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发言材料集聚3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发言材料集聚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发言材料1
同志们:
召开这次集体学习研讨专题会,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落实省委×届×次全会、市委×届×次全会工作部署,总结2020年工作,研究2021年工作,确保我市“十四五”和2021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在×同志讲话的基础上,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吃透家底,精准定位。
“十四五”规划是全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对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着眼长远、把握大势,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研究新情况、作出新规划。从国家战略来看,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也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习总书记提出要推动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未来一个时期,国内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统领“十四五”时期的战略基点。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部围绕高新区“十四五”提出,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进行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在建成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相协同的产业体系的过程中,国家高新区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现代化经济体系方面走在前列,这是时代赋予国家高新区的重要使命。在这种大背景、大机遇下,我们必须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找准我们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的位置,突出高新特色,打造我们的核心竞争优势。从省市方向来看,省上在×月底召开的“十四五”规划工作会上提出,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创新环境、政策和服务,大力推进创新驱动,打造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前不久,市上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发展的基本思路,就是围绕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目标,实施“一四五十”战略
(“一”就是把×打造成关中平原城市群的一个重要增长极;“四”就是以加快建设“一带一路”上的国际化城市、装备制造业名城、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宜居宜业的美丽幸福城市的战略定位;“五”就是以持续提升产业聚集、物流枢纽、人文凝聚、对外开放、综合服务五大能力为主要路径;“十”就是以建设先进制造、优质农产品供应、货物集散、旅游休闲度假四个全国中心,以及开放交往、国际会展、科创、文化、教育培训、医疗康养六个区域中心为具体抓手),推动×在基本实现现代化上走在西部前列。这当中,赋予我们高新区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提升产业聚集、对外开放能力,建设开发交往、科创高地。围绕全市规划的重大项目、重点工作、重要事项,我们要找准定位、主动融入,切实做到精准对接、有序承接。
从高新潜力优势来看,目前,我们聚集了×户工业企业,建成了科技创业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千河工业园区,形成了钛及钛合金新材料、石油钻采设备、高速铁路装备、电子信息装备、中低压输配电设备、机床工具制造等产业集群,已经迈入了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与×家国家高新区相比,我们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比如,在主导产业上,拥有宝钛、瑞科、巨成、鑫诺等钛企业×余家,年产值×亿元,钛材产量约占全国的×%、全球的×%,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吉利为龙头,聚集了整车生产企业×户,零部件企业×多家,汽车产业配套企业×户,×年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实现产值×多亿。比如,与省内其他地市、县区相比,今年×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再次给予了高新区重大政策支持。这些比较优势,将成为我们高新未来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明晰路径,精准发力。
一要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集群。我们经过近×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积累了一些经验,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改革创新,一个是壮大产业。“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国家赋予我们高新区的历史使命和重要职责,在未来仍然是我们要坚持的一个基本方向,这也是高新区区别于其他开发区和其他园区的一个重要的方向性要求。当前,虽然我们聚集了一大批工业企业,有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形成了产业的聚集,但对照国家对于高新区的定位和要求,我们的产业转型慢、主导产业不精,创新能力弱、产业品牌、核心竞争力还没有形成,“聚而不集”问题较突出。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要按照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进行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坚持“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的大背景下,国内钛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等需求潜力巨大,尤其是在军事领域、民品领域的钛材消费量必将大幅提升。要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优化布局,瞄准钛行业细分产品,加快扩大民品、军工等领域技术攻关和产业布局,掌控住上游、做强做优中游、扩大发展下游。要以领军企业为龙头、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各个产业相互配套,真正形成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带动现代服务业转型,做大做强高新区核心内涵。
二要持续提升城市品质。我们自×年设区起,由西向东开疆拓土、发展科技、壮大产业,从×平方公里逐步发展成为近×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万的产业新城、现代化新区,汇聚了吾悦广场、天下汇(高新店)等一批商业综合体,建成了中华石鼓园、陈仓老街、太阳市等区域文旅中心,形成了由高铁新城、科技新城、综合保税区功能互补、各具特色的三大经济板块,成为了×大城市建设的主要承载区、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也是×新的交通枢纽、商业金融和经济中心。但同时,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我们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尤其在一些细节上,还存在着不尽人意之处,给市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困难,也影响到×副中心城市建设的进程。比如,每年夏季和雨季,热岛效应、城市内涝等“城市病”就会不断上演,城区里面高楼大厦建得满满当当,排污排水管网建了拆、拆了建,这些都反映出我们对于城市“留白”不够,“留白”,可能会牺牲部分商业利益,却会让市民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实质上是城市发展理念更新的体现。在建设用地缺乏土地占补平衡指标,可用于开发建设的土地存量不多的形势下,我们搞国土规划、开发建设、城市建设更应注重精细化管理,更要注重城市品质的提升。要在加速智慧城市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做出规划。
三要更加注重民生。随着国内发展形势和外部整体环境的变化,在“十四五”时期,我们将面临大量的挑战,大量的风险,同时也有大量的机遇,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力方向不能单一,必须要有全面发展的观念。要以贴近群众、方便群众、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布局一批教育、医疗、文化、康养、公园等公共服务配套,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让群众切切实实能感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和便利。比如,我们建人行天桥,要站在市民群众的角度多想一想,这座桥方不方便、便利不便利,能不能最大程度惠及群众,要多听一听群众的意见。
三、做实项目,精准提升。
一要围绕短板谋项目。前不久,市上开展了重大项目谋划论证,梳理规划×个项目,重大项目×个,总投资×多亿,其中高新区谋划项目×个,总投资×亿,总量占全市的三分之一,数量上占比较大,但市上在争取列入中省“十四五”规划盘子的×个重大项目中,我们重大项目只有钛及新材料产业园、华天科技半导体产业园、交大教育产业园等×个,我们的重大项目特别是政府投资类重大项目谋划不够,支撑高新区未来高质量发展的空间不足,可以说能拿得出手的、叫得上响的好项目、大项目还是不足。要围绕高新区短板、不足,精心谋划一批强基础、管长远、利大局的重大项目,巩固提升优势,补齐短板弱项,科学确定全区未来五年的整体发展路子。
二要紧扣政策包项目。当前,国家大力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鼓励东部国家高新区按照市场导向原则,加强与中西部国家高新区对口合作和交流。去年,李克强总理在考察咸阳正泰智能电气西北产业园时指出,产业升级必然会带来产业转移,而产业转移又会提高产业竞争力,国家会为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研究出台更有吸引力的政策。我们工业基础雄厚、资源丰富,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巨大,围绕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我们要抢抓战略机遇和政策支持优势,主动出击,重点锁定长三角、东南沿海地区的先进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现代服务等产业转移,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积极承接、吸纳先进地区产业转移和资本外溢。
三要立足产业引项目。我们招引项目和企业,一定要聚焦我们钛及钛合金、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优先布局相关的重大产业项目,谋划、招引一批推动产业高端发展、创新发展和集群发展的重点项目,设计一批优化提升创新创业生态的重点举措,认真分析找准产业链条缺口,出台产业引导支持政策,开展主导产业链条招商,重点引进能强链、扩链、延链的大项目,加速形成产业聚集和产业生态。“十四五”规划是我们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遵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省市对高新区建设的要求,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优势,把优势做大做强,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准确定位、厘清思路、明确目标、精准发力,切实增强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我市“十四五”“开局首胜”。
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发言材料2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第三年,也是完成目标任务最关键的阶段。根据监督法规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在实施的中期阶段,人民政府应当将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提请本级人大常委会审议。那么,各级人大为什么要开展中期评估监督工作,听取审议五年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应把握什么原则,遵循哪些程序,具体应做好哪些工作?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一、开展五年规划中期评估的必要性
就人大常委会开展五年规划中期评估监督工作而言,一是监督法的要求。监督法规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在实施的中期阶段,人民政府应当将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二是有效落实规划的需要。看一个中长期规划的好坏,就是要看规划编制是否是科学的,看规划是否得到有效的落实。而抓好规划的有效落实,人大常委会在政府进行中期评估的基础上,组织开展评估监督工作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三是适时对规划进行调整、修订的需要。中长期规划是具有战略性、长期性和前瞻性特点的,如果在实施中,内外环境出现了一些重大变化,有必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时,政府进行的中期评估与人大常委会开展的评估监督工作,有利于为调整、修订提供依据。四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体现,是推动五年规划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是贯彻实施监督法的具体要求 。众所周知,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内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必须与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战略目标相衔接。因此,开展中期评估监督工作,要高度关注党的二十大新精神、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的贯彻落实情况和“十四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实施情况。五是全面督促检查规划实施的需要。关于5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的总体安排,既要关注约束性指标的完成情况,又要关注预期性指标的进展情况。只有定期检查规划落实情况,将评估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举措,才能促进规划的全面实施,推动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协调科学发展。
二、听审评估应把握的几项原则
听取审议“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不同于听取审议一般的专项工作报告,工作量更大,工作难度更高。在工作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项原则:
1、民主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五年规划的实施涉及各个社会阶层,许多方面又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为此,人大常委会在听取审议中期评估报告之前,既要广泛听取社会公众和人大代表的意见,又要注意征询有关专家和职能部门的看法。在听取审议评估报告时,先安排有关专门委员会进行初审,然后提交常委会会议进行审议。
2、全面性与重点性相结合的原则。听取审议中期评估报告要坚持统筹兼顾,全面考察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建设等各方面的情况,既要关注约束性指标的完成情况,又要关注预期性指标的进展情况。同时,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重点审查好主要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重点任务、重点项目的完成情况。
3、五年规划与年度计划相结合的原则。五年规划是以五年为一个时间周期所作的总体安排。同时,按照法律规定,人民代表大会每年都审查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年度计划。年度计划是五年规划在每年的具体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听取审议“十四五”规划的中期评估报告时,要注意与年度计划的实施情况相衔接,把对两者的监督紧密结合起来,相互照应,协调推进。
4、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相结合的原则。围绕五年规划的实施,许多地方制定了一些科技、文化、体制创新等方面的专项规划,这些专项规划在时间上与五年规划是同步的,在内容上是五年规划的重要支撑和重点分解。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五年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如果忽视对专项规划落实情况的考察,工作就会大而化之、难以到位。
5、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对政府落实五年规划的情况,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充分肯定成绩,又实事求是地指出问题和不足,给予定性评价。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分若干子项进行打分测评,给予定量评价。实践中,一些地市人大常委会在听取政府的工作报告后,都既进行定性评价,又通过投票打分进行定量测评,审议意见和测评结果向同级党委报告、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反馈,对代表通报、社会公开,增强了监督实效。
三、听审评估应遵循的工作程序
严谨规范的程序是人大工作成效的重要保证。对听取审议五年规划实施的中期评估报告,监督法没有规定具体的工作程序。笔者认为,可以参照计划监督的一般程序,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采取以下步骤:
1、成立专门的初审委员会。对年度计划实施情况的初步审查一般由财经委承担,但五年规划比年度计划更为宏观、更具有综合性,工作内容除涉及财经委外,还涉及其他各个专门委员会。为此应当以财经委为主、吸收其他委员会的部分成员参加,组成一个专门的初审委员会,负责组织开展相关的调查研究、对五年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进行初审。
2、制定相关工作方案。由财经委或审议调研组与政府有关部门沟通,研究提出听取审议五年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的建议方案。方案要确定具体的时间节点及要求,例如:听取政府及有关部门“十四五”规划实施进展情况汇报的时间安排及要求,组织开展视察、调研、召开座谈会的时间安排,政府“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形成期限,组织初审中期评估报告的时间安排,人大常委会审议报告的时间。后由主任会议讨论通过,最终确定审议的时间、相关工作步骤和具体要求。工作方案制定后,应当及时报同级党委批准,然后通知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形成评估报告。
3、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由初审委员会牵头,常委会领导分别带队,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就五年规划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完成情况、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在建部分重点项目、社会事业、民生保障等自五年规划实施以来的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深入调研,可采取听取汇报、走访座谈、实地察看、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有关部门和基层单位了解情况、听取意见。要通过网络调查、公开电话等渠道,广泛收集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由于工作内容面广量大,可以分几个专项分组进行调查,确保调查搞深搞透。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比较充分地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形成内容翔实、客观全面的调查报告。
4、初审政府的评估报告。结合前期调查情况,初审委员会召开会议,对政府关于“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进行初审,形成初审报告。为保证初审工作的质量,初审前评估报告应提前印发初审委员会各成员审阅;对评估报告涉及的重大问题特别是一些重大的专业性问题,初审委员会应咨询有关专家小组的意见;必要时,初审委员会可以多召开几次会议,拿出足够的时间进行审查。
5、做好审议工作,听取审议“十四五”规划的中期评估报告及其初审报告。一是主任会议审议。人大常委会召开主任会议,分别听取政府关于“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和财经工委关于“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的初审报告。并对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和“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的审查报告提出修改意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财经工委分别根据主任会议的意见建议对各自报告修改后提交常委会审议。二是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人大常委会召开全体组成人员会议,分别听取政府关于“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和初审组关于“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及调整方案的审查报告。然后采取分组会议和联组会议的形式,组织常委会委员和列席会议的部分人大代表对“两个报告”进行分组讨论,经过会议充分审议后,形成审议意见并以常委会名义转政府研究落实。政府有关部门和工作机构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要求说明情况、回答询问。会前应将五年规划、相关专项规划的文本和规划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等相关资料,提前印发常委会组成人员,供审议时参考。审议后,对政府实施五年规划的有关工作情况进行满意度投票测评。
6、形成审议意见,及时反馈和公布。对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报告的发言,由人大机关工作人员如实记录、会后整理,经常委会领导审签后形成审议意见。审议意见要力求客观全面地反映常委会的审议情况,既要有对政府评估报告和相关工作的总体评价,也要有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梳理分析,还要有改进工作的建议意见。对审议意见和测评结果,以常委会正式文件印发政府及有关部门,同时连同政府关于“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一并向代表通报、对社会公布。
三、做好审议“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的几点思考
1、要注意发挥好“两个积极性”。一个是政府的积极性,一个是人大常委会自身的积极性。前者是基础,是人大常委会做好审议工作的基本前提。政府要加强对五年规划中期评估报告重要性的认识,要把“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列入今年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积极主动地配合人大常委会的审议工作。同时人大常委会也要把审议“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作为工作的重点,在组织开展中期评估工作过程中,应成立专门评估机构,发动各级各有关部门参与。为使评估工作做得更加科学、客观、权威,还应邀请专家组或相关专业评估机构作为第三方评估单位参加评估工作。要注意加强同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沟通,应在拟开展该项审议工作的当年年初即依法向本级政府提出明确要求,以利于政府妥善安排时间做好评估工作。并要加强各委员会的分工配合、团结协作,保证人员、时间、调研内容、审议效果的落实。
2、要创新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调查研究是决定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的重要途径,由于“十四五”规划内容多、历时长、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提出高质量的审议意见成为审议评估报告的关键。一要深入调研。要成立不同的专项工作调研组,到辖区内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并召开不同范围的座谈会、论证会、汇报会,进而准确全面地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二要加强学习培训。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搞好审议中期评估报告工作的业务培训,尽快掌握监督规划实施的方法和技巧,确保《监督法》的规定落到实处。三是要借助“外脑”。可以邀请不同行业的专家、学者和人大代表参与调研,集思广益,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3、要提高审议评估的针对性。“十四五”规划纲要涉及经济社会生态的方方面面。因此,审议评估报告时要抓重点问题、抓主要矛盾,客观总结,深入研究,动态剖析。以地市为例,一是要抓规划的主要指标,尤其是新增加的4个约束性指标,主要集中在改善民生和节能减排方面,重点剖析难以完成的指标。二是要抓经济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应着重看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城镇化率及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科技进步贡献率等指标。三是在审议主要指标完成进度时,在对预期性指标完成进度审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政府责任的指标,即对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众利益领域等方面,如城镇登记失业率、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引导社会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审查,看是否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有的放矢,突出重点,使评估审议工作更具科学性,更具可审性。
4、要做好规划调整工作。由于五年规划的时间跨度较长,期间难免会出现一些无法预测的情况,影响规划确定目标和一些具体指标的实现。如果在评估监督中发现由于形势变化和客观因素的影响,需要对某些目标和任务进行调整的,应积极提出建议,推动政府及时启动规划调整程序。但对于是否要做出调整方案,哪些指标确需调整,要慎重思考和决定,避免盲目的调来调去。具体到“十四五”规划的调整应遵循五个原则:一是法定准许的原则。“十四五”规划是经过各级人代会进行审查批准的,部分指标确因客观原因和情况变化需要调整的,要严格按照法定授权报人大常委会批准后予以修正。二是约束性指标不宜调整的原则。如森林覆盖率、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等民生改善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约束性指标,不因应随便调整,以维护约束性指标的严肃性、权威性。三是客观预见性的原则。受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影响,如果发展预期发生大的变化,在规划中期评估时,对经济发展、财政收入等预期指标进行必要调整,体现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有利于及时优化宏观调控,应对风险,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四是非特殊情况不调整的原则。人代会依法审查批准的五年规划,具有法定性和权威性,不能因一个项目未落实或某方面发展未达到预期,就随便调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一些指标,有些已经由指令性指标,转为指导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只要不影响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不影响政府科学决策,就不一定非要因个别预期性指标的出入而随便调整规划。五是“十四五”规划调整方案的审查和批准,可以列入“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一并提请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审查和批准。也可以单独提出规划调整方案,在规划中后期适时提请人大常委会依法予以审查和批准。
5、充分运用人大常委会的审议结果。针对规划执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人大常委会应当提醒政府给予高度关注,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对一些事关科学发展和民生工程的重要指标,如果中期完成状况不佳,人大常委会要引起重视,采取听取专项工作报告、视察检查等形式,督促检查,并列入下一年度监督工作计划,支持和促进政府加强这方面的工作,通过后两年的努力,确保五年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6、应着力抓好审议意见的落实。一是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限期反馈研究落实审议意见的情况。审议意见交政府研究处理后,常委会要责成其在两个月内将研究落实情况送交人大财经委征求意见后,向常委会提出书面报告。必要时,人大财经委可以组织初审委员会的成员对政府的研究落实情况报告进行审查,重点审查政府对常委会提出的改进工作的建议是否一一研究了落实意见、落实意见是否科学合理;如果不妥,提出修改意见,由政府修改后再书面提交常委会。二是对政府落实审议意见的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分解落实督查任务,组织有关专门委员会进行调查、视察或检查,跟进督促。落实审议意见的一些重点工作,应督促政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结合常委会会议听取审议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和人代会听取审议年度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监督抓好落实。要坚持实行一线工作法,不能光听汇报,不能满足于文来文往,应直接到一线、到基层、到现场了解真实情况、查看进度、督促落实。发现问题,及时向常委会报告,向有关部门反馈,督促抓好整改。三是适当时间对政府落实审议意见的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经过一定时间,常委会会议应专题听取政府关于落实“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审议意见情况的报告,对落实审议意见的有关工作分项打分测评,提出整改意见,确保落到实处。对于能够落实但工作不力、常委会不满意的,可采取特定问题调查、质询、询问等刚性监督措施,加大督促落实的力度。四是全程搞好宣传报道。对常委会的监督工作和政府落实审议意见的情况,组织报道渠道,及时公开,使人大监督与公众监督结合起来,并通过人大网站和机关刊物等渠道,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搞好全程跟踪报道,以取得最大的监督效果。
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发言材料3
同志们:
6月11日,省水利厅召开会议,部署了“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部署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省、市有关“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精神,启动和部署全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请各县(市、区)水利局局长到会,说明此项工作的重要性。下面,我讲四点意见。一、充分认识编制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要意义
“十三五”时期是推进水利现代化进程、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至关重要的5年,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快福建发展十分关心和重视,“十三五”期间我市水利将面临重大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因此,抢抓机遇,科学编制我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落实新时期治水新思路新要求。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水利改革发展做出重要部署,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对保障水安全发表了重要讲话,系统阐释了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基本思路,明确提出了事关国家水安全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思路性、理论性、实践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始终把水利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来抓,成立了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重大水利项目建设等多个领导协调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市财政连年加大配套投入,明确要求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所有这一切,为我市水利“十三五”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组织保障。为此,各县(市、区)水利局要把各级党委、政府新时期的治水新思路新要求,以及基层人民群众对水利工作的新期盼,在水利“十三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中加以落实。
二是有利于推进全面深化水利改革。近年来,我市在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管理、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水利体制机制仍存在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协调、不相适应的问题,水资源要素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尚未形成,水价在资源配置节约保护中的杠杆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全社会投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活力需要进一步激发,有效保护水生态水环境的社会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体制与农业经营方式变化还不相适应。编制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必须细化全面深化水利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确保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建立健全有利于水利发展的科学完善的水利制度体系。
三是有利于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二五”以来,我市水利步入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时期,水利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效,有力推进了小康社会建设。但由于我市山区地形,中小河流众多,成片耕地规模小,布局分散,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与水情决定了我市治水兴水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当前仍然面临防洪体系不够完善、局部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生态安全保障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利任务仍然十分繁重。编制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按照我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深入研究、统筹谋划,补齐“短板”,努力在提高水利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上有新突破,在保障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中有新举措,在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大局中有新贡献。
四是有利于支撑保障三明加快发展。中央领导对加快福建发展做出重要批示后,省委、省政府研究提出,力争至2018年完成2011年提出的到2020年水利改革发展目标任务,省水利厅组织编制了《水利支撑保障福建加快发展工作方案(2015-2018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市委、市政府提出“十百千”重大项目工程建设五年计划实施方案,“十”即从今年起每个县(市、区)重大项目开工10个以上、竣工xx个以上,以后逐年递增各20%;“百”即每年每个县(市、区)重大项目在建xxx个以上、储备100个以上,实行动态管理;“千”,即2015年起12个县(市、区)重大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xxx亿元以上,以后逐年递增25%,五年全市竣工重大项目共达到xxx个以上。因此,各县(市、区)必须抓紧做好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确保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与专业规划、省厅《工作方案》和市“十百千”五年计划的有机衔接。
二、准确把握编制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总体要求
编制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水安全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切实提高水利支撑保障三明加快发展的能力。编制工作要务实、更要创新,使规划成果更加适应时代要求、更加符合发展规律、更加反映人民意愿。一是要着力推动治水思路战略性转变。把“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贯彻落实到规划编制中。一要落实节水优先。始终坚持并严格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像抓节能减排一样抓好节水,加强计划用水和需求管理,强化节水约束性指标考核,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工业节水、生活节水,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二要把握空间均衡。坚持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不断强化用水需求和用水过程治理,推进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建设,强化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使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切实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约束。三要注重系统治理。牢固树立山水田林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把治水与治山、治林、治田有机结合起来,从涵养水源、修复生态入手,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地上地下、城市乡村、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协调解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问题。在加强河湖开发治理的同时,更加突出河湖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加强河湖生态保护,强化水土保持和坡耕地治理,有序推动河湖休养生息。四要坚持两手发力。坚持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协同发力,把水治理纳入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责,同时,推进水利改革,健全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二是要科学确定“十三五”规划目标指标。在研究制定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指标时,要把握好以下四点:首先,总体上服从全市改革发展大局。要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和加快三明发展等重大战略目标要求。其次,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各地在总结评估“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存在问题和差距,围绕基本建成防洪安全、水资源安全、水生态安全、水利体制机制保障等四大体系,合理确定“十三五”规划目标指标。第三,制定差别化的发展目标。要围绕流域和区域主体功能区定位、水利发展状况、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深入分析发展环境和条件,尊重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制定出既鼓舞人心又切合实际的目标指标。在规划目标指标体系中,既有方向性、指导性的目标,也有能检查、易评估、具有约束性的量化指标,并研究增加一些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方面的刚性约束目标指标。第四,做好相关衔接工作。发展目标指标要做好与省厅《工作方案》和市“十百千”五年计划指标的有机衔接。
三是要着力解决水利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系统研究水利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理之策。首先,解决防洪安全体系不够完善问题。如我市的城市、乡镇、村及农田堤防没闭合甚至未设防,部分堤防标准还较低,综合配套设施不够健全;一批病险水库亟待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能力有待提高;许多城区排涝能力明显偏低等。其次,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较为突出问题。随着新型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我市工程性缺水问题不断突显;城乡生活生产用水保障能力有待提高,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率不高;农村饮水保证率、集中供水普及率有待提高;灌区配套和节水改造率较低;抗旱应急水源储备不足,应对严重干旱能力相对脆弱等。第三,解决水生态安全保障能力有待提升问题。局部地区水生态仍较脆弱,特别是宁化、清流、建宁、大田等原中央苏区县、革命老区水土流失治理任务较为繁重;个别地方河流受污染,部分水库营养化程度仍然偏高,水葫芦生长旺盛需要下力气治理等。
四是要统筹谋划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通盘考虑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确有必要的纳入“十三五”规划,根据财力可能,科学有序实施,优先安排资源环境可行、综合效益较优、前期工作较好的项目。一要加快建设一批重大工程。包括纳入全省“五江一溪”规划内和独立捆绑的重点防洪工程、蓄水工程、引调水工程等。二要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围绕地方加快发展战略布局,按照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筹谋划一批保障水资源安全、防洪安全和水生态安全的重大项目。三要加强重大项目论证把关。按照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总体要求,加强对重大项目的审核把关,不具备建设条件的项目不予列入规划。
五是要坚持开放民主编制规划。进一步完善规划的民主参与机制,广开言路,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一要深入调研。在规划编制中,要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总结“十二五”水利发展的经验做法,系统分析新形势、新变化,准确把握水利发展阶段和方向,切实加强重大问题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愿,把工作做细做实,防止闭门造车。二要集思广益。充分发挥相关部门、规划编制单位、以及专家的作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集中各方智慧,提高规划成果质量和水平。三要加强协调。进一步加强与发改、财政、国土、环保、住建、交通、农业、林业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强与全省、全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之间的衔接。
三、全面完成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各阶段任务
根据省厅、市“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安排部署,我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安排如下:
一是总体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现在起到2015年底),主要是开展前期重大问题研究、专项规划编制,形成《规划思路报告》,具体时间节点为:7月25日前,各地将希望纳入全市《规划思路报告》的重点内容报市局,市局汇总研究后于8月10日前报省厅;9月25日前,各地将《规划思路报告》报市局,市局于10月10日前完成全市《规划思路报告》并报省厅。第二阶段(2016年初到5月15日),形成《规划报告》初稿,具体时间节点为:2016年5月15日前,各地《规划报告》初稿报市局,市局于5月底前完成全市《规划报告》初稿并报省厅。第三阶段(2016年第三季度至年底),修改完善《规划报告》、专项规划报告,对纳入规划的重大项目进行筛选、汇总,开展规划征求意见、相关规划衔接、规划建言献策等工作。第四阶段(2016年第一季度),完成规划报批和成果印发等工作。
二是今年3项工作重点。首先,做深做实重大问题研究。重点围绕水利支撑保障加快发展、水安全战略、重大工程布局、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利投入政策、重点领域改革等,研究提出发展的方向、目标、路径和举措。其次,做好起草《规划思路报告》。在深入开展调研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起草《规划思路报告》,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我局将适时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方对规划思路的意见建议。第三,做好编制重点专项规划。重点围绕构建防洪安全、水资源安全、水生态安全,开展专项规划编制,做好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总体规划与省厅《工作方案》、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和协调。请局属有关科(站、室)于本月7日前,将专项规划名单及具体项目清单报市局计财科汇总后于7月10日转报省厅规计处,以便省厅及时完成《工作方案》的修改完善,加快落实部、省合作《备忘录》。
四、着力落实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的保障措施
“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责任大、任务重、要求高,各县(市、区)、局属各科(站、室)、报告编制单位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密切合作,高质量、高水平如期完成编制任务。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局属各科(站、室)、报告编制单位要把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组织强有力的工作班子,明确责任领导,加强统筹协调,健全工作机制,细化落实分工,按照前期研究、文本起草、衔接协调、征求意见、专家论证、审批发布等各程序环节要求,有序展开规划编制工作。请各县(市、区)、局属各科(站、室)、报告编制单位在7月7日前,将本单位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分管领导和联络员名单报市水利局计财科。
二是要强化协调配合。强化大局意识、合作意识,切实加强纵向省、市、县水利系统和横向各业务科(股)、站(室)之间及水利部门与发改委(局)等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及时跟踪规划编制、项目安排等动态。市局各业务科(站、室)要进一步加强与厅对口业务处(室)的沟通衔接,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全省规划。
三是要提供要素保障。“十三五”规划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要协调财政等部门安排必要的规划编制工作经费,组织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规划编制队伍,确保规划编制各项任务按时保质完成。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