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幼儿园教案 >

大班数学《6的加法》教案精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678972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案“大班数学《6的加法》教案精编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大班数学教案《6的加法》1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加法,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理解加法交换律。

2、能运用数学解决生活、游戏中的简单问题。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演示材料:5以内的加法算式若干,小花(1朵白色的花,5朵粉红色的花),苹果树的图片(树上2个绿色的苹果,4个红色的苹果),列式用的卡片若干。

2、幼儿分组活动材料:

1)、编有3、4、5、6的号码大树四棵,写有6以内加法式子的树叶若干;

2)、分别编上2、3、4、5、6号码车厢的火车,写有6以内加法的算式的火车票若干;

3)、盘子上摆放6只鸭子(1只大鸭、5只小鸭,两只戴帽子、四只没戴帽子,3只红色,3只黄色);

4)、服装柜上有6件服装(3件上衣、3条裤子,2件红色、4件黄色,1件厚的、5件薄的)。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复习5以内的加法和6以内数的组成分解。

1、玩游戏"开火车":教师出示5以内数的加法算式,幼儿按座位顺序以开火车形式一个接一个答出得数。

2、玩游戏"碰球",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分解。

二、引导幼儿根据教师口述应用题用卡片列式计算。

1、教师操作手上的花编题:孙悟空先变出1朵白色的花,又变出5朵粉色的花,一共变出几朵花。

2、请幼儿列出加法式子并计算,教师观察幼儿列式情况。

3、交流分享:请说一说你列的式子(1+5=6)。孙悟空一共变出了几多花?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你怎么知道用加法算?

三、运用交换规律列加法算式。

1、引导语:如果老师把手上的花交换下,你们能列出一道新的式子吗?

2、引导幼儿运用交换律列出另一道加法式子,并请一名幼儿到黑板上用卡片列式(5+1=6)。

3、教师结合两个加法算式"1+5=6"、"5+1=6",引导幼儿观察: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四、用同一张卡片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1、引导语:孙悟空又变出一棵苹果树,树上有2个苹果核4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

2、引导幼儿用卡片列出两道加法式子并计算,教师观察幼儿列式情况。

3、请个别幼儿到黑板上用卡片列出两道加法式子并计算(2+4=6,4+2=6)。

4、引导幼儿继续观察苹果树上的3个大苹果和3个小苹果列一道加法算式计算(3+3=6)。

五、师幼共同梳理6的五道加法算式:1+5=6、5+1=6、2+4=6、4+2=6.

六、幼儿分组活动,巩固6以内数的加法。

1、介绍分组材料。

(1)帮助树叶宝宝找树叶妈妈:先算出树叶上式子的得数,再去找和得数一样的树,并将树叶贴在树上。

(2)找火车车厢:先算出火车票上的加法算式的得数,再找出和得数一样的火车车厢,并把车票贴在车厢上。

(3)根据盘子上的情景列式:根据鸭子的不同特点列出五道6以内数的加法算式并计算。

(4)根据服装柜上的情景列式:根据服装的不同特点列出五道6以内数的加法算式并计算。

(5)幼儿自选小组活动。

(6)师幼分享交流。

活动反思

我觉得,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了很多,在快乐的心情中讲述,幼儿也很快乐的学习,而且6的加法算式他们全都学会了。最重要的是快乐,孩子们快乐,作为老师的我也很快乐。

的加法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加法的意义,会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运算。(2)过程和方法:渗透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运用这种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利用转化思想,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培养依据法则做题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和应用教学难点:准确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引入  小明在一条东西方向的跑道上,(1)先向东走了20米,又向东走了30米,能否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与原来位置相距多少米?(2)若先向西走了20米,又向东走了30米,能否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与原来位置相距多少米?你能把“先走了20米,又走了30米”的所有情况设想完整吗?二、自主探索  我们先看一个简单的问题:  甲乙两队进行足球比赛,如果甲队在主场以4∶1蠃了3球,在客场以1∶3输了2个球,那么两场累计净胜1球。  若蠃3球记作“+3”,输2球记作“-2”,则累计得球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为:(+3)+(-2)=+1  对于情境问题,可讨论如下:设向东为正,则向西为负  (1)若两次都是向东走,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他一共向东走了50米。   可表示为:(+20)+(+30)=+50,即小明在原来的位置的东方50米处。  (2)若两次都是向西走,由实验可知,小明位于西方50米。  可表示为:(-20)+(-30)=-50,  (3)若第一次向东,第二次向西,通过实验可知,小明位于原来位置的西方10米处。  可表示为:(+20)+(-30)=-10  (4)若第一次向西,第二次向东,通过实验可知,小明位于原来位置的东方10米处。  可表示为:(-20)+(+30)=+10  总结与归纳:          (1)(2)是同号两数相加,(3)(4)是异号两数相加。同学们,能探索出两数相加的法则吗?                    有理数加法(addition)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例1、计算:(1)(-180)+(+20)                 (2)(-15)+(-3)(3)  5+(-5)                        (4)0+(-2)   例2、一个水利勘察队,第一天沿江向上游走了10千米(就地驻扎),第二天又向上走了15千米,第三天向下游走了30千米,问此时勘察队在出发点的上游还是下游,距出发点多远?

0

1

b

a

例3、有理数a,b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你能判断下列计算结果是正数还是负数吗?   (1)a+b   (2)  a+(-b)   (3)  (-a)+b    (4)  (-a)+(-b)三、学习小结  四、随堂练习a类1、计算:(1)(+3)+(+4), (2)-+(3)(-)+  (4)-(-5)+(-6)(5) 0+(-2)         (6)( -10)+(-1)2、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计算:(1)潜水艇在水下800米,上升400米后,又下降300米,这时潜水艇在水下多少米?(2)上午气温是4℃,中午上升了5℃,傍晚又下降了10℃,傍晚的气温是多少?3、三个数-12、-2、+7的和比它们的绝对值的和小(   )a、-4  b、4   c、-28   d、28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数相加,和大于任何一个加数  b、两数相加,和的符号与较大加数的符号相同。c、两数相加,和的绝对值等于两数绝对值的和 d、如果两数的和为0,那么这两数一定互为相反数5、若两数的和是负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两数都是负数                b、只有一个是负数  c、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d、两个都是非负数6、绝对值小于5的所有整数的和为(  )a、0    b、-8   c、10   d、207、某次数学测验,以90分为标准,超出分数记为正分,不足记为负分。老师公布成绩为:小华+10分,小红-3分,小胖+5分,小敏+8分,试用两种方法求他们四个人的平均分。b类已知∣a∣=2, ∣b∣=3,求a+b的值

板书设计

教后感

的加法3

课    题: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4)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能准确、熟练地进行加减混合运算,能自觉地运用加法的运算律简化运算,  2.     过程与方法:经历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过程,体会加法的运算律在运算中的应用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用转化的思想看问题以及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依据法则简化运算教学重点:能准确、熟练地进行加减混合运算,能自觉地运用加法的运算律简化运算,教学难点:准确、熟练地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什么?   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什么?   3、有理数的加法有什么运算律?具体内容是什么?   4、计算下列各题   (1)(-5)+(-8) (2)(-5)-(-8) (3)(-5)-8 (4)3-12二、自主探索   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 例1、计算  (1)14-(-12)+(-25)-17      (2)2+5-8           (3)7-(-4)+(-5)  (4)-+(-)+(-6)           (5)  - +(- )-(- )-(+ ) 解: (1)  14-(-12)+(-25)-17       =14+12+(-25)+(-17)---------------------------统一为加法       = 26+(-42)---------------------------------------运用运算律       =-16    (2)                                       (3)    (4)                                        (5)      算式(-6)-(-13)+(-5)-(+3)+(+6)是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我们还可以按下列步骤进行计算: 解:(-6)-(-13)+(-5)-(+3)+(+6)   =(-6)+(+13)+(-5)+(-3)+(+6)------------统一加号    =-6+13-5-3+6----------------------------------------省略加号    =-6-5-3+13+6-----------------------------------------运用运算律   =-14+19   =5 说明: 省略加号的形式-6+13-5-3+6 表示-6,+13,-5 ,-3,+6这五个数的和。  例2.计算:        (1) -3-5+4          (2)-26+43-24+13-46  解:(1)                                      (2)    例4、若a=-2,b=3,c=-4,求值(1)a+b-c  (2)-a+b-|c|   (3)a-b+c    (4)-a-b-c解:(1)a+b-c=-2+3-(-4)=-2+3+4=5 ----------  [ 数据代入时,注意括号的运用](2) (3)(4)  例5、在伊拉克的战争中,谋生化小组沿东西方向路进行检查, 约定向东为正,某天从a地到b地结束时行走记录为(单位:km)     +15,-2,+5,-3,+8,-3,-1,+11,+4,-5,-2,+7,-3,+5     问:(1)b地在a地何方,相距多少千米?         (2)这小组这一天共走了多少千米      三、学习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几种运算?四、随堂练习a类1、计算: (1)(-30)-(+24)-(-20)+(-32)-(-32)  (2) (-)+(-)-(-)-(-)(3)(+ )-(- )+(- )-(+ )      (4) -+ -(5)21-12+33+12-67                            (6)-++122 计算(1) 1+2-3-4+5+6-7-8+…+97+98-99-100(2) 66-12++   (6)-[3-(-+)]b类3.  计算 (1) + + +…+      (2) + + +…+

板书设计

教后感

大班数学《6的加法》教案4

活动目标:

1、学习应用交换规律进行7的加法运算,并尝试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

2、感受与同伴共同交流、解决问题的快乐。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已学7的组成分解

2、PPT课件,记录卡、铅笔和橡皮擦人手一份,看图找算式图片6份、7以内的加法算式题若干,写有7以内算式的骰子2个,自制棋盘等小组操作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1、通过“碰球”的游戏,复习7的组成分解。

(引入部分我以“与时光飞车玩碰球游戏,就能带着小朋友们到神秘的地方游玩。”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复习了7的组成。)

2、以“智救懒羊羊”情境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学习应用交换的办法进行7的加法运算。

(1)引导幼儿“发现气球中的密秘以找到去狼堡的路”,学习看图列出第一组算式,并发现加法算式中的交换规律。

①提问:图中有什么?气球有什么不同?

黄的几个?红的几个?一共有几个气球呢?

②验证:你列的是什么?这些数字代表什么?(1+6=7)

③小结:1个黄气球和6个红气球合起来一共是7个气球。

④提问:气球怎么了?(教师展示课件中1个气球和6个气球位置的交换。)

谁在前面?(红)有几个?谁在后面(黄)有几个?一共有几个气球呢?

⑤验证:你列的是什么?(6+1=7)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

⑥小结:在加法中,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后,总数不变。

(这个环节是活动的重难点部分,通过课件展示,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列出7的加法的第一组算式,并发现两个算式中“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而总数不变”的规律。)

(2)以同样的形式引导幼儿“穿过花丛”,根据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列出第二组算式。

①提问:图中有什么?小花有什么不同?

紫花有几朵?红花有几朵?一共有几朵花呢?

②验证:你列的是什么?还可以怎么列式?(2+5=7、5+2=7)

●看着图片上颜色不同的花朵列出算式,算对了花丛就能移开。

(这一环节引导幼儿尝试使用交换的办法列出算式,并理解算式中各个数字的含义。)

(3)引导幼儿“穿过树林”,迁移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列出第三组算式。

●看着图片上高矮不同的小树列出算式,算对了就能到达狼堡。

(这一环节教师并未通过任何的问题直接让幼儿自己观察图片内容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整个学习环节,通过创设“闯过三个关卡便可到达狼堡救羊”的情境,从“列出算式发现交换规律”——“尝试使用交换的办法列出第二组算式”——“ 迁移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列出第三组算式”这样层层递进的方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学习掌握7的加法。

3、“获取密码卡进入狼堡”,与老师、同伴交流验证操作结果,尝试大胆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当幼儿能主动地与老师或同伴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后,对方便可在该幼儿的操作卡上作一个标记,这样这张操作卡就是进入狼堡的密码卡了。)

(这个环节通过创设与老师、同伴交流以“获取密码卡”才能进入狼堡救羊的情境要求,以帮助幼儿梳理7的三组加法算式及鼓励幼儿尝试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

4、“狼堡内救羊”分组操作,内化迁移数学经验。

(1)找懒羊羊(看图口头自编应用题,并列式计算):幼儿根据图画上的人物、蜜蜂、鱼的不同特征从一些算式中找出正确的算式并写上得数。正确的算式翻一面可拼出懒羊羊图案获得验证。

(2)涂色找出灰太狼:幼儿6人一组,每人拿一张图片,算出得数,把得数是7的部分涂上颜色;将六张图片拼合起来将出现完整灰太狼形象。

(3)狼堡大逃亡:两个幼儿玩棋子,骰子上算式的得数是几就在棋盘上走几步,看谁先走到终点逃出狼堡。

小组操作(1)

小组操作(2)

小组操作(3)

(在“狼堡内救羊”的小组操作中将本次活动的重点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内化迁移。)

5、“懒羊羊获救”庆祝会,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创设孩子们熟知的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中的“智救懒羊羊”故事情境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配以形象生动的课件,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学习7的加法,并发现使用交换规律。

首先,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主要把活动分成四大块进行组织。“碰球”游戏导入——情境中感知学习7的加法——交流验证——分组操作,内化迁移。引入部分我以“与时光飞车玩碰球游戏,就能带着小朋友们到神秘的地方游玩。”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复习了7的组成。接下来的第二块是活动的重难点部分了,幼儿要理解什么是加法的意义、学会看图列算式,并理解发现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而总数不变。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三个层次引导幼儿观察列式,并通过动手操作、表格记录等形式让他们获得更直接的知识积累。让幼儿带着任务去观察,既培养了观察兴趣,满足了他们表现的欲望,又增进他们对 “加法”含义的理解。再接着引导幼儿与同伴、听课老师表达交流自己从三组算式中发现的交换规律,并以获得肯定作为进入狼堡大门的密码游戏验证操作结果。最后在“狼堡内救羊”的小组操作中将本次活动的重点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内化迁移。整个活动中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兴趣很高,思路始终跟随着老师,所有幼儿都能正确列出7的加法算式。在这次活动后我发现了:

优点:

1、创设的情境极大地吸引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的常规有了明显的进步。

2、活动中各环节层次清楚,能层层递进。

3、在让幼儿动手操作前能及时的讲清楚要求,使幼儿能按要求操作。

4、本次活动幼儿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不足:

1、活动中因过于急于让幼儿表述并运用交换规律,引导幼儿发现规律的问题提得不够多,在幼儿还没来得及表达出来教师就小结了。

2、在第三个交流验证环节,教师的引导语可以更加清晰,结合挂图和手势。

3、课件中有些页面,画面有些复杂,如花、树不够突显。

通过这次的活动对于今后在组织数学活动时我有以下几点感悟:首先,教师必须观察孩子的生活需求,走进孩子的生活,了解并理解孩子,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引导孩子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其次,教师要有全面、科学的数学教育的新的价值观,使幼儿的日常生活数学化,探索研究生活化、情境化的幼儿数学活动的模式,是贯彻《纲要》精神的有效途径;再则,教师必须要学习数学理论,弄清数学概念。用规范的语言深化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使他们加深对相关概念意义的理解,只有在充分了解数学理论、科学全面地理解数学概念,及在充分了解幼儿的思维特点、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将数学概念正确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才能有效地引领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理解、运用数学。

大班数学6的加法教案5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看分合列算式,计算出未知数的答案。

2、学习9的加法,并看算式编应用题。

3、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归纳、整理已获得的经验。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9的不完整分合式四种。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复习9的组成。(碰球)

1、教师:“我们来碰球,你的球和我的球合起来要是9”。

2、运用拍手游戏和碰球游戏。教师问,小朋友可集体回答,也可小组回答,也可个别回答。

二、看分合式列算式,学习9的加法。

1、出示缺少总数的分合式一。

教师:请小朋友说说这道分合式怎么读?1和8合起来是几?谁会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分合式?(引导幼儿列出算式并写出得数)

教师:这道算式的得数正好是分合式中的哪一个数?分合式中少了哪个数?(教师将分合式填写完整。)

教师小结:这道算式的得数正好是分合式中的9,分合式中少了总数。

2、教师:我们看看这道算式1+8=9,它还可以变出另外一种算式。(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其中两加数的交换规律,即8+1=9)

教师小结: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可以互相交换位置,所得结果不变。

3、依次出示其他三组分合式,让幼儿编出算式,然后集中讨论,交流。

教师:请小朋友说说这道分合式又该怎么读?2和7合起来是几?谁会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分合式?(引导幼儿列出算式并写出得数)

教师:这道算式的得数正好是分合式中的哪一个数?分合式中少了哪个数?(教师将分合式填写完整。)

教师小结:这道算式的得数正好是分合式中的9,分合式中少了总数。

4、教师:我们看看这道算式2+7=9,它还可以变出另外一种算式。(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其中两加数的交换规律,即7+2=9)

教师小结:这道算式的得数正好是分合式中的9,分合式中少了总数。

5、集体朗读9的8道加法算式。

三、编应用题。

教师:这些算式还可以表示其它的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说说。请幼儿依次根据算式尝试口编加法应用题。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四、幼儿作业。

1、教师讲述书写要求。

教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数学本和铅笔,要请小朋友看分合式变算式来书写9的加法算式,在黑板上老师也画好了一张作业纸,仔细看看要怎样书写。

教师边讲述边示范,要求幼儿先把书写本对折,在折线的左边书写加法算式

2、看分合式变算式。

3、幼儿进行书写,教师观察并指导。

4、评价幼儿作业情况。提醒幼儿注意书写格式。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正确握笔,端正坐姿,书写规范、整洁,不乱涂乱画。

五、结束活动。

教师展示书写规范的。作业,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活动反思:

1、备课时,我考虑到如果直观的教孩子,孩子肯定接受不好。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和个性特点,课堂上,我会运用活动教学法、图片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寓教于乐,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

2、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唱歌、拍手、展示图片,让孩子观察、辨别、叠加,直观明了,通俗易懂,孩子容易在游戏中把握知识,学到知识。

还有,提几个简单明了的问题,让孩子思考,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多媒体展现鲜艳、美丽的花朵,符合幼儿认知的特点;图画直观、多样,幼儿观察、辨认、思考,符合幼儿认知、智力发展的特点。

4、从这个教学设计来看,我觉得目标设计合理,教学策略安排得当,教学过程有条不紊,一步步实现目标。

5、不到之处,还请各位多多指教。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15 1678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