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忧与爱精编5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高考作文忧与爱精编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高考作文忧与爱1
我们怎样爱国
明白了爱国的含义,我们该以一种什么样的爱心去实施这份爱意呢?概括起来有三,即:忧国、救国和报国。
忧国是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思考。自从范仲淹长叹一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后,这句话就成为一切爱国者的座右铭。忧心,是一种责任,没有一定觉悟、一定的社会责任感的人不会心忧天下。这是因为,一者,国家离个人实在太远,一般人为柴米之事所扰,人情得失所缠,哪有心有力顾及国事。二者,平时治国赖有良才重器、高官谋臣,一般也轮不到普通百姓去思考国事。三者,和平时期,国家正常运转,可忧之事并不突出。但正是平地惊雷,鹤立鸡群才显得不一般,在平平常常的日子里能有一些平平常常人去思考国家大事,这才是最可贵的。
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身无分文,心忧天下。这种忧心是真正把国家挂在心上,忘不得,放不下,想得苦,思得深,不但表现为深切的责任,更表现出惊人的才学和政治智慧,当遇有阻力时又表现出非凡的勇敢。现代人中如马寅初,他在1957年中国人口还只有6亿时就提出要计划生育,却受到批判。他说:“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出来应战,直到战死为止”。古人中如辛弃疾流亡南渡后共生活了40年,南宋对他时用时弃,加起来只用了20多年,20多年间又调动了37次。但他还是不停地上书提建议,并以词抒忧愤。外国人中,如美国第一位总统华盛顿,在干满两任后发表演说绝不连任,以免为后人留下坏先例。还有1962年当我国经济困难,农村又正是公社化高潮时,陕西一个叫杨伟名的农民知识分子上书中央,要求退回到单干的生产关系。这实在大逆不道,他后来被迫自杀。但历史证明他们都忧之有理,他们的忧国文章成了历史的经典。以忧心来体现爱国要靠理性的思考,需要广博的知识和对社会规律的深刻认识,所以忧国之心多存在于知识分子之中。这是一种先知先觉,大仁大智。
救国是在国家危难时刻所表现出的牺牲精神。历史上每一次国家民族危亡之时,都会出现一批民族英雄,同时也会有汉奸、叛徒。国家危机当然首先考验着政府,但同时也考验每一个公民。这种时刻,救国是最起码的做人标准,又是凝聚全国人民的精神支柱。这时,无论哪个党派,哪个人只要能高举救国的旗帜,它就顺民心、得民意,就能得天下。中国共产党就是在领导全民的抗日战争中得到民众的认识和拥护,终于战胜,创建了一个新中国。在这种关键时刻,一个人可立成英雄,扬名于世;也可立成汉奸,遗臭万年。周作人,本是一个有影响的作家,炮声一响,便当了汉奸。千百年来,岳飞和秦桧已经成为爱国者和卖国者的代名词,分别代表忠奸的形象。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凡当时为民族、为国家利益作出贡献和牺牲的人都是爱国的,他们所体现的爱国精神并不会因现在的时势不同而失去光辉。所以苏武、辛弃疾、岳飞、文天祥、史可法、林则徐仍然受到今人的崇拜。爱国精神正是在这种传承中才得以发扬。同样我们也尊敬如华盛顿、欺大林、丘吉尔等一切其他民族的爱国者。只要不妨碍别国和他民族利益,为本国本民族的利益奋斗的人永远是高尚的。
高考作文忧与爱2
精选高考微作文
命题:曾被舍弃的微光
周迅在沉睡,她太累了,身边的李冰冰饶有兴致地盯着她瞧,思绪缠绕。“太平。”“我不叫太平,我叫周迅。”十多年前的相逢,简单而又戏剧。后来到同一家公司,接触不算多,直到……李冰冰爱怜地吻了吻她的唇:“风声过后,终于找到了曾被舍弃的微光……”周迅未睁眼,皱眉低吼:“李莲花你半夜发什么疯!”
“我要告这个所谓的天才剽窃了我的微光,赔偿我一切损失,并且这个作品产生的利润要分我70%,如果他为此晕倒,我会问他,‘你是在表演吗’?”
命题:忧与爱
“《忧与爱》=《you& I》=《你和我》。你和我,心连心,相会考场中。为梦想,千里行,相约去京城。来吧,朋友,一起好好考。你和我,心连心,将做一家人。”
“考场上她奋笔疾书,可是纵她平时成绩再好,也做不出数学最后两道大题目,她想,这辈子她无法和他进入同一所大学了。出了考场,她哭着告诉他这些,他笑了笑,安慰她,我知道你做不出来,所以我后面大题也没做,这样我们就可以考得差不多了!这是她的忧,却是他的爱。”
“我爱你、你爱她、她爱她、她爱他、他爱他、他爱她、她爱我。佛说:谁愿遁入空门,孑然一身。她说:我非君不嫁。他说:我非她不娶。Ta说:人家双生双恋,男女通吃。你说:我博爱全世界,不分种族、不分性别,爱这世上的每一个人。我说:2012,U& I未完待续……”
命题:你想生活的时代
高考作文忧与爱3
关键词:大学生;军事理论;爱国主义教育;忧患意识培养
高校国防教育将保卫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热情和精神作为教育的重点,并随着社会进步和时展赋予新的内涵,从而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国防忧患意识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责。在军事理论课程中包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有: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他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作风;增强他们的国防观念,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观念;形成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力量。
一、抓好《军事理论》师资队伍建设,明确高校国防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根据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教体艺〔2007〕1号)和《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教体艺〔2007〕7号),切实加强普通高校军事课课程建设和大学生学军活动,促进高等学校军事课课程规范化、科学化,建立有资质的军事理论课程教育教学研究师资队伍是落实这项工作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保障。高校应当把师资队伍结构状况、建设培养看作大学生国防教育的生命线。
二、结合军事课堂教学,开展国防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盛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当今社会,“振兴中华,实现四化”,全面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共同追求。而国防建设,既是这一奋斗目标的组成部分,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倡导一切进步思想和先进文化的永恒主题。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让学生牢固树立“国家兴盛我荣耀,国家衰败我耻辱”的观念, 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这也是高校国防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三、军事理论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防忧患意识
古训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孙子兵法云,”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无数的历史事实表明,一个国家倘若没有强烈的国防忧患意识,就会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国防忧患意识的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尤其是未来国防建设的主力军一大学生的国防忧患意识水平更是至关重要。国防教育活动是增强大学生国防忧患意识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在高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国防忧患意识是爱国主义的思想核心和具体体现。
四、开展军事理论国防教育“第二课堂”有利于拓深学生的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使学生在政治观念、国家意识、民族利益等较高层次上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它主要解决学生的政治立场、爱国主义精神及民族精神等方面的问题。根据《教育法》、《国防法》和《国 防教育法》开展的国防教育“第二课堂”活动,凝聚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在目标、原则、对象上与爱国主义教育保持高度的一致,以其特有的教育内涵,在全方位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品格和能力等方面,进一步拓深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已经成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利用国防教育场所,开展参观访问活动;利用优秀的文学作品、影视和戏剧作品进行教育;利用大众媒体开展教育,宣传表彰英雄人物;开展各类的国防教育讲座;鼓励大学生自发组织各类国防社团;组织各类军事体育运动等等。
五、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和自觉性,保驾护航实现伟大“中国梦”
中国为什么会出现被史学家称为“康乾”盛世在仅隔44年后,沦为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悲惨境地呢?究其原因,除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弱,经济科技落后外,主要是清政府国防废弛,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异常淡薄,以致中国国防力量极其虚弱,整个国家处于“有国无防”状态。当今世界是大变革、大转折、大发展的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期,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历史新起点。在提出的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宏伟目标下,需要强大的国防力量作支撑,也更加需要全体社会公民具有更强烈的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在思想上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精神长城。国防教育使大学生青年明白,随时接受祖国的挑选,懂得公民的国防权力和义务,树立青年报效祖国的意识,培养护国之志。
通过开展大学生军事理论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充分激发其中包含的强大爱国主义教育功能,不仅仅是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他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作风,增强他们的国防观念,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高校国防教育力争能够使大学生把民族的共同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能够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来侵略颠覆的威胁,能够为民族的共同利益不惜牺牲个人或局部利益。这样,就能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下把大家紧紧地团结起来,使中华民族具有坚不可摧的伟大力量——浓烈的的爱国主义情感。(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参考文献:
[1]焦树国;加强国防观念教育的思考[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2年02期
高考作文忧与爱4
为弥补传统正面教育的缺失,教师也应与时俱进,面对现实,根据语文教材内容适当渗透忧患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提高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形成健康且健全的心理素质。
一。已去之浪不回流,已去之时不再来――对时间的忧患意识
1.因材施教,思考现状
在语文教材中,可以找到许多劝人惜时的诗句,例如,《长歌行》中的“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满江红》中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平时,学生们也积累了不少惜时的名言警句,如“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等等。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细细品读这些诗句,还应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时间观进行思考,对时间产生忧患意识牢记“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2.借题发挥,水到渠成
朱自清在美文《匆匆》中慨叹:“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读到这儿,教师应该及时启发学生扪心自问:我的人生已经走过多少日子?我的中学阶段还有几年?这几年我该做些什么?通过点拨,让学生懂得白驹过隙,光阴易逝的道理,从而认识到珍惜时光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人生的忧患意识
1.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二十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道德的营养不良和精神的中毒对人的心灵的危害,正如身体的营养不良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一样。”教师有责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让他们得到全面的营养。
读小思的《蝉》“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引导学生对生命的珍惜。读席慕容的《贝壳》启发学生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以一颗感激的心情表达珍惜、回馈生命的激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冰心《谈生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人生犹如一条流淌的河,有平静的时候,也有急湍的时候,有时候还会遇到漩涡。每个人都必须迎接前途与命运的挑战,都应该有一种对人生的忧患,只有这样,人生才会有意义。
2.防微杜渐,潜移默化
孟子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段话充分说明了人要想成功,就必须经历苦难的磨炼。当代中学生大多数都是温室里的花朵,缺乏独立精神和自理能力。喜欢谈论吃喝玩乐、讲究穿着打扮,在不健康文化的误导下出现“追星热”“生日热”,崇拜西方的物质文明,整天围绕“金钱”和“享受”兜圈子。如果我们只强调正面教育,让他们误以为前途、命运永远风和日丽、一帆风顺,那么当他们面对人生旅途的坎坷和荆棘时,怎能有勇气去迈步?因此,教师应该通过这段话的教学,让学生领悟到:一个人活在世上,想有所作为,成就大事,必须先在行为上、生活上、思想上经受一番艰苦甚至痛苦的磨炼。
三。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对环境的忧患意识
1.因势利导,催人奋进
在语文教材中有不少以人与自然环境为主题的文章,他们以不同的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教师在上这些课时可因势利导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忧患意识。在科幻小说《喂――出来》中让学生懂得不从根本上处理环境问题,环境的污染终将危及人类的存在。在《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中,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罗布泊的消逝是人为破坏生态的恶果。让我们以前车之鉴昭示我们自己西部大开发应注意一个战略重点,就是必须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在《敬畏自然》中引导学生明白人类应该敬畏自然,爱护环境。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2.反弹琵琶,发人深省
在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忧患意识中教师除了正面引导之外,还应该反弹琵琶,让学生萌发对自然环境的忧患意识。例如,在教学《三峡》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风光上,教师应及时点拨:“2009年,三峡大坝将竣工,三峡大坝的建造固然能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我们也付出极其惨痛的代价,失去了很多很多……眼睁睁地看着那些我们引以为豪的珍贵历史遗迹、三峡美景埋入水底,再也无缘观赏到的这一切。同时也带来生态环境问题,最直接影响的是珍稀鱼类减少,甚至死亡。地质灾害也增多,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现在,媒体常常报道自然环境给人带来的灾难,诸如地震时常发生、洪水定时泛滥、泥石流频频光顾等等,致使许多人惨遭不幸,无家可归。这些灾难除了客观原因外,难道没有人为因素吗?设置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联想到环境保护从而培养忧患意识。
四。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对社会的忧患意识
1.就地取材,就事论事
在人教版新课标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篇章对历史和社会上的丑恶现象进行了细致地描写和无情地抨击。如今,这些丑恶现象并没有全部消失。教师应该在这方面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合理地认识和分析这些现象。培养学生对社会价值观、道德观,对社会制度的忧患意识。
如黄蓓佳的小说《心声》艺术地揭示了社会现实,反映了当今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重视优秀学生,忽视普通学生,歧视问题学生;课堂教学弄虚作假,摆花架子做样子。不仅教育界如此,放眼当前,国人的“喜大、好大”的情结,爱说“假话、空话”的恶习,远不止于此。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社会上的丑恶现象,并让他们反省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从而得到某些借鉴和启迪。契诃夫的经典短篇《变色龙》、鲁迅的名篇《孔乙己》中,都描写了一群无聊的人们,一出荒诞的丑剧,让我们思考:当时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如此冷酷无情。在当代社会,人情淡薄的现象仍然存在,在很多地方还演变成为令人痛惜的社会悲剧。譬如小悦悦事件,在佛山街头,小悦悦被两辆车先后3次碾轧,7分钟内十多名路人视若无睹,默然走过。是什么,让人变得如此冷漠?像这样的现象,为什么时有发生。教师要就地取材,启发学生对这一现象进行辩证的分析,心中明确社会中有些不和谐的丑陋,但真善美依然是整个社会的主旋律。同时引导学生用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尝试着寻找改变这些不和谐办法。
2.立足现实,未雨绸缪
在杨绛的散文《老王》里,我们认识了一个老实厚道、孤苦伶仃而又善良淳朴的老人。读完此文,我们忧心忡忡,充满了对老王的同情与辛酸。我们也应该清楚地意识到:一个社会不管什么时候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但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当代社会中,各地的敬老院、社会福利院风涌而起,解决了不少孤寡老人及贫困人员的生活问题。可风餐露宿者有之,沿街乞讨者有之,欺诈拐骗者有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应该只是范仲淹的专利,也是当代中学生应有的美好品质。只有培养学生的社会忧患意思,才能让学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
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对民族的忧患意识
1.抚今追昔,防患未然
加强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教育,对学生了解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民族,我们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她的伟大、灿烂。在清代林嗣环的《口技》中我们惊叹民间艺人利用如此少的道具却用嘴描摹如此丰富的内容,真是“凡是应有,无所不有”高超技艺。大师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为我们再现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带领我们走进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云南多民族民歌的文化中。叶圣陶的《苏州园林》带我们游览了有中国园林艺术代表作的世界知名园林。在这里学生感受到传统的建筑、园林的光辉成就,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以此同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去发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千百年留存至今的民族民间文化,正面临消亡的危险;身边一些矗立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建筑也轰然倒塌。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经济发展时,却渐渐失去了自我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未来的建设者,这难道不值得去思考,去忧患,去行动吗?
2.铭记历史,结合时事
语文教学,不光要“授业”、“解惑”,更要“传道”。在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表现爱国主义为主题的作品,在《藤野先生》中我们读到青年鲁迅在异国求学时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及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及字里行间的忧国忧民的感情。端木蕻良在《土地的誓言》表现一个在“九一八事变”从东北流亡者对沦亡国土的强烈思念之情和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这份情感强烈的撞击着我们的心灵。孙犁的《芦花荡》让我们认识一个具有民族的英雄性格的“老头子”,他智勇双全,痛打日本鬼子,讨还血债。教这些课文时,教师不仅要使学生了解我们近百年来的屈辱的历史还要让学生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同时还应联系我国现状,我国是一个热爱和平,永不称霸的国家,但是我国周边的一些国家却觊觎我国的领土,像近期的越南、菲律宾制造的南海风云,日本强占我国事件,都让我们提高警惕。让学生感受到只有国家的国力强盛才能真正实现我国的和平发展。用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要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民族忧患意识和民族使命感。
总而言之,忧患意识是一种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古人云:“多难兴邦、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忧患,一直是历代仁人志士所推崇的思想境界和传统美德,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从古代屈原的“哀民生之多艰”、贾谊的“上书忧汉室”、诸葛亮的“夙夜忧叹”、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到近代左宗棠的“身无半亩,心忧天下”,无一不忧国忧民。因而,深化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高考作文忧与爱5
《圣经》中也有上帝造人的故事,上帝创造了亚当和夏娃,让他们在伊甸园过着无忧无虑、无牵无挂的生活。上帝犹如溺爱孩子的父母,让他们享受,但没有同时赋予他们责任。因为无忧无虑,所以他们对一切都漫不经心,面对蛇的诱惑没有丝毫的警惕。夏娃摘下树上的果子吃了,也给她丈夫吃。因其轻率,所以违背了上帝的意旨。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伊甸园,无忧无虑的生活就此结束。
失去了上帝的关爱,失去了无忧的乐园,亚当与夏娃面对陌生的世界,开始了充满忧患的人生。伊甸园的生活诚然是享受,但生活单调,也没有任何创造和奉献;生命虽是永恒,但没有感受,也不能赋予它任何意义。被放逐之后,开始经受日复一日的劳作之苦,周边的环境不再供他们坐享其成,他们便改造环境,使之成为栖居之地,并以自己的汗水和心血浇灌出劳动的成果,供自己享用。自我向世界延伸——因为饱含忧思并辛勤劳作,所以创造物质财富,也创造了艺术和美。劳动创造了人,人成为万物的灵长,“人为自然立法”,自然因此而成为人化的自然。这些或许正是上帝的意旨,是上帝对人另类的爱,是爱的延伸,这我们不得而知。
人类正唯走出伊甸园,所以能在忧患中不断从自在走向自为,开始积极自主的生活。忧思与责任永远贯穿于积极行动的人生,衍化为人对事物和他人的博爱。这种博爱含有普世的价值,激励人们不断走向物质创造与精神的崇高。换言之,唯有被逐出伊甸园,从而坠入积极实践的生活,伴随忧思的生命才有其厚重,人生之爱才有其深沉。忧思连接着劳作,劳作连接着创造,创造意味着人类的新生。人们努力以自己的辛劳与智慧在大地上重建伊甸园,而不是安享上帝赐予的伊甸园。倘若人类不放弃伊甸园,心安理得地沐浴在上帝之爱的光泽里,便永远不能成为创造者与奉献者,人生不会有意义,也没有幸福,因为幸福并非无聊的享受。
“人”不要忘却自身由泥土塑成,人永远是大地之子。浪漫主义诗人荷尔德林认为,当科技物质蚕食人的心灵时,唯有美的经验和爱的宗教可以拯救人类。亚当、夏娃离开伊甸园,饱含忧思回归大地的劳作,便是重返自身的家园。倘若遗忘爱和责任,沉溺于物质与享受,即是精神的漂泊与生命的委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