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作文大全 >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精彩4篇】

网友发表时间 380932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艺术的故事读后感【精彩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第一篇】

读了这本书《艺术的故事》后,感觉它为我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这也是我们学艺术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创新问题。《艺术的故事》从头至尾就是讲艺术怎样创新,艺术的风格怎样变化,一个新的风格怎样取代旧的风格。旧的风格是不是就完全死亡呢,不是,它还会有死灰复燃的时候。这本书讲了一个传统不断变化、不断延续,一个艺术创新的问题,就这点而言最适合学艺术来读的。

《艺术的故事》顾名思义不是一部高深的学术著作,作者开宗明义:本书打算奉献给那些需要对一个陌生而迷人的领域略知门径的读者。因此作者的任务是用浅近的语言,让读者用崭新的眼光去观看艺术作品。简而言之,这是一部通过艺术史来帮助人们欣赏艺术的通俗读物。

记得德国艺术史家温克尔曼在观看一件巴洛克雕塑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是什么样的轮廓啊!”显然,艺术欣赏的首要问题就是形式问题。这也使我们想到了另一位伟大的艺术史家、形式分析的奠基者沃尔夫林,他在《艺术史的基本概念》中曾对形式分析的问题提出了五对概念,即线描性和绘画性、平面和深度、封闭形式和开放形式、多样性和同一性、明晰和朦胧。这五对概念影响深远,成了后来讲授艺术形式的出发点。然而在《艺术的故事》中,我们却看到了作者更简洁的手法,他只用构图设计的平面性和忠实自然的立体性这一对概念就完成了沃尔夫林五对概念所起的作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分析法也是作者贯穿全书的一个重要观点,我们在阅读时将不难发现。

本书作者的另一个重要思想,即作者在前言中所交代的一个观点:一方面,在艺术问题的解决上,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无论怎样激动人心,都毫无例外的在别处激起了新问题;另一方面,艺术发展在一个方面有什么所得或进步,都必然会在另一个方面有所失,主观的进步概念无论多么重要也不等同于客观的艺术价值的提高。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艺术的故事》讲述的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故事,每一件作品在这故事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因为在这个故事中,哪一方面也不如这样的景观奇妙:即一条有生命的传统锁链还继续把当前的艺术跟金字塔时代的艺术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艺术为何会有一部历史”?作者以其特有的方式给出了回答。因此,如果说《艺术的故事》有一种艺术史的模式的话,那就是艺术问题史的模式。它不仅不同于艺术进步史模式,而且尤其反对那种已成了陈词烂调的艺术是时代精神表现的模式。正是在讨论艺术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时,作者建立了一个社会情境的模式,这个模式的主要内容就是艺术家所面临的问题情境。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把手中的问题表达得如此清楚透彻,真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本书不因用语浅近而降低理论的深度,正所谓“意深而文明”,使其写作本身就成了一种艺术。

西文艺术史的研究,从作为一门学科算起,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的研究重镇在20世纪上半叶之前,主要集中在德语国家,所谓的艺术史的语言就是德语的语言。从20世纪初,艺术史研究中出现了一种趋势,即要为艺术史找到一种科学基础,于是学者纷纷把目光转向了心理学,并产生了很多心理学式的艺术史研究理论。其中有一种可称为所见与所知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历代艺术家坚持不懈地与妨碍他们精确描绘视觉世界的知识进行斗争。知道事物实际如何,例如知道人的面部是以鼻子为中轴线两边对称,就会妨碍人们对侧面像的描绘,要获得纯粹的视觉艺术就需要不带成见地观看这个世界,就是这场与知识的破坏力量的斗争,以及要恢复“纯眼”的决心,使艺术从埃及的完全“概念性的”艺术走向了印象主义的完全“知觉性的”艺术。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第二篇】

老师给我们推荐了很多艺术类的书,其中有一本叫《艺术的故事》,这本书很强大,被誉为艺术中的圣经。据说它被译成30种文字。把成千上万的人引入了艺术的殿堂。作者贡布里希是当代最有洞见的美术史家,也是最具独创性的思想家之一。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怀着毕恭毕敬的心情,本来计划用一个月的时间把这本无比厚的书给读完。因为我是一个没有耐性的人,以前看书只要超过400页我都没有看完,我一直以来都没有读书的习惯,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字,总是耐不下心来,把一本书给读完,更别说从中找到乐趣了。但是,这本书好像有巨大的魔力,每天早上都催促着我起床,把我呼唤到图书馆,那丰富的图片和那有趣的故事强烈的吸引着我,读那么厚的一本书突然变成了我的一种享受,每次读《艺术的故事》这本书就让我感觉眼前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总会有一种喜悦的心情。其实能够让我这样着迷的是那些细节的阐述。《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了,一开始的时候,觉得不就是画了12个人而已嘛,但是读了《艺术的故事》关于《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的描写,虽然篇幅不是很长,但会觉得妙不可言。引人注目的是蒙娜丽莎看起来栩栩如生,她真像是正在看着我们,而且她有着自己的想法。就在这里,作者水到渠成的开始介绍“渐隐法”并且很贴心的在旁边附上衣服蒙娜丽莎面部的大图,可以让我们更清楚的明白这个画法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更让我佩服的是,凡是有可以做比较的参照物,作者都不会忘记表明这个参照物到底是在书本上的第几页,具体是什么地方可以对比或者反衬,我想这就是所谓的举一反三吧。这不仅是一个学习的方法,更是一种学习的态度。

在前言我被震撼了,看到了很多实话。作者骇人听闻地说:“现实中根本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他还说艺术的故事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故事”每一件作品在这故事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作者谈到了原始人和古埃及人是画他们的所知道的东西,而印象主义者却是想画他们所见的东西。作者既不是简单地罗列史实,也不是用一些抽象难懂的“主义”来概括美术史,而是描述了一系列的“问题情境”,他认为艺术的发展是在艺术家不断解决由社会和艺术传统自身所提出的问题过程中形成的。

读完这么一本厚厚的书,觉得《艺术的故事》不仅教给人们欣赏艺术,而且它还让人们欣赏了知识和智慧的魅力。所以,这本书值得我们去读。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第三篇】

艺术的魅力在于,它可以超越时空交流,是艺术家一种无声的永恒的传递。

当然艺术不是人云亦云,艺术也不是随波逐流,所有的作品都是有核心的。每个人都说《蒙娜丽莎》是世界名画,当你站在她面前的时候,你只是点点头,然后感叹地说:《蒙娜丽莎》果然是世界名画啊,达芬奇听到一定想出来抽你,因为那不是达芬奇想表达的。

艺术是一个鉴赏者跟艺术家之间沟通的方式,无论是品评一个建筑或是欣赏一幅画,你跟创作者能碰撞在某一点上,那一瞬间就像互相重叠在“十”字的中间,哪怕只是看懂了画中人的一个表情,一个姿势,一种眼神,一种意境,一种情感,这都是交流,也许重叠的那一“点”就是所谓的艺术吧!

艺术的故事优秀读后感【第四篇】

去相信自己的眼睛和感觉,这才是阅读艺术的第一步。

这本书的书评前前后后拖了半个月,几次动笔写,几次却写不下去。首先是这本书的题目特别大:如何看懂艺术,英文叫做Stories Behind the Greatest Masterpieces,看上去应该是一套艺术史之类的大部头。书寄过来我翻了一下,觉得这个题目还不如叫做《意大利艺术旅行指南随手书》来得合适。不过这样去讲也很难信服,因为作者在罗马和米兰之间单独讲了一下那不勒斯的庞贝,似乎也不太符合旅行路线的设置。我们暂且将这种期待转换成一位艺术经纪人写给文艺青年们的艺术史科普帖吧,至少去意大利旅行之前通读一遍还是能攒下不少社交货币的。

这是“一本像小说一样好看的艺术史”。虽然我觉得当代大部分小说都没法看,但我觉得作者写了好多fun facts,这是挺好的,就像是每一集《宰相刘罗锅》的片头都有个“不是历史”的声明。这本书读起来没什么负担,我没有关注作者的其他自媒体产品,但书中大部分的文章还是可以看到自媒体创作的影子。这本书比较偏重的是美术史,作者有意无意地避开了所有的出处和标注,行文也更加流畅。“卡拉瓦乔的三板斧”这种说法更是让人记忆深刻。这种写作方式其实比较有亲和力,比如“十项全能的达·芬奇”“拉斐尔:教皇的宠儿”“贝尼尼:灿若星辰的全能雕塑家”,这样的选题其实是很多史学家喜欢的方式,在“蹭IP”这种说法火起来之前,史学家的唾沫已经为意大利造好了一批大IP。

但是,读懂艺术的第一步,从来都不是了解伟大艺术背后的故事。可能是我们这批在这个魔幻现实主义的教育体制下成长出来的人,都对自己的眼睛充满猜疑。私以为,读懂艺术的第一步是感受,第二步才是知识。我能理解作者说的写作初衷,是他在美术馆里看到很多游客因为看不懂艺术而抱憾而归。但这里有个关键的问题,这些游客是真的“看不懂艺术”吗?我想,大部分人只是怕自己的感受没有受到权威的肯定,而感到恐慌吧。

我为他们感到可惜。去相信自己的眼睛和感觉,这才是阅读艺术的第一步。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1 38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