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作文大全 >

山羊过独木桥作文范例【精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67533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山羊过独木桥作文范例【精选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山羊过独木桥作文【第一篇】

读画作文,可以写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而且各有其写作规律和方法。这里,主要从训练思维的角度,谈谈如何借画习文。

写作导航标

一、善于观察,重全面

1.对有情节的一幅或一组绘画、摄影作品,宜写记叙文。观察时应关注下面图示中的要素。

2.对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描绘生活或时事的漫画,宜写说明文或议论文。

写说明文时,应观察:①画面由几部分内容组成。②各部分内容有何关联。写时要保持客观性,即画面有什么就写什么,不能编故事、论述、评价。

写议论文时应注意观察漫画的类型,一般说,漫画有讽刺批评、歌颂提倡、生活哲理、幽默趣味这四种类型。写时,必须抓住漫画所包含的意义。

二、学会分析,重揭示事物的本质

一幅好画不是自然存在的事物的照相,而是经过艺术的提炼与概括,是一幅“浓缩”的生活场景。而漫画与其他的绘画还不同,它是讽刺性、幽默性的绘画,它从政治事件、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讽刺批评或歌颂人或事。因而,我们必须仔细体会、琢磨、判断,才能把其中蕴含的深意剖析出来,这对我们学会观察和思考是很有帮助的。

漫画中讽刺批评类居多,因而我们常常把漫画误解为讽刺。其实表现生活哲理的漫画不全在讽刺什么,歌颂什么,而是重在揭示某种生活哲理,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所以挖掘其内在的含义就是分析漫画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能力。

三、表达符合语体要求

语体是适应特定的语言环境而形成的不同的语文体式。

不同的语体运用不同的语言材料,适用于不同的语境和交际的需要,从而形成各自的特点。写记叙文,用语应形象、具体、生动;写说明文,用语应准确、简明;写议论文,用语应严谨、富有逻辑性。

还应该指出的是,不管选择哪一种文体写作,思维能力的发展均贯穿于其写作过程(请见“佳作展示台”中的“点拨”)。

佳作展示台

一、思维的发散性――读隐去题目的漫画

下面这幅漫画的题目被隐去了。请你先就思考题对画进行观察,然后再综合归纳,为漫画补上合适的题目,并写1篇题为“由漫画________所想到的”的短文。

思考题:

1.独木桥上有两只什么动物?它们为什么是这样的状态?2.这幅画所表达的意思与我国古代哪个寓言有联系,其不同点是什么?3.从争斗双方看,你会产生什么情绪?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4.从河水和独木桥的角度看,怎样评价这场争斗?5.联系现实,你周围有无类似的现象?你对此是否有两面观?

由漫画“死不相让”所想到的

陈志东

左侧这幅漫画的内容并不复杂,主体部分是两只山羊骷髅死死地顶撞在独木桥上。我因此想到了“两只山羊从独木桥的两端走到当中,谁也不肯相让。最后,‘扑通’就掉入水中”这个寓言故事,而这幅漫画在表达上却远远超过了这个寓言故事的表达效果,山羊即使变为骷髅,也互相不让步。于是我给漫画补上题目:死不相让。

且不论我的题目补得是否合理,但就这两只过桥的山羊而论,实在是让河水和木桥笑破了“肚皮”。争斗双方都是怕多走几步路,都想自己先过桥。一句话,为私心私利而拼死拼命。

如此为区区小事而至死不让的现象,人类社会中确实存在。据报载某制药厂与某生物研究所为争夺一项专利,互不相让,整整打了一年的官司。据说这是一项填补国家空缺的新药配制技术,所以双方不惜代价,耗费巨资,虽未到至死的地步,也已是遍体鳞伤了。近又闻,某兄弟俩为争几百元的遗产,搅得家破人亡,到头来丢了两条人命,还赔上三人坐大牢,如此现象可悲可叹!

若论山羊之争,毕竟是动物之所为,但作为人,也要为一项技术、一份遗产之类的利益拼命相争,死不相让,实在是大可不必。人是有感情、有理智的,有理之时还得让人三分,更何况同生在一个国度,同为同胞兄弟呢?

我以为,山羊也好,人也好,如此死不相让,不如都来个礼让三分,委屈一下自己,成全一下对方,有什么事不好商量,又有什么大的冲突不能化为“玉帛”呢?何苦要为这一趟过桥,这一点斗气而变为“骷髅”呢?

细细品味

开篇点出“死不相让”这个题目得来的缘由。

由现象批及人德。

举出典型事例有力地证明了“私心”“私利”的可悲可叹。

在“私利”“私心”面前,如果人与动物画等号,多么发人深省!

整篇评析写文章有题眼,有文眼,漫画也有题眼,有图眼。上面这幅画的“眼”是什么?“骷髅”。文章抓住了这个“眼”宕开三笔,有力地揭示了“死不相让”的实质。

第一笔,从两只山羊而论,是为私利私心而争,争的结果是变成两具骷髅。

第二笔,举例证明人类中犹如山羊者有之,指出其“可悲可叹”。

第三笔,人与山羊做比,山羊固然“低级”,而为私心私利而争的人,则更为“低级”。因为人是有理智的,有感情的。从而警示人们:若“死不相让”,最终也将变为“骷髅”。

二、 思维的统摄性――读成组漫画

仔细观察下面的《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以“我更喜欢漫画《》”为题,写1篇议论文,表达你的看法。

(1996年高考题)

我更喜欢漫画《给六指做整形手术》

北京考生

两幅漫画都那么生动鲜明而又能给人以启示,可是比较起来,我更喜欢《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因为它构图更简洁明了,内涵更丰富深刻。

《给六指做整形手术》这幅漫画上只有一只手,没有任何花哨的点缀,不会给人误导和错觉。那手术后明明应该不见的畸形指仍然顽强地挺立着,而那本该生长着大拇指的地方却赫然已是一片空白,这自然就给人留下了强烈而深刻的印象。也正是这简洁的构图,给人留下了更大的联想空间,就像中国画中的“留白”一样,使人回味无穷。对这幅画,人们凭借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会悟出不同的道理,产生不同的感叹。粗心大意者可以从中照出自己的影子,引以为戒,提醒自己不能再因马虎而造成本可避免的损失;看问题片面者也可以从中照出自己的影子,反躬自问,告诫自己不可再因盲目从事而贻误工作;或许连那些嫉贤妒能,喜欢打击报复的领导干部也会从中照出自己的影子,扪心自问是否伤害过同志,压制过人才,给现代化大业造成损害。我想,站在这幅漫画前,或许人们会有更多种不同的理解,而这正是这幅漫画成功之所在,魅力之所在。我赞赏它内涵的丰富。

反观《截错了》一幅,就显得稍逊一筹了,它有描写传神、人物栩栩如生的长处,但由于画面内容较复杂,又有注释,有情节,就产生了两点不足:一是分散了读者的注意力,且略有流于老套之嫌;二是固定了场景和人物,主题只能限于讽刺和批评对于工作不负责任者了。这样,思想内容就比前一幅显得单薄一些。

综上所述,我更喜欢《给六指做整形手术》这幅漫画,它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我受到启迪。我希望今后有更多这样的漫画诞生。

细细品味

一个“更”字,分量很重!

为《给六指做整形手术》这幅漫画所显示出的“更”做证明,做诠释。

《截错了》一幅,突出了“更”,为“更”做足了文章。

水到渠成的收束!

点 拨读成组漫画要求我们既具备统摄性思维,又具备发散性思维能力,因为这两种思维方式是相互联系着的。面对上面两幅画,应在“比较”上有一番思考,看看作者在文中是如何进行“比较”的。

第一, 内容。从漫画的思想性、艺术性及两者的比较。如评论漫画的艺术性:

画 面

标 题

视觉效果

《截错了》

动态的、吵闹的、复杂的 画蛇添足赤 裸裸地、直视无碍

《给六指做整形手术》 静态的、无声的、简洁的 画龙点睛

诠释了画面内容,从中获得很多

这样的比较结果就很明确:我更喜欢《给六指做整形手术》这幅漫画。

第二,角度。文章进行同类比较,即紧紧围绕两幅漫画的共同点进行比较。两幅漫画的寓意都很深刻,但其中一幅更具有普遍意义。文章还可以进行正反对比,即在同中求异。比如,一幅内涵丰富深刻、画面明朗清晰;另一幅明显单调,画面有些杂乱等。但这种比较不包含喜欢与否,肯定与否。

第三,方式。比较的方式有明比和暗比。明比,就是文章中有进行比较的语句,对更喜欢的一幅应叙述详细,谈感受、说理由都要充分。暗比是文章表面上似乎没有比较,仅就一幅画做文章,但其字里行间隐含着比较,在阐述喜欢的理由时是相对着另一幅漫画而言的,这是一种内在的比较,写起来相对明比就有一些难度了。

题例演练场

1.下面(甲)(乙)两幅画,分别是对小说《药》与散文《荷塘月色》中的两个片段的内容进行的描摹。按要求写两个片段。

要求:(1)认清这两幅画分别表现出怎样的情景。(2)语言表达符合原文的语体风格。(3)每个片段字数150字左右。

2.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按要求作文。

要求:(1)可以抒发感想,发表议论,展开想象。

(2)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写记叙文,要在画面内容的基础上,想象出更多的细节,比如人物的神情、语言、动作或心理活动。适当的抒情、议论也是必要的,有利于画龙点睛,突出主题。写议论文,需要宕开思路,虽然是从画面内容出发,却又不能止于对画面的解说。

3.仔细观察下面一组漫画,按要求作文。

一对小花狗

要求:(1)用说明性文字说明这组漫画画面内容,200字左右。

(2)从画面内容中提炼一个观点,写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对这组漫画的内容进行说明时,要着重训练思维的条理性:第一, 概括出每一小幅画的大意;第二, 理出故事情节,或前后因果关系;第三, 要客观,画面有什么就写什么,不能论述、评价等。

看看下面的成语对你选择角度进行议论是否有启发:自命不凡自惭形秽不卑不亢各行其是自得其乐自暴自弃趾高气扬妄自菲薄

4.仔细观察右面的漫画,自选角度,题目自拟,写1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写作导引下面的题目是从不同的角度拟出的,作文时可参考。(1)说说“毁坏――恶习不改”(2)教育应从“根本”入手(3)警示语,能起多大作用(4)面对“禁止攀越”时

素材加油站

一、睿语集粹

1.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鸠

2.正如田地愈肥沃,蒺藜便愈茂盛一样,一个绝顶聪明的人的心里如果不去播下智慧与德行的种子,它便会充满着幻异的观念。――夸美纽斯

3.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

――歌德

4.原谅他人的错误,不一定全是美德;漠视自己的错误,倒是一种最不负责的释放。

――《三毛随笔》中谈对待错误

5.最大的困难是你有没有一种力量来面对自己的真实、弱点。

――一网友问电影导演贾樟柯在试图构筑的自我电影美学里,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贾樟柯如是回答

二、文段选粹

美丽一次

轮 子

在非洲的戈壁滩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花呈四瓣,每瓣自成一色:红、白、黄、蓝。通常,它要花费五年的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然后一点点地积累养分,在第六年春,才在地面吐绿展翠,开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鲜花,尤其让人惋叹的是,这种极难成活的依米小花,花期并不长,仅仅两天,它便随母株一起香消玉殒。

山羊过独木桥作文【第二篇】

高考作文指导园地里是比较荒芜的,可谓“杂草园”,所缺的是真正可供我们借鉴的好“花”。市面公开发行的什么《满分作文快递》《真卷作文》有相当多的文章都是粗制滥造的,并不能给中学教师和学生带来多少有用的东西。

也许书的作者不服气,那就让我们举例说明一下。比如方才提到的《满分作文快递》,书中关于2014年全国卷“山羊过独木桥”的材料作文,所选示例有文曰《生命因相拥而美丽》,因篇幅限制不能全录,仅看标题便知其陋。“山羊过独木桥”的材料作文题是道好题,既通俗大气,又有深刻内涵。而这篇选文简直在亵渎这道试题,文题明明讲的是体育比赛,规则要求赛手从桥两端相向而行,相遇后以“对决”形式迫使对方落桥,自己成功到达端点者为胜,但有一组选手相拥共保平衡,双双顺利过桥。此题考的是关于“序”的认知,“序”动词之义是管控,名词之义是秩序。通过管控保障秩序,而“序”的改变则要求“有序”进行,正如当前谈“法”的修改要按“法的修改法”去修改一样。“相拥”过桥无疑是违背当时赛规的,“当场”为犯规选手辩解争吵也违背“序的有序改变”之精神。哪来的“美丽”?以非为是,无是无非,不能是是,不能非非,如此为学生示范,无论是做人做事还是做文章,都是很大的误导。此类文章在此类书中不是仅有此而绝 无他。

也正是出于对此类“杂草”的愤怒,南开大学文学院徐江老师以七旬“高龄考生”的身份写下《一位大学教授的高考“下水文”》。正如徐江老师在书中前言自述,“就是与此风对抗而作”!教育兴衰,匹夫有责!在这里我感受到一位老教师对当下语文教育的忧虑!他在做“匹夫”撼“大树”的事情啊!

我们唐山有俗语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徐江老师既然放言与高考伪劣“满分作文”对抗,当然就得写出真正的好作文。《一位大学教授的高考“下水文”》堪称是我们中学教师教学生写高考作文的学步车,堪称学生学习写高考作文的学步车。

“学步车”一概念出自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一书。康德说,知识可以被教导,但能力只能被锻炼。但是,这并不意味教师可以不作为。教者要为学习者按其所教亲自“下水”写作,制造出“学步车例文”。在教师讲是“下水文”,在学生讲是“学步车”,顾名思义,老师要为学生打造写高考作文的“学步车”。

读徐江老师《一位大学教授的高考“下水文”》,可学什么“步”呢?

比如可学“逻辑思维应试步”。

让我以2014年湖北省高考作文试题为例分析。其题大意是说有某些人作登山游,凡信山腰有美景者,皆登至山腰见到了参天古木、山幽林静之美;而不信者留在山脚。在山腰,凡信山顶有美景者,会当凌绝顶,看云海茫茫,一览众山小;而不信者流连山腰。

面对这类试题,徐江老师教你先按照一定的方法,从试题中归纳一个具有一般性的道理――“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有所前进,大都缘于美好期盼的激励;没有它,往往止步于当下”。

之后,他又示范如何以上述归纳的一般道理为纲,写出内含这一道理的精美散文――《山上有一片红叶》。文中叙述一群学生爬山,有几个胖子在半山想打退堂鼓,恰在这时腿快的同学已下来,并对他们说“山上有一片红叶”。结果,为看几个红叶胖子居然爬上山顶。在山顶,大失所望,只有几株小树长出些褐红的嫩叶。当他们向骗人者问罪时,人家说:“我们说的是一片儿红叶,没说一片红叶。”还有调皮者说:“要不是一片红叶的诱惑,你们上得去吗?”是啊!人生的旅途需要有“一片红叶”的期盼,没有它,就没有动力,就会止步于当下!

比如可学“哲学思维应试步”。

让我以2014年全国卷“给动物喂食”材料作文试题为例分析。这道试题是――不少人因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它们丧失觅食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

面对这样的试题,徐江老师给我们讲,我们是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的统一论者。他写出了《用“惩罚”制止“爱”的行为引发的思考》示范文,他说:“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须统一,不但要有善的愿望,而且还要看其行为有善的结果,这时才能评判他的行为是好是坏。所以,我们不仅要有善良的意愿,还要有足够的智慧,把好事 做好。”

从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统一的角度写这题的应试文显然就能大大超越他人。

康德说:“实例是判断力的学步车,缺乏判断力的自然才能的人绝不能缺少它们。”实话实说,我们中学教师和学生大部分在写作方面缺乏自然的判断力,徐江老师的“下水文”具有宝贵的教育价值,我们“绝不能缺少它”!

山羊过独木桥作文【第三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1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

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独家解析

2014年全国新课标Ⅰ卷作文题目仍是一则材料作文,是2014年最有创意的作文命题。材料讲述的是为民学校在一次已有既定规则的“山羊过独木桥”传统项目比赛中,一组比赛双方采用和习惯不同的新方式完成比赛,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与相关思考。题料接近考生生活,暗合社会问题。试题既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又考查辩证思维、多向思维的能力,还注重对考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可谓一箭数雕。

材料表明,在比赛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都会面临如何看待和执行规则的问题。这是一个二元对立的递进关系的材料,分为两个部分,有两个有效信息:一个通过,一个被挤下桥,这是信息一,突出了“规则”;预赛时两个学生“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是信息二,即“打破规则”。这两个信息是审题立意的核心,是首选角度。按照常规思维方法审题,可以作以下解读:

一、尊重规则。比赛队员的“新情况”不能让观众享受比赛,甚至会让裁判无所适从。人们要看的是比赛,结果却看到了一场毫无硝烟的两全其美,同时,这又不符合以往的习惯。由此角度,可立意为“应该遵守规则”。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只有遵守规则,才会有公平竞争,才不会出现有悖体育精神的现象。因此要理性竞争,不能破坏“游戏规则”。

二、勇于创新。面对固有的“规则”,比赛选手勇敢地改变“习惯”,并且达到了比赛的目的,双方都得以顺利过桥。从“传统项目”到“新情况”,从有规则到变通创新,喻示着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常常遇见的情况以及应有的态度。据此,可立意为“要勇于创新,敢于打破规则”。只有挑战规则,打破规则,才能解放思想,寻求更好的发展。

三、合作共赢。双方选手相遇,并未发生常见的山羊抵角般的对抗,而是采用了“互相抱住,转身换位”的和平甚至温暖的方式,凭借“友好”之举顺利过桥,获得双赢,感动了观众和裁判。社会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此类现象,有些事情确实像材料中的这场预赛,并不是双方必须拼个你死我活。所以,这种“新情况”正是体现了“合作共赢”的主题,是一种生存智慧,值得倡导。

四、秉持公正。对于“违规”的参赛选手,无论是观众、运动员或裁判员,都要谨记“规则面前无例外”,不要因为任何主观因素而影响自己对事物客观公正的评判标准,做到一视同仁,不能纵容违规者,绝不允许任何特殊公民存在。

以上解读都能围绕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无可厚非。然而,依照常规思维单向立意,缺乏多维度辩证思考,一定不是最佳立意。我们切记:不管一则材料的立意角度有多少,有且只有一种立意是最切合题意的,即最佳立意,亦称“黄金立意”。对于本题,我们可以把两个信息捏合到一块――先要制定规则,遵守规则,让事物逐渐成熟起来,然后从内部打破规则,让它更好地发展,即“要遵守规则,又要敢于打破规则,在‘立’与‘破’中不断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如早期填词十分讲究“平缓短促”的规则,出现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词作。经过长期实践,这种规则桎梏了人的手脚,不便于抒发情感,词到柳永为之一变,出现了慢词长调(分上、下两片),柳永成为“破坏规则”的人,也因此成为一代词作“大家”。如能这样立意,一定会更具思辨色彩,更全面,更准确,更深刻。

审题误区

山羊过独木桥作文【第四篇】

一、从整体角度,可以进行如下思考:

1.全面分析材料内涵

一些承载着一定生活哲理的材料,如2014年新课标Ⅰ卷、广东卷、湖北卷等,通过对一些现象的分析引申命题的意图。审读此类材料时,需要有整体观,需要全面理解材料内涵,清楚材料的思想内容,挖掘出命题者要表达的情感倾向。具体思考时,应该抓住陈述对象,概括出材料的中心,由此确定写作的立意。

如2014年新课标Ⅰ卷材料: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的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地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事后,相关的争论还在继续。

分析这则材料,首先要明确材料陈述的对象是一次“两人过独木桥”的比赛。而在这一比赛中,无论是按规则使对方落下桥,还是打破规则相抱而过,实际上都是围绕“规则”这一中心话题的。后面的争议,针对的“这种做法”,其实就是“打破规则”,因此,这一材料的最佳立意就应该是“规则”。而在这一基础上,可以从“坚守规则”和“打破规则(变通)”这些角度来分析。如果不能对材料进行整体概括,得出“合作、双赢”等立意方向,或者围绕“争议”来谈,虽然也符合题意,但不属于最佳立意。

2.整体把握逻辑关系

一些具有情节性的材料,如2014年高考全国大纲卷(广西)和重庆卷,往往通过一个小故事表现出鲜明的主旨。在分析此类材料时,需要对整个故事内容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分析出故事的层次,理解各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明确故事所承载的主题思想。这一主题,一般就是立意的核心。不过,很多考生在理解此类材料时,对材料内部的逻辑关系分析不清楚,对主旨的把握也就不够全面,从而出现偏题甚至跑题的现象。

如2014年广西卷作文材料:

农民工老王突发胃穿孔,被送进医院。为救治这名贫困患者,医院开通“绿色通道”给他做手术,又进行了十天治疗。虽然老板主动送来5000元,老王仍欠下4000多元医疗费,而医院默许他出了院。老王刚一康复就回到了工地:“哪怕打工还钱再难,我也得努力。是医院和老板救了我。”可欠款还是像石头一样压在他心上,最终,老王鼓足勇气找到医院,说出了想在医院打工抵债的心思。院方深受感动,聘他为陪检员,老王也特别敬业,作为曾经的患者,他格外懂得怎样帮助病人。

通过分析,这是一则颇具现实感的事件。事件的情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老王生病,医院在没有收费的情况下为其治疗,老板则主动送来住院费。第二部分写老王出院后努力为老板打工,并主动要求到医院打工抵债。很明显,这两个部分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因果关系。第一部分突出的是老板和医院的爱心救助,第二部分表现的是老王的感恩与回报。在具体立意时,将这二者恰当地融合到一起,才是最佳的选择。当然,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而在写作时将另一方面作为陪衬也是可以的。可是,如果不能准确把握两部分之间的关系,很容易在立意上出现偏差。

二、从关键点角度,可以进行如下思考:

1.理解关键句

有一些作文材料,往往通过一些总领句、概括句等来揭示中心,如2014年高考北京卷、天津卷等,分析此类材料的立意方向,应该在理解了材料各语句关系的基础之上,找出其中的关键句,体会其含义,理解其意图,从而确定正确的写作方向。有考生在分析时抓不到关键句,而一味在一些分析性句子上下工夫,最终会偏离材料的核心,得出不正确的立意。

如2014年北京卷材料:

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做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

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

通过分析,第一段内容是对北京老规矩的列举及影响的介绍,第二段则写了老规矩被淡忘后又重新拾起。最后的提示语,“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这句话,是既是对前面内容的一个总结,又是对写作中心的一个归纳。如果能够抓住这句话进行分析,便会清楚这一题目主要是就“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一现象进行理解,那么,具体写作时,就应该将“重新拾起并受关注”作为写作重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背景,并引申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如果一味地分析老规矩,甚至简单列举几个老规矩,就有些偏题。

2.体会关键词

一些就某一现象进行陈述的材料,如2014年高考辽宁卷、江苏卷、山东卷等,在展开材料时,往往会通过一些关键词来提示写作中心。这样,在审题时,就需要将材料中那些反复出现的词语,或者作为陈述对象的词语,或者有着深刻内涵的词语提取出来,围绕材料内容,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得出准确的立意方向。而一些考生在分析材料时往往不能找到这些关键词语,也就不能体会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最终造成审题上的失误。

如2014年高考辽宁卷材料:

夜晚,祖孙二人倚窗远眺。

“瞧,万家灯火,大街通明,霓虹闪耀,真美!”男孩说,“要是没有电,没有现代科技,没有高楼林立,上哪儿看去?”

老人颔首,又沉思摇头:“可惜满天繁星没有了。沧海桑田,转眼之间啊!当年那些祖先,山洞边点燃篝火,看月亮初升,星汉灿烂,他们欣赏的也许才是美景。”

祖孙二人的对话,代表着两种观念。而在对话中,他们都提到了“美、美景”,那么,这就是一个关键词。在写孙子眼中的美景时,“现代科技”则是关键词语。在写祖父眼中的美景时,虽然没有关键词,但可以概括出“自然生活”这一内容。这样,具体立意时,只要围绕“现代科技”与“自然生活”思考,无论突出哪一种“美”,都是正确立意。有考生看不出这些关键词,因此在立意时便出现了偏差。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1 567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