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学设计 >

七巧板教学设计【优秀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254163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范文“七巧板教学设计【优秀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七巧板》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和拼图等活动,认识七巧板,初步学会用七巧板拼成一些简单的图形或图案,进一步体会学习过的平面图形的特点。

2、学生在拼图活动中,了解用七巧板组合图形的不同拼法,体会图形的变化,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

3、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体验七巧板的巧和用七巧板拼图的趣;感受我国古代数学文化的智慧,初步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

教学重点:

用七巧板拼不同的图形。

教学难点:

用七巧板创造性地拼成不同图案。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认识过的纸片图形,师生每人准备一副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案,初感有趣

1、再现图形。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现在老师拿出不同的图形,请大家一起说说它们的名称。

教师分别出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学生集体说出它的名称。

2、欣赏图案。

谈话:小朋友已经认识了很多图形。如果把我们学过的图形中的几种聚集在一起,可以成为数学上一种有趣的玩具。这种玩具变化无穷,能拼成各种美而的图案。大家来看一看。

出示拼图

上面拼成的各是什么呢?你知道是用什么拼成的吗?

有许多小朋友知道是七巧板拼成的啊,真不错!现在老师再用它来拼一个图案给大家看一看,想看吗?

教师在黑板上随手用七巧板拼一个图案

观察:大家说说现在又拼出了什么?

3、引入课题。

谈话:哎,它还真能变!你觉得玩七巧板有趣吗?七巧板为什么会这样巧妙、这样有趣呢?你又会用它拼哪些漂亮的图形呢?今天我们就来自己拼一拼、玩一玩,看看它有多巧,有趣在哪里。(板书课题)

二、操作实践,体验有趣

1、活动一:比比想想,认识七巧板。

(1)了解来历(你知道吗)。

谈话:什么是七巧板,它是哪国人发明的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七巧板是我国古时候人们发明的一种智力玩具,在我国民间流传很广,很常见。七巧板由七块简单图形组成,却能拼出千变万化的不同图形和图案。由于它巧妙好玩,人们把它叫作七巧板。北京故宫还保存着我国古代的七巧板呢1 18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引起了海外人极大的兴趣,有些外国人通宵达旦地玩它,并叫它东方模板唐图,意思是来自东方的魔术板中国的拼图。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多么聪明、多么智慧!

(2)比比想想。

课件出示七巧板。

说明:这就是七巧板,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七巧板。

引导:请你仔细观察七巧板,你能发现七巧板的哪些秘密呢?比如,有几块呀,有哪些图形呀,有没有形状、大小相同的呀。先和同桌说一说。

交流:能把你发现的七巧板的秘密和大家分享一下吗?谁来说一说?

现在大家来整理一下,七巧板有几块,分别有哪些图形?哪几块形状、大小完全相同?请小朋友拿出来大家看一看。

指出:七巧板一共有7块图形,分为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和5个三角形。其中两个小三角形完全一样,两个大三角形完全一样。

2、活动二:想想拼拼,感受奇巧。

(1)选两块拼图。

请小朋友选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出一个你认识过的图形。

学生拼图后展示、交流,看看拼成了哪些图形。

激趣:你看拼图多有意思!同样的两个三角形,竟然拼出了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这几种图形。如果让你任意选两块,你想想可以拼出哪些认识过的图形呢?自己想一想、试一试,行吗?(学生拼图,教师巡视)

学生拼图后交流、展示,让学生说说分别拼出什么图形。

引导:用两块就能拼出这么多种图形,如果用三块拼,你觉得拼成的图形会是怎样的情况呢?

(2)选三块拼图。

现在请小朋友自己选三块图板拼一拼,拼好图形同桌先交流,看看可以拼出哪些认识过的图形,是不是拼出了更多的图形。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交流。提问:选三块拼和选两块拼比,你感觉哪种的变化多、拼法多?

指出:七巧板中的三块就有这么多的变化,真的变幻莫测!如果选更多的块数,拼法会更多吗?试一试好吗?

(3)任意选择拼图。

要求:请大家任意选四块、五块或六块、七块来拼一拼,和同桌交流,看看你的拼法多不多,并且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交流:你选了哪几块,是怎样拼的,能到黑板上交流一下吗?(指名一些学生演示拼一拼,同时可以让其他同学补充演示不同的拼法)

提问:你对选更多的块数拼图形有什么体会?

指出:选的块数越多,拼法也就越多;用全部的七块来拼,更有数不清的变化,不知道能拼出多少种我们认识过的图形!你看,七巧板真巧、真神奇!

3、活动三:拼拼说说,激情生趣。

(1)模仿拼图。

谈话:还记得开始大家看到的用七巧板拼成的图案吗?(显示开始呈现的图案)现在让你照着拼这样的图案,你能行吗?

请小朋友选一个图案,照着拼一拼,看看能不能拼出来。

学生照着拼图案,指名四人黑板上照着拼,然后欣赏自己和同伴拼的图案。

(2)想象拼图。

引导:哎,一副七巧板,竟然可以拼出像鱼、羊、狐狸等这些美丽的图案,有趣吧!那你还想用七巧板拼出哪些不同的图案或图形呢?有信心自己试着拼一拼吗?小朋友自己想想、拼拼,看看谁聪明!

学生拼图案或图形,拼成的可以到黑板上摆一摆,让大家欣赏。

(3)反思交流,说说体会。

引导:请小朋友回顾上面拼图活动过程,和同桌说说七巧板巧在哪里,你对七巧板拼图有哪些体会。

交流:让掌生说说对七巧板巧的体验,用七巧板拼图的体会。

三、课堂小结,延伸有趣

谈话:小朋友已经看到七巧板巧在可以拼出很多有趣的图形、图案,可以变化无穷;巧在你说不清它有多少种变化,你想不到它会变化成怎样的图形、图案。只要你肯动脑筋,它就会拼成你意想不到的漂亮的新图形、新图案。

小朋友课后可以再开动脑筋,和同学一起玩一玩、拼一拼,拼出更多、更好的图形、图案。老师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

大班数学有趣的七巧板教案【第二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魏格纳及他的大陆漂移学说;

2、能够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论点,并能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球上些现象发生的原因;

3、通过了解“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理论”的形成过程,初步认识假说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

二、教学重点:板块构造学说的形成

三、教学难点: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观点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

五、教具准备:世界地图、二亿年前后地球位置变迁图、两块板、一张胶纸、空瓶子一个

六、教学设计

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配合使用世界地形图和多媒体技术模拟大陆漂移的过程和板块活动的过程。

七、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讲故事―――一个大诗人的梦

一个大诗人的梦

1910年的一天,德国年轻的气象学家艾尔弗雷德魏格纳躺在床上,目光注视着墙上一幅世界地图。他意外地发现,地图上大西洋轮廓是如此相吻合!这一启示,使他产生了一个闪念: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欧洲大陆与北美大陆是不是曾经贴在一起?这就是著名大陆漂移假说的最终思想。

1911年秋,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魏格纳又从一个论文集中看到了“根据古生物的证据,巴西与非洲间曾经有过陆地相连接”的论述。于是他便在大量测量学与古生物的范围内研究,并的出了重要的“大陆漂移”的肯定论据。由于这一假象如此偶然,如此富于幻想离奇色彩,使得当时许多地质学家目瞪口呆,直至今日仍有人称这一假象为“一个大诗人的梦”。为此,魏格纳也获得了“地质浪漫诗人”的称号。

师:从这个故事中,说明了“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有那些证据支持他的观点?从魏格纳“大陆漂移说”的提出过程中可以学到一些什么?

生:分组讨论(前后桌4人为一小组,时间2―3分钟,教师参与学生讨论)

师:哪个小组的发言人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讨论情况

生:“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观点是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曾经是一个整体,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才破裂分开后的。证据是大西洋两岸的轮廓是如此的相对应;巴西与非洲间曾经有过陆地相连接,古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应用了先假说后寻找证据的方法。

(说明:允许学生有错误的见解存在)

师:听了以上几组同学的结论,我们来看一下大陆的漂移过程(展示2亿年前后大陆的位置变迁的图片)

师归纳: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最终没有有足够的证据,直到现在还有人称这一假想为“一个诗人的梦”,但这一“学说”的提出假说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在以后的科学研究中也应有学习魏格纳的这敢于假说、勇于探索的精神。

(引导学生阅读P151的阅读材料)

师归纳:20世纪60年代,随着海洋地质学、考古地磁学、地球物理学等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理论

(引导学生观 图4-45“六大板块示意图”)

师:这些大陆岩石圈是否像我们小时候玩的七巧板?想想消亡边界和生长边界是如何产生的?

生:分组讨论

师:大陆的岩石圈好像是一整块拼好的七巧板,这一小块的七巧板就叫板块。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六大板块的分布。

(结合书本上地图讲述六大板块的分布情况)

师:请大家看一下哪几个板块几乎全为海洋?中国处于哪个板块?

生:(太平板块 亚欧板块)

师:全球由六大板块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

(领导学生阅读4-43、4-46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

问:世界上火山、地震多分布在什么区域?

生:(各板块交界处)

师:两个板块相撞会发生什么现象,用两本书碰撞一下,

生:分组讨论并实验

师归纳:板块碰撞时产生巨大的能量,产生海岭或山脉,例: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此时两板块的边界就叫做消亡边界。

(问:喜马拉雅山脉是哪两大板块相撞而成的?)

生:(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师:原本相邻的两大板块破裂,会发生什么现象,并用实验证一下。

生:分组讨论并验证

师归纳:板块张裂形成了山谷和海洋,例: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的形成。此时两板块的边界就叫做生长边界。

总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一、魏格纳和他的大陆漂移学说

1、大陆漂移学说是魏格纳的一个假说

2、证据

(1)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

(2)大西洋两岸大陆上的生物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二、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这些板块飘浮在软流层上

2、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山脉。 如:喜马拉雅山

板块的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3、板块碰撞和张裂是引起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

《七巧板》有趣教学设计【第三篇】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和交流等活动,进一步体会图形的变换以及相关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体会图形的变换,感受七巧板的“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在一系列拼一拼、搭一搭的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学生的合作意识。

3、在独立拼各种图案和故事的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感悟平面图形的各种特点,学生要在了解图形的基础上,能够掌握图形变化的奥秘。

教学准备

七巧板一人一副,教学课件。

教学形式

小组式,小组成员编号,设有组长。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

师:瞧,大屏幕上是什么图形?(正方形)。老师给它加了一条线,就发生变化了,现在变成了什么?

追问:两块怎样的三角形?

(再演示)再加一条线,又变成了什么?

追问:其中的一块三角形变成了什么?

最后,老师给它加上:3条线,现在它变成了更多的图形,再帮它们涂上颜色,数一数有几块?

(2)揭示课题

讲述:同学们,我们刚才看到图形在变化,最后变成了这样的七块田形,这七块图形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就叫七巧板。(板书:七巧板)

谈话:你了解七巧板吗?

2、提供材料,合作探索

(1)谈话激趣

谈话:刚才你们说用七巧板可以拼图,那你说说可以拼成什么吗?

学生回答。

小结:七巧板可以拼成像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这些图形,也可以拼成人、动物、房子这些图案。(板书:图形图案)

谈话:咱们今天就先来拼图形好不好?

(2)用两块拼

谈话:先来简单一点的,请用七巧板中的两块图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哪位小朋友说说可以选用哪两块?

提问:你会再用这两块图形拼出一个其他图形吗?

学生拼图。

小结: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通过不同的摆放,可以拼成我们认识的'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三种不同的图形。我们再来请电脑博士演示一遍。

(3)用三块拼

谈话:如果拿出七巧板中的三块,可以拼成哪些已经认识的图形呢?请你试一试,比比哪个小队的同学拼的图形种类最多。

在小组里交流,集体展示。

比较:用三块拼的时候比二块拼感觉怎么样?

生1:拼出来的图形种类多了。

生2:增加—块,拼出的更多了。

小结:用七巧板中的三块可以拼成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五边形等。和两块比,复杂一点,但是拼出的图形也更多、更好玩了。

(4)用四、五、六块拼

谈话:还可以用几块拼?

如果有困难,小组内可以商量商量,同桌两个也可以合作,合作的时候只能用一副七巧板中的几块。此外,还可以打开课本第23页仿照书上的图形拼,拼好后先在小组内说说你拼出了什么图形。

学生动手操作,组长进行统计。

发现有创意的进行展示,请学生说说是怎么拼的。

小组长汇报统计结果。干时区向补外

(5)用七块拼拼图案

谈话:七巧板不仅能拼出我们学过的图形,还能拼出生活中看到的各种有趣的图案。(展示书上的图案)

学生说一说分别是哪些图案。

追问:除了这些图案,你还能拼出其他图案吗?

谈话:你可以照着样子来拼一排,也可以自己想一个样子样。拼的时候,先仔细想,用哪几块,每一块的位置在哪?拼好后小组内互相看一看,说一说小组同学拼得怎样?像不像?然后,大组汇报,集体反馈。

3、总结延伸,拓展思维

谈话:今天我们认识了七巧板,用七巧板拼出了图形、图案、情景,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1:七巧板很巧。

生2:七巧板很有趣。

3:七巧板可以拼故事。.。.。.

师:那请同学们回家后把你想拼的拼给你的父母看。

(三)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动手操作型数学实践课。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发现,教学材料准备充分,一人配一副七巧板,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本节课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活动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如用2块、3块、4块、5块、6块拼时,先在组内展示再集体交流,各种图形拼好后,又放手让学生用7块自由地在小组中开展活动,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自己喜爱的图案,伙伴参观学习,伙伴间互相评价、获得新知。教师将活动自主权最大限度地交给学生,并且在一旁按照自己的意见进行必要的指导。

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成长。教师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进一步发现七巧板的块数越多,分出的种类就越多。通过学生操作小组交流、体验、发现,得出科学的规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动手操作型活动课立足于每个学生的自主独立活动,但是动手实践型的实践活动更多的是建立在学生互动、合作的基础上的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学会欣赏学会学习。教师及时地点评学生拼出的结果,并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他们学习的动力。除了教师的点评,还应让学生互评,使学生学会欣赏别人的作品,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恰当使用多媒体,促进教学的有效性。本节课巧妙应用多媒体展示七巧板时,用正方形分出七块板,让学生明白图形之间是存在着联系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自已探索图形的大小、形状等。在自己拼出不同的图形和图案时,及时地展示,既增强了学习效果,又促进了教学的有效性。

大班数学有趣的七巧板教案【第四篇】

活动目标:

1、通过剪拼“七巧板”,加深幼儿对简单图形的认识。

2、动手与动脑结合,培养幼儿的空间观念、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

3、以动激趣,在实践中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七巧板教具一份、幼儿人手一份标有数字地正方形、剪刀人手一份

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动激趣、剪拼“七巧板”

1.剪“七巧板”(出示“七巧板”)

师:小朋友,这张正方形的纸上写了什么?几个数字?这七个数字把正方形纸分成了七块不同的形状,我们一起把正方形纸剪一剪,分一分有哪些形状。

(利用板书的形式,把图形进行分类)

师:这是七块神奇的形状,它能变化出许多图案。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七巧板”,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一种有趣的益智游戏。

2.拼“七巧板”

师:你能把这七个图形拼成剪开前的正方形吗?拼不出的小朋友可以看看黑板上的图示。

二、拼实物图、手脑结合展开想象

1、自由创作、充分发挥想象能力

师:用这七个图形能拼出房子、小树或随便什么东西,给你们两分钟的时间比比看谁拼的漂亮。

小结:我们拼七巧板时一定要把这七块板都用上去,图形之间不能留有缝隙。向同伴介绍自己用七巧板拼了什么、是如何拼的。(鼓励大胆想象、积极拼摆的幼儿)

2、出示“七巧板房子”,观察、讨论是如何拼的、还能用七巧板拼出什么。

3、幼儿操作。

用剪刀沿实线将操作材料剪成七巧板。

摆一摆,拼一拼。

相互欣赏、交流。

(出示欣赏图片)师:你们瞧,这些都是由七巧板拼出的图形。想拼一拼吗?

师:老师这儿还有好多的图形,你们再来试一试,好吗?

小结: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七巧板”,希望你们下课后用它再拼出一些图形,比比看谁拼得最多、漂亮,我们评他为我们班的小小建筑师、设计师。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2 1254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