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作文大全 >

上甘岭观后感范例(实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61847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上甘岭观后感范例(实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上甘岭观后感1

谁没有美好的青春?谁不珍惜这宝贵的年华?可在上甘岭战役中,我们的战士们却不惜用他们的热血与生命去换取战斗的胜利,迎来了宝贵的和平。

《上甘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52年秋,美军侵略者在板门店宣布停战谈判无限期休会以后,妄图用战争来解决朝鲜问题,在朝鲜中部三八线附近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他们先后出动了三万多兵力,使用大量的炮火、飞机和坦克,企图夺取上甘岭地区只有三平方公里的我方两个山头阵地,从而进一步向北进展,占领主峰阵地五圣山。敌人在我军狭小的阵地上倾泻大量炮弹,并对我后方运输线路进行严密封锁,致使我军在战争开始时处于被动状态,两个山头前边的主峰阵地十分危急,而在主峰上坚守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七连几乎伤亡殆尽。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志愿军某部八连连长张忠发奉命执行主峰阵地的坚守任务。张忠发和他的连队冲上弥漫着一片硝烟的主峰阵地以后,才发现七连连长和他的战士已大部分伤亡,只剩下被打瞎了眼睛的七连指导员趴在石崖上坚持指挥。张忠发从勇士们手中接过阵地,准备投入严酷的战斗。师部原来要求张忠发的连队在阵地上能够坚守二十四小时,以待后援。但不到一个上午,敌人向这个狭小的阵地疯狂进攻竟达二十三次;连队伤亡惨重。这时,师指挥所发现敌人又在继续增兵,只得决定放弃表面阵地,命令张忠发部队暂时撤进坑道里去。第二天,敌人在占领了这两个山头阵地以后,果然大举进攻五圣山。张忠发命令自己的连队,配合其它退入坑道的部队主动出击,打退了进攻五圣山的大股敌人。师指挥所根据这种情况,决定放弃对这两个山头表面阵地的争夺,要求前边坑道部队把敌人拖住在这两个山头上,不让敌人前进一步,使后方能够争取时间调度兵力、补充弹药。张忠发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战士每天有伤亡,能够战斗的人一天天在减少。而他们面对的不仅是头顶上的敌人,还要面对基本生存条件的艰难。坑道与后方的联系被敌人切断,坑道内严重缺水,下山抢水的战士和运送给养的部队接连遭到牺牲。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张忠发和战士们互相鼓励、互相关心,顽强地坚持着,他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偷袭和毒气弹的袭击,奇迹般地战斗了二十四天,使后方作好了大进攻的准备。大反攻开始了,张忠发率领战士们冲出了坑道,配合大部队一举歼灭了敌人,取得了战役的最后的胜利。上甘岭战役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争的形势,使美国侵略者不得不在板门店重新坐下来,无可奈何地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战争以美军的惨败告终。

上甘岭战役阻止了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北上鸭绿江的步伐,助长了志愿军的士气,扫灭了侵略者的威风,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为朝鲜战场的全面停战奠定了基础,对中国与朝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战役中战士们不畏艰难、团结一心的优良品质也值得我们学习。他们依靠这种精神打退了不可一世的侵略者,打的让美军心寒,打出了举世闻名的上甘岭精神!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电影中有一个让我难忘的镜头:一位战士在战役中不幸中弹了。可他没有立刻倒下,而是用尽全身力气喊出了一句话:“指导员,你们不用管我,你们一定保住我们八连的荣誉!”他喊出这句话的时候,没有轰然而起的配乐,没有刻意定格的镜头,可这一切都非常真实,非常令人感动。他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还时刻想着战役的胜利,想着团队的荣誉。看到这儿,我的眼眶湿润了。

其实八连士兵最感动我的不是他们面对困境,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精神,而是他们坚决服从命令的态度。为了配合上级的全面反攻,八连被要求撤退到坑道,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在坑道中的几十天,志愿军面临的困难有很多:敌人的猛烈攻击、枪支弹药的匮乏、医疗卫生条件的落后、敌人的毒气弹以及水资源的严重缺乏。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并没有要求上级批准他们突围,而是严格执行团部的作案方针,将敌人死死拖在了主峰,为大反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样的士兵实在令人钦佩。

元帅在朝鲜战争结束后说了一句极富有象征意义的话:帝国主义在东方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征服一个国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像上甘岭战士们一样的志愿军在为此奋斗。

上甘岭观后感2

我是一位“00后”,也是个世纪宝宝,深受父母和亲人的宠爱。还时常闹点小脾气,但自从我看完《上甘岭》之后,我知道了自己犯了天大的错误。

《上甘岭》的主要内容是:在抗美援朝时期,美帝主义的侵略者们为了扩张野心,而和中朝两国爆发了战争!中国决定支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为国。中国的们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有智有谋地击退了敌人的二十三次进功。但是因为日美两国的武力火药都比中国的多,比中国的强,把中国打得伤亡惨重。于是,中国决定在坑道里隐藏,拖住敌人。由于坑道里的水源和粮食都不充足,人们身体弱,只等待着后勤准备好武器再进行大反攻。卫生员王兰,在人们最困难最消极的这段时间为他们唱歌,安慰他们,使他们有信心,使他们把饥苦忘掉,对生活有了希望!是希望的天使。终于,火药武器齐全了,们使出浑身的力气做了最后的大反攻,号角响了,呜……呜……我们胜利了!

看了这部电影,我感到很惭愧。我如果衣穿不好,吃不好时我都会大发脾气,如果把我放在战争的年代,在那种情况下,我会怎样?我庆幸我出生在新世纪,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这些并不代表我不学习他们的精神。另外,我也敬佩这位女卫生员,王兰,能舍身在战场抢险,在黑夜里为战士们点亮那一盏盏明灯,为他们指引希望的方向!我敬佩他们,喜欢他们,赞美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

英雄是什么?英雄不是一天两天做好事,而在于积累,就像战士们一样,像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一样!同时,我对美帝主义所做的一切感到可耻,中国的英雄们用生命谱写了英雄的赞歌! 六年级:史泉悦

上甘岭观后感3

在讲述抗日英雄杨靖宇时,教师这样讲述,“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一场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抗击着强大的日本侵略者,进行着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殊死搏斗。艰苦的抗战,东北军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抗日联军也损失惨重,无数战士地血洒战场。在这无数的战斗英雄中,有一个人名字永远被中华子孙铭记,他就是杨靖宇。”“杨靖宇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在极其寒冷恶劣的冰天雪地里有力地抗击着日寇,日伪军将东北抗联特别是杨靖宇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反复进行‘讨伐’。在1939年冬季作战中,杨靖宇与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濛江一带。最后,在只剩下他一个人,并在受伤多处、被敌人包围的情况下,他仍毫不畏惧,顽强抗击,以无比坚强的毅力,英勇顽强地战斗着,直至弹尽粮绝,最终壮烈殉国。”此时学生已经是肃然起敬。接着教师讲述,“杨靖宇牺牲后,残忍的日本侵略军无法理解这位英雄的坚强行为,他何以能够在冰天雪地里长时间被围困、且完全断绝粮食的情况下,顽强坚持战斗。日军竟残暴地将杨靖宇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侵略军也无不为之震惊。”顿时学生的眼里可看到一片愤怒。之后提问“杨靖宇身上洋溢的什么值得学习的精神?”学生通过生动的事例感受到了英雄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艰苦卓绝,既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又抵御着外来侵略,不断推动社会进步,其中爱国主义是最强大的精神动力。没有爱国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的过去、今天和未来。在当今21世纪的经济大潮中,更需要爱国主义,有了爱国主义我们中华民族才能昂首于世界民族之林!历史课堂形象生动的教学将大大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并激发学生内心的爱国主义,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教师利用历史课堂形象生动的教学,不仅可大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还可以激励学生把它弘扬光大,把爱国主义热情转化为关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前途命运的行动。

2、结合丰富的历史教材,利用正反面典型人物,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知荣明耻的教育

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士皆知耻,则国家永;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是否知荣辱,不仅事关到个人的品质,而且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紧密相连。教师可以通过选取正面人物,例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亚圣孟子;通过联姻促进汉藏“合同为一家”的大唐文成公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的南宋名将文天祥;“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抗倭将领戚继光,“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销烟英雄林则徐;“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维新志士谭嗣同;用笔做利器,“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鲁迅;发动西安事变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的、被誉为“千古功臣”的张学良将军等等。通过这些人物把个人命运与民族荣辱紧紧联系在一起,展示出他们身上的杰出的品质,进行知荣明耻的教育,从而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同样的道理也可选取反面人物,例如“酒池肉林”的暴君商纣王;制造“莫须有”罪名陷害忠良岳飞而臭名昭著的秦桧;卖国求荣大汉奸;明朝专权残暴的魏忠贤;轼父杀兄的暴君杨广等等。通过讲解反面人物,同样可以从侧面增强学生的正义感、荣辱观,树立“明戴德、贵诚信、尊传统、知敬畏”的道德意识,培养学生做一个品行端正、情操高尚的人,从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一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积极力量。

3、乡土教材《重庆历史》是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立德教育的非常有效的重要途径

重庆的乡土教材《重庆历史》是发生在学生生活地方的历史,学生会感觉特别亲切,从而大大提高感染力。如讲辛亥革命时,教师问同学们:“请问大家知道渝中区的邹容路、邹容公园吗?”之后引入这是为纪念辛亥革命时重庆的本土英雄邹容。然后就适当地介绍邹容出身于重庆富商家庭,后来留学日本东京,投身民主革命,并自己改名邹容,意为从此“容颜改变,脱胎换骨”,成为与秋瑾齐名的著名革命演说家。后以“革命军中马前卒”写成《革命军》一书并公开发表,引起清政府的极大恐慌,于是清朝抓捕了为《革命军》作序的章太炎。当时的邹容完全可以脱身,但当年轻意气的他得知章太炎被捕后,他只身去投案,狱警根本不相信《革命军》出自眼前这名年轻人之手,当邹容流畅地背诵出大段原文后才相信。因此,邹容被投入监狱并在狱中受尽虐待,最终年仅20岁的邹容死于狱中。通过本土英雄邹容的光辉事迹的感染,可以使学生在特别亲切氛围中激发起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有效利用乡土教材《重庆历史》进行立德教育,还可以选择战国时期,忠县赫赫有名的断头将军——巴蔓子;中国古代史上唯一列传的女将军、出生于忠州的侠女秦良玉;大名鼎鼎的革命家、聂荣臻;中国共产党在重庆最早的党运领导人杨闇公;抗战时期的爱国实业家卢作孚等等。乡土教材结合本土历史编辑,蕴积着浓郁的本乡本土气息,有很强的本土特点和特色,结合乡土教材的学习,学生从自己生活的家乡史中感受到名人志士的光辉经历,在亲切感与亲近感中爱国主义得到激发与深化,从而达到更强而有效的立德树人的目的。

4、在深挖教材的同时,还应巧妙设问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巴尔扎克也曾说:“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在历史教学立德树人的教育中充分结合历史教学资源,设问特别要注意针对性、有效性,以疑激趣。如在讲述“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维新志士谭嗣同,可以这样讲述:西太后发动戊戌开始捉拿维新派,谭嗣同听到消息后并不惊慌,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多方活动,筹谋营救光绪帝,但计划均告落空,此时维新人士都面临着生命危险。就在这时日本使馆派人与他联系,表示可以为他提供“保护”,在这种情况下,本来他完全可以从容全身而退,但他坚决不走,毅然回绝,却决心以死来殉变法事业。谭嗣同把自己的书信、文稿交给梁启超,劝他东渡日本避难,并慷慨地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最终他从容坐以待捕,并与其他5位志士英勇就义于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临终时还豪情万丈的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教师可首先引入讨论:“如果你是谭嗣同,你将选择生还是死?谈一谈你的理由。”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生,并会认为谭嗣同在戊戌时本可以脱身,但他却拒绝出走而宁愿为变法而流血牺牲是很傻的行为。理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还活着就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只有少数学生可能认为他不傻,认为他以牺牲“小我”换取“大我”。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谭嗣同活下来的确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脱离他所处的时代,对一位接受传统教育的、有着强烈爱国主义的知识分子,谭嗣同的崇高理想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他希望通过自己舍生取义的英勇就义唤起人们忧国忧民、救亡图存的意识,激励人们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推动变法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学生自然而然会对谭嗣同为救亡图存而从容就义的英雄气慨、及其为唤醒民众勇于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示敬意。

5、针对学生的特点,可采用多种形式的立德树人的教育

第一,可以办历史小报。结合历史教材的重大事件办专题性的历史小报,这既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历史知识,也拓展了视野,并提高了思想。如学习古代史后,可办“辉煌丝绸之路”、“灿烂的文化”等主题小报;学完中国近代史后可办“不屈不挠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日战争”等主题小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参与,既可提高学习兴趣,也可影响熏陶学生的荣辱观。第二,进行历史故事会。中学生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爱听故事,爱讲故事。结合此特点,可发动学生参与讲故事。如每次历史课前三分钟故事会,一学期几乎每一个学生都可参与其中,内容可结合当堂课的相关内容,通过讲故事听故事,进行爱国主义及其荣辱观的熏陶。第三,观看影展,写观后感。结合历史教材可进行相关电影电视的播放,如《建党伟业》、《建国大业》、《平原游击队》、《平原游击队》、《上甘岭》、《狼牙山五壮士》、《铁道游击队》等,然后让学生写观后感。第四,历史教师有必要给学生推荐正能量的网站。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但他们对网络中许多信息缺乏识辨能力。作为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有必要给学生推荐正能量的相关历史人物或历史网站,让学生健康上网,强健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纪念馆,如纪念馆、聂荣臻纪念馆等。通过以上各种形式的教学形式,紧密结合教材,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正确的道德观、荣辱观。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梁启超也曾说:“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担当教育重任的教师任重道远,特别是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用深入浅出的、生动活泼的、绘声绘色的语言,充分利用历史教材,尤其还要利用重庆乡土教材,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建立正确向上的品质,树立“明戴德、贵诚信、尊传统、知敬畏”的道德意识,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上甘岭观后感4

首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按影片反映史实的前后顺序,组织学生观看。其次,在学生观看每部影片前,先把影片的历史背景、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向学生作简要介绍,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剧情。再次,学生观看影片后,学校组织他们开展座谈、写影评或观后感等活动,并通过“红领巾广播”进行交流,同时各班结合观看的影片适时召开主题班队会。

我校组织学生观看了《红孩子》《小兵张嘎》、《渡江侦察记》《上甘岭》、《雷锋、》《》等几十部不同历史时期的影片。同时还进行了“爱国主义影视片推荐”活动,及时把每周电视节目中的爱国主义影片名称写在黑板上,推荐给学生。

二唱。自1988年开始,我校举办了“每周一歌”活动,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10分钟为全校学生学唱“每周一歌”时间。我们搜集了各个时期的革命历史歌曲。

少儿歌曲的录音,在学校广播中播出。铃声一响,全校学生便在音乐的伴奏下放声高歌。我校还将“每周一歌”与观看影片紧密结合,观看之前唱该影片的主题歌。如学生观看影片《闪闪的红星》,当剧情发展到高潮时,学生们不约而同地伴随音乐主旋律唱起了《红星歌》,影院内群情激昂。电影结束时,学生们还沉浸在剧情之中,意犹未荆如今,“每周一歌”已成为学校的传统教育活动,学生们学会了《共产儿童团歌》、《歌唱二小放牛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让我们荡起双桨》、《劳动最光荣》、《学习雷锋好榜样》等几十首歌曲。在广泛学唱“每周一歌”的基础上,学校每年五月都组织“五月的鲜花”歌咏比赛,师生同场表演,气氛欢快而热烈。歌声净化了心灵,陶冶了情操。在歌声中孩子们受到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读。为了使爱国主义教育持久地开展下去,我校结合实际,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读百卷书。激爱国情”活动。学校积极创造条件购置图书,现已达生均30册以上,并由教导处一位主任主管学生的阅读活动。各班级充分利用阅读课和班队活动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学校要求学生在双休日、节日。寒暑假开展读书活动,定期总结、表彰;并主动与区图书阅览中心联系,为学生办理图书借阅证;还通过广播,板报,橱窗开展“介绍一本好书”、“读后感交流”、“征文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

我校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读书竞赛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我校学生在北京市读书工程委员会组织的读书竞赛中,四人获一等奖,五人获二等奖;我校还在“全国小学生红领中读书读报”活动中被文化部。、团中央评为全国“红读”先进集体。读书活动的广泛开展,丰富了学生生活,并使他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正如学生在日记中所写的:“读书活动不仅使我增长了知识,而且让我从中深切领悟到‘落后了就要挨打’的道理。为了祖国的富强,我们从小就要发奋学习。”

教育实践表明,利用好“影、视、歌、书”这些生动教材,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1 561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