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实用4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范文“《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实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道德与法治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勇敢挑战生活中的第一次
2、辨别新鲜事物是否可以尝试
3、学会尝试未知事物前向同伴寻求帮助、意见。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辨别哪些事物可以独自尝试、哪些可以在他人帮助下尝试、…牛牛范文 …哪些不可以尝试,鼓励学生克服心理恐惧尝试新鲜事物。
教学难点:
学会勇敢挑战生活中的第一次。
教法:
利用教材例子引起学生发言,分享经历,带领学生共同面对挑战。
学法:
在教师设置的情景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1、 收集学生关于未尝试事物或者尝试失败的案列,课前进行原因统计总结。
2、准备教学中学生需要做实验的智慧环。
3、教学多**课件。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邀请一个小朋友和我们一起来上课,好不好?那我们掌声欢迎一下吧!课件出示一个做自我介绍的小男孩:嗨!大家好!我是乐乐!
师:可是呀最近乐乐有点了不起来了,到底师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图片:
1、我想在联欢会上表演唱歌,担心大家觉得我唱的不好听,所以从来没试过。
2、我想学煮饭,可这太难了,我肯定学不会。
师:像乐乐这样担心自己做不好,或者不会做的事情,从来没试过的,每个人都有。小朋友们有没有过这样的一些事儿呢?哪位小朋友说说看?(生活中、学习中)
生:指名回答。
师:其实呀,课前在我们班就做了一份小小的**。课件出示**表图片。老师统计了一下咱们班小朋友的小**。我发现有很多小朋友是因为没有勇气去做一些事,比如说跳高、吃苦瓜、独自入睡。教师把**表上的内容念完。
师:其实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止小朋友有这样一些想做却没做的事,每个人都有。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有第一次(在黑板上贴贴纸“第一次”),而这第一次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万事开头难,所以很多时候对于很多人来说,第一次都充满着挑战。(在黑板上贴贴纸“挑战”),
二、初次挑战智慧环
过渡:那怎样去迎接第一次的挑战呢?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生:指名回答。
师:恭喜大家,我们找到了一把去迎接挑战的金钥匙。那就是勇气。(在黑板上贴贴画:“勇气”)
师:那到底应该怎样勇敢地去挑战第一次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和乐乐一起去寻找“挑战”的秘诀(课件出示:寻找“挑战”的秘诀)大家有信心吗?听出来信心十足。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小工具,两个小环见过吗?对于许多小朋友来说这是第一次,老师告诉大家这个玩具叫做智慧环(课件出示有关“智慧环”的图片),这是我们*一种传统的小玩具,两个小环扣在一起,需要非常巧妙地把他们打开。打开智慧环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很多大人解半天都解不开呢!老师请乐乐和大家一起参与这个解智慧环的游戏。你们想参加吗?
师:乐乐不敢,因为老师说如果解不开这个智慧环,可要接受一个惩罚,你们改变主要吗?像乐乐这样不参加挑战的同学请举手。(学生都没有举手)
师:那你为什么要接受这个挑战呢?指名回答。
师:那这次的挑战可有一些小小的要求。课件出示(挑战解智慧环:活动要求:1、挑战时间1分钟,听到停止时将智慧环放进盒子里,和老师一起拍节奏。2、解智慧环不允许用蛮力强拽开。3、一分钟内解开智慧环的同学就***。)接下来,老师设置时间,就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开始挑战。(由小组长把智慧环拿出来分给大家,每人各拿一个放在手上,做好准备,开始倒计时一分钟。在解的过程中,如果有解开的同学老师走到旁边让***,最后十秒要倒计时提醒大家。教师提醒把智慧环放进盒子,请组长把盒子收进抽屉里)
师:统计在第一轮挑战成功的小朋友,掌声祝贺。当**,采访挑战成功的孩子。之后再采访没有成功的孩子。
师:此刻心情怎样?(采访完)不一定挑战都能成功,有时候也会失败,就像这位同学说的,失败了还得再继续,请小朋友坐下。
师:同学们,我们在第一轮挑战解智慧环,有的小朋友成功,有的小朋友失败了,有的小朋友发现解智慧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还有的小朋友也发现,没有自己预期的那么简单。但是如果你不去试的话,会不会知道?看来,第一挑战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总是能让我们有发现,有收获。那当我们面对一些想做却没有做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就要勇敢地去试一试。恭喜大家找到了挑战的第一个秘诀就是(在黑板上贴贴纸:敢尝试)
三、第二次挑战智慧环
师:我们都有勇气敢于尝试第一次,那怎样使我们的挑战更好、更顺利,做的越来越好呢?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去寻找秘诀。老师看了看,这些都是我们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出示之前统计的**表)那我们要带上这样的金钥匙,去尝试做一做,今天回去以后,是不是可以尝试着试一试?哪些小朋友回家以后想尝试一下?
生:指名回答。
师:接下来继续寻找金钥匙,看看怎样把挑战的事情做的更好,这次依然是挑战智慧环。大家想不想继续参与挑战?那我想问问你们,要想把智慧环越解越快,越解越好,挑战的接近成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可以怎么做?
生:指名回答。
师:请组长把智慧环发给组员,练习两分钟后,让学生把之前解开的智慧环合起来再一次进行挑战。(在黑板在倒计时)把智慧环放进盒子里,挑战成功的同学统计一下。
师:你们发现有了两分钟练习之后的挑战和第一次的挑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指名回答。(比第一次熟练很多、发现了技巧,让学生给大家演示一下自己找到的技巧)
师:大家发现这个技巧了吗?看来啊,在多多的练习当中,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熟练程度,还能够发现小技巧和方法。恭喜大家,在第二轮的挑战当中,寻到了两把挑战的金钥匙。一个是要多多的练习(在黑板上贴贴纸“多练习”),还有在练习当中去找方法(在黑板上贴贴纸“找方法”)。
四、学会辨析
师:我们在尝试练习的过程中,自己找到方法,是一个途径,有时候,我们可以向做过的人、有经验的人请教,这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我们来看一下乐乐,他不敢在聚会中唱歌,也不会煮饭,有没有同学在很多人面前表演过节目的或者煮过饭的,你能告诉乐乐一些方法吗?
生:指名回答。
师:我们的小朋友在**当中有一些就是不知道做事的方法,所以一直没有尝试。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把我们课前的**表拿出来,和小组的同学一起来商量一下,请小组的小伙伴给你提一提有什么好方法。(小组讨论)
师:哪个小朋友来交流一下,你从小伙伴那儿得到了什么样的好方法呢?
生:指名回答。
师:刚才我们在小组当中和小伙伴一起乘坐智慧碰碰车,大家就找到了很多想挑战却还没有挑战的`这些事情的方法,大家就可以用上这些方法回去尝试着挑战。乐乐一听觉得可开心了,他觉得在小朋友这儿已经找到了挑战的秘诀了。“敢尝试、多锻炼、找方法”。于是他回家就尝试了自己整理房间(出示课件:
1我想自己整理自己的房间!
2、像舞蹈队同学那样去下腰。
3、我也想和爸爸妈妈骑自行车去旅行。
4、这道题目从来没有见过,可真难,上网搜一下答案,肯定能挑战成功。)
综合几幅图,师问:你们觉得乐乐这样的挑战好吗?这儿有四个情景,每个小组任意选择一幅图,和你的小伙伴讨论讨论,乐乐这样的挑战好不好?
生:指名说。
师:当学生说到打扫房间的时候出示课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大胆试!
搜答案这幅图:挑战难题的规则是可以上网吗?乐乐这样搜答案直接找到答案这就是违反了规则。出示课件:挑战要遵守规则,不能投机取巧!
下腰这幅图:像下腰这种事情,我们不能一下子就达到的时候,我们需要有人帮着做指导做。
课件出示:能力还不够的事情需要有人帮着做!
最后一个骑自行车旅行:可以挑战吗?生回答后,课件出示:《*******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未满十二周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三轮车和推、拉人力车。要像这位同学一样,在生活中多多的留意一些法规、规定、规则,这样才能避免自己的挑战是不好的不对的。出示课件:危险、违反规则和法律的事情绝对不能试!
师:我们帮助乐乐发现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去挑战的,出示课件:力所能及的事,大胆试!能力还不够的事情,需要有人帮着试!危险、违反规则和法律的事,绝对不能试!挑战要遵守规则,不能投机取巧!
师:太棒了,你们又找到了一个挑战的秘诀,那就是(在黑板上贴贴纸:会辨析)会辨析 。
五、总结
出示**汇总,问生,这些事情里面有没有绝对不能试的事情。都没有,这些事情同学们想试,那就请同学们回去都试吧!老师请小朋友们带上今天找到的秘诀回去迎接新的挑战吧!
道德与法治法律范文2
一、法治的基础地位,德治的从属地位(从法治与德治的内涵上分析)
(一)法治在一个国家治国方略中居于基础地位,成为最普遍的政治主张,而德治则处于从属地位,所以,只有先建立必要的稳定的社会秩序,德治才能真正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方式的作用得以发挥。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用于德治的德即和用于法治的法即法律都是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决定的,同时又对社会物质条件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反作用。在同一的时期有共同的社会生产关系,即共同的经济基础。同时也都是对人的行为的规范。
(二)法治属于政治文明建设,在治理手段上,法治还带有权威性和强制性,以此主要是来保证社会生活有序运行并且是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德治是思想、精神文明建设,它主要的依靠社会舆论、价值评判、人们的信念、习惯、说服和劝导来加以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尤其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法治的基础地位和德治的从属的作用更加突出,大多数情况下它们都是交叉的。例如,我国宪法中对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权的尊重,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规定;还有我国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平等互利原则的认可。
二、法治以德治为精神基础
(一)德治是立法的思想基础。良好的道德规范能为法律确定基本的价值,同时是评价法律规范的一项重要准绳,道德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守法和自觉性的强弱。所以说多数人对法律的认可和信仰,是法律存在的必然基础。外在的法律规范必须转化为大多数人的内心自觉,才能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发生作用。
(二)从法律的价值考察,法律是以道德为基础的。一方面,道德贯穿于整个法律过程之中,另一方面,对实现道德理想起着制约、引导和规范的作用。法学家富勒指出,法律不应仅仅建立在法律之上,法律在内容上必须体现普遍意义的道德观念即法律的外在道德,同时还必须具有法律的内在道德。
(三)法治之法有道德性。人类的任何理想都不可能也不应该与道德相抵触。一旦法律变成最缺德的东西,法治也会成为桎梏人类理想的精神枷锁,历史表明,缺德的法律即使在强权保护之下,也只能行用一时,最终不免背上“恶法”的骂名;而那些具有深厚道德基础的法律都具有悠久的历史。例如,民法中关于善良风俗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刑事法中制止邪恶、保护善良的各项规范;宪法中关于尊重人格的规范;社会立法中体现人道和仁爱的福利法等,都是符合人类道德要求的良法,因而有坚韧的生命力。
(四)从力量来看,依法治国,其所依据的力量是法律,而法律仅仅是人们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上升为国家意识,使其具有国家的强制力。而不是全部的道德准则,那种企图把一切都纳入到法律的规范范畴的理想主义化的法治是不现实的。对法律所没有进行规范的行为,就需要通过道德来进行规范和调控。
三、道德法律化
法律应具有道德性,并不是说道德可以直接转化为治国的依据,来将德治与法治在治国层面上相提并论。西方国家设置立法、司法、行政每一部分都是复杂的系统。这些系统自身稍有紊乱和冲突便使国家陷入混乱之中,所以它们之间要保持有序才能运转,从而确保国家和社会正常发展,这样的危险靠道德是很危险的也是很困难的。
(一)首先,道德是有争议的。一个社会中同时存在着不同的道德,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对同样的人和不同的事甚至同样的事或不同的人,都有可能出现道德评判上的不同,其次,道德还是不确定的。道德没有明确成形的表现形式,它有的部分表现为以信仰、意识、心理和习惯的方式存在,,从而呈现出不确定性。再次,道德的效力受到限制。这是因为国家必须有依据才能治国,国家的行为规范才能达到某种程度的统一、确定、连续和有效有了这些人们才可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计划。
(二)法律中的道德性即是道德的法律化。道德一方面可以转化为制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人的塑造而参与治国。道德的非制度性并不意味着它未参与治国,虽然就制度而言,道德确实无法成为法律这样的治国之具,人类历史上相当多的法律是这种情形,传统的中国在这方面最为典型。法律化的道德虽然在形式上完全不同于道德,但我们绝不能果断地说道德没有参与治国,当然我们也不能认为这就是德治。
(三)道德法律化既指部分道德也是指部分法律。道德是对人的上位要求,建立在人一定的品质之上并以培养高尚的人为目标的,而且道德特别是在特定社会中的主流道德与法律,在物质基础、指导思想、社会任务和终极目标上都相一致或相近的,并不是所有的道德可以上升为法律,而法律更不能完全道德化,它们的内容和功能就有了交叉和重叠,这恰好构成道德向法律转化的基础。脱离这个基础将道德强行上升为法律,不只混淆了两者之间的界限,造成功能上的错位,最终也将牺牲双方,而法律是对人的下位也就是最起码的要求,是对现实中人的理性认识。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增强责任意识,体会集体生活中的责任感;
(2)树立大局意识、集体观念,坚持集体**原则,反对小团体**;
(3)坚持“**”“**”“友善”等****核心价值观
2.能力目标
(1)提高处理集体与小群体之间矛盾与冲突的能力;
(2)提高在集体生活中人际交往的能力;
(3)提高对复杂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
3.知识目标
(1)了解自己在不同集体中,扮演不同角色,承担不同责任;
(2)知道怎样处理个人节奏与集体节奏之间的关系;
(3)理解怎样处理集体中的小群体与集体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怎样处理不同集体中的多重责任。
(2)集体中的“小群体”
2.教学难点
怎样认识集体中的小群体与集体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略)
第二框 节奏与旋律(板书)
1.我在多个集体中(板书)
(1)不同的集体,不同的角色和责任(板书)
我们同时属于多个集体,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旋律。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2)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的关系(板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当自己的节奏与集体的旋律**时,我们就可以顺利地融人集体;当自己的节奏与集体的旋律存在差异时,为了保持旋律的**,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节奏;当我们面对不同集体中的角色无法**节奏时,角色之间的冲突就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
(3)正确解决角色冲突的方法(板书)
在排解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时,我们通常会考虑自己更关注哪个集体,或在其中的角色和责任的重要性,也会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任务的紧迫程度等;当遇到班级、学校等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时,我们应从整体利益出发,自觉地让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不断调整自己的节奏,解决不同集体的角色冲突,让自己更好地融入集体,感受集体生活带给我们成长的快乐。
2.集体中的小群体(板书)
(1)小群体的形成与作用(板书)
A:小群体的形成:在集体生活中,一些志趣相投、个性相似,或者生活背景类似的同学,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小群体。
B:小群体的作用:在小群体中,彼此相互接纳,相互欣赏,找到自己的位置,体会到归属感和安全感;在小群体中,我们与同伴更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习交往,在与同伴的互学共进中增长才干。
(2)正确看待小群体的作用(板书)
当小群体的节奏融入集体生活的旋律时,小群体成员就能感受到集体生活的美好,更愿意参与集体建设;当小群体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时,其成员就会与小群体之外的其他同学产生矛盾和冲突,甚至与集体的共同要求产生矛盾和冲突。
(3)小团体**的实质(板书)
小群体内成员之间的友谊如果沾染上江湖义气,这样的小群体往往会将自身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沦为小群体**。
(4)如何面对小团体**与集体生活的矛盾和冲突(板书)
面对小团体**与集体生活的矛盾和冲突,我们需要“心怀一把尺子”,不为成见所“扰”,不为人言所“惑”, 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行为,坚持集体**,反对小团体**。在集体生活中,我们面对矛盾和冲突,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我们学习过集体生活的经历,也是促进集体**发展、健康成长的过程。
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每个人都会生活在多个集体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每个人的生活节奏都是不同的,但集体生活要求我们个人的节奏要与集体旋律**一致,集体才能奏出时代最强音,个人也才能感受到集体生活的魅力。同学们,在集体生活中,有矛盾冲突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相信你一定能处理好不同角色之间的冲突,从而在集体生活中愉快、健康地成长。
四、课堂练习
1.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的关系如何?
2.正确解决角色冲突的方法有哪些?
3.小群体的形成与作用分别是什么?
4.如何正确看待小群体的作用?
五、教学反思(略)
道德与法制4
一、要整体把握课程的内容特色
要形成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首先必须对初中新版教材要有整体的把握和深刻的了解。依据《道德与法治》所编教材,大致可以将其分成三个渐进的教育过程:七年级阶段主要注重学生自身的成长教育,着重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审美情趣;估计八年级阶段学习内容将有所深化,逐渐深入到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和构建;九年级阶段在初中二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爱国情操,力求初步确定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中《道德与法治》三个渐进的教育过程基本上与初中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要求相适应,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与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依据教材的特点,灵活地、科学地选择授课的方法和技巧。
二、要做好“导演”与“演员”角色的定位
要想让中学《道德与法治》课课堂活跃起来,就必须做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向交流与沟通。最根本的方法是用活教材,根据教材的基本观点、链接学生社会生活中的典型案例,给学生以充分讨论与研判的机会,并通过学生的展示,同学互动,教点评的方式,使学生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对课程和知识的好奇与求知欲增强。没有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和合作探究就不是一堂好的《道德与法治》课。“要想让道德与法制课真正地生动、鲜活起来,教师如何作好导演,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这个舞台上都找到自己的角色,并扮演好角色,确实需要课前精心预设”。在初中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定位好自己与学生的角色关系:老师导演,主要负责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认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注意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在生动真实的案例中辨识真善美,逐步完善现实中的“自我”。在这个过程中关键要做好两点:首先要教师不失时机地捕捉学生灵光一现的智慧火花,并给予科学合理评价,从而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更加积极地投入所应扮演的角色,强化课堂的愉悦氛围:其次要教师时刻注意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地去想象、探索和创造,哪怕是在学生出现标新立异式的观念时也不要去打击。因为学生在课堂上“星星点点的智慧之花”总会产生的,这就要求教师时刻注意发现、引导、创造。如果说“发现闪光点”是教师课堂教育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的话,那么“创造闪光点”更是评价一个教师能否教活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标准,也是教师应该密切注意提高自身能力与方法的一个有效途径。
三、要善于把握课堂活跃度
随着学生们创新自觉性的提高和创新自信心的增强,活跃的课堂气氛显然并不难营造。但是,课堂气氛的活跃只说明学生们摆脱了枯燥无味的被动学习状态,并不等同于学生们完成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所要求的学习任务,掌握了道德与法治课的内容和精髓。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政治老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气氛的活跃。为了提高课堂活跃度,教师可以对学生出现的标新立异式的观念不予打压。但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既要表扬学生思想中的闪光点与个性,又要善意地指出其思想中的不足,避免因为一些调皮孩子的起哄而造成课堂本身的混乱。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教师在熟练掌握道德与法治课的内容和要求以后,能够做到“收放自如”,既要发挥学生们的积极性,又要符合学习的整体教学计划,从而使课堂活跃度保持在一个科学合理的范畴之内,让学生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四、要理论联系实际
有时候道德与法治课之所以让人感觉枯燥乏味,与有的初中老师在教学方法上不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只是一味地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思路有着很大的关系。其实,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本身除了一些基础性的理论知识以外,大多数知识都是可以和学生们的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我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了理论联系实际,每堂课也都注意讲解范例,但是课堂气氛并没有多少好转,这是为什么?这就涉及另一个问题,即理论联系实际。比如《友谊与成长同行》,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列举好人好事,这样时间一长反而会遭到同学们的反感。教师可以就近举学生们身边的小例子。比如:值日生打扫卫生,可以具体到某个学生,讲解假如这天该同学不打扫卫生,那么学生们就要在又脏又乱的条件下上课。而正是因为该学生“个人”认真地打扫了教室,才使得班级这个“集体”有了干净的环境上课。所以整个“班集体” 应该为该学生辛勤劳动鼓掌致谢。反过来,再反问该学生,在听完同学们的鼓掌后是否因为自己的劳动得到了班集体的认可而内心里感觉到了尊重和满足。这样,通过学生们身边的小事情就可以讲解“个人的贡献和付出,可以得到社会的尊重”这样一个价值观的道理,同时还可以收获同学之间的真诚友谊。
五、要善于动脑动手,做到课堂内外密切配合
实践创新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素,而且是教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一剂良药。第一、要开展课堂实践活动,力争让课堂生活显得多姿多彩。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组成兴趣小组,要求学生们根据《教材》要求。对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并派代表发言,然后由教师点评,确定优秀发言代表并给予科学合理的评价。2.开展辩论赛,由各个组的学生选派代表就某个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要求尽可能的用上课本中的理论进行论证,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评价。3.综合知识抢答。可以根据班级人数进行分组,选择课本理论进行问答。各个小组的学生举手抢答,可以制定分值来评定优秀小组与个人并予以鼓励。4.即兴演讲,可以穿插到实际的课堂学习中进行,要求给予每个同学机会,就某个课堂问题或理论进行即兴演讲,既可纯化学生的心灵又可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第二、要开创课外活动,充分引导和鼓励学生们关心国家大事,参与社会实践。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教师带队,进行户外探索与体验。如在教学《绽放生命之花》一课时,可以带领同学们到周边河流、绿树、工厂地带等进行现场参观、接触相关的人和事,加深同学们对知识和事物的认识和深化。2.课余时间引导学生们关注国家大事,认真阅读报刊,观看新闻,感受典型人物的先进事例,并让他们展开思考和讨论,进而激发学生们对祖国的关心和热爱,对生命价值意义的判定。3.学写政治小论文,引导学生就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发表评论,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述,并把学生们好的文章推荐到校广播站或其他报纸等媒体发表,进而激发同学们的生活热情和价值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