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志愿者的小故事精选4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抗击疫情志愿者的小故事精选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我身边的抗疫情小故事【第一篇】
从“小兵”到“大将”,“疫”往无前
——记掘港镇芳泉村卫生室高xx
高xx是如东县掘港街道芳泉村卫生室一名90后医生,芳泉村卫生室辖区18个行政组服务居民近3000人,医务人员连室长就2人。她就是一名多面手“小兵”,平时基层卫生健康服务的“五花八门”事儿也不轻松,在这次抗疫阻击战中,“医少人多”更是一种挑战。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反弹和沉重的工作压力,瘦弱的“小高”医生咬着牙顶了上去,配合室长把卫生室各项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
虎年春节过后,高xx主动报名成为一名核酸采样医生,采样点采样或是上门采样,白天或是黑夜,骄阳或是暴雨,她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多少天来,她没有按时吃过一顿饭,没有睡过一次安稳觉。一天深夜,她用三个小时独自完成了1000余人的核酸采样,创下“小高”医生核酸采样新记录!
“喂,高xx,你回家后收拾好换洗衣服,到刚组织的云顶大酒店隔离点……”高xx放下电话,来不及细想,急忙回家收缀生活必需品,第一次单枪匹马来到抗疫一线阵地,成为一名“先锋官”——隔离感控监督员。
高xx一下子从“小兵”转变成“大将”。过去“小兵”高xx总是听从分工,现在入驻隔离点专班,她是“新娘子上轿头一回”,硬着头皮做了“大将”。新筹建的隔离点有9名工作人员,分成防控消毒、健康观察、信息联络、安全保卫、后勤保障、病例转运、人文关怀等七个小组。高xx不仅要负责隔离点人员分工,还要对每个小组的工作事务进行记录上报,穿着防护服的她从早到晚忙个不停,24个小时待命。
一起工作的同仁赞称她说:“想不到看上去娇气的她,一点不怕苦、不怕累,把隔离点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有板有眼!”
记者采访时问她:“24小时在隔离点待命,自己觉得情绪有什么变化?”
“没有一点情绪那是假话,身心疲惫时会想我的爸爸妈妈。”高xx眼圈渐红。
想不到母亲怀抱中的宝贝女儿高xx,在这场特殊“战斗”中,是一位“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多面女战将”。
抗击疫情的小故事简短【第二篇】
“我们的年夜饭,是一份简单的盒饭,没有桌椅,就站在一边,蹲在角落捧着碗吃。”
1月24日的除夕夜,注定是个不眠夜。挖机工人王伟接到施工通知,当天下着雨,他戴着厚厚的口罩,踩着泥泞的地面,像战士一样,扎进火神山医院的施工现场。
2月2日,武汉火神山医院如期交付。10天10夜,这背后是近7000余人的鏖战。高强度劳动下,每一名建设者虽然非常疲惫,但王伟说大家都很亢奋,像“打了鸡血一样”。
还有一个开挖掘机的小伙子,听说自己驾驶的挖掘机被称作“蓝忘机”,通过直播成为网红之后,忍不住对着记者侃侃而谈:“以后我的小孩子大了,我肯定也是要当爷爷的嘛,我可以跟我孙子讲讲,我们以前为了大武汉,为了祖国,做出过贡献!”
我身边的抗疫情小故事【第三篇】
xx抗疫笔记
县人民医院药剂科彭xx
如沐春风的3月,xx正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在得知我院要派人赴沪支援核酸采样检测工作后,我主动请缨,随即被分配到xx核酸检测基地参与支援。4月3日晚,我完成了6小时不间断核酸采样工作,正准备拖着疲惫的身体回酒店时,看到了科室群再次发出支援xx核酸采样的信息,我再次报名。很快,就接到分管领导的通知:凌晨4:30集合再出发!在此期间,院领导们连夜为我们准备了足量的援沪物资及生活用品,临出发前院党委书记、院长为我们加油鼓劲,使命感瞬间油然而生!
自4月4日至今,我们5天往返xx3次,对接的是xx浦东的高东镇,那里有集装港口,有两个大型保税区,有众多企业,还有居民,人口较杂。第一次,我被分在革新村,那里有1200多村民,因为村委会提前准备很充分,村民们配合有序,我们赶在中午12点之前全部采样完毕,在村委会和村民的感谢声中我们一起合影留念。第二次,我的任务是采集密接和次密接人群,由两名城运人员开车带我们入户采样。有厂区的打工者,有个体老板,还有每天奔波于各个工作点的抗疫工作者及志愿者们,听说他们中很多人都已经两三个月没能回家。生命重于泰山,疫情等于命令,防控就是责任!4月9日,我第三次奔赴xx核酸采样,这次我负责的是小区封控楼的住户,由居委会书记和一名志愿者组队一起上门入户采集,由于xx重新更换了系统导致采集登记进度尤为缓慢,我们一直晚上11点才开始返程,到达酒店已是凌晨1点!整整14个小时,我们没吃一口饭,没喝过一口水,也没上过一次厕所!
支援的过程是艰辛的,我内心也是矛盾的。但回想起视频时儿子的一句“妈妈,您上‘战场’的样子真帅!”还有那些隔离群众期盼和感激的眼神,我认为所有的付出都值得!现在我在酒店隔离中,或者说正待着使命再出发!愿疫去安来,美好如期而至!
抗击疫情的小故事【第四篇】
梁寅:“我会打起饱满的精神,像往常一样完成每项工作。”
黑框眼镜、个头高瘦,1986年出生的ICU护士梁寅是这支男护士团里的“老大哥”。在抵达荆门后的第二天,他就和同事们走进了病区。
一次,为了给一名60岁的危重症女性患者实时调整适合的呼吸支持,他每隔一个小时就要给她抽血进行血气分析。
然而,穿上防护服后,即便是一个简单的抽血动作,都变得异常艰难。
在层层防护之下,医护人员的视觉、听觉、触觉都受到了影响:隔着护目镜的水汽,要看清患者的血管并不容易;两到三层手套让手指不再灵活,扎针时要分外小心;还有厚重的整套装备,让他在处处都是监护设备的ICU里走动时不得不加倍小心……
但即便面对这些艰难的体验,梁寅依旧说:“我想我会打起饱满的精神,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如同往常一般完成每项工作。”
卢州:“我是一名护士,服务好患者就是我的职责。”
支援荆门的护士卢州说:“这就是前线ICU,一个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方。”
作为ICU护士,卢州遇到过一些患者的突发问题。有一次,在得到医生允许后,卢州帮一位患者摘下氧气面罩喝水。
但令卢州没想到的是,喝完水后,这位患者却不愿再戴面罩。患者离开面罩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将使病情加重。
面对这种危险情况,卢州和他的同事王昊囡只得费尽心思地用语言和手势进行劝说。好在一两分钟内,他们就成功说服患者戴上了面罩。
卢州说:“我是一名护士,服务好患者就是我的职责。”
刘福伟:他“秒杀”抢到支援名额
79年出生的刘福伟,是邵逸夫医院重症监护室里年纪最大的一位男护士,大家都喊他“老刘”。
在第一批同事报名支援武汉的时候,刘福伟因为上夜班,没赶上报名。他给护士长留言说,等下一批去支援前线。
2月10日,看到科室群里发出支援湖北荆门的通知,他和十七八个同事抢着报名,最终刘福伟“秒杀”抢到名额。报名后,因为来不及准备,他只回到宿舍收拾了几件衣服,就和医疗队一起出发了。
老刘说,家里人很支持他的决定,现在是最需要他们出力的时候,他应该挺身而出。
当刘福伟进入病区开始工作时,他一次次被温暖的细节感动着。
刘福伟说:“第一天进入隔离病房护理病人的时候,一些清醒的病人看我们的眼神,都是带着感激之情。和我一起搭班的当地医院护士长也不停地对我们大家表示感谢,感谢大家的千里驰援。”
他也希望随着他们的到来,尽可能地救治更多的重症病人,让他们看到希望。
这些看似平凡的小故事;
发生在梁寅、卢州、刘福伟身上;
也发生在男护士团每个人身上;
男护士或许不多;
但面对疫情;
厚重防护服下的;
无论男女;
都只有一个身份;
那就是:抗疫战士!
感谢你们;
身着白衣;
成为挡在疫情面前的勇士;
向你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