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学设计 >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精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251839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范文“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精编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课文《蟋蟀的住宅》优秀教学设计1

教材来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教内容来源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

教学主题

观察与发现课时:一课时

授课对象

四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学情分析

我班的学生在经过一学年的学习,对周围的事物能够有意识的去观察、去思考,并且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能够独立识字,了解文章大意,进行质疑,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较简单词句的意思。但是文章在表达上很有特点,采用了拟人、比喻、比较、列数字等方法来介绍蟋蟀的特点,而这些写法是学生难以关注和运用的。

3、教材分析

《蟋蟀的住宅》是以“观察与发现”为主题的第二组教材中的第3篇课文,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1篇观察笔记。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用拟人的手法,具体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住宅的经过。对蟋蟀的吃苦耐劳和不肯随遇而安,作者是十分赞许的。学习这篇课文,在让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要让学生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富有情趣的语言来表达的。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

2、积累好词佳句,用小练笔和说话的形式学习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评价任务

评价一:带着你的疑问再读课文。

评价二:搜集关于描写昆虫的文章读一读,并写读书笔记。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听写生词,同位互相检查,及时改错,必要时集体订正: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过渡:同学们能提出问题,说明你们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下面请大家细读课文,找出答案并在小组内交流。

互动研讨:

1、作者为什么把蟋蟀的洞穴称做是“住宅”呢?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写法?

2、“随遇而安”什么意思?(指导学生读第二自然段的前三句话)

3、“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这恰好照应了课题“住宅”一词。读着这句话,你还会想些什么?(随机板书;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

4、指导朗读,体会“不肯随遇而安”所表达的丰富内涵。

过渡:作者不仅把蟋蟀挖掘的洞穴说成是“住宅”,而且还说是个“伟大的工程”,你觉不觉得有点太夸张了?默读文中相关段落,想一想为什么?(学生可能会结合蟋蟀的弱小及住宅建造方面来回答,引导学生抓住修建时的动作词来理解)

5、你对这个工程的设计者、施工者怎样评价呢?(学生可能发出赞叹或发表自己的感受)用什么语气读这句话?(指导读)

三、积累佳句,感悟写法

1、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蟋蟀的住宅,这与他的细致观察是分不开的,文中哪些地方讲述他是怎样观察的,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一下。

2、文中采用大量的拟人写法,说明了什么?你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找出相关的语句多读几遍,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再摘抄下来。

四、总结布置,拓展延伸

1、谈谈你读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感受或启发?

2、科学家法布尔以严谨求实、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坚持长期细心观察的敬业精神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平时,我们每一个人也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从小培养耐心细致的观察习惯,积极探索,为科学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板书设计

7、蟋蟀的住宅

选址:排水优良、温和阳光(不随遇而安)

特点:外部:向阳、隐蔽、干燥、弯曲、有门、有平台(工程伟大)

内部:墙壁光滑、地面平整、简朴、清洁、卫生

时间:秋天动工

建造方法:扒、搬、踏、推(不辞劳苦)

整修:冬季不时整修

要求:平整、光滑、干燥、舒适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

2、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3、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读懂住宅的特点。教学本课的重点、难点是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三、教师准备(包括媒体):

准备教学挂图,让学生读懂课文。

四、学生准备:

做好预习:预习生字、朗读课文、回答问题、提出质疑。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几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老师要求两个同学合作解决,大家遇到困难了吗?那么请大家回答下面的问题

问:住宅一般指谁居住的地方?为什么把蟋蟀居住的地方称作“住宅”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你在其他作品中见过这样的写法吗?你使用过这种写法吗?

问: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二)读课文、画“住宅”。

1、带着问题读课文: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点?画出重点词句加以体会,在体会的基础上反复的读一读。

2、老师出示一张有错误的蟋蟀住宅图,让大家找一找它的毛病在哪儿。

3、拿起画笔,画出正确的住宅示意图,注意体现蟋蟀住宅的特点。

4、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抓住课文里的重点词,以“我的家”为题说一说自己画出的内容。

5、师生进行评议,并把最好的作品贴到黑板上。

学法指导:带着问题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加以体会,在体会的基础上反复的读一读。

(三)品味重点词语的作用。

1、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这一点和大多的昆虫不同,那么蟋蟀是怎么做的?其他昆虫又是如何做的呢?(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抓关键词进行体会)

2、谁能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读课文的体会说一说“随遇而安”的意思?

3、反复读“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这一句,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四)品读句子、体味情感、领略文章内涵。

假如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先体会这一句该怎样读,然后自己试着读一读,指名读,教师范读。(读出赞美)

2、根据这句话提出问题:

(1)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什么样的?

(2)为什么说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精心修建,反复修改。)

(3)作者为什么能把蟋蟀建房子写的那样形象、具体呢?谈谈你的感受?

3、解决问题

步骤:

(1)读课文画出描写蟋蟀建造住宅的工具,并说一说这些工具的作用。

(2)把自己当作蟋蟀,想象是怎样建造住宅的,小组内说一说。

(3)听完了介绍,交流一下感受。

(4)体会朗读,读出对蟋蟀不辞劳苦建造住宅的赞美之情。

(五)拓拓展。

用作者的话和自己的话分别赞美蟋蟀。

人教第九册《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建筑过程,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2.学习作者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5.练习写一个小动物。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建筑过程,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2.学习作者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介绍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学习抓住特点进行介绍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审题。

《蟋蟀的住宅》这个题目有什么特点?

(“住宅”一般是讲人的住房,可是蟋蟀是动物,这篇课文题目的特点就在于作者把蟋蟀当作人来写。)

师:蟋蟀会有什么样的住宅呢?作者怎样描述蟋蟀的住宅呢?我们认真学习了课文之后就会明白了。

(二)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1.填写生字表。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正确书写。

逐个生字进行讨论,要求同学们找出每个字字音字形方面的特点,加深记忆。

比如:“骤”字左边是“马”,右边是聚会的“聚”,“马”和“聚”合在一起就是“骤”,读作“zhou”,不能读“ju”或“zou”。

3.解释重点词语,帮助理解课文。

4.讨论词义,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三)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按不同方面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1.朗读课文,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逐段进行理解,也可以找同学说一说各自然段的内容。

分析10个自然段的内容,弄清各自然段之间的关系。

2.教师指导学生读书,体会课文是从几个方面介绍了蟋蟀的住宅,并讨论10个自然段按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几段,怎样分?

这篇课文的题目(即主题)是《蟋蟀的住宅》,全文围绕这个主题分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蟋蟀的住宅是使它出名的原因之一。

第二段(第2~第6自然段)讲蟋蟀住宅的特点。

第三段(第7~第9自然段)讲蟋蟀住宅的建造过程。

(四)作业 。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导语 。

蟋蟀这种小动物很多同学并不陌生,但是对于蟋蟀的住宅,也就是蟋蟀的巢就不是人人皆知了。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很小就很喜欢动物和植物,尤其是昆虫。他对蟋蟀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研究,采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有条理地介绍了蟋蟀的巢穴,用他的话讲就是蟋蟀的住宅。从这里可以看出法布尔很喜欢蟋蟀,并把蟋蟀当作他的朋友对待。那么,蟋蟀是以什么而出名的呢?请同学们齐读第一段。

(主要是以住宅出名。)

板书:住宅

(二)学习第二段。

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默读第二段,想一想这一段从几个方面讲蟋蟀住宅的特点,每个方面写了蟋蟀住宅的什么特点?

(这一段主要是从选址、工具和洞内外三方面讲述了蟋蟀住宅的特点。)

板书:选址 工具 洞内外

这是蟋蟀住宅很明显的特点。我们一边读书一边分析蟋蟀住宅的这些特点。

板书:特点

蟋蟀和别的昆虫不同,蟋蟀不肯随遇而安,“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课文的哪些地方表现了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随遇而安”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课文中讲到蟋蟀慎重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板书:排水优良

有温和的阳光

蟋蟀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可是人们为什么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呢?

(蟋蟀盖房子的工具,非常柔弱。正是因为蟋蟀用如此简单的工具,建造出了排水优良、有温和阳光的住宅,所以令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板书:柔弱

这也是蟋蟀吸引作者关注的地方,所以作者决定要研究它,请同学继续读书,看一看住宅内外的情况怎样?

板书:

为什么说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又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因为蟋蟀盖房的工具,只是简单的四只脚和钳子,所以说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

又因为蟋蟀用如此简单的工具,建造出那么平坦、清洁、干燥、卫生的住宅,所以可以算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了。)

“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这句话出现在这一段的最后,起什么作用呢?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体会蟋蟀辛勤劳动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三)学习第三段。

请同学默读这一段,想一想这一段从几个方面介绍了蟋蟀怎样建造住宅的,课文是怎样写的?

板书:住宅建造

(这一段从建造时间、怎样建造和整修三个方面介绍了蟋蟀怎样建造住宅。)

板书:时间 建造 整修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这是蟋蟀盖房子的时间。)

板书:十月

蟋蟀工作很辛苦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请同学们小声读第8、9自然段,找出写蟋蟀盖房动作的句子,并划出动词,体会蟋蟀盖房的艰难与辛苦。

板书:扒 搬 踏 推 铺

蟋蟀的住宅建好了,可是它好像并没有满足,它又做了什么?

(整修)。

对,蟋蟀是怎样整修的呢?

板书:长时间 加深加阔

学习了蟋蟀建造住宅这一部分,你有什么想法吗?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体会蟋蟀持之以恒,认真工作的精神。

(四)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这篇课文是写小动物的,作者并没有蟋蟀盖房子的体验,为什么能写得这样形象、具体、逼真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书。请同学自由发言,谈自己的看法。

(作者通过对蟋蟀盖房子进行非常细致的观察,才把文章写得这样好。)师: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我们应该学习什么?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作业 。

1.朗读课文。

2.观察一种小动物。

第三课时

(一)总结全文,归纳主要内容。

《蟋蟀的住宅》主要讲的是什么?

(《蟋蟀的住宅》主要描写了蟋蟀挖掘、建造巢穴的事。)

作者为什么把蟋蟀的巢穴比喻为住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写很形象,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师:这篇课文说明了什么?

师:作者为什么能把蟋蟀的住宅写得这么详细具体呢?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5、6、7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这样观察有什么好处?

(二)朗读全文,体会拟人句。

课文中不少地方把蟋蟀比作人,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请同学朗读全文,找出以上词语,并讨论这样写的好处。

(三)巩固练习,写1篇小动物的作文。

这种练习要求学生观察一种小动物,注意它是什么样的,它的眼睛、嘴巴、爪子等有什么特点。然后再把这些特点生动、形象地描述下来,也要写它的活动情况。

教师指导这种练习时,可以先请同学读1篇习作例文,然后再进行习作指导,这样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人教第九册《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4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7课《蟋蟀的住宅》。拿到这篇文章,我读了十遍。

前两遍我站在普通读者的立场,读这篇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观察随笔,感受到文章结构的紧凑鲜明、语言的生动形象、描写的细致入微;感受到蟋蟀的住宅的确是“伟大的工程”;感受到蟋蟀这一小昆虫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还感受到作者通过拟人手法传达出的对蟋蟀的无限喜爱之情。可以说,这篇文章就是一首人类对小昆虫、小生命的赞美诗。

第三四遍,我站在学生的立场读,读后产生了一些疑问:学生对蟋蟀熟悉吗?他们理解什么叫“随遇而安”吗?学生能从拟人写法中感受到什么呢?这么一个“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的洞穴怎么谈得上伟大呢?因为孩子们尤其是男孩子们总是喜欢拿着木棍在地上挖坑挖洞,挖这么小的一个洞穴对他们来说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第五六遍,我站在教师的立场读,我找了我和学生在阅读之后共通的一些感受和疑惑:作者为什么说蟋蟀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作者是怎样用拟人的手法来表现这一伟大工程的?这之后的四遍,我在阅读中积极地思考:怎样构建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怎样组织一个和谐的绿色的对话的课堂。思索再三,我将目光锁定在建构主义理论,锁定在其下的“抛锚式教学法”并作了教学设计。

据上述对教材、学生及教学理论的思考,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作了如下安排:

1.学会本课生字词,会认“宅、蔽、弃、慎”等7个生字,会写“弃、毫 、遇 、择”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住宅、选择”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重点语句的品读,理解“蟋蟀住宅是伟大的工程”的深刻内涵,感受蟋蟀“热爱生活”、“不辞辛劳”的品质。

3.体会文章中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科学家探索大自然、热爱小生命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爱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设计涵盖“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重点是第二点,教学难点是第三点。

本课教学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通过对话交流达成1、2两个教学目标,第二课时则在第一课时学习基础上继续对话交流以达成教学目标三。下面,我就第一课时的流程安排作一说明。

第一课时我根据“抛锚式教学法”,安排了“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五大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理解“随遇而安”,对比引出课文,用时5分钟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自己建构的过程。所以产生学习活动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学生的背景知识和新知识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度。而教师帮助创设一定的情境是提高相关度的重要方法。所以在这第一个环节中,我让学生从“说自己的家或小房间”入手,创设一种“用心创造生活”的情境,进而引入昆虫世界,理解一般昆虫的“随遇而安”和蟋蟀的不“随遇而安”,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理解了对他们来说存在一定难度的“随遇而安”一词,为后面感受蟋蟀的热爱生活、不辞辛劳的精神和其住宅的“伟大”打下了基础。

第二环节:确定问题,学生二度读文,交流阅读感受,用时10分钟

在此环节主要完成两件事情,一是学习生字词,字词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本环节注重将字词学习与课文语句、课文内涵结合起来进行,帮助学生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初步感受其住宅的“伟大”,这就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下对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共同关注,真正实现两者的统一,使学生取得扎实的学习成效。第二件事是确定一个大家共同学习的问题,我认为,语文教学一定要尊重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学生的阅读体验,所以用“作者最想告诉大家的是什么”和“你获得的最深感受是什么”两个问题来启发,并最终确定本节课的研究问题:“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虽然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但是正如建构主义所认为的: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对每个认识世界的个体来说是共通的,这就为确定相同的研究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可能。

第三环节:自主学习,学生默读课文,深入体会“伟大”,用时5分钟

默读的好处是能够促进人的自主思考,使阅读实现个性化,同时实现新信息与学生背景知识的联系和建立。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带着确定的问题与文本进行独立对话,采用在相应语句旁作标记和批注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第二大环节的“概括”性阅读到本环节的“具体化”研读,符合阅读规律,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我提醒学生在默读中,关注课文中的“鱼泡泡”、插图、生字、思考题、资料袋等材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的概念。

第四环节:协作学习,反馈交流感受,提升“伟大”原因,用时15分钟

这一环节是课堂之所以为课堂,区别于完全独立阅读的特点。建构主义认为,自主的阅读促使了学生情感的变化,而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与其他学生和教师的不断交流与沟通,就能更好地实现意义建构和情感变化。所以此环节,我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或图片)等各种材料佐证说明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教师是学习伙伴、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因此构建了绿色和谐的课堂。教师的作用更多地体现为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学生未能提升的时候给予提升、学生朗读不到位的时候给予指导。因此,本环节中,学生和教师通过对“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等具体语句的品析,感受蟋蟀住宅的科学、精致、舒服和浩大壮观,感受蟋蟀在建筑住宅时表现出的智慧和不辞辛苦。对于学生疑惑的“这么一个‘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的洞穴怎么谈得上伟大”这一问题,则采用对照方式,以相当于一个人在没有任何工具的帮助下挖掘300米的隧道帮助学生感受,并抓住“工具的柔弱与简单”和“工程的浩大与壮观”的极大反差,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真切的感受。同时,在品析之后及时进行朗读指导,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第五环节:效果评价,自由表述思想,再激阅读热情,用时10分钟

语文学习成效的最好评价内涵是学生在三维目标上是否得到了提升,该环节通过“你看,它的住宅是多么科学、多么精致、多么舒服;你看,蟋蟀用它柔弱的、简单的工具建造了如此浩大壮观的工程。此时,你想对蟋蟀说点什么?请你把它写下来”的“我手写我心”形式,表达自己对蟋蟀热爱生活的敬佩之情,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对三维目标的达成情况是一个很好的检验。最后用“文章的作者法布尔是怎样写出这篇文章的?他为什么要用拟人的方法来写?”的“激发新疑点”的方式,使学生产生了从另一个角度去探询的热情,为第二课时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因此,该课文的学习,我积极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理念,遵循建构主义理论,运用“抛锚式教学法”,实现学生在三维目标上的共同提高,并激发了学生更强烈的学习愿望,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蟋蟀的住宅

热爱生活:科学   精致    舒服

伟大的工程

不辞辛劳:柔弱简单——浩大壮观

人教第九册《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5

背景说明及设计意图:义务教育课程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的第23课《蟋蟀的住宅》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1篇观察记:作者用一种富有诗意的笔调,向孩子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昆虫世界。学习该课,引导学生品味重点句,领略文章内涵是一个重点,其中“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这句话,我在备课时设计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运用上下文互相比照的方法加深理解。同时设计蟋蟀的住宅与我的住宅进行比较、讨论,最终体现出蟋蟀的建筑是伟大的工程。最后,挖掘丰富的思想内涵,教育学生做一个勇于奋斗的人。

教学案例:

师:我的住宅比蟋蟀的住宅好多了,为什么它的住宅非常有名呢?

生:因为蟋蟀要选择向阳,住宅隐蔽而且只有9寸,干燥。利用了数字说明的方法。

生:教师要选择光线好,住在高层楼时能防止楼上漏水。

师:同学们为我想的非常周到,谢谢大家。

生:老师的住宅里有电话、电视、太阳能等等,而蟋蟀却没有。

师:所以说老师不服气,蟋蟀的住宅为什么那么出名呢?而我的住宅却无名呢?

生:教师的房屋不是自己的建筑的,而是瓦工、木工、水暖工修筑好了,教师只等完工后,用钱来购买就可以了。而蟋蟀是要自己修筑住宅。

师:老师特别佩服蟋蟀的不随遇而安的精神,为了自己能住上舒服合适的地方,自己亲自修建。而老师也只能住上工人们修建后的房屋。没有它那种自食其力的精神。

生:我觉得别的昆虫是喜欢随遇而安的。从文中这些句子可以看出“别的昆虫大多数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的……”利用了对比说明方法。

生:我知道蟋蟀是不喜欢随遇而安的。文中这样写道:“蟋蟀和它们不同,不喜欢随遇而安。”

生: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说明他对生活要求极高。

生:说明他对生活不是随随便便。同时它在不断地长大时,也会不断地修建自己的住处。而教师只在新房装修后,就不用再进行修理了。

生:也说明他是一个会享受生活的人。

师:“对生活要求高”好不好?我们怎样才能过上高要求的生活呢?

生: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生: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去获取。

师:对,所以蟋蟀也是一个勤劳的人,努力奋斗的人,正因为他的不满足,才能有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奋斗,你想对蟋蟀说些什么呢?

生:蟋蟀,你真是一个勤劳的人!

师:你是悄悄地赞美,谁能大声的赞美?

生:蟋蟀是一个努力奋斗的人!他的积极进取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师:老师希望同学们也像蟋蟀一样,努力奋斗积极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反思: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三个角度提出语文教学目标。因此,设计本课案例时,抓住一个“随遇而安”进行人与昆虫的对比,学生的讨论和思维出乎我的意料,这种现象在科学中会常常出现的,同时体现了学生的能力是不可低估的。继而设问:我们该怎样才能过上高要求的生活呢?引导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进行启迪和教育,做一个努力奋斗,积极进取的人。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2 125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