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的《我们仨》读后感(汇总4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杨绛的《我们仨》读后感(汇总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我们仨读后感【第一篇】
亲人是最好的伙伴
《我们仨》是当代作家杨绛创作的散文集,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单纯温馨的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作者杨绛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媛,丈夫钱钟书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亲人的陪伴是有多重要啊!而有些人绝大多数是现在的青年人,觉得自己在外面工作,日日夜夜、反反复复,自我感觉无忧无虑。不知他们是否想过,有两个人还在远方等候着他的到来,希望从他口中得知自己的生活、事业一切顺利……有没有时间陪陪他们。
在《我们仨》中,有一段是这样讲的,钟书被自己的单位接走了,说是要工作好久。钟书被接走后,杨绛还是过着自己的生活,然而总觉得少了些什么。终于有一次机会,杨绛能去看望钟书,并且每周天都能去。不久,杨绛在周围的一家酒店住下(钟书工作的周围)。带着钱瑗走满分作文网到了一条河边,钟书躺在河边的一条船上。因工作累,所以在睡觉,但看到了女儿和妻子立刻醒来坐了起来,钱瑗说了话在一旁玩,杨绛与钟书却一直什么都说——生活啊,这事儿那事儿的,一个人用心的讲,一个人用心的听……天黑了,他们才走。这段记忆,反映了一个家庭的美好情感。钟书每一次都会认真地听,这既是尊重,也是默默地爱。
还有一次,钟书发烧了,杨绛来到床边,抚摸着钟书的手,默默陪伴。很羡慕这样的爱,家庭有困难,有挫折就一起解决,在漫长的人生路上,会孤单、会寂寞、会慌张,但有了亲人的陪伴,你不会再感到寂寞,你会哭、会笑,内心更勇敢,可是总有一天他们会离你而去,在最后“我们仨”就剩下“我”一个人了。写书时,也就只有他一个人了……
世事变幻,人生无常。从现在做起吧,和家人多说说话,多陪陪他们,和他们一起旅游、一起分担、一起承受、一起欢乐,只有亲人才是你最好的伙伴。
我们仨读后感【第二篇】
放下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我也仿佛从自己的梦中走出来。书的逻辑再简单不过:“我们俩老了”,所以“我们失散了”,失散了后,“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生活的经历可不简单,可谓阅尽人间沧桑,遍历生活百味。一家仨,走上人生“驿道”,欢笑与温馨,在生活的“客栈”相聚,短暂却又再一次地在驿道上失散,从此天各一方,如同一只离群的白鹤,声声凄凄。家也不复是家,只不过是客栈罢了。
人世的分分合合,却如同一个同心圆,总转不出家、爱人、女儿这个圆心。这个圆也许是个椭圆,因为生命的轨迹,不会是如此的有序。圆圈内各式人物,衬托了这个圆圈的厚实与凝重。
人生入梦,还是梦入人生,如同梦蝶,确实显透了几分生的无奈,活的艰难。“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但梦毕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全是梦”。这样的文字,多少让人觉得要这一切真要是梦又该多好。梦意味着生命还没有到这样的际遇,还有希望在醒来后。
可诗人蓝德说,“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风雨伉俪的钱先生走了,自己至亲的女儿也走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回忆旧日的时光时,这不是生命的煎熬又是什么?一个人孤零零,一个人做着“老人的梦”,醒来后是无边的黑夜,冷清的“客栈”,这时,害怕的是“万里长梦”会有朝一日醒来。
生活的沉寂和孤苦,突然怎样地增添了生命的重量,对过去种种往昔的无限追忆与留恋。没有谁再陪伴在你的周围,一切的喧嚣似乎都随着亲人的离去而变得那么的寂静。没有了老伴的常年的“呼啸”,没有了女儿的“做坏事”,一切又归于清静。
也许人的一生就像一块石头激起水中的波澜,一个一个的圆就慢慢地散开,久而久之,波澜就归于平静。但“过去的事,像海市蜃楼般都结在云雾间,还未消散。现在的事,并不停留,衔接着过去,也在冉冉上腾”。
我们仨读后感【第三篇】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晚年对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及一家三口的往事回忆录。
本长篇散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一段梦境为开端,虽然篇幅很短却给行文一种幽怅的基调,让读者能够静下心来去品味,意味深长。第二部分用梦幻般的描写形式,写了丈夫、女儿的相继离去。第三部分则是三人的生活往事,透着温馨、朴实和快乐。
这三部分的顺序安排是极好的,如一首起初透着悲凉的歌,曲中却变得温澜潮生。如果顺序变了,味道也就淡了。全文通篇以往事写生活、以梦幻写死别,一实一虚,相得益彰。“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但梦毕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全是梦。”
杨绛先生对丈夫、女儿的想念萦绕其间、独留一人的那种沧桑感挥散不去。看似全文没有睹物思人,没有触景伤情,只是用平淡质朴的语调讲述了一个平淡的梦、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通篇未写自己的`心理,却将丧亲的感受地呈现了出来。深藏其中的宁静和悲凉,是一个老者的释怀。
我们仨读后感【第四篇】
这本书我看过好多遍了,每次读都有不同的感觉。那种感觉的不同,大抵是同我的心情有关。
我以前不爱读书,爱“读人”,所以很孤陋寡闻,直到博一那年的生日才第一次知道这书,因为一一给我准备生日礼物,给我两本书让我二选一,我选了另一本(我已不记得书名,但根据零碎记忆搜索一通,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知道了这一本。但是心想一一选的书,一定是好的。那本书我看完后,转送给花苑老板,一是以为我在花店兼职可以与书相伴,二是觉得好书放在公共的地方,如果能安慰到更多读者,那么这是极好的发挥了它的价值。当然我在花店只待了一周,这是我未曾料到的。
而这本《我们仨》则一直停留在脑海中,想着我什么时候一定要读一读。但是我现在也想不起来,第一次读是什么机缘了,只是读完后感觉很戳心窝子,不是戳哭的那种,而是扎扎实实在心里的感觉。第二次读完,就可以面露喜色了,感觉真是神仙眷侣。第三次读完就处于憧憬状态了,想着是不是有朝一日,我也可以找到一个能和我如此合拍的伙伴。憧憬完也就忘了,直到昨晚又拿起来。
因小产住院至今,我一直想写我的老公。可是又怕我这种感情的倾泻引起他的倾泻,如果两人都由此转入悲伤的气氛,那不是我想要的。可是我骨子里的悲伤虽然总是被无穷的快乐掩盖,但是从缝里溜达出来的时候,还总是让人大吃一惊。所以我一直纠结。写吧,担心记录下不妥当的东西,不写吧,担心自己忘记。我的记性,本来就不够好,现在还更差了。
昨天老公拿出这本书给这几天沉迷于《南渡北归》的婆婆,说,“妈这本书也很好看,要不你看这个吧,你看的那本太厚了,看到何年何月了得(dei,三声)”,婆婆依旧沉浸不搭理他的好意,我则拿过来,一瞬间想要重温书中的那种“感觉”。
这次读来,感觉却是不一样了,因为隐约窃喜,我也遇到了我的意中人,他没有脚踩什么神器,却瞬间出现在了我的眼前,他没有什么傲人的才华,却单纯靠谱能干,是比我厉害的人。不能写了,我开始描述我老公的话,现在已经可以说好几天几夜了。
说到窃喜,这种感觉自遇到老公以来常有。我虽对他的许多三观也好、行为也罢经常嗤之以鼻,但我每次想来想去,都觉得自己是极稀罕他的。我觉得他有趣极了。但是他自己并不这样认为,他觉得自己是极为普通的一个人,只是在我面前被我的滤镜一过滤,怎么都是我爱的形状。他对这一点也极为开心,觉得我也是那个他一直在寻觅的爱他的人。
我们也像书里一样,做些寻常夫妻一起做的事,但也有不同。比如我看到杨绛和钱钟书两人互为学术伴侣时,想起我俩每次都将“学术交流”变成“以学术为引的吵架”,不由扑哧一笑。也想起如同所有夫妻一样期待新生命的降临,并各种畅想我们三的'生活,最后却突然迎来孩子的离去,我们俩还是我们俩。
比起生命的完美,总是多那么一点点遗憾。但是又很庆幸的是,在不幸降临的时候,老公陪在我的身边,无微不至的照顾我,让我感觉这种不幸带来的感动,又成了一种无法言说也不敢承认的幸福。
包含这种幸福在内的各种由我老公赋予的幸福,常常给我写作的灵感,这种感觉不同于情绪波动刺激出的表达欲,而是一种电充满后的放电。是我喜欢的那种寻常夫妻的快乐和甜蜜。但我又觉得少点什么东西,因为现在写的话,只能写《我们俩》,而绝对写不出《我们仨》、《我们四》、《我们五》,所以我想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