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爷爷植树》课堂实录【热选4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案“《邓小平爷爷植树》课堂实录【热选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邓小平爷爷植树》课堂实录【第一篇】
教学目标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识记本课生字,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 度和他的心愿。
用具准备生字卡片和本课所用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则短小的故事。重点是邓小平爷爷植树的经过。朗读本文,关键是体会邓小平爷爷在植树过程中表现出的严肃认真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对他的优秀品格有所感受。另外,从邓小平爷爷的行动中,领会植树绿化的重要意义, 可抓住“挑选”、“小心”、“挥锹”等关键词句进行品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引入,了解人物
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让学生说说歌曲中的老人是谁。
(板书:邓小平爷爷)
2、课件出示邓小平爷爷的图片,学生说说你了解的邓爷爷,教师补充。
3、出示文中插图,邓小平爷爷在干什么?
(植树)这是邓爷爷1985年3月12日植树节亲手栽种一棵小柏树时的照片。想知道邓爷爷是怎样种树的吗?好!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
1、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多认读几遍。
2、合作学习:
⑴ 互帮互学。向同组同学请教,读会所有不认识的字,再试着读读课文。
⑵ 小组成员轮流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纠正错误。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⑴ 我会读:
① 同桌互读生字。
② 出示生字卡片:
自愿读。
开火车读。
⑵ 我会记:
自愿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如: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等。
⑶ 我会写: ① 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学生认读。
② 重点指导:
上下结构的字:“爷”字上大下小;
“亲”字上下相当;
“节、岁”两个字上小下大。
双立人的写法可结合单立人进行指导。
③ 课件演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揣摩、临写。
4、指名读课文,纠正错误读音,达到正确。
5、同桌接读,读熟课文。
6、再读课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
三、作业
了解植树节的来历。
〖板书设计〗
3、邓小平爷爷植树
爷 亲 的 节 岁 行
〖教学后记〗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对于要求认读的生字掌握较好。在读课文的过程中,“铁锹”“又挥锹填了几锹土”读起来有些拗口,有些学生读得不够好。要求会写的字,学生通过观察字形及生字在田字格里的占位,能比较好的把握每个生字,正确的在田字格里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用生字、生词卡片复习认读字词。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二、了解植树节
1、小朋友们,植树还有一个节日叫植树节,你知道是哪一天吗?
2、谁能讲讲植树节是怎么来的?
三、自读课文,抓住重点
1985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因为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在天坛公园植树。
邓小平爷爷是怎样植树呢?
1、请在自然段前标上小节号。
2、找出写邓小平爷爷怎样植树的自然段。
四、质疑、自悟
1、全班齐读课文。
2、说说通过自己读书知道了什么?
3、提出不懂的问题生生解疑。
五、品读感悟
1、自读写邓小平爷爷怎样植树的段落,读后谈谈你觉得邓小平爷爷是个怎样的人。课件出示有关句子,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
⑴ 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⑵ 邓爷爷挑选了一株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⑶ 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上前把树苗扶正。
2、学习最后一小节,重点理解“‘小平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⑴ 提问:“美丽的风景”美在哪里?
① 小组讨论交流。
② 全班交流。
⑵ 指导有感情朗读。
六、实践活动
1、观察校园、花园里有哪些植物,每种植物有哪些特点。选一种最喜欢的植物画一画。
2、课件出示“植树节快到了,我们也去植树吧!”号召学生以实际行动迎接植树节的到来。
〖板书设计〗 邓小平爷爷植树
教学评价
学生通过自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邓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学生理解较好,对于植树有了更深的认识。本课课文趣味性不强,因此在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方法激励学生多读,如:小组竞赛、男女生竞赛、师生竞赛等。
《邓小平爷爷植树》课堂实录【第二篇】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体会到热爱祖国,绿化祖国的情感,并能将这种意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在课文开始,我先复习了昨日所学的生字词(黑板上书写一个学生跟读一个),再书写词语“邓小平”,当学生一起喊出这个名词,我便乘势问:有谁知道邓小平爷爷?你知道他的哪些事?这个时候很多平时爱看课外书的学生就显得相当激动,他们众说纷纭,课堂的气氛一下子就被带动起来。之后我作了一番总结,并引出要学的课文《邓小平爷爷植树》,并从课文的题目引出课文的内容,让学生通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并划出课后的生字新词,在教生字时我采用开火车、小组比赛等形式让学生在课文中巩固生字词语;之后是讲解课文阶段,我先让学生带着问题(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朗读第一自然段,再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并思考问题:这颗柏树为什么叫做“小平树”?亲手是什么意思?谁能用亲手造一个句子?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可让学生有目的性地在大段大段的文章中去选择有意义的语句,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另外我还安排了一个拟人化的环节:看着这棵柏树,你想对它说些什么?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使已过了一半的课时忽然变得轻松跟活跃起来,可惜在这个环节中可能由于引导失误等原因,以致于学生所提的问题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要求,最后我改变了方式,说我也向小树提了几个问题,出示问题题板,让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再根据他们的回答画出示意图讲解,让学生根据示意图让学生背一背,说一说,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后记
我还没开始教这课时,就听其他老师说这课挺不好上的。也是啊,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邓小平爷爷的时代离他们实在太远了,而且他们不能完全理解本课的主题。况且课文篇幅又是那么长,三百字左右的课文对于一年级下半学期刚开学的学生来说,确实大部分学生要跳一跳才能读上来。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尽快体会感悟,我只能先布置学生回去预习,让他们先自读课文。课堂上我简单介绍讲述了邓小平爷爷的一些故事,激发情感,但是我心里还是没底,直嘀咕:讲得那么用劲,不知道学生能听进几成呢?与其我唱独角戏,还不如听听学生的心声,于是,我笑容可掬地问:“小朋友,昨天有没有读课文呀?” “有”嗬,响声震天,真的假的啊?我又问:“那么你读了后,知道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我们来讨论讨论。”这下子学生来劲了,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
生:邓爷爷种树时,看到小树苗移入坑中,觉得不正,把小树苗扶正才满意。生:什么叫高龄?
生:邓小平爷爷那么大了,还去种树。
生:邓小平爷爷为了有更多的树长大,所以他要植树。
生:什么叫兴致勃勃?
生:什么叫万里无云,春风拂面?
生:什么叫引人注目?
生:什么叫人群?
生:什么是额头上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生:邓小平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老师,我不懂。
………
学生们纷纷说道着,我忍俊不禁地思绪飘了起来,我看到了我们新课程教学的希望,在新课程教材与理念的指引下,我们一小部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他们随着阅读量的增大,课文的字词阅读对他们来说已不成问题,而且能主动地去了解去学,特别是开放的问题下他们会更有探索,更有所思。像《邓小平爷爷植树》所蕴含的道理确实对于现在学生是很难感悟的。但他们能从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实际行动中,有所感动,有所体会,这已经很不简单了。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反思
这一课在区分册备课时朱慧老师就曾介绍说,这篇文章看似枯燥,实际上只要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及知识储备,上起来反而是格外的出色。于是课前,我安排学生回去向父母亲了解邓爷爷的相关知识。孩子们的父母正好是改革开放受益的一代,且从他们的口中说出,更易于孩子们理解。在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我再去上这一课,真如鲍老师所说的比较轻松。
这篇课文篇幅比较长,让全体孩子全篇课文朗读显得冗长而乏味。我抓了几个关键句段,再抓几个重点词,由小牵大,逐层巩固。当我问及孩子们读完后的感受时,有些孩子的嘴里迸出了“感动”感动这个字眼。单单是孩子的这一个“感动”就让我激动不已,我不必再问孩子们为什么让你感动这样的废话了。因为感动了就是感动了,真当我们感动时,又能说出几条理由呢?那仅仅是内心的触动,情感的共鸣罢了。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反思
《邓小平爷爷植树》这是1篇较长的课文,课文里藏了许多的长句。我怕学生学起来有困难,于是就先引导他们反复地朗读,觉得学生读得差不多了,我提问了这么一个问题: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呢?有几个同学纷纷发言了:
“我知道了邓小平爷爷植树非常辛苦。”
“我认识了邓小平爷爷,他是一位植树工人。”
另一位同学嘴里冲出一句:“1985年,我还没有出生呢。”
……
听了孩子们各种各样的回答,真让我啼笑皆非。是啊,1985年,对于孩子们来说,那是多么遥远的事情呀。怎么能要求他们去感受、去体会那“难忘”呢?于是我介绍起了邓小平爷爷的简介,好赶紧纠正孩子们一些错误的认识。孩子们听了邓小平爷爷的简介后,一个个好像才恍然大悟:原来1985年的植树节,是这样令人难忘的。
一堂课,无论设计怎样,最终是为了让孩子有所收获。每天的一小步,才能成就今后的一大步。
《邓小平爷爷植树》课堂实录【第三篇】
学习目标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植树的态度和他的心愿。
教学准备
1、了解邓小平爷爷的情况及植树节的来历。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歌曲引入,了解人物
1.看见小朋友们表现这么好,老师先请大家听一首歌(课件播放《春天的故事》配相关图片)谁知道歌曲中的老人是谁?
你了解他的哪些情况?
2.简介邓爷爷。(课件出示:邓小平爷爷照片)
3.谁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讲了邓小平爷爷的什么事?(课件出示课题,齐读,认识生字:“邓、植”)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课件出示第一小节,谁来读?你知道哪一天是植树节?(课件出示:“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背景为刚栽好的小树苗。)
为什么说“1985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勾出生字词。
3.同桌伙伴自学生字。
4.自学汇报。
①我会认。(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13个生字。)
指名读,开火车读。(随机一一点击课件中的生字,字放大。)
②我会记:向大家介绍识字方法。
三、朗读感悟,了解人物
1.课件播放课文朗读,认真听听讲议内容,讨论:
①邓小平爷爷为什么也来参加植树活动?
②你觉得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课件出示文中的以下长句子及关键词进行品读)
a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上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b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c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扶正。
2.读读,议议:(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段)
为什么说“小平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3.读全文。
四、游戏活动,巩固识字
1.现在正是春天,天坛公园到处是绿树,到处是鲜花,你们看,这就是其中的两棵树,美吗?(课件出示两棵开满鲜花小树,花儿上面写有“我会认”中的13个字)谁会读花儿上的字,就把花儿送给他。(学生读对一个字,点击课件上相关字,花上的字就消失)
2.谁能把小树苗栽进树坑里?
(课件出现八棵小树,上面分别写有:“爷、节、己、已、多、岁、站、亲”;八个坑里写有这八个字打乱后的音节,学生读对一个相应字就进入填里)
五、指导写字,掌握方法
1.我会写。(课件出示“我会写”中的六个字)指名读后,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找出最难写的字。
2.看老师示范。(课件演示难写的字的笔顺)
3.学生独立描红,临写。
六、互动天地,拓展延伸
植树节快到了,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植树吧!给你的小树取个名字,经常去看看它!还可以做个植树卡。
《邓小平爷爷植树》课堂实录【第四篇】
《邓小平爷爷植树》反思
如果说这是生活细节给我带来的感动,那么孩子的另一个表现--对于主旋律课文的喜爱和感悟给我带来了更大的惊喜。比如《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
我还没开始教这课时,就听其他老师说这课挺不好上的。也是啊,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邓爷爷的时代离他们实在太远了,而且他们不能完全理解本课的主题。基于如此,我先在课堂简单介绍讲述了邓小平爷爷的一些故事,激发情感,然后布置学生回去预习,让他们先自读课文。不过我心里可没有底,直嘀咕:讲得那么用劲,不知道学生听进几成呢。第二天上课,我“笑容可掬”地问:“小朋友,昨晚有没有读课文呀?”“有--”嗬,响声震天,真的假的啊?我又问:“那么你读了有什么想法呢?”秋泓举手了:“老师,我读了以后,觉得很感动!”--我一下子也被“感动”了!孩子的表现真的让我出乎意料!秋泓一打开局面后,小手一只只举起来了:“我也是!”“我的想法和秋泓一样”……虽然不能排除学生“人云亦云”的 “嫌疑”,但也不失真实性啊。我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抓住这个契机,又问:“那你为什么感动呢?”小手举得更欢了,吟枫说:“因为邓爷爷是''主席'',他工作很忙,可还是还为天坛公园种树。”(呵呵,吟枫,你把毛主席和邓爷爷合成一人啊)聚莹说:“邓爷爷86岁了,那么老了,可是他不怕苦,不怕累,坚持种树。”秋泓又说:“老师,邓爷爷为了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美丽,所以他才来植树。”“对!我们也要像邓爷爷一样,爱护花草,不踩草!”孩子们纷纷说道。我忍俊不禁,孩子,老师是不是应该颁发一个“环保小卫士”的奖给你们呀?
想起上学期教的诗歌《我多想去看看》了,写的是一个山里孩子对首都北京的向往。学生很喜欢这篇课文,读得特别有感情。尤其是那一句“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雄伟壮观”,读得真的是“雄伟壮观”了。(老师们说这和我主持升旗仪式有关。是这样吗?孩子?如果是,那么老师是幸福的了)还有最后一句“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学生更是读得声情并茂,完全投入。每当他们读这篇课文,我的心里总是充满盈盈的感动,把听他们的朗读当成了一种享受。谢谢你,孩子,是你让老师觉得原来朗读是这么一件美丽的事,还有最重要的是,你们让老师看到了一颗更加美丽的心灵!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反思
伴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犹如一股“头脑风暴”冲击着我们固有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如何摆脱旧的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束缚,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创造新教法,实现新目标是摆在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坎”。笔者有幸承担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的教学工作,尝试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工作。一滴水能反映太阳的光辉。笔者试图结合自己的一些课堂教学实录片断,从课堂教学用语的角度来阐述语文阅读教学的新变化,来诠释自己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
导入用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片断一
师(出示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生1:邓小平是一位老爷爷。
生2:邓小平爷爷喜欢植树。
生3:我爸爸告诉我邓小平爷爷特别喜欢游泳。
生4:我从网上查到邓小平爷爷很多资料,但是很多字不认识。
师:别灰心。你都会上网查资料了。从题目中你们知道的可真不少,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
〖教学反思〗
传统的阅读教学的入题方式是包办代替,它曲解了老师的主导作用,一味由老师灌输:介绍邓小爷爷,提示课文围绕“邓小平爷爷植树”而写。这种入题方式,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权利。对照语文课程标准,这一教学片断给了我两点启示:
1、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有情感、有思维、活生生的人。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语文课程标准语),营造宽松的阅读氛围,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发表看法。
2、阅读教学应初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在其课程目标中提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从课题本身来看,至少给学生传递了两个信息:① 邓小平是一位老人,② 课文写的是邓小平爷爷植树的事。毋庸置疑,只要引导有方,学生从课题获取以上两个信息是很容易的事,我们为什么要包办代替呢?今天,处在信息时代的孩子们还可从大人、书籍、电视、网上等多种渠道获取与“邓小平爷爷”、“植树”相关且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个主持人,给学生提供平等的交流与处理信息的时空。
简言之,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应该相信学生,还学生以“学习主人”的地位;教师只是引导者,而不是灌输者!
片断二
师: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5:邓小平爷爷为什么要植树?
生6:(迫不及待):绿化!
师:你俩都很棒!你(师指生5)爱思考,你(师指生6)知道的可真不少!
生7:邓小平爷爷是怎么植树的呢?
生8:邓小平爷爷植的是什么树呢?
师:你们是一群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只要认真学习这篇课文,你们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教学反思〗
崔峦同志认为:新理念下的“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读有所知到生疑到解疑再到生疑的过程。” 由此可见,阅读教学需要“疑”,传统的阅读教学“疑”在哪儿?“疑”在老师的备课本上,是事先设计好的,是老师质疑,学生释疑。疑到底由谁生?长期困扰阅读教学的争论该休矣!这一片断告诉我们:
阅读教学应保护学生生疑的兴趣,探究的欲望。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激疑不仅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进行激疑,让学生在“疑”中产生问题,产生学习兴趣,把学习新知识的情感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激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心理,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追求,引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动机。从片断可以看出,学生一共提了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是学生从自己的需求出发,在感受题目这一语言文字材料之后所作出的反应。有了问题,它们就会产生阅读的内驱力。
一句话,“你还想知道什么?”这一导语体现了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