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作文大全 >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536170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1

抱怨情绪不时会出现在我们日常工作生活当中,特别是在高速收费一线上班的我,遇到司乘人员的一些不理解的时候,难免会抱怨,是情绪在作祟还是自己的不认真对待?仔细想想,发现是情绪影响了我的工作态度,影响了我工作的方式方法。

幸运的是最近读到这本《不抱怨的世界》,它是美国作家威尔·鲍温的作品,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之前我认为抱怨也许就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想着事物的发展方向会往我们期待的那样前进,抱怨是容易的,抱怨会暂时性的给我们带来轻松和快感,会给自己留下抱怨也许就能改变现状,从而达到我们期待的那样,但是它并不会因为我们的抱怨而有所改变。我发现抱怨就像是做无用功,即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影响了我们的心情。每一份工作都有开展他的难处,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我们勇于面对,积极解决,不要带着情绪去工作,就一定可以做好本职工作,还能学到更多的业务知识。

身残志坚的旗袍先生崔万志老师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他曾说过一句话:“抱怨没有用,一切靠自己。”崔老师曾面试过几百家企业却因为身体的缺陷而惨遭淘汰,他也曾抱怨过苍天为什么让他生下来就是残疾,摆过地摊、开过书店、开过网吧,每一次都是不尽人意,直到在淘宝上开始创业,到后面的年销售额达千万以上。梅花香自苦寒来,崔万志老师的励志故事让我相信抱怨没有用,抱怨是最没有意义的事,无论这一路是跌跌撞撞,还是磕磕碰碰,我都会像崔老师一样勇往直前,少一些抱怨,多一些积极乐观的心态,用全新的精神面貌去开展工作,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会越做越好,风雨过后必将迎来彩虹。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2

近日,公司组织大家学习了一本伟大的心灵励志书——《不抱怨的世界》,据说,这本书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全世界有80个国家,600万人参与了“不抱怨”活动!带着万分的好奇,我阅读完本书,汲取了些许或深或浅的启示。

书中给我影响较深刻的一句话是:任何人和团队要想成功就永远不要抱怨。因为抱怨不如改变。事实上我们总是在抱怨,生活中几乎没有什么不是我们抱怨的对象。我们总喜欢躲在喋喋不休的抱怨后面,从中获得一种自我膨胀的优越感。我们难以且不情愿意识到,所厌恶的种种问题,譬如身边的人无休止的抱怨,同样存在于自己身上。我们容易对周遭的一切轻而易举的产生不满,为此我们不开心。

作者说,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我们抱怨,是为了获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们不敢做的事。”

我想,很多时候,我们并非意识不到这一点,但就是不愿意直面现实,并且积极做出改变,有时候,随着心理的惯性,也不知道如何改变。

看着书时,头脑中总是浮现某些人某些事,想着自己其实就是在抱怨,不知不觉地在抱怨。很多不好的事都是因为说出了抱怨,很多时间也都浪费在无谓的抱怨中。抱怨只会让自己更烦躁,更没安全感,没自信,而这些我们却一直都没发觉。

《不抱怨的世界》并非是一部阐释观念或解析心理的作品,而是一场“不抱怨运动”的发起、描述、记录与召唤。“不抱怨”运动主要围绕一只手环,通过转换手环位置,提醒自己,不要抱怨。作者通过各种例子告诉我们不抱怨的人同时也一定是最快乐的,正是那些已经改变了全球数百万生命的事例,展示了抱怨的普遍性,以及相似的蜕变流程。

但是书中的描述至多只是路标,真正的开始总是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如果践行,如果坚持,就已经足够造成改变的敞开,穿透我们杂乱无章、充满问题而又缺乏审视的生活。

人类的天性是拽引,是同步,会调整成与周遭相同的模式,当你呆在其他抱怨者身边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抱怨也更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就是把注意力放在我们想要的东西上,而不是不要的东西上。抱怨就是把焦点放在我们不想要的东西上头,所谈论的是负面的,出错的事情。

我想“不抱怨”运动对于目前的我们而言来的恰是时候,它正是我们现代人所需要的,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对于刚出大学校门不久的我们而言,经常会在生活上,工作中遇到不顺遂,所以我们习惯了发发小牢骚,吐吐苦水,总觉得这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恰恰就是在这时我们忘记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吸引力法则”,事实上,我们在说负面和不快乐的事的时候,就会接收到很多负面和不快乐的事,有时甚至影响到身边的人。现实生活中,值得我们抱怨的事情确实是太多了,遭逢天灾,背叛,贫富差距,精神悠虑,……我们抱怨是为了获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做我们不敢做的事,我们总是把它当作借口,以逃避自己向往的却没有完成的目标,我们会抱怨,其实是自觉不配得到 我们想要的东西,往往是我们自已让自己变成受害者,受害者永远不会成为胜利者。我们总是用抱怨来为自己的缺点、害怕成长和改进找借口。抱怨从表面上看,是会带来暂时性的“好处”,但它最终将我们的人生拖入绝望和混乱,抱怨困难并不能让它得以解决,也不会减轻我们内心的痛苦。

我们必须选择自己想成为的那一种人,并一心一意地践行,人生是不公平的,我们要习惯的去接受它,且永远都不去抱怨,我们有必要相信世界上唯一能做到的建设性永久改变,是自我的改变,我们有权利得到我们想要得到的,但不是靠抱怨。

当然如果一个人一直在生气或抱怨,别人也不会有空理你。长年抱怨的人最后可被周围的人们放逐,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能量被这个抱怨者给榨干了。

当较劲的态势出现,抱怨就会成为一场竞技运动。但放下抱怨,却并不等于在困境面前不作为,或者放弃对社会不公正的言说权。带有负面情绪的抱怨,恰恰才是不具建设性的消极。而源于生命的热爱,并由此生发的感恩、宽容和同理心,才是最难能可贵的东西。

抱怨是容易的,正如心理专家所言,“抱怨带来轻松和快感,犹如乘舟顺流而下,那是因为我们是在顺应自己负面思考的天性,而停止抱怨,改而用积极的态度去欣赏事物美好光明的一面,却需要意志力。”

人生不可能总走上坡路,情绪也会有高峰和低谷,那么当身边的人都在抱怨时,我们该怎么办?其实,觉得别人经常在抱怨,是因为我们自己也一样。我们注意到另一个人有这样缺点,是因为我们自己也有。如果想指出别人的负面特质,就先挖掘看看,自己是否也有同样的倾向,然后要心怀感恩,庆幸自己有机会,能觉察这个缺点,并进行疗愈。

读了这本书后,我认识到人生是不公平的,同时生命是一个连续不断的选择过程,在每一个选择的关头都有前进与倒退的冲突。在遇到挫折时我们要从容的面对,不抱怨,不放弃……永不抱怨的人生态度才是第一位的。只要继续努力,就一定会成功。每个人都面临着挫折和失败的可能,这是我们每个人人生经历的一部分。

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我们必须活出想要其他人效仿的样子,让自己的世界充满平静喜乐、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人生也会更加美好,圆满。

如果我们对自己坦诚,就会发现生命中足以让我们正当抱怨(表达哀伤,伤痛或不满)的事情,其实寥寥可数。我们的抱怨多半都只是一堆“听觉污染”,有害于幸福与美满。

最后让我用甘地的话来结束这篇文字:我们必须活出想要让其他人效法的样子。如果你想要其他人改变,你自己就必须先改变。我相信你有着最崇高的理由,才希望他们改变,既然你也是这段关系里的参与者,就代表某种程度而言,你在这沸沸扬扬的抱怨中也参了一脚。你若想引导某人改变,就要记住:领袖应该站在最前线。迎向边界,开拓疆土,让其他人追随其后。

凡是我们所渴望的东西,我们都有资格得到。不要在找借口,超梦想前进吧。

不抱怨的磁场将引来更多平安喜乐!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3

《不抱怨的世界》是组织所推荐的第一本书,当我知道我要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在抱怨,因为我找不到它的纸质版,于是只能在网上查找电子版。

还没完全接触这本书之前,我坚信自己是乐观、开朗的人,不会抱怨,至少不是经常抱怨。但是,当我慢慢深入看这本书时,才知晓自己陷入了抱怨这个十面埋伏的困境。

我是多么的爱抱怨,以至于成为习惯也无法察觉。

我时常抱怨家里长辈的唠叨,抱怨弟弟妹妹的任性不懂事,甚至抱怨小狗给家里添乱;我也抱怨学校的一切不如己愿。当我抱怨这些的时候,发觉自己渐渐地烦躁,悲观,毫无活力,似乎对周遭的一切都失去信心。

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像庙里的洪钟那样震醒了我!

它让我意识到了过去的自己,甚至包括现在的自己,都是在经常在抱怨,处于“无意识无能”状态。

“如果不喜欢一件事,就改变那件事;如果无法改变,就改变自己的态度。不要抱怨。——诗人马雅·安洁罗”

“我们的想法创造我们的生活,而我们的话语又表明了我们的想法。”

这两句话是我最喜欢、也是最能启示我的句子。

从这两句话我找到了不抱怨的缘由和方法,我应该遵从先知的指示,改变内心的世界来接纳外在的世界,学会不抱怨。我也遵从威尔·鲍温牧师的指导,开始改变自己对外面世界的看法,尝试着通过接受现实来达到不抱怨的效果。事实上证明,这的确是有效的,虽然它目前尚不能根除我抱怨的劣根性,但是我不得不承认我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减少抱怨。例如,我周末去银行办理业务,以往我见到这大厅里等候着这么多人,一定会心情烦躁,可是现在,我会告诉自己,应该静静地坐角落,不抱怨,可以趁机思考一些问题。

威尔。鲍温牧师发起的“二十一天不抱怨”运动,把许多人从抱怨的囚牢中解放出来,而我也正尝试爬出抱怨的牢笼。

人生,像许多哲人所说那样,就像一趟列车。

我们从降临这个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开始出发,经过尘世,驶往通向天堂的坟墓,这就是一生的旅途。路上,我们会遇到给予我们祝福、爱的人,也会遇到冷漠、刁难的人。只是对于前者,我们感恩他们,祝福他们;对于后者,我们要学会宽容,学会不抱怨,并尽量给予他们祝福。人生旅途中的低谷高潮,顺境逆境,平坦坎坷,都只不过是一个又一个的路标,鞭策着我们前进。所以,我们又何必抱怨呢?

现在,我很感恩,感恩工作室给我推荐了这本好书,让我有机会注视自己内心的世界,也感恩工作室在假期鞭策我继续捧起书来学习,不至于在整个假期过着慵懒的生活。我感恩,我用感恩周遭的一切,来代替抱怨这一切。

我在黎明前的一刻,躲在黑暗的角落,侧耳细听那遥远的声音,那是来自上帝之口的语音,他说,用仁慈的爱来迎接黎明的到来吧!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4

《不抱怨的世界》的确是一本能够给人以气力的励志书籍。与其他励志书籍夸大“明确的目标”远大的理想“不同,它夸大的是一种平和的心态。失败的原因千千万万,成功的例子却总那么相似,无疑都是坚强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信念,或许,心态是坚持这些意志和信念的基础。不抱怨,才能成就美美人生。

《不抱怨的世界》之所以如此受人欢迎,乃至膜拜,便是由于书中的例子都是我们身边经常碰到的活生生的例子,引起了我们读者的共叫,书中的例子总能让我们联想到自己,深进浅出,从自己的角度往领悟出一定的人生哲理。

例如,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想起了那部让我流了无数眼泪的电影――《唐山大地震》,23秒,32年,改变两个女人的一生。设想,假如方登能放下对母亲的”仇恨“,不抱怨这段不愉快的童年记忆,是否她的人生是另一番景象?但那肯定会改变她母亲的一生,她母亲可以离开唐山,跟随儿子享受富裕的生活,抑或另嫁,组成美满家庭。方登就是放不下,无法停止抱怨,带着仇恨过了不愉快的32年,到最后原谅母亲的那一刻,两人相跪而泣时,可以想象,她内心是何等的开释和解脱。不抱怨了,才能发现,值得珍惜和享受的事情很多很多。

还有另一部感动了无数人的电影――《山楂树之恋》。电影之所以感动人心,引人落泪,除了那段革命时期青涩纯真的爱情让人羡慕,而最后结局的不圆满让人心生不忍之外,更感动我的是,”老三“面对疾病的那份从容乐观。即使罹患白血病,他并不抱怨老天待他的不公,也没有意志消沉,萎靡不振,而是促使他往调查与他一起工作的人都得白血病的原因,面对深爱却无法一起的”静秋“,他也没有抱怨,而是”我不能等你到25岁了,而是等你一辈子“,默默地守护。这么美丽的誓言怎能不让人动容?如此宽广的心灵如何能不让人感动?正是由于老三的”不抱怨“,才成就了这么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

艺术来源于生活,电影虽是虚构,但总能让我们重新反省生活。生活中总会有这么些人,即使经济困难、身患重症,依然笑脸满面,乐观生活;但也总有一些人,即使家财万贯、身体健康,却总是闷闷不乐,郁郁寡欢。二者一对比,”不抱怨“的精神显得如此重要。有时不得不感慨,人的一生除了必须拥有几张人寿保单外,还须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只有经常感恩、不抱怨,才可能快乐地生活,拥有无憾的人生。

《不抱怨的世界》所提倡的精神不在于你是否带着紫手环,而在于你是否能真的拥有一个阔达平和的心境,是否能真的拥有一个乐观开朗的心态。放下所有的不满、失看吧,不抱怨了,心里的包袱就会随之卸下了,生活自然便会过得轻松有趣。或者这个过程很难,但一起为之努力吧,相信会有收获的!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1 153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