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幼儿园教案 >

《小老鼠》教学设计(通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901621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小老鼠》教学设计(通用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大班教案《小老鼠》【第一篇】

活动目标

体验表演游戏带来的乐趣和挑战,在合作中收获快乐和愉悦。

即兴进行表演通过观察和讨论躲藏游戏的规则。

感知乐曲结构,并掌握节奏XXXXX。

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2、观看情景表演

教师指导语:小老鼠和胖厨师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3、随乐游戏:分段、分角色表现音乐

(1)A段:胖厨师:用XXXXX节奏表现切菜、炒菜动作

小老鼠:在鼠洞里偷看

(2)B段:躲藏游戏

(3)C段:小老鼠偷吃胖厨师的美食

4、师幼共同梳理,回忆故事情节。

5、师幼分角色共同完整随乐游戏,感受和表现音乐

6、引导幼儿观察胖厨师用了什么样的办法抓到了小老鼠,尝试按故事情境的顺序在音乐中分角色游戏。

教师提示语:胖厨师特别生气,他想了什么办法抓住小老鼠的呢?

(1)教师情景表演

(2)动儿尝试练习

(3)完整表演

教学反思

活动开展过后,我发现孩子们对于“小老鼠和胖厨师”的故事以及游戏都是非常感兴趣的,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但是自主创编性不够,基本是以模仿为主。这可能与一下几个原因有关:

教师的引导语不够精炼,提问启发性欠缺。当幼儿进行创编的时候,老师应该根据幼儿的表现进行进一步的总结提升,促进其他幼儿更活跃地进行创编;

教师的示范动作比较单一。在带领孩子们跟音乐游戏的时候,老师如果要示范,也可以更多样化,不要总是做同一个动作。

《小老鼠》教学设计【第二篇】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a—b—a’乐曲的风格,理解小老鼠历险的故事情节,并建立音乐与故事情节相匹配的概念。

2.鼓励幼儿大胆创编,表现小老鼠找东西吃的动作,感受猫捉老鼠的刺激和老鼠躲猫的紧张。

3.引导幼儿在游戏中避免与同伴相碰撞。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音乐,录音机,钢琴,猫的头饰。

事先学习歌曲《我是一只小老鼠》,一段欢快的音乐,一段摇篮曲。

活动过程:

一、请老师和幼儿共同做小老鼠去历险,在感受音乐变化的同时,做出相应的动作。

1.小老鼠们,今天鼠妈妈带你们出去找吃的好吗?不过你们可要紧紧跟着妈妈,当心别让猫给抓走了。

1)复习歌曲《我是一只小老鼠》

2)感受音乐的变化。(播放a段音乐)

二。播放 b段音乐,通过游戏体验猫捉老鼠的刺激和老鼠躲猫的紧张。

1)放音乐(低音,含减七和弦)

2)放猫走路声 (低音,强)1 55|1-|1 55|1-|……

强至减弱。问:现在猫走了吗?(没有)

你怎么知道猫还没有走?

减弱至无声。问:现在猫走了吗?(走了)你怎么知道猫走了?

3)游戏:猫捉老鼠。

4)第二遍游戏,幼儿做猫。

三、播放a’音乐,请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创编动作,并且能够完整地表演动作。

1)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

2)播放摇篮曲。

四、结束活动。

师:天黑了,小老鼠们,我们回家吧!

教学反思:

本课整体上的效果还是不错,孩子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享受音乐,课堂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不足的地方是有的个别的学生有时做一些课堂小动作,影响教学,其次是学生的主动性有些欠缺应该设计一些合作交流的环节。

大班教案《小老鼠》【第三篇】

设计理念:

《小老鼠的梦想》是一个充满爱的故事。《指南》中指出:鼓励幼儿用故事表演、绘画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图书和故事的理解。本节活动中,主要引导幼儿在讲述自己喜欢的故事图片中回顾故事内容,理解大老鼠和小老鼠的心情变化,尝试制作心情图表;进而引导幼儿合作表演故事,表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丰富幼儿的语言。

活动目标:

1、感知小老鼠和大老鼠的心情变化,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2、喜欢表演,与他人友好合作。

3、感受小老鼠对大老鼠的爱,学会关爱他人。

活动重点:

感知小老鼠和大老鼠的心情变化,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活动难点:喜欢表演,与他人友好合作。

活动准备:表演道具、课件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情境的导入:

1、小朋友,你们看,小老鼠又来到了我们创意班!你们喜欢它吗?为什么?

2、哦,小老鼠刚开始不愿帮大老鼠干活,是在想梦想呢!它想要带给大老鼠一个大大的惊喜。

二、游戏活动的准备:

1、小朋友们,大家还记得这个好听的故事吗?请小朋友选择你喜欢的一张图片给我们大家讲一讲。

2、幼儿讲述,引导幼儿交流:大老鼠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

小老鼠 大老鼠 大老鼠心情

悠闲地荡秋千 忙着在花园里翻土 生气

咚地跳到手推车里 继续干活 无奈

送给大老鼠一顶太阳帽 戴上太阳帽 惊喜

睡着了 睡着了 幸福

3、播放画面,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大老鼠的心情。

三、游戏活动的过程:

1、分发表演材料,指导幼儿分组表演:

指导要点:在表现动作的基础上,注意体现出小老鼠、大老鼠的神态及心情。

2、播放背景音乐,合作表演。

3、交流表演感受

4、总结评价,对幼儿的大胆表演给予肯定。

四、游戏主题的延伸:

1、你也有过这样的梦想吗?你是怎样实现梦想的,把你的小故事分享给大家听。

2、区角延伸:

(1)美工区:有趣的帽子(装饰帽子)

(2)阅读区:阅读故事《漫长的一夜》《小老鼠忙碌的一天》

(3)表演区:合作表演故事《小老鼠的梦想》

大班教案《小老鼠》【第四篇】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经验自主阅读绘本《小老鼠分果果》,知道要分享和帮助他人。

2、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感受分享和帮助他人的快乐。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1、(出示苹果)看,这是什么?(苹果)你们想不想吃?可是这么多小朋友,只有一只苹果,怎么办呢?(分享)

小朋友真懂事,知道要与大家一起分享。一只小老鼠也发现了一只大大的、红红的苹果,小老鼠会怎么做呢?这个故事就藏在这本书里,请小朋友来看一看,讲一讲,小老鼠发现苹果后会怎么做?发生了什么事情?谁会来帮助它呢?

二、幼儿自主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1、幼儿第一次阅读,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提问:小老鼠发现苹果后是怎么做的?发生了什么事情?谁来帮助它?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过程中当孩子遇到表达困难时教师提示:当苹果掉进水塘(刺丛、遇到树干)的时候,谁来帮助它了?

教师小结:哦,小老鼠发现苹果后想把它推回家,路上苹果不小心掉到了水塘里、刺丛里、遇到了大树干,后来青蛙、乌龟、鼹鼠来帮助它。

过渡语:那么,小动物们会怎样帮助它呢?它们会怎么说呢?好,我们再来看一看、讲一讲。

2、幼儿第二次阅读,理解故事情节。

提问:当小老鼠发现苹果,推回家时遇到了困难,小动物们是怎样帮助它的呢?谁来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并根据幼儿的讲述逐页观察画面)

过渡语:小朋友讲得真棒!下面我们一起来讲这个故事!

3、分解观察画面,知道要分享和帮助他人。

1、掉进池塘

(1)当小老鼠在草地上发现苹果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回家一个人独享)

(2)当苹果掉进水塘的时候,谁来帮助她?(个别幼儿表演学说青蛙的话)

(3)青蛙是怎么帮助它的?我们一起来帮小老鼠拿苹果。(一起表演往后踢)

(4)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青蛙?在生活中你看到小朋友有困难的时候会不会去帮助他?(主动帮助)追问:你帮助了谁?遇到什么困难的时候去帮助他的?

(5)小青蛙看到这又红又大的果子,想不想吃呢?你从哪里看出来小青蛙想吃果子的?那小老鼠有没有给它吃呢?

2、掉进刺丛

(1)走着走着,又发生了什么事?

(2)这时候谁来帮忙?它会怎么说?小老鼠会怎么说?(幼儿表演学说小乌龟的话:遇到麻烦了,是不是?我来帮你吧!)

(3)小乌龟看到这红红的大苹果,是什么表情?小老鼠有没有给它吃?

(4)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受到别人的帮助?什么时候别人帮助了你?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过渡语:小老鼠虽然没有给它吃,但也有点儿不好意思,毕竟乌龟帮助过它,它正在犹豫的时候,突然------

3、遇到树干

(1)又发生了什么事?

(2)这时,谁出现了?鼹鼠会怎样帮助小老鼠?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看地图)

(3)苹果终于回到了小老鼠的手上,小老鼠会说什么?小鼹鼠会说什么?小老鼠有没有给鼹鼠吃苹果吗?

4、讨论

(1)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老鼠?

(2)这么小气的小老鼠,你还愿意帮助它吗?为什么?(愿意:表扬大度的孩子,不愿意:教育孩子要不计得失帮助别人)

小结:小老鼠虽然没有把苹果分给小鼹鼠吃,但它想到好朋友帮助了它,觉得非常非常不好意思,回家后,它觉得一个人吃真没意思,它想起了帮助它的朋友们,这时,苹果------(观察画面,一起讲述)

(3)苹果滚到了好朋友那里,小老鼠会怎么说?它们有没有一起分享?

5、小结

好朋友之间遇到困难了,要互相帮助,有好的东西,互相分享,这样才会得到更多的快乐,对吗!

结束:小老鼠分享了苹果,真开心,老师这里有一只大苹果,我们也来分享一下,好吗?(分享苹果)

教学反思:

《小老鼠分果果》这个绘本,渗透了一种分享、互相帮助的理念,因此在组织教学时,我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以情景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首先,我出示大苹果,以“一只大苹果,这么多人想吃,怎么办?”来导入,让孩子以自身的角度来考虑,以吸引孩子活动的兴趣,对于大班孩子来说,已有初步的分享意识,他们会说:“一起分享。”这时我就引出“小老鼠发现大苹果后会怎么做呢?”设置悬念,以激发孩子阅读绘本的兴趣。在孩子的阅读中,根据《指南》中提出的大班孩子阅读目标的要求:“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并与他人讨论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体会和想法。”因此我采取了自主阅读的教学模式。自主阅读并不等同于随意阅读,因此,在指导孩子进行第一次阅读时,我设计了问题:小老鼠发现了苹果,它会怎么做?发生了什么事情?谁会帮助它呢?让孩子在问题的引导下有目的的阅读,初步感知故事内容。第二次自主阅读时,我又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青蛙、乌龟、鼹鼠是怎样帮助它的?它们会怎么说?”这时,要求孩子在阅读时要去观察画面中人物的动态,想象它们的对话,从而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最后,我引导孩子分解观察画面,在老师的问题引领下了解阅读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每一次自主阅读后我都充分鼓励孩子大胆地讲述自己的阅读内容,充分体现了孩子与孩子、孩子与老师、孩子与绘本之间的互动,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为孩子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并通过设计生动的语言、有效的提问,通过鼓励、表扬等手段来支持、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使孩子在愉快地阅读中理解绘本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最后在分享苹果的过程中体验分享的快乐。

不足之处:

在设计问题时考虑不够,没有设计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因此孩子在活动中讲述兴趣不高,老师为了引导孩子讲述,就分散问题,以致问题显得松散。因此要设计能引发孩子感兴趣的话题的问题。

在活动中没有及时抓住孩子有效的回应及时引发孩子讨论,如当老师提问:“这么小气的小老鼠,你还愿意帮助它吗?”一个孩子回答:“这么小气的老鼠,下次我不愿意帮助它了。”这时可以引导全体孩子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讨论:到底应不应该帮助它,从而使孩子知道帮助他人是不能计较得失的。

在分析绘本时,我好把握得不够到位,这本绘本页数较多,对于大班上学期的孩子来讲完整阅读可能有困难,因此,在阅读时我们要把画面进行整合,重点放在观察人物的表情上,引导孩子猜测人物的心理变化,从而知道要分享和互相帮助,而不是把重点放在猜测对话上。

因此,以后在开展绘本教学时,我们要仔细分析绘本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设计有情趣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孩子的活动兴趣,让孩子在愉快的情绪中获得发展。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15 9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