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精编3篇)
【导言】此例“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精编3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网络课程设计1
关键词关键词:学习活动设计;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理论
中图分类号:G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11017802
0引言
教学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是教育技术学领域中很重要的一个分支。随着教学设计理论的探索和发展,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思想逐渐走进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领域。
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以活动的形式开展教学,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思考、探索为目的。以活动为中心是未来网络课程设计理念的发展趋势,而且按照网络教育的实际需要,网络课程建设将会采用“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思想组织和开发网络课程。另外,以活动为中心的网络课程设计鼓励学习者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展开学习活动并进行多样化的选择,它还有利于学习者个性化特征的表现。网络自主话语权促使学习者尊从自我并实现学习者的自我价值,也促使学习者尊重“他人的他性”,而网络课程环境下快捷的信息自由,可以促进学习者及时地展现自己的独特性和首创性。
1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
按照建构主义思想,学习者的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学习者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站在学习者的角度看,这种相互作用即是学习活动。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应该让学习者处于主体地位,给学习者提供学习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发展,这样学习者才能真正从事有意义学习。以学习活动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其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活动的质量,而学习活动设计中任务设计是最关键的也是最困难的,因为任务与学习目标具有直接的内在联系。
张贵芹认为,以活动为中心的设计将初级知识学习与高级知识学习有机地整合到了一起,以能力生成类活动为主,将意义建构类活动融合进来,学生为解决问题而获取知识(意义建构),反过来,又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能力生成),高层次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藉此过程而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设计方案自始至终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来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各种思维能力。
杨开城(2005)在《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教学设计理论新探索》一书中提到,“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将学习活动作为组成教学系统的基本单元,采用二维目标模型分析知识技能领域的目标,采用学生模型分析学习者特征,采用知识建模分析法分析学习内容,利用9种微观任务组合设计学习活动的任务,同时利用12要素学习动力设计模型以及知识网络图变形法来辅助设计学习活动。”
2网络课程学习活动设计策略与形式
网络课程其实不是传统课堂的电子搬家,传统课堂缺乏交互性和参与性,而网络课程能够利用网络技术来促进在线学习,使得学习是有趣的、交互的、有目的的以及有意义的。这种在线学习活动利用在线技术,如聊天室、讨论区、电子邮件等来促进学习者在与课程学习目标相关的练习中主动参与,就像在传统课堂运用一些活动和游戏一样,设计者和教师也会运用在线学习活动来完成一系列的教学目标,比如:将一个学习者介绍给另一个学习者,共享学习经验、小组学习的意义、增强学生的参与,或是鼓励学习者通过此课程发展建设性的网络关系。
学习活动设计策略
通过对教学设计领域的相关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提炼,发现其中适用于在线学习活动设计的策略主要有成果适应策略、接近真实策略、目标渐进策略、角色分解策略和进度控制策略\[8\]。
(1)成果适应策略。成果适应策略,是解决任务类型合理选择的直接方法;其目标在于选择适合预期成果的任务,其主要运用于个体知识及协作知识建构活动的任务选取。通过所设计的任务类型支持成果与学习活动预定成果间的关系对比,从而确定选择的任务类型。
(2)接近真实策略。接近真实策略,即所设计的任务和场景需无限接近学习者的“真实情境”。特别是结果复杂的活动的设计,要接近学习者的最基本需求,也就是实际需求。依据学习者的不同特性,设计合理的任务,以适应其学习要求,从而激发起学习动机。在对学习者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设计相应的符合其学习要求的“真实性”学习场景和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不仅可以用真实的生活情境,也可以模拟真实的任务环境,或者创造一个完成学习任务的机会即可。
(3)目标渐进策略。目标渐进策略,是先易后难逐层实现预期效果的分层方法,它是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分类的。网络课程学习活动中,教师一般都是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前后相连层层递进来设计任务的,从而形成由低到高的一种递进式的学习任务形式,最后再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同时,任务要有层次感,需循序渐进,既能满足不同能力的学习者,又能满足各个不同阶段的需求;同时要避免在同一水平上的机械重复,不然,在面对任务时学习者很容易产生厌烦感。目标渐进策略的实现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是由辅导老师示范如何完成任务的方法,给学习者提供一个过程定向支持;二是提供任务工作清单,让学习者根据清单指示来完成问题的推理和解决,从而感知其过程。
(4)角色分解策略。角色分解策略是指不仅仅要学习设计者的角色,更需要设计课程辅导教师在各个活动中的角色。Mclsaac曾指出,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或督促者,而不是停留在过去的只是传输者,在网络课程中教师通过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使得学习者意识到自我存在。从而避免了学习者的孤立感,因此得到的是不同个体一定数量的反馈。
(5)进度控制策略。 能帮助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进行时间管理的手段就是进度控制策略。在辅导和设计中,要想使得学习者逐步实现学习结果的话,就必须要注意不能控制学习者,限制其主动性的发挥,所做的是控制其学习过程。
学习活动设计形式
学习活动展现了学习目标的具体实现步骤、学习策略的具体运用和学习过程的具体安排。因此在设计时要把课程标准、教育技术标准、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征相对照,统一安排在教学活动中。学习活动的设计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10\]:
(1)以学习活动过程为线索的学习活动设计。这种学习活动的设计以活动过程为线索,学习活动的顺序可以以时间的先后为序,也可以以活动内容的相关性或难易程度为序。在每一项活动的设计中,学习内容都要和相关的课程标准、教育技术标准相对应。
(2)以学生教育技术标准(SETC S)中各学段学生的绩效指标为线索的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的设计以中国学生教育技术标准中各学段学生的绩效指标为线索,学习活动的安排不仅要促进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习得以及能力的发展,还要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在每一项活动的设计中,学习内容都要和相关的课程标准、教育技术标准相对应。
(3)以多元智能为线索的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的设计以多元智能为线索,活动的内容应该能够促进学生各项智能的发展。在每一项活动的设计中,学习内容都要和学生的各项智能以及相关的课程标准、教育技术标准相对应。
3学习活动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上面就是山草香给大家整理的3篇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网络课程设计的相关认知。
网络课程设计2
近两年来,我系邀请了一些知名IT企业人员来校进行课程设计指导,其中,先后两次邀请了长沙“蓝狐网络技术培训中心”人员来校协助指导2007级、2008级网络工程专业学生“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设计,公司派来了项目经理和技术人员,与我系的任课教师一起进行为期2周的课程设计指导工作。课程设计以“CDIO”(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施、Operate运作)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2],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课程设计题目的确定、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和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课程设计题目的确定。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的内容不断更新和完善,内容很“泛”,且与其他课交叉的内容较多,不同的教材其内容大不一样[3-5]。我们目前使用的是石炎生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网络工程实用教程》(第2版)。
在选题时我们重点考虑了以下几方面:一是要体现“目标性”,从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上整体考虑该课程要培养学生哪些素质和能力;二是要体现“工程性”,计算机网络工程是名副其实的工程性质的课程,是需要在实验室动手操作的;三是要体现“可行性”,包括实验条件的可行性和学生知识能力的可行性;四是要体现“自主性”,对课程设计题目教师只划定一个大致框架,要求学生自主确定设计题目。最后,我们确定此次课程设计的主题是“XX公司/学校网络设计方案”,可以是一个校园网设计,也可以是一个企业网的设计。要完成该课题的设计任务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和计算机网络工程知识,如网络需求分析、网络规划、设备选型、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包括选题、专题讲座、项目实验、规划方案撰写、答辩等几个环节。(在确定选题后,由公司人员进行5个专题讲座,每个讲座3~4课时,内容包括:①网络技术行业分析与企业网络规划,②企业远程接入网络解决方案,③企业分支本地网络解决方案,④企业总部本地网络解决方案,⑤广域网数据链路层协议HDLC与PPP。每一讲均有精致的PPT,图文并茂,站在企业的角度讲解,介绍大量工作经验和案例,传播企业文化。专题讲座并非理论课的重复,而是进一步扩展了教材内容,更加贴近社会实际,学生听了之后收获很大,初步了解了公司在做什么,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进而知道自己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
(每一专题讲座之后,要进行1~2个项目实验。蓝狐网络技术培训中心结合实际编写了较详细的网络工程实验指南,还开发了用于实验的模拟器。每一专题讲座之后,需要在模拟器上完成1~2个项目实验,如“小型企业局域网项目实验”、“企业分支局域网项目实验”、“企业总部局域网项目实验”、“小型企业广域网项目实验”、“小型企业网OSPF项目实验”、“企业网Internet接入与NAT项目实验”等[6]。所有实验(包括模拟实验和真实实验)全部安排在网络工程实验室进行。学生可以在实验室的电脑上做模拟实验,也可以用真实的网络设备来做实验。在实验时我们加强了实验指导力量,公司技术人员和任课教师、实验教师一起来指导实验,保证了实验效果。如果课堂上没有完成实验任务或者需要巩固实验内容,学生还可以回寝室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模拟器,继续做实验。(学生完成专题项目实验后,基本上掌握了构建企业网的技术要领,可以进行网络方案设计了。教师给学生提供几个网络设计案例参考,并简述其基本框架,使学生明了设计方案从结构上应包含哪些模块。我们按学号顺序分组,每4人一组,按学号顺序分组可避免成绩优秀的学生集中在几个组而成绩差的集中在另几个组。
设计方案完成后,学生需要进行公开答辩,4位同学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以模拟网络公司的形式设计一个网络规划竞标方案,并设“总经理”、“售前工程师”、“项目经理/技术总监”和“售后工程师”4个角色,每个同学扮演一个角色在讲台上演讲,并现场回答提问。学生充当上述角色时感到兴奋且有压力。他们积极性非常高,小组人员既分工又合作;既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又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攻克难关,认认真真讨论技术要点,加班加点写设计方案。(方案初稿形成后,指导教师进行审阅,经反复修改后打印成册,参加课程设计答辩。每个小组答辩时间在20分钟以内,均要做好答辩PPT,4个人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陈述各自的内容,并现场回答答辩组的提问,评委根据答辩情况给出答辩成绩。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课程设计的成绩是根据出勤、实验和规划方案撰写及答辩情况综合评定的。其中出勤占30%,实验情况占30%,网络规划方案的撰写及答辩情况占40%。成绩评定客观合理,较好地反映了学生课程设计的情况。
基于校企联合的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
设计的特色上面是我校基于校企联合的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设计的一些做法,从两届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来看,它体现了一些特色——“二一一”特色,即“二合”、“一作”、“一演”。“二合”是指“校企联合”和“虚实结合”,“一作”是指“小组协作”,“一演”是指“角色扮演”。校企联合,互利多赢。我系已在多门课程中实施校企联合式的课程设计,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高校必须紧跟社会需求,请IT行业的公司来校指导课程设计,以达到校企双方多赢的目的。首先,它确保了课程设计的质量,切切实实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得到提升,这是我们开展校企联合式课程设计的初衷。其次,学生足不出门就了解到IT行业的行情,了解项目开发的最新技术,从而能早一点看到自己存在的差距,明确该往哪些方面去努力。第三,高校教师有高学历高职称,但不一定有高技能。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说,需要一批“双师型”(“教师”和“工程师”)师资,像网络工程这样的工程型专业,需要教师具有工程能力,我们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提高这种能力。
#p#分页标题#e# 请企业人员协助指导课程设计也可以帮助我们的教师了解行情,改进教法,提高项目开发能力。第四,公司派人协助指导大学课程设计是一次宣传自己公司的好机会,公司可以物色优秀学生,也可以吸引学生去公司实习实训,带动经济效益。虚实结合,实验为本。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设计需要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建一个中档次的网络工程实验室一般需要40~60万元,而且台件数受经费的限制不会太多。进行网络工程课程设计,需要用到大量的网络设备,建设多个网络工程实验室成本高。为此,我们通常采取“虚实结合”的办法来解决,“虚”是指用仿真软件来进行虚拟实验,“实”就是用真实设备来进行真实实验,两者结合可以构建出良好的实验环境。通过“虚”来解决台件数不够的问题,节约投资成本;通过“实”来解决一个真实可信的问题,使学生眼见为实。如Cisco公司的PacketTracer是一个很好仿真软件[7]。蓝狐网络技术培训中心也开发了一款很优秀的虚拟软件,在课程设计时我们用这款虚拟软件进行了专题项目实验,效果很好,由此构成的虚实结合的网络实验环境为课程设计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小组协作,共同攻关。前面讲到,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是分组进行的,按学号顺序每4人一组,每组一个设计课题。小组同学之间共同探讨、取长补短,共同攻克难关。IT行业本身需要团队协作精神,而这种协作的机会在平时的学习中是不多的。课程设计的任务比较艰巨,要解决的问题比较多,需要小组成员一起协作,与个别化学习相比,协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并有利于同学们健康情感的形成。从实施效果看,小组成员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确实营造出了一种良好的协作学习的氛围。特别是平时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同学,在课程设计中不甘示弱,热情高涨,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参与课程设计。角色扮演,各显神通。课程设计结束时需要进行答辩,答辩时每个同学将扮演不同的角色,小组成员需要全程参与方案的形成过程,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讲解。“总经理”、“售前工程师”、“项目经理/技术总监”和“售后工程师”4个角色,小组成员可以“因人择岗”,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的角色,以便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实践表明,尽管各组成员素质参差不齐,但每位同学都表现得相当突出,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过了一把“总经理瘾”,尝了一次“工程师味”,也长一次见识。
网络课程设计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1-0208-02
1 网络课程特点
网络课程作为一种教学形式,有自身的特点,概括起来网络课程主要有如下特点:
明确的教学目标: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除了学习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外,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
丰富而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网络课程的学习,要求学习者能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网络课程的内容一定要丰富而具体,应根据教学目标恰当地选取和组织学习内容,不应该是简单的照搬课本。网络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呈现形式应充分将学科内容特点与网络的共享性好、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表现形式多样等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
体现使用者特征:网络课程是为特定的教学对象开发的,对不同的教学对象,网络课程的设计在表现形式、内容选取的深度和广度、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等方面应充分考虑到教师和学生的特点。
良好的交互功能和教学环境:网络课程的交互功能是必不可少的,它有利于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为教学反馈提供有效的渠道。
友好的操作界面:网络课程良好的操作界面和导航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使用网络课程,使学生能快速、准确地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
学生自主学习的设计原则。网络教育中学生是学习的认知主体,学习过程是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问题、意义建构的过程。网络课程设计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灵活多样的检索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式学习和首创精神。
协作学习的设计原则。协作学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网络和计算机来支持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以小组形式,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协作,学生通过合作过程共同完成学习。协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资源学习的设计原则。网络教育具有利用学习资源的有利条件,网络课程应该是一个以学习资源利用为特点的开放系统,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可以采用引进、合作开发与自建的办法。
案例学习的设计原则。在网络课程设计中,可以通过各种与网站链接提供大量的学习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观察与分析,掌握操作技能等智力技能与认知策略方面的知识。
开放性设计原则。在网络课程中,要提供与课题学习相关的参考资料和相关的网址,对相同知识从不同侧面多角度描述,促进学生对同一知识的综合掌握。
交互性设计原则。网络课程可以根据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非顺序、以超文本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通过对教学材料的选择,以最佳的学习顺序根据导航系统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 网络课程设计
建构主义是当代西方最为流行的学习理论,它包含知识、学习活动、学生和学习环境等,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
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内容的范围规定了学生必须达到的知识和能力的广度,而教学内容的深度规定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深浅程度和能力水平。
学习环境的设计:网络课程对学习情境进行设计时,应充分运用多媒体、超媒体功能和虚拟技术等多种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完整、真实的虚拟情境,还原知识的背景,恢复其原来的生动性、丰富性,提供生动、丰富的“真实”学习情境,让学生用真实的方式应用知识,整合多种知识和技能。
学习资源的设计:学习资源是指与问题解决有关的各种信息资源。网络课程对学习资源进行设计时,必须详细考虑学生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查阅哪些信息,需要了解哪方面的知识,从而建立系统的信息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量,并且培养学生有效地发现与使用信息资源的能力。
评价系统的设置: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知识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外界传输,而是通过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建构而获得的,重视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习者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4 网络课程的设计过程模式
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的人员构成:为了确保网络课程设计和开发的质量,通常由任课教师、教学设计人员、网络开发人员和学科专家共同来完成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他们之间通过有效的管理来形成和维持一种分工与协作的工作关系。
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基本过程
确定教学问题和教学目标:运用教学设计中的学习需要分析法,采用问卷调查、座谈、学生成绩分析、专家咨询等方式发现和确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在进行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时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课程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这是网络课程设计的基础。
分析确定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内容组织上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应考虑到知识点间的逻辑结构。
系统设计与技术设计:在进行系统设计时,首先要进行功能模块划分,一般应包括学习建议或学习方法指导、教学内容、课堂练习、参考资料、相关网站、课件、导航、讨论等模块,然后确定各模块的功能及使用,在此基础上进行界面和导航设计。
设计的评价与修改:为了提高开发效率,保证开发的有效性,设计完成后应对设计进行评价,并征求有关教师或专家的意见,在此基础上优化和修改设计原型。
课程资源设计:教师设计的主体教学内容信息容量是有限的,若没有丰富的相关教学资源支持,就不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不利于促进多面性思考,不能满足众多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网络课程设计应该是一种基于资源型的课程设计,它由课程的主体教学内容和丰富的课程教学(学习)资源组成。
课程的试行与评价修改:网络课程的设计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在网络课程的运行过程中,不断收集教师与学生的反馈意见,以及实际的教学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再对网络课程的设计做进一步修订。
5 总结
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尤其是教育手段的变化使得传统教育正在面临着根本性的变革。怎样才能够在合理的利用软硬件和网络资源的同时,设计出好的网络课程?那就需要我们有一套好的设计方法,而好的设计方法就是在充分了解网络课程的特点的基础上,遵循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结合网络课程的特点设计出一个好的过程和开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