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教案 >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848470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质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最新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标:

1、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估计,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数字卡片、

学生:100以内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同桌用100以内的数字卡片,每次每人抽出一张,谁先说出大数,谁就赢。

2、交流判断大数的经验。

二、新授

1、教学“比一比”

(1)出示1084、982说说谁大,谁小?

(2)学生说:三位数比四位数小,所以1084>982

(3)教师出示另一些数,学生进行比较。

(4) 总结规律:

数的比较:

(1)数位比较多的一个数比较大

(2)从位比起,位的数大的大(数位相同)

(3)如果数位和位都相同,我们比较下一位。

2、练一练

(1)学生完成P36在O里填上、=

(2)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填

3、试一试

(1)教师指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说说怎样能比较快地比出大小?

(3)教师总结:

先将这些数按数位多少分一分,再将相同数位的数进行比较。

99<345<387<809<1725<4300

4、想一想

(1)指导读题,理解题意

(2)最小的四位数1000,的四位数9999

5、数学游戏:

(1)告诉同桌你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数,……

(2)请一个学生上台示范,全班再分组做。

6、练一练

完成练习题1、2两道题

三、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1、学会了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2、四位数与三位数怎样比

3、都是同数位的数怎样比

4、如果很多数在一起比较大小,该怎样做

四、作业

1、最小的四位数是( ),的四位数是( )

2、最小的三位数是( ),的三位数是( )

3、在287、7650、80、285、1651、79这几个数中,二位数的有( ),三位数的有( ),四位数的有( )

4、427 O 527 1620 O 620 888 O 988

29 O110 99 O 999 6080 O 3090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篇】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习共分为5个部分: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统计。第八单元的数学广角的内容属于扩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相应内容的复习。

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同时注意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达到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来巩固计算熟练程度的作用。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P102、10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法、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笔算的方法;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1、问:笔算加法和减法时我们应注意什么?

2、学生小组内交流。

3、全班反馈,归纳小结。

4、巩固练习,第105页第1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笔算的方法,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二、发展练习

1、完成105页第2题。并抽几题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完成第4题:先估算再笔算。

先估算并说说估算的方法;再笔算。教师多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予他们辅导和机会,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3、□里能填几。(补充练习题)

5□75754□

+□6-3□-3□+25

7□4□3□6□

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学生能填出几种就几种,都应予以肯定。

[设计意图]: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练习,让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在体验学习成功的同时发展思维的灵敏性,培养学习的自信心。

三、实际应用

1、完成107页第10题。

学生先独立做再全班交流。

2、小朋友跳绳:

小明

小红

小东

小丁

45下

36下

53下

60下

(1)、小明比小丁少跳了几下?

(2)、小明和小红一共跳了几下?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列式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篇】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页例2,例3,(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退位减法笔算方法的过程,体会两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顺序。

教法

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自主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法

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理解退位减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我最棒

16—8= 10—4= 15—7= 12—5= 17—8= 12—8= 10—5= 18—9=

2、算一算

43=21= 64—32= 56—41= 77—43=

学生上黑板笔算,教师检查,表扬做的又对又快的。

3、(出示第17页奥运金牌榜的表格)同学们,今天我们还是要研究各国奥运金牌的问题,上节课同学们针对这张表格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谁还记得我们解决了哪些问题?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的?

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学生回答: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2。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哪些条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寻找条件,列式。

学生列式:51—36=?

该怎样计算呢?从哪一位减起?个位上1减6不够减,怎么办?拿出小棒摆一摆。

有一下几种分法:

1、在5捆和1根中,先拿出1捆拆开,从中拿走6根,再拿走3捆。

2、在5捆和1根中,先拿走3捆,再拿出1捆拆开,拿走6根。

3、在5捆和1根中,先拿走4捆,再从4捆中拿回4根。

4、在5捆和1根中,先拿1捆拆开与1根合在一起,再从中拿走6根,再拿走3捆。

你发现了什么?要拆开1捆,从几里拿走了6。

2、你能试着列竖式吗?

你认为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十位还剩几?

教师教写竖式的方法,说明退位点的用途,不要忘了减去退位的1。

3、比较56-22与51-36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

4、你认为笔算两位数减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问:从十位减起方便吗?

5、试练:67-39 35-8 81-56 50-24

6、教学例3。

出示50-24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

问:50-24十位退1后个位上要算几减几?十位再算几减几?

7、小结。

先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分小组交流想法,并汇报。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三、拓展运用。

1、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

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2、完成练习三第5题,第6题。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并说明错误的原因及怎样改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练习三的第7题和第10题。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退位减

例:51—36=15例3:50—24=26

5 1 5 0— 3 6 — 2 4_______ _______1 5 2 6

七、课后反思: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篇】

课 题:认识米 用米量

教学内容:第4页例4例5及第4页“做一做”和练习一第3—5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 初步认识单位“米”,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 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

(3) 学会用1米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米的正确表象,体验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来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学会用米尺量物体的长度。

难点:体验1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印象。

教学方法:

教法:讨论、演示。

学法: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法。

教学准备:

刻度尺、米尺、卷尺、绳子、CAI课件。

教学步骤:

一、 复习引入

(1) 提问:

①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什么长度单位测量?

② 你们的哪个手指宽1厘米?

(2) 引入新课

请两名同学用厘米刻度尺量黑板的长,并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很麻烦、很累)

对!我们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米”的知识。

(板书:认识米 用米量)

二、 探究新知

(1) 认识“米”。

猜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出示米尺初步感知1米的长度;看看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2) 认识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课件演示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

(3) 用米量

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宽学生的身高等。

三、 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1)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 铅笔长15米。( )

② 课桌高70米。( )

③ 一棵树高16厘米。( )

(2) 完成练习一第3—5题。

四、 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米 用米量

1米=100厘米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16 848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