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教案优质5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泊船瓜洲》教案优质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泊船瓜洲》教案设计【第一篇】
古诗作为小学中的重要内容,古诗教学应从学生的现实出发,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通过生活来认识古诗,而不是用古诗来认识生活。我们的课堂应不仅仅关注古诗本身,还应让学生真正感悟古诗。下面就结合《泊船瓜洲》的部分教学谈谈我的教学思考。语文教学
教学片断一:
导入,交流资料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课前老师请你们收集了诗人王安石的资料,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他的生平,以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生:老师,王安石是宋代人,21岁中进士,当过十多年的地方官,先后两次担任宰相,推广变法,是一位有名的政治家。
生:通过查资料,我知道了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北宋临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由于他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倔强的性格,其诗常以梅花,苍松,劲竹相经善于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诗句
生:我知道了这首诗是他第一次被免职后又被任命为宰相时在上任途中所作的一首诗。
师:同学们搜集的资料非常有价值,因为了解古诗作者及写作背景对我们理解古诗非常有帮助。
(设计意图:学习古诗首先要了解诗的写作背景和诗人在写诗时的心境,让学生跨越时空走进诗人的生活, )
教学片断二:
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师:老师想考验同学们的自学能力,除了了解诗人背景外,你还知道哪些学习古诗的好办法呢?
生:老师,我们可以结合注释、插图理解诗意。
生:老师,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
生:我们还可以抓重点词句理解诗的内容。
师:对,这些都是学习古诗的好办法,下面请同学们用喜欢的方法理解诗意体会感情,小组合作学习古诗,一会咱们来汇报好吗?
生:合作自学
(设计意图:在学习古诗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自读自悟,让每个学生都能从自我的角度来解读古诗,这是学习古诗的一种好办法。)
师:同学们学好了吗?“三人行,必有我师”咱们一起交流学习收获好吗?
生:老师,我读懂了前两句,意思是京口和瓜洲只一水相隔,钟山与京口也只隔着几座山。从“一水间,只,数重山”这几个词中我感到作者很思念家乡。
师:为什么呢?
生:你看插图上京口与瓜洲,钟山与京口离的都很远,我觉得是因为作者思念家乡所以在心里觉得很近。
师:是呀,钟山是作者第一次被贬职时的居住地,假如你是作者,来到江边,望着对岸,而你的家乡就在对岸,你的心情怎样?
生:思念家乡,很留恋
师:谁能读出作者的心情?
生:指读,评读,齐读
师:你还谁懂了什么呢?谁愿继续汇报?
生:老师,结合注释我读懂了后两句,意思是:“春风又把江南的岸边吹绿了,明月啊,你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我的故乡呢?我从“绿,何时,还”感受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师:你很会学习,并且体会到了作者的心情。但“江南岸”是江南的岸边吗?谁有不同意见?
生:我觉得不是,应该是长江的南岸。
师:你为什么这么肯定呢?
生:题目的意思是把船停在瓜洲,注释里说瓜洲在长江北岸,而且从插图上我看到作者在水边遥望对岸,所
师:那么把自己当成诗人,让我们留恋的读读后两句好吗?
生:自由读,指读,评读,齐读
师:同学们把“绿”字换成别的字好不好?为什么?
生:不好!因为一个“绿”字仿佛让我到了万紫千红的春天的美景。
生:一个“绿”字可以完全概括江南春天的美景。
生:让我想到了绿树、绿草、绿油油的田野……
师:是呀,一个“绿”字写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多美呀!假如你是作者,看到此情此景心情怎样?
生:一定很高兴,很舒畅。
师:是呀,作者就要上任当宰相了,思乡之余心情一定很-----
生:高兴、得意……
师:对,这一句也正是诗人奉旨进京时喜悦心情的写照。让我们一齐“春风得意”的读读这一句。
生:齐读
师:本来上任是一件高兴的事,王安石又可以做宰相了,为什么还想着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生:我知道了,一定是他想到了第一次被免职的经历,对前途有点担忧。不知道这次能怎么样。
师:你理解的真透,诗人正是想到了政治斗争的复杂,推行变法的困难,联想到第一次被免职的情景。于是,又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生: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此时,诗人的心情是多么复杂的,你就是诗人,咱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好吗?
生:自由品读,感悟诗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背景,容入诗中理解诗人复杂的心情,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学生把自己当成诗人在反复诵读中深切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意境,与诗人同喜同忧,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古诗。)
案例反思:诗歌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感性形象。在教学中我放开手脚,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自学古诗,对诗中的情与景进行自我范围内的初步理解。汇报时,从品词、品句入手,结合诗人创作诗词的背景,重点抓住“情”反复引导。让孩子们在品读中既能够感受到诗人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又能够体会到诗人上任途中那种春风得意又顾虑重重的心情。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把自己当成诗人,随着诗人的脉搏一起去感受跳动。让学生真正感悟古诗,将古诗多元解读,丰厚学生的文化素养。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第二篇】
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学习重、难点:
重点应放在品位诗句,背诵、积累语言上。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调查本班学生能背几首古诗,最喜欢那首古诗,有几位同学能背《泊船瓜洲》。)
一、设景激情:(幻灯片1)
1.师导:同学们,课前老师做了一项小调查,发现我们班的同学真了不起,xx同学,现在已经能背?首古诗,能背几首以上的同学有?个。古人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相信大家只要坚持下去,也
2.(过渡)今天老师要同大家共同来学习一首新诗------《泊船瓜洲》。(幻灯片2)(板书课题)齐读诗题。
3.解题:谁能来说说“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注意:泊是什么意思)。
4.介绍作者:师问: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收集有关资料,现在谁来简单介绍一下王安石?(幻灯片3)
(师过渡)看来同学们都准备得很充分,(幻灯片4)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泊船瓜洲》一诗,据说是诗人被罢官后回到故乡钟山,应召再次赴京任翰林学士,途径瓜洲泊船时而作。(古诗课件:幻灯片5)
5.同桌互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读给同桌听,注意读准多音字、诗句读通顺。
6.指名读:谁愿意来读一读这首诗?
(你预习得真充分。诗中的多音字,你都读对了。第一句诗中“一水间”的“间”很容易读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幻灯片6:多音字注音)
7.真好,谁再来读一读《泊船瓜洲》。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听词句的中间,她是怎么停顿的,读得是不是有节奏听清楚吗?好,开始。(教师适当讲评)
8.!同学们,读诗,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当然要读得好,必须要先理解古诗的意思、蕴含的感情。
二、合作汇报: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的注释及你们查找的有关的资料,小组内互相交流,说说诗句的意思。(生交流,师巡视、观察学生的学习方法。)
三、深究悟情
(一)学习一、二句
1.师总结过渡:刚才同学们讨论得都很热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仔细研读这首诗。(幻灯片7:诗一、二句)
2.先请一个同学读一、二句诗;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想想:京口、瓜洲、钟山在什么地方?教师板书:(师标画瓜洲和钟山的位置),生指出位置。(幻灯片8、9、10)
3.提问:王安石的故乡是?
4.看板书理解: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在长江的南岸,他们两地相距远吗?何以见得?(一水)
a.“一水间”一水指?间什么意思?(幻灯片11)谁能用“间”组词。(练习:用间组词。)
b.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与京口隔着什么?
“数重山”什么意思?(幻灯片12)表示路途近还是远?从哪里知道?(抠住“只”补充介绍。)(幻灯片13)
一道长江水,数重大山,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是“一水”“只隔”呢?(板书:只隔。)
5.感情朗读指导:读一读,读出路程近的味道。(“只隔”重读。)
(二)学习三、四句:
(过渡:诗的第一二句写诗人路经瓜洲,发现天色已晚,泊船在此。在这样静寂的夜晚,他辗转难眠,独自一人走出船舱,仰望夜空中的一轮圆月,那时作者有何感慨呢?)
1.请读第三、四句:(幻灯片14)
提问:这两句诗那句写景?那个字写出景物特点?“绿”什么意思?(幻灯片15)
u师导:是啊!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多美呀!闭上眼睛想象江南春色是一幅什么样的美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用上“我仿佛看到……”
(生说话训练,教师激情点评)。
2.体味“绿”字。说话训练。
师总结导:(出示课件:幻灯片16)是啊,春天的江南,草木绿了,田野绿了,绿满了山岗,绿遍了江河两岸,到处是绿的----?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那就是——?(“绿”),可见诗人用字之精妙。其实,诗人刚写这首诗时,不是用绿字,曾用过十几个字,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定为“绿”。看课文插图,你能猜猜他用过那些字吗?(激情研论)
(幻灯片17)比一比,讨论用那个字好?(幻灯片18)指名谈看法。王安石改字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教师小结:是啊!一个“绿”字,使王安石炼字成了千古佳话。同时告诉我们写文章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的道理。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千古名句,读。
3.诗导:其实,这句诗精彩是“绿”字,重点却是“又”字,大家想想,这句诗中的“又”字是什么意思,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在草长莺飞的春天,五十多岁的王安石又要再次离开家乡,春天去了有再来的时候,而诗人赴京城再次为官,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请大家读·:明月何时照我还。幻灯片19
这句诗什么意思,那个词表现出作者的心情?什么意思?表现出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板书:何时。)
4.(师设景读):诗人王安石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主张变法,却屡遭保守派的反对,被免除宰相职务后回到家乡,第二年皇帝又启用他,在赴京路上,思乡情节更浓。想想我们应该怎么读这句诗?
此时诗人如此想家,但不得不又要远离家乡了,再读:
诗人想着:此去京城可能几年都不能回家了,这是一种思乡的期盼,再读:
诗人想着:此去京城可能几十年都不能回家了,这是一种心灵的遗憾,再读:
诗人想着:此去京城可能到年老死去都不能回家了,这是一种精神的痛苦,再读:
5.说说两句诗的意思。
6.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四、通读全诗
1.配乐朗读:(过渡)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诗人刚刚离开家乡、就想着回来的那种思家非常急切的心情,下面请大家一起随着音乐有感情朗读这首诗。(视频配乐)
此时你就是诗人,站立船头,仰望明月,思家心切,只能借诗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再来读一下这首诗。(生读)
2.背诵全诗。
师:通过课堂的多次朗读,同学们都会背诵了吗?(会)谁愿意背给大家听呢?
3.齐背古诗:配乐感情背诵。
五、音乐欣赏:
过渡:古诗是中华文明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它讲究平仄押韵,言语精练,意境深远。学习古诗,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还可以将古诗与音乐结合起来,用唱的办法来学习。大家想试一试吗?(课件)
六、拓展延伸
(过渡)同学们,其实从古至今,像王安石这样身在异乡,思家心切的诗人还有很多,也写下了无数感人肺腑的思乡诗。课前,老师收集了十首有关思乡的古诗,送给同学们。回去大家可以按照今天我们学习《泊船瓜洲》的方法,读读、议议、背背、唱唱,以后有机会我们再一起来赏读。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板书设计:
(思乡)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第三篇】
设计理念
将所感受的言语对象(古诗)转化为语感的基本实践途径是读。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把象外之象的言语的敏感通过想象转变成形象的图画,以调动学生的稳性思维。指导学生沿着诗文简练言语的阶梯去感悟作者的精神境界,体会诗的意境。
设计特色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明确目标
1、一提起家乡,我们都感到特别亲切。请同学们背一背思乡的古诗。
2、出示课题,点明目标。
二、初读全诗,了解诗意
1、要求学生画出生字,读懂字音(特别是诗中六个多音字)。
2、提出朗读要求:
字字读得响亮,做到不漏、不添、不错,读顺了再读几遍。
3、指名朗读,师生点评。
4、全班齐读。
5、指导学生结合文中注释,初步了解诗意。
三、细读全诗,理解诗句
1、理解前两句诗意思:
⑴提问,抓住关键字眼。
⑵要求用文中三处地名画简笔画。
⑶根据简笔画巩固诗句意思。
2、理解后两句诗的意思:
⑴提问,抓住关键字眼。
⑵简介作者。
⑶点明重点诗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
四、精读全诗,想象诗境
1、生反复读:
春风又绿江南岸。
2、想象感悟诗境画面。
3、出示:
()又()江南岸,并要求仿写交流。
4、抓住“绿”字,启发学生深入想象家乡美景,用三、五句话描写场景。
5、简介诗人背景。
五、美读全诗,体味节奏韵律
1、出示挂图。
2、有感情朗读全诗,读出节奏、韵味。
六、熟读全诗,当堂背诵
1、训练学生朗读,指导背诵。
2、当堂背诵并默写全诗。
七、总结,拓展
1、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在作诗过程中曾改过多次,试想象,作者可用过哪些字?为什么最后用了“绿”字?
2、课外找些王安石的诗词阅读。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第四篇】
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学习重、难点:
重点应放在品位诗句,背诵、积累语言上。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调查本班学生能背几首古诗,最喜欢那首古诗,有几位同学能背《泊船瓜洲》。)
一、设景激情:(幻灯片1)
1、师导:同学们,课前老师做了一项小调查,发现我们班的同学真了不起,XX同学,现在已经能背?首古诗,能背几首以上的同学有?个。古人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相信大家只要坚持下去,也
2、(过渡)今天老师要同大家共同来学习一首新诗------《泊船瓜洲》。(幻灯片2)(板书课题)齐读诗题。
3、解题:谁能来说说“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注意:泊是什么意思)。
4、介绍作者:师问: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收集有关资料,现在谁来简单介绍一下王安石?(幻灯片3)
(师过渡)看来同学们都准备得很充分,(幻灯片4)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泊船瓜洲》一诗,据说是诗人被罢官后回到故乡钟山,应召再次赴京任翰林学士,途径瓜洲泊船时而作。(古诗课件:幻灯片5)
5、同桌互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读给同桌听,注意读准多音字、诗句读通顺。
6、指名读:谁愿意来读一读这首诗?
(你预习得真充分。诗中的多音字,你都读对了。第一句诗中“一水间”的“间”很容易读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幻灯片6:多音字注音)
7、真好,谁再来读一读《泊船瓜洲》。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听词句的中间,她是怎么停顿的,读得是不是有节奏听清楚吗?好,开始。(教师适当讲评)
8、同学们,读诗,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当然要读得好,必须要先理解古诗的意思、蕴含的感情。
二、合作汇报: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的注释及你们查找的有关的资料,小组内互相交流,说说诗句的意思。(生交流,师巡视、观察学生的学习方法。)
三、深究悟情
(一)学习一、二句
1、师总结过渡:刚才同学们讨论得都很热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仔细研读这首诗。(幻灯片7:诗一、二句)
2、先请一个同学读一、二句诗;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想想:京口、瓜洲、钟山在什么地方?教师板书:(师标画瓜洲和钟山的位置),生指出位置。(幻灯片8、9、10)
3、提问:王安石的故乡是?
4、看板书理解:瓜洲在长江的北岸,京口在长江的南岸,他们两地相距远吗?何以见得?(一水)
a.“一水间”一水指?间什么意思?(幻灯片11)谁能用“间”组词。(练习:用间组词。)
b. 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钟山又与京口隔着什么?
“数重山”什么意思?(幻灯片12)表示路途近还是远?从哪里知道?(抠住“只”补充介绍。)(幻灯片13)
一道长江水,数重大山,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是“一水”“只隔”呢?(板书:只隔。)
5、感情朗读指导:读一读,读出路程近的味道。(“只隔”重读。)
(二)学习三、四句:
(过渡:诗的第一二句写诗人路经瓜洲,发现天色已晚,泊船在此。在这样静寂的夜晚,他辗转难眠,独自一人走出船舱,仰望夜空中的一轮圆月,那时作者有何感慨呢?)
1、请读第三、四句:(幻灯片14)
提问:这两句诗那句写景?那个字写出景物特点?“绿”什么意思?(幻灯片15)
师导:是啊!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多美呀!闭上眼睛想象江南春色是一幅什么样的美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用上“我仿佛看到……”
(生说话训练,教师激情点评)。
2、体味“绿”字。说话训练。
师总结导:(出示课件:幻灯片16)是啊,春天的江南,草木绿了,田野绿了,绿满了山岗,绿遍了江河两岸,到处是绿的----?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那就是——?(“绿”),可见诗人用字之精妙。其实,诗人刚写这首诗时,不是用绿字,曾用过十几个字,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定为“绿”。看课文插图,你能猜猜他用过那些字吗?(激情研论)
(幻灯片17)比一比,讨论用那个字好?(幻灯片18)指名谈看法。王安石改字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教师小结:是啊!一个“绿”字,使王安石炼字成了千古佳话。同时告诉我们写文章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的道理。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千古名句,读。
3、诗导:其实,这句诗精彩是“绿”字,重点却是“又”字,大家想想,这句诗中的“又”字是什么意思,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在草长莺飞的春天,五十多岁的王安石又要再次离开家乡,春天去了有再来的时候,而诗人赴京城再次为官,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请大家读·:明月何时照我还。幻灯片19
这句诗什么意思,那个词表现出作者的心情?什么意思?表现出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板书:何时。)
4、(师设景读):诗人王安石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主张变法,却屡遭保守派的反对,被免除宰相职务后回到家乡,第二年皇帝又启用他,在赴京路上,思乡情节更浓。想想我们应该怎么读这句诗?
此时诗人如此想家,但不得不又要远离家乡了,再读:
诗人想着:此去京城可能几年都不能回家了,这是一种思乡的期盼,再读:
诗人想着:此去京城可能几十年都不能回家了,这是一种心灵的遗憾,再读:
诗人想着:此去京城可能到年老死去都不能回家了,这是一种精神的痛苦,再读:
5、说说两句诗的意思。
6、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四、通读全诗
1、配乐朗读:(过渡)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诗人刚刚离开家乡、就想着回来的那种思家非常急切的心情,下面请大家一起随着音乐有感情朗读这首诗。(视频配乐)
此时你就是诗人,站立船头,仰望明月,思家心切,只能借诗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再来读一下这首诗。(生读)
2、背诵全诗。
师:通过课堂的多次朗读,同学们都会背诵了吗?(会)谁愿意背给大家听呢?
3、齐背古诗:配乐感情背诵。
五、音乐欣赏:
过渡:古诗是中华文明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它讲究平仄押韵,言语精练,意境深远。学习古诗,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还可以将古诗与音乐结合起来,用唱的办法来学习。大家想试一试吗?(课件)
六、拓展延伸
(过渡)同学们,其实从古至今,像王安石这样身在异乡,思家心切的诗人还有很多,也写下了无数感人肺腑的思乡诗。课前,老师收集了十首有关思乡的古诗,送给同学们。回去大家可以按照今天我们学习《泊船瓜洲》的方法,读读、议议、背背、唱唱,以后有机会我们再一起来赏读。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板书设计:
(思乡)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第五篇】
李雅雅 发表
晋江金井瀛洲小学 李雅雅
学习目标:
1.自选方法学习古诗, “读读、背背、议议、画画、写写”。
2.运用查阅资料的方法自学,培养运用资料解决问题、处理信息的能力。
3.了解丰富多彩的祖国文化,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已学过了许多古诗,回忆与月相关的古诗?
生:《静夜思》、《枫桥夜泊》等。
师: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这一首古诗也是跟月有关的,这首诗的题目我写在黑板上了,谁愿意大声地念给大家听呢?好,请你来读吧(微笑地请一学生)。
生1:(大声地)泊船瓜洲。
师:可以,谁再来?声音要大一点,你来(请学生)。
生2:(大声地)泊船瓜洲。
师:非常好。再来(请学生)
生3:泊船瓜洲。
师:第一个字是多音字,在这里读什么?
全班:(大声地)bǒ。
师:连着题目一起读,一、二
全班:泊船瓜洲。
师:这是一首很著名的古诗,是宋代著名的诗人王安石写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这节课我们要把这首诗学好,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打算怎样来学习这首古诗呢?要完成哪些任务呢?
生1:要了解这首诗的时代背景。
生2:要懂得题目的意思。
生3:要抓住重点词来理解诗的意思。
生4:还要了解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5:要先读。
生6:还要背诵。
师:好,我们就初定三个任务。(读、理解、背诵)
(反思:“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主体”地位怎样才能得到落实?我有意识地将学生推进学习的实践活动中。背诵古诗,唤起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创造平等的交流机会。让学生确定学习任务,使而后的学习变成学生自已的事。)
二、读诗。
师:我们先说说怎样读,分小组读,一个一个地读,其他的听,看看有没有读错的志地方。读错的马上帮助他纠正。清楚了吗?
生:清楚了。
师:(课件出示配乐诗句。老师巡查、指导。)
师:(充分朗读后)好,刚才在小组学习的时候,有没有得到其他同学的帮助?告诉老师好吗?
生:有。
生1:京口瓜洲一水间的“间”我读成jiān ,同学告诉我“间”在这里是间隔的意思应读ji?n。
师:很好,还有吗?
生2:钟山只隔数重山的“重”我读成zhònɡ,同学告诉我数重是几层的意思,所以应读chónɡ。
师;很好。还有吗?(没有举手)。没有了,刚才小组学习的时候,同学们很认真。但我注意了,些同学读得不是很流利,小组长就多给了这个同学机会,请他多读一遍,非常好!这就是合作学习精神。现在敢读给大家听吗?
全班:敢!,
(反思:同学之间懂得合作,互相倾听,互帮互助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氛围。)
生:朗读古诗。
师:很好,语音准确。声音略低了一些,谁能读得高一些?
生:朗读古诗。
师:读得流利。
生:继续读。
三、理解。
师:好,看来我们第一个任务完成得不错,大家读得认真,在读的过程中你们一定读懂了不少的内容。现在我们看第二个任务;理解。请同学们给合注释和手边的资料讨论,看看你们弄懂了哪些字、词、句的意思?还有哪些读不懂的提出来小组讨论。如果小组同学不能解决的问题,你可以离开座位找�
全班:(学生按要求合作学习、讨论。)
(反思:给予充分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学讨论,对这首古诗无疑是一种好办法。)
师:(巡视,逐一到小组倾听、指导。)
师: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汇报一下你的读书收获,好吗?
生:我知道了这首诗的意思……
生:我知道了泊船瓜洲的意思。
师:很好。其他同学呢?
生:我知道了“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
师:谁能将诗中“瓜洲”、“京口”、“钟山”按方位画一个简图?
生:学生自由画图。
师:老师巡视。然后请画好的同学到黑板上画一画。(学生争先恐后、跃跃欲试。)
生:学生到黑板上画图。
师:我们共同来看一看,画得怎样?
生:画得很好,把它们的位置画准确了。
师:刚才老师发现有一个同学画得也很棒,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生:学生到黑板前展示。
师:同学们还读懂了什么?
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我是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两句诗知道。
师:诗人要“还”到哪里呀?
生:家乡。
师:对。从这一诗句中我们知道作者非常地想回到家乡。你能把诗句这个意思读出来吗?同学们听一听,看看是不是很着急回去?
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师:读得如何?
全班:一般。
师:(微笑地对生)你可以再读。
生1:再读。
师:怎么样啦?
生:有进步了。
师:谁来帮助他?
生2:读
师:再读一遍。
生2:有感情地朗读。
师:很不错了。谁再来?
生3:读
师:读出些意思了。谁再来?
生4:再读。
师:读得很棒,把意思读出来了。聪明的孩子一下子就听出来,要把哪些字读好?
生:又绿了。
师:还在吗?
生:何时、照、还。
师:很好。全班同学试试看。
生:齐读。
师:不错。再读。
生:齐读。
师:很不错,还知道了什么?
(反思: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中,学生敢说、敢评,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评价,肯定优点,提出不足,相互促进,这是我们所追求的。)
生:我读懂了京口和瓜洲只隔着一条江?
师:哪个字是长江的意思?
全班:水。
师:哪个字是“隔着”的意思?
全班:间。
师: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这说明它们之间的距离怎样?
全班:很近。
师:(微笑对着生5)我们想听你能不能把很近的意思读出来,想想怎么读?(停一会儿)开始,好吗?
生5:读。
师:要着重把什么字突出来念,可以表示两者距离很近呢?
生5:读。
师 :有进步了,谁再来读?
生6:读。
师:特别是有些字…
全班:间。
师:还有什么?
全班:一水。
师:很好,(提高声音向全体同学)读。
全班:朗读。
师:全班朗读全诗。
全班:有感情地朗读。
师:读出意思来了。现在可以把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呢?
师:(没有举手的学生)看来都懂了,让老师来考考你们吧!课件出示(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作者作诗过程中曾改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字。试想象,作者可能用过哪些字,为什么最后用“绿”字?)小组讨论。
生:小组讨论学习。
师:巡视,逐一到小组倾听、指导。
师:小组交流。
生:可能用过“吹”字,只说明春风的到来,而不能看出江南变绿。
生:可能用过“到”“过”字,只是说春风来过江南,而“绿”字用得好,它表现出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师:“绿”字给读者以鲜明的色彩感和生机感,表现出春天到来后长江南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
生:还有,春天来了江南变美,诗人就会思念家乡。
师:是呀!明媚的春光更引发诗人想回家看看的念头。
生:“绿”字用得好。
师:一个“绿”字表达了眼前一片景、胸中无限情,一一个“绿”字使《泊船瓜洲》成了千古绝句,一个“绿”字,使王安石改字成千古佳话。同学们应该学习王安石的这种精神,平时作文时应注意用字、用词的准确性,养成善于推敲善于修改的习惯。
(反思;课中放手让学生学习、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师:冬去春又来了“我”没有回到家乡。同学们知道了这些内容,朗读就一定不一样了。现在我们重新把诗句读一遍,要把诗的意思读出来。自由朗读,开始吧。
全班:自由朗读。
师:谁愿意读一读?
生:朗读全诗。
师:“春风”、“明月”、“绿”、“何时”读得很好。谁再来读?
生:朗读全诗。
师:非常好,很聪明!我们一起来读,一、二、
全班:齐声朗读全诗。
师:好。同学们,再读诗句有没有产生新的一些问题呢?
生:京口和瓜洲很近,和家乡只隔几重山,为什么不能回家乡呢?
师:这是个十分有水平的问题,王安石为什么这么想念家乡,为什么 又不回去呢?思考一下,你们找的资料有谈到这个问题的吗?
全班:纷纷看自己的资料。
师:我补充一些资料给大家看,看完后回答问题。(发资料,每一个学生一张)
全班:阅读自己和老师发下来的资料。
师:巡视、辅导。
师:看完了吗?
全班:看完了。
师:请告诉你知道的情况。
生 1:知道在什么地方写下这首诗的,泊船瓜洲时写的,是在江边。
师:这时诗人正做什么事情?
生 2:去赴任的路上,所以说是在赴任路上写的。
师:还知道些什么呢?
生 3:我还知道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师:他诗写得好啊。还知道什么?
生 4:王安石原来是不想赴任的。
师:恩,两次推辞皇帝都没批准,所以、
生 4:所以他在江边写下这首诗时,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
师:非常好啊!怪不得他刚出来就这么忧愁、忧伤。他前面的路是一条艰辛的路啊!这一去呀,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了。同学们请注意,最后一句他用了什么标点符号?
全班:句号。
师:他不是在问,而是在心里、
全班:想。
师:对,想自己的蹉跎,想、(请一学生)
生 5: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
师:是啊,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这首诗充满了了忧愁。现在,我们再来读,感受就不一样了,(作手势) 我们再读。
三、背诵。
全班:(读)
师:不太好,同学们要体会王安石的心情啊。
全班:(再读,很有感情地)
师:非常的忧愁,这一去呀,不知何时返回家乡了。会背诵了吗?
全班:会!
师:我们一起试一下,忧愁地背诵啊。
全班:(一起背诵)
师:很好,我们的任务完成了没有?
全班:完成了。
四、延伸。
师:我要特别表扬你们,你们是自己完成了任务。现在,布置作业。(王安石是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许多作品脍炙人口。找一找有关王安石写的诗读一读。)
(反思: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补充阅读资料:
王安石(1021—1086)是北宋时期的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少年时代,聪颖好学,年轻时就中了进士。他的诗歌、散文都很出色,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做地方官时,曾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北宋神宗皇帝 非常赏识他,1069年调王安石任参政知事,第二年升任宰相。王安石任宰相期间,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并在对西夏作战中取得了胜利。但王安石推行的改革,遭到朝廷内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三年后,他辞去了宰相的职务,回到了南京的家中,寄情于山水。
一年后,皇帝又招王安石进京任宰相,他两次推辞而未获批准。这年春天,55岁的王安石从南京出发,上京赴任。有一天晚上,夜宿瓜洲江边,感时伤景,写下了《泊船瓜洲》这首诗。重任宰相一年后,王安石再次被罢免,又回到了南京,过起了隐居生活。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