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作文大全 >

小学作文辅导【精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728372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小学作文辅导【精选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小学作文辅导【第一篇】

一、输入

1.内容丰富化、特色化

写作素材与写作技巧是写作知识输入的主要构成。因此,在写作知识的输入上,教师要同时兼顾写作素材和写作技巧。其一,写作素材主要源于生活、现实经验,由于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其所获得的素材也各有特色。教师在这一方面主要指导学生如何从日常生活中搜集具有价值和意义的素材,如有的同学将“吃饭”作为写作素材,我们知道“吃饭”是我们一天当中必然且重复做的事,如果吃饭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具有意义的事件,其并没有写作的价值。而另一个同学观察到,每一顿饭,餐桌上的盘子摆放都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即父母总是将自己所喜欢的食物放到自己面前。同样是“吃饭”的素材,而后者的主题更具张力,素材的选择也更具特色。其二,写作技巧分类颇多,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可以侧重于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两方面。针对小学生在书面语的运用和事件的叙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强化学生的长、短句训练以及逻辑思维训练。

2.形式多样化、趣味化

小学生好玩、好动的心理较为明显,相较于抽象、枯燥的讲解,学生更倾向于在自主动手操作中获得知识积累。因此,教师在知识的输入过程中,要改变传统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模式,号召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实现知识输入形式多样化、趣味化。如在写作素材的搜集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为4-6个人,并要求每一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合作搜集相关的写作素材,素材可以以照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素材搜集后,教师可以设置最佳素材、最佳合作小组等若干个奖项,并评比出表现比较突出的小组或成员。

二、输出

1.着眼小处,注重细节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教师在辅导写作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一些细节习惯,如字迹、标点符号、分段等等。书面的整洁程度直接影响阅读者的情绪,漂亮的字迹、整洁的卷面不仅使阅读者身心愉悦,而且对于文章具有美化作用。同样,规范的标点符号运用和分段也会为文章添色不少。因此,教师在写作的教学中,要反复地强调字迹整洁、标点符号规范运用的重要性,强化输出的美观性和规范性。如对于细节方面表现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将他们的文章作为展览品进行展示,并要求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对于字迹潦草或者标点符号乱用的学生则要求他们重写或者进行专门的标点符号训练。这些细节是文章的门面,是对“外”的窗口,直接地反映了作者的素质能力和水平。

2.保持耐心,反复修改

有人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确实,反复修改不仅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最佳途径,也是优化文章的关键。因此,教师要督促学生在落笔之前进行反复推敲,从个别词语的运用到句子的排列,从段落的划分到整篇文章的布局,都要寻求最优化。落笔之后,学生必须反复阅读自己的用词,追求形象、生动的表达效果。经过两次的自我修改之后,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换文章,相互进行修改,如可以用铅笔标明需要修改的地方。对于比较好的建议,学生可以直接听取并对文章进行修改,对于不能立马下结论的建议可以请示教师。他人修改之后,文章基本定稿,教师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文章进行再次批改,特别是叙述技巧、主旨思想等方面。经过自身、他人以及教师三方的修改,文章基本已经提升了一个层次。

小学作文辅导【第二篇】

〔论文关键词〕学校心理辅导;心理辅导行政;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心理辅导也称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20世纪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观念,它作为现代学校的一个标志,逐渐受到心理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的关注。近十多年以来,在心理辅导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我国中小学心理辅导已初具规模。然而,目前从整体上看,我国大陆地区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是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缺乏明确统一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换言之,从区域教育或整体管理角度看,学校在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上依然存在着随意性、盲目性,缺乏规范性、统一性、科学性、实效性。另外,尽管各级各类学校均已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

从管理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大陆当前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心理辅导行政,导致了学校没有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其负责人没有明确的责权和地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往往孤军奋战,没有吸引广大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积极参与。

学校心理辅导行政是指根据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建立学校心理辅导组织,选择合适的心理辅导教师,拟订切实可行的心理辅导计划,运用领导、沟通、协调等现代行为科学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切实有效地执行,并评估其成效,以实现心理辅导的工作目标。美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在学校心理辅导行政上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究。因此,本文回顾和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学校心理辅导行政的现状,总结和吸纳国内外心理辅导行政经验,并对我们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新的展望。从而为我国大陆地区开展学校心理辅导行政的实践建设奠定基础。

一、国内外学校心理辅导行政的历史与现状

(一)国外学校心理辅导行政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吴增强指出:“在美国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参与作用不可忽视,美国的一些州通过立法来支持学校心理辅导。”1946年通过的《乔治—巴登法案》(the george barden act)促使美国联邦政府制定了一个心理咨询人员的培养计划。1957年,美国联邦政府推出《国防教育法》(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规定学校要推行辅导及评估计划,识别天才及迟缓的学生并因材施教,而大学也不断增设辅导训练课程,并给辅导工作提供专门的经费,这一法案极大地刺激了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会(apa)下属的学校心理学分会(dps)和国家学校心理学学会(nasp)制定了从事学校心理辅导的人员必须达到专业标准。

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一些心理健康研究者提出在学校建立学校心理健康中心(school-based mental health center),由学校自己实施心理辅导。1970年,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率先在学校设立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为全校学生、员工及家长提供心理健康服务。1976年,弗吉尼亚州第一个通过立法,实行心理咨询执照制度,美国的学校心理辅导逐步走上专业化道路。

基于学校心理健康计划的成功,1980年美国社会掀起了一股“学校心理健康运动”的热潮,越来越多的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为学生提供综合的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服务,给学生创造一个完整、协调、健康的学习环境。

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与各种社区服务机构和社会专业机构加强了合作,获得了更多的资源和专业支持,加快了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1990年,全美32个州的中小学只有178个学校心理健康中心,1993年约500个。1995年,美国联邦政府出资在加州和马里兰州成立了校本心理健康援助中心,并且提供资金帮助、教师培训、技术指导,有效地促进了校本心理辅导的发展。在政府的支持下,校本心理健康中心快速发展,1998年已经超过了1150个,到2000年,全美45个州有1400个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目前校本心理健康教育仍在不断地发展,追求整合的学校心理辅导将仍是美国中小学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美国,几乎每所学校都设有心理咨询或学生心理辅导室,即使是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在所属的学区内也有这样的机构为学生服务。学校心理教育人员的职能形式日趋多样,职能范围也不断扩大和延伸,由最初的筛选者角色,发展到修复者角色和咨询师角色,以及现在的“工程师”角色。

现代学校心理辅导在美国的兴起和发展,广泛地影响了世界各国,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心理辅导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1960年马来西亚出版了由教育部编著的《学校辅导服务》,以政府的力量推进心理辅导的发展。日本学校教育法则规定,心理辅导由地方教育部门进行管理和监督,在初级中学设立学生辅导主任,负责学生辅导;设立前途辅导主任,负责学生职业选择和其他前途辅导事项。学校均制定周全的辅导计划,包括学生、学业的辅导重点,各部门辅导活动的计划等,并建立严密的组织网络和专门的学生辅导部。在人员配置方面,以中小学教师的兼职辅导和地方心理学专家的专职咨询相结合,调动一切力量,重视班主任的作用,发挥生活委员等学生干部的力量。

(二)我国台湾地区学校心理辅导行政的现状

在我国,与大陆相比,台湾地区与香港的心理学研究显得更加成熟,在心理学的应用上也更加广泛,尤其是学校心理辅导的应用,显得更加完善。

樊富珉、古怡指出,“台湾地区青少年心理辅导走的是一条自上而下的道路。教育主管部门陆续制定并颁布了从小学到大学有关学生辅导工作的法规、条文,确定行政组织、人员编制和聘用、工作实施目标及要点等,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保证了辅导在学校教育中的落实。”刘华山曾指出:“台湾地区自1954年开展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经过了由教育学术团体倡导到教育行政当局明令建立相应制度的过程,辅导工作已步入正规化。如今,一个从小学至大学各级学校纵向贯通的辅导体系已建立起来。在学校中,辅导内容涵盖了生活、学习与职业选择等各个领域,形成了辅导、教学、训导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在台湾地区,中小学设有辅导工作推广委员会,委员会日常工作由执行秘书负责。委员会下设两个组织,即学生辅导中心和心理卫生中心,两个中心之下又分别设有生活辅导、教育辅导、职业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五个组具体负责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主要职责是收集并了解学生情况;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举行咨询与个案会议;进行参观访问与调查工作;定期举行各种心理测验;与家庭密切联系,进行家访与召开恳谈会等;设计各级辅导方案,供有关教师参考实施。

依照法令,台湾各级学校均设有辅导组织及专职辅导工作人员。各个学校辅导组织的形态,是由学校行政首长根据对辅导工作的认识、学校的设备及学生的人数而决定的。所以,不同规模、不同地域、不同人文环境的学校,其辅导组织的类型各不相同。现以“国小”“国中”及高中辅导三级组织为例:

台湾的“国民小学”一般由学校辅导委员会统筹安排全校的辅导工作。它由校长牵头,下设主任委员和执行秘书各一名,另有委员会成员3~4名,聘请专职辅导教师担任。委员会细分为资料、辅导、联络和特教组,相互配合,再由各科任教师、级任教师和年级主任等共同参与,推动辅导工作的开展。

台湾“国民中学”的辅导工作也由学校辅导委员会统筹安排。由校长牵头,下设推行计划委员会、特殊个案研讨会、就业辅导委员会和升学辅导委员会。这些委员会向校长负责,做好自己所承担的辅导工作。辅导委员会的实际领导为执行秘书,负责整个委员会的工作。秘书有一人,有的也有多人。执行秘书主要抓委员会下设的几个小组:行政业务组、生活辅导组、学生辅导组、职业辅导组、研究计划组和测验统计组。各年级导师参与生活、学业、职业三级活动。

台湾的高级中学辅导工作组织,依照台湾“教育部”1979年公布的《高级中学法》而设置。学校的辅导工作由专设的机构——辅导工作委员会统筹规划,校长兼主任委员,作为全校辅导工作的总负责人。委员会成员包括教务、训导、总务、实习辅导及图书馆等处室主任,主任教官,主任辅导教师,教学、训育、管理、卫生、实习、就业等组长,各科教师代表若干名及辅导教师。辅导工作委员会设置专任辅导教师,以每15个班设置1人为原则,由校长聘请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师担任,并由校长从辅导教师中选一人为主任辅导教师,负责规划、协调全校学生辅导工作。

二、我国学校心理辅导行政建设的展望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行政组织是一个围绕着组织目标,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开放多维的有机的整体系统。一般来说,行政组织主要包括以下基本要素:组织目标、机构设置、权责体系、法规制度、人员构成、物质因素。与行政组织一样,学校心理辅导行政组织也是由以上六大要素构成。鉴于美国和台湾地区的心理辅导行政建设经验,结合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我们认为在我国大陆地区开展学校心理辅导行政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组织目标是组织建设和努力的方向。学校心理辅导行政组织的最根本目标是从学生心理成长的角度,实施对学校辅导的管理,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全面而健康地发展。从具体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学校心理辅导室来说,各自均有不同层次的工作目标,心理辅导行政需要对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成规范、系统的组织目标体系,从而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序开展。

第二,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组织三级工作网络

在机构组织的建设上,可以采用“三级工作网络”的组织体系。在“一级工作机构”中,由教育局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负责该区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实施、管理、指导及考核工作;在“二级工作机构”中,各学区辅导中心、直属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本学区、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管理、指导工作;在“三级工作机构”中,由各中小学成立“心理辅导室”,具体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运行与实施。

第三,加强中小学心理辅导行政的权责体系的建设

权责体系是学校心理辅导行政的核心要素之一,明确心理辅导室的核心地位和权责能够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我们认为应将心理辅导室作为学校的一个独立部门来设置,使之成为一个与教务处、政教处、科教处、总务处并列的处室。换句话说,心理辅导室主任可以确定为学校中层领导。这样做,有助于学校心理辅导室参与到学校校园环境的建设、师生心理环境的创设和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最终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四,加强中小学心理辅导行政法规制度建设

法规制度的建设有助于心理辅导行政的可持续发展。法规制度的建设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指导性文件,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运行机制、管理办法、评估方案等;(2)教师队伍建设文件,如提高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和教育能力的文件;(3)评估考核性文件,如学校心理辅导室等级评估体系等。

第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教师培训的关键是要引导、鼓励和发动广大教师参与和投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除了提升教师的心理辅导理念和技能外,更要提高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热情和效能感,以及促进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在培训途径上可以采取多种途径结合,如相互听课、评课、个案研讨、学术沙龙等。

第六,加强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

小学作文辅导【第三篇】

1.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福州市某小学五、六年级2个年段全部学生。

调查项目:是否参加课外辅导班、是否自愿参加课外辅导班、参加几个课外辅导班、家庭月收入、每月用于辅导班的费用,以及参加辅导班的形式、频率、效果等20多项。

研究方法:

文献法:通过查看各方面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目前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现状,研究成果如何;通过文献资料,对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调查研究法:以不记名调查形式发放给学生,避免学生及家长的顾虑而使调查结果失真。

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调查资料进行整理、核对,共调查五、六年级学生252人,剔除不完整的表格11份,参加统计分析的有效表格为241份,用软件包建立数据库,核对无误后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不同性别、年级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情况:在241名学生中,学生们参加了语文、数学、英语、作文、舞蹈、绘画、书法、跆拳道、计算机、游泳等课外辅导班,仅有2名学生没有参加课外辅导班,参加率为%。不同性别学生有无参加语文和数学辅导班的差别经统计分析不明显(下文所有比较的结果均有统计分析的结果为依据):不同年级学生有无参加语文辅导班的没差别,但有无参加数学和英语辅导班则有差别,均以六年级学生参加者为多。参加语数英3科辅导班的学生达%,其中6年级高达90%,较5年级的%为高,而不同性别则无差别。

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意愿、原因、时间、地点、形式和频率情况:不同性别和年级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65%以上是家长和学生自己都同意;参加辅导的原因以家长担心子女不参加辅导会落后于其他学生占大多数;参加辅导班的时间大多数在周末,参加地点则以学校占多数:参加频率多为每周1~2次,参加辅导形式以10人以上的大班辅导为主,详见表1。

高年级小学生父母月收入和参加课外辅导班费用情况:241名高年级小学生家庭月收入低于1000元占%,1000N2000元、2000N3000元和大于4000元分别为%、%和%,不同年级和性别的学生家庭收入情况无太大差别。家庭每月用于子女辅导的费用以100~200元最多,占%;性别与辅导班费用无关,但不同年级学生用于辅导班费用的差别非常大,6年级用于辅导班的费用在200N300元/月,比5年级多。

参加课外辅导班对学习产生效果情况:参加课外辅导后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者比例增加,学习成绩在后几名者的比例有所减少,但整体上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别;在独立完成作业方面,辅导后能力确有所提高。

学生对参加课外辅导班的评价:不同性别、年龄学生对参加课外辅导效果等的评价有所不同,认为辅导效果好的比例均在80%以上,6年级认为辅导效果很好、辅导量多些更好和参加辅导后仍有娱乐时间的比例较5年级为高,在学习压力方面不同年龄没大差异。性别对上述指标的评价无差别,仅在学习压力上,男生觉得辅导后压力变大的比例较女生为高。

不同性别、年级高年级小学生影响学习因素、学习差距等情况:不同性别、年龄学生认为影响自己学习因素主要为自我要求不严(占43%以上),认为自身与学习好的同学的差距主要在于不善于安排时间;其次为不善于消化理解和学习基础较差,性别与年龄间没有差别。在睡眠方面,自认为睡眠够的比例均在66%以上,但实际上每天睡眠时间达到10小时的不超过21%。不同性别年级差异不明显,睡眠不够的原因主要是学校作业、辅导班作业太多和看电视太多。

3.分析与讨论

课外辅导班好处和负面影响: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比例非常高,占%,且65%以上都是学生和家长都同意的,说明在当今竞争时代,课外辅导班为大家所认可。

课外辅导班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第一,课外辅导班规模较小,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耐心辅导,发言机会多,参与活动的机会也多;第二,课外班上课的时间很灵活;第三,课外辅导班组织教学比较自由,学习环境比较宽松:第四,课外辅导班的学习活动趣味性强,能开展游戏、竞赛等活动:第五,课外辅导班实施开放式教学,家长也可参加,增强了家长、学生和老师三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因此,课外辅导班作为一种课外辅导形式,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时间和空间。

课外辅导班也有局限性和负面影响:第一,课外辅导班的教师大多从社会上招聘,在教学中可能不能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第二,课外辅导班注重知识的传授,可能忽视了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的培养;第三,课外辅导班中的学生年龄差异大,教师很难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针对性教学:第四,学生参加辅导班的时间长短不同,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同,易加重学校同一班级内相关科目知识程度“两极”分化的现象,增加了教学难度,加重了教学负担:第五,课外辅导使一部分学生忽视了学校正常教育中相关科目的学习。

课外辅导班的效果: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学生对辅导班效果评价有所不同,6年级有%的学生认为辅导班效果好,近80%的人认为辅导量多好,这可能是由于6年级多为参加主科(语数英)的辅导,针对性比较强,参加这3科辅导的人员比例占90%:有%6年级学生认为参加辅导后仍然有娱乐的时间。从总体来说辅导班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帮助的,但对学生的生长发育方面有一定的影响。调查发现,学生每天睡眠达到10小时的仅占18%,学生认为在睡眠不足的原因中有23%是由于课外辅导班作业太多引起的。按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要求,小学生每天应睡足10小时;睡眠对大脑皮层功能的恢复过程非常重要,睡眠中还是各种能量储备物质加紧储备的过程和生长激素脉冲性分泌的高峰阶段。

小学作文辅导【第四篇】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重在引导。

1、引导学生写"我"。

向学生提出写"我"的要求,就是要求学生写"我"的生活、"我"的见闻、"我"的感受。毕竟学生最有话说、最有事写的就是自己了。因此要让学生在自己的身上做文章,从写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真情实感起步。

2、引导学生写"熟"。

写自己熟悉的事,当然是指自己听得多,看得多、经历得多的事。写"熟"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他人、他事。这就要求学生做到:多看看,见多识广;多想想,做生活的有心人。只要长期坚持训练下去,学生就会尝到多看、多思的甜头。

3、引导学生写"新"。

写新是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一个重要步骤。因为写"我"所熟悉的人和事未必都是新人新事,而且对新人新事的认识、概括和提炼,需要更高的思维水平和写作能力。因此,在写"熟"的基础上,进行写"新"的练习是作文训练的重点,值得教师花大力气教学。写"新"要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对生活的认识能力着手,否则,可能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自在"新"中不知"新"。

4、引导学生写诚实的自己的话。

写诚实的自己的话旨在营造自主作文的氛围。所谓自主,就是不受条条框框限制,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思想,自由自在的写作。自主作文就是"言为心声",展现自我的风采,体现鲜明的个性。可以让学生在自主状态下写作,摈弃矫揉造作、模仿穿凿的陋习,赋予作文鲜活的想象力和丰富的创造力。

5、引导学生讲故事。

要会写话,就要先会说话。训练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最好形式就是让他们讲故事。小学生生活阅历浅,认知水平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让他们凭自己的想象去编故事是一件困难的事,因此,对他们要降低要求,可先由教师讲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给他们听,然后让他们复述。这样,学生兴趣高涨,常常盼着听故事、复述故事,就再也不怕写话没材料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口头复述课文、讲故事赛、评论故事中的现象等活动。口头表达、同桌讨论、小组争论、师生交流等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学生讲故事同时也是在进行故事素材的扩充和积累,更重要的是为写话做好准备。写话就是要写"讲出的话",如果学生"讲话"讲好了,那么写话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二、加强阅读,积累材料。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呢?其实,作文并非一定要写轰轰烈烈的大事,否则哪来的"以小见大"、"细微之处见真情"?作文最主要的是写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写出真情实感。因此,要教育引导学生做有心人,留心身边的一人一事,一草一木。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去观察感受,理解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

三、提倡模仿,掌握技能。

学生能解决了作文的源头问题,不一定就能写出好的作文,还需要老师辅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学习其写作方法,有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防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法,成为一代风范。模仿是创新的第一步,在模仿中学到了方法,掌握了技能,以后才会有所创新。

四、多写片段、日记、以说促写。

一般的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学生平时可以多练笔,多写日记,矛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只铅笔和一本草薄,把你所见所闻及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学生平时能按照这样的要求去做,平时多写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的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缺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得缺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说出来后再写。引导学生把"说"与"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能力,使学生写作时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五、多加肯定,少点批评。

有人说:"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应该尽量多的肯定学生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写作的兴趣,否则,教师若把学生的作文评的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难以"登堂入室"。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努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引导他们热爱写作。当写作不再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学生面对写作不再是大倒苦水,而是一种兴趣,一种爱好,一种享受,这样学生写作文时,就会滔滔不绝,如泉之涌。 (接上页)同学读了以后,修改幅度更大,进步更显著。另外,学生在评价对方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剖析自己,使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对作文的自我评改水平和能力得到提高;在互相学习中既培养了自己的表达、分析、判断能力,又养成了自觉修改作文的习惯,更使自己的作文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1 728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