路已将太谷融入了太原半小时经济圈。
(二)资源优势
1、自然资源
太谷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摄氏度,无霜期176天,降雨量毫米,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9500立方米。农业基础条件好。
2、人文资源
(1)历史文化资源。我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丰富。是箕子的封地,孟母仉氏的故乡,太谷城距今已有1400年。明清时期更是以商业、金融业闻名全国,“商贾辐辏,甲于景阳”,“谈三晋富庶之区者,无不于谷首屈一指”。是晋商文明的发源地,素有“金太谷”“旱码头”“中国华尔街”之称。
(2)非物质文化资源。太谷是中国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乡、现有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6个,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个,分别为祁太秧歌(太谷秧歌)、龟龄集;省级保护项目4个,分别为定坤丹、太谷饼、形意拳和绞活龙。
(3)红色文化资源。我县近代对敌斗争历史内容丰富,光辉灿烂。抗战历史、革命遗址等一大批史料可作为开发红色旅游项目的重要内容。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与我县毗邻的祁县在旅游资源方面远不如我县,但起步早,发展快,收效颇丰。据报道,祁县今年1-7月份主要景区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收入万元。我县与相邻县在旅游方面的差距从根本上说是思想认识上的差距。近年来,我县虽然已制订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但推进实施动力不足,各级领导干部中缺乏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主导产业的共识,全社会关注和支持文化旅游业的氛围尚未形成,大旅游、大格局的观念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
(二)宣传不够,影响有限
虽然我们在宣传促销方面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和打造旅游的力度相比依然不成正比,整体宣传为主、重点宣传不足,景点上的宣传还是以景点自发为主,可以说是零打碎敲、小打小闹的宣传促销,难以形成宣传促销———人气拉动———景点提升这样的良性循环格局。
(三)投资机制未建立
文化旅游业的大发展,需要充足的资金来源作保障。仅仅靠政府财政投入自主开发力量有限。必须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目前我县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尚不完备,财政投入较少,吸引社会资本和域外资本的力度较弱,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文化旅游发机制尚未形成。
(四)旅游产业要素配套不完善
我县的旅游餐饮颇具特色,但规模较小,宣传少,得不到广泛的推广。旅游住宿方面,高端的休闲度假目的地未形成规模,景区内商住饭店、宾馆设施陈旧,分布不均,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旅游交通条件较好,但景区之间连通性较弱,旅游交通设施有待完善。旅游景区景点无亮点,特色不明显。文化娱乐资源众多但缺乏整合和开发规模和品位都有待提高。县内旅行社数目少规模小接待能力弱缺乏特色旅游产品及线路。
(五)多而不精,缺乏龙头
乡村旅游星星点点不少,但大多处于起步规范阶段,真正像先进地区那样的龙头优势还没有形成。旅游行业是人气产业,有“名”才能做大做强,良性循环,我们目前还没有这样的乡村游景点。
四、为加快我县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转变观念,加强领导
我县应增强文化自觉,把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从强化宣传教育入手,重点抓好党政领导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认知水平和能力。针对我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现实充分认识发展文化旅游、以一业带百业对于实现“强实力、上台阶、进前列”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确立“文化旅游兴县”的发展新理念,建立完善的文化旅游管理体制。建议由县政府牵头建立太谷县发展文化旅游业领导机构,由主要领导具体负责。
(二)多元投入,统筹开发
建议县政府制订促进文化旅游开发的优惠政策,完善多元投入机制,优化招商环境,鼓励和吸引域外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资开发兴办文化旅游项目。注重引进大集团、大公司等旅游战略投资者,深化合作,整体推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企业化管理的开发工作格局。必须坚决按照规划指导开发建设,实行分步实施,有序开发高品位建设。严禁走入各自为战、低品位、滥开发的误区,坚决杜绝借文化旅游开发之名,行房地产开发之实或其他违规行为。
(三)整合资源,打造品牌
旅游的吸引力在于地区之间旅游体验的差异性。发展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必须突出太谷特色,树立精品意识,打造知名品牌。形成合理科学的旅游线路串珠成链整体推介,加强与各大旅行社对接协作,开展“谷色古香、美丽太谷”生态养生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对“品养生酒、打高尔夫、逛名品店、住生态园”的高端游和“游三多堂、尝太谷饼、登凤凰山、吃农家饭”的大众游两条线路进行包装、推介,整体提升“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滑雪”四季游档次。构建生态休闲、文化休闲为主体的产品体系。对现有旅游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突出挖掘文化内涵彰显文化魅力,使我县人文资源丰富多彩的优势转化为经济价值。在文化旅游建设方面突出独特性、体现互补性、凸显前瞻性、与周边地区一体发展无缝对接,打造出“新、奇、特”的文化旅游新亮点。
(四)健全机制,强化保障
立足于大运作、大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不断优化软环境,构建有利于我县文化旅游产业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建立宣传咨询机制。建议聘请国内外关于文化和旅游方面的专家,成立文化旅游咨询服务委员会,为太谷文化旅游发展出谋划策,提供决策咨询,提高决策和发展的科学性。大力引入现代营销理念,对我县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充分整合,整体包装,精心设计,树立太谷文化旅游的整体形象和品牌。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借助外力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我县文化旅游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建议由政府先期划拨一定资金作为文化旅游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建立健全文化旅游法规体系和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制定政策措施和行业规范,在旅游执法、旅游安全、规范管理、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建章立制,强化保障,促进我县以坚实的步伐向设施完备、特色鲜明、产业繁荣、极具竞争力的文化旅游强县迈进。
文化产业业务拓展模式【第四篇】
近年来,民和县着力实施建设兰西经济区重要的休闲旅游目的地、青海东部门户新兴旅游胜地、省级旅游度假区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旅游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在面对省、市、县三级着力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下,需要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结合本县发展实际,以文化旅游带动新型城市化发展,努力实现从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经济强县的新跨越。
一、发展现状
民和县坚持把旅游业作为一项重要产业来抓,紧紧依托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深挖潜力,打造品牌,不断加大景区开发力度,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旅游宣传推介,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旅游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2013年全县共接待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实现旅游收入万元,同比增长41%。目前,全县有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处,国家3A级景区4处,2A级景区1处,星级宾馆2家,旅行社3家,乡村旅游接待点84家(今年新增18家),其中四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9家,三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7家,直接从业人员达3280人、间接就业人数达万余人。
二、存在问题
多年来,民和县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经过不断探索和努力实践,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新形势对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新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合力尚未形成。由于文化旅游的管理体制不同,对文化、旅游资源统一挖掘、整理、研究、开发,存在着条块分割、活力不足、利益冲突等问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没有形成。二是文化旅游结合领域不宽。项目建设存在着重资源、轻内涵的现象,对文化资源挖掘利用不够,品种少,层次低,难以对游客产生持续吸引力。三是缺乏文化娱乐项目。能够让旅游者真正融入其中的参与性、娱乐性、体验性项目不多,缺乏有轰动效应和市场带动力的娱乐产品。四是扶持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在“硬件”方面,财政扶持、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需进一步加强,在“软件”方面,实施品牌战略力度还有待增强,还没有形成叠加品牌效应,“大宣传”格局尚未形成。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文化和旅游部门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发展战略、规划、政策研究,及时协调解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制定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纳入县目标考核管理,建立指标考核体系。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重大项目列入县级重大项目范围,加大项目支持力度。
(二)加大招商引资。通过市场机制、政府扶持和优化发展环境,激励景区、旅行社、餐饮企业等旅游产业主体做大做强,积极推进旅游企业经营模式的创新和重组,积极引进,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旅游领域,构建多元的旅游开发、经营、管理主体,敞开民和大门,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旅游企业集团来民和发展,包括知名旅行社、旅游创意策划机构、旅游人才培训机构等,激发产业活力,推动民和文化旅游业开放发展。
(三)加强整体联动。应实现市、县联动,部门互动,形成上下一盘棋,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围绕打造“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这个青海省第三张旅游金名片,在落实政策、营造环境、招商引资、优质服务上定目标、定措施,出实招。应着力抓好旅游推进,制定工作时序,细化工作责任,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旅游任务的推进和工作的落实上,把共同的责任具体化为各级各部门的责任,努力形成推进旅游工作开展的强大合力。
(四)做好对外宣传。尽快确定民和县旅游宣传口号,积极推行“区域联动、行业联合、企业联手、媒体联姻、电子联网”的大旅游促销战略,精心选择一些主流媒体进行宣传,加快形成全方位的旅游营销体系。加大节庆活动策划组织促销力度,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互动”的宣传格局,扩大民和文化旅游的影响力。
(五)加强项目建设。从2014年起,实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升工程”,每年推出2—3个重点文化旅游融合项目,集中力量、集中资金、梯次推进,干一件、成一件,构建大亮点,形成大循环。保证文化旅游融合项目用地比例,盘活增存量。加大对外宣传和招商引资力度,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资金支持项目前期工作。
(六)优惠税费政策支持。在税收政策上,根据文化旅游企业的经营特征,实行结构性减税、调整税负。对重点项目所涉及的相关税收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给予优惠或者减免。对企业性质的旅游景区(景点)经营收入,享受西部大开发、小微企业、文化旅游等优惠政策。文化旅游企业可以享受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及招收农民工等方面的税费优惠政策。对投资城市交通、道路桥梁等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在投资回收期内,给予营业税适当的减免。对旅游企业专门用于旅游营运业务的交通车辆等运输设备,可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提取折旧,并允许在所得税前扣除。对符合条件的旅游小型微型企业,给予适当的税费减免。为鼓励发展前景良好、理念超前、规划新颖,确有困难需银行贷款的旅游企业,每年按1000万元贷款额度,县财政给予60万元的贷款贴息。
(七)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旅游业综合性产业的观念,形成由政府领导、部门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旅游体制改革推进工作体系。鼓励官亭喇家遗址等景区景点在体制机制、资源保护利用等方面,创新探索,先行先试。学习借鉴互助北山等在体制机制改革的做法和经验,支持西沟自然风景区和松山原始森林风景区的建设,探讨旅游发展综合改革、专项改革和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等新路子,形成以改革促旅游发展新局面。强化旅游市场监管,创新体制机制,成立全县旅游执法机构,增加人员和编制。进一步转变职能,推动管理职能的市场化、社会化进程。大力培育旅游市场主体,培养、扶持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成长型中小旅游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