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简单的民情日记5篇作文优质优质4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2024年简单的民情日记5篇作文优质优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民情日记【第一篇】
按照县委的要求,我们县委办把开展“二对一”帮扶作为开展“作风建设巩固年”活动,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来抓。在我们的扶贫点杏子铺镇泥溪村,办公室每个干部和镇村干部结对帮扶一户人家。 诚心初访。四月上旬的一天,春光明媚,办公室全体同仁怀着一样赤诚的心情来到泥溪村,分赴各自帮扶的家庭进行初访。 我帮扶的家庭户主叫曾买秀,当我和村支书来到他家门前时,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婆高兴地迎了上来,热情把我们迎进了家门。通过详细了解,原来曾买秀老人一家是几年前遭受山洪灾害房屋财产全部冲毁后移民到泥溪村的,在政府的帮助下才建起了现在的新家,老人现在已年过八十,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已另立门户家庭并不宽裕,小儿子身体有病早年娶妻生有一女取名肖丽丽。 肖丽丽还只有三岁时其母亲便出走了,父亲时常拖病在外务工,全靠奶奶曾买秀将其抚养成人 ,现已在读高三。 我一边听着老人含泪诉说着抚养孙女的艰辛,一边心想这个家庭也太特殊了,既有空巢老人,又有留守小孩,更是贫病灾难交加。临走时我不好意思地把事先准备好的小小的红包交到老人手上,并留下联系电话叮嘱她保重身体,有什么困难和我联系。 回来的路上我和村支书商量着,这个家庭的希望就在肖丽丽身上了,只有把肖丽丽培养好才能使这个家庭走出困境。
民情日记【第二篇】
体验活动结束了,今天就要离开了。早上醒得更早,五点钟醒来,满脑子都是这几天的场景:村务栏前的村民心扉,周家大嫂的可口饭菜,清晨大爷的盼子心切,访贫问苦的知心话语,葡萄架下的人生思索,玉米地里的干群情深,革命旧址的精神洗礼……,一幕幕,一场场,挥之不去,定格心里。
想着这些天的人和事、这些天的点点滴滴,脑子里不由冒出几句打油诗:“春风化雨润深山,赤子驻村杨家湾。访贫问苦真情送,促膝相谈民众欢。农家吃住苦乐共,田间劳作同力担。凝心聚力乡村振,人生常修党性关。”
吃过早餐,依依道别,难舍难分。来时狂吠的黄狗,也一路跟随,直把我们送到车边。车在远行,情在延续。我们相约,常来走走、常来看看,这片注入了我们满腔深情的土地。
民情日记【第三篇】
今天,是县医院定时集中做残疾评定的日子,我早早的就起来了,思考起了贫困户郝七金的情况。郝七金夫妻两都80多岁了,早年有一子,在30多年前在劳动时受伤至死,现只有老两口靠政府各项补贴过日子,日子过的相当困难。针对其生产生活情况,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多次协商,因其老两口都没有劳动能力,只能采取社会保障兜底政策,于是我们就一起研究,首先是协调民政局为夫妇二人办理了以户施保,两人享受农村低保;其次,其妻子李小兰患有严重眼疾,向县残联申请,进行残疾鉴定,如符合要求,为其申请残疾人补贴;三是,夫妻二人早年丧子,可以办理独生子女补贴;四是,在征求夫妻二人意见后,针对其住房为危房的情况及家庭经济状况,对其实施了易地搬迁入住幸福院的措施;五是,全家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并投大病商业险。
现住房、医疗和饮水都有了保障,今天就可以为其进行补办结婚证和为其妻子进行残疾评定了,一大早我就和村两委成员将夫妻二人接到了县医院,经县医院评定,李小兰为视力一级残疾,可申请每年1962元残疾人补贴。随后我们带领其到县政务中心,民政局工作人员在了解到郝七金年老行动不便的情况后,从二楼办公点下到大厅休息区为二人补办了结婚证。当看到二老依偎在一起,露出开心的笑,我的心一下子不平静了。
民情日记【第四篇】
上午虽然下着小雨,大家还是冒雨考察了洪江区的恒裕竹木公司、洪江水电站、嵩云禽业、桂花园小龙虾养殖基地。
在恒裕竹木的生产车间,到处是一派繁忙景象,一根根楠竹被迅速加工成为长竹块、竹制家具、竹制地板、竹制砧板。公司负责人介绍,恒裕竹木是一家“全竹综合利用”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竹资源利用率较传统的3%提高到了15%以上,走出了一条“开发楠竹资源、带动竹农致富”的发展路子。滩头村是公司的楠竹原料基地,平均每亩楠竹的年收入在500元左右。在嵩云禽业,我们参观了雪峰乌骨鸡省级原种场的电子监控室。这家被誉为湖南西南部的家禽养殖企业,年自养雪峰乌骨鸡100万羽,带动农户年出笼雪峰乌骨鸡300万羽。
看完嵩云禽业,已近12点,雨已停了。听说我是来自省畜牧水产局的,乡里的同志邀请我们去隔壁的桂花园村指导小龙虾养殖。这片小龙虾养殖基地40亩,是去年底由稻田改成小龙虾养殖的。我详细询问一些情况后,直接下到池塘,查看水质、水草和小龙虾长势。一边查看,一边和养殖老板交流,包括小龙虾的生长习性、养殖技术、苗种投放、疾病预防等,向他提了一些合理建议,感觉老板很受用。
一路考察,一路攀谈。滩头村支书老向介绍,村里有楠竹5000亩,葡萄、柑桔、杨梅等水果1000多亩,全村农民人均农业纯收入近4000元。在这样的贫困地区,农业发展如此好、收益如此高,让我感到意外,也感到兴奋。说起农业情缘,老向更是自豪。他从没外出打工,16岁起便在家里干农业,养猪、养鸡、养牛、养羊、种田、种菜,样样内行,现在办起了“岩砣休闲农庄”,年接待游客1万人次以上,年纯收入30万元以上。
现代农业大有作为。走在滩头村,到处都欣欣向荣的现代农业景向:葡萄、杨梅、黄桃“花落各家”,土鸡、土鸭、生猪“遍地开花”,农家乐、乡村游“悄然兴起”……滩头村“靠山吃山”,渐渐地吃出了现代农业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