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教案设计【汇集4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案“《青松》教案设计【汇集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青松【第一篇】
教学要求
德:初步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
智: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字词意思。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此诗。
课前准备:课文录音,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谈话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谁会背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写的,是一首古诗。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一首诗,这首诗是陈毅爷爷写的。
2、板书课题:18青松
3、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初读课文 1、录音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3、指名试读。
注意正音:“青、挺、松”是后鼻音,“直、知、寺”是翘舌音。
要求读出节奏,不能唱读。
三、细读课文。
1、自学课文
自由轻声读课文,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想想诗句的意思。
2、引导理解诗句。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压:重压。
挺:直立而高耸。
且:而且
指名说说一、二行的意思。
结合看图,说说青松是怎样不畏严寒的。
学生练习读一、二两行。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洁”是什么意思?“高洁”呢?(高尚纯洁)
“待”是什么意思?(等待,等到)
“化”是什么意思?(融化)
指名说说三、四两行的意思。
(要想知道青松怎样高尚纯洁,请等到大雪融化的时候)
大雪融化后,青松又是什么样儿呢?请小朋友看图。
出示雪融化以后的青松图,指名说说这时修建青松的样子。
指导朗读。(要读出赞、自豪的感情)
3、练说全诗的意思。
自由练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4、小结全诗。
课文一、二两行写看到的景象,突出表现青松不畏严寒;三、四两行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赞美了青松的高尚纯洁。
(板书:景不畏严寒情纯洁高尚)
四、指导朗读、背诵全文
朗读。
全诗朗读的速度不要太快,要读出停顿和重音。
大雪|压青松
青松【第二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字词意思。
3、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此诗;感受轻松的不畏严寒,纯洁高尚。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通用设计 设计意图 个性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感受青松的高洁。
二、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谈话:看过青松吗?给大家介绍介绍。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青松的诗,这首诗是陈毅爷爷写的。
3、板书课题:18青松
4、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见教参及后附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3、指名试读。
注意正音:“青、挺、松”是后鼻音,“直、知、时”是翘舌音。要求读出节奏,不能唱读。
(三)精读课文
1、出示挂图,说说你看到的是一株怎样的青松?诗中怎样写得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2、引导理解诗句。
(1)出示: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2)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字的意思(压:重压。 挺:直立而高耸。且:而且)
指名说说一、二行的意思。
(3)结合看图,说说青松是怎样不畏严寒的。
(4)学生练习读一、二两行。
(5)出示: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洁”是什么意思?“高洁”呢?(高尚纯洁)
“待”是什么意思?(等待,等到)
“化”是什么意思?(融化)
指名说说三、四两行的意思。
(要想知道青松怎样高尚纯洁,请等到大雪融化的时候)
(6)大雪融化后,青松又是什么样儿呢?请小朋友看图。
(7)出示雪融化以后的青松图,指名说说这青松的样子,与雪前青松比较,引导学生感受青松雪压不垮、苍翠挺拔、坚强不屈。
(8)指导朗读。(要读出赞、自豪的感情)
3、练说全诗的意思。
自由练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4、小结全诗。
课文一、二两行写看到的景象,突出表现青松不畏严寒;三、四两行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赞美了青松的高尚纯洁。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韵文。
2、指导书写。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指名说说诗意。
(二)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 教学字形。
引导用熟字记生字。
艇--挺粗--且特--待优--化
“压”是“厂字头”,不要多加一点。
2 指导写法。
待、化:左窄右宽。
挺:要摆匀称。
3 学生描红。
(三)课堂练习
1 读词抄词。(课后第三题)
2 给下面的字加个偏旁或字,再组词。
化--且--青--公--
3 扩词。
高青
关于陈毅生平及写作背景的介绍很重要,对于学生理解青松有帮助。
对诗的理解先重视学生的理解,只有在此基础上的理解才更能使文本与学生走近。
学习生字要重视创造性的方法。
教后反思
《青松》教学思路
昨天读了寒雨的《登鹳雀楼》的教学过程,很受启发。我想通过上一首古诗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所以我想在这一课的教学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
一、初读古诗。
分组练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准确字音,读通顺诗句。然后进行小组汇报朗读情况,可以派代表朗读,也可以小组一起读,由小组自己决定朗读形式。朗读之后可以师生一起点评,指出其中难读的字或纠正其中读错的字。
二、理解诗意。
小组交流,说说读懂了什么,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字词,组内讨论。我想送给他们一些妙计:“看看图,想想意思。”“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联系你理解的句子,想想你不解的字词。”这些锦囊妙计我想在学生讨论遇到困难时送给他们。(打印在纸条上,藏在一个小钱袋里。)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我想孩子们对第一句的理解能结合图用自己的话来说,对于第二句的理解中,对“高洁”的理解一定有困难,我想可以利用课件给学生看雪化后的青松,说说雪化后的青松是怎么样的?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到雪化后的青松更洁净苍翠。
三、有感情朗读、背诵
小组练习,通过点评让学生读出青松的“挺”“直”“高洁”。读的形式多样化(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读的机会,在生动的朗读练习中逐步达到熟读成诵。
四、指导书写。
小组交流识字方法,着重对“挺”字的书写指导。
五、小练笔。
观察校园里的松树,写写外形,再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写写自己的想法。
《青松》教案设计【第三篇】
《青松》教学反思
二年级孩子对学习古诗还是比较冷漠,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一开始教学,我适当修改了一下教案,改为诵读大赛,比比谁积累得古诗多,并给予奖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由于这首诗大部分学生已背诵,因此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解诗的意思。对诗意的理解,我想,如果孤立地去品析,往往是领会不深。为了突破重点,课前我给学生读了两篇文章《冬》、《岁寒三友》,学生对青松这一形象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学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自己当作小诗人,处在诗的情境之中,孩子们的想象力被激活了,这样青松坚强、高洁的形象深入学生的内心。
不过,课堂真是遗憾的艺术!本课介绍背景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初步理解诗歌的含义,让学生知道‘青松’借指坚强的中国人民在困难面前不弯曲,当时我问:孩子们,这里的青松还会指谁呢?一生说:指陈毅。他的理解是完全正确的,由于坚持自己的预设,没对该生的回答做任何的肯定,虽然后来做了弥补,但显得很牵强。这说明自己缺少课堂教学的智慧,也说明自己对教材钻研的不透彻。如果当时说;对是指他自己,表达自己要向青松一样不怕困难,相信自己。同学们想一想,除了指他自己,还会指谁呢?让学生进一步联想指的是中国人民,整个中华民族,该有多好啊!
《青松》教学反思
叶圣陶老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对诗意的理解如果孤立地去品词析句,往往对诗的意境领会不深。但是变换了角色,你就是诗人,你就处在诗中情境,孩子们的想象力就会被激活,他们幼稚天真的话语,往往自然地把诗的意思吻合了。
(1)首先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初读古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准确字音,读通顺诗句,利用已有的经验解决难读的生字,学生很有自信,读诗的积极性自然就上来了。并给学生自主权,让读的形式多样化(和同桌的小朋友两个人一组一行一行地读,也可以一句一句地读,或者一边看图一边读。)其实这也是一种方法指导:接下来了解学生读懂了什么地方时,学生就能从课题到每行诗句进行表达。
(2)其次,对于理解有困难的词语进行注重了让学生进入角色。“高洁”的理解一定有困难,引导学生看图,看看雪化之后松树叶子的变化,有学生说出叶子是鲜亮鲜亮的,有学生说雪化后青松显得更加挺拔苍翠了。结合上课开始老师画的松树,我让孩子们把自己当作是一棵小松树--“大雪就是想压折你们,可是你们却坚强地与他较量,你们会说些什么?”孩子们的想象力就是丰富:“雪,你来吧!我正好用你洗澡呢?你被太阳晒化就会变成水,让我喝了,我会更漂亮、更坚强!”情感激发了,语言训练也恰倒好处。
(3)拓展阅读的环节证明孩子是可以在一节课上同步学习一组古诗的。效果比较好。
《青松》教学反思
《青松》是陈毅元帅写的。这首诗单从字面上来理解它的意思并不难,但要从中体会青松那高尚纯洁的精神品质,对二年级学生来说,的确有相当大的难度。为了突破这一教学上的难点,我教“大雪压青松”这一句时,抓住“压”字让学生体会:从这个“压”字上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说:“这个‘压’字告诉我们雪下得很大很大。”“就像一块大石头一样重重地压在青松身上,压得青松都快断了。”学“青松挺且直”时,抓住“挺”字让学生体会:这么生的雪压在青松身上,它不但不弯腰,还“挺且直”,你能想像青松与大雪对抗的样子吗?学生想了想说:“青松一这用足了力气,拼命挺直身体,顶着大雪,不让大雪把它压倒。”我又接着问:“你喜欢这样的青松吗?为什么?”学生纷纷发言: “我喜欢,因为青松不怕大雪压着,他很勇敢。”“因为青松不怕寒冷,它很坚强。”“我喜欢青松是因为它不怕困难,不向大雪低头。”在学习“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一句时,我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来说说:大雪过后,其他花草树木有什么变化?青松又有什么变化?学生说:“大雪过后,有的树枝被大雪压得低低的,有的还被压断了,有的花草树木被雪一冻,叶子都枯了,还有的都冻死了。而青松等到雪化了以后,叶子更绿了,身体也挺得更直了。”此时,我再接着问:“学到这里,你知道青松有怎样高尚纯洁的品格吗?”学生就不难归结出青松“不怕困难,坚强不屈”的高洁品质来了。学完全文,我又补充介绍了陈毅写这首诗时的年代的时代背景,告诉学生陈毅写青松,其实是在借青松赞美人。“陈毅在赞美谁呢?”学生很聪明地领悟到,《青松》这首诗其实是在赞颂坚强不屈的中国人民。
《青松》教学反思
本首诗选自陈毅的《冬夜杂咏》,全诗描写了大雪重压下青松毫不畏惧,苍翠挺拔的形象,赞颂了青松坚强高洁的品格。
在理解了诗的表面意思后,我介绍了这首诗的背景,介绍背景的目的,是想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含义,让学生知道“青松”借指坚强的中国人民在困难面前不弯腰。当时我问:“孩子们,这里的青松还会指谁呢?”有学生说:“指陈毅。”他的理解是正确的,但和我想要的答案不同,我坚持自己的预设,没对该生的回答做任何的肯定,虽然后来做了弥补,但显得很牵强。这说明自己缺少课堂教学的智慧,也说明自己对教材钻研的不透彻。如果当时说:“对,是指他自己,表达自己要像青松一样不怕困难,相信自己。同学们想一想,除了指他自己,还会指谁呢?”这样学生就会联想到中国人民,也会更自然地想到诗的更深一层意思,那么课堂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青松》教案设计【第四篇】
一、导入,板题
一年级时我们学过1篇课文《陈毅探母》,你知道陈毅是个什么样的人?(军事家,市长,元帅)他去探母了,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人?(孝顺)陈毅爷爷还是一个诗人,板题。
二、初读
1、自读,把字音读准。
2、指名挑战。读准字音。
3、学诗的时候,第一步把字音读准了。下一步应该干什么呢?(理解诗的意思)
三、品读诗句
1、自己读一读这首诗,你读懂哪句的意思,自己说一说。
把自己读懂的诗句意思说给同桌听,相互交流,互相商量。
学生交流,说自己读懂诗句的意思。
谁能连起来把四行诗的意思说出来?(指名答)
2、读诗要读出画面来。
(1)、这是一场怎样的大雪?
鹅毛大雪,你带到诗句中去读。
这场雪怎样?(很大,很厚)读诗句。
压在青松身上什么感觉呀?(很重)读句子。
“压”看看我们学过的字哪个字跟它像?“庄”,老师那字卡,用双手压在学生肩上,把‘庄’字变成‘压’,点都压到土里啦。
一起读第一句。
(2)、大雪那么重的压下来,其它许多植物都会怎么样?(弯了,倒了)青松怎么样?出示第二句。指名读
青松在大雪中挺得直直的,你们猜青松会对大雪说什么?(学生答,再读)
把两句连起来读。(第一行女生读,第二行男生读)
(3)、出示下面两句
指名读。
冬天来了,其它花花草草都怎么样了?(枯死了,落了)
你们想想冰雪融化后的青松,会是什么样子的?
碧绿碧绿的,指名读诗句。
浓绿浓绿的,读诗句。
雪化了青松还会站得怎么样?笔直笔直的。指名读。
面对严寒不屈服,面对大雪的重压还是站得笔直笔直的。陈毅爷爷在诗句中用了哪个词语来赞美它的精神?(高洁)多么高尚纯洁呀,板书词语。
指名读诗句,边读边想松树高洁的样子。
3、连起来配乐朗诵。
4、试着背一背,师生合作吟诵
三、拓展
1、这首诗出自陈毅爷爷的《冬夜杂咏》(组诗)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这组诗还有《红梅》、《秋菊》,你想读哪一首,就读哪一首。自读,指名读。
2、陈毅爷爷为什么要写青松呢?老师将历史背景。为的告诉我们面对困难不屈服。齐读古诗。
四、学习生字
看生字表,先自学书空笔顺。
打开《习字册》把你认为最难写的字先描一描。
学“挺”,听口诀:小手拉大手,才能写紧凑,虽然身材个个瘦,一捺也要伸出头。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在本子上写字。展示点评。
接着描写剩下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