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指导精编3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初中作文指导精编3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初中作文指导范文1
一、多观察
1.工欲善其事,先必利其器
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教师就要在写作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但是很多时候教师常常忽略了这一点,往往只停留在理论说教上,缺少实际的指导。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各人对生活的感知、理解和态度都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去细心观察和描摹生活,启发和激活学生的感官、经验和思路。对观察的指导不能单纯靠空洞的理论说教,离开具体的实际生活,教师的指导就没有着落。生活,是写作的直接来源,唯有生活才能给我们提供更多的观察元素。为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留心周围的事物,把意识逐渐从关注自我,转换到关注周围。在关注范围扩大的同时,对本身已经存在事物的发现,会让他们迫不及待地想交流、想表达。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事物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时不能有所限定,框定范围,不同的事物可选择不同的观察角度,即便是同一事物,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同,所观察的结果也会不尽相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多角度观察事物,不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而且能发散思维,开发智力,培养多角度审美观。此外,让学生在不同角度得到不同的收获,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写作逐渐丰满起来,也不会因为长时间固定在一个观察点上,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联系。为此,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时,要积极鼓励学生在观察时学会变换角度,除了要系统地感知事物的各个方面,还要变换观察点多层次地观察事物的各个方面和各种关系。整理好观察的顺序,多引导学生变换观察的角度,这样才不至于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
二、多阅读
1.博览群书,知识积累
教材的阅读面狭窄,课程内容的安排是为了教学的需要。因此,如果仅仅局限于教材和课本的阅读那是远远不够。“书中有黄金屋,书中有颜如玉”,语文是个丰富的知识库,而为写作积累材料,广泛的课外阅读变得极为重要。因此,教师要加大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力度,引导学生到读书馆借阅书籍,向同学推荐国内外的名家名著。同时家长也得行动起来,培养孩子从小爱读书,在书中寻找乐趣,并指导孩子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指导孩子读好书。
2.树立正确阅读观,重视学生的阅读指导
现行的评价制度,以“分数”定学生的成败,形成师生、家长及社会急功近利的思想,很少人真正去关注孩子的阅读。专门谈阅读技巧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书中指出,“阅读就是学习”,并把这种“学习”分为“指导型的学习”和“自我发现型的学习”,认为自我发现型的“学习”才是真正的阅读。“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始终要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为目标,不仅是为了高考,更长远的是要达到他们离开教师的指导后自能阅读,会阅读,并主动阅读,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只有为学生的未来着想的阅读指导才是真正的指导,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阅读的技能,喜欢上阅读,让阅读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丰富他们的人生。
三、多练笔
1.模仿范文,激励学生的自信心,消除畏难情绪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模仿既降低了写作的难度,还会激励学生的自信心,消除畏难情绪。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模仿性很强,先仿写范文对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在指导学生作文训练时,可从仿写句子,仿写片段到仿写范文,让学生从范文体会到各种写作方法的技巧和语言。同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确知道,“仿”不能机械的模仿,不能照范文生搬硬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仿写,而不是去约束他们的思维,让他们用一个固定模式来作文,而是让他们有自己的思维特点。
2.从日记入手,培养写作兴趣,使学生有话可写
写作材料,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书本中的命题,往往不是学生想要表达的内容。叶圣陶曾指出:“咱们平时作文,总是为了平时需要。”平时命题作文这种练习又必不可少,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个不得已的办法。但是,教师要使日常的生活和一些活动更符合作文训练的需要,训练学生写观察日记不失为一个极好的计策。“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日记中,活动、观察、参与就是作文的源头活水。通过全班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认识生活,练习表达,可变被动作文为主动作文。
四、多感悟
1.要学会多思
学生在用心观察生活的同时,还要对生活从多侧面展开想象和联想,去进行思考,从而领悟到更多的内涵,在写作中就可以相应地运用进去,从而使语言更富有诗情画意。
2.要学会深思
初中作文指导范文2
关键词初中;作文;观察
创作的源泉来源于生活。中学生写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有畏惧心理,总觉得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平时不留心观察。 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这就说明:要写好文章,要掌握娴熟的文章写作手法,就要多观察,学会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学生写作时冥思苦想,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只有去胡编乱造了。而虚构的作文是不真实的,自然没有感人的力量。
怎样观察生活,对初中学生来讲,是个难题。作家艾芜在指导初学写作的同志时说:“要练习我们的眼睛 ,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
初中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富于激情,乐于参加活动。抓住他们这一心理特点,我就让他们自选一位任课教师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的内容是:年龄、性别、身高、体型、脸型、肤色、发型、衣着打扮(颜色、款式、质地)、表情,特别是眼神,以及老师上课的语言和动作等。观察的时间是四个星期。对观察的要求是:
第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首先,要全方位细致的观察,才能准确的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来描绘。比如人物的外貌、性格、感情各不相同。只有抓住观察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 写出人物的个性。
第二,观察要细致。观察人物时,不仅要从人物的外貌、衣着、举止、动作、语言、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等各个方面去观察、体验,还要从不同阶段、时期、环境去观察,这样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的观察才能对人物有全面的体验了解,否则,单就一两个方面去进行观察,只能是表面的、肤浅的。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丝微笑,往往带有性格化的特征。所以,观察必须细致入微。观察得越细致、越深入,印象就越清晰,理解就更深刻,描述就更具体、更生动形象 。
第三,比较观察。比较观察人物的特点,就是把几个人物或同一人物的几个方面加以比较的观察方法。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人物总是千差万别的,完全一样的人物是不存在的。这样,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发现差异。对比分为自比和他比两类,自比就是同一个人物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或不同地点的表现特点进行比较,以便发现不同特点,做到同一人物中秋差异。他比就是两个人物以上进行比较,以便在不同人物中发现特点。这样观察,不但可以了解不同人物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而且也能了解不同人物的相异之处,观察就更具体,更深刻了。
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巩固在观察中的收获,我要求学生认真总结观察的过程和体会。王瑞琦同学总结道:“我是数学课代表,与郭老师接触得多,我不放过每一次见面的机会,认真观察他的外貌,我发现他的眉毛很有特色。他给我的主要感受就是提问时很有趣。所以上课时,我就仔细观察他提问时的神态、说话的语气、语调以及动作上的一些特点。如果我不用心观察,就无法获得具体的感受与认识,也就不能把人物的外貌及性格特征真切地表现出来。”通过这次作文,同学们都尝到了观察的甜头,作文时再不愁没有可写 的了。
如果说丰富的生活是把学生领进了一个宝库,那么,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则是给了学生取宝的工具。因此,要做到“事事”留心、“时时”注意。“事事留心皆学问”,一种昆虫、一株植物或一个小动物都是写作的好材料、好样本,只要你平时多留心、多观察。学生通过观察,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作文材料。并以表象的形式储存于脑中,脑中的储蓄多了,其思维特别是形象思维也就越来越活跃,这样,学生就会有表达的欲望,写作的冲动。
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有不少方法:
(1)情景观察法。比如,教师进课堂,这是个不经意的举动,但是有心的学生,就能把每个老师上课时走进课堂的瞬间的习惯、行为、举止、情态观察到,而有的学生就没有这个能力,这就需要培训,教师可以特设情景让学生观察,就特设自己走进教室的一瞬间让学生观察。进而把这种观察写出来,再进行交流。我曾经上过一堂记叙文片段训练的课,正好那天校长去听课,在课堂上训练的时候,把老师特设的情景片段写作交流完毕之后,当要进行训练肖像,行为,情态的观察描写时,我就不失时机的让同学们写写刚才校长进门时候的情态、动作、行为及肖像,学生气氛马上高涨,兴奋的开始动笔写,最后交流,把校长乐的,憨笑声不断。然后让学生把老师的讲课的动作情态神情等进行描写,最后交流。那节课既对学生进行了写记叙文的片段训练,还训练了学生瞬间的观察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写的兴趣,并且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养成瞬间观察的习惯。这样一来,再加上其他的观察方法的运用,我想训练学生写好文章是不困难的。除了这些,还可运用图片、录像、录音、电脑等手段创设条件再现环境,通过观察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2)素描作文法。即以观察实物为途径,以片断和简短的篇章作为形式,将描写和记叙相结台来反映生活的一种训练形式。如指导学生观察教室的摆设情况,写静态片断,要求学生做到:认真看,按方位顺序,把教室的摆设和布置一件一件说清楚。 学生观察口述后,要求学生仔细想——发挥联想和想象,把事物写具体,然后把下面两段短文进行比较,从中悟出写作方法。如:我们的教室在图书楼下,正面墙上挂着国旗,国旗下面是黑板……
我们的教室在图书楼下第一间,教室宽敞明亮,干净整洁,正面墙上挂着一面鲜艳的国旗。每当我抬头看到国旗,心中就肃然起敬,它是千百万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它激励着我们为祖国美好未来而努力学习……
通过比较,学生明白:静态片断描写要抓住事物特征,运用数字,写出静物的形状、颜色等,只要注意发挥联想和想象,就能把事物写得具体生动些。
(3)随机观察法。要求学生将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随机观察,及时发现和捕捉日常生活中有意义和有趣的事物,并与日记紧密结合,让学生及时的将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以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锻炼敏锐的观察力。
初中作文指导范文3
一、注重引导,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关键是要激发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兴趣。要想引起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首先,应依靠教师自身魅力来吸引学生。因为学生对教师产生的敬慕之情,会被学生迁移到教师所教的那门学科上,形成对那门学科的兴趣。为了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每次习作,我都能坚持与学生一道写作,并把自己的习作写在教室电脑文档里,让学生品评。长此以往,教师亲自写作的举动将会产生一种无声的动力,使学生从中也能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不足,找出差距,燃起自改作文的兴趣。
其次,应依靠知识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教师除了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实际写作过程(重在改作文)去感化学生,赢得学生的钦佩外,还可给学生讲一些古今中外文学家反复锤炼、修改文章的故事,如“推敲”的故事……让学生懂得文章写完后反复修改,不但能使文章更加完美,真正放射出作品的诱人光芒,给读者以美的享受,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应依靠学生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和优点来吸引学生。学生的求知欲可以因教师的教育得法而愈加强烈,也可因教师的不得法而窒息。一个懂得教学的教师,教学中总能不断优化教学方法,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依据学生心理通过自己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并通过自身的努力而获得成功,从而感受到学习的欢乐,激发奋发向上的动力。教师应给学生自改作文展示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将初稿复制在磁盘上,带到学校当场自改,其他同学还可以善意地提出可借鉴的意见,使文章增色不少,再让作者和读者反复品读、比较,感受自改与互改作文带来的喜悦。
二、讲清意义,培养自觉
在布置学生自改作文之前,应反复地从几个方面向学生讲清楚自改作文的必要性、目的和意义。应告诉学生:尽管教师对学生的每篇作文都费尽心血去精批细改,但收效甚微。同学们往往在作文本发下时只草草翻阅一下批文及修改部分就收进抽屉去了,很少有同学去细心思考老师批文的含义和为什么要修改的理由。而且严格地说,替别人修改文章一般只局限于篇章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处理,如改正不通顺的句子,改正错别字等。至于内容和表达方式,是不可能去越俎代庖的,因为思维是带有个性特点的。“你不能做我的文章,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教师既不见学生所见,不闻学生所闻,更不感学生所感、所想,如何能改好学生的文章呢?所以,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也经常陷于尴尬的境地,改出来的文章往往丧失了个性,变成“千人一面,千部一腔”了。同学们的作文都是写自己亲身经历和所思、所想、所悟的东西,只要老师加以正确引导,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自己作文的得失,完全可以改好。
三、教师示范,统一符号
教师的示范,不光只体现在批语上,对修改符号也要统一,给学生一个很好的示范,使他们终身受用。如果教师在评改作文时使用的修改符号不统一,学生在自改时,也会常常套用教师的批改符号,因此不规范。要求学生不但要学习叶圣陶、欧阳修等古今著名文学家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修改文章的良好品质,而且能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故此,教师要以这些修改符号来规范学生,不断强化,熟练运用,统一要求。除了用书本上的一些规范符号外,还可补充一些学生易懂的修改符号,如“————”表示句子有毛病、“……”表示好词句等。让学生明确这些符号的特定意义后,教师在批改中就可标上这些符号,再加上启发性批语,让学生动脑、动手去修改自己的习作,逐步形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四、教给方法,形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