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 教案【实用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望庐山瀑布 教案【实用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望庐山瀑布 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标: 1. 会认“庐、炉、紫、遥、川、疑”6个字。
2. 熟读古诗,会背诵古诗。
3. 在背诵的过程中,展开想象,感悟诗中所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
2、感悟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从读中感悟诗歌中所描绘的景象。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前几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叶圣陶爷爷的作品《瀑布》。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唐朝诗人李白的诗作——《望庐山瀑布》。领略一下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
板书诗名 望庐山瀑布(李白)
全班齐读诗名。
二、初读古诗:
1、师范读古诗。
2、同学们,你们想读吗?想读好吗?那就一定要读准字音。
(学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顺诗句,把课后的生字多读几遍。)
3、(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生字,重点指导:紫、川、疑。
4、带着正确读音再读古诗。
5、指名读古诗,集体评议。
三、自读自悟。
1、每一首古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面,是一首动听的歌曲。咱们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看看是怎样美丽的画面、动听的歌曲。
(学生再次自由朗读古诗)
2、说说读了这首古诗后,你知道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
(学生质疑)
3、这首诗到底写的是什么?答案就在诗里呢?再去读读古诗,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
4、小组汇报,教师相机讲解。
⑴重点词句。
香庐:在此指庐山的香炉峰,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遥看:从远处望。
瀑布挂前川: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飞流: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岩壁的陡峭,水流很急。
三千尺:极力夸张,山很高峻。
疑:怀疑,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飞流直下”的瀑布,让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⑵诗句。
①香炉峰上经常雾气环绕,在阳光的照耀下,香炉峰顶弥漫着紫色的烟雾,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描写的是诗中的哪一句呀?(日照香炉生紫烟)
师:它好像勾画出了香炉峰上烟雾慢慢向上升腾的情景。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②师:从远处看,瀑布像一条大河垂挂在山前。描述的是诗中的哪一句呀?(遥看瀑布挂前川)
师:“遥”和课题中哪个字有关?(望)谁能将这巨大的瀑布挂起来呢?只有大自然才有这么神奇、伟大。(自由练读)
③师:瀑布从陡峭的山崖上飞快地直泻而下。猜猜写的是哪一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
“飞流”说明什么?(水流得很快)请你读出来吧!
师:真的有“三千尺”吗?(形容瀑布很长)请大家展开想象,想象我们仿佛看到了飞流而下的瀑布,听见了瀑布的轰鸣声。
④师:银河好象从天上掉到了人间。读读是哪句?
师:多么大胆新奇的想象。我们随着诗人的思维,想象到银河从天上突然到了人间。
四、回归整体,引导背诵。
师: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说作者笔下的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师:庐山瀑布壮观美丽,作者不由地对它赞叹,面对庐山瀑布,吟出这首诗歌。谁愿意背诵这首诗,来抒发自己对庐山瀑布的赞美之情?
(指名背诵)愿意表达自己对庐山瀑布表达赞美之情的同学站起来背诵。
五、拓展延伸。
1、写一写:宣传庐山的广告。
2、画一画:我心中的庐山。
3、找一找:其它有关庐山的诗歌。
板书: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第二篇】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
入
课
文
二、了
解
作
者
1、去年,我们曾学过《望庐山瀑布》这首诗,你们还记得吗?
2、庐山的瀑布雄奇壮观,那庐山的山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苏轼写的一首诗。
3、板书课题:
题西林壁
1、说到苏轼,他可非等闲之辈,大家对他有哪些了解呢?
2、再简介苏轼。
1、全班齐背《望庐山瀑布》。
2、个别谈自己对庐山瀑布的印象。
1、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畅言自己对苏轼生平的了解。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三、读
通
诗
句
四、理
解
诗
意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诗。
2、放录音:放录音前提醒学生边听边在文中划出读诗的节奏。
3、请个别学生按自己划的节奏读诗。
4、与学生探讨读七绝的节奏。
5、小结后教师范读。
6、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再读。
1、引导学生根据注释先理解题目的意思。
1、自由轻读全诗。
2、听录音范读,划出读诗的节奏。
3、按自己划的节奏读诗。
4、全班探讨读七绝的节奏。
□□/□□/□/□□
5、全班齐读。
6、自荐读诗。
1、根据注释,自由说说自己对诗题目的理解。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2、让学生根据注释,小组探讨对诗句的理解。
3、点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句。
4、小结每句诗的大意。
5、作者从哪些角度观察庐山?(板书:横、侧、远、近、高、低)
(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题写)
2、小组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3、小组推荐代表向全班反馈自己小组对诗句的理解。
4、别的小组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
5、自由再次体会诗句的意思。
6、读诗,理解诗人的观察顺序。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五、
体
会
哲
理
6、引导想象,从“远、近、高、低“看庐山,庐山会是什么样的?
7、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会看到不同的样子,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板书:身在庐山不识山)
1、从这首诗中,你们有什么感悟吗?先小组探讨一下。
2、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7、想象“远、近、高、低“看庐山会呈现怎样的景象?
8、自由描述从不同角度所看到的庐山的样子。
9、自由谈“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所在。
(身在庐山)
1、小组探讨诗中所蕴含哲理。
2、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反馈。
3、自由谈自己生活中的例子,来加深对哲理的理解。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六、
总
结
全
诗
七、
布
置
作
业
苏轼用睿智的目光审视庐山,写出了令人深思的诗句,这源于他细致入微的观察,源于他岁生活透彻的认识。我们学了这首诗后,也要学会客观、全面地去认识生活。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写出诗中蕴含的哲理。
3、预习第四课。
板书:
横、侧、远、近、高、低
身在庐山不识山
自由归纳总结。
1、抄作业。
2、做作业。
全面、客观看问题
望庐山瀑布【第三篇】
一、教材分析
这首古诗选自人教版二下的第五组第十七课。这组教材的主题是走进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去感受乐趣,发现大自然的神秘。
二、教学理念
从题目入手,就让学生进入学习古诗的情境,与此同时,把握低年级古诗教学的特点,以多种形式的朗读、深入诗的意境,从理解到感悟,到情感的升华,再到背诵,整个过程中,不要求逐字逐句的讲解,大体理解即可,并创设多种读的情境,如:自读,读正确;互读,读流利,赛读,读出感情,评读,读出韵味,熟读,达成背诵。读的充分了,读的入情入境了,诗的思想感情的理解也就出来了。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庐、瀑、炉、疑”4个生字。会写“炉、烟、流、银”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背诵古诗。
四、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读诗,体会诗中情境,感受自然之美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中国有无数的名山大川,你们去过的有哪些?(生说)
2、是啊,这些名山有的秀丽,有的雄奇壮观,可谓各有特色。今天林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位于江西的庐山(板书:庐山出示庐山云海、香炉峰等的图片)这山峰耸立,云雾缭绕的人间仙境就是——庐(lú)山。
3、庐山不仅有奇山,还有秀水。这如梦似幻的云雾就是水蒸气上升形成的。所以,我们今天一起先去看看庐山的水(板书:瀑(pù)布)
4、以前见过瀑布吗?跟小河里的水有什么不同?那我们就去看看大诗仙李白看到的瀑布是怎样的吧!(板书全课题、诗人,读题)
[这单元是让学生走进自然,感受自然的神奇瑰丽,所以我把庐山瀑布放到美丽的庐山之中,在云雾缭绕中引出庐山瀑布,也对第一句古诗的理解作了铺垫,让他们感受到云烟缭绕的梦幻美]
(二)、初读感知
1、自己先去读读这首诗,不会读的字圈出来多读几次,整首诗读到你认为已经字正强圆了可以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听(反馈读,指名2——3个学生比赛读,有问题的正音,教师看情况范读,再齐读)
2、现在自己再读读这首诗肯定会比刚才更好了!还可以边读边参照这幅画,说说李白都看到了什么呢!能说的可以先说给同桌听听。
3、交流李白看到了什么?看谁把李白看到的景象描绘得最生动!
(说大概意思:太阳照在香炉峰上,生起了紫色的烟雾,一条瀑布从山峰上直泻下来,足有三千尺高,李白还以为是银河从天上掉落了呢! 教师适当点拨,不要求有一致答案,也不要求解释意思一样地解释出来)
[进入文本,我要求学生待读正确读流利后,默读课文,学习借助古诗中的注释,插图,自己理解诗意,给足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引导学生学会自学的方法]
(三)、研读入境
1、哦,李白看到了这么多这么特别的景象!你喜欢什么景象就多读几次,还可以闭上眼睛去感受感受
2、交流喜欢的景象
a、日照香炉生紫烟
在阳光照耀下,紫色的烟雾飘飘扬扬,很轻很美,轻轻美美地读
b、遥看瀑布挂前川
a、你站在哪里看瀑布呢?(所以题目也叫望庐山瀑布)
b、你望见的瀑布像什么?(白布……)
小结:这么长这么重的布一下子挂下来,该多美啊!来,读好它!(读好“挂”)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你看到的瀑布什么样的?
b、读出宽面广(银河)、水势强(飞流直下)、落差大(三千尺,九天)。
c、指名读,学生互评;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3、(配上瀑布的巨大水流声音,越来越近)还没看到瀑布,我们就听到瀑布发出的巨大声音,离瀑布越来越近了,声音越来越响,一转弯,我们见到了瀑布!一起来《望庐山瀑布》吧!(全班齐读)
[这里的教学主要看学生的感悟,不要特意拔高。重点是后面两句,学生自己的感受也会很丰富,要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读得充分了,读得入情入境了,瀑布的雄壮美自然就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了]
(四)、指导书写
听着你们的读,老师感受到庐山瀑布的气势如洪了!用这种气势肯定也能把这课的生字写好了!(出示“炉、烟、流、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让学生仔细观察范字,写好左右结构的字,教师范写
2.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展示评价。
[写字环节紧跟情感朗读之后,但不是草草收尾,以学生自主发现为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书写能力]
望庐山瀑布【第四篇】
作者:广东中山菊城小学 潘芸 转贴自:广东中山菊城小学 点击数:82
用情赏,用心悟——《望庐山瀑布》教学案例
《望庐山瀑布》是第13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作品。诗人游览了庐山,为庐山瀑布激荡磅礴的气势所激发,以其开阔的胸襟和昂扬的气概,描绘了庐山瀑布奇丽雄伟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强烈的热爱之情。
品读感悟,体味诗情
1、(课件播放:静止的瀑布画面),你能看着这幅画,再读读这首诗吗?
2、请你做小小诗歌评论家,李白这首诗哪些地方、哪些字词写得特别好,你特别欣赏?(在学生的欣赏中指导美读)
对于三年级学生,理解诗歌并不是惟一的目的,让学生真正进入诗境,就必须让学生去用情赏,用心悟。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启发引导。
生:把在红日照射下变成紫色的云雾描写成仿佛从一个顶天立地大香炉里燃起的缕缕烟雾,化静为动。
生:“挂”,通过一个挂字告诉我们瀑布犹如白布静静垂挂在山前。
师:你们真了不起!还有要补充的吗?
生:最后两行的想象真奇,长长的瀑布飞一样从山上直泻而下,足有三千多尺,这壮观的景象,莫不是银河从天上的最高处落下来的?
对于学生的鉴赏,只要是经过他们深思的,带着他们感悟的,教者都应该予以肯定,让他们评价开去,这样学生精彩的理解才会多元呈现。
4、由瀑布到银河,这是李白的一种奇特的联想。李白站在这美景面前他可能还会想到些什么?说些什么?
生:李白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已经深深陶醉了,他被震撼了,在大自然的美景面前他无话可说。
生:他可能在想:这仙境般的景色怎么会在人间出现。
生:他可能在想:人间居然有如此神奇的美景。
生:他可能在想:庐山你好美,我好爱你。……
开放的问题,引来学生多元的思考、多元的答案。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同时,他们已经体味到了祖国山河的美丽,激发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更加体会到诗人李白写这首诗的感情及心理。
师:其实,这首诗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有景有情。作者写出了红日、青峰、紫烟和白瀑,色泽鲜明,多么美丽啊!你们一定能在头脑里勾画出一幅绚丽的庐山美景图。你能通过你的读让大家再去欣赏庐山瀑布的雄壮之美吗?
在学生深入感受到诗情诗意的时候,放手让学生再次美读,学生的激情很容易被调动起来。就古诗学习而言,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依据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入情入境,体会李白诗歌想象的神奇、大胆过人的夸张、酣畅淋漓的文字、豪放飘逸的诗情,从而更有激情地朗读。
广东中山菊城小学 潘 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