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教案 >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编3篇

网友发表时间 73026

【序言】由阿拉题库最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编3篇”学习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老师带大家见见我们的老朋友,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课件演示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师:“你能摆出一个三角形吗?动动手,摆一摆。”

学生动手操作,摆三角形。

师:请你任意拿走一根小棒。你认识现在这个图形吗?

生:这是一个角。

揭示课题:初步认识角。

评析:引入简洁、巧妙自然。

二、引导探究、自主学习

1、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多媒体演示:美丽校园的主题图。突出:门窗上的角、钟面上的角、操场中场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时上下肢组成的角……)

师:这是那里啊?(校园)在这美丽的校园里你发现哪儿有角?

生1:我发现了门上有一些角,操场上也有角

师:还有什么地方有角?你能上来指一指吗?

生2:正方形上有角。(边说边到投影上指)

生3:剪刀张开的地方有角。(边说边指)

生4:钟面上有角。(边说边指)

师:角就藏在我们的身边,请小朋友试着找一找在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面上有角。

组织交流,并让学生指出课桌、数学书等物体面的角。

评析: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在找角、指角的活动中感知角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平面图形,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角的表象。

2、抽象图形,形成概念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样身边的物品,你能把角找出来吗?”(多媒体出示图:剪刀、饮料吸管和水管实物图片。)

请学生找出各种物体的角。

师:“这些就是我们数学中的角,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它有什么特点?”

生:“角的前面尖尖的,旁边直直的。……”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现在请同学们用角尖尖的地方在手心扎一下,看看手心上留下了什么?(一个小圆点)

师:(指着课件屏幕上的点)这点是角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数学家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顶点”。角还有什么呢?(两条直直的线)

师:(画出两条边)这两条直直的线,数学家也给它们取了名字,叫做“边”。

请个别小朋友上台指出其它两个角的顶点和边。(全班展示)

师:(师拿出三角板,指着其中的一个角)这是三角尺上的一个角,你能分别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吗?

指名指一指三角尺上角的顶点,摸一摸角的两条边,说一说自己的感觉。

小结: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板书黑板)

评析:“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的结论,教师没有让学生去探索和发现,而是以讲解的方式告诉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随后的指一指、摸一摸等活动,既巩固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又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加深了对角的认识。

3、观察找角、合作交流

师:“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表面也藏有角,你能找到吗?请在小组内把你找到的角指给小组成员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小组学习)

师:“谁愿意把你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看?”

集体交流,总结指角的方法:先指顶点,再从顶点延伸到两条边。

师:“角真是无处不在,只要小朋友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你就能发现生活中更多的数学知识。”

评析:培养学生联系生活观察发现数学问题的习惯。

4、体验感悟,动手画角

师:你知道怎样画角吗?请小朋友来说一说。

教师指导画角:请学生翻开书本39页,齐读画角的方法。

教师示范:先画一个点,从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标出顶点、边。

请同学们自己画一个角,投影展示,集体交流。

三、强化知识,练习巩固

师:“角”非常想和大家做朋友,不过,它要考考大家,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那我们就开始“闯关大行动”吧!

第一关:辨认角。

师:下面的图形中是角的画“√”,不是角的画“×”。(课件出示下面题目)

生1:第一个图形是角。

师: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

学生到屏幕前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生2:第二个图形不是角

师:为什么呢?

生2:因为有一条边是弯的。

继续完成后面三个图形的判断,并说明理由。

第二关:数角。

师:(课件出示题目)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有几个角。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练习。

师:各是什么图形?有几个角?

生1:三角形有3个角。

生2:五边形有5个角。

生3:第三个图形只有1个角。

师:为什么这个图形只有一个角?

请学生上来指一指,并说一说理由。

生4:圆有0个角。

评析:练习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突出重点,既巩固了对角的认识,又增强了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四、深入课堂,比较角的大小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唱谜语歌《这是什么》(边唱边表演动作。)

师:你们能猜出是什么吗?

生:闹钟

师:你们真聪明!(课件演示3个不同时刻的闹钟。)

师:闹钟上有角吗?

生:有。

师:钟面角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生: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角。

师:小熊、白兔、青蛙争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小朋友来评评理。

小组讨论:比较角的大小。

请3名同学拿着小熊、白兔、青蛙的号码牌站在屏幕前。

集体交流并说出选择的理由。

生:这个角的边张开的大,这个角的边张开的小。……

师小结: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板书黑板)

评析:运用谜语歌,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掌握了运用观察法比较角的大小。

五、动手操作,做活动角

师:下面咱们自己动手摆一个角,请小朋友们拿出两根吸管在桌面上摆出一个角,

教师示范用吸管做成一个角。

学生动手摆角。

指名演示,并说一说角的组成。

师:请大家做一个比老师做的大的角;再做一个比老师做的小的角。

同桌互相交流学习。

评析:学生用两根纸条“做”出了一个角,是教学过程中自动生成的教学资源。教师敏锐地捕捉了这一资源,通过转动角的一条边使角变大或变小,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角的大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六、引起质疑,突破难点

师:比一比,哪个角大?(课件演示两个边不同长短的角)

小组讨论。

生5:第二个角的边长,所以第二个角大。

生6:两个角一样大。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6说出想法。

师演示动画:第一个角两边同时延长,第二个角平移到第一个角的位置,刚好重叠。

师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板书黑板)

评析:借助多媒体动画,直观生动,有效突破了难点;从通过观察可以确定两个角的大小,到通过观察不能确定两个角的大小,引起了学生认知结构的不平衡,促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反复实践,找到比较角的大小的新方法,发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了数学思考能力。

七、巧摆小棒,提升思维

操作要求:小朋友只能任意用两根小棒,摆出有角的图形,看看有几种摆法?

学生演示:

八、归纳总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大家学得高兴吗?有什么收获呢?

生:高兴。

生1:我认识了角,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生2:我还知道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生3:我还知道了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边张开的越大,角越大;边张开的越小,角越小。

师:好,同学们今天的收获真多啊!有关“角”的组成、特点以及如何辨认角的大小都学会了,真了不起!

总评

第一,贴近学生的生活,把生活中的原型抽象成数学概念,在通过对教的认识寻找周围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让学生经历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过程,将数学知识植根于生活的沃土。

第二,从直观形象的事物入手,重视让学生亲自感知。教的概念比较抽象,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根本无从解释、概括,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王老师多处让学生亲自感受、体会。例如新授前先让学生观察实物中的角,抽象出角的图形后,让学生在生活中找角,通过这样不同层次的感知,初步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认识。

第三,注重学习过程的动手操作,王老师多次让学生动手操作,做角、玩角、比角,这些活动不仅仅围绕学习内容,让学生在玩中学,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再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第四,教学重点、难点突出,教学过程层次清晰。由认识角的形状,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开始,接着做角,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并探索出多种角的大小和比较方法。这样层层递进,螺旋上升,把学生的学习状态有被动变为主动,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在玩中学,在做中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米范文范文为大家带来的3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三册第38--39页例1,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

2 、通过观察、操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抽象思维等能力。

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会用尺子画角,体会角是有大有小的,感悟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活动角,三角板、圆形彩纸、小棒等

教学流程:

一、情境激趣,乐学善启

1、故事导入

谈话: 在数学王国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图形娃娃,他们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可开心啦!这不,它们正在玩“猜图形”的游戏呢。你们想玩吗?(出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一个圆形,露出一部分)

师: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图形?(猜完取出这个圆形)接着再依次出示一个信封,里面分别装着一个正方形、三角形,露出一个角让学生猜测。问:这次你们为什么不把它猜成圆形呢?

2、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和 “角娃娃”交个朋友,认识角这个新朋友。(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乐学善思,探索新知。

1、联系实际,初步感知。

师:在图形娃娃中,就数“角娃娃”最调皮了。在大家玩捉迷藏游戏的时候,“角”娃娃躲到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物体上来了。现在我们一起到美丽的校园去找找,看看角都躲在哪? (出示情境图)小朋友们,你能把它找出来吗?学生找角,教师总结。

老师这儿也有几种物体,你们从这些物体中找到角吗?谁来指一指? (电脑显示第39页上方的三幅图)。学生上前指出哪些部位藏着角。

师:很好,我们一下子就找到了三个角。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剪刀、吸管、水管里用彩色线标出这些角。(课件演示)

2、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展示角:刚才我们看到的都是生活中的角,那么在数学中我们学习的角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漂亮的外套,看看变成这什么样。(多媒体演示,将物体隐藏,出现不同方向的三个角)(出示例1图)

(2)认识角:

师:象这样的图形都是角。大家看看这三个角有什么共同点呢?

①下面请小朋友们拿出三角板,跟着老师做:用角的顶端轻轻扎扎我们的手心,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感觉角的顶点是尖尖的)然后再摸一摸角的这边和这边,是怎样的呀。(感知角的两条边是直直的。)

②师:这个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板书:顶点、边、边)这个顶点和这两条边围成一个角,这两条边所夹的这个部分就是角,我们通常用小弧线来表示。

③请同学们说出屏幕上三个角各部分的名称(点击课件)。观察一下,每个角都有几个顶点几条边?(板书:一个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3)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3、乐学实践,感知角的大小。

(1)折角

①出示一张圆形的纸,问:大家看,这张纸上有角吗?(没有)你能用你会变魔术的小手将手中的纸做一个角吗?(小组比赛)

(学生小组活学生"折角"活动)。

师:老师看到各组同学折出了各种各样的角,有这样的吗? (教师一手持折出的黄色"直角")

举起来让同学看看。

②谁能折出比老师这个角大的角?顶点不变。试试看!教师将两个折的角重叠,让学生比较大小。

③谁能折出比老师这个角小的角?也是顶点不变。试试看!

教师将两个折的角重叠,再让学生比较大小。

师:可见角不仅有大的,也有小的。它还有更有趣的特点呢!

(2)认识角的大小

①师:老师也做了一个角,这个角的边是可以动的,我们就叫它活动角。

师: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帮忙,愿意吗,哪位同学能把角变大一些吗?试试看。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名叫“超级变变变”。 好,听老师的口令,举起你们的小手,先摆一个角。跟着老师说:变大,变大,再变大。问:“这个角是怎么变大的?” 师:现在把它变小,变小,再变小。怎么会变小了呢?

想一想,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呢?(板书: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③比大小:

师:(出示师摆的角),谁敢跟老师的角比大小?(请一名学生上来)你们猜一猜哪个角大?究竟是怎样呢? (跟学生的角重合)

师:大家认真观察,老师的角的两边刚好跟这个角的两边怎么样?(紧靠)为什么老师的边这么长,跟她的角却一样大呢?

(学生的角张开一些后,问:现在谁的角大?为什么你们的边这么短,却比林老师的角大呢?

师:那说明角的大小跟角的两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呢?

④小结: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板书: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

4、乐学善画。

(1)观察画角

师:请看黑板,我们先来学习怎样画角。( 教师示范)

师:谁能说一说画角的时候要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2)动手画角

师:你觉得画角时要注意什么?(小朋友们注意了:在画的时候要把尺子按紧,否则线画歪了,就不是一个角的图形了。)

三、巩固练习,拓展新知(智力闯关)

(1)辨一辩

(2)排一排

(3)数一数

(4)摆一摆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角娃娃,那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呢?

儿歌出示:

小小角,真简单,

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牢记,

先画顶点再画边。

五、作业:

1、画一个角,并标出它各部分的名称;

2、欣赏生活中的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表达等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

2、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角是有大小的。能够区分角的大小。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同时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角,建立角的空间概念。

教学准备:

课件、圆形纸片、三角板、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出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学生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露出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

师语:老师带来了一些礼物,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我露出这些图形的一部分,你们来猜一猜。(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五角星贴在黑板上。)

师问:这些图形里藏着一个新的图形,谁知道?(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找角

谁能将这些藏着的角找出来?(让学生上黑板找到角,适当引导正确指角。)

三、抽象出数学中的角

1、抽象出角的图形

出示PPT,数学书、三角板和闹钟的图片。

角啊,不仅在黑板上的这些图形中,你能在老师出示的这些物体的表现上也找到角吗?

让学生指出角,隐去实物图片,留下3个角的图形,并出示文字(这些图形都是角)

2、感受角的特点

请大家仔细观察,并拿出你身边的三角尺其中一个角摸一摸,你有什么发现?

生:有尖尖的。(尖尖的在数学中,我们叫做角的顶点)

生:有两条边。(我们叫做角的边)

师:一边用手比划出角的符号,一边说:由1个顶点和2条边组成的这样的一个图形就叫角。我们用这个弧形表示这一个角。

3、判断题

因为边弯弯的,引导出,角的边是直的。

四、创造角

在桌子上,老师提供了几种工具,请你用这些工具创造一个角

教师巡视:

1、展示画的角

2、展示折的角

3、展示活动角

找两位做的不一样大的角,问哪个角大?哪个角小?你怎么知道的?

用重叠法验证,讲角的顶点和一边重叠,看另一边

引导出:角的两边开口越大,角越大;角的两边开口越小,角越小。

4、红蓝角之争;有两个角啊,他们吵起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为什么吵架。

引导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5、习题: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6、习题:数角的个数

五、课堂总结

1、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认识了角有1个顶点和2条直的边,会数角的个数,角有大小,角两边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角两边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2、回到黑板上:五角星中,有几个角?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16 7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