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教案 >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汇总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75515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汇总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标:

1、用不同的方法理解“镜头”、“络绎不绝”、“相容相安”、“截然不同”的意思,同时在句子中体会“安然、安静”的不同含义。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在阅读中通过寻找描写动物的动词感受动物之间友爱相处的温暖,初步感悟人与人之间也应该和谐相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经历过许许多多爱的故事。我们在爱的阳光下成长,我们在爱的温暖中感受快乐,感受生命的意义。同样,在动物王国里,也有这样的爱,虽然它们不会用言语来表达,但它们以自己的方式去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篇感人的课文。

2、板书课题:无言的爱

3、师:谁来读这句话。出示:最近有两组镜头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感人。

(个别读齐读)

师:这句话中有一个词语“镜头”,为了弄清它的意思,老师查了词典,词典中有3个解释,请你结合句子,选择正确的义项。(出示解释,理解“镜头”)

4、指名回答,读解释

5、师:课文冠以这些画面,这些充满情趣的镜头为——无言的爱(出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师: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课文具体描写了几组充满情趣的镜头?

板书:镜头一、镜头二

2、师:打开书本,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两组镜头分别讲了什么?可以借助这样的填空说一说。

出示填空:

四只小狗满院子乱跑,母狗绕圈狂叫,花猫衔来小狗,喂奶。

麻雀和另一种比它身体大两三倍的鸟,共同衔草造窝,不分彼此,喂养儿女。

3、学生自由轻声读,准备填空。

4、交流、板书:

师:这两组镜头里出现了:

板书:小狗、母狗、花猫

板书:麻雀、大鸟

三、精读课文:

1、过渡:动物之间的爱是无言的,但镜头是有声的,这两组镜头就很好的记录下了这些动物之间的爱。让我们再次读课文2、3、4小节,思考:镜头中的哪些画面感动了你?用“——”划出相关的句子。

2、交流

镜头一:

师:让我们一起先来关注第一组镜头。在这组镜头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个画面?

3、交流,出示句子:

不料花猫见状,竟飞奔而去,把四只乱跑的小狗一个个衔到狗窝里,自己拖长身子躺下,让四只小狗吸它的奶。(指名朗读,2人)

4、师:花猫和4只小狗毫无血缘关系,但花猫竟——,把——,自己——让——。花猫把4只小狗当作是自己的孩子,还让它们吸它的奶,花猫的行为是感人的,也是出乎众人的意料,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课文中用了一个字——“竟”(媒体把“竟”变红)(再一起读)

5、师:那么,花猫究竟看到了什么呢?读读上文,来说一说。

出示:

花猫看见,竟飞奔而去,把四只乱跑的小狗一个个衔到狗窝里,自己拖长身子躺下,让四只小狗吸它的奶。(生个别答)

6、出示句子:

4只小狗满院子乱跑,母狗急得在树下绕圈狂叫,小狗却听而不闻,散开去往草丛里钻。母狗的叫声更见焦虑,不住地用力,也挣脱不了套着它的绳子。

7、师:4只小狗刚学会走路就满院子乱跑,这可急坏了它们的母亲,你看母狗——

(板书:绕圈狂叫)好像在喊——,可是小狗却——,听见了像——,散开去往草丛里钻。这可如何是好,母狗不住地用了,想挣脱套着它的绳子,可怎么也——,只能干着急,母狗的叫声更见——(齐读)

8、师:不料花猫见状,竟——生读:飞奔而去。

再快一点,否则小狗宝宝就要找不到了。花猫马上——生读:飞奔而去,

把四只乱跑的小狗——生读:一个个衔到狗窝里。

温柔一点,不要伤了宝宝们。花猫把四只乱跑的小狗——生读:一个个衔到狗窝里,

自己——生读:拖长身子躺下,让四只小狗吸它的奶。

9、师:此时,4只小狗把花猫当作母亲,乖乖的不跑了。花猫安详地施展着母爱。

(板书:施展母爱)而此时的母狗无法近前,但看到4个儿女安然地扑到花猫的怀里,它也就安静下来了。

10、体会句子中的。词语:

母狗无法近前,但看到4个儿女安然地扑到花猫的怀里,它也就安静下来了。

你能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安然”“安静”能否相互调换吗?

学生交流,(齐读镜头一的内容)

11、师:小结:母狗从绕圈狂叫、焦虑到安静下来的情绪变化使我们感到它母性的爱;而花猫更是以自己的行动表现出了它对4只小狗不分界线的爱。

12、师:事有凑巧,那天刚好是母亲节,那时专门歌颂母亲的节日,主持人看到这组镜头,说:(出示:今天是母亲节,到底谁是母亲呢?)话语简短但不失风趣,节目里传出一片温馨的笑声,所有的人都被这动物之间无言的爱所感动了。

镜头二:

1、过渡:镜头二中让你感动的地方又是什么呢?

2、学生读课文,交流:

1)出示:奇怪的是4只父母鸟来去衔草,造的却是同一个窝!

师评价:是啊,这两种不同的鸟儿却在为建造它们共同的家园而忙碌着,它们要同处一窝,共同生活。(板书:同处一窝)

2)师:这种状况从未见过,真是奇怪!但更让人惊奇的是:

出示:两只体态、羽毛截然不同的母鸟都在窝中产卵、孵小鸟,但相容相安、从不互侵互斗。

理解:“截然不同”——文中是指(麻雀和大鸟的体态、羽毛一点也不一样。)

师评价:虽然他们长相不同,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鸟,但它们却能同处一窝,平平安安,从来不你斗我,我斗你,这就是——(板书:相容相安),你看,作者用了“相容相安,从不互侵互斗”一正一反的词语,把两种鸟和谐相处的意思表达得十分贴切。

3)出示:幼鸟出壳了,父母鸟都衔食来喂幼儿,感人的是它们不分彼此,谁都不只喂自己的儿女。……

师:它们不分彼此,也就是说——(板书:不分彼此)

对于这个片段,文章还了详细地描述了麻雀喂食比自己体积大好多的幼鸟的情景。

4)媒体出示:

体大的幼鸟嘴巴也大,每次从麻雀嘴中取食,把麻雀连嘴带头都含在自己口中,而麻雀送下食物,把头从它口中拔出,没有一点痛苦的样子,次次都是如此。(个别读)

师引导学生质疑:此刻,你就是这只麻雀,当你把头伸进比自己大许多的幼鸟口中时,你会是什么感觉?(不舒服、难受、喘不过气来、害怕大幼鸟会咬自己)是啊,因为此时你的头被幼鸟——(生读:含在口中)(媒体“含”变红)而把头从幼鸟的口中拔出更需要使出全身力气,(媒体“拔”变红)可麻雀却没有一点痛苦的样子,次次都是如此。读到这里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学生交流回答:麻雀把大鸟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麻雀爱它们……

3、师:大家说的真好,带着你们的一份感动,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4、师小结:就这样,麻雀和大鸟同处一窝,共同生活着,它们相容相安,不分彼此。这奇特而又感人的情景很快在邻里间传为佳话,每天来这里观看的人很多,文中用了一个词——生:络绎不绝,

出示:一天,主人……招待大家。

5、师:同学们,这个场景其实写的是“邻里观鸟”,作者选取这个镜头,他想说明什么?(生交流)

6、师:两种不同的鸟都能这样相亲相爱,我们人类还分什么你我呢?这是主人发自肺腑的感慨,这是主人出自真心的行动。

四、升华情感:

1、师:课文就像摄像机,记录了这两组真实而感人的镜头。相信大家一定和课文中的人们一样,在感动之余有所感悟,那么你在日常生活中、电视里、报刊上也看到过这样感人的镜头吗?

2、媒体出示:

镜头中xx深深打动了我,它让我感悟到xxxxx。(课文中、同学间、邻里间、看到的、听到的……)

3、交流。

评价:这是你的阅读体会。你真正明白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

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美好愿望。

对啊,动物尚且如此,我们人类更应该互帮互助,和谐相处。

4、师:最后,让我们在优美的旋律中用心体会这一份无言的爱。

媒体出示一首小诗:

爱是最美好的语言

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

我们都在爱心中孕育生长

再把爱的芬芳洒播到了四方

我们要在爱心中大声地歌唱

再把爱的幸福带进每个人的身上

爱会带给你无限温暖

也会带给你快乐和健康

整体板书:

母狗     绕圈狂叫

镜头一         小狗

花猫     施展母爱

无言的爱

麻雀     同处一窝

镜头二         相容相安

大鸟     不分彼此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第二篇】

《松鼠》

教学目标

1.认识“栗、矫”等13个生字,会写“鼠、仁”等13个生字。掌握“乖巧、清秀”等词语。

2.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把握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学习作者在描写事物时既能抓住特点,又言之有序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掌握“乖巧、清秀”等词语。

2.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重点词句的含义。

3.学习作者在描写事物时既能抓住特点,又言之有序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栗、矫”等13个生字,会写“鼠、仁”等13个生字。掌握“乖巧、清秀”等词语。

2.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你最喜欢哪一种小动物?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种小动物的特点。

2.(出示松鼠图片)请看大屏幕,请大声说出它们的名字。

板书:松鼠

让我们赶快来读一读课文,进入松鼠的世界,去认识这个可爱的小动物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按要求自由读课文

(1)注意生字和多音字的读音,争取把课文读流利。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生字。

(3)结合上下文理解“嬉戏”、“遮蔽”的意思。

2.检查自读情况

(1)读词句

[出示榛子、橡栗、苔藓的图片]

灰褐色:[出示灰褐色的松鼠]

“遮蔽”是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解。

“嬉戏”你怎么理解?

(2)识记生字,掌握多音字。

晃 huǎng(  )huàng(  )

组完词同桌订正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想一想:松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试着在括号里填上词语。

讨论:(  )的松鼠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3.同桌讨论:如果把课文分成两部分,该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

全班交流,总结

第一部分(1):先总写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再分别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进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介绍松鼠的形体特征。

第二部分(2):主要从松鼠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时间两个方面介绍松鼠的性格特征。

第三部分(3、4):从松鼠的行动、储备食物过冬和搭窝写出了松鼠聪明、警觉、乖巧的特点。

第四部分(5):介绍了松鼠的繁殖、换毛及爱干净的生活习性。

四、细读第一段,了解外形

1.默读,找一找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_”画出来。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呢?试着填一填:在写松鼠的外形时,抓住松鼠的__________,详细描写了松鼠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特征,把小松鼠写得非常美丽可爱。

板书:外形特征

面容——清秀

身体——矫健

四肢——轻快

尾巴——上翘

3.读第一段,讨论:你认为这段好在哪儿?

小结:文中第一段确实写得好,作者抓住了松鼠的外形特点,运用了恰当的形容词、比喻句,把松鼠的外形写具体了,让我们感受到它的美丽可爱。这种写法值得我们借鉴。

4.指名读,读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朗读指导:我们在朗读过程中要读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要读出这种情感,我们首先确定描写松鼠的重点词语如“乖巧、漂亮、讨人喜欢、面容清秀、敏捷、机警”等词语,并通过重读、轻读等方式读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仿照课文第一段的写法,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介绍它的外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从中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2.学习作者在描写事物时既能抓住特点,又言之有序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听意思写词语

动作迅速而灵敏。(敏捷)

小巧、灵活、精细。(玲珑)

遮住的意思。(遮蔽)

游戏、玩耍。(嬉戏)

2.《松鼠》一课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生回答问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了解一下松鼠有哪些生活习性。

二、精读课文,了解习性

1.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和同桌说一说这部分介绍了松鼠的哪方面特征。

生总结,汇报

板书:性格特征---胆小(活动范围活动时间)

2.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你该如何介绍自己的生活习性?默读课文第二部分,选择一方面来准备并在全班介绍。

3.指名介绍,随机导学:

读第三部分,看看这部分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松鼠的特点?

生总结、汇报

板书:行动、储备粮食搭窝(聪明 警觉 乖巧)

师:你们瞧,作者把松鼠搭窝的过程写得多具体呀!你能不能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画出来?

(先……再……然后……)

师生对读这一句,感悟言之有序。

学生动笔,用上“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写后交流。

4.读第四部分,看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

生总结、汇报

板书:生活习性(繁殖 换毛 爱干净)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请2名同学分部分读全文。

2.说一说:通过学习课文和查阅资料,你对松鼠有了哪些了解?

3.学习了本文之后,你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绍动物呢?(讨论)

A.准确、生动的语言;B.合理清晰的结构;C.鲜明的事物特征;D.恰当选用说明方法。

4.仿造《松鼠》的表达方法,改写《白鹭》。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第3题。

2.继续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接着写一写它的生活习性。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三篇】

1.《师恩难忘》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2、理清课文脉络。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

2、指名作答。

3、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板书课文标题。

二、初读全文

1、自学生字词。

①自由读。

②指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1、学生通读课文。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

四、理清课文脉络。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层。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田老师怎样上课的?

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一(1)“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二(2-7)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三(8-9)“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

五、分段读课文。

六、作业:

1、完成练习册1、2、3。

2、认真诵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略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读一读。

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说一说。

三、细读课文第二部分

1、速读第3至7自然段,找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同桌讨论,指名汇报。

2、你不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

①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

②指名朗读。

3、小组研究: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反复阅读第5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说说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

四、美读课文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2、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传达出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①同桌讨论;

②自由练读;

③指读,相机引导。

3、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师恩难忘

师:口才好文笔好生:难忘师恩

编故事娓娓动听如春雨滋润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迁移练习: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她)的一件事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辨字组词:

尾()炊()歇()诲()

娓()吹()息()海()

二、总结全文。

1、朗读课文。

2、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回忆,记叙了自己在小学时的一位爱讲故事的田老师,抒发了对这位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这篇文章有什么特色?

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娓、姥、炊、歇、叨、诲”。

2、指读。

3、观察字形,想一想: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

4、描红临写。

5、评价:

①学生互评

看看临写的字和范字像不像,像的就用红笔把它圈起来,不像的字请你告诉他(她)哪儿不像,指导他(她)再写一遍。

②师总结,表扬红圈较多的同学。

四、布置作业

1、迁移练习: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她)的一件事写下来。

2、实践活动: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夕送给你现在和以前的老师,写上你由衷的祝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3、课后练习4提示:

娓娓动听--每天中午一打开电视机,总能看到说书人娓娓动听地讲着《水浒传》。

身临其境--在立体声电影院看电影,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就在电影中一般。

2.陶校长的演讲

一、了解演讲的特点,在有层次的阅读中达到正确流利地演讲课文。

二、学会生字,结合课文语境及生活体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三、通过探究性学习,感悟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1、理解“演讲”。

(1)板书“演”,说说写“演”要注意些什么,然后用“演”组词,适时写上“讲”。

(2)说说演讲是怎么一会事,“演”什么意思。

(在群众集会或重大的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事理,发表见解。出示卡片“说明事理发表见解”)

(3)老师演讲式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然后让学生说说老师发表了什么见解,明白何为演讲。

2、导入课文

今天我们来学习演讲,争当小小演讲家。(板贴小小演讲家标志)

请一学生说说现在能作个演讲吗?从而明白作演讲首先要有话要讲,然后向大家提供1篇演讲稿,打开课本。

二、感知演讲稿

1、自读课文,想想作者跟同学们谈了些什么。(板书:读)

2、交流讨论,从中明确文章的层次。

(1)演讲稿共几个自然段。

(2)齐读第一自然段,明确演讲的中心话题。(板书:四问)

(3)分别指名读2——6自然段,明确各段演讲中心。

(板书:健康、学问、工作、道德)

三、感悟演讲内容,学习演讲

(一)学习演讲“问健康”部分

1、理清层次

(1)假如让你来讲健康问题,你会从哪几方面来讲?

(2)自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讲的?也可同座交流。(在”读”字上加圈)

(3)交流讨论,投影文字灯片。(问健康:问什么——为什么问-——该怎么做——提出希望)

2、理解“健康第一”的观点

(1)现在你觉得能演讲好“问健康”这部分内容了吗?如果不行,就再读读(“读”字上加圈),抓重点句子,不太理解的地方读读想想,体会一下作者的见解是什么,想说明什么。

(2)交流讨论

A、“有,进步了多少?”(应该有进步,还应该争取大进步。)

B、“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

(本,事情的根本,最重要的,生命的存在最重要的是健康。让学生谈谈对“寻求幸福”的理解,然后抓“有了……才有……”体会健康的重要性,是一切的根本。

C、“否则”是进一步肯定健康的重要。(“否则”:不这样的话。)

D、“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自觉持久的锻炼,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

要有健康的身体要从两方面去做。让学生说说是怎么锻炼的,猜猜“锻炼”为什么是金字旁,火字旁?投影画面明白锻炼本意,明白锻炼要吃得了苦,经受得住考验。举例说说对“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的理解。

E、说说对“健康堡垒”的理解。(“堡垒”,从字形上猜是什么东西,然后看图片)

3、练习演讲

(1)各自练习演讲这部分。

(2)指名演讲,学生评议。

(3)指导感染性演讲

A、了解作者

(1)看画像,说说是谁。板书“陶”说说去“阝”加“艹”是什么字,加“氵”是什么字,学生描红“陶”,课题板书完整。

(2)介绍演讲稿写作背景。(画像旁投影文字)

陶行知:中国近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抱着教育救国的思想,于1927年创办晓庄学校。1936年在重庆北碚创办育才学校。皖南事变后,重庆政治黑暗,物价飞涨,育才学校受到特务威胁和经济断绝的严重困难。全体师生在陶行知带领下,团结一致,开荒生产,一日两餐稀饭,度过艰难时期。陶行知关心学生德智体以及工作能力的培养,作了著名的“每天四问”的演讲,启发学生鼓励、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学做“真人”。

B、进一步了解演讲特点

读了作者介绍是不是对演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明白演讲不仅仅说明事理,发表见解,还在于说动听众,让人受启发,所以演讲还要有感染力。出示卡片:感染听众受到启发)

C、引导学生练习有感染力地演讲,可利用重音、停顿、语气、手势等帮助表明自己的见解。

D、指名演讲第二段,评出小演讲家,然后齐声演讲性读课文。

4、小结过渡:通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演讲要有个中心话题,围绕中心准备好从几个方面展开讲述,并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语气、语调、重音等,还可加上适当的手势,尽可能地感染听众,让听众受到启发。现在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学着演讲第三自然段。(明确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读,一读再读。)

(二)学习演讲“问学问”部分

1、四人小组学习,边学边讨论这部分的中心话题是什么?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讲的?陶校长想要告诉听众什么?然后练习演讲,可动动笔动动手,有问题可举手。

2、交流讨论

(1)中心话题是“学问”,层次:问什么——为什么问-——该怎么做

(2)指名说说这部分演讲要注意些什么,那些地方很重要。

(3)结合同学发言,师出示文字灯片,添加符号。

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

求知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才能……。

(强调有学问的重要性,结合生活体验讲;在学生演讲时指导停顿及重音。)要……就要专心致志,就要……坚韧不拔

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

(举例说说怎么做就是“专心致志”,“坚韧不拔”,“钻进去”,“展开来”。怎么做要读得有力,让人觉得必须这么做。)

3、齐声演讲性读课文

4、指名演讲

(二)小结

1、让学生说说这堂课的收获。

2、这堂课我们从这篇演讲稿中进一步明白了健康、学问的重要,受到了感染,得到了启发;知道了什么是“演讲”,也初步学会了演讲,这都得感谢——“陶校长的演讲”。

四、作业

1、从第二、第三自然段中挑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抄下来,然后写一写自己的体会,可举例谈自己的认识。

2、用一读再读的方法学习第四、第五自然段,练习演讲。

板书:

陶校长的演讲

健康生命之本

四问学问前进活力源泉

工作也是学习

道德做人的根本

卡片:否则、堡垒、锻炼坚韧不拔彼岸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四篇】

教学目标:

1、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掌握并会写“灶、庞、焕”等生字;

3、理解课文中的词语,找出文中作用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

4、反复诵读诗歌,了解诗中描绘的一座村庄、人民生活及其变化,体会作者对这一变化的欣喜、赞叹之情,进而理解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可喜变化的重大意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板书课题

(二)自读

1、自读课文,注意将字音读准。

2、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可以分为几部分?

4、学生提出自读是不明白的问题,全班交流,有价值的问题可以写到黑板上。

(三)品读-

1、这座村庄原来是什么样?指名读1、2小节。你能想象出当时的生活吗?说说你的理解。

2、诗人开篇为什么用“昨天”而不说“过去”?(体会。深圳、祖国“变化”的时间之快,变化之大,以及社会日新月异的前进步伐。)

3、你怎么理解“姑娘从溪边挑回一担担摇晃的夕阳……”这句话?省略号起到了什么作用?

4、原来的村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昨天贫穷落后]

5、现在的村庄是什么样子?默读3----7小节,体会诗人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找出相关词句。

6、诗人为什么会如此惊叹?到底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组合作学习4---7小节。

7、全班交流。4---7小节从哪些方面写了村庄的变化?你能感受到什么?能不能将你的感受读出来?

8、是呀,农民的生活由物质到精神都“焕然一新”。“这就是昔日……”学生跟读。这一小节中有一个比喻句,你能找出来吗?为什么把今天的农民喻作“春燕”?为什么说他们在“描绘着美好春光”?其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总结----拓展与延伸

深圳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变化的呢?播放:《春天的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原文

1、有感情齐读课文。

2、诗人是怎样将村庄的变化写出来的?(让学生学习文中作运用的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方法。)

3、原来的村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体会。

(二)巩固生字

1、区分形近字。

2、听写生字。

(三)根据诗歌的写作顺序,背诵课文。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16 175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