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公文学习 >

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精编4篇】

网友发表时间 823474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精编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第一篇】

我们每天嘴里都念着“习大大、彭妈妈”,看见他们如今代表着我们国家和民族出席各种论坛、处理各种国际关系......觉得他们亲切可敬,敬佩习总书记的人格魅力,梦想着有一天能不能变成总书记那样能力的人。但是我们很多人只看到了总书记现在的光辉,却忽视了那些年的苦难,那些让总书记真正成长成熟的经历。

正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所言,所有的成功都是建立在不断的磨炼、不断的自我调整基础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农村一待就是七年,是“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习近平七年来经历的恶劣的自然条件、繁重的生活劳动、严酷的政治考验、巨大的心理压力都没有将他打到,反而促使他得到更加快速的成长,习近平在梁家河村不到两年时间内,办沼气、办铁业社、办磨坊、种烤烟、办代销店,打井、搞河桥治理、打5大块坝地等,坚持为民做事、为民谋利,将自己的青春和奉献挂钩,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习总书记在知青岁月里,也从来没有放弃过读书和思考,经常晚上还在挑灯夜读,为了找到歌德的《浮士德》,跑了三十几公里路才借到。注重阅读的程度甚至达到了饿着肚子也要把喜欢的书读完,并且还要研究透彻,读完一本书还要和同事探讨心得体会,交流读书感悟。如同书中说的那样,习总书记执政理念、思想,就是在持之以恒的读书生活中积淀下来的。要真正干好一件事情,必须要能沉下去,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及时自觉充电,博学深究,领跑团队。

在这七年中,习近平总书记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找到了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从15岁刚到黄土高原时迷惘、彷徨,到22岁离开时,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对他来说,为群众做实事的信念就是自己最大理想,对于我们年轻人更是要不畏困难,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经受考验,在努力实干中寻找自己的定位和方向。

对于很多像我这样才进单位不久,刚刚为社会作出贡献的青年人,怎样更好的为社会做贡献,习总书记给我指明了方向,那就是要做一个有理想、有信念的青年人。在平时的工作中、生活中一定要养成爱学习、能吃苦、有追求、办实事、重辩证、敢担当的精神,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不忘初心,励志勤学、刻苦磨炼,敢为人先,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实践者和奋力开拓者。

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第二篇】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记述了40多年前总书记在梁家河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反映了青年习近平重感情、讲情义,勤于思考、善于思辨,志存高远、知行合一的品格风范。

黄土地之子:重感情、讲情义

青年习近平是一个重感情、讲情义的人,他对群众的感情是实在的、具体的,而不是空洞的、抽象的。他把自己称作农民,把这看成很光荣的事。他和群众打成一片,无论是老汉、后生、娃娃、婆姨,他都能跟大家聊到一块儿。他办事有条理,说话有道理,群众把他看成自家人。他眼里没有贫富贵贱之分,他尊重每个人。他与人交流、谈话的时候,即使对方是再穷的人,他也全神贯注地听。

青年习近平对人民群众的这种感情,从书中可以看到很多例子。比如,年纪轻轻的他就很本能地看重中国的人情,对革命前辈很尊重。他们一帮知青刚到梁家河的一天早晨,习近平和同伴走到一户人家院子里,得知主人的老母亲――一位当年支持革命的普通妇女,因年迈过世,习近平先是客客气气地征求主人家的意见:“我们能不能进去看看”,然后进到窑洞,面向炕上老人的遗体恭恭敬敬地鞠了几个躬。只要对革命做过工作,哪怕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青年习近平都对她们怀有崇高的敬仰之情。这是一种朴素的发自内心的真挚的感情,也可以说是流淌着红色血脉的亲情。

青年习近平对人民有感情,人民对他也有感情,1975年在他离开梁家河时,一推开窑洞门,全村男女老少站满一院子自发为他送行,送了一程又一程,依依不舍。村民们唯一一次看到习近平落泪,是他这时赶忙走过去搀扶一位前来送行的双腿残疾的村民。离开梁家河后,他还是念念不忘当地人民,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比如,在厦门工作时他写信给延川县委书记帮忙给村里通电;在福建省委工作时联系给村里办了所学校;他两次帮助一位患骨髓炎的村民治病,救了他一条命。这类例子,不胜枚举。

15岁时,习近平来到黄土地时也曾迷茫、彷徨,然而22岁离开时他已有了坚定的信念,那就是:“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走到哪里,永远都是黄土地的儿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干一切事情都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通过《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书中的许多事例可知,这一坚定的理念是有其情感基础的,这和他青年时代对人民的深厚情怀是一脉相承的。

豪放青年:志存高远、善于辨析

青年习近平思想很活跃、很解放,他勤于思考、善于思辨。他头脑中新思想新观点新想法很多,有年轻人特有的激情与闯劲儿。比如,他读诗读到兴奋处,会跑到院子里大声朗诵,有时在山上劳动时也会朗诵。每每读到书中这些地方的时候,一个慷慨激昂、豪放自信的青年形象就跃然纸上。

青年习近平勤奋好学,读书到了夜以继日的程度,这在同伴中是有口皆碑的。但重要的是他不读死书、死读书,而是带着问题读、带着思考读,有自己独特的分析对比方法。一方面,他会就一个观点、一个史实找出很多相关的参考书籍来阅读比较,从不同的侧面去了解和分析这个问题。另一方面,他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也会跟别人进行讨论。这样,就历练出他思路宽广、思想活跃、善于辨析的能力。

青年习近平是一个志存高远、有远大抱负、崇尚革命英雄主义,而又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有为青年。

在陕北的7年,不论头顶上“黑帮子弟”的帽子多么沉重,青年习近平追求进步的信念执著而坚韧,他一次又一次地写入团、入党申请书,他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直至最终实现自己的愿望。

青年习近平在插队生活中,带头参加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学会地道的延川方言,把每件事都干得很漂亮。他在借调到赵家河大队整队时,把公窑外面又臭又脏的厕所修好了,这看似一件小事,意义却很大。他搞整队成绩出色而被提拔担任了梁家河大队的党支部书记,以满意的答卷踏上他步入政界的第一步。在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他办沼气有模有样,真把农户家的灯点亮了;他亲自下到井里带领村民打水井,解决了全村的吃水问题;他办了一个铁业社,解决了社员劳动工具的需求;他带领村民打坝地,给村里增加了几十亩耕地;他还种烤烟、办代销店、办缝纫社,等等。上世纪80年代,他从耿飚秘书的岗位决定下基层到河北正定做农村工作,也是抱着“干好了成就一番大事,干不好就在下面为老百姓做些实事”的踏实态度。

人格魅力:言行一致,知行合一

青年习近平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特别善于做人的思想工作,既有执行力又有很强的战略定力。

他刚上任要办铁业社,村子里的能人根栓尥蹶子不干,他通过谈心谈话,把工作做通了,铁业社的事办成了;他办沼气,从四川来陕北帮忙的技术员要回老家,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技术员最终没有半途而废;改造村里一个“二流子”,在批斗会上他不仅没有骂人家,而是一条一条说理,最后还让这个有艺术特长的“二流子”在会上唱了一曲信天游,后来,那个50多岁的“二流子”转变成了一个好社员。

青年习近平从来不说过头话,但该做的事说一不二,丁是丁,卯是卯。当时有些人当领导,裙带关系严重,把亲戚朋友照顾得很好,多吃多拿多占。青年习近平当书记后对知青、社员一视同仁,绝不用公家的资源额外照顾朋友,绝不做不公正的事,所以大家都信服他,认为他公正,没有私心。

习近平自己也说:“要当好一个村的领导,必须一碗水端平。群众最讲究的就是‘公道’二字,最信服的就是公正的人。哪怕一毛钱的事,你处理得不公,群众也不答应;10块钱的事,你处理得公道,群众也不会有意见。无论大事还是小事,该咋办就咋办。”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青年习近平身上体现的品格风范仍然是非常宝贵的,是值得我们深入学习的。

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第三篇】

最近阅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书籍还原了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的7年知青岁月,访谈内容丰富、事例生动活泼、文字朴实感人,读完以后感触颇多。

习总书记有坚持学习和思考的态度

习总书记在知青岁月里,从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甚至是“痴迷”阅读,阅读面十分广,像《中国通史简编》等各种书籍,为了找到歌德的《浮士德》,跑了三十几公里路才借到。习总书记同时注重阅读的深度,饿着肚子也要把喜欢的书读完,要研究透彻。如同书中说的那样,习总书记执政理念、思想,就是在持之以恒的读书生活中积淀下来的。

自己所在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曾经提出了“五必读”,即读原著原文、时事政治、法律法规、历史文化、科学技术,要深入了解一方面知识必须舍得花时间、下功夫。因此,要真正干好一件事情,必须要能沉下去,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及时自觉充电,博学深究,领跑团队。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自己深刻感受到,作为承担着富国强军神圣使命的国防武器装备科研单位,我们要担负起引领国家空天防御事业发展的重任,支撑起打造航天强国的重担,就必须对系统工程、军事智能、大数据、云作战等新知识、新技术加强学习,学以致用,做到习总书记说的“功以学成,业由学广”。

习总书记有敢做、敢担当的作风

习总书记在梁家河村时,因为敢说、敢做、敢担当,被推举为大队党支部书记,采访时提到他有一个特点,就是他说的有错大家指出来,他肯定改;如果说的没错就要求大家不打折扣的执行。建沼气池、挖水井、打坝地等等,都体现了他敢做敢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作风。

自己所在的单位承担的某些项目都是非传统领域竞争项目,靠着敢打硬仗的作风,才取得不断的成功。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前几年本单位刚进入某领域,团队去某单位开展试验,为了抢进度和不把风险留在后期,队员每天都是干到凌晨以后,第二天在迷雾的清晨中又出发,最后仅仅用了7天便完成了该领域传统单位15天的工作任务。这支年轻的队伍在艰难的环境中得到了锻炼,做到了习总书记说的“勇于担当,做发展的开路人”。

习总书记有勇于创新的胆识

习总书记在梁家河很多工作都是开创性的,比如建沼气池,我觉得是技术创新,办铁业社、缝纫社和代销店,是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以代销店为例,以前村里人买东西要走70多公里到公社去,走一天时间,改为代销店后村里一两个人统一去采购,大家再去店里买,这样效率提高了、成本降低了、老百姓方便了。

习总书记在梁家河那时候,属于实体经济短缺时代,习总书记围绕实体对象开展了很多创新工作,如今面对信息经济时代,需要发展新的创新模式。最近几年,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大力发展专有云平台和航天云网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能力协同、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我觉得和习总书记当时的创新理念是相通的。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智慧社会的目标。现在我们正在开展复杂产品智能制造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智慧总体部建设,作为参与者,感到挑战巨大,学习完习总书记当年创新实干的事例后,进一步增强了信心。争取2020年前,通过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引领,夯实智慧总体部基础,支持跨专业、跨厂所的协同设计与联合验证,实现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的快速转化和复杂决策支持,开创研发和管理新模式,为建设智慧社会贡献航天人的智慧和力量。

习总书记曾经回忆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我觉得正是在艰难岁月里的学习、思考、实践、创新,才使得习总书记有了坚定的目标并持之以恒为之奋斗。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说的“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我们这代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当“坚定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我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岗位上砥砺奋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航天人应有的贡献。

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第四篇】

最近我看完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颇有感触。我对这位伟人的青年岁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将他的经历与自身对出对比,希望以他为榜样不断地鞭策自己。

新中国自建国以来,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演变成了富强文明的国家。在干净清洁的环境中长大的我们,很难想象被跳蚤咬得浑身是包的折磨;在“不仅要吃饱,而且要吃好”的当代,我们很难感受到“吃不饱,穿不暖”的煎熬。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可以更加自由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再也不用整日整日地在田间地头忙碌;随着政治思想更加的昌明,我们可以更加自由地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家人会受到各种无须有的迫害。习近平总书记在知青岁月经受的苦难我们不能切身体验,但通过这本书的详细描述,我们应能感同身受。如今,这些困难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渐渐消失了,但对于基层干部的我来讲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比如,从国家的大政方针上来讲,共产主义的理念之一就是要让全国所有的人民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扶贫攻坚便是针对此提出的。如何才能让贫困人口更快、更有效的脱贫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基层工作任务重、工作难,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难题。问题和挑战不断地在出现,同样也不断地在被解决,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像习总书记那样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断地适应周围的环境,不断地攻坚克难。“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们必须能在基层吃得苦、沉下心,不断地历练自己,才能为我们今后的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我们这一代应当到充满挑战的环境中去,我也相信我们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成长,挑起国家发展的大梁。

另一个让我感触很深的便是习总书记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仍能坚持读书,能够依照自己所学、所思、所做,真真正正地为当地的老百姓带来实惠。“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中世纪史》《史记选》等作品,让他对国家发展脉络了如指掌;《李白诗选》《三曹诗选》等作品,让他的行文讲话更富内涵;《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作品,让他的执政思想落地生根。相比而言,我自己书籍阅读量和内容的丰富性差得太多太多,今后这是我要不断补强之处。至少,在我工作涉及的领域,应当要多了解、了解透。此外,我很佩服习总书记在七年的时间内为当地的村民做了一件件好事——建沼气池、铁业社、磨坊等等,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这其中不免有一些人情方面的难题,都被他克服解决了。就我个人而言,我有一颗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心,但是不可否认,由于缺少实际的工作经验,能不能取得跟我心里预期一样的结果,我并没有底。但我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心意够诚恳,只要我愿意为了我的理想而努力,一切终归会好起来。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习近平总书记如今为何能鞭辟入里的直指当代中国发展的问题根源、提出发展的方向方式,受到全国人民的敬爱,这些都与其在各个层级的岗位工作过密不可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只有在一个地方工作过、深入了解过,我们才知道这里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才会思考要如何解决这样问题。“全面脱贫”、“精准扶贫”等政策的提出很可能便于习总书记知青岁月的经历有关,因为他了解贫苦群众的现状,知道他们经受的苦难,对他们的经历有过切身体会。

我很荣幸在我工作之初跟习近平总书记一样,有到基层工作的机会,我会把这作为一种荣耀和一个至高的人生起点,在“为人民谋幸福”的道路上披荆斩棘,砥砺前行。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9 823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