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作文大全 >

减负增效议论文(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708313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减负增效议论文(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减负增效论文1

对于透平机械制造厂商来说,不仅要尽可能地提高叶片的效率和安全可靠性,同时要求尽可能地降低开发设计制造成本。例如作为汽轮机的能量转换关键部件叶片,其制造加工约占整个汽轮机机械加工量的30%以上。开发高负荷叶片,在保证输出功率的前提下,可以大幅度减少叶片数目。结合高负荷叶片设计的大焓降透平级,可以减少汽轮机通流部分的级数。日本东芝公司的250MW到450MW汽轮机,高压缸加调节级只有7级,中压缸5级。日立公司的600MW汽轮机的高压缸加调节级只有7级,中压缸5级。但是都采用增大根径来保证透平级的最佳速比,从而得到最佳的轮周效率。因此,在保证汽轮机运行安全可靠性的前提下,高负荷叶片和大焓降透平级的研发和应用将显著地减小汽轮机通流部分的结构尺寸和保持高效率,从而降低汽轮机制造成本及电厂建设和安装成本,提高汽轮机制造厂商的产品竞争力[3]。高负荷叶片是指增加叶片的负荷,主要应用于燃气轮机工业中。高负荷叶片设计可以提供通过增加每只叶片的负荷而减少透平级叶片的数目。一般采用Zweifel负荷系数[4]来定义叶片的负荷。其中s是叶片吸力面高度,Bx是轴向弦长,β1和β2分别是进口和出口气流角,u1和u2分别是气流速度流线方向的分量。负荷系数Zw可以通过确定叶片的数目和稠度来优化透平性能。目前在航空发动机涡轮的高负荷叶片设计是认为负荷系数Zw大于1.15[5]。而对汽轮机叶片负荷设计中的负荷系数的具体数值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一般认为负荷系数Zw大于0.75以上就是具有高负荷叶型特点的叶片。

1高负荷叶片在燃气轮机中应用

现代航空发动机的低压涡轮效率已经达到很高水平,在此基础上期望继续提高效率变得非常困难,由于低压涡轮部件占整台发动机重量的近1/3,降低其重量成为进一步提高发动机性能的关键技术。减轻发动机重量的关键在于减轻低压涡轮的重量,这就需要减少低压涡轮级的叶片数目,在给定涡轮级负荷的前提下,必须增加单个叶片的气动负荷,因此发展了区别于传统叶型的高负荷和超高负荷叶型。高负荷叶型由于负荷的增大,叶型的吸力面压力分布相比于传统叶型具有较大的差别,主要区别在于高负荷叶型的负荷分布具有前移的特征,进而导致叶栅内横向压力梯度增大,叶栅内的端部次流损失增加,同时流动具有较大的逆压梯度,易导致流动发生分离,因而使得高负荷叶型具有很高的叶栅损失。控制高负荷叶型的流动分离和减少二次流损失成为高负荷叶型发展与应用的关键技术和研究热点[6-8]。国外在近10多年的时间内,针对涡轮高负荷叶片在叶型设计、边界层流动分离和控制以及气动性能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实验测量、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Sjolander等[9]利用风洞试验台开展了跨音速叶型不同负荷分布对其气动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分别研究了气流攻角和出口马赫数对三种典型加载设计的叶型气动性能的影响特性。图1是Sjolander等[9]开发了不同载荷方式下的叶型型线,分别是针对前加载叶型、中部加载叶型和后加载叶型型线。图2是不同加载方式的等熵马赫数分布的实验结果。Sjolander等[9]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后加载方式设计的叶型具有最佳的气动效率,其次是中部加载。而前加载叶型的气动性能最差。

英国剑桥大学的Whittle实验室的Hodson和Howell对高负荷低压涡轮叶片在定常和非定常气动性能及其影响因素方面开展了数值和实验研究工作。Hodson和Howell在发展高负荷叶型的同时对影响高负荷叶型气动性能的有关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实验和数值研究,分别开展进口Re数、进口湍流度、非定常上游尾迹等对高负荷叶片流动分离的影响。Hodson的高负荷叶片的试验台是采用运动绕流柱结构开展非定常尾迹对高负荷叶片和超高负荷叶片的边界层及气动性能影响机理研究,获得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结果,为高负荷叶型的设计和工程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参考数据。图3是在不同Re数下,高负荷叶片和超高负荷叶片在涡轮应用中对涡轮效率的影响。

Sonoda等[10]采用遗传算法为优化方法,开展了总压损失和折转角最小为优化目标的先进高负荷跨音速叶型的优化设计工作。在优化得到的高负荷叶型的基础上,利用数值和实验方法对优化的高负荷叶型进行了气动性能的验证。图4和图5是Sonoda等[10]设计优化的高负荷涡轮叶片型线和总压损失系数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等熵出口马赫数1.2时优化的高负荷叶型相比于传统叶型具有12%的能量损失下降。

德国MTU实验室的Gier等[11]经历了10~15年时间的研究旨在提高涡轮叶片的负荷,特别是针对低压涡轮叶片。图6(见下页)是Gier等[11]研发设计的高负荷涡轮叶片压力系数分布的实验测量和数值模拟结果的比较。实验测量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设计优化得到的高负荷涡轮叶片气动性能的可靠性。Gier等[11]设计研发了在负荷系数从0.86提高到1.04、0.95提高到1.14、0.96提高到1.13和1.04提高到1.24的高负荷新叶型。实验测量和数值模拟的结果可以证明:在基本叶型基础上,实现了20%~50%负荷增加的高负荷叶型设计。

2高负荷叶片和大焓降级的研发应用

叶栅损失一般分为叶型损失、二次流损失和叶顶泄漏损失。叶型损失与叶片表面的附面层状态和特性有关,主要包括气流粘性引起的摩擦损失、附面层分离引起的涡流损失及出口尾迹损失。叶型损失的大小取决于叶片表面附面层的流动特性、尾迹区旋涡的能量耗散和尾迹区与主流区气流的相互掺混等。二次流损失是透平叶栅损失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30%,甚至高达50%~70%。随着汽轮机通流技术的发展,GE、日立等公司近些年来都在发展高负荷叶型。在保证足够的强度条件下,选择最佳的负荷系数,减少叶片只数,使整周叶片表面面积减小,减小型面摩擦损失和尾迹损失,并使吸力面不产生脱流,使叶型保持低的型损,同时通过全三维设计来抑制由于叶片负荷增加可能带来的二次流损失增加,这样在保持叶型高气动效率的情况下,大大减小了叶片只数,降低制造成本[3]。

在高负荷叶片设计和研发的同时,需要考虑大焓降级的设计要求。结合高负荷动叶片和大焓降静叶片的匹配,可以使得透平级的焓降大幅度提高,减少汽轮机通流部分透平级数,降低制造成本。高负荷叶片的研发和应用与传统常规动叶片相比可以减少叶片数目14%~20%。在透平级中高负荷叶片数目的减少导致栅距增加,透平级栅距的减少虽然带来了型面损失的降低,包括尾迹损失。但是由于叶片负荷的增加导致叶栅流道内叶片的压力面和吸力面间的横向压差增加,使得叶栅通道内的二次流强度增加,从而造成流动损失增加。同时由于高负荷叶片相比常规叶片具有更大的气流折转角,需要对高负荷叶片的吸力面靠近尾缘附件认真考虑,从而尽量降低吸力面尾缘附近较大的逆压梯度而导致流动发生分离,流动发生分离不仅造成流动损失增加,而且降低叶片的负荷,使得高负荷叶片的作用减弱甚至消失。

GE公司报道其某些静叶整圈只数减小了近50%,日立公司在DH-600B机型的低压前几级静叶采用了高负荷前加载无扩压叶型-CUC叶型,并采用了AVN设计。为了提高叶栅的负荷,采用前加载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通过型线曲率的控制使叶栅在进口段有较大的收敛度,使叶栅迅速加载从而提高整个叶栅通道的负荷。Hashinmoto和Kimura[12]研究了一种高负荷前加载叶型,试验验证了高负荷前加载叶型的能量损失系数较后加载叶型低。图7给出了常规叶型与高负荷叶型的效率比较。[12]Kiyoshi[13]在常叶片的基础上设计了高负荷叶片,将常规叶片的负荷系数从0.64~0.79提升为0.70~0.85。Kiyoshi采用数值模拟和平面叶栅性能实验对设计的高负荷叶片进行验证。数值模拟和实验测量的结果表明在保证性能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高负荷动叶片可减少叶片只数约14%。文献提到了所发展的高负荷动叶片已经应用于汽轮机的高压级改造。

周凡贞等[3]针对汽轮机通流部分的高负荷和大焓降级的设计方法和基础理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采用高负荷叶片和大焓降级设计运行安全可靠的新型高效率汽轮机的途径。周凡贞等[3]对于高负荷叶片和大焓降级的研发认为需要参考燃气轮机高负荷叶片的特点,结合实验研究进行。提出的基本设计方法是:(1)通过增大根径或者转速来增大圆周速度,可以保证在增加级焓降时具有最佳速比;(2)进一步减小静叶和动叶的出口气流角,但是有一定的限制;(3)减小反动式级的反动度,可以增大反动式透平级的焓降;(4)采用可控涡或者弯扭叶片成型技术,控制反动度沿叶高的分布来增加焓降;(5)减少叶片数目来增加叶片的气动负荷。

周凡贞等[14]开展了某100MW汽轮机的高压缸大焓降级的改进设计和叶栅成型研究。在转速和根径不变的情况将16级高压缸通流部分设计成12级,平均级焓降增加25%,平均的速比由原先的0.514减少为0.446。热力设计表明改进设计后仍然具有较好的效率,但是动叶和静叶的几何进汽角减小。论文提出需要开发具有良好攻角特性的小进汽角叶栅。周凡贞等[15]对汽轮机高负荷叶片三维成型设计进行了研究,同时采用级进行气动性能的数值验证。研究结果给出了典型汽轮机的透平级,减少动叶片的数目是18只,在三维数值计算分析的基础上验证了新设计的叶栅叶片负荷增加15%,而效率基本保持不变。

孙奇[1]和李军等[16]对高负荷叶片和后加载叶片的气动性能和三维积叠规律进行了实验和数值研究。采用平面叶栅和环形叶栅吹风试验对后加载和高负荷前加载叶型的气动性能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和研究。图8给出了前加载和后加载叶型的型线和直列叶栅吹风实验压力系数分布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的比较。平面叶栅吹风试验结果表明:前加载叶型的头部为较大的圆弧形,在±20°攻角范围内,能量损失系数几乎不变。后加载叶型的能量损失系数随攻角的变化也很小,只是在-15°攻角以后损失增加较多。但总的说来,前加载叶型在各种攻角下的叶型损失系数都较后加载叶型略低。

图9是前加载和后加载叶片径向弯曲设计后的叶片型线和环形叶栅吹风实验结果比较。环形叶栅吹风试验结果表明:前加载叶型叶根、顶部的端损都较后加载叶型小,说明了前加载叶型通过对三维弯曲成型生成线的控制,减小了通道涡的强度,有效地抑制了端部二次流。从试验结果来看,前加载叶型采用的弯曲较好地抑制了端部二次流,也说明前加载叶型可通过较好的弯曲成型来减小由于其内外弧压差大而可能导致的横向二次流的加大,同时也说明前加载叶型宜采用较大的弯曲量和较大的根、顶部正、负倾斜角度。前加载直叶栅由于其叶型本身前加载的特点,二次流的生成较早,其根部的损失最大。而后加载直叶栅由于其后加载的特点,在根部的端部损失较前加载直叶栅小。前加载叶栅采用较大切向弯曲后效果最好,而后加载采用弯曲后较直叶栅也能有效降低单排叶栅的损失。

3结论和展望

3.1结论

论文综述了航空涡轮中高负荷叶片的设计研发和气动性能的实验和数值研究进展。在航空涡轮高负荷叶片气动设计概念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汽轮机中高负荷叶片和大焓降级的设计思路和研究现状。介绍了汽轮机中高负荷叶片设计中不同载荷方式设计思路和方法,特别是大焓降透平级在汽轮机中应用的初步探讨。论文给出了前加载高负荷叶片在汽轮机中应用的研发现状和进展。

3.2展望

在航空涡轮高负荷叶片和大焓降透平级气动设计和基础研究进展综述的基础上,针对高负荷叶片和大焓降透平级在汽轮机通流设计中的应用和相关关键技术研究进行了如下展望。

(1)高负荷叶片的设计优化研究

常规高负荷叶片由于叶道中横向压力梯度增加,导致对于低展弦比叶片的二次流损失增加。开展高负荷叶片的三维气动优化设计,降低二次流损失,对于拓展高负荷叶片在汽轮机透平级中的应用具有现实的工程应用价值。高负荷叶片在汽轮机透平级设计中应用需要开展径向积叠三维优化设计,同时结合非轴对称端壁成型技术等方法,降低高负荷叶片端壁的横向压力梯度,进而降低二次流强度和减少二次流损失。具体研究工作应该集中在两个方面:(a)高负荷叶片型线和径向积叠规律的设计和优化和非轴对称造型技术的研究,旨在提高高负荷叶片的气动效率;(b)高负荷叶片在设计工况和变工况性能的研究,包括数值和实验研究。旨在研究变工况下高负荷叶片的边界层可能发生流动分离,进而大幅度降低叶片负荷和增加流动损失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

(2)大焓降透平级的设计优化研究

在汽轮机透平级最佳速比的设计条件下,开展汽轮机通流部分中大焓降透平级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大焓降透平级的设计优化主要包括大焓降透平级的速比选择;静叶/动叶匹配的最佳设计;大焓降透平级的定常和非定常气动性能研究。

减负增效议论文2

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为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增强综合国力,全社会对“减负增效”形成了共识。“减负增效”是指通过减轻同学们的心理负担和课业负担,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减负增效”对于青少年的学习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减负首先要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如今有不少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误认为只有考上大学,找到一个铁饭碗,才是最好的出路,因此总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这就加重了孩子的心理压力。而青少年本身的承受能力并未得到全面的锻炼,十分脆弱,极易造成心理发育不健康。前不久发生在浙江金华的中学生徐力因不堪忍受母亲的苛刻要求,心理失衡而将其母打死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不能不给人们敲响“减负”的警钟。

减负还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如同紧箍咒,使得学校教育成为一种短期行为,只是把精力集中在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上,因而布置了许多机械、重复性的作业,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由于课业负担繁重,可供学生**支配的时间减少了,想闯一下“第二课堂”,却没有时间。妨碍了学生拓展兴趣爱好。著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在接受时曾说,中美两国学生的最大差别之一,便是*学生兴趣比较狭窄。据报载,**小学生日*均劳动时间为1,2小时,在新加坡学生每周至少要下一次厨房,而在我国,学生的日均劳动时间竟不足12分钟,这与课业负担过重有着密切关系。长此以往,过重的课业负担将影响到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以及青少年的生存能力与社会竟争力。大半个世纪前,鲁迅先生就呐喊过“救救孩子”,今天减轻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正成为学校工作的当务之急。

如今,不少同学对“减负增效”还缺乏正确的认识,误认为减负后就一点儿压力也没有了,可以无拘无束地玩了。于是放学后便出入于游戏厅,回家把书包一扔就看起电视来。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是有悖于“减负增效”初衷的。要知道,减负是形式,增效才是最终目的。倘若减负后我们失去了上进心,失去了动力,哪里还谈得上提高学习效率?新世纪的祖国建设需要大批新型人才,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减负”的情况下,能够自我加压、自我激励,树立远大的理想,刻苦学习,课后自觉学习各种新的知识,掌握更多更新的本领。我们还要利用充足的课余时间,多读课外书,多思考、多锻炼,开拓“第二课堂”,拓宽兴趣爱好,全面发展自己。

总之,我认为“减负增效”是减量不减质,减压力不减动力。现在,“减负增效”已逐渐深入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心中,得到全社会的`**,它为青少年创造了“天高任鸟飞”的大好条件,我们要把握时机,“大鹏同风起”!

减负增效论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减负;增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364-01

减负增效一直以来是教学中所面临的较为复杂的议题,既要在减负的同时又要增效,这是我们教师所期盼的理想境界。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充分的认识教学现状,认识减负增效,积极的从教学观念的转变入手,提高备课的质量,优化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全方位的去实现减负增效,提高教学效率。以下是笔者的几点肤浅教学见解: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分析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学效率依然不高。首先,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大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依然传统化,或是“新策略”和“传统式教学”并用,实质上就是打着课程改革的旗号搞传统式的教学,以教师教为主,教师大量灌输,学生被动接受,课堂的主体角色不突出,无法实现减负增效。其次,课堂形式比较单调。由于观念的传统化,教学方法的按部就班,致使其课堂的形式单调、枯燥,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负担较重。最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冲击,教师无法正确抉择,加大了减负增效的难度。我国的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致使教师、家长与学生都关注分数,升学率成为了评价学校、教师的指标,最终导致学生将面对众多的作业与任务,学生的学习压力巨大,加之素质教育的冲击,很多的教师陷入迷茫中,不知应是“抓成绩”还是“抓素质”,使得教学一会儿注重素质,一会儿又回到了成绩上,不利于减负增效教学策略的实施,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培养。

二、小学语文教学减负增效的重要性分析

所谓的“减负增效”,其实也就是在减少负担的同时增加效益,但并不是减少学生的学习内容,也不是减少上课时间,而是减轻不必要的负担。就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而言,减负增效势在必行。通过减负增效,学生将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实现师生互动,实现二者的共同学习与进步。主要是教师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开展教学,并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自主的学习与思考,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实现增效减负的目的,这既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也是落实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摆脱文山题海,通过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增加课堂效果,是提高整体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

三、小学语文教学实现减负增效有效策略分析

1、转变教学观念,充分明确教学目标

观念决定一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想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减负增效,我们应积极的从教学观念的转变入手,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和知识技能,认真学习课程改革指导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树立科学正确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让学生亲身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实现真正的减负增效。此外,教师还应要有明确教学的目标意识,目标决定着教学内容、教学节奏、教学方法,甚至决定着教学中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有了目标,才有教学的针对性。教学中,我们教师要仔细斟酌,学会结合学生,结合实际,结合教学大纲,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合理利用教学时间,以实现减负增效,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注重备课,优化教学环节

备课作为教学的初始,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减负增效教学目标的实现。新课改提倡“大语文教学观”,“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要善于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认真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的同时,我们还应积极的从备课环节入手,注重对课堂质量和内涵的深层次挖掘,注意到课程内部所能够蕴含的知识点,提高备课的质量,优化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活”起来,从而实现减负增效,提高教学效率。为此,在备课环节中,首先,教师要吃透教材。备课时,教师要静下心来,反复研读教材和各种资料参考书,把握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其次,教师要读透学生。充分的搞清楚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水平、个性差异以及学习的兴趣动机。最后,教师要学会渗透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应结合学生学习方法,综合考虑教材、学生、和教师自身的特点,通过比较和分析而得出教学方法。只有这样,充分的去提高备课的质量,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环节,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减负增效。

3、优化作业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教学实现减负增效,不仅要关注课内,也要重视课外,更要注重教育学之间的互动,更需要看到效益和减负之间的互相联系。因此,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方面,我们教师还应重视其质量,减少其数量。作业设计时,教师要注重方法,讲究科学性、合理性,对作业的安排教师要以“精”“少”为原则,结合课堂教学目的,突出重点,而且要力求让学生在学校内完成作业,减少学生的课后负担。这样,课堂内外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实现减负增效的教学目标。

总结: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实施减负增效策略,既是学生学习的需要,也是教师教学的需要,更是课程改革得以落实的需要。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积极的总结教学方法,不断的去探究教学途径,让减负增效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减负增效论文4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当前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学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教为主,教师大量灌输,学生被动接受,课堂的主体角色不突出。小学语文的评价体系未能及时作出调整,考试模式与升学模式没有相应的变化。升学率仍然非常受重视,一些家长更看重名校,如果学校的升学率低下,那么家长与学生就会选择其他升学率高的学校。这就使得减负计划难以实施。因此,教师要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把学生当做减负增效的主体,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语文学习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教学实现减负增效的有效策略

减负增效,顾名思义就是减轻负担,增加效益或效能。在教学领域,它是指学生负担减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当前形势下,减负增效是重要的教育任务。从语文学科的角度来讲,探讨减负增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尤为重要。

(一)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小学语文教师是实现小学语文减负增效的主力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成效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教师必须不断充实教学知识,提高专业教学技能,探索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由于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繁杂,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引导者作用,督促学生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明确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留给学生时间自由讨论与提问。如在学习《坐井观天》这一课时,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不同基础、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分别设计“掌握‘坐井观天’成语的意思及运用”、“结合生活中遇到的人与事,谈一谈对坐井观天的见解认识”等题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升。学生在这种教学结构下,对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一目了然,清楚自己的疑问所在,及时请教教师。这样课堂教学效率能够得到大大提高。

(二)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实现小学语文的减负增效,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实现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又要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总结与拓展,在分析过程中形成一套适合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学习方法,从而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下获取知识,达到减负高效的目的。如在记忆策略中可以实施:复习策略、联想记忆、歌谣记忆、口诀记忆等。学生根据个性特征选择相应的记忆方法。再如教师作文教学方面,可以鼓励学生摘抄经典名句、背诵名家名篇、积累经典美文等积累写作素材,为今后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优化作业布置

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则,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与目的,科学、合理布置作业,使学生能够在学校完成作业,为学生减轻学习负担。如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一课中,教师明确教学重点,通过大自然辨别方向,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并根据近义词组“诚实和忠实”、“紧张和慌张”设计了选词填空:

(1)小花不说谎话,是个( )的好孩子;狗是人类( )的朋友。

(2)因为没复习好,小明在考试时非常( );看他( )地走出考场,估计是没有考好。

在学生完成练习之后,我对这两组近义词作了简单、通俗的解释:“诚实是不说谎话,忠实是很忠心;紧张是因为害怕而产生的情绪,慌张是不够冷静。”这样学生对两组近义词有了基本的了解,再加上题目设计得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有一定的体会,通过练习便理解与掌握了。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减负增效论文5

近来,各种职能部门都在关注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加大了“减负”工作的力度,采取了大量的举措,如讨论在《青少年保护条例》中是否加入“减负”的条文、将小学生课时减为35分钟、取消小学生期中考试等等。这些措施无疑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但是,当我们在做“减”字文章的同时,能不能换一个方向,也做一做“加”字文章呢?

“负担”,是一个具有极大心理内涵的概念。相对来说,人们进行一项有趣味的活动,往往就较少“负担”,尽管活动并不轻松;而开展一项没有趣味的活动,多数会感到负担,尽管这项活动并不劳累。

同一门功课,不喜欢的学生会感到“负担”,但对喜欢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就未必是“负担”;同一门课程,某个“填鸭式”上课的教师会使学生感到“负担”,换一位以“启发式”上课的教师,就可能使学生反而感到是一种享受。

我们一定不会认为计算几麻袋的数学草稿是件赏心乐事,但是陈景润却在那繁难的公式中快乐地度过了自己的数学人生;一些孩子玩游戏甚至通宵达旦,不能说眼不酸、手不痛、人不累,但是从没有听到孩子们感到游戏机的“负担”。为什么会这样呢?古人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什么东西,一旦心生快乐和喜好,“负担”就没有了,而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会感到痛苦。

我们在谈及减轻学生“负担”的时候,那办法和指向,大抵也总是减少课程、减少课文、减少作业、减少课时等等,总之是在一个“减”字上做文章。能不能在“加”字上也做文章呢?譬如说,增加课文的趣味性,增加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增加课程的吸引力,增加学习的活动性?

如果我们在加大教学的趣味上做些文章,使学生因兴趣的增加而在心理上减轻对学习的“负担”,大概也不失为一种减轻学生“负担”的做法。只有在那样的情况之下,我们的教学改革或者说“素质教育”才是成功的。

其实“负担”二字,可以有不同的内涵和不同的理解,似乎应该具体分析。

课时太长、书包太重、考试太多,固然是“负担”,但是错别字的订正,要学生抄100遍甚至更多;写作文,要学生去背诵同辈们的“达标作文”,以便考试时改头换面;为了应试,采取铺天盖地的题海战术等等,不能不说也是类似于体罚的“负担”。因为有许多有趣的方法可以立刻纠正学生的错别字,有许多趣味的方法可以诱导学生学会作文,也有许多好的方法可以应付考试。

问题是前者的“负担”比较“硬”,看得见,摸得着;后者的“负担”比较“软”,倘若要加以改变,花费的工夫和精力恐怕更为巨大。然而,后者的“负担”似乎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因为那是软刀子割肉,伤人不见血!到目前为止,许多大、中学的课堂教学还停留在现成知识的结论性传递上,多数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小学教育,则离开青少年心理和生理需求甚远,缺少诱导和趣味,游戏与活动。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科目,如语文和作文,失去了她们那温柔可爱的面目,变成了学生们憎恶的东西。

由此又想到了教育的成本。

有人指出,炼一吨钢材,先进国家只需要几吨水,而中国却需要几十吨水的单耗。中国的教育成本几何,大概没有炼钢那样容易统计。

当教师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情况下就学会了某种知识技能时,其成本是低的;当学生英语通过了六级,但是看见了老外却有口开不得的时候,其成本就是高的。当教师运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本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爱上了她、献身于她时,其成本是低的;当学生上课时不能很好地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下课却去请“家教”或者上补习班时,其成本就是高的。

今天,智力的竞赛已被方法和方法论的竞赛所代替。新的教育观念的树立和新的教育方法的掌握,是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效率的重要手段。只有接受知识经济时代所带来的新的教育观念和新的教育理论,才能有高屋建瓴的目光和通观全局的气魄,驾驭好每一节课,使之成为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支出。

由此看来,“减负”工作,似乎还应该包含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一项内容。当教师用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提高了学习效率,从而节约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我发展的时候,“减负”才真正具有了经济的效益。

这也许是并不繁难的教育经济学。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1 1708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