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作文大全 >

《传习录》读书笔记(精选5篇)

网友发表时间 390892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传习录》读书笔记(精选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传习录》读后感【第一篇】

先生曰:“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传习录》

后悔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我们知道错了。但知道错了是一回事,如何去改正错误是另外一回事。我们后悔的原因可能会有很多种。多数情况是因为错误带来的结果是我们不想要的,然后才开始后悔。还有的情况是别人告诉了我们的错误,我们觉得别人说的有道理,才开始后悔。再有就是我们修身当中每天反思会发现自己的错误而感到后悔。王阳明说当我们能感到后悔这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是去掉我们病根儿的药方。药方是有了,吃不吃在我们自己。有的人害怕药苦,虽然知道吃药可以治疗自己的病,也拒绝吃药。正确的药方需要正确的吃法,吃到适应症的病人口中才能见效。

就像我们都有的傲慢之心,我注意到很多人在说自己有傲慢心的时候,实际上自己就是傲慢的。仿佛傲慢并不是坏事,而是一种荣耀。还有一种更有意思的人,知道自己的问题。每天都去寻找医生给自己开药,东求西求。不管开多少正确的药方,自己不吃也没用。反而会旧病复发。所以感到后悔只是开始,不是结束,如何让我们以后不后悔才是更重要的,这也是孔子为什么夸颜回的原因,因为颜回不贰过,不贰过就没有再后悔的可能性。

所以我们反思的时候,不要光想自己的错误,而是要想如何开药方去治疗自己的错误,让自己不再犯,这样反思对我们才有效果。

《传习录》读后感【第二篇】

先生曰:“为学大病在好名。”

侃曰:“从前岁自谓此病已轻,此来精察,乃知全未。岂必务外为人,只闻誉而喜,闻毁而闷,即是此病发来。”

曰:“最是。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

又曰:“‘疾没世而名不称’,‘称’字去声读,亦‘声闻过情,君子耻之’之意。实不称名,生犹可补,没则无及矣。‘四十五十而无闻’,是不闻道,非无声闻也。孔子云:‘是闻也,非达也。’安肯以此望人?”

——《传习录》

我以前就好名,当时还不知道学习和修身的区别。不管做什么总是喜欢被看见,被夸赞。聊天儿的时候也喜欢发表自己的观点,让自己显得与别人不同。现在好名依然存在,只是隐藏的更深了。不会像以前锋芒毕露,但还是会“闻誉而喜,闻毁而闷”。貌似这种情况在绝大部分人的身上都有体现,主要还是太在意外界对自己的看法。往深处来讲,是因为自己的内心没有力量,需要别人的认同才能给自己传达这种自信。实际上自信是自己给自己的,不是别人认为你行你就行,而是你认为你行你才行。

王阳明说要想克服这种好名就要务实,我理解的务实就是要有志向,也可以说是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也就是说当你忙起来的时候,心就没有功夫去好名了。如果你觉得时间紧迫,不抓紧努力,就离目标越来越远的时候,你就更没有时间去想别的了。反过来讲你有好名之心,就是你闲的。就像你在干活的时候,心在干活上,别人看见你干活,夸奖你的时候,你是听不见的。如果当你干活的时候,别人一夸你干得有多好、有多努力的时候,你就洋洋得意,就说明你的心没有在干活上。

人虽然不要好名,但要爱惜自己的名声。要让自己的行为对得起自己的名声,发现哪里不对的时候,要马上的去改正。不能等到自己死去的时候别人来评价,那时候就没有改正的机会了。不追求出名,但是要修身。儒家通过修身去达到“君子不言利,而利在其中”。如果在五十岁知天命的年纪,还不想着去寻道修身,那这辈子是白活了。

《传习录》读书笔记【第三篇】

问孟子言执中无权犹执一。

先生曰:中只是天理,只是易。随时变易,如何执得?须是因时制宜,难预先定一个规矩在。如后世儒者要将道理一一说得无罅漏,立定个格式,此正是执一。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自己不管做什么的时候,都需要找一个模板。这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那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都想向成功人士学习,复制粘贴。大到企业管理,小到与人对话,都想让自己找一个最好的模板套进去,就可以万无一失。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是。如果什么都可以设定好,什么都可以套用、引用,那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方程式的世界,我的人生就是一个定向的人生。

从儒家的十六字真言开始,中庸之道一直都是儒家修行的准则。《中庸》里讲君子而时中,孟子用易来形容中庸之道。易就是变化,不断的`变化就是中。我觉得孟子用权衡来形容中更有画面感。权衡就是秤和秤砣,我在秤的一边,另外一边的事物可能是我们接触的人,也可能是我们需要办的事。王阳明说事变只在人情当中,那归根结底还是人。我和父母的相处的时候,我会根据父母的重量,把秤砣调到一个平衡的位置。我和爱人相处的时候,爱人和父母是不一样的,所以我的秤砣还要继续的调整,以达到我们俩之间的平衡。我和朋友之间的相处又不一样,每一个朋友都是不同的,所以要不停的去调整我秤砣的位置。同一个人因为环境、时间的不同,秤砣也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比方说我和爱人的相处,没有事情的时候、爱人高兴的时候、爱人生气的时候、爱人有工作忙的时候更简单的说,就是爱人每一种情绪变化的时候,我的秤砣都要调整位置。

千万不能执着于去追求中,君子不言利,利在其中。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妥当,与每个人相处得当,就是做到了中。怎么能做到妥当?就是让天理去替我们做决定。天理从哪来?天理就是老天赋予给我们先天美好的本性,所以也可以说天理就是中。只要我们能寻找到先天的明德,使之焕发光明,我们就能做到中。

《传习录》读后感【第四篇】

卷上主要阐释知行合一、心外无物的观点。卷中收集了8篇王阳明亲笔写的书信,除回答有关知行合一、格物说等问题之外,还讲了王学的内容、意义和宗旨。卷下主要是致良知,体现了王阳明晚年的思想。作为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圣人之一,其著作《传习录》是一本较全面包含其思想的一本书。其中包含儒学、理学、佛学、心学等多种学问方向的理解和分析。

作为明代的大儒,王守仁有其独特的哲学观点,即“致良知”学说。他倡导的“知行合一”在日本很受推崇,日本人认为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我认为王守仁“知行合一”不止如此,以王守仁观点,圣贤们教育人们知行,并不是简单地教人们如何认识、如何实践、其目的是要恢复知行的本体。知行如何分得开?知是行的宗旨,行是知的实践;知识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如果领会了这一点,就应该明白,只说一个知,已经自然有行存在;只说一个行,知也自然存在。只有领会到知行合一的宗旨,才会真的体会到知行的意义。这是需要不断地磨练和自我反省才能够了解的。王守仁这样说的,别人教你终究不能领悟,只有自己琢磨思索找到符合自己的锻炼方式才能不断进步和提高。在王守仁的心中,圣贤的大体宗旨是相同的,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叙述罢了。或许我们达不到圣人的境界,但只要像王守仁这样的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我们也会不断安定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能力和判断力都有所提高。在如今时代里,人对本源的的探索不断减少,人的心里也不断浮躁而趋向于物质。所以在如今的社会王守仁的精神看起来更加珍贵。

王守仁虽贵为圣贤,博览群书,博学多才,屡立奇功。但为人谦虚而不焦躁,为人好学,其为人正如其言,乃一正人君子。有道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人,在他看来,在于态度而不在于才能也。引用其中一段话:“同朋友相交,一定要互相谦让,就会得到好处;而互相攀比,互争高低则只会受损”。

又如:“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等等。诸如此类的话很多,但能做到的人却很少。王守仁的许多言语都是人的生活中的道理,朴实而又精深,王守仁正是因为这些近乎完美的素质成就了他的功劳,而他也无私的将这些想法观念传播给他人,而现今社会的“鸡汤”和他比较实在不知所云。他的精神正是他一生理念的体现,其:“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他的一生都对得起“为善去恶”这四个字。他的人性的观点难道不可以被我们借鉴吗?王守仁,一个了不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高尚的人,圣人之名,当之无愧。所以,王守仁的精深,更需要我们现代人的传承与坚守,对这个几百年前的人物,我们应该向他致敬!

传习录读后感【第五篇】

一口气把十四集的百家讲坛《传奇王阳明》(浙江大学董平教授主讲)看完了,觉得还不过瘾,还买来印刷版的《传奇王阳明》以及王阳明的著作《传习录》再研读。看着看着,读着读着,被王阳明传奇的一生所吸引住了,更被王阳明的哲学观点所折服了。

一、王阳明传奇的一生

王阳明,又名王守仁,是我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更是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位儒家大师。是中华历史上屈指可数的“立德”、“立言”、“立功”之人,他的一生充满着传奇。

神奇少年——12岁:立志“读书做圣人”;

另类青年——15岁:独闯边塞,考察军事,上书皇帝;

挺身斗虎——34岁:身为朝官,挺身斗虎,勇斗祸害朝廷的。号称八虎的太监,结果遭锦衣卫的追杀,几乎丧命;

龙场悟道——36岁:被发配到龙场(贵州),身躺在石椁,体验生死,创立了心学。

临危受命——46岁,临危受命,深山剿匪,更只身平叛,40天内从手无一兵一卒到平息宁王的10万叛军。

二、王阳明哲学观点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也是王阳明的心学经典。书中,不但涵盖了王阳明的思想,重点诠释了他所创立的心学的三大核心内涵: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也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明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

细阅,虽然书中所论的个别哲理还是比较艰涩难明,但是慢慢咀嚼,回味,无论是教书育人方面,还是研究治学、修心养性等方面,还是颇有收益的。

1、教书育人之道

郭沫若曾经说过:“王阳明对于教育方面也有他独到的主张,而他的主张与近代进步的教育学说每多一致。”(《王阳明礼赞》)

(1)顺应儿童的天性。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催挠之则衰萎。”

王阳明以浅显易懂的比喻,形象地说明:儿童的情趣是喜爱玩耍而害怕拘束,就像草木刚开始发芽,让它舒畅地生长,就能迅速发育,以至枝繁听茂;如果摧残压抑它,就会枯萎。儿童的教育要顺应他们的天性,以游戏、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条,日就枯槁矣。”

教育孩子,一定要使他们欢欣鼓舞,内心愉悦,那么他们的进步就变成了不由自主、自然而然的了。就好像春风化雨,滋养花木,花木没有不萌芽发育的,它们自然就日新月异;而如果是冰盖雪披,花叶零落,自然生机不再,日渐枯萎了。王阳明同样以浅显易懂的比喻,形象地说明:儿童的教育要顺应他们的天性,多鼓励去激发其好奇心。

(2)因材施教

“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

教师讲授功课不在数量多少,贵在精熟与否。根据不同学生的资质,能掌握二百字的只应当教给他们一百字,要保持学生的精力有余,这样就不会产生厌恶情绪,反而会有收获的愉悦。反观我们现在的中小学教学,学生每天的作业就一大堆,一个高一学生说,刚过去的高考放假,五天假换来11张卷子。有的学生为了应付繁重的作业,每天要忙到十一、二点,睡眠的时间严重缺失。试问如此疲劳作战,学生哪有精力应付学习呢?当学习成为一种负担,学习的质量又有何保证呢?!

“圣人的心忧不得人人都做圣人,只是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中人以下的人,便与他说性、说命,他也不省得,也须慢慢琢磨他起来。”

——王阳明认为,人的资质是不同的,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个人不同的资质,应教授不同的内容。中等智力以上的,可以给他讲授较难理解,比较深奥的问题;中等智力以下的就只能给他讲授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

“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

教人做学问,不能偏执于一种教法。人在刚开始学习时心猿意马,不能集中精力,其心中所考虑的大多是人欲方面的事。所以,姑且先教他静坐,以安定思绪。久而久之,等到他心能安定的时候,如果还只是教他悬空静处,以至像槁木死灰一般,也就没有什么用了。此时必须教他反省自察克已修身。因此,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时必须据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这样能才收最佳的教学效果。

2、钻研学问之道

(1)知行合一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知之真切笃实处即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

“知”的最终落脚点是“行”,而“行”得明白无误处就是“知”,两者是不可分的。换一句话“知”是“行”的开端,“行”是“知”的完成。做学问,要知、行并举,如果只知不行,就是悬空思索;只行不知,就是盲目冥行。这就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这一学说对陶行知影响深远,因此,他连自己的名字也改了,更创造了一个字“

”。

(2)重基础

“为学须有本原,须从三原用力,渐渐‘盈科而进’。……如种树然。……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王阳明以种树作喻,做学问如种树,刚种上树根时,只管培土灌溉,不要想着生枝、长叶、开花、结果,只要不忘了培土灌溉,何愁没有枝叶和花果?因此,做学问必须有基础,必须从基础上下工夫,循序渐进,才能有进步。

(3)用心体会

“看书不能明如何?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

——做学问,总会遇到看不明,弄不懂的东西,王阳明认为,主要原因是只局限在字的表面意思上下工夫。要想学明白,必须得从自己的内心去用功,凡是不明白的、解释不通的,就要换位思考,从自己内心去体会,就一定能学明白,解释得通畅。

3、修心养性之道

(1)主宰常定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人抱怨,忙!有事也忙,无事也忙。对于这个问题,王阳明是这样认为的:

“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时,与天运一般不忌。虽酬酢万变,常是从容自在。”

意思就是说,“忙”并不是事多而繁忙,乃因“无主宰”,导致意气用事,秩序无存,有事无事皆忙皆乱。如果主宰常定,那么所有的变化的先后急缓秩序就确定了,人事秩序也随之而确定,有事无事故得从容自在。那么这个“主宰”是什么呢?从阅读上下文得知,是指一片纯然的天理,一个昭明的良知。

(2)委曲谦下

“大凡朋友须箴zhēn规指摘处少,诱掖yè奖劝意多,方是。”“与朋友论学,须委曲谦下,宽以居之。”

大凡朋友间相处,彼此之间应当批评指责少,开导鼓励多。和朋友一起探讨学问,应该谦虚谨慎,宽艰待人。谦虚是一种极为难得的美德,它能够驱使人不断进步,能主动去做应该做的事。不论从事何种职业,担任什么职务,只有“委曲谦下”,才能保持不断进取的精神,才能增长更多的知识和才干。

(3)格物致知,良知学说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它的内涵,南宋朱熹学说认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这一解释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但是王阳明则另辟蹊径,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

“‘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

“格物就是慎独,就是戒惧”。

王阳明认为:“格物”就是要人纠正意念的不正,克服内心的非道德意识,从而恢复其本体的至善或“良知”。 做每一件事的时候内心都会判断对和错,但是出于私欲会压制内心的判断,致良知就是让我们坚持内心的判断,持之以恒就会让良知做主。

王阳明的《传习录》涉及的内容丰富,所蕴含的哲理不易解读,自己以上的理解,只是非常皮毛,要真正理解《传习录》,还必须深入阅读,深刻思考,有全新的感悟与收获必会有所得。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1 39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