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作文大全 >

[1000字]纪录片人生七年心得体会范文及收获 人生七年纪录片观后感(优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80377

【序言】由阿拉题库最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1000字]纪录片人生七年心得体会范文及收获 人生七年纪录片观后感(优质5篇)”作文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2022纪录片人生七年心得体会及收获【第一篇】

物之于人是启发,人之于物是相知。

当某位师傅骑着自行车,穿过层层红墙到外面只为偷闲抽根烟时,众人打杏儿时,和着阳光喂着"御猫"时,偶有闲暇弹着吉他聊着天儿时,饶有兴致地介绍院子里种的各种花草时,你又是否能想象他每天的日常呢?这种反差本身就是一场伟大而奇妙的相遇。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目前为止唯一一部拍摄故宫稀世文物修复故事的大型纪录片。完全意想不到的风格,很燃很纯粹。你一定会爱上这种意想不到的平实和有趣,处处透着热忱与从容,想走进,想走近。

他们与文物相遇更相知,千年的传统技法和陈旧的工具更饱含传承的温度。世世代代传承千年的修复师们与手中的文物永远在进行着一次穿越时代的对话,这是一场奇幻的相遇、注定的相知。

中国皇室的审美真是奢华。即便对中国文化没有一点常识,也依然能从精细的技艺中,读出其耗时之长与价值不菲。

这面屏风是康熙六十大寿时,当时在世的十六个儿子和三十二个孙子送的祝寿礼物。正面用明黄色绸作底,绸上绣满了不同形式、总数过万的"寿"字。

第一集中的王津老师,背着手,站在慕名而来的人群中,望着橱窗里自己刚刚修复了几个月的钟表,对着镜头说了句"有点心疼" 。此时此刻从他身边川流而过的游客们,又如何才能想到:正是这位与自己擦肩而过的精瘦的长者让他们眼中无比瑰丽、趣味盎然的国宝钟表得以复原,犹如再生。让树木掩映下的大门打开,让河水湍流、船只航行,让每只小鸡都挥动翅膀,让天鹅扭动身姿:那才是它本应有的鲜活的生命,那才是王师傅修复它的精髓和意义。

最感染、最打动我的,还不是他们的高超技艺,而是修复师们的状态:沉稳亲善,从容饱满,满满的生机。他们没有因为工作严肃而沉闷,却意外地幽默平和。向上的热情更能让人感觉到这份职业饱含着旺盛生命力。他们在延续,在传承,让人安心,让人放心。

他们对于古物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修复。世世代代传承千年的修复师们与手中的文物永远在进行着一次穿越时代的对话,这是一场奇幻的相遇,注定相知。他们不仅融入着自己的情感,更渗透着自己的审美趣味和品格意志。用自己的修养与眼光去看待他们,用自己的全部理解点滴滋润着手中的宝物,重新焕发着它们的光彩,不知不觉注入自己的痕迹。品格不同、审美不同、心境不同,会有着完全不同的修复结果。瑰宝千里迢迢找到与自己相知的修复师,是真正的幸运。正是这场奇遇,才注定了这些文物拥有生命。修复师握着灵性的文物,他们与文物的缔造者们对话、与文物本身对话。时不时体悟着文物的巧夺天工、精妙绝伦。

瑰宝千里迢迢找到与自己相知的修复师,是真正的幸运。

因为有了人,每一片砖瓦、千年瑰宝、紫禁城也才有了生命。只有人的制作、人的欣赏、人的赞叹、人的传承,才让他们拥有了灵魂和生命。纯粹的物件永远是死的,人的情感永远是活的。

附上屈峰的原话:文物其实跟人是一样的。你看,我们从过去最早的时候说,玉有六德,以玉比君子。玉就是一块破石头,它有什么德性啊,但是中国人就能从上面看出德性来。所以中国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个人一样。他是用人的品格来要求这个椅子。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所以我跟你说,古代故宫的这些东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想办法融到里头去。人在这个世上来了,走了一趟,虽然都想在世界上留点啥,觉得这样自己才有价值。很多人都一般认为文物修复工作者是因为把这个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价值。其实不见得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方面。他在修这个文物的过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对它的体悟、他上面已经把自己也融入到里头。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干什么。要文物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让它传播文化,对吧,不是说文物就是为了保留一个物品放在那儿,那没有什么价值。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里,还有大量修复人员工作的细节捕捉。比如,令我感动的一个片段:漆器组的人员修复乾隆御稿箱。

你现在看到的图片是清理完之后的样子。普通的雕漆,有十二层黄,二十五层的红。而御稿箱漆层厚度有一百二十层左右,表面一层红色,中间一层黄,下面一层绿,底漆为黄漆。雕漆的工艺也相当复杂,整体是皇家用的云龙纹,工艺水平和制式都是顶尖的。虽然文物修复过程听起来非常高大上,但是其背后的艰辛无人能懂。几乎所有的漆器和制作修复人员,都要忍受难熬的生漆过敏。生漆:漆树上采割的乳白色胶状液体,接触空气后变成褐色;数小时,形成漆皮。生漆需要经过炼制后,加颜料才会更适用于文物的着色。

这真叫人肃然起敬。

当我们在藏馆里叹为观止的时候,又有多少人会联想到:若没有这群朴实无华的故宫博物馆工作人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修补和维护,藏品又怎能闪耀出瑰丽的光芒呢?

在此感谢他们灵巧的双手,还有和手一样澄清透明的心灵。

纪录片记录着这群有意思的人,还有他们手中的代代传承。如今早已见不到的师徒制,依然存在于故宫这门久远的手艺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毕业之后因为各种各样的机缘,来到这里,有了自己的师傅。这是传承的温度。正因为有他们,才能有修复的新生。文物从过去走来,又拥有无尽的未来。超越了时间的禁锢,文物修复恰好活在此时此刻。

纪录片中依然能看到那些已经延续了千年的技法,朴素而有效。在高科技盛行的当下看着这些传统的方式,感觉特别有意思。制浆糊,晾树漆,用猪血等等,这也是传承的温度。而中华民族的复兴,也需要这样的传承,更需要从中获得新生。

纪录片《人生七年》观后感【第二篇】

过去的一周,一直到2月22日晚,断断续续地,我和孩子爹一起看完了纪录片《人生七年 》。

看这部纪录片的初衷,是为了教育孩子而做的。孩子没有什么兴趣,我俩却很高兴地看了。

这部纪录片,从14个孩子的7岁时拍起,每七年一次。目前为止,已经拍到了他们20xx年也就是56岁。时间跨度大,人生轨迹清楚。本来导演的初衷,是想了解家庭背景、社会阶层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可是,看这部片子,我们却看到了不同的人生:人生是由多元因素造就的,家庭背景、社会阶层、性格、追求、目标的设定、自我调适与改变、婚姻等等因素,都是造成一个社会人的重要成分,他们的幸福与满足,他们的困惑与挣扎,都是在不知不觉中造成的。

我谈谈自己的感受:

1、社会阶层并不是完全不可逾越的,但是要有很大的跨度,却是不大可能的:

下层可以上到中产,但很难到达上层;中产可以到上层,也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沦到下层;但上层终究还是上层。

Nick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农场主的儿子成为了美国一所大学的教授;下层的SUE从小就希望改变,通过努力,跻身中产;中产的NEIL却因为一个不算成熟的选择,从此生活无着落,一生相对境遇不好,等等。

上层社会的人,志向高远,见识广博,从小他们就接触不一样的教育,所以凤凰终归是凤凰。当然,除非他们不努力,可能会沦落到中产的行列。但是,一般来说,越是上层社会,他们对子女的管束越严格,孩子们也学习更加努力和刻苦,他们认为他们肩负着改变社会的责任,所以更加认真、执着。现在看来,我们应该多关注这类人的生活,他们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可能对我们更有意义。

2、人们也许从来都想象不到,父母、家庭对于一个孩子的终生影响。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各类孩子不同时候的不同眼神:有的孩子因为父母分开,被放在带有慈善性质的寄宿学校里,一生都带着无助,这种无助一直影响着他们;有的孩子因为父母分开,被送到国外,无论条件多么优越,她感觉到被抛弃,不开心;有的孩子因为小时候跟父母没有很多的交流,对那段感情相对陌生。

相比较而言,在家庭和睦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他们得到父母的陪伴更多,在人生中更从容、自信。

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的陪伴,与孩子的沟通是多么重要,这些影响孩子的性格,也影响他们的未来生活。

3、步入婚姻的早晚,相对决定他们的人生成功与否,也决定他们的生活品质。

这个在影片中特别明显。来自下层社会的三个女孩,其中的两个,19岁就结婚了,她们的此后的生活,就是生育子女、经营家庭、离婚、再婚、更早的有身体疾病等,另一个,因为希望先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其后再考虑感情的事情,她的生活就好很多,虽然她也经历了后来的离婚、再婚,但是一切还是相对完满,她得到了她想要的生活。因为她更加清楚,过早地涉入婚姻,可能给自己带来羁绊,所以她作出了不同于同伴的选择。

4、人生中的重要决定一定得慎之又慎。

NEIL自小是多么自信、可爱的小孩,可是当他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决定退学并重新考,这个决定对于他来说可能是人生最失败的决定。他后来没有考上,父母也很不理解他的决定,他从此多年流浪在外。虽然很多年之后,他做上了志愿者性质的议员,但是他一生的贫困、潦倒,都跟那次不算谨慎的决定有关。试想,如果他读完了那个普通的大学,那么他的一生一定不同:虽然也可能很普通,但是起码是安宁的,会有家庭,有孩子,有稳定的收入,可惜他却流离失所,度过了暗无天日的多少日子。

5、家庭的稳定,是人们成功的重要保障。

片中的大部分人,尤其是中产阶级和上层社会,他们的家庭好像更加稳定、美满,离婚的相对较少,他们的事业发展也相对更加顺利。不知道什么原因,可能他们的婚姻是在他们年龄更大的时候进行的,所以相对理性,也更加稳固。他们与伴侣一起更和谐,事业也更有成就。

6、在片中,我看到了英国的发达。

他们的下层人的生活,可能是我们国内很多中产的生活;他们的中产,也就是我们的上层了。物质的富足,环境的优美,人们的生活质量,都是我们国内很多人不能企及的。记得每次回国,初到的第一天,你会感觉到处都是灰灰的,那居民楼,感觉就像是贫民窟,当然一两天就都能适应了。有时候,朋友们对生活的那种满意,让我有种井底之蛙的感觉。说实话,人家的社会还是太发达了。我们需要多少年才能赶上。

7、片子给我们展示了活生生的人生成长轨迹,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突然害怕人生的衰老与死亡。

因为片子是连续的,你突然能看到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到中年,人神似,但形已经不太似。你觉得,任何人都会衰老,上层、中产、下层,谁都不例外。人生是那么短暂,你要面对亲人的离去,你得面对慢慢的身体老化,体型的变化,容颜的巨大变化,对生活的承受力,等等。这会儿,才会真正感觉,人的衰老就在眼前,还有死亡。惧怕的感觉,悲哀的感觉。

如果可能,我打算再次看看这部纪录片,从头到尾。

2022纪录片人生七年心得体会及收获【第三篇】

准时改变的记录

就在我出生的那天起,这个记录准时改变的日子就定了下了来。这不,今年的我就刚修改了这项记录,这个记录有一个奇怪的地方,它的到来总是伴随着一个让人满嘴流油的奶油蛋糕和长辈同学的生日礼物。相信你已经知道了吧,没错就是我的生日。当我吃下美味的蛋糕,听着生日歌时,这个记录就改变了。

不愿改变的记录

下一个同学到体育委员那里登记体重,我磨磨唧唧地在体育委员的催促下上了体重秤,我真担心称会被我踩塌。我心里忐忑不安,我鼓起勇气看了看体重秤上的数字,“60公斤!”差点没把我吓晕过去。我下了体重秤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减肥,我可不愿意让这个记录改变啊,我也希望这个记录永远也不要改变。

不知道何时改的记录

我都一年没见长了,让我看看这两个月的假期有没有长进。我慢慢地把背贴在墙上,然后可下一个小印记。我用卷尺一量。“让我看看有多少?”“1米52!”我激动的叫了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啊,这两个月的努力锻炼可没有白费啊。身高这个东西还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长呢。看来这是一个我也不确定何时会改变的记录啊。

马上就会被改变的记录

我可是一个“抗日分子”(抵抗日记分子)老师布置的作文字数800字,我从来没有达到过这个目标。可这一次我文思泉涌,别着急让我看看这篇文章我写了多少个字。还差几个字,让我再写几个字。哈哈,我又改变一个我自己的“吉尼斯纪录”让我去我的“记录本”里修改一下吧。这样,下次我如果又修改了记录,我一定第一时间告诉你。

2022纪录片人生七年心得体会及收获【第四篇】

我认真观看了由省纪委联合中央电视台摄制的8集大型历史廉政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该片站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高度,在历史的兴衰沉浮之中挖掘中华廉政文化的优秀遗产,探寻廉政建设与社会及文明兴衰的关系;该片主题鲜明,情节突出,以“廉”为核心,以“清、勤、慎”为主题,故事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是一部内涵深厚、立意高远、气势恢宏、制作精良的廉政文化重磅之作。看后,引人深思,令人清醒,体会颇深!

一、“反腐倡廉”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推动力量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我看罢《鉴史问廉》之《兴衰之思》的最大感受!秦国虽有万里长城,能抵御外敌的入侵,却抵挡不了“奢”的侵蚀,最终始皇千秋万代的帝国梦因“奢”而止于二世;历史上最腐败的政权之一,也是的最短命王朝之一的西晋,毁灭在“斗富”中;贞观之治的李世民明白“以史为镜,可知兴衰”,崇尚“恭俭爱民”,开创了大唐王朝的鼎盛繁荣……

纵观历史,一个个王朝的兴亡更替在中国大地上反复上演。但是,一条始终不变的规律一再显现,那就是“廉则兴,贪则衰”。 贪腐不会导致一个王朝迅速衰亡,但一定会导致这个王朝灭亡。管不住腐败,国家就有危亡之虞;遏制了腐败,国家就能长治久安。

当前,以为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充分认识到腐败是附着在党的肌体上的毒瘤,严重影响了党的健康和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于是,从严治党,狠抓作风建设、反对“四风”,反腐倡廉、打虎拍蝇,清除党内毒瘤,赢得了民心,就是以史为鉴的最好体现。

就一个国家而言,“清正廉洁之日,则国家昌盛;贪污腐败猖獗之时,则国事衰微。”那么,对于一所学校、一名校长而言,廉洁同样重要。作为一名校长,一方面要做到“干部清正”守住自己节操的同时,还要加强教育与管理,使全体教师自觉树立廉洁自律的意识,让每一位教师不仅要廉洁从教,而且要把廉洁的种子种到每一位学生的心里,确保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廉洁之花也能够竞相怒放。

廉洁是一种正气,更是一种风气,当一个集体里廉洁的风气盛行时,这个集体势必会欣欣向荣的发展。当廉洁的风气在校园里盛行时,团队的凝聚力会更强,学校的教学质量一定会提高。当下,我校正在开展“学规章、守纪律、正作风,争做人民满意教师”活动正体现了这一要求。

二、“制度建设”是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根本保证

《鉴史问廉》通过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展示了历史转折点上清官能臣和贪官乱臣不同的人生轨迹,剖析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的选择,向观众讲述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价值追求。同时,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廉政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廉政制度是政治制度的基础工程,对反腐惩贪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如何遏制腐败和滥用权力,历朝历代在制度建设上作出了大量有效的尝试和努力。纵观历代王朝,在选任以廉、考核以廉、依法监察三方面都出现过科学规范的廉政立法,一些行之有效的廉政法令制度,对于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

西汉的《二年律令》法典的制定与执行,一时间使西汉廉吏丛生,政治清明,可见法律对惩治贪腐的威力之大;唐朝制定《唐律疏议》,整饰吏治,严惩贪赃枉法,才使得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良好政治局面和社会发展。

当前,我们应积极借鉴历史上法治反腐的一些优秀精神内涵,在贪污腐败者头上高悬一柄法治的“达摩克利期之剑”,用法治的利器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保驾护航。我们要坚持依法治国,廉洁与清正并行,努力构建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加强制度建设,真正“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样才能做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达到政治清明、国家安宁、和谐向上的治国目的。

国家如此,学校亦然。本学期,我校为加强科学管理,促进学校持续发展,围绕创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特别是学校新任班子组建以来,我们将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要求每位班子成员切实转变作风,对分管工作内的有关制度建设主动牵头介入,梳理完善已有制度,废止不适用的制度,研究制定新的制度,形成科学的管理机制,用制度去管人、管事、管权,使全体教职工心有制度、行有规范,真正实现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汇聚学校发展的正能量。

三、“道德与文化”是防止腐败的强大力量

《鉴史问廉》之《道德之择》告诉我们:在漫长的历史中,克偏、戒巫、范家、全节、修身,以及清慎勤这些被称为为官之德的警句箴言,一直被历朝历代视为官德的重要内容。除了制度因素,道德约束是克制腐败发生的有效方式。古今中外,法律和制度只能从外部围追堵截腐败发生的可能性,但道德却可以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的“迷思”。历史上不乏这样的正面事例,如清朝大臣张英和其子张廷玉“父子宰相”留下的“六尺巷”的故事,是为官者克己修身崇德重礼的见证,它启发后人遇事要行善、以宽大为怀、自甘吃亏,更不能因为是“官亲”就浅薄狂妄、目空一切,仗势欺人,横行霸道。“六尺巷”为我们从政人员诠释了“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身”的为官修德的道理。

“悬鱼太守”羊续的为政清廉、拒绝受贿的美德令人敬仰,他甚至拒绝接受一条鱼的馈赠,牢牢地堵住了行贿的大门。这让我想到的话:我们抓中央八项规定贯彻落实,看起来是小事,但体现的是一种精神。可以说,虽然时代不同,但《八项规定》的制定与实施,与羊续的悬鱼行为可谓异曲同工。

《鉴史问廉》之《文化之力》告诉我们:廉政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具有极强的历史传承影响力。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无数文人士大夫的不懈追求,也是为官从政者一生戮力奋斗的终极目标。扬善惩恶、尚廉治贪、扶正祛邪,始终是社会的追求和百姓的企盼。

范仲淹的名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为何能感动几百年后的海瑞?就是因为清风文化历史是超越时空的,清风文化历史是有力量的。难怪有人说,清风文化如空气一般无孔不入,它像一双无形的大手,以一种强大的力量将官员的行为拉入符合廉政价值观的轨道。“文化而润其内,养德以固其本”就是这个道理

在中共xx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说:廉洁自律,必须筑牢思想防线,加强主观世界改造,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党性修养,做到持之为明镜、内化为修养、升华为信条。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这就是对从政者必须具备的官德的具体要求。因此,治官先治德,开展各种形式的廉洁教育,让道德的力量深入内心,才能筑牢清正廉洁的思想防线。

曾说过,要加强理想信念的教育,使领导干部不想腐,其实这三个不,最高的境界是“不想”,不想腐,把社会教化同国家治理结合起来。曾引用中国最著名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个字来解释这个长效机制的内涵,其实这八个字就是中华民族道德标准的基因,是渗透到中华民族每一个子孙骨子里的东西。所以,《鉴史问廉》通过讲好一个个故事,达到入脑入耳入心,以此净化人们的思想灵魂,最后实现“不想”。这就是“不想”的思想带来了“不想”的行为。

我们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官员如果廉政,就需要有廉政的思想。官员廉政思想来自哪里?来自“学思践悟”,即首先来自学习。向谁学习?向历史学习。因为,曾经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纪录片《人生七年》观后感【第五篇】

当我看到《人生七年》的最后一幕,一个长镜头慢慢地从老Tony身上离开,那个记载了他童年、青年的生活并且一度荒废的赌马场的新模样逐渐清晰,成为伦敦奥运会的主运动场的时候,时间的魅力聚焦在了这个小时家境贫寒、父母离异,现在生活美满、子嗣绕膝的老头身上。我体会到,这56年的时光映照在了这14个人的身上,是多么神奇。

准确的说,这并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这是一个系列片。在1963年,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为BBC拍摄了一部名叫《人生七年》的纪录片,他们挑选了来自伦敦的14个7岁的儿童,采用每7年跟踪拍摄的方式,通过跟踪他们的人生轨迹,来研究英国社会存在的社会阶级凝固的问题。到2012年,这个电影系列走过了56个年头,然而,导演达到目的了吗?

的确,好像是达到了。14个人之中,有4个人家境殷实,接受了私立学校的教育,他们的人生同样留在了上流阶层(除了其中有一个人自愿当了教师这一好像在英国不太赚钱的职业)。10个中产阶级以及穷人里面,只有一个人成功了,Nicholas成为了一名大学教授,其他的9个人依然生活在底层或中产。然而他们都站在追求“幸福”的大厅里,而且他们幸福的“天花板”一样高。

John小的时候想要参政,14岁的时候他曾经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看法,口吻像极了残酷无情的独裁。然而42岁时,John没有成功参政,在成为一个律师之后,他喜欢上了园艺,脑袋半秃的他自己调侃说:“如果我20岁的时候说自己喜欢园艺,大家肯定以为我疯了。”

Neil大学辍学,21岁时他在伦敦建筑工地工作,28岁时他成为流浪汉,靠政府的经济金过活,在当时的采访中,从他不停抖动的身体和涣散的眼神中可以明显感到他的精神问题。然而后来,时间给了我们想不到的惊喜,56岁时,导演见到Neil,他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位议员,还应邀到澳大利亚发表演讲。

在21岁以后宣布离开这部纪录片的Peter被当时的报纸抨击为“撒切尔夫人时代英国的愤怒共产青年”,然而56岁时他回来了,而是以一个崭新的身份。他成为了一个乐队的成员,而且还获得了音乐奖项,在音乐界获得了肯定。

你瞧,他们的生活也挺好的,就像一个走进迷宫的孩子,兜兜转转之后,总是能找到父母急切的拥抱。

《人生七年》就是这样一部片子,他平铺直叙,毫无矫揉造作,真实是他唯一的追求。真实在那三个女孩儿越来越发福的身材上,真实在那越来越多的秃顶上,真实在每一句台词,每一个故事,每一处起承转合,伤感又温情。当我们看到他们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身材越来越走样,头发再也不像从前那么茂盛的时候,我们还会想起他们年轻时的模样。他们也曾经想改变生活,想成为演员或者政客,然而在时光面前,一切都变得圆滑。就像匠人手里的一把美工刀,把每一个人像玉一样磨得通体圆润,在时间这条湍急的河里,像一条灵活的鱼儿一样,不再跌跌撞撞。

这只是1篇普通的观后感,我希望,面对屏幕的你千万不要奢求从这得到什么。常识和经验告诉我们,评价别人的人生不是一件很体面的事情。而且“从别人的人生里面得到有利于自己的经验”这个观点,笔者也持审慎的怀疑态度。毕竟对于文化环境、成长环境都不同的人来说,会有完全不同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它贫乏单调,但充满了生命力和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这一点很重要,在笔者看来,比旁观这14个人的人生要更加重要。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1 280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