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公文学习 >

[800字]衣食与修养的发言稿样稿优秀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71618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800字]衣食与修养的发言稿样稿优秀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衣食与修养的发言稿800字【第一篇】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衣食且足,如何修养》。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在《牧民》篇中向后人教谕如斯。

从前车马都慢,物资匮乏,靠天吃饭。当是时,衣食之后的修养也只是士大夫的风雅,魏晋名士的风流。

今天,这个民族走向了其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全面小康,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一个前人不曾、未敢设想过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衣食且足,行将实现全面小康,又当如何实现全民修养?

不妨先来回答一个更为基础的问题,何为修养?修养是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品格,是处万物之下而德居其上的如水不争。修养更是一种心境,"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纵然风来疏竹,雁渡寒潭,不余声影,修养者视之,亦不甚惜。

回首前工业时代的中国,那劝课农桑的年代,我们只能看到这样一番景象:春耕夏忙,秋收冬藏,然后期来年风调雨顺;养蚕缫丝,植麻种桑,终于得一袭汉家衣裳。农忙如斯,哪偷得闲暇修养?上至天子南郊祭天,下到村野卜祝巫觋之事,衣食足只是恩赐与奢望。

今天,当修养渐渐自觉于有闲阶级的文化资本,衣食且足,人皆可修养。   衣食的修养在于"得体"二字。正如毛苌论诗时推崇的“发乎情,止乎礼义",衣食也贵在随心所欲不逾距。既不必辟谷以求登仙,亦无需追随魏晋药与酒的风流。观其极端者,纵是煊赫一时的犬儒学派,长时间的自令放为亦不可用。最终不过,不偏不倚,得体合礼,返璞归真。

修养当然不只是口与体的满足,更在于修身养性,在养心。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身处不堪其忧之境,而安贫乐道,不改其乐。何也?盖子渊衣食不足,虽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而中有足乐者,斯养心之效也。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一语中的,振聋发聩。亦然,如今仓廪实而衣食足,全面修养未来可期。

同学们!何不趁如今衣食足,呵育修养之花,绽放人间。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衣食与修养的发言稿800字【第二篇】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将就这次讨论会的主题“衣食与修养”发表一些我个人的理解和看法。

现如今,随着祖国的蓬勃发展,今天甚至已经实现了全面脱贫,可以说是进入了衣食无忧的小康社会。然而正是这种物质上的极大丰富,导致了一些人道德修养下滑,一些饱暖生淫逸的事例我们时常听说,这也警惕我们要考虑衣食与道德修养的辩证关系。

的确,无可否认的是,只有真正解决了温饱问题,人们才能有精力进行道德层面的教育。正如古人所说的“衣食足而知荣辱”,如果连正常的生活的满足不了,何谈修养的形成,活下来才是生存的第一法则。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一事实。在他的理论中,前两层次正是人们的生理需求,而后三层次才是精神层面上的追求。他认为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这也正是我们国家努力脱贫的原因,就是要先满足人们的物资追求,然后才能进一步提高全民素质。

不愁吃不愁穿是提高人们修养的前提没错,但这并不意味着修养并不重要,反而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更加重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过去贫困社会每个人的最美好的梦想,然而,当如今衣食过于丰裕的时候,却容易出现道德修养水平下滑的现象。就拿离我们身边很近的事来说,每天中午吃饭,被我们倒掉、浪费掉的食物都有百斤,这相当于一个人三个月的口粮。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只穿名牌,也许是出于彰显身份或是富有,也或许是追随时代潮流,但无论出于什么目的,挥金如土却并不是有素质的代名词,相反,正象征了人们的虚荣。

从很早开始,先贤就教育我们要节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敬畏衣食,也是一种对劳动的尊重,更是一种道德修养的体现。我们从小就背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背是一回事儿,而做到又是另一回事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坚决杜绝一切浪费,提倡节俭,反对奢靡。在满足了个人的物质需求,能够做到吃饱穿暖的前提下,我们更应该注重道德建设,丰盈自己的内心,而不是沦落世俗,一味地追求物欲,却忽视了自己精神上的渴求。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衣食与修养的发言稿800字【第三篇】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我能衣食无忧地站在这里向大家表达对“衣食与修养”的看法。

衣食与修养是否有必然的联系仍需商榷,但我认为二者是有一定的联系的。衣食是物质层面的,而修养是精神层面的,离开物质谈精神就会成为无稽之谈。宋明理学家提出“穿衣吃饭是人之私欲应当尽量摒弃”,遭到李贽“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无情批判,正如管仲所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都把衣食充足作为修养的基础。

衣食不足导致过于贫困时,修养是很难形成的,犹如贪瘠的土地难以培养出绚丽的花,困顿的生活中或许有温暖的真情存在,但很难形成高尚的品德,因为人们住往聚焦于如何生存下去,而非如何生活下去,试想只有一碗粥,却有一群难民,几乎毫无疑议,他们会大打出手,这时没有人顾及谦恭礼让的修养,因为生存的残酷不允许。

而当衣食无忧时我们本以为可以看到“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的`大同景象,但现实生活中却频频出现高官贪污、明星偷税的现象,他们的生活已经优于常人许多,为何却饱暖生淫逸了呢?究其根本,地位越高生活越优越,所得到的的权力也越大,离“天花板”更近了,人的欲望是没有边界的,它不会件自己画地为牢。相反,它会随着权力世界无限蔓延滋生。这时很多人难以抗拒运用手中的权力,竭尽全力再去追求物质生活的极致,而修养再一次被抛诸脑后,沉迷于物质享受,使他们的大脑疯狂。

所以,衣食固然影响修养,但却并非其决定性因素,真正最具有决定力的,是那个穿衣吃饭的“人”孔子有言:“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修道立节,不以穷困而改节。”可见真正有修养的君子,都大抵可以做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忱之,乐亦在其中矣”。倘若人在穿衣时念及纺织工人的辛苦,在吃饭时想到农民的汗水,感恩自然在心中生长,而修养也在不自觉中流露出来,儒家早已提出修养的标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倘若衣食不足也不争不抢,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倘若衣食有余也不妨与人分享。佛说人生在世要报三重德,这样的修养也是报众生之德了罢。

今年我国将迈入小康社会,我们要对社会主义建没充满信,发挥好我们青年传播者、参与者的作用,从自身做起,在言行举止之间培养好修养,聚少成”多,相信祖国有一―天一定会形成“衣食足而知荣辱的美好社会!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衣食与修养的发言稿800字【第四篇】

每个人活在这世上,穿衣吃饭都是不可缺少、不可避免的,然而生活又不止于衣食,或多或少地,我们都要追寻修养和意义。或者用儒者的话来说,要去求“道”,只是我想这二者并非针锋相对的两种事物,而是同一生活里的两个侧面。所以要达到更好的生活,我们自然要有志于衣食,亦要有志于道。

衣食是生活物质的一方面,以它为基础才发展出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管仲说衣食足而知荣辱,要阐述的便是这个道理。试想,一个人如果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又怎么能够希望他去思考那些宏大的问题。对一个社会乃至国家来说也是如此,挣扎在温饱泥潭里的民族是梦不到未来的,只能祈祷明天早上的面包。

因此,追求衣食并不是就意味着物质的上升与修养的滑坡,相反,充足的衣食正是我们得以提高自己的前提。我们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而中国家庭富裕程度的变化也正说明了这一点。当人衣食无忧时,他就没有生存需求的压迫,也就不会为此做出令人不耻的行为。相反的,他有更好的物质能力去追求自我修养的提高,进而使得整个家庭修养和知识水平得到提升。

当然,对衣食的追求并不是无所限制的。有利于修养发展的是衣食无忧的生活,而不是过分奢侈的生活。修养以衣食等生存需求为基础,却最终要超越它们来为我们提供充实感和幸福感。孔子反对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也不是要提倡寒酸的窘迫的生活,而是要借此強调“道”之于我们的重要性,它才是替代物质最终赋予人生意义的东西。

我们近年来特别强调的文化强国、科教兴国,其意义也正是在此。从缺衣少食到衣食无忧,再到吃好穿好,我们的物质经济在持续不断的发展,但并不意味着物质欲望也要随之膨胀。如果一轮轮的增长只是伴随着无度的消费和对奢侈的跟风,那么这增长的经济最后只怕也要崩塌。真正的良性关系是要用衣食的富足来保证修养的提升,又以文化素质和教育程度的提高来推动现实生活的进步。难怪孟子在形容大丈夫时,不只是说一句“富贵不能淫”,还要加上“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气魄与胸怀。

由此可见,衣食与修养不是简单的机械关系,衣食富足之人亦可修养颇深。乃至于我们可以这样说,衣食便是一种修养,修养也是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份衣食,这又有何不可呢?有的人在增长的食物消费里只是吃出了金钱,有的人却可以从中找见健康,升华品位。伊尹可以凭五味调和之论身居相位,今人又怎能不把意识从单纯的生存需求中解放出来,成为自身修养的一部分?

也许这种境界并非人人可得,但至少意识与修养在一开始就不是一个要在二者之中择其一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兼得兼备乃至令它们相互促进、相互融通的问题。我们家庭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令这个问题在现代显得更加重要,也更加迫切。而最好的解决办法可能便是有志于衣食,亦有志于道。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9 57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