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学设计 >

八年级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精编教学设计(实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211176

【导言】此例“八年级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精编教学设计(实用5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

一、学习目标

1. 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 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二、学习方法

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文章。

2.在自读中质疑提问。

3.查询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相关资料,做适当摘录或制成电子作品。

(本文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强调让学生养成动笔墨读书的习惯;着重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意识;强调学生在课外拓展学习中扩大知识视野。)

三、重点 难点

重点:1.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难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四、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了解作者。

2.借助工具书理解和掌握以下词语。

格物致知 诚意 正心 彷徨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二).技能训练

1.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朗读课文,

(2)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一。

(3)讨论。自学批注的内容,谈出自己的见解。

2..研读课文,质疑问难。

(1)精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疑问的语句、内容,并标注符号。

(2)小组讨论解疑,汇总、概括得不到解决的疑问。

3.重点细读,讨论交流。利用课后练习二,让学生联系自己学习实际,展开大讨论或辩论,思考:

(1)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2)联系实际反思自我。

(3)怎样改进?提出建议和方法。

4.课外探究学习,拓展延伸课堂内容。

(1)归纳概括探究主题

教师将各小组解疑时留下的疑难问题汇总为1—5个探究主题,在班级公示。

探究学习参考主题:

①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异比较。

②儒家思想浅探。

③事例证明实验精神在科学发展史上的作用。

④东西方学生素质能力比较。

(2)传授探究学习方法

教师教给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及步骤:a.确定主题;b.查询资料;c.概括结论;d.交流评价。

(3)划分小组,明确任务

教师可让学生自由选择探究主题,自愿结成探究学习小组,在课下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因特网等信息资源库,作探究学习,并将各小组自主探究学习成果写成小论文或制成电子作品。3—5天后,可利用语文活动时间让学生交流探究学习成果。

(解说:学生作探究学习时,教师指导要注意以下几点:1.协助学生完成小组内的分工与合作,不要单打独做。2.帮助学生学会广泛查询、下载相关资料。3.指导写作小论文或解决制作电子作品的技术问题。4.探究题目可能很大,但不要求学生作出全面深入的结论,只要谈及一方面,掌握探究方法即可。)

(三)自我测评

1.下面一段话中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是

a.眼光 勇气 毅力b.勇气 毅力 眼光c.毅力 勇气 眼光d.眼光 毅力 勇气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个目标怎样选定,就要*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___和____。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不是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2

教学目的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教学重难点

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和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教学时数

总计1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

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二、导入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三、研读课文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2、提问: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3、提问:“格物致知”出至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4、提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提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否,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6、提问:第4段举王洋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王洋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7、提问: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8、提问: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9、提问: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10、提问: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11、提问: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2、提问: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四、小结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

五、作业练习

1、本文生字词听写积累。

2、简答:什么是格物致知?

3、简答:学习本文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3

文是作者一个报告文学的一部分,是1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作者在开头就提出了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围绕这个论题展开论述。

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作者解释“四书”中“格物”和“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这与现代学术的基础实地探察,即实验,恰恰实一致的。但传统具有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因而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作者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说明王阳明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这是儒家传统的看法决定的。

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作者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讨就可求到的。阐述了实验的过程和要求:实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实验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目标作为探索工程的向导。作者以探察竹子的性质为例,说明要得到关于竹子的知识,只有*科学实验,消极观察、袖手旁观是无济于事的。

接着,作者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一是中国学生大都偏重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重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考试的成绩很好,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常常不知所措。二是作者以“个人的经验为证”,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误以为*埋头读书能应付一切,结果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这就更加深刻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也说明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作者先阐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一是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而后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结尾提出了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

教学建议

一。不妨在一下两个方面引导学生确立课文的学习重点:一是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二是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习课文的论证方法。当然,允许学生根据本人情况另外确立学习重点。

二。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注意提醒学生,一定要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阅读课文。可以组织一些讨论,下列问题可供选用: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2.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3.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

4.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怎样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三。这篇文章包含了丁肇中先生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对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以及对于中国教育更新观念、顺应国际潮流的企盼。应引导学生在这几方面获得启示,受到教益。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4

学习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重点难点:

(l)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3)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语。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2、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中国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密执安等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二、正课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13段):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提出希望。

2、问:“格物致知”出自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明确:“格物致知”出自《四书大学》。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3、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有没有一样?

明确: 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6、问:丁教授举了哪些事例、讲了哪些道理来证明中心论点?

明确: 举例论证:王阳明“格物”;研究竹子;个人经验

道理论证: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细致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7、问: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8、问: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 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 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四、小结: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

三、课堂延伸

1、讨论:课文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讨论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际?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

2、你认为自己是否具备这种“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请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给大家谈一谈。

五、布置作业。

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5

学习目的:

(1)分析本文从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的世界;从正面分析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

(2)联系自己学习生活折实际,体会文章对自己的启示

学法指导:

自主、探究、合作

学习过程:

(1)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求事物,科学的认识世界,获得新知,追求新生活无论是大大小小的事例,还是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在体现着“格物致知”的精神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就是如此体现的典范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就是他对“格物致知精神”的阐述

(2)阅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

先让学生各自在课上诵读全文,标记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义,书上注释中没有的,从工具书上查找,然后老师检查

(3)研读课文,理清思路,归纳段落层次

先让学生读全文,对生疏的字音、词义进行复习;然后讨论回答问题

明确:论点: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课文题目)

第一部分:话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1自然段)

第二部分: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第2—5自然段)

第三部分:正面论证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第6—12自然段)

(4)归纳小结,明确要点

①简答“格物致知”

明确:从探索事物而得到知识

②学生讨论为什么要提倡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略)

(5)自测题

(二)(22分)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般来说,旁观者未必清

这些“旁观者”究竟清不清呢?其实,一点也不清

试想,四个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按理说,人人都应当是“当局者”,是主人翁碰到困难,自己应尽一份力量顾炎武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见他是不主张做旁观者的,何况我们是新社会的主人呢?如果你竞当了旁观者,就表明你完全忘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起码责任,这正是最大的“不清”

一个人一旦置身于旁观者的地位,就会渐渐地与时代隔绝,与人民疏远,既尝不到创业的艰辛,也领受不到胜利的欢乐甘与苦,爱与憎,冷与热,跟时代全不相通这样就会变得庸俗猥琐,心胸狭隘,斤斤计较于蝇头小利,而不顾四化之千秋大业正是所谓孟子所说的“不见舆薪”(一车子柴草都瞧不见),又何“清”之有?

可见今天的旁观者,因为不清——对四化前途不清,对社会规律不清,对时代潮流不清——才旁观的而愈是旁观,但愈是“不清”了

现时,那句流行已久的俗话似乎应当倒过来:“当局者清,旁观者迷”这样一改,也许更符合唯物论的认识论俗话又说:“袖手旁观”“袖手”,正是旁观者的特点凡事若不动手干,只是袖手观看,就不会有变革现实的实践只凭看,怎么能看得清呢?

一切真知本来只属于亲身实践的人们今天,对我们的事业和前途真正有清醒深刻的认识的,也只能是那些以主人翁的姿态变革社会、献身“四化”的人们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狭隘”的“隘”:

2.给合原文,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3分)

A.“匹夫有责”的“匹夫”:

B.“庸俗猥琐”的“猥琐”:

C.“袖手旁观”的“袖手”:

3.议论文的论证方式,一般可以分为和两种上述的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属文其中的“敌论”是

(5分)

4.“一点也不清”的“一点”指

(1分)

5.从“一点也不清”出发,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批驳?(8分)

答:首先;其次;接着;而后

6.本文论证中的结论是

(3分)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2 1211176