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六讲读后感(精彩4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孤独六讲读后感(精彩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孤独六讲读后感【第一篇】
谈及孤独,很多人总会说:“我很孤独”,却很少有人懂得孤独的真正含义。若是考究起来,孤独竟然可以是一种文化,对比东方和西方文化的不同,孤独的含义也不尽相同。有趣的是,西方文化追溯到远古,孤独竟然是从“太阳”、“唯一”等词语发展而来。从古至今,分析“孤独”二字的人不在少数,其中讲的最为清楚的莫过于蒋勋。
《孤独六讲》是美学大师蒋勋的经典代表作。蒋勋以美学家特有的思维和情感切入孤独,从情欲、语言、革命、思维、伦理、暴力六个面向阐释孤独,融个人记忆、美学追问、文化反思、社会批判于一体。蒋勋创造了孤独美学,也可以说:美学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孤独六讲》十年前曾出版过,如今再版,蒋勋还为本书亲自作序——“做完整的自己”,与读者再谈生命个体的孤独与完整。这个版本,不仅扩充了书的内容,书的装帧也变得更为唯美,这本书本身就带给人美的享受。
孤独六讲读后感【第二篇】
最近总是面对焦虑,孤独,看了这个题目,忽然发现原来这两者是相互依存的。我一直想写出我这段时间不安的情绪,可是太乱了,我几乎无法思考,更别说表达了。去豆瓣转了转,发现这篇书评,或者说是感想,似乎是开窍了,应该学会孤独,耐得住寂寞。为了在我孤独的时候记住它,我把它转了过来,红色的字是产生共鸣的点:
蒋勋说,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教我高中数学的韩老师时常教导我们:要想出人头地,就得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
二者观点实有相通之处,那就是提倡为了达到个人成功或建立独立人格,我们应适时保持孤独并享受彼时的状态。
离开校园已经半年有余,感到孤独的时刻也与日俱增,时常思索个中缘由。是因为告别宿舍生活?可我并未离群索居;是情感生活巨大的失落带来的连锁反应?其实心理上早就接受了失败的命运;是长期漂泊的匆忙和心累?不出差难道就不孤独了么。
思来想去,突然开窍,“罪魁祸首”原来就是内心越来越强烈的焦虑感。想换份工作,暂时又无能为力;想好好布置一个温馨的家,又赶上房价暴涨;想对自己喜欢的人好一辈子,却发现越来越没有去爱的力气。
那就活得洒脱点吧,将焦虑抛于脑后!几番挣扎后发现,只有没心没肺的人才能做到如此。种种焦虑,是因为欲望与现实的差距,剧烈博弈带来的心态浮沉。天平偏向焦虑和失落,孤独就该登场了。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自己选择了现在的生活。好了,既然是人生如此,那就继续下去吧。
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先从力所能及的思维孤独开始吧。想起中学时期对社会知识和未知世界的如饥似渴,深夜的书房,捧着大部头汲取养分、不停反刍探索的劲头,已是丧失多年了。重拾一下这种美妙的感觉,深呼吸、泡壶茶,平心静气思考糟糕的本命年后人生该如何。
既然孤独是人生的必修课,那就好好享受学习的乐趣,别去考虑学分。
人类一孤独,上帝就发笑。呃,就让丫笑去吧。
孤独六讲读后感【第三篇】
孤独或许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普遍的群体症候。说到这里,不免有人要反问,孤独又不是当代人的“特产”,它是人类永恒面对的命题。这当然不错,只不过古人厉害的地方是:他们并不恐惧孤独,并有能力把孤独变为生命充盈圆满的体验。相较之,我们反而显得更孬,一独处就空虚,一空虚就寂寞,一寂寞就找热闹。结果,热闹终究是他人的,自己没半点解脱。蒋勋先生说得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孤独六讲》的重新修订,也让我再读这部“解惑”之作,不免又有新况味。蒋勋先生写出了一部“常读常新”的“代表作”,时间和再版已经说明读者的肯定。这并非一句恭维话,而是一句大实话。蒋勋的可贵在于,他没把讲稿写成“人生课”,没谈不疼不痒的鸡汤心得,不做居高临下的人生导师。在书中,他完全是个“知心人”,就像围炉而坐,促膝长谈的长者。既谈古今中西,又说切己故事,把生活灌注在理论里,用体验描述美学观。
这种风格即是蒋勋的招牌,无论是细说《红楼梦》,还是孤独“六讲”,他都能以最浅易的语言呈现一种“生活的美学”。说他是生活的艺术家,并不为过。然而,蒋勋的“孤独”到底是何种意义上的孤独?是鳏寡孤独的生活惨兮兮?还是单身男女的情感荒芜?抑或是无人理解的离群索居?可能这些不过是孤独的表象,它们都是“被决定的孤独”。蒋勋想谈的则是“自我选择的孤独”。这种分别在于,后者能把孤独变为生命的崇高、华贵与圆满。换言之,蒋勋把孤独变为美学。
在我看来,它的实质就是一种体验哲学、生存技艺、自我省思和独处艺术。只不过,我会反思,享受孤独到底是一种苦中作乐,还是无可奈何的聊以自我安慰?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喜欢独处的人,不是野兽,就是圣贤。圣贤没有多少,大多还是庸众。蒋勋或许忽略了一个问题:孤独对于自我而言常常是痛苦,美感和意义往往是他人“觉得”,然后赋予的。这就像你吃了一头大蒜,香了你自己,却熏到了别人。自我和他人的感受往往并不一致。
蒋勋把孤独作为审美对象,痛苦使审美过程变得延缓、细腻、艰涩,从而让美感更为强烈持久。这很有道理,“自我选择的”孤独者把自己活成了“艺术品”,他的孤独体验就是“艺术性”。换言之,每一个孤独者都像一个受虐者,只要痛苦能使他们特立独行――超脱世俗道统,反抗社会规训,质疑群体思维,张扬个体价值,一切忍耐就是值得的。
《孤独六讲》可以视为对孤独的一次分类讨论。其中,情欲孤独乃是全书枢要,也是作者用力最大的一章。原因很简单,它是最源初的孤独,既涉及肉体结合的原欲冲动,又充满情感联结的精神认同。没有人能跳脱情欲,就像不能逃离生死的宿命。面对情欲,我们需要私密空间,私人体验。然而,儒家看重社会伦理的群体文化严重压抑了个体价值的觉醒,倾轧了私人空间的存在。我很佩服,蒋勋反思文化传统的力度,锐利且狠重。他会启发你,所谓的“规训社会”并不是西方现代的发明,早在儒家思想成了儒教道统时,差异化的个体就已被改造成整齐、划一的无意识群体。
蒋勋所提到的孤独者(如庄子、竹林七贤、鲁迅等),都有一个奇妙特点,就是生逢乱世。也就是说,只有大一统的群体文化,伦理道德发生松动裂隙时,才能生出几个孤独者,彰显一丝个体价值。情欲孤独之所以迷人,因为它是人性的真实表露,不是道貌岸然的表演。从《红楼梦》里宝玉的梦遗,《金瓶梅》里欲望的展览;青春期性意识的唤起,母亲对孩子的隐私剥夺……蒋勋触及了不愿言说的孤独感:它是内心的独白,自我的镜像。因为,再亲近的人也无法真正理解。正如卡夫卡笔下的甲虫,失掉母亲的同情;加缪的局外人,服丧时哭不出来,还忙着做爱。即使看似巅峰的彼此满足过后,男女双方也会陷入陌生、失落与空虚。
从而,我们会诉诸语言沟通、思维探索、伦理联结、革命改造和暴力疏解。不幸的是,这些手段对孤独于事无补,反而生成了新的孤独。语言孤独其实就是上帝许给人类的“巴别塔”,所谓对话不过都是独白,自以为是的理解其实不过是误解。革命者的乌托邦往往现世难以完成,受到世俗者的嘲笑白眼。在一个不思考的社会里,思考者成了最大的笑话。当道德把每个人的暴力冲动压抑起来时,表面看是文明的进步,实际上也是野性的丧失、驯化和奴役。
“孤独的同义词是出走,从群体、类别、规范里走出去,需要对自我很诚实,也需要非常大的勇气才能走到群众外围,回看自身处境”。蒋勋此言说出了孤独的意义所在:那就是追求生命的层次感、异在感和丰富性,不要畏惧成为少数者。但是,孤独时时都有惨烈代价,它意味着你永远是另类边缘、被改造的异端。《孤独六讲》给我们的教谕是:当你没勇气特立独行时,也可以感知内省独处的审美之维。因为,蒋勋让孤独成了一种态度和趣味,它不再是激烈对立的言行。
孤独六讲读后感【第四篇】
正如作者开篇所讲“这是一个愈来愈孤独的社会”。
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也是诱发我想要探索孤独本质的一件事,是一年前,我和我前男友的一次分别,他坐在小区的花坛上,我笑着和他告别,他却告诉我,“我很孤独”。
我当时不太明白他的意思,只知道他一个人背着黑色书包坐在花圃中央,身影确实有点寂寞。然后我就离开了。
到后来我渐渐明白了这样一种感觉,孤独,你说不上来,无法倾诉,它可以出现在你一天的任何时候,在你一个人与自己相处的时候,在你孤单的时候,在你和别人聊天的时候,甚至在你参加同学聚会的时候,让你无处遁形。
但是也许,孤独就是人生的另一个本质,我们生来孤独,却一直在避免孤独。
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孤独的感官,孤独的感受,以及他所理解的六种孤独。然而在回答我的问题上,看完了整本书,我却没能找到一个特别合理的答案,唯一能够坦白说的就是“孤独是生命的本质。”这六讲,或许是阐述了孤独的现状,孤独的思考,孤独的体现,孤独的表现,但是也如文章形容孤独一样“破碎而又不完整”。
我看到了你的孤独,你却不能道出我所理解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