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教案 >

五年级数学下册精编教案【优秀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712649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五年级数学下册精编教案【优秀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篇】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整数”与“部分”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整体“1”,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难点:充分体会“整数”与“部分”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你能举出一些分数吗说说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的再认识》。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活动一:分笔游戏,体会单位一

1、分笔活动,找4名同学拿着自己的笔来到讲台。(笔数是2的倍数:4、4、6、8)

2、请你们4名同学拿出自己笔的1/2,看谁拿的又快又准。

3、另找4名同学检查。

4、同学们自己说说是怎么分的。(把全部铅笔平均分成两份,拿出其中的一份。)

5、师提问:他们都是拿出全部笔的1/2,可是拿出来的笔却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每位同学的总数不一样)

6、师总结:最初每位同学笔的“整体”不同,也就是单位“1”不同造成的,所以,他们的1/2也不同。原来分数还有这样一个特点,你对它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认识

活动二:教材P34说一说。

1、带着新的认识,我们来判断两个小朋友看的书一样多吗

2、小刚和小明都看了各自书的1/3,他们看得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同桌交流,再全班反馈。

3、师总结:因为书的薄厚不同,也就是总页数不同,所以两人看的页数也不同。(整体不同,相同分数表示的数量也不同。)

4、在什么情况下,他们读的一样多呢(整体相同,相同分数表示的数量也相同。)

5、请同学们再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王兴国吃了一个苹果的3/4,李晓阳也吃了一个苹果的3/4。王兴国说:“我俩吃的一样多”。李晓阳说:“我吃得比你多。”他们谁说得对呢

(三)巩固练习

1、教材P34画一画。

2、教材P35练一练第一题、第二题。(在练习中,针对错误比较多的,进行集体讲解,少的则个别讲解)

四、板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

整体不同,相同分数表示的数量也不同。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我采取以小游戏为开篇来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在教学和练习中我重点强调了“平均分”和体会“整数”与“部分”的关系。学生在练习时,也能体会到整体不同,相同分数表示的数量也不同,如“印度洋海啸捐款”一题。但在练一练第一题写分数时出现错误很多,其主要原因在于书中没有平均分,而是要画一条辅助线和旋转图形。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二篇】

教学内容

教材第2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正方体的特征,形成正方体的概念。

2.通过观察、比较,明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经历正方体的认识过程,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物体。

4.体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学习目的性的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一、情境导入

1.回忆长方体的特征,请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2.操作:同桌交流,分别说出长方体的棱在哪儿?几条棱可以分别分成几组?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叫做什么?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种特殊的立体图形。(板书课题:正方体)

二、探究新知

1.观察正方体模型,组织学生展开交流,讨论。

师:正方体具有哪些特征呢?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呢?

2.小组汇报学习结果。

组1:我们组发现正方体所有的面完全相同;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而且正方体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长方体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组2:我们组还要补充很重要的一点,正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长方体的长、宽、高不会出现都相等的情况。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呢?

组3:我们组发现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组4:我们组发现正方体相对的面也完全相同,正方体相对的4条棱长度也相等。因此,我们组认为:正方体也是长方体,只不过它是特殊的长方体。

3.小结。

(1)师:同学们的研讨交流非常好,的确像同学们所发现的,正方体完全符合长方体的特征,它是一种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体。谁能完整地概括一下正方体的特征呢?

生1:正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生2: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且完全相同,有12条棱且长度都相等,有8个顶点。

(2)师:正如同学们所说,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它是一种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那么正方体和长方体之间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生1:它们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生2:正方体的棱长度都相等,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20页“做一做”。

2.教材第21~22页练习五第4、5、8、9题。

四、课堂小结

想一想,我们这节课都研究了什么?是用什么方法研究的?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正方体

6个面 12条棱 8个顶点

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完全相同

12条棱长度相等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教后思考

正方体特征的研究是以长方体特征的研究为基础的,在教学中把两者联系起来,通过长方体特征的研究方法的迁移,使学生自主进行正方体特征的研究,学生运用实物、抽象的几何图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认识了正方体的特征,并明确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发展了空间观念,也使学生获得了探究知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习的信心,这是这节课做得较好的地方。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第三篇】

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内容

2、5的倍数的特征(教材第9页例1,教材第11页练习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

2、知道2、5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分析、归纳的能力,愿意与同学交流自己发现的结果,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通过探索发现2、5的倍数的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玩个猜数游戏,好吗?你们任意说出一个自然数,不管是几位数,我都能很快的判断出它是否是2或5的倍数。不信可以试试看。

学生报数,老师答,同时请大家验证。

师:同学们的眼神里闪现出惊讶的目光。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不计算就能马上判断出来吗?学了今天的知识,你们就知道老师猜数的奥秘了。

板书课题:2和5的倍数的特征。

新课讲授

1、探索5的倍数特征

(1)引入百数表。

(2)出示课件:百数表,在这些数中找出5的倍数,写出来。

(3)你们找的数和老师找的相同吗?(课件出示百数表)

(4)观察5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说给同桌听听。

(5)归纳:谁来概括一下5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板书: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6)验证: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5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请举例验证。请你写一个多位数,并且是5的倍数。

(7)过渡:学习了5的倍数的特征有什么好处?师随机在黑板上写一个数,让学生猜猜它是不是5的倍数。

(8)练一练:下面哪些数是5的倍数?

240,345,431,490,545,543,709,725,815,922,986,990。

过渡:那172是几的倍数呢?请同学验证。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想不想研究?下面我们一起研究2的特征。

2、探索2的倍数特征

(1)猜一猜:根据研究5的倍数特征的经验,你猜一猜2的倍数可能会有什么特征呢?

(2)课件出示:百数表找出2的倍数。(小组合作找出所有2的倍数)

(3)汇报后,观察2的倍数的特征,看看你刚才的猜测是不是正确。

(4)归纳:2的倍数有怎样的特征?

板书: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5)验证: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2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请举例验证。

(6)填一填: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1,3,4,11,14,20,23,24,28,31,401,826,740,1000,6431。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3、奇数、偶数的再认识

自然数按是不是2的倍数来分可分为奇数和偶数两大类,2的倍数都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就是奇数。

4、那么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

(1)在5的倍数中找出2的倍数;

(2)在2的倍数中找到5的倍数。

比较: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都是看什么?

结论: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

2、 完成教材第11页练习三第1~2题。

课堂小结

1、现在,你们知道老师猜数的奥秘了吗?现在老师说数,请同学们判断出它是不是5或2的倍数。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 2、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认识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活泼的、主动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空间。教学中,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给学生提供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创设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做他们想做的,在做的过程中观察知识,在合作交流中去思考、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真正领略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四篇】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9页与复习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和复习,进一步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能灵活运用。

2. 在同学们对这些形体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

3.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的

合作意识和创新。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师:长方体、正方体模型各一个,多媒体课件。

生:长方体、正方体模型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回忆所学知识

师:(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同学们对这两个物体一定很熟悉吧。它们一个是长方体,一个是正方体。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你都了解了哪些知识?

学生回答,回顾本单元的知识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出示在黑板上。

二、系统本单元的知识

1. 揭示课题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进行和复习。

2. 对知识点进行分类,做好铺垫

师:关于这一单元,我们应该从哪几方面进行呢?

生:我认为应该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三个方面进行。

3. 分组

师:接下来,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这些知识点从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三

个方面进行,在时请将你的友情提示和你们还没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现在由组长执笔,把你们的内容记录在纸上。

学生分组进行交流。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对得有特色的小组,教师要心中有数,便于稍后的交流。

4. 学生汇报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组的结果拿到前面来展示展示?

学生展示的同时要介绍一下的内容。

(第一小组介绍完以后)师:听了他们组的介绍,你能不能对他们的进行?

其他小组分别,时既要说一说优点,也要指出不足。

师:哪个小组还愿意将你们组的结果向大家展示一下?

教师请几组上来展示,时先肯定他们的努力,以寻找优点为主,指出不足为辅,激发学生

的积极性。

5. 归纳

师:刚才,同学们互相合作,出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并且坦诚地对各

小组的进行了。对于这一单元的知识,你还有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吗?

学生自由发言。

[简评:知识是为了查漏补缺,教师在让学生时要鼓励学生大胆暴露自己的问题,寻求同伴的帮助。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提高的效果。学生在交流时,即要尊重同学的劳动成果,又要发现同学的不足。怎样处理这一对矛盾,可以借鉴这位老师的一些做法。]

三、练习提高

1. 基础练习

师:接下来,我们就利用刚才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判断。

①棱长为6cm的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②把一个长方体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它的体积大小不变,所以表面积不变。()

③两个长方体的体积相等,表面积也一定相等。()

(2)填空。

①5800mL=()L=()dm3。

②一个保温瓶能装水4()。

③一个长方体有个顶点,在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相交了条棱,这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

(3)学生独立完成第59页第2题。

2. 实践练习

小正方体拼合,体积、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1)课件演示:将5个棱长是2cm的小正方体合成一个大正方体,体积和表面积又有怎样的变

化?

(2)从这个实验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课堂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简评:让学生自己回忆和知识,有利于他们主动地梳理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体系,加强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形成络,进一步提高学生复习的能力。而让他们自由地独立设计或合作设计,也较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与合作性。知识的练习要针对本单元的重难点,有层次的设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16 1712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