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作文大全 >

南京大屠杀观后感(精编4篇)

网友发表时间 607209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南京大屠杀观后感(精编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南京大屠杀观后感范文1

今天,老师带领我们全班同学去看电影,片名叫《南京大屠杀》,看完后,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浓烈的尸臭与血腥迷漫了南京城,黑暗与死亡笼罩着惊慌失措的人们。难民们不知所措的狂奔逃命,哭喊声,惊叫声,和那一双双失神的眼睛,饱受摧残的憔悴的面容,更给这城市増添了几分恐慌。此刻,明朝的墙,清朝的庙,还有那五千年的繁荣与辉煌,都在这混浊不清的分不清天和地的世界中晃动,消失。只有那血红的太阳旗在污浊的空气中耀武扬威的飘舞。

令人触目惊心的杀戮在街头巷尾进行着。我身临其境般地目睹这场残无人道的大屠杀,心几乎走向崩裂的边缘,心中热血沸腾,掀起阵阵的愤怒。那是一场中华民族遭受的浩劫。30万 呀!!! 尸积如山,血流成河。若大的南京城被死亡的阴云重重笼罩。遭受洗劫的又岂止是一个南京?

日本侵略者的兽蹄践踏着东北三省,华北平原,甚至大半个中国。这真是中国的耻辱!一个曾经拔萃与世界民族之林的泱泱大国,居然遭到小小日本的百般蹂躏!为什么?原因只有一个:落后就要挨打!日本人曾狂妄地认为屠杀可以征服一切,但中华民族的血能够白流吗?华夏大地掀起了革命狂潮!

在那短短的8年中,中华儿女献出了无数不屈的灵魂和钢强的躯体,拯救着这古老的民族。半个世纪弹指一挥间,日本侵略者早以被英勇的中国人赶出了神州大地,今天,我们不可能向日本发动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我们现在只能做的就是从国力上超过日本,赶上世界。这样,才能告慰那残遭劫难的30万英灵。

但令人心痛的是,在某些方面与西方及日本比较,我们还多有不及!当年落后就要挨打,如今落后就必遭淘汰。这不得不令我们深思。我们应该吸取教训,为历史谱写新的辉煌,像我们的祖辈那样,把青春和生命融入这场风起云涌,翻天覆地的改革之中!

南京大屠杀观后感850字(二)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他们那么没人性?都是人啊!不对,准确来说,他们不是人,是一台"兽性机器".

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平民和俘虏进行了有预谋的集体屠杀。在南京城北,日军一次把万人赶到一起,先用机枪扫射,然后用刺刀刺杀幸存的人,最后在堆积如山的尸体上浇洒煤油纵火焚烧。除残酷屠杀无辜外,日军还肆意强奸、轮奸中国妇女。伴随着屠杀和奸淫的是大规模的抢劫和纵火破坏。浩劫之下,昔日繁华的六朝古都变成了一座尸体遍地、断臂残垣、满目凄凉的死城。当时德国驻南京大使馆在给国内的报告中说:"犯罪的不是这个或那个日本人,而是整个皇军。它是一架正在开动的兽性机器。"

看着南京大屠杀的图片,思绪在我的脑海里跳跃成奔腾的浪花:恐惧、仇恨、屈辱、愤怒、苦涩……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从火烧圆明园到潘家峪惨案,再到南京大屠杀,其间有多少的血和泪,多少的恨与痛。南京大屠杀,是人类的历史上所记载下的残暴的一页,是人性最阴暗的一面。

南京大屠杀是一面历史的镜子,我们要牢牢地记住这个血的教训。然而,处在当今这个和平的年代,战争的伤痛正在慢慢地等待平复。但时间的流失并不意味着遗忘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战争是历史某一阶段的立体反映,是留给后人的一种把握未来的智慧。

我们还要记住中国人的耻辱,发愤图强,为祖国的日益强大做出自己的贡献!

南京大屠杀观后感850字(三)

中国,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史,拥有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却在1937年受尽了屈辱!

1937年是一个令亿万中国人难忘的日子,是旧中国落后、贫穷的表现,是日本侵略者对南京人民进行血腥屠杀、犯下滔天罪行的日子!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一天,记住这个触目惊心的数字:6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1864年,日本的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但是,这次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日本强大起来,迅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而当时的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虽说地大物博,但经济萧条,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更别说技术力量了。正因为如此,日本侵略者把茅头指向中国,企图利用战争,速战速决,灭亡中国!

1937年,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有的被当作练习射击的靶子,有的被当作拼刺刀的对像,有的被活埋,有的被焚化,就连年老的人和被病痛折磨的妇女儿童都成为杀戮的对象。面对这样一个又一个的例子,想到那些惨不忍睹的画面,听到挣扎者惨痛的呻吟,仿佛看到日本侵略者面目狰狞的样子……我们的心在流血,我们悲愤地感叹:为什么南京人民会被屠杀?为什么要让日本人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妄为?难道我们就不能团结起来一致抗日吗?是因为我们懦弱吗?不,不是的,那是因为什么?是因为中国人当时思想上的麻木,才使得中国人成为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但是,今天的日本政府居然不承认南京大屠杀这一事实。参拜"靖国神社",篡改教科书,歪曲历史,是对历史的极不尊重。日本为何要这样做,这样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原来日本自古就是一个崇尚武士道的国家,参拜"靖国神社"就是为了纪念他们所谓的"英雄".我们至今仍然怀疑日本到底对在中国所犯下的一切罪行有没有深刻的认识,为什么至今还执迷不悟,歪曲事实。"敢做就要敢当",既然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就要敢于承认,历史是众所周知的,即使人们现在不知,也会去发现揭示,到时真理自会展现在人们眼前,日本又何必自欺欺人呢?

南京大屠杀观后感范文2

   对于南京大屠杀,我已经十分熟悉了。从小时候听人讲述,到中学历史课本中学习,再到此刻的看电影,每一次我的感受都很深,心中的愤恨是油然而生。而事实大致是这样的: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后,在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师长谷寿夫指挥下,在全城进行了40多天的血腥屠杀,使用团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方法,杀害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达30余万。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它的“三光政策”几乎深入到了所有大大小小的村庄。死亡,恐惧几乎成代中。南京大屠杀是一面历史的镜子,我们要牢牢地记住这个血的教训。如今日本人仍然没有承认自我当年的错误,日本首相小泉仍在参拜“靖国神社”,这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所唾弃的。同学们,中国要扭转乾坤这个重担就落在我们身上。我们要记住中国人的耻辱,发愤图强,为祖国的日益强大做出自我的贡献!

  关于《南京大屠杀》观后感

   南京本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城市,但在一夜之间,一场战争使一座城市成为一片废墟,而那死于非命的人将成为中华民族难以抹去的伤痛。

   南京大屠杀,日本人制造了人类史上最惨绝人寰,惨不忍睹血雨腥风。我们对日本人的仇恨一辈子也不会忘记。我们对他们仇深似海,永远也无法消融。

   当日本人侵略南京时,大批大批的南京市民被日本军队用各种残忍的方式杀死,甚至连妇女、婴儿也不放过。在短短的六周时间里,日本人杀死了三十多万人,在中国犯下的滔天大罪。

   当时一批又一批的人们被迫排列着队伍,毫无反抗,手无寸铁一个一个等待着,以为自己的缴械,会得到一个免于死难的结果,可是谁料想这些丧心病狂的日本人,连平民都会放过,他们残忍地将这些身处战乱,惊恐不安的人们赶进三米深的大坑里,齐齐射杀。还有的人,被带到郊外去处死,一批批的人们奋力向江河奔去,渴望逃生,而在这在这个过程中,日本人拿起枪不眨眼地不停地射击,但那些求生欲望强的人依然向前,奋力地奔跑,纷纷跳入江中,却很少能获得了自由与重生。滔滔江水夹裹着着多少人的尸体。看到这些,我们的热血直往头上涌,这种奇耻大辱,滔天罪行,我们无法平静。

   当日本人进行重大的仪式时,没有参加的士兵,为了发泄怨气,他们任意欺压百姓,竟然比赛谁先用刺刀杀死一百个人,谁获胜,照片中他们个个骄傲自大,得意洋洋的表情,令人深恶痛绝。这些看似为人而实际连狗都不如的日本人,把自己的快乐施加于平民百姓的身上,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到底,当时的中国落后呀,落后就要挨打,是我们血的教训。

   即便如此,他们还不知足,竟然残忍地将婴儿挑在刺刀上,将怀孕的妇女的肚子剖开,挑出来未出生的婴儿,根本不管妇女撕心裂肺的叫喊声,婴儿的哭声,他们竟无动于衷,没有一点人性,他们简直是冷漠的机器人。这一幕幕画面,是铁的证据,是没齿难忘的仇恨的铭记。

   自古强国欺凌弱国,日本人杀死了多少中国的英雄,他们永远也无法赎罪。中国本是大国,却被一个小小的微不足道的岛国如此欺凌侵略,他们占领了大半个中国,杀死了中国多少的人们,日本人,自认为他们是世界第一,我们中国人可不是好欺负的,他们带给我们的痛苦总是要血债血还的。

   对于这面沉重的史书,我们的每一次触碰即是一次告慰。我们的每一次擦拭即是一次纪念。这一擦亮历史的寓意寄望提醒: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你我有关。

   沉重的一页历史不会忘记,我们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只有我们中国人奋起直追,加强发展,强国强民,我们才不会让悲剧再度发生,我们将会不忘国耻,警钟长鸣!关于《南京大屠杀》观后感

   对日本这个国家我总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觉,我喜欢看日本的动画片,也喜欢日本出的拼装模型玩具,我挺佩服日本人的,但是我也知道日本人曾经野蛮地侵略过中国,屠杀了许多中国人。

   《南京大屠杀》这部片子拍得十分惨烈,再现了当年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惨无人道的侵略和屠杀。看片子时,总能听到同学们气愤地喊“灭了小日本”、“小日本是畜生”这类话。可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想到,为什么小日本只单单侵略中国及其周边小国,而不去侵略美国和英国,说道底还是那时我们中国太弱了。

   日本人的压力也相当大,因为日本只是一个小岛国,四周环海,如果有一天突然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大地震,或者大海啸,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让这个小岛沉入大海。所以他们总是想侵略一些弱小的国家来扩大他们的领地,而中国就是他们最好的目标。中国土地广阔而且资源丰富,而当时又是一个没有实力的国家,所以才会发生像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悲剧。

   如今我们已处于和平时期,可许多中国人依然非常憎恨日本,他们永远不会忘记日本人在中国的领土上犯下的种。种罪行。记得亚洲杯决赛时,中国和日本狭路相逢,在比赛接近尾声而双方比分相等要打加时赛时,出现了“亚洲的上帝之手”——有一名日本队员用手把球碰进了中国队的大门,而裁判没有看到,就这样中国在亚洲杯上的冠军梦破灭了。这是让人接受不了的一个结果,中国队一路上过关斩将,打败了巴林和伊朗等强国,却最终死于这只“亚洲的上帝之手”上。这使中国人对小日本的憎恨又到达了顶点,很多球迷跑到日本驻华使馆门前破口大骂,还有人拿起打火机烧日本的国旗。我也忍不住大骂“日本这帮王八蛋”,可我们都明白结果是无法挽回的了,这样做只能让别人看我不起我们,认为我们输不起。我们既然能给日本机会让他们创造出“亚洲的上帝之手”,就说明我们的实力依然不够强。

   日本现在是全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我们不得不承认日本制造出来的东西比中国的要好。不用说大的机器,就算是一个小玩具他们也能尽量做到完美。我就有亲身的体验。有一天我去买拼装模型,有日本产和国产两种,同样大的盒子,日本产的要420元,而国产的只要80元。而我当时买下的是日本产的420元那种,因为我知道,国产的质量太差了,在拼装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损坏,最后只是剩下一堆破塑料。所以我宁可买贵的也不买差的,这也是日本货能遍布全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

南京大屠杀观后感范文3

浓烈的尸臭与血腥迷漫了南京城,黑暗与死亡笼罩着惊慌失措的人们。难民们不知所措的狂奔逃命,哭喊声,惊叫声,和那一双双失神的眼睛,饱受摧残的憔悴的面容,更给这城市?添了几分恐慌。此刻,明朝的墙,清朝的庙,还有那五千年的繁荣与辉煌,都在这混浊不清的分不清天和地的世界中晃动,消失。只有那血红的太阳旗在污浊的空气中耀武扬威的飘舞。令人触目惊心的杀戮在街头巷尾进行着。我身临其境般地目睹这场残无人道的大屠杀,心几乎走向崩裂的边缘,心中热血沸腾,掀起阵阵的愤怒。那是一场中华民族遭受的浩劫。30万 呀!!! 尸积如山,血流成河。若大的南京城被死亡的阴云重重笼罩。遭受洗劫的又岂止是一个南京?日本侵略者的兽蹄践踏着东北三省,华北平原,甚至大半个中国。这真是中国的耻辱!一个曾经拔萃与世界民族之林的泱泱大国,居然遭到小小日本的百般蹂躏!为什么?原因只有一个:落后就要挨打!日本人曾狂妄地认为屠杀可以征服一切,但中华民族的血能够白流吗?华夏大地掀起了革命狂潮!在那短短的8年中,中华儿女献出了无数不屈的灵魂和钢强的躯体,拯救着这古老的民族。半个世纪弹指一挥间,日本侵略者早以被英勇的中国人赶出了神州大地,今天,我们不可能向日本发动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我们现在只能做的就是从国力上超过日本,赶上世界。这样,才能告慰那残遭劫难的30万英灵。

但令人心痛的是,在某些方面与西方及日本比较,我们还多有不及!当年落后就要挨打,如今落后就必遭淘汰。这不得不令我们深思。我们应该吸取教训,为历史谱写新的辉煌,像我们的祖辈那样,把青春和生命融入这场风起云涌,翻天覆地的改革之中!

南京大屠杀观后感范文4

一、特色与成效

展览由发展基金会、研究会、江苏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下简称“南京馆”)、法国冈城和平纪念馆(以下简称“冈城馆”)承办。展览于2016年10月22日开幕,展览面积800余平方米,展期持续至12月15日,历时近两个月。展览共设置四个部分:日军在南京的屠杀暴行、欧美人士救援难民、西方媒体早期报道、中外人士共筑和平。展览共展出270余幅历史照片、50余件展品和八部影像资料,在内容设置与陈列艺术上均立足史实,呈现细节,彰显特色,注重实效。开幕式之前,中法双方在冈城馆共同举行了新闻会。中国驻法国大使翟隽,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建林,江苏省委外宣办副主任、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杨力群,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叶南客,南京市委宣传部部务委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以及冈城市长布鲁诺、冈城和平纪念馆馆长格里马尔迪、法国著名画家帕赫等300余位中法嘉宾和法国民众代表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展览。

1.欧美视角,讲述历史故事

展览以欧美史料为基础,从第三方人士的视角讲述历史故事。一是原文呈现西方档案文献。展览通过当年身处南京的欧美教授、传教士、医生、记者、外交官等人的日记、书信、文件、照片以及影像资料,展现欧美人士亲历与亲闻的南京大屠杀历史。展览展出了美国驻上海领事馆电报、魏特琳日记、《伦敦新闻画报》、美国《生活》杂志、东京审判判决书片段等西方档案,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二是精选历史故事。展览按照有情节、有重点、有代表性的原则,整理挖掘历史细节,向国外民众介绍了24个历史故事。观众可以看到,法国神父饶家驹在战时协助留守南京的欧美人士建立安全区保护难民,德国人拉贝被称为“东方辛德勒”,美国人魏特琳女士像抱窝的母鸡带小鸡那样保护难民,美籍医生威尔逊夜以继日地救治中国受害者,丹麦人辛德贝格用巨幅丹麦国旗救助难民等感人事迹。展厅内,播放了美国牧师马吉所摄的南京大屠杀纪实影片、李秀英与夏淑琴的证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等视频。这些内容引起了欧洲观众特别是法国民众浓厚的参观兴趣。法国议员、法莱斯市市长克洛德・勒特托参观后说:“为了纪念所有在战争中饱受苦难的平民,南京平民也是其中没有被遗忘的一部分。感谢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如此精彩的展览。”冈城市民勒库杜尔在留言中写道:“看完这个展览,我心绪难平,应把所有反人道的罪行记录下来。”

2.形式多样,注重展陈艺术

形式与内容相辅相成。本次展览根据内容与史实,精心构思展陈设计。一是营造场景氛围。展览首先介绍日本侵华背景与战前南京的和平繁荣景象,从美国牧师马吉的摄影机渐渐导入主题,在展厅入口处悬挂马吉所摄南京大屠杀纪实影片的解说词片段,如“必须小心翼翼地行动”“不可让日本人看见”等等,以营造悬念。在从战前南京过渡到日军入侵的展线上,顶部置以巨幅日本海军航空队飞行轰炸的图片,昏暗的室内光线、战云密布的天空、飞机轰鸣和警报声营造了恐怖、压抑的氛围。二是打造主题展柜。展柜与展板内容紧密结合,可使展品更好地表现展览内容。展览第二部分介绍了当年欧美人士建立南京安全区救助难民的事迹,此处采用了十字形展柜,其形状借鉴了南京安全区的标志,具有象征意义和视觉冲击力。三是布设“12秒”装置。“12秒”概念是指在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为期六周的大规模屠杀中有30多万人遇难,如果以秒来计算,每隔12秒就有一个生命消失。观众在进入展厅时,可扫描参观证上的二维码,记录开始参观的时间;在展厅出口处,可再次扫描二维码并打印参观纪念标签,即可获悉在展厅停留的时长以及在这个时间段内死亡人数。通过此举形象地告诉观众,如果在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初的南京,这段观展时间里已有多少生命不幸遇难。翟隽大使、布鲁诺市长等中法嘉宾与观众均参与这一互动环节并给予积极评价。此外,在展厅内设有“12秒”投影,随着滴答的水滴声,每隔12秒墙上就有一名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遗像亮起在黑色幕墙上,而滴答声则在整个展厅内回响,较好地增强了参观的真实体验感。

3.两馆合作,建立长期友好关系

早在2000年,南京馆与法国冈城馆已建立了联系。今年4月,冈城馆馆长格里马尔迪参观访问了南京馆,两馆馆长互相介绍了场馆建设与近期工作,并商谈确定今年我方赴冈城馆举办展览的计划。展览开幕前,两馆馆长在冈城馆再次会晤,商谈活动相关细节。在10月22日上午举行的展览新闻会上,两馆馆长签署《友好合作协议》,表示为了促进人类和平事业发展和中法两国人民友谊,两馆将在互办展览、人员交流、学术交流等多个方面开展长期合作。明年是南京大屠杀发生80周年,届时冈城馆将举办二战史学术研讨会,南京馆也将组织国际学术研讨会及国家公祭活动,两馆将互派学者参与对方举办的纪念与研讨活动。

4.深度交流,达成历史认知的共识

一是共同强调二战始于中国战场。在西方的传统历史认知里,二战始于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对开始最早、牺牲最大的中国全民族抗战关注不够。此次展览改变了许多法国人的观念,冈城市长布鲁诺在开幕式上表示:“此次展览的举办让法国及欧洲民众意识到,二战实际上是从1937年中国战场开始的,中国人民在这次战争中饱受摧残和牺牲。”冈城馆长也多次强调了这一历史认知,法国官方及社会这种对中国抗战历史地位正确认知和积极肯定的态度,也是此次展览的重大成果之一。二是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成果。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亚洲主战场,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开始得最早,持续的时间最长,作出的民族牺牲最大,南京大屠杀就是反法西斯战争期间中国付出的极其惨重的代价。冈城馆馆长格里马尔迪认为,展览呈现了南京大屠杀史实,真相不容否认。三是共同表达铭记历史、维护人权、珍爱和平的理念。本次展览从人权的角度谴责战争与屠杀罪行。中国驻法国大使翟隽在开幕式上说道:“今天我们来到这里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让我们的后代永享和平。”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建林指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是对人的生命、尊严和基本人权的最野蛮践踏。”江苏省委外宣办副主任、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杨力群表示,展览的目的就是要“把中国人民以史为鉴、珍爱和平、维护人权的心声传递给法国人民”。这一理念得到了许多法国人士的认可,法国扎菲尔欧亚合作促进会会长、地缘政治学者贝文江对《人民日报》记者表示:“在这次展览中,我看到了中国追求和平的意愿。”法国观众让・巴蒂斯特在参观完展览后写道:“看过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对这个人类的悲剧又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愿和平能深入人心。”

二、经验与体会

1.领导重视,各方保障有力

2.受众视角,激感共鸣

一是精心拟定展览题目。本次展览题目为“共同见证:1937南京大屠杀史实展”,意在强调南京大屠杀历史是有欧美人士共同经历、共同见证的历史,重在展现欧美人士亲历、亲闻的南京大屠杀史实。二是精选展览场地。冈城与南京都在二战期间遭到侵略者的严重破坏,都在战后重建中取得了成功。而法国冈城馆又是欧洲二战类纪念馆中唯一一个设有南京大屠杀内容的场馆,在欧洲社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选择在冈城馆办展,更能打动受众的情感,取得预期成效。三是客观理性还原历史真实。根据西方社会理性主义的思维与文化传统,展览使用理性、平实的语言,以客观中性的讲述方式介绍南京大屠杀历史。四是选取法国元素增强受众认同。展览特别选取了与法国有关的元素,如战时法国神父饶家驹救助难民的事迹,法国驻华大使顾山参观南京馆,法国著名画家帕赫创作的油画《暴行》等等。冈城市民阿兰・乐木瓦涅-威尔麦耶在看完展览后说:“我也很自豪,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法国人与受害的中国人站在了一起,为挽救那些无辜的生命尽了力量。展览会让更多的法国人铭记那段历史。”

3.团结协作,合力完成项目

三、思考与建议

本次展览的顺利开展,为我们今后继续推动南京大屠杀史实的国际传播提供了借鉴。

1.国家站位,从国家战略高度指导国际传播

鉴于全国人大已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档案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因此建议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纪念与宣传活动一定要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进行。一是将南京大屠杀史实国际传播纳入国家外宣工作五年规划和年度重点工作计划,从国家的高度统筹布局安排,指导南京大屠杀史实海外巡展等国际传播工作,从政策、人员、经费等多方面提供保障。二是建议将周边国家作为南京大屠杀史实传播重点。周边国家是外宣的重点,韩国、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多个亚洲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均遭受过日军的侵略,都是日本军国主义战争暴行的受害者,有着相似的战争记忆,对日本右翼势力否定侵略历史有共同的警惕。可在等中央部门指导下,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机构合办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合作开展有关战争屠杀、“慰安妇”问题、难民救援、战后审判、战俘改造遣返和战争遗孤寻亲等二战历史课题研讨,将有助于扩大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共同历史认知,共同以史为鉴、维护和平。

2.构筑平台,与国际知名场馆机构开展合作

办好南京大屠杀海外展览,需要不断打造办展平台,提升合作层次,增强传播实效。一要整合国际二战博物馆协会资源。2015年9月,南京馆加入了国际二战博物馆协会。这一国际二战类博物馆的大家庭,集合了许多世界一流博物馆的资源。如能得到国际二战博物馆协会的支持,将有助于展览质量、组织效率、实际成效的进一步提高。二要加强国际友好场馆建设与合作。目前,南京馆已与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法国冈城和平纪念馆、韩国独立战争纪念馆等场馆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今后,需继续扩大馆际交流,在联合办展、学术研讨、纪念活动等方面提升合作水平。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1 60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