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作文大全 >

《倾城之恋》读后感汇总4篇

网友发表时间 665717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倾城之恋》读后感汇总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倾城之恋读后感【第一篇】

这些天看完了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好像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张爱玲的作品,她的那些作品多多少少听说过,甚至耳熟能详,可是却也一直没有买她的书来看,一是在那之前很少看小说,我书架上大部分的书都是些名人传记,小说没有几本,基本上全是侦探类的小说,二也是因为对她不了解所以也没有多大兴趣去拜读她的作品。

之前有朋友批评过我看书的方法,他说我看书之前都没有去了解一下作者,这样就不能很好地理解书里面的内容了,要想了解一个人的作品,首先就得了解写这个作品的人。所以在此之后,我每阅读一本书,就会先了解作者的事迹,以及他是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下写下的这本书,很多时候,书中的人物形象都会有作者的影子。

其实在此之前在了解陆小曼、林徽因、胡蝶、李香兰、萧红等人的时候就已经了解了一下张爱玲,只是时间久了,仅存的记忆少之又少,只是约摸记得有个被称为汉奸的人叫做胡兰成,张爱玲不顾他的'汉奸身份,也不管他有家室,就这样和他在一起。这次翻看起她的书,才又重新去了解了她一下。

胡兰成和他的妻子离婚,成就了和张爱玲的婚姻,没有法律的保护,就只有一纸婚书。白落梅曾在《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的封面上写过这样一段话: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到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好说,唯有轻轻一问:“噢,你也在这里吗?”当张爱玲遇到胡兰成,遇到那个懂得她的人,她便奋不顾身地追随了。

后来胡兰成身陷囹圄,逃窜到其他地方,竟爱上一个比他长两岁的寡妇,后来张爱玲万里寻夫,找到了他,他竟没有半分的喜悦,满是惊讶和震惊。在那里张爱玲为那个寡妇画像,发现她的五官越来越像胡兰成,好不震动。她觉得她在那里就像一个小三,他们两才是“一对”,在那里她好不落寞,只得选择离开。她明白,这段“低到尘埃里,从尘埃里开出花来”的爱情结束了,她决定离开那个心里装着几个女人的男人。他们的那段“倾城之恋”已然谢幕了,她给胡兰成写了一封诀别信:“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的了。这次的决心,是我经过一年半→←长时间考虑的。彼惟时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张爱玲曾对胡兰成说:“我将只是萎谢了。”萎谢的不仅仅是爱情,还有她的文采,此后张爱玲的创作也进入了低谷。在她的《色戒》里面,虽然是写的是丁默村与郑苹如的故事,但写的却是她自己真实的内心,是她自己和胡兰成的内心世界。

《倾城之恋》算是我看过她的小说里面结局比较温馨美好的了吧。最初我以为的“倾城”以为是女主人公有着倾世的容貌,亦或者是段轰轰烈烈的爱情,然而当我看过了之后,才明白这个“倾城之恋”是指他们的爱情是发生在城倾的时候。  “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唱歌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似是在写白家,这个没落的贵族,因循守旧,死要面子。但是白流苏,白家的六小姐,却是一个思想先进的人,她在那个保守的时代学交际舞,也敢于和自己不幸的婚姻说再见。但是自私的白家人为了自己的日子好过,要流苏为死去的丈夫守寡,即使被安排在祠堂,一辈子吃穿也不愁了,哥哥也将她的钱都花光了,却说离了婚在白家白吃白住,饭钱也很贵。白流苏想要逃离,但是她一个人能逃到哪里去呢?她需要一个男人帮她脱离这个现状。

直到她遇到了范柳源,一个“嫖赌吃着,样样都来,独独无意于家庭幸福”的海归浪子,他“把女人看成他脚下的泥”,她才看到了自己的希望。他喜欢流苏,甚至想方设法把流苏带到香港和他相处,但是却没有想过给流苏一段婚姻。

流苏身上有一种古典之美,柳源曾对她说过:“你知道么?你的特长是低头。有人善于说话,有人善于笑,有人善于管家,你是善于低头的。”他想过他们的未来,她想带她去马来西亚,“回到自然”,他不能想象她“穿着旗袍在森林里面跑”,也不能想象她“不穿着旗袍”,因为在他眼里觉得她“不应当光着膀子穿时髦的长背心,也不应当穿西服,满洲的旗袍倒合适一些,可是线条又太硬了”。可见柳源是爱着流苏的,能够把一个人观察得这么细致,不是爱又是什么呢?

可是他却没有带点真心,他们都在彼此试探。柳源曾在墙下对流苏说道:“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侯在这堵墙根下遇见了……流苏,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在流苏离开香港的最后一晚,柳源给流苏打电话:“流苏,你的窗子里看得见月亮么”。他终究没有说出“我想去你房里看月亮”这句话。而流苏,觉得这一切似真似梦,如果不是在自己的脑海里想过了千万遍,又怎么会是梦呢。他们之间在这次香港之行中,终究没有彼此敞开心扉。

流苏回到上海后,收到柳源的电报:“乞来港。船票已由通济隆办妥”。流苏收到之后,还是“忍无可忍”来到了香港,不仅仅是为了柳源的风姿卓茂,还有家庭的压力,那是她最痛苦的成分。那天晚上,柳源到了流苏房间“看月亮”,因为那边看的“更清楚一些”。最终香港的落寞成全了他们之间的爱情,面对兵荒马乱,他们能做什么呢,也许就只能相爱,“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城市倾覆了”。“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他们真的恋爱起来了,婚姻将他们捆绑在了一起,再也挣脱不开。

从此“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倾城之恋读后感【第二篇】

在很多人眼中,范柳原就是一个放荡不羁,玩弄女人感情的情场高手,他与白流苏的爱情只是两人各取所需,毫无感情存在。其实不然,范柳原是真心爱着白流苏的。范柳原幼年时候不幸的遭遇,加上父母非正式的结合,促使他养成了怪癖的性格,虽然生活在海外,但范柳原的骨子里还是一个传统的中国人,有着中国人固有的执着,正如范柳原自己所说的,“你说新派,大约就是指的洋派,我的确不能算一个真正的中国人,直到最近几年才渐渐的中国化起来,可是你知道,中国化的外国人,顽固起来,比任何老秀才都要顽固。”所以范柳原的爱情都藏在了他油嘴滑舌的调皮话里面。

范柳原爱真正的中国女人,而恰巧,白流苏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女人,尽管经历了外国文化的冲击,也仍然坚守传统的女人。范柳原爱上了白流苏身上的中国女人气质,发现爱情的范柳原费劲心思的接近白流苏,正因为是遇到了真正的爱情,所以范柳原才会小心翼翼的通过徐太太牵线,把白流苏接到香港。在香港见到白流苏范柳原的第一句话“我在这儿等着你呢。”直爽不造作,看似表面调皮话,却是隐藏了他的真心,原本应该要到新加坡去工作的范柳原却为了白流苏留在香港,如若不是真心,直接让徐太太找个借口,哄骗白流苏到新加坡就可以了,何必在香港耽误工作呢?而且范柳原曾对白流苏说过:“你知道么,你的特长是低头。”,“无用的女人是最最厉害的女人。”白流苏无一技之长,唯一的特别的就是容貌倾城,但范柳原却用她最拿不出手的缺点来赞美她,滥情的`人只会夸赞对方美丽,不会专挑上不了场面的来说,爱一个人就会接受她的全部,包括别人所不齿的东西,尽管范柳原说的是调皮话,却是走心的告白。

情到浓时,总会有些情不自禁,范柳原在舞会上说,“有些傻话,不但是要背着人说,还得背着自己,让自己听了也怪难为情的。譬如说,我爱你,我一辈子都爱你。”这些话在白流苏听来是废话,不正经的,如果这话放在范柳原没有中国化之前,确实是信不得,但是一个中国化的外国人,比任何老秀才都要顽固的人,什么时候下会说出我爱你?难道不是情到深处之时?说到底,范柳原是有爱的。任何处在爱河的男人都想着在女人面前表现得沉着稳重一些,而范柳原给白流苏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因为她渐渐发觉了,他们单独在一起的时候,他总是斯斯文文的,君子人模样。不知道为什么,他背着人这样稳重,当众却喜欢放肆。”如此上心,滥情这个词不适合解释这样子的现象。白流苏生气,范柳原会耐心的哄他,“他一路陪着小心,低声下气,说说笑笑”对待一个不爱的人,何须耐心的哄着呢?

范柳原有玩的资本,正如他自己所说:“其实我用不着什么籍口呀!我爱玩----我有这个钱,有这个时间,还得去找别的理由?”但他对白流苏却是用了十二分的力气,“我自己也不懂得我自己-----可是我要你懂得我!我要你懂得我!”范柳原尽管内心已经绝望了,但还是固执的,哀求似的对着白流苏说“我要你懂得我!”这是范柳原得不到白流苏情感上的回应时,内心的悲伤与呐喊,白流苏一次次的误解,使范柳原的真心得到了打击,想要的爱情没有如期到来。尽管失望,但范柳原仍然想着带白流苏一起去马来看原始的森林,爱她,所以想带她去森林里奔跑,那是一种原始的爱情,无关世俗的诱惑,也无金钱的交易,只有最原始的情愫,那是范柳原爱着白流苏的表白,公开的表白。因为爱着,所以才会想着要所爱之人吃醋,白流苏一句不真心的醋话,范柳原就能拍手道:“这还像句话!话音里仿佛有三分醋意。”仅仅是三分的醋意,范柳原就与白流苏和好,这何尝不是心疼白流苏?

战火燃起,安危难保,流弹不停的划过天空,该逃命的都逃命去了,如果范柳原只是把白流苏当做寂寞时候的情妇,又怎么会在炮弹横飞的时候跑到危险的地方,去接白流苏?他有钱,又有能力在那样的乱世中生存下来,为何还要去找白流苏?“范柳原用另外的一只手拖住她的头,急促地道:‘受了惊吓罢?别着急,别着急。你去收拾点得用的东西,我们到浅水湾去。快点,快点!’”那样的人,却能为一个女人把自己处在危险之中,这是爱了。因为爱进骨子里了,所以,西装外套可以交给白流苏来拿着,在她面前不需要客套的绅士风度了,因为爱就是坦诚相待,所以这时候,范柳原的爱情是实在的,不再是用油嘴滑舌来掩盖自己的真心,他可以抛弃滥情的外表来表达自己的情愫,他可以认真的对别人说:这是我太太!

范柳原一直被人说着滥情,喜欢对女人说着俏皮话,但至今为止,他只是真正的对着白流苏说过,面对其他人,范柳原一直都是进退有度,不过度接触。范柳原不爱其他女人,他只爱一个白流苏,他也不曾向谁表白过,他的表白只给了白流苏。尽管白流苏一直不承认那是范柳原的爱情,但是我却觉得那是张爱玲对爱情的误解,是张爱玲自身的坏境影响了她对爱情的看法,所以也影响了白流苏的爱情。白流苏认为那是范柳原调戏女人的手段,其实,那是范柳原对白流苏的公开告白。那是范柳原真正的爱情。

《倾城之恋》读后感【第三篇】

《倾城之恋》是1篇中篇小说,当时的张爱玲还很年轻却成名了,不愧是天才作家。

《倾城之恋》早被香港人拍成了电影,我没有看过,这是值得庆幸的好事:倘若之前先看了电影,看书时脑子里就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阅读的兴趣便减了大半。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较早期的一个中篇,也算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一个二十八岁的离过婚的没落大户人家的女儿白流苏,回到娘家,惨遭哥嫂排挤,却意外地将其七妹的相亲对象范柳原夺了过来。流苏和柳原都是精明的人,他们在感情上锱铢必较,不肯输对方半步,最后由于香港战争的爆发,战世的混乱才使两个相对无趣的人成就了婚姻。

白流苏是相当渴望这场婚姻的,正象苏青所说:一个离过婚的女人,求归宿的心态总比求爱情的心来的更切,虽然取悦柳原是太吃力的事,但她还是笑吟吟的。

相对于白流苏,我本人更喜欢范柳原,他在某些方面还是表现了较天真的一面的,最使我难忘的他在一天深夜给流苏打了四次电话,前两个电话是争吵的,最后一个电话柳原这样说:

流苏,你的窗子里看得见月亮吗?我这边,窗子上面吊下一支藤花,挡住了一半,也许是玫瑰,也许不是。

这在整篇小说里,是难能可贵的浪漫。

小说的尾部很耐人寻味。

四奶奶决定和四爷离婚,众人都派流苏的不是,流苏离了婚再嫁,竟有这样惊人的成就,难怪旁人要学她的榜样。

令人莞尔。

掩卷之余,我更惊叹作者的成熟与事故。写这部小说时,张爱玲只有二十三岁,难以置信!何以一个二十三岁的女子,竟有着如此老辣和冷酷的笔触!难怪有人说,张爱玲是一个天才,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女作家。

不难看出,张爱玲的小说充满着小资情调和危险意味,王安忆曾说:张爱玲是虚无的。我在读张的小说时,更多的体会是现实的苍凉和生命的疑问。

一个浪漫主义者读张爱玲的小说,将会是一种极其痛苦的折磨:因为要承受从梦想的巅峰跌落至现实底谷的打击。

于是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倾城之恋》读后感【第四篇】

很少有特别吸引人的喜剧,因为生活多数是悲剧,悲剧也更加刻骨铭心,喜剧的结局反而让人觉得做作,不过在我看来张爱玲的《倾城之恋》算是一个例外吧。

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起初,男人和女人都爱自己多于爱别人,都是精明的人,知道没有人可以许自己一个未来,只有自己和自己永远在一起。就像流苏说的:

“他爱她,这个毒辣的人,他爱她,然而他待她也不过如此。”

一直都觉得人类理智一点是应该的,动辄放弃一切,善始善终当然最好,若有一天曲终人散,怎么对得起曾经那些庞大的牺牲呢。可是又不得不承认太理智真的会错过很多原本可以美好的东西。

他们是幸运的,这个城市的沉沦,成就了他们。验证了柳原原本无心的一句话: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地被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塌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候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流苏,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

可不是么,在这种关键时刻,顾不上理智的考虑问题,只是真实的做最原本的自己:原来大家都把自己藏得很深,原来大家都是感情动物。在这样的乱世,经历着这样的倾城之恋,那一刹那的动情,足够他们和谐的活个十年八年吧。

爱受了些苦,才变得铭心刻骨。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1 665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