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书笔记【精选4篇】
【序言】由阿拉题库最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论语》读书笔记【精选4篇】”作文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论语的读书笔记【第一篇】
在个人工作繁忙,工作生活压力大;整个社会比较浮躁的背景下,按照孩子老师布置读《论语》,读后自己的心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净化,为人处世、学习教育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的启发。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首位,其次才是文化学习。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孩子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尊敬兄长,做人言行要谨慎,讲话要讲究信用,广泛地与众人友爱,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由此可见,孔子认为在学习知识之前应先尽孝道,这也正好证明了“孝”在孔子心中地位之高了。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说的是为人要重义轻利,君子懂得的是大义,小人懂得的是小利。
孔子在政治统治上崇尚“为政以德”的思想。子曰:“为政以德,譬如星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他。
在人品第一重要之后,要重视学习。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贤人,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类似的毛病。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勤勉而好学,不以向比他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
总体而言,论语中有好的观点,也有迂腐过时的观点,我们要吸收其精华。
譬如综上所述的孩子从小教育要将道德品质放在首位;学习要温故而知新、不耻下问;为人要重义轻利;为政一方要实行德治,正人先正己等。
读好书使人心灵净化,读好书使人类进步!
《论语》读书笔记【第二篇】
一代圣贤万代师表智者仁爱师传典范;国学《论语》儒家精论名句箴言昭示求者。实可谓:"天不生孔子万古如长夜。"
穿越千年的时光隧道感悟经典的平凡智慧;之前求学之初片语浅识而今处世之时虔诚拜读;虽不能明晰其博大精深却也叹服其中受益非浅。
孔子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特别在教育方面成就卓著。他一生中有一大半时间致力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弟子三千七十二贤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造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树立了良好的师传典范。
现代的人大多是从《论语》对孔子教育思想有一些细致的了解其间发现他的教育思想与当前的教育有许多相通之处很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我无以例外寒假期间潜心拜读先师大智略有心得愚见贻笑大方。
欲教人德为先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教会做人"不仅是孔子提倡的德育目标也是当代众教育家所提倡的德育目标。"务本"就是学会做人学会作一个有仁爱之心能"泛爱众"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孔子特别重视道德的作用甚至存在着把知识纳入道德范畴的倾向他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没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知识也不可能持续发展。"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即使达到一定的水平不能以高尚的道德品质加以保持知识水平也会下降倒退以至完全丧失。孔子这种主张在揭示德与智的关系方面指明了德对智的统率作用。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抓好德育要真正把德育放在整个教育的基础地位首要地位来抓。
《论语》读书笔记【第三篇】
初读《论语》是小学。那时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名句就萦绕在心尖。因为年龄的限制,不知道其深层次的意义,但其表面的意义却依旧可以指导我学习,待人处世等方面。学习方面要精益求精,要温故,才能提高成绩,这样“不亦乐乎”。有朋友来,有人不理解,要安然待人,不愠不怒,安之若素,这也是一种修养。小学时就感受到了儒学大家的那种风范,安静平和淡泊,孜孜不倦的儒雅身影从此便在心中站了一个位子,在心灵深处为其辟开了一处桃源幽谷。
再读《论语》是高中时期,抛弃了小时的稚嫩与纯真,接触到了社会的阴影,阳光下的雨水,也开始感叹“举直错诸枉”与“举枉错诸直”的区别。开始关心国家大事,心中正气殷然,俨然一副“舍我其谁”的壮志豪情。开始幻想如孔子虽风雨侵袭,身影犹不倒,为国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这时的孔子不再是谆谆教诲的教者、师者形象,而是忧国忧民抵挡战火为国奉献的爱国者形象。
如今,初入大学,翻开《论语》,又是一番天地。
《论语》几乎涉及了我们在社会中的一切,大到国家兴衰,小到家内孝悌,从教育到治国,从人性到君子,无一不泛着智慧的光辉,我感触颇多。“半部论语治天下”是有道理的。《论语》涵盖了待人处事接物的准则,学习以及教育的要求,做人的品格为政的方法,礼的道理。试问一下,这样的《论语》又怎会不受人喜爱呢?任岁月的风霜侵袭,他历久弥新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里程碑。
读《论语》,我读到了做人的道理。
首先做人要正直。“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孔子认为只有正直的人才能在世上生存,不正直的人只会在侥幸躲避灾难的的境况下才能生存。这种说法好像是不存与现实的,现世的人们尔虞我诈,把正直看成是讥讽的事物。好像只有“折腰之人”才能真正的掌握世界掌握自我。其实不然,正直之人虽在现实少见,但古人也有一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折腰之人”虽在一定的情况下占尽了便宜,但是究其结局,都只会是“自食其果”,逃不过法律的制裁,虽逞一时之乐,却丧失了整个人生。其次,做人要有仁德。“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仁德的人安于仁,聪明的人实行仁也会得到好处。但是对于仁德孔子的要求似乎是很高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他要求仁德之人要有礼有乐却又不仅仅如此。“仁者先难后获”,仁德的人对艰难的事要抢在别人之前做,对能获得奖赏的事便退居人后。这就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味道了……《论语》中多次提到“仁者”,“仁人”,可见其实孔子的追求也就是成为一个仁德的人,而他也的的确确做到了。他对于仁的要求很高。曾有人问他他的弟子是否能称为仁者,他也仅仅说弟子有某项才能,对仁,却“未可知”。他的心目中“仁者”几乎可以与神是同一级别的。“维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做人要仁德到现在也是适合的。“仁德”是每个人在心中的目标,完善自己的仁德,即使是箪食瓢饮在陋巷,我们也会“不改其乐”的。
再次做人要孝。孝一直扎根于中国人的心中,什么是孝?孔子在面临不同的人时的提问,回答也不同。“无违”、“父母惟其疾之忧”、“能养与敬”、“色难”(《为政》)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孔子的孝的回答也不同。孝是不违背礼节,让父母放心,常存孝敬的心赡养父母,和颜悦色的侍奉父母等。但究其根本,我认为,孝不仅是在生活中对父母的孝敬,关心父母同时保护自己不让父母担心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孝,不仅是对父母的关心也暗含了关心自己。中华民族向来重孝“百信孝为先”。每念及“孝”的文章,眼前就浮现父母的身影,我可以这样说,也许我并不是个十分孝顺的女儿,但却不是一个不孝的孩子。也许我做得不够好到时我努力做好。
读《论语》,有感动的、有佩服的、有向往的、有沮丧的;《论语》在人类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给予我们很多的指导。它过去影响着我,现在影响着我,未来,它势必会影响着我。它是常伴我一生的明灯将始终照亮我的征途。
现在读《论语》读出这般内容;也许当我再次拿起这沧桑画卷时,又会是另一番光景,我只想说《论语》值得一生珍藏,一辈子去阅读。
《论语》读书笔记【第四篇】
历史的画卷,因岁月的冲洗,显得枯黄陈旧,将历史的足迹点点抹淡。然而,华夏五千年的文化,总有些像《论语》一类的书籍虽早已褪去了华丽的色彩,显得古老陈旧,但实则它与我们的距离并不遥远。——题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卫灵公》。《论语》中有许多简单的道理需要我们去感悟与实践。它用的文字往往言简意赅,但其蕴含的道理绝不会同表面一样容易。就像《论语·卫灵公》中记载的,孔子的学子之一子贡,曾问了孔子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意思是有没有一句话可以使人终生奉行的呢?孔子用商量的语气对他说:"其恕乎!"什么叫"恕"呢?孔子又用了八个字解释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那么也就是说,做任何事,都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不要强人所难,更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用现如今的话说,就是要学会宽容。
《北京日报》曾刊登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少年在公交车上吐了一口痰,女售票员让他擦掉。少年感到很难堪,不愿去擦。女售票员给了他个台阶下,自己用纸把痰擦掉了。事后少年很后悔,他给报社写了封信,表示向这位售票员道歉。这件事告诉我们,得理且让人。宽容的感化常比剑拔弩张的作用要恒久得多。如果她不这么做,而是硬逼少年去擦痰,结果会是怎样的呢?也许,不用我说,也可以想象得到。正因为女售票员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所以以宽容之心完美的化解了这件事。
怎样算宽容呢?就是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换位思考,包容他人;就是要学会忘记。因为克制性的宽容,不是真正的宽容,它不能从根源愈合心灵的伤口。只有那种不记、不究的宽容,才是宽容的真正境界。
"其恕乎!"——就一个"恕"字,教会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的快乐,如何适应日常的秩序,找到人生的目标;就一个"恕"字,就是我们自己的一幅健康的心电图,是这个世界的一张美好的通行证。让我们学会如何去宽容别人吧!得过且过,我们的生活才会快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人着想,人也会为你着想,真诚才能换真心。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世界会更加和平,安宁。生活会更加和谐,幸福,并充满了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