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学设计 >

语文高中教学设计(3篇)

网友发表时间 1060783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语文高中教学设计(3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1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学期

课题

《芣苢》《插秧歌》——回响在历史中的劳动之歌

教科书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诵读诗歌,结合诗句展开合理想象,还原诗中热烈的劳动场面。

品读诗歌,体味情感,感受劳动者的辛苦与快乐,思考劳动的价值与意义。

教学重点:

还原是诗歌中的劳动场面

教学难点:

感受劳动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1分钟

导入

教师说导入语,学生听讲并思考。

1.回扣上节课问题:编者为什么要在这个单元安排2首古诗?为什么是这两首古诗?

2.回顾学过的关于劳动的诗歌:《归园田居》《悯农》等。

《归园田居》:描摹出诗人的劳作之趣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悯农》:告诉我们一粒米、一口粥,都是通过艰辛劳动得来……

提出问题:在内容上,《芣苢》《插秧歌》与这两首诗有何不同?

12分钟

环节一

《芣苢》:劳动的欢歌

核心任务:自读《芣苢》,描绘阅读后你眼前浮现出的画面(200字左右)

学生障碍点:全诗一共只有48个字,还有很多重复的字句。要怎么写出200个字的画面来?

难点突破:

(一)品味动词,还原场面

任务:阅读诗歌,结合注释,发挥想象,填写表格

问题1:阅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六个字的含义。

明确:采、有、掇、捋、袺、襭等六个字,其实是六个动词,

表示六个动作。

采:采摘

有:取得,获得。

掇:拾取,摘取。

捋:从茎上成把地取下。

袺:提起衣襟兜东西。

襭,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

问题2:品味动词,思考六个动词联用,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学生障碍:概括画面,而非描绘画面。其深层原因是学生不理解动词的内涵,从而进行合理的想象,还原出诗歌的画面。

方法点拨:借助字形字源,品味动词含义,展开联想想象

参考名家译文,还原劳作场景,描绘诗中图景

明确:看似简单六个字,就把女子们发现芣苢,采摘芣苢,再到满载而归的过程生动地描绘出来了。

(二)吟咏诗韵,体会情感

任务:体会劳动妇女采集芣苢、歌唱《芣苢》时的心情。

方法点拨:对比阅读《芣苢》与《弹歌》,体会两首歌不同节奏背后的情感差异。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体会重章叠句背后的画面与情感。

明确:

《吴越春秋·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四句,八个字,描绘了我国远古劳动人民的狩猎场面。他们砍竹,接竹,制作弹弓捕猎禽兽,通过紧张的劳动获取食物。我们在读的时候,感受到一种紧张的节奏。想必,他们在歌唱时,心里也对猎物充满了急切的'渴望。

在“采采芣苢”和“薄言”的重复中,节奏放缓了,画面里的人也放慢脚步。《芣苢》重章叠句,在不断重叠、不断回环的歌声中,感受到劳动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方玉润《诗经原始》)的快乐。

学生活动:修改预习作业

10分钟

环节二

劳动者的颂歌:《插秧歌》

核心任务:选择《插秧歌》中的某一人物形象,给他(她)写一段心灵独白。

难点突破:

(一)写作基础: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

问题1:和《芣苢》相比,《插秧歌》里的劳动有具有什么特点 请结合诗句谈一谈。

知识补充:插秧

交流典型回答:辛苦的劳作

紧张的气氛

专注的劳动者

提示关注要点:关注动作,还原画面

关注比喻,感受气氛

关注语言,揣摩心理

关注细节,体会精神

(二)写作难点:依据诗句,结合人物身份,揣摩人物心理

问题2:一段的心灵独白,需要兼顾哪些要素?

要点:符合人物身份

契合人物性格

关注特定情境

举例:以“农夫”形象为例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作为一家之主,看到全家人一齐劳作,会是什么感受呢?)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农夫自己会不会产生自己是战士的想法?)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是什么支撑他不顾辛劳:不没吃早饭,也顾不上休息呢)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田夫为什么会答非所问呢?在问题与回答中间,田夫在心里想什么呢?)

明确:劳作是辛苦的,紧张的。所以本诗时杨万里写给农民的颂歌:歌颂他们辛劳中的秩序井然,顶风冒雨中的热火朝天,赞歌颂他们吃苦耐劳,废寝忘食,投入忘我。但这些,在劳动者这里,其实是一种自觉。

这是他们发自内心的责任感——承担着一家的生活。眼前的这一片秧苗,就是一家的希望。

发自内心的热爱——农人对待庄稼,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

一种根植于骨子里的习惯——春种,秋收,在一代代的繁衍生息中,成为了潜意识。

1.总结

劳动何以成歌成诗

回答问题:

编者为什么要在这个单元安排2首古诗?

明确:展示古代劳动者的风采,与其他写劳动者的诗歌相比,还原了劳动最本真的滋味。

为什么是这两首古诗?

《芣苢》,使我们在远处欣赏劳动妇女们忙碌欢乐的劳动画面;

《插秧歌》,让我们走近劳动者,体味他们的感情,感受他们的辛苦与快乐,思考劳动的价值与意义。

2.思想总结:

“劳动何以成诗”

劳动,辛苦繁忙,劳动者们却甘之乐之,在辛苦中收获快乐,也就生出了美感。

3.拓展阅读:

朗读关于劳动的诗,体会劳动中的快乐和美丽

秋浦歌·其十四(唐·李白)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乡村四月(宋·翁卷)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的“三美”原则;

2。有感情的诵读诗歌并理解意象“红烛”的作用;

3。感受诗歌蕴含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意象解构”的方式进行对比,帮助学生领悟“蜡炬”和“红烛”两个意象在象征内涵与所寄情感上的不同以及诗中抒情主人公形象的不同。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从“意象”这个概念的解析入手,帮助学生领悟同一个物象被不同的情感包裹,也会形成不同意象的原理,尝试用举例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蜡烛”这个物象在李商隐和闻一多的诗中,所形成的意象有着怎样的不同,也就是“蜡炬”和“红烛”的不同。

2、写作背景

《红烛》这首诗写于1923年,当时诗人闻一多正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他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

3、作者介绍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幼年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3年考入清华学校,1922年毕业后赴美留学,研习绘画、文学。1923年出版诗集《红烛》。1925年回国,历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1928年出版第1二部诗集《红烛》。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爱国主义的不朽诗篇。闻一多的诗歌表现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抒写了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艺术上,闻一多的诗歌想象奇特,结构整饬,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4、题目解说

红烛:

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如寿星像前,洞房内。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对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墓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原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5、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对红烛的赞叹

第二部分:(2—7)对红烛奉献精神的讴歌

第三部分:(8—9)对红烛精神的总结

6、全文分析

1、什么是红烛?

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如寿星像前,洞房内。

2、从诗歌题材的特点来看,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这种诗有什么特点?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对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3、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

“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全诗的引子,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自焚”与“流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

4、诗歌以问答的形式展开抒情,一共有几处问?问什么?

三处问:

第1节为第一问:红烛为什么这样红?

第2节为第二间:红烛为什么要自焚?

第6节为第三问:红烛为什么要流泪?

全诗以诗人对“红烛”的心迹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宗旨的求索过程和结果。

5、小结:本诗共九节,开头一节着眼于红烛的颜色,将红烛精神集中在一个“红字上面,凸现了红烛的总体形象,由红烛形象即刻联想到诗人自身,“物”与“我就完全交融起来。最后一节归结到“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样一个哲理,也就是将红烛精神归结到一种彻底奉献的人生哲学,也就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宗旨。全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全诗以诗人对“红烛”心迹的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的宗旨求索的过程和结果。

7、写作特点

《红烛》比喻、拟人、象征手法运用巧妙。抒情的感叹词“红烛啊"多次出现,把红烛当人来写,诗人问它的身躯从何处来,问它的灵魂从何处来。“风”比喻恶势力,“监狱”比喻禁锢人的封建制度。红烛要燃烧,烧破世人的空想,烧掉残酷的监狱,靠自己的燃烧救出一个个活着但不自由的灵魂。文中的红烛象征满怀赤诚和热情,朝着理想中的光明之路迈进,即使牺牲也在所不惜的青年。

语文高中教学设计3

一、教材分析

《燕歌行》是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上的作品,位于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中。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新高二阶段,虽有一定的诗歌学习经验,但对古代诗歌的`鉴赏尚处模糊阶段,课外迁移不够,阅读能力还有待加强。

三、教学目标

1.把握本诗所写战争的四个阶段

2.分析战争失败的原因、剖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

3.学会横向比较边塞诗。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环境

五、教学流程(一课时)

导入:说起诗歌,人们就会想到唐代。唐代国力强盛,海纳百川;唐诗也因此百花齐放,流派纷呈。其中,边塞诗派气质浪漫、一往无前,就连送别也别具一格。比如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一扫送别的阴霾,带来万丈豪情。就是这样一位大诗人,却并没有像李白、杜甫、王维等人一样,被新旧唐书收录到《文苑传》里,为什么在《文苑传》中没有高适呢?我们今天通过欣赏他的《燕歌行》,解答这个问题。

(一)初读感知,走进文本

1.明确“燕歌行”体例特征:是乐府古题,始于曹丕,主要写思妇的闺怨之情。燕在河北省北部,“歌行”是一种诗体,句数及字数不定,格律比较自由,篇幅较长。我们学过哪些歌行体诗歌?琵琶行、长歌行、长恨歌等。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2 1060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