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作文精编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六年级上册语文作文精编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六年级上册语文作文1
关键词人文性;文化;策略;品格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标准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笔者教学使用的是译林版小学英语,在品读了所有新版教材之后惊喜地发现,新版教材的内容设置体现了英语课程标准的双重性质,包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既有对中国文化的介绍,又明显地增加了对西方文化的渗透,突显了课程的人文性质,令人眼前一亮。
1.对国外文学作品的引入
一直以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就是日复一日地对单一的教材进行重复加工以及做练习题,课外文学作品阅读几乎是一个空白地带。新教材图文并茂地引入了多部外国文学作品,让人耳目一新。如:五年级上册的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五年级下册的Cinderella,六年级上册的The king’s new clothes,六年级下册的The lion and the mouse等。
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童话故事的喜爱。通过阅读,他们被带入了一个奇特的世界,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体验外国文化特色。笔者还让他们课后上网搜索、阅读其他外国著名童话故事。由此增进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民族、国家、地区的了解和理解,使学生在认同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对异域文化的客观认识。
2.对中外传统节日的介绍
节日是每个国家文化的一种体现形式,不同的节日传递着不同的历史、风俗、价值观等。学习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益于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五年级下册Unit 7 Chinese festivals介绍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学生回顾自己经历,结合课文内容,重温了这些传统的节日,了解每个节日的起源、节日的活动和节日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进步,西方的重要节日也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如万圣节、圣诞节……五年级上册的Unit 8 At Christmas,学生对其充满了学习的欲望。圣诞老人、圣诞树、礼物、火鸡和圣诞大餐对学生而言有着难以抵挡的诱惑。在圣诞节那天,笔者带着班级学生一起过圣诞节,他们带着圣诞帽,唱着圣诞歌,互赠圣诞礼物,整个班级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
通过对中西方不同节日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中外不同的节日风俗与价值观念,体会两者的文化差异,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与此同时,学会包容和尊重不同的民族文化,形成跨文化意识,为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3.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戈向红(2012)指出,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接受属于全人类先进文化的熏陶,有益于培养国际意识。教材从五年级开始,有些单元用culture time版块替换了三四年级的song time版块,culture time版块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中外文化的差别或者介绍外国某一方面的文化知识。以五年级上册文化板块的知识点为例:第一单元介绍中西方传统饮食的区别,第二单元介绍英国和美国一楼的区别,第三单元介绍中国和一些英语国家的标志性动物,第五单元介绍英国和美国对于警察和消防员的不同称呼,第六单元介绍中英文地址的不同写法,第七单元介绍中国、美国和英国流行的运动。
Culture time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逐步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为开展跨文化交际做准备。
4.对英语学习策略的指导
《标准》总目标中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是提高学综合人文素养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译林版小学英语每册教材的后面有两页“learning tips”,根据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给学生提出学习建议,或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或教导学生使用某些学习工具,或引导学生使用某种学习方法,或补充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如对于五年级上册Unit 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的建议是“Read more English stories.多读英语故事,有利于增长知识,积累词汇,提高兴趣,培养语感。你可以尝试多读一些英语故事。”
发展学习策略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意义重大。它能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养成独立的人格特征;它有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它有利于学生做出清晰的自我认知,正确评价自我。
5.对学生品格、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
译林版小学英语在教学内容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六年级教材为例,六年级上册Unit 5 Signs帮助学会认识各种标志;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揭示城市存在的问题,追根溯源,使学生形成环保意识;Unit 7 Protect the Earth从节水、节约能源、保护树木、少用塑料四方面来引导学生保护地球六年级下册Unit 2 Good habits以刘涛的好习惯为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Unit 3 A healthy diet对比迈克和杨玲的饮食,让学生得出结论何为健康饮食;Unit 5 A party告诉学生分工合作的重要性;Unit 8 Our dreams引导学生畅谈梦想,为了梦想的实现而不断努力。这些内容都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课文,和同伴探讨思考,在生活中体验感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译林版小学英语包含了更丰富的人文内涵,加强了对课程人文性的挖掘和提炼,彰显了课程的人文性质。作为教师,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对教材仔细研读,把握教材的人文内涵,将人文目标渗透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践行课程的人文性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六年级上册语文作文2
模板一: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活动总结
这次的综合性学习很快结束了,回想起这其间的点点滴滴,我不禁又深深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所在。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著名的唐诗、宋词、元曲到法洒脱的现代诗,这些好诗都让我们禁不住拍手叫绝。我们在学习古诗与现代诗的同时,也了解到了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之处------古诗有着较为固定的语言形式与比较严格的韵律要求,而现代诗形式自由、意象也要比古诗更新奇、更富创意。哈哈,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短小的古诗寻么难读懂了,现在,我还真佩服大诗人们能写出这样简练精彩的诗句!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知识,老师让我们在课外找来了许多诗,并在班级里诵读,这也使我们真真切切地走入诗歌的殿堂,感受到了诗歌的奇妙境界。
另外,我们还当了一回小诗人,我写了一首《小乌龟》,被老师当范文朗读,受到了老师与同学们的好评。当然其他的同学写得也不错,李辛夷的小诗《星星》写得十分童趣,活泼的语言使我们感受到小星星的调皮与可爱;陈颖莹的诗作《蛋糕》写出了她妈妈对她的关怀与她对妈妈诚挚的感激与深切的爱,写得十分感人,获得了同学们的一致认可。我们还将自己的诗歌写在制作好的小卡片上,一张张精致的卡片代表着我们的天真与梦想,五颜六色的小卡片上的儿童诗,首首都那么精彩,我们静坐着,听着他人深情的朗诵,一起遨游在诗海里,感受着一首一首的小诗带给我们的启示。
课余,我们还展示着自己收集的诗歌知识,并互相提问,这让我们的课间充满了乐趣,有许多兴趣浓厚的同学开始制作诗集,有的同学还别出心裁,与绘画好的同学合作,一同配上优美的插图,一下课,我们便围在一起,乐此不疲地交流着诗歌带给我们的无限乐趣。
本次活动在我们的恋恋不舍中结束了。但那一首首妙趣横生的儿童诗及同学们原创的充满乐趣的小诗,全都深刻地烙印在我们的记忆中,使我们时不时地回想这充满魅力的诗歌,回想起诗歌带给我们的影响。啊!诗歌,你是多么美妙,我为你感到深深的骄傲、自豪!
模板二: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活动总结
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们开展了与诗同行的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我们了解了诗歌的起源,学习了如何欣赏诗歌,学习了在生活中如何运用诗,并且自己动手尝试写诗,从中体会到了诗歌文化博大精深。
在活动中,同学们分别收集了诗词资料。我负责收集了现代诗和古诗。我尽情的欣赏这些诗人千古传颂的作品,我新认识了一些诗人,如柳永、高适,还有唐宋四大家关汉卿、郑关祖、白朴、马致远。我又认识了现代诗人郭沫若、徐志摩、桂文亚、雨果、狄金森等。我知道了我国最早的诗经总集《诗经》,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它凝集了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我还知道了诗歌如何分类。按题材分,有山水诗、咏物诗、边塞诗;按形式分,可以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按题材分,分为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这次活动让我感觉在诗的海洋里徜徉的感觉真是太奇妙了。如果把是比作沙漠,我觉得我只得到了一粒小沙子;如果把诗比作细雨,我只得到了一滴小雨滴;如果把诗比作天空中的星星,我只得到了群星中最小的一颗。我要继续在诗的海洋中遨游,尽情感受诗歌的无限乐趣
模板三: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活动总结
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结束了。通过这一次综合性学习,我们广泛地阅读了诗歌,不仅拓展了知识面,而且还深深地感受到祖国诗歌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诗中所蕴含的美丽与感情,了解诗歌的内涵,真是受益匪浅。
我们学到了很多诗歌,还学会了诗歌的分类,这样更有助于我们学习诗歌,也收集了很多有关诗歌的故事。在学习了写诗歌的方法之后,我们还试着自己写了几首童趣盎然的小诗,感受了一回当小诗人的感觉。我们的诗中虽然还有着欠缺的地方,但字里行间都洋溢着童趣,令我们自己赞叹不已。
诗歌是一个充满了诗情画意,充满了自己的渴望,在诗歌里,我们可以放飞自己的心灵,我们的思维可以跳跃,我们的想象力得到了丰富的伸展,我们可以在诗歌里表达自己的渴望与情感。
我们还学会了如何理解诗歌的寓意:联系生活实际读、不同的诗比较着读、边描绘画面边读等,这些都是我们通过学习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这些经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诗歌,也可以让我们走进诗的意境中去,感受诗人当时的情感。
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知道了诗歌的特点:
1.现代诗一般以句子,词组为诗行,纵向排列。
2. 现代诗篇无定句,句无定字,形成长短不一,参差错落的诗行。
3.现代诗的段落可以整首诗为一段(节),也可以一首诗分为若干段(节).
4.要懂得现代诗的押韵,押韵让句子更优美,但不一定要句句都押。
5.现代诗要精炼,不要拖泥带水,要用最简洁的文字容纳最丰富的内容。
我觉得徜徉在诗歌海洋里的感觉,真是太奇妙了!如果把诗歌比作海洋,我觉得我只得到了沧海的一滴水;如果把诗歌比作花园,我得到的仅仅是百花中的一朵小花。我还得继续在诗的海洋里遨游,尽情地享受诗歌无穷的魅力。
为了很好地进行本次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老师特地带领我们去图书阅览室借阅了有关诗歌的书回来,让我们用心品读。老师告诉我们:诗歌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力,甚至一个世界文学界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所以说:我们务必要认真读诗歌,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多收集诗歌,还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 通过这一次综合性学习,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诗歌,还学会了诗歌的分类,这样更有助于我们学习诗歌,也收集了很多有关诗歌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自己写诗歌,因为是个充满了诗情画意,充满了自己的渴望,在诗歌里,我们可以放飞自己的心灵,我们的思维可以跳跃,我们的想象力得到了丰富的伸展,我们可以在诗歌里表达自己的渴望与情感。我们也还学会了如何理解诗歌,读诗歌的方法:1.理解词语的意思 2.联系生活实际 3.想象画面 4.各种诗歌做对比。所以说,这一次综合性学习对我们的知识增长有了很大的帮助,我们也有了放飞想象的方法,那就是写诗歌。 这是一个让我们难忘的综合性学习,因为它可以影响我们一生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落下了帷幕。 此次活动秉承中华诗歌优秀文化,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增强了同学们的审美意识,营造了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中国是一个诗的大国,两千多年前中国就有了诗歌总集《诗经》。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鬼李贺写的古诗让我们过目难忘:冰心、金波、艾青、郭沫若他们的现代诗使我们难以忘怀。诗海拾贝、与诗同行,我们组织小组收集、分类诗歌,学习、创作诗歌,等一系列的活动,让我们进入了诗歌的店堂,感受诗歌的无限魅力。我们在收集分类诗歌中感受了合作的快乐。在诗歌朗诵会中,我的诗歌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此时此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诗歌的伟大,诗歌的艺术魅力,我为自己身在一个拥有悠久诗歌历史的过度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活动中,我们也学习到了许多知识,古诗对仗工整、韵律严格:现代诗语言自由,形式洒脱:儿童诗充满童趣,富有想象。还明白了诗歌的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和读懂古诗的方法。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各种活动依然在我记忆深处。轻叩诗歌的大门,让我们在诗歌的百花园中自由徜徉,让诗歌陪伴我们一生!
2.这学期,我们开展了轻叩诗歌大门与诗同行的活动。在这一次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中,我们广泛地阅读了诗歌,不仅拓展了知识面,而且还深深地感受到祖国诗歌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诗中所蕴含的美丽与感情,了解诗歌的内涵,真是受益匪浅。
首先,我们小组的四名同学制定了活动计划,进行了明确的人员分工,各自回家搜集唐诗、宋词、元曲与现代诗,并将搜集来的资料聚集在一起,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阅读与交流。在交流中,我们感受到了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之处:古诗的语言比较凝炼、内涵丰富;现代诗的写法则比较自由,更适合抒发诗人的情感;我们还了解到了诗歌的分类与诗歌的表现手法总之,我们学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这次活动,使我们在诗歌的海洋中畅游的同时,也大开了眼界。 当然,我们也学会了许多阅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技巧。例如:我们在读诗的时候,知道了去联系生活实际读、不同的诗比较着读、边描绘画面边读等,这些都是我们通过学习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这些经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诗歌,也可以让我们走进诗的意境中去,感受诗人当时的情感。
在学习了写诗歌的方法之后,我们还试着自己写了几首童趣盎然的小诗,感受了一回当小诗人的感觉。我们的诗中虽然还有着欠缺的地方,但字里行间都洋溢着童趣,令我们自己赞叹不已。
虽然这次活动时间很短暂,但轻叩诗歌大门,在我们面前展出了一个美丽的诗歌的世界,从而让我们挖掘到了诗歌海洋中的无数珍宝。让我们徜徉在诗歌的百花园中,让生活充满诗意,让诗歌陪伴我们成长!
3.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歌在中国文化的宝库中,就像一颗闪亮的明珠,散发出璀璨的光辉。本学期我们展开了与诗同行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走进了诗歌的国度,去欣赏诗歌,体会诗歌所描述的意境,领略诗歌独有的魅力。
首先,我们自发地分了组,制定活动计划,确定了每个人应该干的活,如:我们这组就由马昕宇等人收集现代诗,柯霁虹等人收集古诗,等一切都准备就绪后,就开始行动了,大家将收集来的资料按内容进行了归类整理,在网上将有关诗歌简介和诗歌背景的资料整理成文,这些对我们理解和欣赏诗歌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如:徐火通(teng)《御儿舟中别朗公》我们就是通过收集来的资料,品出了作者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情感,诗人将自己对朋友的无限思念融入了钟声与鸡的鸣叫声中,将自己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还收获了许多了知识,我们了解了诗歌的起源,学习了如何去欣赏诗歌,尝试了自己写诗,在这当中,让我受益匪浅的是欣赏诗歌的方法。就拿王昌龄的《出塞》来说,这首诗我是通过收集诗歌背景资料来理解欣赏的。在资料的帮助下,我体会到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耐人寻味,有历史变迁,征战未断的感叹,第二句写的是出征的人还未回来,多少个男儿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第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们的共同心愿,希望有龙城飞将的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当然,欣赏诗歌的方法还有很多,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平时欣赏诗歌时总结出来。尝试自己写诗也让我明白了写诗不一定要用多么华丽的词语,而是要写出自己眼中的事物,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活动结束后,我进一步感受了中国诗歌带给人美的享受,也让我明白了读一首诗,并不仅仅限于把这首诗背熟,而是要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掌握并欣赏诗歌的方法,这样才算真正弄懂了一首诗。诗歌还有一大妙处,可以让人放松心情。当你觉得很疲倦时,不妨试试,闭上眼睛,跟着诗走进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那种感觉是你死读书读不来的。
这次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我们对诗歌的热情还没有消逝,我们要多读诗,品味其中美好的乐趣,将诗歌陪伴我们一生。
4.上个星期,我们开展了与诗同行的活动。活动中,我们学会给诗歌分类,欣赏诗歌,还学写了儿童诗呢!。
活动一开始,我们先制定了活动计划。我们计划在一周的时间内,搜集关于诗的知识,学会给诗歌分类,能够正确地赏析诗歌,我们还希望能自己学写一首小诗呢!为了完成计划,我们确定了组长,并给每位同学合理地分了工。。
我是负责查资料的,上网进入了google页面,输入了关键词诗歌。哇!关于诗歌的知识可真不少呀,据google搜索统计现共有2850万个词条是关于诗歌的。我立即点开了其中几个网页,进入了诗歌知识的海洋《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距今已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另外两部诗歌总集分别是《楚辞》《汉府乐》、,我国的元曲,是一种小令,兴盛于元代,大多由民歌而来,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在诗歌知识的海洋里,我流连忘返,增长了许多知识。
通过这次活动,我的收获可不小。我们小组的同学搜集了许多的古诗和现代诗,可这么多的诗,涉及面这么广,怎么整理呢?当我们学会了给诗歌分类后,这些整理的事情就变得容易得多了,真是小菜一碟。我知道了诗歌分类可以按作者分、按题材分、按形式分、按体裁分我们按照作者给搜集来的诗歌分类,不一会儿,就把小山似的资料整理好了。
我们还学会了欣赏诗歌,知道了欣赏诗歌前,要先把诗多读几遍,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读,可以用不同诗人写的诗对比着读,还可以边读边在脑海里描绘画面,走进诗中读。学会了这些,欣赏诗时,我们就可以体会诗人创设的意境,更加了解诗歌背后的情感和含义了。比如:读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短短几句,让人感到琴声初起,仿佛小儿女在耳边窃窃私语。忽然,琴声变得昂扬激越起来,就像勇猛的战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与敌人奋力拼杀,那惊天地、泣鬼神的情节仿佛就在眼前。
这段时间里,我们开展了与诗同行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了解了诗歌的起源,学习如何欣赏诗歌,学习在生活中运用诗歌,自己还尝试写了诗,从而体会到中外诗歌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活动中,同学们分头搜集诗词资料,我负责收集宋词的资料。我一打开google输入宋词,马上进入了词的世界,屏幕上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名字:苏轼、陆游、辛弃疾、李煜、李清照我轻快地点击着,尽情地欣赏着这些词人的流光溢彩的作品。我被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所吸引。读到李煜的《乌夜啼》时,我默默吟诵着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往来风。看到李清照的《如梦令》时,我又沉浸在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美好意境中
通过交流,我还阅读了不少唐诗、元曲、以及现代诗等诗歌资料,了解了以前不知道的许多诗歌知识。
我知道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它凝结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
我知道了诗歌如何分类。按题材分,有山水诗、咏物诗、边塞诗;按形式分,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按体裁分,分为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我知道了从古至今诗人辈出。春秋战国时最著名的有爱国诗人屈原;在魏晋南北朝时,曹操父子三人为诗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唐朝这个诗的王朝,像诗仙李白这样的人不胜枚举,涌现出了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鬼李贺在宋朝,豪放词人苏轼、辛弃疾、陆游,具有婉约词风的柳永、李清照,他们共同造就了辉煌的宋词;另外还有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他们使元曲达到了高峰;现代诗人郭沫若、徐志摩等人的杰出作品影响深远。
我还揣摩着如何欣赏名家诗篇,我觉得首先要明白这首诗是描写什么的,是状物、写景、还是咏物记人;接下来,就要逐字逐句地分析、理解其中的含意;最后,体会诗人在诗中要抒发的情感。读诗有些好办法,例如,在读李白的《古朗月行》时可以用边想象画面边感受意境的方法去体会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的美妙描写,可以用已学过的中国地形西高东低的知识来理解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句子,还可以用对比的手法来读高适的《别董大》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体会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感等等,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走近诗人,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这样,读了李清照《如梦令》,就能体会到诗人对自己红颜易老的哀叹含蓄;读了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就能知道什么叫亡国之痛了,也能想到苏轼《赤壁怀古》的一腔豪情。
与诗同行活动虽暂告一段落,但我觉得徜徉在诗歌海洋里的感觉,真是太奇妙了!如果把诗歌比作海洋,我觉得我只得到了沧海的一滴水;如果把诗歌比作花园,我得到的仅仅是百花中的一朵小花。我还得继续在诗的海洋里遨游,尽情地享受诗歌无穷的魅力。
在本单元中,我们开展了一次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收获了许多,也知道了许多。
从上个星期三开始,我们就已经开始开展了这个活动。我们分好了小组,计划好每个人都干些什么,要怎样做之后,便开始匆匆忙忙地去准备。
我迫不及待地冲回家去,打开了我的百宝箱书柜。我就拿起了一本《古诗70首》来看。里面蕴含许多精彩、与众不同的诗。打开这本百宝书,可以闻到一阵又一阵古时诗人作诗的诗味。李白的《赠汪伦》表现出了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杜甫的《春夜喜雨》表达了他对春雨来得及时的喜悦心情。范仲淹的《江上渔者》描绘了江上渔民冒风波危险、辛苦捕鱼的生活画面。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一)》写出了宋代家夏天农忙的情景。
我还当了一回小诗人,创作了几首小诗,每一首小诗中都感受到天真活泼的感受。
在这次活动中,我知道了诗歌是很优美很有旋律的。让人读起来非常舒服、生动。我还知道了许多学习方法:了解诗的深刻含义,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有丰富想象力地去写诗歌。
在诗歌的海洋里,有无数的珍宝。让我们一起去轻叩诗歌的大门,让我们徜徉在诗歌的百花园中,让生活充满诗意,让诗歌陪伴我们一生!
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歌,常在我们耳边回响。在是个的海洋里,有无数珍宝。
第六单元一共有两个部分:一个是《诗海拾贝》,另一个是《与诗同行》。在《诗海拾贝》这一部分主要写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现代诗和外国诗。《与诗同行》这一部分主要写儿童诗、诗歌故事等内容。在诗歌故事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都是以前我不知道的好知识。
在这次综合性的学习当中,我们举行了许多活动,如:举行诗歌知识竞赛、每六个人分为一小组制作一个小诗集。
通过这一次的综合性学习,我们不仅仅学到了很多诗歌,而且还学会怎么把诗歌分类;这样会更助于我们学习诗歌,也收集了很多的诗歌故事,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自己写诗歌;应为这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乐园。充满了自己的渴望,在诗歌里,我们可以放飞自己的心灵,我们的思维可以活跃起来,我们的想象力到了丰富的伸展,我们可以在诗歌里表带自己的渴望与情感。我们也学会了如何理解诗歌。
读诗歌的方法:1.理解词语的意思。2.联系生活实际。3.想象画面。
六年级上册语文作文3
一、表述欠精确
表述欠精确指注释表述不符合字义的演变或不符合该字所在的句子的语境。在七到九年级六本教材中,笔者发现三处值得商榷的地方,如下:
1.客问元方:“尊君在否?”(《世说新语》七年级上册)
教材将“尊君在否”译为“你爸爸在吗”不符合语境。“爸爸”是现代汉语中口语化的表达,“尊君”,可译为“父亲”;“否”加在存现句之后表示选择性否定[1],“在”是“不在”的对应,“否”可理解为“不在”。因此,“尊君在否”应注为“你父亲在不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八年级下册)
教材将“道”释为“正确的方法。”显然以语境义取代了基本义。“道”本义是路,引申为取道,经过,又引申为途径,方法。此的“道”即“方法”之义。注为“(正确的)方法”为宜,既顾及了基本义,又顾及了文中的语境义。
二、当注未注
当注未注问题属于教材中较普遍的问题,表现为字义或字音应该作注的却没有作注。在七到九年级教材中,笔者发现了四处,如下:
1.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七年级下册)
“走”作为文言文常用词,在初中课文篇目中第一次出现,应该作出详细的解释。“走”的古义是跑,《说文》:“走,趋也。”今义是“走”。为避免学生混淆,应作注“走,跑”。
2.江干上下十余里间。(《观潮》八年级上册)
教材对“江干”注释:“江干,江岸。”“干”有两个读音gān和gàn,读前者有“盾牌、冒犯、求取、水边”等义。读后者有“事物的主体或主要部分”的意思。此处,应补注读音gān。
3.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满井游记》八年级下册)
教材对“劲”注释:“劲,猛,强有力。”“劲”有两个读音jìn和jìng,读前者表示力气、力量;读后者表示强、坚强有力。不同的读音具有区别词义的作用[2],为避免学生混淆,这里应补注读音jìng。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九年级上册)
教材中对此句仅注释“秋,时”,对“存亡”却无任何解释。“存亡”是偏义复词[3],联系前文可知,当时蜀汉处境艰难,形势危急,存亡难料,诸葛亮在伐魏前写下了这篇表,向刘禅陈情“国家若不奋起,必将灭亡”的形势。因此,侧重指“亡”,应作注“存亡,侧重指灭亡”。
此外,还有一些词语,其意义相同,教材在前面的篇目中未注释,在后面却作注解,显然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如: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八年级上册)这里的“盖”应是“大概”的意思[3],表示推测。教材未予以注释,在《出师表》(九年级下册)中“盖追先帝之殊遇”对“盖”做了注释。这种前不注后却注的编排违背了学生认知原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复习和掌握。
三、注释前后不统一
前后注释不一致,指同一个字相同的义项在前后不一致,主要表现在“通”和“同”上,在七到九年级六本教材出现四组。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被”、“陇”、“有”、“衡”在初中6篇课文中注释有矛盾的地方,详细分析如下:
“被”本义指被子,《说文》:“被,寝衣,长一身有半。”引申为覆盖,又引申为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后来,以“皮”为声符,更换义符为“扌”,构成今字“披”,来表示“穿”这一意义。选文中“同舍生皆被绮绣”即为:同屋的同学们都穿着绣花的丝绸衣服。“将军身被坚执锐”即为:将军身上穿着坚硬的铠甲,拿着锋利的武器。因此,两篇课文中的注释皆应注为“被,同‘披’”。
“陇”从阜龙声,本义是陇山,又指地名,引申为丘,又引申为田垄。其中当“丘”、“田垄”来讲时,可写作“垄”。小麦覆陇黄”意为“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意为“冀州以南,汉水以北,再也没有山将其隔断。”因此,两篇课文中的注释皆应注为“陇,同‘垄’”。
“有”与“无”相对,引申为“占有”。“又”表示“再,更”,引申为“更上一层”,还可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和“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中的中“有”都是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表示“多一点”。因此,“有”和“又”意义无关,读音相近,出现临时借用,皆应注为“有,通‘又’”。
“衡”《说文・角部》:“衡,牛触。从角,从大,行声。”本义为绑在牛角上以防触人的横木,引申为车辕前或屋梁上的横木,又引申为与“纵”相对[5]。“横”本义是横着,与“纵”相对,引申为“连横,纵横错杂”等。“左手倚一衡木”中的“横”是“横木”。“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中的“衡”是横向的,与“纵”相对,理解为抽象词语“阻塞”。因此,“衡”和“横”在表示“横木”和“横着”这两个意义上是通用的,注释皆应注为“衡,同‘横’”。
此外,在文言文的注释中还存在着同一个词在不同的篇目中,解释也有所差别的问题。如“舟子”在《湖心亭看雪》释为“船夫”,在《核舟记》中释为“撑船的人”,二者实质都是同一内涵,却用了不同的词,所以也属于前后没有统一的问题,建议统一起来为佳。
四、注释重复
注释重复指同一个字的同一意义在不同的篇目中反复出现。六本教材中,注释重复问题比较突出,具体如下。
“已”在“得为众人而已耶”、“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伤仲永》《河中石兽》七年级上册)、“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隆中对》九年级上册)、“然胡不已乎”和“是亦不可以已乎”(《公输》《鱼我所欲也》九年级下册)都出现了,但在首篇《伤仲永》中并未作注,而在后面篇目中分别作注“停止”,这不仅违反了学生的认知原理,且过度的注释有失精炼,也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教材的过度注解,有画蛇添足之嫌。如:“阿蒙,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味。”(《孙权劝学》七年级下册)这种注释是毫无意义,对于初中生一看就理解,若作注,可注为“阿蒙,指吕蒙”,简洁明了。还有“龙,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能兴云作雨的神奇的动物。”(《陋室铭》八年级上册)学生通过影视等节目对“龙”的形象有自己的想象,对此注释显然多此一举。
此外,还有“弗”、“顾”、“并”、“念”、“说”等12个字也出现注释重复的问题,因篇幅有限,这里不一一赘述。
参考文献:
[1]周亚生。说“否”[J].中国语文,2004,(2):150-159.
[2]吕建凤。大同方言的语音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9:50.
[3]道尔吉。论古汉语的偏义复词[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2),696.
六年级上册语文作文4
“嘟、嘟、嘟……”一辆卡车的声音打破了森林的和谐。鸟儿们匆匆离去,蝴蝶也不再飞舞。车上跳下来一个人,只见他身穿蓝色工作服,头戴一顶鸭舌帽。嘴里叼着香烟,肩上扛着一柄利斧,向森林里走来。他走到一棵大树前,高挽起袖子,抡起了他那散发着银光的斧头,身体向前一倾,使劲向树干劈去。大树当场就因为“失血过多”而倒地身亡了。随后,树木在他的利斧下一个接一个的倒下,那“轰轰”的声音,不正是树木在临死前的痛苦的呻吟吗?可不管树木有多疼,那伐木工也不会知道。那伐木工悠然自得的笑着,依然在砍伐树木。随着森林的消失,动物们开始争先恐后地逃走了。这时,一只啄木鸟实在是忍无可忍了。它飞到伐木工的肩上,狠狠地啄了一下伐木工的脑袋,并发出一声愤怒的鸟鸣:这木头里一定有虫。
这是语文书上的一幅漫画,讽刺了那些乱砍树木的人们的丑恶行为,提醒人们要好好爱护森林资源,不让“贪婪”、“自私”、“无知”这几只大虫在我们脑中成长。可它们却异常狡猾,总趁人们在毫无觉察的情况下麻痹人们的思想。一旦被麻痹,人就真的成了“有虫的木头”。
这是只“贪婪”之虫。“贪婪”之虫是由人们的贪婪心滋生的。人们太过贪婪金钱,不惜任何代价将树木化作金钱,揣入自己的腰包。自己的腰包是鼓了,可树木却急剧减少了;同时,这也是只“自私之虫”。它使人们不顾后果,只图个人利益,而不管他人的感受如何;这还是只“无知之虫”。它使人们不顾森林资源如何减少,也一如既往地乱砍乱伐,使得世界的树木的数量以惊人的速度下降!人们正是中了这几只大虫的诡计,它使人们不知道自己将要面临的灭顶之灾。从这方面看来,人类显得多么的无知啊!虽然人们在树木得到中了不少好处,但却不想将来该怎么办。
这便使人们走向了“竭泽而渔”。
森林为我们吸收了二氧化碳,呼出了我们人类所需的氧气,我们怎能恩将仇报,把树木置于死地呢?这未免也太残忍了吧?大自然是公平的,可人类还不知足,依旧砍伐树木。这迫使大自然使用自然灾害来威胁人们。人们总是抱怨大自然不公平,可是人们有想过大自然为什么要惩罚自己吗?我想没有,因为人们只顾自己的利益!假若人类与树互换,人类承受被砍伐的滋味,那时人们又会怎么想呢?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根据调查,全球森林已减少了一半,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现在,全球森林面积从1990年的39.6公顷下降到2000年的38亿公顷。全球每年消失的森林近千万公顷。由于人口迅速增长,人们无限制的开垦放牧,使得森林毁灭,草原破坏,连绿色的植被也遭到了严重破坏。如果世界上没有森林,陆地上的生物将减少90%,将有250万个生物物种灭绝。当森林全部消失时,人类再来后悔莫及,那一切都已经太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