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教案 >

《位置》小学数学教案设计参考【参考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285464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案“《位置》小学数学教案设计参考【参考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位置》小学数学教案设计参考【第一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利用地图了解印度的位置特点。

2.知道印度的人口数量及人口增长特点,理解印度人口增长对资源、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文字、数据、图表等资料,分析归纳印度人口增长,增强从图上获取地理信息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人口的增长一定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印度人口增长对资源、经济发展的影响。

(2)印度的地形特点

2.教学难点

人口过快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收集与印度相关的信息资料。

2.学生准备

准备好地理教材、地图册等学习用具,提前了解与印度相关的信息资料。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国家地理一般包括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征和环境问题四部分内容。在学习印度时,主要通过设计教学任务和探究活动,让学生找到印度主要地理事物的分布,归纳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人地协调、合理发展的观念。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组织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形成对知识的初步感知;通过自我展示,体验成功的快乐;通过自我归纳总结,凸显个性发展;通过自我诊断评价,发现不足,及时查缺补漏。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通过组内交流达成共识,可以发挥群体学习的优势;通过对其他小组成果的补充、完善,可以增强集体荣誉感;通过集体探究,可以增强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角色体验,可以增强社会责任感。教学中要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堂,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同时,教师要突出启发、引领作用,适时运用评价手段调控课堂,形成和谐、活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学会合作。

采用读图分析、对比归纳、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结合的方法组织课堂教学。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前面我们学习亚洲分区,学生考虑亚洲分几个区?学生答。接着请同学看图片,发现什么问题呢?学生答:人多。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秘国家,寻找正确的答案。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可以增强教学的时代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求欲望。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印度不仅是文明古国,也是现代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国家,对印度有一个新的认识,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承转过渡:印度是南亚大国,与中国山水相连,我们首先从位置、面积、人口等方面来了解。

任务1

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特点,知道印度是南亚大国。

(1)找一找,读一读:

①在“南亚地形图”上找出10°N、北回归线和30°N纬线,说说印度的纬度位置有什么特点?找出喜马拉雅山脉、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印度洋,说说印度的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找出印度所邻的国家,说说印度与亚洲其他国家的相对位置特点。

②读一读教材上“南亚大国──印度”的阅读材料,说说印度的面积有什么特点?

(2)算一算:阅读“印度人口数量变化图”,计算说出:20xx年印度人口已达到多少亿?每间隔10年,印度净增人口数的变化趋势如何?印度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

(3)想一想:目前印度的人口数量居世界第几位?为控制人口数量,印度政府采取了哪些人口政策?效果如何?

(4)议一议:根据教材32页活动材料,思考分析:印度众多的人口给资源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设计意图:教师设计学习任务,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地理位置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关键,是影响区域地理特征的重要因素。以地理位置为突破口,去认识、了解印度,便于学生形成空间位置概念。通过找位置、读一读、计算人口增长等活动,让学生得出印度是南亚大国的结论。学生活动:学生先依据学习任务自主学习,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形成共识,小组选派代表展示交流成果,其他小组补充、完善。

设计意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课堂,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群体优势,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教师活动:教师根据学生交流、展示的情况进行评价,利用多媒体课件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并适时进行强调、释疑、点拨。

(1)展示课件,强调印度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为后面的自然环境、粮食作物分布等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2)找出印度的邻国,通过读图观察和出示数据强调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3)通过图表分析,让学生知道印度的人口数量、人口增长特点,以及印度采取的人口政策及成效。让学生知道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是南亚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

(4)图片释疑,了解印度人口压力以及印度政府为控制人口增长制定的人口政策。

(5)释疑解惑:印度众多的人口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印度人口众多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在引导学生完成教材活动内容的前提下,教师点拨释疑。(6)总结归纳:印度是南亚大国,国土面积、人口数量约占南亚总面积、总人口的19/25,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其科技发展水平和军事实力也居南亚首位,但过度增长的人口压力制约了印度经济的发展。

承转过渡: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大自然馈赠给了印度独特的自然条件,使得印度人民很早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任务2

从地形、河流、气候等方面认识了解印度的自然环境特征。

(1)找一找:

①找地形:在“南亚地形图”上找出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说出印度的地形分布特点。

②找河流:在“南亚地形图”上找一找印度最大的河流是什么河?

学生活动:学生先依据学习任务自主学习,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形成共识,小组选派代表展示交流成果,其他小组完善补充。

教师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展示情况进行评价,利用多媒体课件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并适时进行强调、释疑、总结和点拨。

(2)利用“印度地形图”强调三大地形区的分布。

(3)利用“印度地形图”强调恒河的相关知识,出示小资料让学生了解恒河及其对印度的影响。

(4)反思总结、构建体系

1.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与得失,尝试构建知识结构,教师选派1至2名学生展示汇报。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反思总结,展示形式不拘一格,可以锻炼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

2.教师点评学生的总结归纳成果,并加以整合,出示知识结构。 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域:A.印度洋,B.阿拉伯海;国家:②巴基斯坦,⑤斯里兰卡。城市:⑥新德里,是印度的首都。课后小结

本节课包括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人口大国三个问题。人口问题和我国相似,易于理解。本节课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关键是树立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的思想。

八、教学反思

教学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汇报、小组竞赛等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增强合作,符合新课标提出的“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本节课的设计与实施,我也深深体会到,初中地理教学应突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积极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乐学、易学。课堂活动的设计要切合学生实际,要紧凑有序,利于调控,不要为了活动而搞活动,应该让学生活动成为教学的手段,把教学内容融入活动之中。

理一理第二人口大国海陆位置位置纬度位置北部:喜马拉雅山脉地形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第二人口大国人口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位置》小学数学教案设计参考【第二篇】

教学要求:

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

2、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在分组学习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物体之间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教具准备:粉笔盒、书本、尺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观察:小朋友们观察自己宽敞、漂亮的教室,说一说你 到了什么

(黑板、讲台、课桌、小朋友等)

2、设疑: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板书:认位置)

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主题图--教室。

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教室)教室里有些什么?(各组推荐一名同学说一说)

告诉学生图中四个小朋友的姓名。

2、讨论交流。

(1)组内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军的什么位置?

(2)组汇报。板书:国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军的前面。

(3)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

3、分组讨论。

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讨论后汇报:

地球仪在讲台的上面,讲台在地球仪的下面。

小红在小平的前面,小平在小红的后面。

4、联系教室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

小组学生相互说一说、指一指,教室里的人或物的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如:--在--的前面

--在--的后面

--在--的上面

--在--的下面

指出:两物体之间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下面。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前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后面。

5游戏。

(1)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

(2)拍手。

上 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你拍拍,我拍拍,上、下、前、后认得准。

三、拓展应用,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一题。

先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后面的小朋友是--。

再让学生转换位置后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你后面的小朋友是--。

2、"想想做做"第2题。

(1)按照指定的要求,学生独立摆一摆。

(2)小给内相互检查摆得对不对。

(3)小组采取互帮活动,把小朋友摆得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

3、"想想做做"第3、4、5题。

情景1:有几只小动物,看到小朋友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也高兴地赶来了。(投影演示动物图)

小朋友,你能说说这些动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吗?

小组讨论后汇报。

情景2:小动物们为了答谢小朋友说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想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它们家做客,想去的小朋友上来排队。

上来排队的小朋友分别说一说,我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

情景3:(投影演示冰霜)

小朋友,你能根据冰霜里的物品摆放的位置,用"上"和"下"说一 句话吗?

情景4:最后,小动物们还邀请小朋友去看电视呢!(投影演示组合家庭影院)

你能用今天所学知识说一说它们的位置关系吗?

小组交流后汇报。

四、总结评价。

1、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哪些本领?

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2、回家以后,把家里各种物品间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教学后记:1 学生对于前后、上下的区分较易掌握,基本上没什么问题。

2 学生对于左右就比较难掌握。精品源自地理科

《位置》小学数学教案设计参考【第三篇】

教学目标:

1、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

2、能用准确的方位名词对某一地点的位置进行描述。

教学重点:

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

能用准确的方位名词对某一地点的位置进行描述。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课件。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四个新的方位,谁记得是什么?

2、以教室为例,说说每个方位有什么?

3、小练习,找朋友。

二、完成练习

1、找一找,填一填第54页,第2题。

出示山东省政区图:师介绍。

你知道哪些城市?指一指,找找家乡在哪儿?

小组内讨论练习中的问题。

全班交流。

2、请你当小导游第55页,第4题。

这是一个公园的平面图,你愿意当小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先自己填写,再在小组内交流,每组选出一名小导游,向同学介绍公园的有关知识和游览路线。

3、小组内介绍自己周围熟悉建筑物的方位,注意培养学生的方位意识。

4、乘车第56页,第7题。

认真观察行车线路图,辨认方向,然后独立完成。

汇报交流。

任选两个站点,说一说行车路线和方向。

5、填表第56页,第8题。

先读一读介绍文字,想一想,然后独立填写。

根据自己的填写,向大家介绍这所学校,全班进行评议。

6、聪明小屋第56页,思考题。

出示题目,了解题意。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去数。

三、教学反思

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学生对方位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能够正确完成课后的练习。

《位置》小学数学教案设计参考【第四篇】

教学内容:教材第99--101页及练习二十

教学目的:

1.能正确区分东、南、西、北方向,会用东、南、西、北来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经历辨别东、南、西、北方向的过程,明确方向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会识别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要求标出指定物体的方位。感受方向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能正确区分东、南、西、北方向,会用东、南、西、北来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会识别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要求标出指定物体的方位。

教具准备:视频展示台、地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教材98页图,两位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他们都说了些什么?从图上你都知道些什么?

你知道内蒙古自治区在我国哪方吗?海南省在我国的哪一方吗?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东、南、西、北。

二、认识东、南、西、北

1、出示教材99页图

⑴认真观察图,说说怎样辨认这幅图的东、南、西、北4个方向?

小组交流讨论。

反馈。你是怎样辨认的?你为什么要这样认为呢?

⑵根据图中的方向标,我们知道上方是北方,那么其他几个方向怎样辨识呢?

全班交流

⑶同学们能辨识图中的东、南、西、北4个方向,下面小组交流,说说学校的东、南、西、北4个方向各有什么?

反馈。哪个组的同学给大家说说?

每个同学自己说说。

2、小结。我们认识了什么?怎样认识东、南、西、北?

三、课堂活动

1、分组活动

5个同学一个组,中间一个,其余分别站在东、南、西、北方,每个同学说说其他同学站在自己的什么方向?

2、练习二十1题

观察图,认识方向标。

理解题意。读出题目要求。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3、练习二十2题

独立完成,然后反馈。

四、介绍指南针

五、课堂小结。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16 1285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