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教师读后感精编5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1500字]教师读后感精编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教师读后感1
拜读刘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让我有哑然失笑、豁然开朗的感觉。书中的案例,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屡见不鲜。刘儒德教授把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案例娓娓道来,层层剖析,让原本很“玄”的心理学知识,和我们的实际工作挂上了钩,激活了我熟悉的知识经验,受到了智慧的启迪。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64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并将它们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部分,适用于教师不同方面的工作。通览全书,感慨良多,归纳如下:
一、教学方面
1.课堂艺术,注重“鸡尾酒酒会效应”: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课要注意生动性、直观性、语调的抑扬顿挫和身体语言的丰富,如此才能长时间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注意对象,不让自己成为学生交头接耳时的注意背景。此外,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熟悉与他们有关的事物,成为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人,而不是凌驾于他们之上的权威符号,就能变成学生过滤不掉的声源。
2.作业布置,注意“超限效应”:“题海战术”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可以起到好的效果,但心理学表明:人接受任务、信息和刺激时,存在一个主观的容量,超过这一容量,人就不愿意认真对待这些任务了——过量的作业,不仅达不到教学的目的,而且还会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u形记忆:学习材料所处的位置不同,学习效果也不同,前面内容对后面内容的干扰叫做前摄抑制;中间部分同时受到了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因而,中间部分记忆效果最差。而且,学科之间也会相互抑制,材料性制约相似,抑制越严重。世界上没有让我们过目不忘的“记忆丸”,只有在最重要的时刻安排最重要的事情、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效率才会更高,才会更有收获。
二、教育管理方面
1.教育要讲究“布白”艺术。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有了“布白”,才能产生美感。教师在平时与学生的交谈中要点到为止,适当地留点“布白”,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反省。
2.巧妙运用“禁果效应”、“南风效应”、“霍桑效应”、“扇贝效应”、“图形-背景现象”、“配套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增加学生的积极行为,减少学生的消极行为。
“四颗糖的故事”是陶行知先生巧用南风效应的经典事件。“数其一过,不如奖其一功”“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也。”对犯错误的学生,多一份宽容和尊重,让其自发自醒,教育是一门对人性理解的艺术和技术。
3.师生交往之道---“互悦机制”。卡耐基的成功说明,“互悦机制”可以产生奇迹。“亲其师,而信其道。”
4.“晕轮现象”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信息,切忌一叶障目、以偏概全;“马太效应”在提醒我们绝不能让“好生好对待,差生差对待”的现象在我们的身边发生。“连锁塑造”可用来矫正学生的行为,也类似于教学中的最近发展区原则:“跳一跳,摘果子”。
5.教育无小事。西方流传着一首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听完这个民谣大家会是一笑而过,还是可能有人会想到了什么?其实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蝴蝶效应”。所以作为学生身心成长的教育者,要谨记“教育无小事”留心教育中的蝴蝶效应。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老师的一个灿烂笑脸、一句赞扬话语、一种习惯性行为,都有可能在孩子心里产生巨大的“蝴蝶效应”,成为孩子生命中意想不到的支点。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想应该充分解读这本“教育辞典”,巧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巨大魅力,争取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智慧。教育中的问题纷繁复杂,教师们常常会有手足无措之感,有了这本书作良师益友,相信我们的心里会更加敞亮一些,我们的工作也会更加有成效。
教师的读后感2
我很幸运,有个热爱读书的学校;我很幸运,学校里有那么多喜爱读书的老师;我很幸运,学校有了读书的带头人,感谢我们的校领导给我们每位一线老师买回了一本《一线教师》。
拿到管老师的这本最新力作《一线教师》忽然有种亲切感,于是有了一口气读完的冲动。
书真的'如其名,记录了管老师作为一名底层的一线教师,每天大量付出,却不为人知的部分,看书中的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例子,仿佛就在记录身边的琐事。这其实应该是我们每个一线老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曾经或正在或将来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诸如学生作业、课堂纪律、班级管理、育人,考试复习及教学反思等方方面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管老师以自己的智慧,以一个探索者的精神记录了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的良策。在这过程中,管老师设身处地地道出了我们一线教师的困惑与迷茫,忙碌与艰辛,却又快乐地工作着。站在一线教师的角度说出了每一位工作在平凡岗位上的一线老师的心声,同时为我们在教学方法、管理策略上作了很好的引领。
我特别欣赏管老师的“一线作业学”,没有高深、虚脱的理论,没有枯燥乏味的说教,有的是他平淡朴实的语言,耐心详尽地叙事,句句诚恳,特别有说服力。当他发现班级里个别学生写字潦草时他怎样说的:“我曾做过一个实验,1篇学生作文要两个学生誊写,一个誊写得很干净、清楚,一个誊写得马虎、潦草,送到几个老师那儿去批改,当然,限时两分钟,因为高考作文,老师批阅的时间不会超过两分钟。结果,你猜,相差多少分?”“10分”“28分!”“为什么会相差这么大呢?老师也是人,他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一般来说,老师印象里是这样的,字迹干净、整洁的同学学习总是不错的。字迹潦草、马虎的,学习一定不怎么样。”“好好写字。把字写美,那要水平。把字写干净,人人可以做到,不就是多花几分钟吗?你以为写快一点,能快出多少时间?习惯干净、整洁了,速度并不慢。”合情入理的一番话,让孩子们听得心服口服。
他用自己原味记录的方式具体而不显繁琐地阐述了他所展开的系列行动研究。对于作业论,管老师以他亲身实践向我们指出:要抓好考试,一定得抓好作业,这对于这对于考试分数最直接、最管用。多么现实的真知酌见哪。联系自己的日常教学,学生作业一直是我头痛的一块,更何况是在减负增效的今天,过去的车轮战,题海战,已经被摒弃,今天的学生,教学时间明显减少,没有了放学前的补习时间,一样的课程,一样的学生,少之又少的时间,怎么保持,怎么提高,怎不令人烦恼。这其中,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是一条出路,抓好学生的作业也是一条必不可少的捷径,然而学生并不这样考虑,年少无知、天性顽劣的学生总是把拖拉作业当作他们最好的应付方式。我就碰到了几位经常拖拉作业孩子,课堂作业经常要放学前交,今天的家庭作业得第二天在学校督促后才能做完,我试着用鼓励的方式,调动他学习的积极性,试着找一切机会表扬他,尤其是作业上稍有进步就大肆表扬奖励他,也曾积极地与他们的父母联系沟通交流,但总是收效甚微,他或者不以为然,或者开始一阵子似有改进,但过了不久他又重操就业,这样反反复,让我费尽心机,觉得无可奈何。有几个学生字是出了名的脏、乱、差。这几个孩子我也没少费劲,总是在一遍一遍地重复着让他们重写,写得不好重写,这些孩子也早已培养出了抗挫折能力,每次高高兴兴地打回,高高兴兴地重写;再打回去,再高高兴兴地重写,让你自己都搞得没脾气。管老师的“一线作业学”让我受益匪浅,这几个不交作业的老大难,怎么办?集体的力量来帮忙。采用小组制,奖惩制度。评选出周冠军,月冠军表彰激励,效果良好。针对个别作业脏乱差,最近,我想到了给优秀作业粘贴画,用奖励代替惩罚,只要连续两次作业写得工整干净就可以获得贴画一个,相信图案美不胜收的小贴画会让孩子们的作业上一个新台阶。
教师读后感1800字3
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面对那些淘气顽皮,还不太懂事的孩子,特别是面对各种各样的检查和各级各类的比赛,我们幸福吗?带着这些疑问,我翻开了这本书——《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随着阅读的步步深入,陶老师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从容淡定,平易亲切,以及他深刻的教育思想,给了我很多的人生启示。
读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陶老师对人生的豁达和独特的人生领悟。在这本书中,无处不渗透着陶老师吸取经典精华所洋溢的幸福感。作为普通教师的我们,如何打点自己的人生,寻找教师职业的幸福感,才能让自己更加幸福?与陶老师相比,我们能够做到宠辱不惊、淡泊名利了吗?我们做到对万事万物的宽容大度了吗?我们拥有那种与人为善的高贵精神了吗?细想起来,没有,真的没有。所以我们不时地感叹工作之劳累,心灵之疲乏,甚至抱怨命运之多变,这样的心态,又怎么能让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宁静的心灵,幸福的人生呢?
读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这本书,使我感悟到:幸福是一种心态,是自我的一种体验,幸福是需要用心去营造的。那么,作为一个教师,如何去感受职业的幸福呢?我想,要做到以下几点:
1、做幸福教师,要懂得享受教育。
课堂是我们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我们要懂得享受学生,因为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任何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而要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用你的权威来管理学生,也许你就会离幸福更远。
2、做幸福的教师,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
有人说得好:如今我们身上的全部长处都是以前老师曾经夸奖过的,我们身上的大部分缺点也是当年老师曾经批评过的。所以一个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能够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要学会赏识学生。在评价学生时,多一些鼓励,使学生时刻感到自信;当学生犯错时,多给学生一些宽容;当学生取得成绩时,别忘了给学生送上掌声;当学生有疑难时,做学生最好的心理医生和真诚的朋友;当学生大胆表现自己时,做学生最好的欣赏者。总之,教师潜在的人格魅力会深深地感染学生,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时刻不忘对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宽容是阳光,她会让我们每个人拥有健康,拥有幸福。
3、做幸福的教师,要善于营造富有情趣的课堂。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个好教师一定会给孩子营造一个富有情趣的课堂。在这本书中,陶老师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读书。他说:“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如果只有知识,那你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看到一粒沙子仅是一粒沙子而已。但是一旦拥有了智慧,就可以从一块石头里发现一道风景,从一粒沙子中感悟灵魂的律动。”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让教学与读书相得益彰,要享受自己的课堂,使自己乐教,学生乐学,让每次课堂都迸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
4、做幸福的教师,要有对学生真诚无私的爱。
一个人只要心中有“爱”,无论人生的路多艰难、多痛苦,脸上带着微笑,心里就是宁静平和的,这就是幸福的人生。我们教师也是这样,虽然我们现在实行了绩效工资,收入增加了,但工作整天是忙忙碌碌的,而且压力也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要学会做个幸福的教师,创造幸福的自己,培养幸福的学生,服务幸福的社会。在学生需要我们指导、帮助的时间里,我们要真诚的关心、爱护、帮助他们,尤其是那些生活上、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热爱学生就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
陶老师说:“文化一旦在心灵安顿之后,就成为了一生幸福的储蓄。”他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要想发展起来,就要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一个阅读经典的空间,从而使自己的教学登上‘会当凌绝顶’的境地。”他告诉人们,通过“文化存款”才能获得持久的幸福。而他所指的“文化存款”就是阅读经典!他深入揭示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的关系,这种为教师终生幸福打算,直接进入终极关怀的话语是前所未有的,它慢慢地指向人活一世的终极目标:幸福地活着。读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这本书,让我的心变得豁然开朗起来,让我们以陶老师为榜样。
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始终做到从容淡定,宠辱不惊、淡泊名利,与经典为伴,与学生为友,多一些享受,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赏识,少一些责备;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求。真正做一个拥有“健康的身体,宁静的心灵,幸福的人生”的幸福教师!
教师读后感4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徐维老师编写的《班主任工作100问》,感受很深,同时也对自己这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进行了反思。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层单位——“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既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又要引导学生学好功课,努力提高学习质量。此外,还要关心学生身心健康。而所有的工作都指向一个目标,就是把本班培养成为优良的集体,使每一个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有所提高,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这本书利用教育案例、教育评论、教育论文、班会材料等形式,通过100个问题,详细而具体地介绍了班主任的教育艺术。每一问题都从案例描述、案例分析、指导建议和资源拓展几方面对个案进行了具体分析和指导,给班主任工作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说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还得从教育就是一门艺术说起。从孔子的因材施教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古今中外无数教育大师的研究和实践都向我们证明教育需要有情感的灌注,需要有高超的艺术。班主任工作更是直接基于心灵沟通的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应该是建立在个性尊重,人格儒化,价值引领和精神关怀上的一种充满诗意的工作。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认识到了之前我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很容易走进“班级保姆”或“班级警察”的误区中,这项工作就是一种纯技术性的管理。对班主任来说,这项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它的艺术性不仅是外在的、技术性的方法和手段,更是教育赋予其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学生是我们未来的主人,规范管理式的班主任教育培育不出完满的、丰富的、多元的个体,必然是“扁平式”的人,时代发展呼唤班主任们成为“诗意栖居”的人,班主任工作理解为一种建立在社会化要求基础上个性尊重、价值引领和“精神关怀”,将“诗意栖居”由彼在引渡到此在,让班主任工作充满诗意,这不是超越性的追求,而应该是普遍性的要求。这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
此外,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还表现创新上,班主任工作艺术精髓就是他的创造性、刻意创新、不落俗套,即不重复他人,也不重复自己,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一切,正是在人身上再现自己的一种伟大创造……班主任要能驾驭它,必须有艺术家的技巧。离开创新,班主任工作就会失去生命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班主任善于将教育目的与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相结合,精心设计和灵活把握教育活动过程;注重灵活多样的形式,努力激发学生内在的活力;妥善而巧妙的处理偶发事件,善于化解矛盾和冲突;善于对学生倾注爱的情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语言表达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具有逻辑力量和鼓动性;善于使用各种肢体语言对学生进行肯定、鼓励、赞许、制止、批评,从而使教育教学活动达到最佳效果。我特别喜欢书中的这句话:班主任是成人世界派往儿童世界的“全权大使”。反思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离大使的角色相差很远啊!所以我们需要与时俱进的眼光和创新发展的教育才能胜任班主任这一工作。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科学,也是艺术,它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情感、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学生,随着他们年龄、身体的增长,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都不同程度的在发展和变化,因此,班主任仅抓教学而忽视教育改革:仅有埋头苦干的精神而不去加强教育艺术的探索,是不能适应教育形式的发展变化的。我们班主任老师都在呕心沥学地忘我工作,就有必要探讨一下教育艺术,使自己的工作方法更上一层楼。
教师读后感1300字5
我有幸拜读了陶继新专家的著作《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翻看了几页,我就被陶老师平实却饱含人生哲理的话语所深深吸引,不觉看至深夜,还不忍将书放下。一本好书的确能启迪人的心智。与陶老师平静如水的心境相比,我感觉到自己的浮躁,与陶老师的“取法乎上”对比,我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我第一次意识到教师是幸福的,也从中读懂了怎样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以前我曾抱怨过教师职业的无聊乏味,曾因为工作的重复而淡漠了乐趣。其实幸福是一种心态,我们要用感恩的心态对待教学生活,在平凡、琐碎中,寻找快乐的种子。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我们就会觉得有这样一个岗位是幸福的:当我们坐在舒适宽敞的办公室里工作时,我们应该想到还有多少人为了生计正在不辞辛苦的劳作着;当我们抱怨福利待遇差的时候,我们要想着,还有多少人在为找不到工作而愁眉苦脸。在这样一个被誉为天底下最光荣的岗位上工作,我们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出无数有用的人才,这是我们莫大的荣耀,我们应该知足常乐。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来工作,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少一些抱怨,少一些消极,学会享受生活,享受课堂,享受学生带给我们的快乐。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生命就会充满温馨;长存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收获更多幸福!回想在教学的生涯里有多少次这样的情景出现:感冒咳嗽时,学生将含片递到我的手中,“老师您嗓子不好,含着它会舒服很多的。”因为批改作业这肩膀不舒服,“老师,我给你捏捏肩膀吧。”多少次,刚准备到处翻找红油笔,给学生批批作业,一只红笔已经出现在我眼前,“老师,给你用!不用再找了。”这样的事例真的是举不胜举,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感受,它是教师个人价值观的体现。我们不能因为工作的重复而淡漠了激情。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只有懂得感受教育事业的幸福的教师才是真正热爱教育的老师。
陶继新老师特别注重读书,注重读书的质量,“取法乎上”四个字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仔细想想这话多么精辟,以前我也很喜欢看书,可更多的是把书当成一种休闲方式,我喜欢看《知音》《女友》《小小说》之类的书籍,而对于《论语》《压根就从来没想过去读,觉得那样的书籍太枯燥无味了。在陶继新看来,读书是人类生存的必须,是获取文化最关键的途径之一,正像人需要吃饭、休息一样,这是必须且必要的事情。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就是“在49岁的时候,我从《论语》选出85%以上的篇章背诵。”多么聪明好学的陶老师,时刻为自己储蓄文化,为心灵增加营养。让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深感惭愧!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只读是不行的,还必须有自己的思考,并把这些思考、想法、感受写下来,日积月累,就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学校经常鼓励老师读好书,然后写读后感,后来我逐步意识到,能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就会对所读书目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不会一本书读过后很快就淡忘,对于书中有启迪意义的话语就应该多读几遍,达到熟读成诵的地步才好,那样的知识才会深入心灵之中,而不是浮于表面。
读了这本书后,我想我们就应该像陶老师那样,及早在自己的精神仓库里储存一些文化食粮,只有这样,在我们年老时,才会发现自己的教学生活里留下了多少幸福的回忆,才能做一个身心都倍感幸福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